TW201701023A - 顯示裝置以及抬頭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以及抬頭顯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701023A TW201701023A TW104121020A TW104121020A TW201701023A TW 201701023 A TW201701023 A TW 201701023A TW 104121020 A TW104121020 A TW 104121020A TW 104121020 A TW104121020 A TW 104121020A TW 201701023 A TW201701023 A TW 20170102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or sub
- pixels
- pixel
- color
- sub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aluminum ti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dialuminum;dizinc;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Al+3].[Al+3].[Zn+2].[Zn+2]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HXAGNPBEKUGSK-UHFFFAOYSA-N zinc antimony(3+)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Sb+3].[Zn+2].[O-2].[In+3].[O-2].[O-2].[O-2] WHXAGNPBEKUG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 for genereting colour displa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1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ast of the display / brillance control visibilit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輸入影像訊號單元以及子畫素成像單元。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重複單元,每一重複單元包括至少24個子畫素排列成多行多列,且所述子畫素包括至少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至少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輸入影像訊號單元用以接收影像訊號。子畫素成像單元用以對影像訊號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以使顯示面板的上述子畫素產生表現值。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良好畫素開口率、穿透率及亮度的顯示裝置及包括所述顯示裝置的抬頭顯示器。
抬頭顯示器是普遍運用在航空器上的飛行輔助儀器,而目前部分汽車亦配備抬頭顯示器,以將車速、轉速、引擎水溫、油耗等車輛狀態的影像投影在擋風玻璃前方供駕駛者觀看。
一般而言,抬頭顯示器所顯示的影像較為簡單,並且是成像在人眼無法辨識精細的影像的距離上,故相較於手機、平板電腦等其他用以顯示影像的裝置,抬頭顯示器對解析度的要求較低。然而,為了使駕駛者在晴空下仍可輕易看到投影在擋風玻璃上的影像,相較於其他顯示裝置,抬頭顯示器對亮度的要求甚高。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抬頭顯示器中的顯示面板的穿透率及亮度是目前本領域之技術人員積極進行研究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具有良好的畫素開口率、穿透率及亮度,且適用於抬頭顯示器中。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輸入影像訊號單元及子畫素成像單元。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重複單元,且每一重複單元包括至少24個子畫素排列成多行多列。所述子畫素包括至少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至少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輸入影像訊號單元用以接收影像訊號。子畫素成像單元(sub pixel rendering unit)用以對影像訊號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以使顯示面板的前述子畫素產生表現值。
本發明的抬頭顯示器包括顯示模組。所述顯示模組包括適於發出照明光束的發光裝置以及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顯示面板用以形成影像光束。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顯示面板中每一重複單元包括至少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至少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而形成排列成多行多列的至少24個子畫素,並所述顯示面板搭配了輸入影像訊號單元以及子畫素成像單元以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如此一來,與習知的顯示裝置相比,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具有較高的畫素開口率進而提升了純色及非純色的亮度,並提供了良好的影像品質。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方式,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第一基板
12‧‧‧液晶層
14‧‧‧彩色濾光層
16、28‧‧‧電極層
18、20‧‧‧第二基板
22‧‧‧第一有機材料層
24‧‧‧有機發光層
26‧‧‧第二有機材料層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100h、100i‧‧‧重複單元
200、400‧‧‧光學元件
1000、2000‧‧‧顯示裝置
1200‧‧‧顯示面板
1400‧‧‧輸入影像訊號單元
1600‧‧‧子畫素成像單元
2002‧‧‧發光裝置
2004‧‧‧顯示裝置
3000‧‧‧擋風透光元件
B‧‧‧第二顏色子畫素
BB‧‧‧第二顏色有機發光圖案
BF‧‧‧第二顏色濾光圖案
BM‧‧‧黑矩陣
BS、GS、RS、WS‧‧‧取樣範圍
C1~C4‧‧‧行
DL1~DL8‧‧‧資料線
G‧‧‧第三顏色子畫素
GF‧‧‧第三顏色濾光圖案
GG‧‧‧第三顏色有機發光圖案
K‧‧‧抬頭顯示器
LM1‧‧‧照明光束
LM2‧‧‧影像光束
M‧‧‧影像
P、P2‧‧‧畫素結構
PX、PX2‧‧‧元件層
R‧‧‧第一顏色子畫素
R1~R4‧‧‧列
RF‧‧‧第一顏色濾光圖案
RR‧‧‧第一顏色有機發光圖案
S‧‧‧使用者
T‧‧‧驅動元件
W‧‧‧第四顏色子畫素
WF‧‧‧第四顏色濾光圖案
WW‧‧‧第四顏色有機發光圖案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2B為圖2A之重複單元的變化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3為沿圖2A中之剖線I-I’的一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沿圖2A中之剖線I-I’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
圖5A至圖5D分別為定義圖1之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的取樣範圍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二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三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四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五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六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七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八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九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十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抬頭顯示器的示意圖。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方塊示意圖。圖
2A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1,顯示裝置1000包括顯示面板1200、輸入影像訊號單元1400以及子畫素成像單元(sub pixel rendering unit)1600。
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A,顯示面板1200包括排列成陣列的多個重複單元100。雖然圖1中繪示了九個重複單元100,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應用本實施方式者亦可依其設計需求而調整陣列的行列數目(即,重複單元100的數目)。另外,為了方便說明,圖2A僅繪示出一個重複單元100。
請參照圖2A,每一重複單元100包括排列成四行C1~C4及四列R1~R4的24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每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每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每一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每一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各自包括相對應的掃描線SL1~SL4、相對應的資料線DL1~DL8以及一個驅動元件T。驅動元件T與對應的掃描線SL1~SL4以及對應的資料線DL1~DL8電性連接。另外一提的是,如圖2A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資料線DL2及資料線DL3是彼此相鄰設置、資料線DL4及資料線DL5是彼此相鄰設置、且資料線DL6及資料線DL7是彼此相鄰設置。如此一來,顯示裝置1000能夠具有良好的開口率。
另外,雖然本實施方式的重複單元100是以圖2A所示者
來實現,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也可是以圖2B所示者來實現。詳細而言,請參照圖2A及圖2B,圖2A的重複單元100與圖2B的重複單元100差異僅在於:在圖2A的重複單元100中,列R3上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3及資料線DL1電性連接、列R3上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3及資料線DL5電性連接、列R4上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4及資料線DL3電性連接、列R4上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4及資料線DL7電性連接;而在圖2B的重複單元100中,列R3上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3及資料線DL2電性連接、列R3上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3及資料線DL6電性連接、列R4上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4及資料線DL4電性連接、列R4上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驅動元件T是與掃描線SL4及資料線DL8電性連接。
另外,顯示面板1200是任何可以顯示影像的構件,且其可為非自發光顯示面板,包含液晶顯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電泳顯示面板、電濕潤顯示面板或電粉塵顯示面板,或自發光顯示面板,包含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或場發射顯示面板。具體而言,在顯示面板1200為液晶顯示面板的情況下,驅動元件T例如為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然本發
明不限於此。若顯示面板1200是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則驅動元件T例如包括兩個TFT與一個電容器,然本發明不限於此。
具體而言,以下將參照圖3及圖4來說明顯示面板1200的細部結構。圖3為沿圖2A中之剖線I-I’的一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沿圖2A中之剖線I-I’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
請先參照圖3,顯示面板1200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18、元件層PX、液晶層12以及彩色濾光層(color filter)14。詳細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1200為液晶顯示面板。
第一基板10的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不透光或反射材料(例如金屬)。第二基板18位於第一基板10的對向。第二基板18的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或有機聚合物。液晶層12位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18之間。
彩色濾光層14位於第二基板18上。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彩色濾光層14也可位於第一基板10上。彩色濾光層14包括多個第一顏色濾光圖案RF、多個第二顏色濾光圖案BF、多個第三顏色濾光圖案GF及多個第四顏色濾光圖案WF。具體而言,第一顏色濾光圖案RF、第二顏色濾光圖案BF、第三顏色濾光圖案GF及第四顏色濾光圖案WF分別為紅色濾光圖案、藍色濾光圖案、綠色濾光圖案及白色濾光圖案。另外,第一顏色濾光圖案RF、第二顏色濾光圖案BF、第三顏色濾光圖案GF及第四顏色濾光圖案WF分別可以是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任一濾光圖案。
此外,第二基板18上更可配置有黑矩陣(black matrix)BM。黑矩陣BM具有多個開口,而第一顏色濾光圖案RF、第二顏色濾光圖案BF、第三顏色濾光圖案GF及第四顏色濾光圖案WF分別配置於這些開口中。
另外,第二基板18上更可配置電極層16。電極層16為透明導電層,其材質包括金屬氧化物,例如是銦錫氧化物或銦鋅氧化物。電極層16位於彩色濾光層14與液晶層12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電極層16全面地覆蓋於彩色濾光層14,然本發明不限於此。電極層16可與元件層PX之間產生電場,以控制或驅動液晶層12。
元件層PX設置於第一基板10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元件層PX是由多個畫素結構P構成。畫素結構P包括掃描線、資料線、驅動元件、畫素電極以及保護層等構件(未繪示)。進一步而言,請同時參照圖2A及圖3,第一顏色子畫素R包括畫素結構P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一顏色濾光圖案RF,第二顏色子畫素B包括畫素結構P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二顏色濾光圖案BF,第三顏色子畫素G包括畫素結構P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三顏色濾光圖案GF,第四顏色子畫素W包括畫素結構P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四顏色濾光圖案WF。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分別為紅色子畫素、藍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及白色子畫素。
接著,請參照圖4,圖4為沿圖2A中之剖線I-I’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圖。顯示面板1200包括第一基板20、元件層PX2、第一有機材料層22、有機發光層24、第二有機材料層26以及電極層28。詳細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1200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第一基板20例如是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元件層PX設置在第一基板20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元件層PX2是由多個畫素結構P2構成。畫素結構P2包括掃描線、資料線、驅動元件、畫素電極以及保護層等構件(未繪示)。
第一有機材料層22設置在第一基板20上,其例如是電洞注入層(hole injection layer,HIL)、電洞傳輸層(hole transport layer,HTL)中至少一者。電洞注入層與電洞傳輸層的形成方法例如是蒸鍍法。
有機發光層24設置於第一有機材料層22上。有機發光層24包括多個第一顏色有機發光圖案RR、多個第二顏色有機發光圖案BB、多個第三顏色有機發光圖案GG以及多個第四顏色有機發光圖案WW。具體而言,第一顏色有機發光圖案RR、第二顏色有機發光圖案BB、第三顏色有機發光圖案GG以及第四顏色有機發光圖案WW分別為紅色有機發光圖案、藍色有機發光圖案、綠色有機發光圖案及白色有機發光圖案。另外,第一顏色有機發光圖案RR、第二顏色有機發光圖案BB、第三顏色有機發光圖案GG以及第四顏色有機發光圖案WW分別可以是所屬領域中具有
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任一有機發光圖案。
進一步而言,請同時參照圖2A及圖4,第一顏色子畫素R包括畫素結構P2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一顏色有機發光圖案RR,第二顏色子畫素B包括畫素結構P2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二顏色有機發光圖案BB,第三顏色子畫素G包括畫素結構P2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三顏色有機發光圖案GG,第四顏色子畫素W包括畫素結構P2以及與其對應設置的第四顏色有機發光圖案WW。也就是說,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分別為紅色子畫素、藍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及白色子畫素。
第二有機材料層26位於有機發光層24上。第二有機材料層26可為電子傳輸層(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電子注入層(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中至少一者。電子傳輸層與電子注入層的形成方法例如是蒸鍍法。
電極層28位於第二有機材料層26上。電極層28的材質包括透明金屬氧化物導電材料,其例如是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氧化物、或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此外,視需要,可於電極層28上形成偏光片(polarizer)或蓋板等構件。
詳細而言,請再次參照圖2A,在本實施方式中,每一重複單元100中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
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每一列(即列R1、列R2、列R3或列R4)皆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更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R,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排列1)。
在本實施方式中,每一第一顏色子畫素R與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面積為每一第三顏色子畫素G與每一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的兩倍。從另一觀點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每一重複單元100中,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總面積、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總面積、第三顏色子畫素G的總面積與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總面積均相等。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紅色及藍色,人眼對綠色及白色的敏感度較高,藉此透過將每一第一顏色子畫素R與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面積設計為每一第三顏色子畫素G與每一第四顏色
子畫素W的面積的兩倍,顯示面板1200仍能夠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質。
請再次參照圖1,顯示裝置1000中的輸入影像訊號單元1400用於接收影像訊號。顯示裝置1000中的子畫素成像單元1600用於對輸入影像訊號單元1400接收到的影像訊號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以使顯示面板1200中的子畫素(即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與第四顏色子畫素W)產生表現值。詳細而言,對影像訊號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其中係以第一顏色子畫素R為例來進行說明。首先,定義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取樣範圍,其中取樣範圍位於包含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以及鄰近該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其他子畫素所構成的區域內。接著,求得所述取樣範圍所對應的轉換矩陣。之後,藉由所求得的轉換矩陣將第一顏色子畫素R所對應的一原始畫素排列的影像訊號轉換為另一新畫素排列的影像訊號。也就是說,透過轉換矩陣的轉換,可使得在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前後,顯示面板1200產生了不相同的表現值。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表現值為亮度,然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表現值可為色相、明度、彩度或灰階。舉例而言,亮度可為大於或等於0nits,色相可為0至360度,明度可為0至100,彩度可為大於或等於0,灰階可為0至255。下文中,將搭配圖5A至圖5D,詳細說明本實施方式之顯示裝置1000的成像方法。圖5A至圖5D分別為定義圖1之顯示裝置的顯
示面板的取樣範圍的示意圖。
首先,進行第一步驟,輸入影像訊號單元1400接收分別對應於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第一畫素排列(原始畫素排列)的影像訊號,即接收顯示面板1200之具特定表現值的影像訊號。接著,進行第二步驟,子畫素成像單元1600定義第一顏色子畫素R的取樣範圍RS,如圖5A所示,其中每一取樣範圍RS包含了6個完整子畫素的範圍。詳細而言,每一取樣範圍RS包含了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接著,進行第三步驟,子畫素成像單元1600求得取樣範圍RS所對應的轉換矩陣。詳細而言,取樣範圍RS所對應的轉換矩陣的維度為2×2。接著,進行第四步驟,子畫素成像單元1600藉由所求得的轉換矩陣將第一顏色子畫素R所對應的第一畫素排列(原始畫素排列)的影像訊號轉換為第二畫素排列(新畫素排列)的影像訊號,藉以使得每一取樣範圍RS中的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提供了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相對應之範圍內的4個R子畫素相同的作用。也就是說,與習知RGB顯示面板相比,顯示面板1200能夠顯示出具有相當亮度的紅色(即純色)。
之後,重覆進行上述第二至第四步驟,分別對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進行取子畫素成像處理。詳細而言,請參照圖5B,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每一取樣範圍BS包含了6個完整子畫素的範圍,其包含一個第一顏色
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也就是說,取樣範圍BS所對應的轉換矩陣的維度為2×2,且透過轉換矩陣進行轉換後,每一取樣範圍BS中的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提供了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相對應之範圍內的4個B子畫素相同的作用。另外,請參照圖5C,第三顏色子畫素G的每一取樣範圍GS的面積為每一取樣範圍RS或每一取樣範圍BS的面積的一半,每一取樣範圍GS包括二分之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二分之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一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一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也就是說,取樣範圍GS所對應的轉換矩陣的維度為3×3,且經由轉換矩陣轉換後,每一取樣範圍GS中的一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提供了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與其對應之範圍內的2個G子畫素相同的作用。另外,請參照圖5D,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每一取樣範圍WS的面積為每一取樣範圍RS或每一取樣範圍BS的面積的一半,每一取樣範圍WS包括二分之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二分之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一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一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也就是說,取樣範圍WS所對應的轉換矩陣的維度為3×3,且經由轉換矩陣轉換後,每一取樣範圍WS中的一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提供了比習知RGB顯示面板還大的亮度。
最後,使顯示面板1200之所有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分別顯示對應的紅色、藍色、綠色以及白色的表現值,即顯示第二畫素
排列(新畫素排列)的一全彩的影像資訊。
值得說明的是,如前文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顏色子畫素R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面積分別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的畫素(即三個子畫素)的面積相同,而第三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一起所佔的面積也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的畫素(即三個子畫素)的面積相同。也就是說,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的RGB子畫素相比,顯示面板1200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皆較大,藉此使得顯示面板1200中所配置的金屬走線數量降低。如此一來,在顯示裝置1000中,顯示面板1200透過搭配了輸入影像訊號單元1400以及子畫素成像單元1600以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不但畫素開口率得以提升進而具有良好的穿透率以及純色及非純色亮度,還能夠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質。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1200透過加入了第四顏色子畫素W(即白色子畫素),使得與習知RGB顯示面板相比,顯示面板1200的穿透率及非純色(即白色)亮度增加。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1200的穿透率約大於10%。
另外,如上所述,由於與習知RGBW顯示面板中的RGBW子畫素相比,顯示面板1200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較大,故在顯示裝置1000中,透過搭配了輸入影像訊號單元1400以及子畫素成像單元1600以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顯示面板1200能夠
避免發生習知RGBW顯示面板所具有之純色(即紅色、綠色、藍色)亮度過低的問題,而使得影像具有良好的品質。
圖6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二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三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圖8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四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五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6至圖9省略繪示掃描線SL1~SL4、資料線DL1~DL8以及驅動元件T。另外,圖6至圖9所示的重複單元100a~100d與圖2A的重複單元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詳細而言,請同時參照圖6至圖9以及圖2A,圖6至圖9所示的重複單元100a~100d與圖2A的重複單元100之間的差異在於: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配置方式不相同。下文中,將參照圖6至圖9分別說明該些實施方式之重複單元100a~100d的子畫素配置方式。
請先參照圖6,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a中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每一列(即列R1、列R2、列R3或列R4)皆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
100a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R(排列2)。
接著,請參照圖7,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b中的每一奇數行(即行C1或行C3)及每一奇數列(即列R1或列R3)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每一偶數行(即行C2或行C4)及每一偶數列(即列R2或列R4)皆包括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b中,列R1及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及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排列3)。
接著,請參照圖8,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c中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每兩列(即列R1及列R2或列R3及列R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四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四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c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G,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G(排列4)。
接著,請參照圖9,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d中
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每兩列(即列R1及列R2或列R3及列R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四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四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d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二分之一的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二分之一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排列5)。
值得說明的是,如前文所述,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的RGB子畫素相比,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d的顯示面板中的第一
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較大,藉此使得該些顯示面板中所配置的金屬走線數量降低。如此一來,透過搭配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後,該些顯示面板不但畫素開口率得以提升進而具有良好的穿透率以及純色及非純色亮度,還能夠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質。需注意的是,根據上述關於圖1及圖5A至圖5D的內容,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對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d的顯示面板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的方法,甚至取樣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d的顯示面板透過加入了第四顏色子畫素W(即白色子畫素),使得與習知RGB顯示面板相比,該些顯示面板的穿透率及非純色(即白色)亮度增加。具體而言,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d的顯示面板的穿透率約大於10%。
另外,如前文所述,透過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d的顯示面板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皆增加,並搭配該些顯示面板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該些顯示面板皆能夠避免發生習知RGBW顯示面板所具有之純色(即紅色、綠色、藍色)亮度過低的問題,而使得影像具有良好的品質。
另外,在圖2A、圖6至圖9的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100a~100d皆包括排列成四行C1~C4及四列R1~R4的24個子畫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只要重複單元包括至少24個子畫
素且排列成多行多列即屬於本發明的範疇。具體而言,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可包括排列成四行及四列的48個子畫素。以下,將參照圖10至圖14對重複單元的其他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圖10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六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0及圖2A,圖10的重複單元100e與圖2A的重複單元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詳細而言,圖10的重複單元100e與圖2A的重複單元100之間的差異在於:在重複單元100e中,分別為八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八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48個子畫素排列成四行C1~C4及四列R1~R4,且每一第一顏色子畫素R、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B、每一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每一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均相等;而在重複單元100中,分別為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24個子畫素排列成四行C1~C4及四列R1~R4,且每一第一顏色子畫素R與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B的面積為每一第三顏色子畫素G與每一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的兩倍。以下,將僅針對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10,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e中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
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每一列(即列R1、列R2、列R3或列R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e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R,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排列6)。
值得說明的是,如前文所述,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的RGB子畫素相比,具有重複單元100e的顯示面板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較大,藉此使得所述顯示面板中所配置的金屬走線數量降低。如此一來,透過搭配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後,所述顯示面板不但畫素開口率得以提升進而具有良好的穿透率以及純色及
非純色亮度,還能夠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質。需注意的是,根據上述關於圖1及圖5A至圖5D的內容,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對具有重複單元100e的顯示面板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的方法,甚至取樣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具有重複單元100e的顯示面板透過加入了第四顏色子畫素W(即白色子畫素),使得與習知RGB顯示面板相比,所述顯示面板的穿透率及非純色(即白色)亮度增加。具體而言,具有重複單元100e的顯示面板的穿透率約大於10%。
另外,如前文所述,透過具有重複單元100e的顯示面板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皆增加,並搭配所述顯示面板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所述顯示面板皆能夠避免發生習知RGBW顯示面板所具有之純色(即紅色、綠色、藍色)亮度過低的問題,而使得影像具有良好的品質。
另外,圖11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七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八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九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之重複單元的第十實施方式的上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11至圖14省略繪示掃描線SL1~SL4、資料線DL1~DL8以及驅動元件T。另外,圖11至圖14所示的重複單元100f~100i與圖10的重複單元100e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
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
詳細而言,請同時參照圖11至圖14以及圖10,圖11至圖14所示的重複單元100f~100i與圖10的重複單元100e之間的差異在於: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排列順序不相同。下文中,將參照圖11至圖14分別說明該些實施方式之重複單元100f~100i的子畫素排列方式。
請先參照圖11,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f中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每一列(即列R1、列R2、列R3或列R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f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4由左
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R(排列7)。
接著,請參照圖12,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g中的每一奇數行(即行C1或行C3)及每一奇數列(即列R1或列R3)皆包括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每一偶數行(即行C2或行C4)及每一偶數列(即列R2或列R4)皆包括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g中,列R1及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及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排列8)。
接著,請參照圖13,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h中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每一列(即列R1、列R2、列R3或列R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
重複單元100h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二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G,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一顏色子畫素R以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G(排列9)。
接著,請參照圖14,在本實施方式中,重複單元100i中的每一行(即行C1、行C2、行C3或行C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每一列(即列R1、列R2、列R3或列R4)皆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R、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B、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W。詳細而言,在重複單元100i中,列R1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第二顏
色子畫素B,列R2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二顏色子畫素B,列R3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四顏色子畫素W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R,列R4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四顏色子畫素W、第三顏色子畫素G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R(排列10)。
值得說明的是,如前文所述,與習知RGB顯示面板中的RGB子畫素相比,具有重複單元100f~100i的顯示面板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較大,藉此使得該些顯示面板中所配置的金屬走線數量降低。如此一來,透過搭配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後,該些顯示面板不但畫素開口率得以提升進而具有良好的穿透率以及純色及非純色亮度,還能夠提供良好的影像品質。需注意的是,根據上述關於圖1及圖5A至圖5D的內容,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對具有重複單元100f~100i的顯示面板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的方法,甚至取樣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述,具有重複單元100f~100i的顯示面板透過加入了第四顏色子畫素W(即白色子畫素),使得與習知RGB顯示面板相比,該些顯示面板的穿透率及非純色(即白色)
亮度增加。具體而言,具有重複單元100f~100i的顯示面板的穿透率約大於10%。
另外,如前文所述,透過具有重複單元100f~100i的顯示面板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R、第二顏色子畫素B、第三顏色子畫素G及第四顏色子畫素W的面積皆增加,並搭配該些顯示面板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該些顯示面板皆能夠避免發生習知RGBW顯示面板所具有之純色(即紅色、綠色、藍色)亮度過低的問題,而使得影像具有良好的品質。
圖15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抬頭顯示器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5,抬頭顯示器K配置於交通工具的擋風透光元件3000下方。在本實施方式中,交通工具例如是汽車,而擋風透光元件3000例如是位於駕駛正前方的擋風玻璃。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交通工具亦可為火車、飛機、船、潛水艇或其他種類的交通工具,而擋風透光元件3000亦可為搭乘交通工具的乘客旁的窗戶或設置於其他位置的透光屏幕。
詳細而言,抬頭顯示器K包括顯示模組2000。顯示模組2000包括發光裝置2002以及顯示裝置2004。在本實施方式中,發光裝置2002所發出的照明光束LM1可穿過顯示裝置2004而轉換為影像光束LM2。影像光束LM2可投射於交通工具的擋風透光元件3000上而形成影像M,進而讓使用者S觀看。
另外,抬頭顯示器K可選擇性包括光學元件200,其配置於影像光束LM2傳遞路徑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元件200
例如是平面反射鏡。詳細而言,光學元件200可改變影像光束LM2的傳遞方向,進而使影像光束LM2傳遞至擋風透光元件3000上成像。另外,抬頭顯示器K更可選擇性包括光學元件400,其配置於來自光學元件200的影像光束LM2傳遞路徑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光學元件400例如是曲面反射鏡。詳細而言,光學元件400除了可再度改變影像光束LM2的傳遞方向,增加影像光束LM2的傳遞路徑長,以提升影像M的尺寸外,光學元件400更可補償形成於呈曲面的擋風透光元件3000上影像M的像差,進而讓使用者S觀看到成像品質良好的畫面。然而,本發明的抬頭顯示器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抬頭顯示器可依不同需求而使用多片光學元件。舉例而言,抬頭顯示器可利用三件反射式光學元件或兩件反射式光學元件搭配一件透鏡元件來組成抬頭顯示器的光學路徑。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2004能夠以圖1的顯示裝置1000或是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i的顯示裝置來實現。進一步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顯示裝置2004是以顯示面板1200為非自發光顯示面板(如圖3所示)的顯示裝置1000或是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i的顯示面板為非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來實現。如此一來,顯示裝置2004具有良好的穿透率,藉此能夠顯示出具有良好的亮度,甚至良好的純色亮度,及良好的顯示品質的影像M。此外,由於顯示裝置2004的穿透率提升,故可節省其背光板的耗電量,進而使抬頭顯示器K的整體耗電量降低。
另外,雖然抬頭顯示器K的顯示模組2000包括發光裝置2002以及顯示裝置2004,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抬頭顯示器的顯示模組可以僅包括顯示裝置。此時,所述顯示裝置能夠以顯示面板1200為自發光顯示面板(如圖4所示)的顯示裝置1000或是具有重複單元100a~100i的顯示面板為自發光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來實現。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顯示面板中每一重複單元包括了分別為至少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至少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且排列成多行多列的至少24個子畫素,並所述顯示面板搭配了輸入影像訊號單元以及子畫素成像單元以進行子畫素成像處理。如此一來,與習知的顯示裝置相比,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具有較高的畫素開口率進而提升了純色及非純色的亮度,並提供了良好的影像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重複單元
1000‧‧‧顯示裝置
1200‧‧‧顯示面板
1400‧‧‧輸入影像訊號單元
1600‧‧‧子畫素成像單元
Claims (18)
-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包括多個重複單元,每一重複單元包括至少24個子畫素排列成多行多列,該些子畫素包括至少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至少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八個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八個第四顏色子畫素;一輸入影像訊號單元,用以接收一影像訊號;以及一子畫素成像單元(sub pixel rendering unit),用以對該影像訊號進行一子畫素成像處理,以使該顯示面板的該些子畫素產生一表現值。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第一顏色子畫素與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的面積為每一第三顏色子畫素與每一第四顏色子畫素的面積的兩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行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列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奇數行及每一奇數列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偶數行及每一偶數列包括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行包括 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兩列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四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四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行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列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奇數行及每一奇數列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偶數行及每一偶數列包括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行包括一個第一顏色子畫素、一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兩列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四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四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重複單元的24個子畫素的排列方式為下列其中之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第一顏色子畫素的面積、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的面積、每一第三顏色子畫素的面積與每一第四顏色子畫素的面積均相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行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 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列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奇數行及每一奇數列包括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偶數行及每一偶數列包括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重複單元的32個子畫素的排列方式為下列其中之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行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列包括兩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奇數行及每一奇數列包括四個第一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每一偶數行及每一偶數列包括四個第二顏色子畫素、兩個第三顏色子畫素及兩個第四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表現值為亮度、色度、色相、明度、彩度或灰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每一重複單元中,該第一顏色子畫素的總面積、該第二顏色子畫素的總面積、該第三顏色子畫素的總面積與該第四顏色子畫素的總面積 均相等。
- 一種抬頭顯示器,包括:一顯示模組,包括:一發光裝置,適於發出一照明光束;以及一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用以形成一影像光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21020A TWI587006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顯示裝置以及抬頭顯示器 |
CN201510506932.8A CN105070242A (zh) | 2015-06-30 | 2015-08-18 | 显示装置以及抬头显示器 |
US14/860,719 US20170004640A1 (en) | 2015-06-30 | 2015-09-22 | Display device and head-up displa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21020A TWI587006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顯示裝置以及抬頭顯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1023A true TW201701023A (zh) | 2017-01-01 |
TWI587006B TWI587006B (zh) | 2017-06-11 |
Family
ID=54499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21020A TWI587006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顯示裝置以及抬頭顯示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004640A1 (zh) |
CN (1) | CN105070242A (zh) |
TW (1) | TWI5870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2343B (zh) * | 2016-11-22 | 2019-06-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及其非平面顯示面板 |
CN108051926B (zh) | 2018-01-02 | 2021-04-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可穿戴vr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84066B2 (en) * | 2001-05-09 | 2007-02-27 | Clairvoyante,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ub-pixel rendering with adaptive filtering |
US7583279B2 (en) * | 2004-04-09 | 2009-09-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ubpixel layou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igh brightness displays |
CN100439989C (zh) * | 2002-01-07 | 2008-12-0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彩色平板显示器的子像素排列和子像素着色设置 |
JP2003208848A (ja) * | 2002-01-16 | 2003-07-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表示装置 |
US7515122B2 (en) * | 2004-06-02 | 2009-04-07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Color display device with enhanced pixel pattern |
EP1882234B1 (en) * | 2005-05-20 | 2019-01-0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Multiprimary color subpixel rendering with metameric filtering |
US7876341B2 (en) * | 2006-08-28 | 2011-0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ubpixel layouts for high brightness displays and systems |
JP5403860B2 (ja) * | 2006-10-10 | 2014-01-2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
TWI339284B (en) * | 2006-11-21 | 2011-03-21 | Chimei Innolux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9300748A (ja) * | 2008-06-13 | 2009-12-24 | Hitachi Displays Ltd | 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2108316A (ja) * | 2010-11-17 | 2012-06-07 | Sony Corp | 立体表示装置 |
JP5770073B2 (ja) * | 2011-11-25 | 2015-08-2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459356B (zh) * | 2012-08-31 | 2014-11-01 | Nat Univ Tsing Hua | 區塊動態驅動之背光模組及其抬頭顯示裝置 |
TWI522992B (zh) * | 2013-10-30 | 2016-02-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彩色顯示面板之畫素陣列結構 |
TWI515891B (zh) * | 2013-11-01 | 2016-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TWI485432B (zh) * | 2013-12-12 | 2015-05-2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模組及抬頭顯示器 |
TWI521271B (zh) * | 2014-07-31 | 2016-02-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陣列 |
TWI539206B (zh) * | 2014-08-25 | 2016-06-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JP6370181B2 (ja) * | 2014-09-18 | 2018-08-08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2015
- 2015-06-30 TW TW104121020A patent/TWI587006B/zh active
- 2015-08-18 CN CN201510506932.8A patent/CN105070242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9-22 US US14/860,719 patent/US2017000464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004640A1 (en) | 2017-01-05 |
CN105070242A (zh) | 2015-11-18 |
TWI587006B (zh) | 2017-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71675B (zh) | 畫素陣列及抬頭顯示器 | |
US11004907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arrangement thereof | |
TWI571857B (zh) | 顯示裝置以及其驅動方法 | |
CN105185244B (zh) |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70170241A1 (en) | Display panel | |
TWI539206B (zh) | 顯示裝置 | |
US20120299947A1 (en) | Display device | |
TWI606275B (zh) | 畫素矩陣及其顯示方法 | |
US10102788B2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white pix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 |
WO2016033971A1 (zh) | 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 |
CN109143708B (zh)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US9184416B2 (en) | 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 |
US2016029140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9589494B2 (en) | Display device | |
TWI587006B (zh) | 顯示裝置以及抬頭顯示器 | |
US9213197B2 (en)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JP2021021875A (ja) | 表示装置 | |
US20180356676A1 (en) |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 |
CN110262120B (zh) |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KR102413199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TWI643004B (zh) | 畫素陣列及抬頭顯示器 | |
US12094398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non-rectangular active area and pixel structure thereof | |
JP2023121581A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07279094A (ja)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KR20110043572A (ko) | 유기 el 표시 장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