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6063A - 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26063A TW201626063A TW104100958A TW104100958A TW201626063A TW 201626063 A TW201626063 A TW 201626063A TW 104100958 A TW104100958 A TW 104100958A TW 104100958 A TW104100958 A TW 104100958A TW 201626063 A TW201626063 A TW 20162606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sub
- units
- pixel units
- uni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9/00—Aspects of integrated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D84/00 - H10D88/00
- H10D89/10—Integrated device layou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441—Interconnections, e.g. scanning lin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6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wherein the TFTs are in active matric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2—RGB geometrica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子畫素群,重複排列以形成一畫素陣列。各子畫素群包括多個第一畫素單元、多個第二畫素單元以及多個第三畫素單元,其中各第一畫素單元包括第一顏色子畫素與第二顏色子畫素,各第二畫素單元包括第二顏色子畫素與第三顏色子畫素,各第三畫素單元包括第一顏色子畫素與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所述第一顏色子畫素、所述第二顏色子畫素與所述第三顏色子畫素為三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其中至少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至少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以及第一方向相對於畫素陣列的行方向傾斜。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
隨著顯示科技的進步,消費者對顯示裝置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顯示面板的發展逐漸朝向輕薄、高畫質、低耗電等方向邁進。尤其,對於顯示裝置而言,低耗電與高亮度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因此,近年來開發出能提高亮度的RGBG(紅綠藍綠)顯示面板。RGBG顯示面板具有紅、綠、藍、綠三種顏色的子畫素,其是透過綠色畫素來提升顯示面板亮度並藉由使用小螢幕來實現高解析度,其使用人類不容易識別藍色而更容易識別綠色的特性,按照1:2:1(R:G:B)比率佈置紅色、綠色和藍色子畫素。然而,此種RGBG顯示面板中的子畫素的尺寸不一致(例如,紅色與綠色子畫素的尺寸為綠色子畫素的尺寸的兩倍),因此造成每一子畫素的電特性會不相同且穿透率降低,以及較難製造等問題。
另一方面,在具有高畫質的顯示面板中,當其解析度(即,
每一英吋的畫素量(pixel per inch,ppi))大於人類的肉眼所能分辨的最高畫素密度(即,視網膜解析度,例如,300ppi)時,顯示面板中的每兩個畫素的亮度視覺中心,將無法由人眼所判定。換言之,顯示面板中的每一相鄰的紅、綠、籃子畫素之間的間距過小時,相鄰的紅、綠、籃子畫素所產生的不同色光會產生混色的問題。
特別是,在提高顯示面板之解析度的同時,其穿透率會相對地減小,並且導致顯示面板的亮度降低。據此,如何開發出具有高穿透率、低耗電與高亮度的顯示面板並且維持其色彩表現,是此領域技術人員所致力的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具有良好畫素穿透率、清晰度且低耗電。
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多個子畫素群,重複排列以形成一畫素陣列,各子畫素群包括多個第一畫素單元、多個第二畫素單元以及多個第三畫素單元,其中各第一畫素單元包括第一顏色子畫素與第二顏色子畫素,各第二畫素單元包括第二顏色子畫素與第三顏色子畫素,各第三畫素單元包括第一顏色子畫素與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第二顏色子畫素與第三顏色子畫素為三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其中至少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至少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以及第一方向相對於畫素陣列的行方向傾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各第一畫素單元、各第二畫素單元與各第三畫素單元在畫素陣列的列方向上交錯排列。並且,在畫素陣列的各行方向上,相鄰於各第一畫素單元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第一畫素單元,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第二畫素單元以及相鄰於各第三畫素單元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第三畫素單元。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至少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另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在第二方向上排列,另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在第二方向上排列,另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以及第二方向相對於畫素陣列的行方向傾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平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畫素陣列的行方向上的多個第一行中,各第一畫素單元之間設置有第二畫素單元與第三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並且第二畫素單元與第三畫素單元在第一畫素單元之間交錯排列。其中在畫素陣列的所述第一行中,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一個第三畫素單元與三個第一畫素單元,並且所述一個第三畫素單元位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第一側,以及所述三個第一畫素單元分別位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第二側、第三側與第四側,其中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第
二側與第三側的所述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第一方向上,且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第三側與第四側的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第二方向上。其中在畫素陣列的所述第一行中,相鄰於各第三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三個第一畫素單元與一個第二畫素單元,並且所述三個第一畫素單元分別位於各第三畫素單元的第一側、第二側與第四側,以及所述一個第二畫素單元位於第三畫素單元的第三側,其中相鄰於各第三畫素單元的第一側與第二側的所述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第二方向上,且相鄰於各第三畫素單元的第一側與第四側的所述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第一方向上。其中在畫素陣列的所述第一行中,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第四側的第一畫素單元為相鄰於各第三畫素單元的第一側的第一畫素單元,並且各所述第一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各所述第一行的第一畫素單元呈現一鋸齒狀排列。其中第一側與第三側為在列方向上與各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第二側與第四側為在行方向上與各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畫素陣列的行方向上的
多個第二行中,每一個第一畫素單元之間設置有第二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並且第一畫素單元與第二畫素單元交錯排列。其中在畫素陣列的所述第二行中,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一個第三畫素單元與三個第一畫素單元,並且所述一個第三畫素單元位於第二畫素單元的第一側,以及所述三個第一畫素單元分別位於第二畫素單元的第二側、第三側與第四側,其中
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第二側與第三側的所述兩個第一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且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的第三側與第四側的所述兩個第一畫素單元在第二方向上排列。其中在畫素陣列的所述第二行中,各所述第二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各所述第二行的第一畫素單元呈現一鋸齒狀排列,並且第一側與第三側為在列方向上與各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第二側與第四側為在行方向上與各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全部第一畫素單元、全部第二畫素單元、全部第三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畫素陣列的行方向上,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第一畫素單元、第二畫素單元與第三畫素單元交錯排列。其中相鄰於各第一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兩個第二畫素單元與兩個第三畫素單元,並且所述兩個第二畫素單元分別位於各第一畫素單元的第一側與第二側,以及兩個第三畫素單元位分別於各第一畫素單元的第三側與第四側,其中相鄰於各第一畫素單元的所述兩個第二畫素單元與所述兩個第三畫素單元分別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其中在畫素陣列的行方向上,每一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此行的第一畫素單元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並且第一側與第三側為在列方向上與各第一畫素單元的相鄰兩側,第二側與第四側為在行方向上與各第一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全部第三畫素單元在畫素
陣列的行方向上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畫素陣列的列方向上,每一個第三畫素單元之間設置有第一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與第二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其中在多個第三行中,第一畫素單元與第二畫素單元在畫素陣列的行方向上交錯排列,並且在多個第四行中,第三畫素單元在畫素陣列的行方向上排列。其中在畫素陣列的所述第三行中,各所述第三行中的各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各第三行的第一畫素單元呈現一鋸齒狀排列,並且各所述第三行中的各第二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各第三行的第二畫素單元呈現鋸齒狀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畫素陣列的奇數列的各第一畫素單元、各第二畫素單元與各第三畫素單元中的兩個子畫素的排列分別與在畫素陣列的偶數列的各第一畫素單元、各第二畫素單元與各第三畫素單元中的兩個子畫素的排列相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在各子畫素群中的第一顏色子畫素、第二顏色子畫素與第三顏色子畫素的數目相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顏色子畫素為紅色子畫素,第二顏色子畫素為綠色子畫素,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為藍色子畫素,在所述畫素陣列中,相鄰於每一第三畫素單元的畫素單元皆具有第二顏色子畫素。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顏色子畫素為紅色子畫素,第二顏色子畫素為綠色子畫素,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為藍
色子畫素。在所述畫素陣列的列方向上,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在此列方向上皆不相鄰,且相鄰於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的子畫素分別為第一顏色子畫素與第三顏色子畫素。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顏色子畫素為紅色子畫素,第二顏色子畫素為綠色子畫素,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為藍色子畫素。在畫素陣列的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每一第二顏色子畫素在此行方向上位於此行的中心線的同一側。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顯示面板中,其具有基於相同數目之紅色子畫素、藍色子畫素及綠色子畫素所構成之子像素群,由此可提升顯示面板的良率且容易製造。此外,本發明之顯示面板更藉由具有綠色子畫素之畫素單元的排列方式,來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與顯示影像的品質。特別是,本發明之顯示面板藉由減少畫素單元中子畫素的數目,以使得顯示影像時的畫素密度減小,由此可提升顯示面板的穿透率並改善高解析度顯示面板中子畫素所產生之不同色光所造成的混色問題。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100a、100b、100c、100d、100e、200、200a、200b、200c、200d、300、300a、300b‧‧‧子畫素群
1000‧‧‧顯示面板
1200‧‧‧畫素陣列
DL1~DL6、DL1~DL3‧‧‧資料線
SL1、SL2、SL3、SL4‧‧‧掃描線
T‧‧‧驅動元件
PU1、22、24、60、62、64、66、68、90、92、94、182、184‧‧‧第一畫素單元
PU2、40、80、186、188‧‧‧第二畫素單元
PU3、10、30、50、70、190、192‧‧‧第三畫素單元
SP1‧‧‧第一顏色子畫素
SP2‧‧‧第二顏色子畫素
SP3‧‧‧第三顏色子畫素
R‧‧‧紅色子畫素
G‧‧‧綠色子畫素
B‧‧‧藍色子畫素
602、604、702、704、802、804、902、904‧‧‧中心線
Dx‧‧‧列方向
Dy‧‧‧行方向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圖1為依照本發明之一些範例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畫素陣列的上視示意圖。
圖2為依照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圖3A至圖3C為本發明之一些範例實施例的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圖4A至圖4F為本發明之一些範例實施例的各種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圖5A至圖5E是依據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分別由圖4A至圖4F中的畫素單元所構成的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圖6是依據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2之子畫素群1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圖7A與圖7B是依據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8為依照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圖9A與圖9B是依據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分別由圖4A至圖4F中的畫素單元所構成的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圖10是依據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8之子畫素群2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圖11A與圖11B是依據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2A與圖12B是依據本發明第三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分別由圖4A至圖4F中的畫素單元所構成的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圖13是依據本發明第三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8之子畫素群2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圖14A與圖14B是依據本發明第三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圖15為依照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圖16A與圖16B是依據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圖17是依據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15之子畫素群3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圖18A與圖18B是依據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為了提升顯示面板之穿透率、清晰度與良率,本發明藉由基於紅色子畫素、藍色子畫素及綠色子畫素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的排列,以及減少顯示面板的畫素密度,由此在顯示影像時顯示面板可同時具有良好畫素穿透率與清晰度。基此,有效地改善高解析度顯示面板的製造難易度及能耗。
圖1為依照本發明之一些範例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畫素陣列的上視示意圖。圖2為依照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顯示面板1000包括多個子畫素
群100,並且子畫素群100會重複排列以形成畫素陣列1200。為了方便說明,圖2僅繪示一個子畫素群100,然而,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畫素陣列1200實際上是由多個子畫素群100所組成的陣列(如圖1所示)。本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100包括十八個子畫素(sub-pixel),每一個子畫素各自包括一條掃描線(scan line)、一條資料線(data line)以及一個驅動元件T。在將畫素陣列1200應用於液晶顯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情況下,驅動元件T例如為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然本發明不限於此。若畫素陣列1200是應用於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中,則驅動元件T例如包括兩個TFT與一個電容器,然本發明不限於此。
驅動元件T與掃描線以及資料線電性連接。如圖2所示,本範例實施例之每一個子畫素群100包括三條掃描線SL1、SL2與SL3以及六條資料線DL1~DL6。
圖3A至圖3C為本發明之一些範例實施例的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請同時參照圖3A至圖3C,具體而言,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各子畫素群100包括多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多個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多個第三畫素單元PU3,其中每一畫素單元會包括兩個子畫素。例如,各第一畫素單元PU1包括一第一顏色子畫素SP1與一第二顏色子畫素SP2,各第二畫素單元PU2包括一第二
顏色子畫素SP2與一第三顏色子畫素SP3,各第三畫素單元PU3包括一第一顏色子畫素SP1與一第三顏色子畫素SP3,以及第一顏色子畫素SP1、第二顏色子畫素SP2與第三顏色子畫素SP3為三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
圖4A至圖4F為本發明之一些範例實施例的各種畫素單元的上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4A至圖4F,在顯示面板1000的畫素陣列1200中,各個畫素單元包括兩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並且此兩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是選自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及綠色子畫素G三者其中之二。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上述第一顏色子畫素SP1為紅色子畫素R,該第二顏色子畫素SP2為綠色子畫素G,以及第三顏色子畫素SP3為藍色子畫素B。因此,如圖4A所示,第一畫素單元PU1所包括的兩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分別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在圖4B中,第二畫素單元PU2所包括的兩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分別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而在圖4C中,第三畫素單元PU3所包括的兩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分別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然而,本發明不加以限制各個畫素單元中兩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的排列方式。例如,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第一畫素單元PU1中子畫素的排列方式可以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與紅色子畫素R(如圖4D所示),第二畫素單元PU2中子畫素的排列方式可以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如圖4E所示),以及第三畫素單元PU3中子
畫素的排列方式可以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如圖4F所示)。
具體而言,在一般紅-綠-藍(RGB stripe)型的顯示面板
中,一個畫素資料包括三個子畫素,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與藍色子畫素B。而在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對應一個畫素資料的畫素單元是由兩個的子畫素的排列所組成。更詳細地說,在顯示面板的尺寸皆相同的前提下,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畫素單元、第二畫素單元與第三畫素單元的子畫素的尺寸為一般畫素之子畫素尺寸的1.5倍。換言之,由於本發明之顯示面板中的子畫素尺寸大於一般紅-綠-藍型顯示面板,因此,顯示面板1000的穿透率會增加。特別是,由於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0的畫素密度相對減小,使得顯示面板1000中的每一相鄰的紅、綠、籃子畫素之間的間距不會過小,由此減少製造上的困難。
圖5A至圖5E是依據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分
別由圖4A至圖4F中的畫素單元所構成的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5A至圖5E省略繪示掃描線SL1、SL2與SL3資料線DL1~DL6以及驅動元件T等構件。圖5A至圖5E所示的子畫素群與圖2之子畫素群1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下文參照圖式分別說明本範例實施例之各子畫素群的子畫素排列方式。
請先參照圖5A,子畫素群100a為三列六行(3×6)矩陣排列的18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六個紅色子畫素R、六個綠色子畫素
G、六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具體而言,子畫素群100a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子畫素群100a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以及子畫素群100a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換言之,子畫素群100a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子畫素群100a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一畫素單元PU1,以及子畫素群100a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畫素單元PU3、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二畫素單元PU2。
請參照圖5B,子畫素群100b為三列六行(3×6)矩陣排列的18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六個紅色子畫素R、六個綠色子畫素G、六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類似地,子畫素群100b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子畫素群100b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
素G,以及子畫素群100b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也就是說,子畫素群100b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子畫素群100b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子畫素群100b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畫素單元PU3、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一畫素單元PU1。特別是,將圖5A的子畫素群100a之子畫素中的所有紅色子畫素R皆替換為藍色子畫素B,以及所有藍色子畫素B皆替換為紅色子畫素R可得到圖5B中的子畫素群100b。
請參照圖5C,子畫素群100c為三列六行(3×6)矩陣排列
的18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六個紅色子畫素R、六個綠色子畫素G、六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類似地,子畫素群100c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子畫素群100c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與紅色子畫素R,以及子畫素群100c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也就是說,子畫素群100c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
子畫素群100c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一畫素單元PU1,以及子畫素群100c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畫素單元PU3、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二畫素單元PU2。特別是,將圖5A的子畫素群100a之子畫素中所有第一畫素單元PU1中的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的位置互換可得到圖5C中的子畫素群100c。
請參照圖5D,子畫素群100d為三列六行(3×6)矩陣排列的18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六個紅色子畫素R、六個綠色子畫素G、六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類似地,子畫素群100d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子畫素群100d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與藍色子畫素B,以及子畫素群100d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也就是說,子畫素群100d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子畫素群100d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子畫素群100d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畫素單元PU3、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一畫素單元PU1。特別是,將圖5B的子畫素群100b之子畫素中所有
第二畫素單元PU2中的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的位置互換可得到圖5D中的子畫素群100d。
請參照圖5E,子畫素群100e為三列六行(3×6)矩陣排列
的18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六個紅色子畫素R、六個綠色子畫素G、六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類似地,子畫素群100e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子畫素群100e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以及子畫素群100e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也就是說,子畫素群100e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畫素單元PU3、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一畫素單元PU1,子畫素群100e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三畫素單元PU3,以及子畫素群100e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二畫素單元PU2。
圖6是依據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2之子畫素群1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為了方便說明,圖6僅繪示四個子畫素群100,且省略子畫素的掃描線、資料線以及驅動元件等構件。如圖6所示,畫素
陣列1200是由子畫素群100重複排列所組成的陣列。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不限定組成畫素陣列1200的子畫素群,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是由圖5A之子畫素群100a所組成。
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可由圖5B至圖5E之子畫素群100b、子畫素群100c、子畫素群100d與子畫素群100e的其中之一或其他子畫素群所組成。
特別是,在圖6的畫素陣列1200中,相鄰於每一第三畫
素單元PU3的畫素單元皆具有第二顏色子畫素(即,綠色子畫素G)。舉例來說,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三畫素單元PU3包括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因此,以第三畫素單元10為例,相鄰於此第三畫素單元10的四個畫素單元皆具有綠色子畫素G。由於綠色子畫素G的亮度較高,因此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能夠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而不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的亮度較低,其會造成所顯示之影像中的暗點,據此,藉由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包圍第三畫素單元10可有效地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與顯示影像的品質。
請再參照圖6,在畫素陣列1200的列方向Dx上,每一綠
色子畫素G在此列方向Dx上皆不相鄰,且相鄰於每一綠色子畫素G的子畫素分別會是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特別是,由於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0中的每一相鄰的紅色、綠色、籃色子畫素之間的間距不會過小,因此,藉由此排列關係可使顯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混色結果。另一方面,在畫素陣列
1200的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每一綠色子畫素G在行方向Dy上位於此行的中心線的同一側。舉例而言,如圖6所示,第j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行之中心線602的右側。類似地,第j+1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1行之中心線604的右側,並且以此類推,在本範例實施例中,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會位於其所在行之中心線的右側。換言之,由於每一行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沿著行方向Dy呈一直線排列,並不會偏移其所對應的中心線(即,位於中心線的同一側),因此,顯示面板中的亮度視覺中心會一致,由此可提升顯示面板的清晰度。
圖7A與圖7B是依據本發明第一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7A,在此,為了清楚表示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以圓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以三角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以矩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三畫素單元PU3。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由子畫素群100所排列而成的畫素陣列1200中的全部第一畫素單元PU1會在相對於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傾斜的一個方向D1(以下亦稱為第一方向D1)上排列,全部第二畫素單元PU2亦會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排列,且全部第三畫素單元PU3亦會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排列。特別是,各第一畫素單元PU1、各第二畫素單元PU2與各第三畫素單元PU3在畫素陣列1200的列方向Dx上交錯排列,並
且在畫素陣列1200的各行方向Dy上,相鄰於各第一畫素單元PU1的兩個畫素單元會不同於第一畫素單元PU1,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PU2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相鄰於各第三畫素單元PU3的兩個畫素單元亦不同於第三畫素單元PU3。
請參照圖7B,更詳細地說,在此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會交錯排列。其中相鄰於各第一畫素單元PU1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兩個第二畫素單元PU2與兩個第三畫素單元PU3,並且此兩個第二畫素單元PU2分別位於各第一畫素單元PU1的第一側(即,右側)與第二側(即,下側),以及此兩個第三畫素單元PU3位分別於各第一畫素單元PU1的第三側(即,左側)與第四側(即,上側)。在此,以第一畫素單元20為例,第一側與第三側為在列方向Dx上與第一畫素單元20的相鄰兩側,第二側與第四側為在行方向Dy上與第一畫素單元20相鄰的兩側。
如圖7B所示,相鄰於第一畫素單元20之第一側與第二側的兩個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相鄰於第一畫素單元20之第三側與第四側的兩個第三畫素單元PU3分別皆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特別是,此第一畫素單元20亦會與相鄰於此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22與第一畫素單元24)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據此,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中的全部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全部的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全部的第三畫素單元PU3皆會如圖7A中所示分別地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
圖8為依照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的上視示
意圖。
為了方便說明,圖8僅繪示一個子畫素群200,然所屬領
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多個子畫素群200可組成如圖1所示之畫素陣列1200。本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200包括二十四個子畫素,每一個子畫素各自包括一條掃描線、一條資料線以及一個驅動元件T。驅動元件T與掃描線以及資料線電性連接。如圖8所示,本範例實施例之一個子畫素群200包括四條掃描線SL1、SL2、SL3與SL4以及六條資料線DL1~DL6。在此,相同於第一範例實施例,在顯示面板1000的畫素陣列1200中,各子畫素群200包括多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多個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多個第三畫素單元PU3,其中每一畫素單元會包括兩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第三畫素單元PU3中兩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的排列方式是相同於圖4A至圖4F所示的排列方式,在此不再重述。
圖9A與圖9B是依據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分
別由圖4A至圖4F中的畫素單元所構成的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9A與圖9B省略繪示掃描線SL1、SL2、SL3與SL4以及資料線DL1~DL6以及驅動元件T等構件。圖9A與圖9B所示的子畫素群與圖8之子畫素群2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下文參
照圖式分別說明本範例實施例之各子畫素群的子畫素排列方式。
請參照圖9A,子畫素群200a為四列六行(4×6)矩陣排列的24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八個紅色子畫素R、八個綠色子畫素G、八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具體而言,子畫素群200a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子畫素群200a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子畫素群200a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以及子畫素群200a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換言之,子畫素群200a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子畫素群200a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一畫素單元PU1,子畫素群200a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以及子畫素群200a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畫素單元PU3、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二畫素單元PU2。
請參照圖9B,子畫素群200b為四列六行(4×6)矩陣排列的24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八個紅色子畫素R、八個綠色子畫素G、
八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類似地,子畫素群200b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子畫素群200b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子畫素群200b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以及子畫素群200b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換言之,子畫素群200b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子畫素群200b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二畫素單元PU2,子畫素群200b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三畫素單元PU3以及子畫素群200b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三畫素單元PU3、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一畫素單元PU1。特別是,將圖9A的子畫素群200a之子畫素中的所有紅色子畫素R皆替換為藍色子畫素B,以及所有藍色子畫素B皆替換為紅色子畫素R可得到圖9B中的子畫素群200b。
圖10是依據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
8之子畫素群2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為了方便說明,圖10僅繪示四個子畫素群200,且省略子畫素的掃描線、資料線以及驅動元件等構件。如圖10所示,畫素陣列1200是由子畫素群200重複排列所組成的陣列。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不限定組成畫素陣列1200的子畫素群,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是由圖9A之子畫素群200a所組成。然而,本發明亦不限於此,例如,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是由圖9B之子畫素群200b或其他子畫素群所組成。
請參照圖10,在圖10的畫素陣列1200中,相鄰於每一第三畫素單元PU3的畫素單元皆具有綠色子畫素G。舉例來說,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三畫素單元PU3包括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因此,以第三畫素單元30為例,相鄰於此第三畫素單元30的四個畫素單元皆具有綠色子畫素G。由於綠色子畫素G的亮度較高,因此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能夠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而不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的亮度較低,其會造成所顯示之影像中的暗點,據此,藉由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包圍第三畫素單元30可有效地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與顯示影像的品質。
請再參照圖10,在此,相同於第一範例實施例,在畫素陣列1200的列方向Dx上,每一綠色子畫素G在此列方向Dx上皆不相鄰,且相鄰於每一綠色子畫素G的子畫素分別會是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特別是,由於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0中的每一相鄰的紅色、綠色、籃色子畫素之間的間距不會
過小,因此,藉由此排列關係可使顯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混色結果並且減少製造難易度。另一方面,在畫素陣列1200的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每一綠色子畫素G在行方向Dy上位於此行的中心線的同一側。舉例而言,如圖10所示,第j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行之中心線702的右側。類似地,第j+1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1行之中心線704的右側,並且以此類推,在本範例實施例中,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會位於其所在行之中心線的右側。換言之,由於每一行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沿著行方向Dy呈一直線排列,並不會偏移其所對應的中心線(即,位於中心線的同一側),因此,顯示面板中的亮度視覺中心會一致,由此可提升顯示面板的清晰度。
圖11A與圖11B是依據本發明第二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11A,在此,為了清楚表示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以圓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以三角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以矩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三畫素單元PU3。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與第一範例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由子畫素群100所排列而成的畫素陣列1200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是在相對於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傾斜的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是在相對於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傾斜的另一個方向(以下稱為第二方向D2)上排列。此外,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至少
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是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是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排列。類似地,至少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是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是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排列。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方向D1與所述第二方向D2不平行。
請參照圖11B,更詳細地說,在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的第j行與第j+3行中,每一個第一畫素單元PU1之間設置有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當中之一者,並且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在各個第一畫素單元PU1之間交錯排列。在此,以第j+3行中的畫素單元為例,在第j+3行中,相鄰於第二畫素單元40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一個第三畫素單元PU3與三個第一畫素單元PU1,並且此一個第三畫素單元PU3位於第二畫素單元PU2的第一側(即,右側),以及此三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分別位於此第二畫素單元40的第二側(即,上側)、第三側(即,左側)與第四側(即,下側),其中相鄰於此第二畫素單元40的第二側與第三側的兩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62與第一畫素單元66)排列於第一方向D1上,且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40的第三側與第四側的兩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66與第一畫素單元60)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
此外,在此第j+3行中,相鄰於第三畫素單元50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三個第一畫素單元PU1與一個第二畫素單元PU2,並且此三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分別位於第二畫素單元50的
第一側(即,右側)、第二側(即,上側)與第四側(即,下側),以及此一個第二畫素單元PU2位於第三畫素單元50的第三側(即,左側),其中相鄰於第三畫素單元50的第一側與第二側的兩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60與第一畫素單元68)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且相鄰於第三畫素單元50的第一側與第四側的兩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68與第一畫素單元64)排列於第一方向D1上。特別是,在此第j+3行中,相鄰於第二畫素單元40的第四側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60)為相鄰於第三畫素單元50的第一側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60)。也就是說,此第j+3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60、第一畫素單元62與第一畫素單元64)會與相鄰於第j+3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j+2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66與第j+4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68)呈現鋸齒狀(Zigzag)排列。
以此類推,第j+2行中的各第三畫素單元PU3會與相鄰
於第j+2行的第三畫素單元PU3呈現鋸齒狀排列,且第j+4行中的各第二畫素單元PU2會與相鄰於第j+4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呈現鋸齒狀排列。換言之,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至少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與至少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另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與另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會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由此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
會如如圖11A中所示排列於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上並且分別呈現鋸齒狀排列。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第一側與第三側為在列方向Dx上與各畫素單元的相鄰兩側,第二側與第四側為在行方向Dy上與各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圖12A與圖12B是依據本發明第三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分別由圖4A至圖4F中的畫素單元所構成的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在本範例實施例中,顯示面板的子畫素群是相同於第二範例實施例中圖8所示的子畫素群200,換言之,本範例實施例的多個子畫素群200亦可組成如圖1所示之畫素陣列1200,其中子畫素群200亦包括二十四個子畫素,並且一個子畫素群200包括兩條掃描線SL1、SL2、SL3與SL4以及二十八條資料線DL1~DL6。
圖12A與圖12B所示的子畫素群與圖8之子畫素群2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下文參照圖式分別說明本範例實施例之各子畫素群的子畫素排列方式。
請參照圖12A,子畫素群200c為四列六行(4×6)矩陣排列的24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八個紅色子畫素R、八個綠色子畫素G、八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具體而言,子畫素群200c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子畫素群200c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
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子畫素群200c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以及子畫素群200c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換言之,子畫素群200c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子畫素群200c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一畫素單元PU1,子畫素群200c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以及子畫素群200c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一畫素單元PU1。
請參照圖12B,子畫素群200d為四列六行(4×6)矩陣排列
的24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八個紅色子畫素R、八個綠色子畫素G、八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類似地,子畫素群200d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子畫素群200d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子畫素群200d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
色子畫素R,以及子畫素群200d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紅色子畫素R、藍色子畫素B與綠色子畫素G。換言之,子畫素群200d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子畫素群200d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二畫素單元PU2,子畫素群200d的第三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二畫素單元PU2、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三畫素單元PU3以及子畫素群200d的第四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三畫素單元PU3與第二畫素單元PU2。特別是,將圖12A的子畫素群200c之子畫素中的所有紅色子畫素R皆替換為藍色子畫素B,以及所有藍色子畫素B皆替換為紅色子畫素R可得到圖12B中的子畫素群200d。
圖13是依據本發明第三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8之子畫素群2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為了方便說明,圖13僅繪示四個子畫素群200,且省略子畫素的掃描線、資料線以及驅動元件等構件。如圖13所示,畫素陣列1200是由子畫素群200重複排列所組成的陣列。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不限定組成畫素陣列1200的子畫素群,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是由圖12A之子畫素群200c所組成。然而,本發明亦不限於此,例如,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是由圖12B之子畫素群200d或其他子畫素群所組成。
請參照圖13,在圖13的畫素陣列1200中,相鄰於每一
第三畫素單元PU3的畫素單元皆具有綠色子畫素G。舉例來說,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三畫素單元PU3包括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因此,以第三畫素單元70為例,相鄰於此第三畫素單元70的四個畫素單元皆具有綠色子畫素G。由於綠色子畫素G的亮度較高,因此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能夠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而不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的亮度較低,其會造成所顯示之影像中的暗點,據此,藉由具有綠色子畫素G的畫素單元包圍顯示面板1000中的每一第三畫素單元70可有效地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與顯示影像的品質。
請再參照圖13,在此,相同於第一與第二範例實施例,
在畫素陣列1200的列方向Dx上,每一綠色子畫素G在此列方向Dx上皆不相鄰,且相鄰於每一綠色子畫素G的子畫素分別會是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特別是,由於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0中的每一相鄰的紅色、綠色、籃色子畫素之間的間距不會過小,因此,藉由此排列關係可使顯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混色結果並且減少製造難易度。另一方面,在畫素陣列1200的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每一綠色子畫素G在行方向Dy上位於此行的中心線的同一側。舉例而言,如圖13所示,第j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行之中心線802的右側。類似地,第j+1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1行之中心線804的右側,並且以此類推,在本範例實施例中,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會位於其所在行之中心線的右側。換言之,由於
每一行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沿著行方向Dy呈一直線排列,並不會偏移其所對應的中心線(即,位於中心線的同一側),因此,顯示面板中的亮度視覺中心會一致,由此可維持顯示面板的清晰度。
圖14A與圖14B是依據本發明第三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14A,在此,為了清楚表示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以圓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以三角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以矩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三畫素單元PU3。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相同於第二範例實施例,由子畫素群100所排列而成的畫素陣列1200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是在相對於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傾斜的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是在相對於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傾斜的第二方向D2上排列。此外,至少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是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是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排列。類似地,至少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是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是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排列。並且,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方向D1與所述第二方向D2不平行。
請參照圖14B,更詳細地說,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與第二範例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在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
的第j行與第j+3行中,每一個第一畫素單元PU1之間設置有第二畫素單元PU2當中之一者,並且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二畫素單元PU2交錯排列。在此,以此畫素陣列1200的第j+3行為例,在第j+3行中,相鄰於第二畫素單元80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一個第三畫素單元PU3與三個第一畫素單元PU1,並且此一個第三畫素單元PU3位於第二畫素單元PU2的第一側(即,右側),以及此三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分別位於第二畫素單元80的第二側(即,上側)、第三側(即,左側)與第四側(即,下側),其中相鄰於第二畫素單元80的第二側與第三側的兩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90與第一畫素單元94)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且相鄰於第二畫素單元80的第三側與第四側的兩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94與第一畫素單元92)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換言之,此第j+3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會PU1(即,第一畫素單元90與第一畫素單元92)與相鄰於此第j+3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j+2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94)呈現鋸齒狀排列,並且類似地,在此第j+3行中的所有第一畫素單元PU1會與第j+2行中的所有第一畫素單元PU1呈現鋸齒狀排列。
以此類推,第j+2行中的各第三畫素單元PU3會與相鄰
於第j+2行的第三畫素單元PU3呈現鋸齒狀排列,且第j+4行中的各第二畫素單元PU2會與相鄰於第j+4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呈現鋸齒狀排列。換言之,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至少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
與至少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另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與另一部分第三畫素單元PU3會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由此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會如圖14A中所示排列於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上並且分別呈現鋸齒狀排列。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範例實施例中,第一側與第三側為在列方向Dx上與各畫素單元的相鄰兩側,第二側與第四側為在行方向Dy上與各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圖15為依照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
為了方便說明,圖15僅繪示一個子畫素群300,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多個子畫素群300可組成如圖1所示之畫素陣列1200。本範例實施例之子畫素群300包括六個子畫素,每一個子畫素各自包括一條掃描線、一條資料線以及一個驅動元件T。驅動元件T與掃描線以及資料線電性連接。如圖8所示,本範例實施例之一個子畫素群300包括兩條掃描線SL1與SL2以及三條資料線DL1~DL3。在此,由子畫素群300重複排列而成的畫素陣列1200中會包括多個第一畫素單元PU1、多個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多個第三畫素單元PU3,其中每一畫素單元會包括兩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第三畫素單元PU3中兩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的排列方式是相同於圖4A至圖4F所示的排列方
式,在此不再重述。
圖16A與圖16B是依據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
子畫素群的上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16A與圖16B省略繪示掃描線SL1、SL2以及資料線DL1~DL3以及驅動元件T等構件。圖16A與圖16B所示的子畫素群與圖15之子畫素群300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號表示,且不再重複說明。下文參照圖式分別說明本範例實施例之各子畫素群的子畫素排列方式。
請參照圖16A,子畫素群300a為兩列三行(2×3)矩陣排列
的6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兩個紅色子畫素R、兩個綠色子畫素G、兩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具體而言,子畫素群300a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以及子畫素群300a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
請參照圖16B,子畫素群300b為兩列三行(2×3)矩陣排列
的6個子畫素,其分別為兩個紅色子畫素R、兩個綠色子畫素G、兩個藍色子畫素B。換言之,不同顏色的子畫素數目比例(即,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為1:1:1。類似地,子畫素群300b的第一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子畫素群300b的第二列由左而右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特別是,將圖16A的子
畫素群300a之子畫素中的所有紅色子畫素R皆替換為藍色子畫素B,以及所有藍色子畫素B皆替換為紅色子畫素R可得到圖16B中的子畫素群300b。
圖17是依據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多個圖15之子畫素群300的畫素陣列1200的上視示意圖。
為了方便說明,圖17僅繪示八個子畫素群300,且省略子畫素的掃描線、資料線以及驅動元件等構件。如圖17所示,畫素陣列1200是由子畫素群300重複排列所組成的陣列。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不限定組成畫素陣列1200的子畫素群,例如,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是由圖16A之子畫素群300a所組成。然而,本發明亦不限於此,例如,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可以由圖16B之子畫素群300b或其他子畫素群所組成。
請參照圖17,在畫素陣列1200的列方向Dx上,每一綠色子畫素G在此列方向Dx上皆不相鄰,且相鄰於每一綠色子畫素G的子畫素分別會是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特別是,由於本發明範例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0中的每一相鄰的紅色、綠色、籃色子畫素之間的間距不會過小,因此,藉由此排列關係可使顯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混色結果並且減少製造難易度。另一方面,在畫素陣列1200的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每一綠色子畫素G在行方向Dy上位於此行的中心線的同一側。舉例而言,如圖17所示,第j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行之中心線
902的左側。類似地,第j+1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位於第j+1行之中心線904的右側,並且以此類推,在本範例實施例中,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會位於其所在行之中心線的右側或左側。換言之,由於每一行畫素單元中的綠色子畫素G沿著行方向Dy呈一直線排列,並不會偏移其所對應的中心線(即,位於中心線的同一側),因此,顯示面板中的亮度視覺中心會一致,由此可維持顯示面板的清晰度。
圖18A與圖18B是依據本發明第四範例實施例所繪示的
畫素單元之排列方式的上視示意圖。
請參照圖18A,在此,為了清楚表示畫素單元之排列方
式,以圓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以三角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二畫素單元PU2,以及以矩形表示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三畫素單元PU3。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由子畫素群100所排列而成的畫素陣列1200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是在相對於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傾斜的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是在相對於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傾斜的第二方向D2上排列。此外,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至少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是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是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排列。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方向D1與所述第二方向D2不平行。在此,與第一至第三範例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全部第三畫素單元PU3會在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排列。
也就是說,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各第一畫素單元PU1、各第二畫素單元PU2與各第三畫素單元PU3會在畫素陣列1200的列方向Dx上交錯排列,並且在畫素陣列1200的各行方向Dy上,僅相鄰於各第一畫素單元PU1的兩個畫素單元會不同於第一畫素單元PU1,以及相鄰於各第二畫素單元PU2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第二畫素單元PU2,而相鄰於各第三畫素單元PU3的兩個畫素單元皆為第三畫素單元PU3。
請參照圖18B,更詳細地說,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在畫素陣列1200的列方向Dx上,每一個第三畫素單元PU3之間設置有第一畫素單元PU1當中之一者與第二畫素單元PU2當中之一者。在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的第j行、第j+1行、第j+3行與第j+4行中,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二畫素單元PU2會在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交錯排列,並且在第j+2行與第j+5行中,第三畫素單元PU3會在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排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j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j+1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不會相鄰,而第j+3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j+4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亦不會相鄰。例如,第一畫素單元182與第一畫素單元184不會相鄰。因此,以第j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為例,其會與相鄰於第j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即,第j+1行的第一畫素單元PU1)呈現鋸齒狀排列。類似地,第j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j+1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不會相鄰,而第j+3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j+4行的第二畫
素單元PU2亦不會相鄰。例如,第二畫素單元186與第二畫素單元188不會相鄰。因此,以第j+1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為例,其會相鄰於第j+1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即,第j行的第二畫素單元PU2)呈現鋸齒狀排列。
據此,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畫素陣列1200中的至少一部
分第一畫素單元PU1與至少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而另一部分第一畫素單元PU1與另一部分第二畫素單元PU2會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並且全部第三畫素單元PU3會在畫素陣列1200的行方向Dy上排列,由此畫素陣列1200中的第一畫素單元PU1與第二畫素單元PU2會如圖18A中所示排列於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上,而排列於行方向Dy上,並且第一畫素單元PU1、第二畫素單元PU2與第三畫素單元PU3分別呈現鋸齒狀排列與直線排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在畫素陣列1200的
奇數列的各第一畫素單元PU1、各第二畫素單元PU2與各第三畫素單元PU3中的兩個子畫素的排列分別與在畫素陣列1200的偶數列的各第一畫素單元PU1、各第二畫素單元PU2與各第三畫素單元PU3中的兩個子畫素的排列相反。舉例而言,請同時參照圖17與圖18B,在奇數列的第一畫素單元182的兩個子畫素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與紅色子畫素R,而在偶數列的第一畫素單元184的兩個子畫素則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與綠色子畫素G。類似地,在奇數列的第二畫素單元186的兩個子畫素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與
綠色子畫素G,而在偶數列的第二畫素單元188的兩個子畫素則依序為綠色子畫素G與藍色子畫素B。並且,在奇數列的第三畫素單元190的兩個子畫素依序為紅色子畫素R與藍色子畫素B,而在偶數列的第一畫素單元184的兩個子畫素則依序為藍色子畫素B與紅色子畫素R。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顯示面板中,其具有基於相同數目之紅色子畫素、藍色子畫素及綠色子畫素所構成之子像素群,由此可提升顯示面板的良率且容易製造。再者,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可藉由具有綠色子畫素之畫素單元的排列方式,來維持顯示面板的解析度與顯示影像的品質。此外,本發明之顯示面板藉由減少畫素單元中子畫素的數目,以使得顯示影像時的畫素密度減小,由此可提升顯示面板的穿透率並改善高解析度顯示面板的製造難度及能耗。如此一來,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可同時具有良好畫素穿透率、清晰度且低耗電。
100‧‧‧子畫素群
1200‧‧‧畫素陣列
Dx‧‧‧列方向
Dy‧‧‧行方向
D1‧‧‧第一方向
Claims (17)
-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子畫素群,重複排列以形成一畫素陣列,各該子畫素群包括多個第一畫素單元、多個第二畫素單元以及多個第三畫素單元,其中各該第一畫素單元包括一第一顏色子畫素與一第二顏色子畫素,各該第二畫素單元包括該第二顏色子畫素與一第三顏色子畫素,各該第三畫素單元包括該第一顏色子畫素與該第三顏色子畫素,以及該第一顏色子畫素、該第二顏色子畫素與該第三顏色子畫素為三種不同顏色的子畫素,其中至少一部分該些第一畫素單元在一第一方向上排列,至少一部分該些第二畫素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排列,以及該第一方向相對於該畫素陣列的一行方向傾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各該第一畫素單元、各該第二畫素單元與各該第三畫素單元在該畫素陣列的一列方向上交錯排列,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各該行方向上,相鄰於各該第一畫素單元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該第一畫素單元,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該第二畫素單元以及相鄰於各該第三畫素單元的兩個畫素單元不同於該第三畫素單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至少一部分該些第三畫素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另一部分該 些第一畫素單元在一第二方向上排列,另一部分該些第二畫素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排列,另一部分該些第三畫素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排列,以及該第二方向相對於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傾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方向和該第二方向不平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上的多個第一行中,各該第一畫素單元之間設置有該些第二畫素單元與該些第三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並且該些第二畫素單元與該些第三畫素單元在各該第一畫素單元之間交錯排列,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些第一行中,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一個第三畫素單元與三個第一畫素單元,並且該一個第三畫素單元位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一第一側,以及該三個第一畫素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一第二側、一第三側與一第四側,其中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該第二側與該第三側的該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該第一方向上,且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該第三側與該第四側的該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該第二方向上,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些第一行中,相鄰於各該第三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三個第一畫素單元與一個第二畫素單元,並且該三個第一畫素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第三畫素單元的該第一側、該第二側與該第四側,以及該一個第二畫素單元位於各該 第三畫素單元的該第三側,其中相鄰於各該第三畫素單元的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的該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該第二方向上,且相鄰於各該第三畫素單元的該第一側與該第四側的該兩個第一畫素單元排列於該第一方向上,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些第一行中,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該第四側的該第一畫素單元為相鄰於各該第三畫素單元的該第一側的該第一畫素單元,並且各該第一行中的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該各該第一行的該些第一畫素單元呈現一鋸齒狀排列,其中該第一側與該第三側為在該列方向上與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該第二側與該第四側為在該行方向上與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上的多個第二行中,各該第一畫素單元之間設置有該些第二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並且該些第一畫素單元與該些第二畫素單元交錯排列,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些第二行中,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一個第三畫素單元與三個第一畫素單元,並且該一個第三畫素單元位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一第一側,以及該三個第一畫素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一第二側、一第三側與一第四側,其中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該第二側與該第三側的該兩個第一畫素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排列,且相鄰於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的該第三側與該第四側的該兩個第一 畫素單元在該第二方向上排列,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些第二行中,各該第二行中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各該第二行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呈現一鋸齒狀排列,其中該第一側與該第三側為在該列方向上與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該第二側與該第四側為在該行方向上與各該第二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全部該些第一畫素單元、全部該些第二畫素單元、全部該些第三畫素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上,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的該些第一畫素單元、該些第二畫素單元與該些第三畫素單元交錯排列,其中相鄰於各該第一畫素單元的四個畫素單元分別為兩個第二畫素單元與兩個第三畫素單元,並且該兩個第二畫素單元分別位於各該第一畫素單元的一第一側與一第二側,以及該兩個第三畫素單元位分別於各該第一畫素單元的一第三側與一第四側,其中相鄰於各該第一畫素單元的該兩個第二畫素單元與該兩個第三畫素單元分別在該第一方向上排列,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上,每一行中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該行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在該第一方向上排列,其中該第一側與該第三側為在該列方向上與各該第一畫素單 元的相鄰兩側,該第二側與該第四側為在該行方向上與各該第一畫素單元相鄰的兩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全部該些第三畫素單元在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上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一列方向上,各該第三畫素單元之間設置有該些第一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與該些第二畫素單元當中之一者,其中在多個第三行中,各該第一畫素單元與各該第二畫素單元在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上交錯排列,並且在多個第四行中,各該第三畫素單元在該畫素陣列的該行方向上排列,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該些第三行中,各該第三行中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各該第三行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呈現一鋸齒狀排列,並且各該第三行中的各該第二畫素單元會與相鄰於各該第三行的各該第二畫素單元呈現該鋸齒狀排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奇數列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各該第二畫素單元與各該第三畫素單元中的兩個子畫素的排列分別與在該畫素陣列的偶數列的各該第一畫素單元、各該第二畫素單元與各該第三畫素單元中的兩個子畫素的排列相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在各該子畫素群中的該第一顏色子畫素、該第二顏色子畫素與該第三顏色子畫素的數目相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顏色子畫素為紅色子畫素,該第二顏色子畫素為綠色子畫素,以及該第三顏色子畫素為藍色子畫素,其中在該畫素陣列中,相鄰於每一該第三畫素單元的畫素單元皆具有該第二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顏色子畫素為紅色子畫素,該第二顏色子畫素為綠色子畫素,以及該第三顏色子畫素為藍色子畫素,其中在該畫素陣列中,相鄰於每一該第三畫素單元的畫素單元皆具有該第二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顏色子畫素為紅色子畫素,該第二顏色子畫素為綠色子畫素,以及該第三顏色子畫素為藍色子畫素,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一列方向上,每一該第二顏色子畫素在該列方向上皆不相鄰,且相鄰於每一該第二顏色子畫素的子畫素分別為該第一顏色子畫素與該第三顏色子畫素。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顏色子畫素為紅色子畫素,該第二顏色子畫素為綠色子畫素,以及該第三顏色子畫素為藍色子畫素,其中在該畫素陣列的每一行的畫素單元中,每一該第二顏色子畫素在該行方向上位於該行的中心線的同一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0958A TWI598662B (zh) | 2015-01-12 | 2015-01-12 | 顯示面板 |
US14/664,901 US9543285B2 (en) | 2015-01-12 | 2015-03-22 | Display pane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0958A TWI598662B (zh) | 2015-01-12 | 2015-01-12 | 顯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26063A true TW201626063A (zh) | 2016-07-16 |
TWI598662B TWI598662B (zh) | 2017-09-11 |
Family
ID=5636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00958A TWI598662B (zh) | 2015-01-12 | 2015-01-12 | 顯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43285B2 (zh) |
TW (1) | TWI598662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1853A (zh) * | 2017-06-21 | 2017-09-0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7390441A (zh) * | 2017-07-26 | 2017-11-24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427265A (zh) * | 2017-08-31 | 2019-03-05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方法 |
CN110634908A (zh) * | 2018-06-21 | 2019-12-31 | 上海自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画素结构 |
US11152432B1 (en) | 2017-08-31 | 2021-10-19 |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Pixel structure, OLE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4805B (zh) * | 2014-12-12 | 2016-10-21 |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CN104617131B (zh) * | 2015-02-15 | 2019-10-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及显示装置 |
CN105575313B (zh) * | 2015-12-31 | 2019-0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像素排列方法 |
TWI606275B (zh) * | 2016-12-29 | 2017-11-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矩陣及其顯示方法 |
CN106932985A (zh) * | 2017-04-01 | 2017-07-0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Coa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
CN107293571B (zh) * | 2017-06-09 | 2019-09-2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列结构及oled显示面板 |
CN109300433B (zh) * | 2017-07-25 | 2020-10-20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阵列以及一种驱动方法 |
WO2020026307A1 (ja) * | 2018-07-30 | 2020-02-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デバイス |
CN109407421A (zh) * | 2018-11-07 | 2019-03-0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架构及其显示装置 |
CN110580872B (zh) * | 2019-09-29 | 2022-08-26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707141B (zh) * | 2019-11-13 | 2021-09-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207696B (zh) | 2020-05-15 | 2023-12-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42080B (en) | 2002-10-25 | 2005-10-21 |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 Structure of color elements for a color filter |
TWI311304B (en) | 2005-03-30 | 2009-06-21 |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 | Displaying method for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the image display device |
US8994763B2 (en) * | 2011-03-25 | 2015-03-3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
CN104412580B (zh) * | 2012-07-06 | 2016-04-06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彩色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
KR102250217B1 (ko) * | 2013-12-30 | 2021-05-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TWI534514B (zh) * | 2014-09-12 | 2016-05-21 |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面板 |
EP3038358A1 (en) * | 2014-12-22 | 2016-06-29 | Thomson Licensing | A method for adapting a number of views delivered by a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2015
- 2015-01-12 TW TW104100958A patent/TWI598662B/zh active
- 2015-03-22 US US14/664,901 patent/US9543285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1853A (zh) * | 2017-06-21 | 2017-09-0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7121853B (zh) * | 2017-06-21 | 2020-08-0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107390441A (zh) * | 2017-07-26 | 2017-11-24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427265A (zh) * | 2017-08-31 | 2019-03-05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方法 |
US11152432B1 (en) | 2017-08-31 | 2021-10-19 |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 Pixel structure, OLE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
CN110634908A (zh) * | 2018-06-21 | 2019-12-31 | 上海自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画素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204094A1 (en) | 2016-07-14 |
US9543285B2 (en) | 2017-01-10 |
TWI598662B (zh) | 2017-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98662B (zh) | 顯示面板 | |
CN10591178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TWI658580B (zh) |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子畫素排列結構 | |
CN103472608B (zh) | 显示面板的像素与子像素配置 | |
US9240436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array thereof | |
KR101307556B1 (ko) |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서브 픽셀 배열 구조 | |
TWI554805B (zh) | 顯示面板 | |
US10885827B2 (en) | Display panel for effectively dispersing specific sub-pixels | |
WO2017202117A1 (zh)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
WO2016062049A1 (zh) | 像素结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US10395576B2 (en) | Display panel utilizing sub-pixel rendering technology | |
TWI539206B (zh) | 顯示裝置 | |
CN105355643B (zh) | 一种像素结构、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2020501170A (ja) |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パネルを製造するためのマスクプレート | |
CN106530989A (zh) |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9472143B2 (en) | Pixel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5185248B (zh) | 像素结构 | |
CN106783892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495159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novel sub-pixel configuration | |
TWI557719B (zh) | 顯示面板及其顯示裝置 | |
US10636344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5866992A (zh) | 显示面板 | |
CN105788517B (zh) | 显示面板 | |
WO2020098052A1 (zh) |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 |
TWM553881U (zh) | 像素排列結構及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