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798A - 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17798A TW201617798A TW103139265A TW103139265A TW201617798A TW 201617798 A TW201617798 A TW 201617798A TW 103139265 A TW103139265 A TW 103139265A TW 103139265 A TW103139265 A TW 103139265A TW 201617798 A TW201617798 A TW 20161779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electronic device
- charging module
- elastic member
- portable electron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41001422033 Thesty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充電模組與物件沿第一方向電性連接,物件包括充電連接部。充電模組包括本體、充電連接端子及樞軸。充電連接端子設置於本體之第二端,用以接觸進入容置空間的物件的充電連接部。樞軸樞設於殼體的容置空間並樞接於本體,使本體能夠相對殼體轉動於預備位置以及充電位置。當本體位於預備位置時,本體不平行於第一方向,本體位於充電位置時,本體平行於第一方向。當本體位於預備位置,物件由物件插孔沿第一方向進入容置空間至推抵第一端時,本體轉動至充電位置,使充電連接端子接觸充電連接部。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避免充電模組摩擦需充電物件外觀之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目前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主要是利用觸控方式輸入指令,使用者可利用手指或觸控筆,於裝置之觸控面板上執行點擊或滑移等操作加以控制。部分可攜式電子裝置內配置有觸控筆,以輔助使用者執行對應之手寫輸入。然而若此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內配置之觸控筆為主動式觸控筆,則在此類可攜式電子裝置內相應設置有觸控筆的充電模組。目前常被使用的充電模組的充電連接埠大多設置凸出充電連接端子,因此觸控筆被放入或抽出可攜式電子裝置時,連接端子會接觸此類觸控筆的外觀,而於多次抽拔後,觸控筆的外觀會留下磨損痕跡,輕者導致觸控筆外觀損壞,嚴重者會導致觸控筆充電功能失效,因此有改進之必要。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於一種避免充電模組摩擦需充電物件外觀之充電模組。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於一種具有上述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殼體、物件以及充電模組。殼體包括容置空間與連接於容置空間的物件插孔。物件包括充電連接部,其中物件能夠由物件插孔沿第一方向進入容置空間。充電模組包括本體、充電連接端子、以及樞軸。本體設置於容置空間,本體具有相對應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充電連接端子設置於本體之第二端並用以接觸進入容置空間的物件的的充電連接部。樞軸樞設於殼體的容置空間並樞接於本體,使本體能夠相對殼體具有預備位置以及充電位置。當本體處於預備位置時,本體不平行於第一方向,本體位於充電位置時,本體平行於第一方向。當本體位於預備位置,物件由物件插孔沿第一方向進入容置空間至推抵第一端時,本體轉動至充電位置,使充電連接端子接觸充電連接部。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充電模組,用於設置於一電子裝置對物件充電,其中物件包括充電連接部,且物件係沿第一方向移動至與充電模組電性連接。充電模組包括本體、充電連接端子、以及樞軸。本體具有相對應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充電連接端子設置於本體之第二端,充電連接端子用以接觸充電連接部。樞軸設置於電子裝置並樞接於本體,使本體能夠相對電子裝置轉動於預備位置以及充電位置,本體位於預備位置時,本體不平行於第一方向,本體位於充電位置時,本體平行於第一方向。當物件沿第一方向移動至推抵第一端時,本體轉動至充電位置,使充電連接端子接觸充電連接部。
藉此設計,使物件於相對可攜式電子裝置抽拔的過程中,充電模組之充電連接端子遠離物件的移動路徑,藉此避免物件外觀因接觸充電連接端子而磨損,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5關於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物件之一實施例之立體圖、本發明之充電模組處於預備位置之示意圖、本發明之充電模組由預備位置轉為充電位置之示意圖以及本發明之充電模組處於充電位置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包括殼體10、充電模組20以及物件30。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為平板電腦,但依據應用類型不同,可攜式電子裝置1亦可為智慧型手機、筆記型筆腦或其他可插接需充電物件之電子裝置,本發明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如圖1所示,殼體10包括容置空間11、物件插孔12及側壁13,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0為平板電腦的底殼。如圖1與圖3所示,物件30可由殼體10之物件插孔12沿第一方向D1進入容置空間11接觸充電模組20,以便充電模組20對物件30充電。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為由圖3箭號所示之方向。
如圖2與圖3所示,物件30包括連接部31、充電連接部32、後端33與觸控端34,在本實施例中,物件30為主動式觸控筆,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物件30也可以是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他需充電之周邊物件。在本實施例中,觸控端34位於筆身前端,連接部31設置於靠近觸控端34的位置且連接部31在本實施例為凹槽,充電連接部32位於筆身的中段,後端33為供使用者將物件30沿第一方D1向插入或沿與第一方向D1相反之第二方向抽出容置空間11的操作端。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之充電模組20包括充電連接端子21、本體22、樞軸23、彈性件24、以及定位部25。在本實施例中,本體22設置於容置空間11且包括第一端221、相對第一端221的第二端222及作動面223,其中充電連接端子21設置於第二端222,充電連接端子21用以接觸進入容置空間11的物件30之充電連接部32。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之作動面223位於本體22靠近內壁13之一側。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充電連接端子21為彈性金屬探針(pogo pin),本體22為充電模組的電路板,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充電連接端子21也可以是金屬彈片。
如圖3所示,充電模組20之樞軸23樞設於殼體10的容置空間11並與本體22樞接於本體22中段,使得本體22相對殼體10具有預備位置(請參考圖3)以及充電位置(請參考圖5)。如圖3所示,本體22位於預備位置時,本體22不平行於第一方向D1,如圖5所示,本體22位於充電位置時,本體22平行於第一方向D1。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如圖3至圖5所示,當本體22位於預備位置,物件30由物件插孔12沿第一方向D1進入容置空間11至推抵第一端221時,本體22轉動至充電位置,使充電連接端子21接觸充電連接部32。
如圖3所示,彈性件24的兩端分別與主體22以及殼體10連接,並且彈性件24鄰近定位部25的位置設置。如圖3所示,彈性件24的設置方向垂直於本體22,以便於彈性件24呈放鬆狀態時,本體22得相對第一方向D1之延伸線L傾斜,使得本體22位於預備位置時,本體22不平行於第一方向D1。需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24為彈簧,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彈性件24亦可為其他具有彈性恢復力之元件,本實施例之彈性件24的設置方向垂直於本體22之作動面223。如圖3與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定位部25為凸點且設置於本體22之第一端221並對應於物件30之連接部31。在本實施例中,當於本體22處於充電位置,本體22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之延伸線L時,定位部25與物件30之連接部31連接,藉此讓物件30穩固地連接本體22,以便充電模組20對物件30充電。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本體22處於預備位置時,彈性件24沿垂直作動面223的方向呈一放鬆狀態,使作動面223相對第一方向D1之延伸線L傾斜,藉此使定位部25相對第二端222接近延伸線L,而造成充電連接端子21相對第一端211遠離延伸線L的效果。藉此讓設置於第二端222之充電連接端子21遠離物件30的移動路徑以避免因充電連接端子21位在物件30的移動路徑,而於物件30進入容置空間11的過程中,充電連接端子21摩擦物件30而造成物件30外觀受損的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當物件30由物件插孔12沿第一方向D1進入容置空間11且物件30的前端尚未碰觸作動面223時,因彈性件24呈放鬆狀態時,如圖3所示,作動面223與第一方向D1之延伸線L之間保持夾角θ,以便作動面223保持相對延伸線L傾斜的狀態。在此須注意的是,夾角θ在此沒有特殊限制,只要讓作動面223保持相對延伸線L傾斜,達到設置於第二端222之充電連接端子21遠離物件30移動路徑之目的即可。
如圖3與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當物件30由物件插孔12持續沿第一方向D1進入容置空間11且物件30碰觸作動面223後,作動面223因受到物件30前端(本實施例之觸控端34)的推抵而帶動本體22順時針轉動,讓充電連接端子21逐漸靠近物件30。另一方面,在本體22被物件30推抵而進行順時針轉動的過程中,因本體22受到物件30推抵,位於第一端221的彈性件24也一併沿垂直作動面223的方向被壓縮,使得定位部25被帶動朝相對遠離延伸線L的方向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與圖5所示,於物件30碰觸作動面223且持續延第一方向D1移動的過程中,本體22因物件30推抵而持續順時針轉動直至充電連接端子21接觸充電連接部32,此時本體22處於充電位置,本體22平行於第一方向D1之延伸線L,彈性件24處於壓縮狀態,定位部25也因物件30的持續移動而進入連接部31,藉此完成充電模組20與物件30間的固定,讓充電模組20透過充電連接端子21對物件30充電。 此時,如圖5所示,物件30將被固定於側壁13與作動面223間的空間中,並且當定位部25與連接部31連接時,因物件30仍保持推抵作動面223的狀態,使彈性件24持續保持壓迫狀態,以讓本體22持續保持充電位置。
在此須注意的是,以下請依序參考圖5、圖4與圖3,當使用者欲使用物件30時,只要沿相反於第一方向D1之第二方向將物件30由容置空間11抽出,藉由使用者施與物件30的抽拔力道,物件30將沿第二方向動,此時連接部31脫離定位部25,同時,因物件30不再抵觸作動面223,讓彈性件24不再處於壓迫狀態。此時彈性件24將由壓迫狀態轉至放鬆狀態,並藉由彈性件24的恢復力帶動本體22逆時針轉動,讓本體22由充電位置轉回預備位置,並帶動作動面223恢復相對延伸線L傾斜,而本體22逆時針轉動也將一併使充電連接端子21朝遠離物件30移動路徑的方向移動,即可避免物件30於移動時,物件30外觀因與充電連接端子21摩擦而受損的情況,此時,如圖3所示,定位部25相對第二端222接近延伸線L。
藉由作動面223相對物件30移動方向之延伸線L傾斜的設計,讓充電連接端子21不會與移動中的物件30接觸,進而避免物件30被充電連接端子21磨損的機會,以保持物件30外觀的完整與美觀。
需注意的是,上述僅為實施例,而非限制於實施例。譬如 此不脫離本發明基本架構者,皆應為本專利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而應以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1‧‧‧可攜式電子裝置
10‧‧‧殼體
11‧‧‧容置空間
12‧‧‧物件插孔
13‧‧‧側壁
20‧‧‧充電模組
21‧‧‧充電連接端子
22‧‧‧本體
211‧‧‧第一端
222‧‧‧第二端
23‧‧‧樞軸
24‧‧‧彈性件
25‧‧‧定位部
223‧‧‧作動面
30‧‧‧物件
31‧‧‧連接部
32‧‧‧充電連接部
33‧‧‧後端
34‧‧‧觸控端
θ‧‧‧夾角
D1‧‧‧第一方向
L‧‧‧延伸線
10‧‧‧殼體
11‧‧‧容置空間
12‧‧‧物件插孔
13‧‧‧側壁
20‧‧‧充電模組
21‧‧‧充電連接端子
22‧‧‧本體
211‧‧‧第一端
222‧‧‧第二端
23‧‧‧樞軸
24‧‧‧彈性件
25‧‧‧定位部
223‧‧‧作動面
30‧‧‧物件
31‧‧‧連接部
32‧‧‧充電連接部
33‧‧‧後端
34‧‧‧觸控端
θ‧‧‧夾角
D1‧‧‧第一方向
L‧‧‧延伸線
圖1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之結構爆炸圖。 圖2係本發明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物件之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之充電模組處於預備位置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之充電模組由預備位置轉為充電位置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之充電模組處於充電位置之示意圖。
1‧‧‧可攜式電子裝置
10‧‧‧殼體
11‧‧‧容置空間
12‧‧‧物件插孔
13‧‧‧側壁
20‧‧‧充電模組
21‧‧‧充電連接端子
22‧‧‧本體
211‧‧‧第一端
222‧‧‧第二端
23‧‧‧樞軸
24‧‧‧彈性件
25‧‧‧定位部
223‧‧‧作動面
30‧‧‧物件
31‧‧‧連接部
32‧‧‧充電連接部
33‧‧‧後端
34‧‧‧觸控端
θ‧‧‧角度
D1‧‧‧第一方向
L‧‧‧延伸線
Claims (13)
-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容置空間與連接於該容置空間的一物件插孔; 一物件,包括一充電連接部,該物件能夠由該物件插孔沿一第一方向進入該容置空間;以及 一充電模組,包括: 一本體,設置於該容置空間,該本體具有相對應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一充電連接端子,設置於該本體之該第二端,用以接觸進入該容置空間的該物件的該充電連接部;以及 一樞軸,樞設於該殼體的該容置空間並樞接於該本體,使該本體能夠相對該殼體轉動於一預備位置以及一充電位置,該本體位於該預備位置時,該本體不平行於該第一方向,該本體位於該充電位置時,該本體平行於該第一方向,當該本體位於該預備位置,該物件由該物件插孔沿該第一方向進入該容置空間至推抵該第一端時,該本體轉動至該充電位置,使該充電連接端子接觸該充電連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該充電模組包括一定位部,該定位部設置於該本體之該第一端,該物件包括一連接部,該連接部對應該定位部設置,其中當該本體處於該充電位置時,該定位部連接該連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該定位部為一凸出部,該連接部為一凹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該充電模組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鄰近該定位部的位置設置且該彈性件的設置方向垂直於該本體,其中當該本體處於該預備位置時,該彈性件沿垂直該本體的方向呈一放鬆狀態,使該本體相對該第一方向傾斜,藉此使該定位部相對該第二端接近該第一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本體被該物件推抵後,該彈性件沿垂直該本體的方向由該放鬆狀態轉為一壓縮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當該物件由相反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抽離該容置空間時,該彈性件由該壓縮狀態轉為該放鬆狀態,使該本體由該充電位置轉為該預備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該物件為一觸控筆。
- 一種充電模組,用於設置於一電子裝置對一物件充電,其中該物件包括一充電連接部並沿一第一方向移動至與該充電模組電性連接,該充電模組包括: 一本體,具有相對應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一充電連接端子,設置於該本體之該第二端,該充電連接端子用以接觸該充電連接部;以及 一樞軸,設置於該電子裝置並樞接於該本體,使該本體能夠相對該電子裝置轉動於一預備位置以及一充電位置,該本體位於該預備位置時,該本體不平行於該第一方向,該本體位於該充電位置時,該本體平行於該第一方向,當該物件沿該第一方向移動至推抵該第一端時,該本體轉動至該充電位置,使該充電連接端子接觸該充電連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充電模組,該充電模組包括一定位部,該定位部設置於該本體之該第一端,該物件包括一連接部,該連接部對應該定位部設置,其中當該本體處於該充電位置時,該定位部連接該連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充電模組,該定位部為一凸出部,該連接部為一凹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充電模組,該充電模組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鄰近該定位部的位置設置且該彈性件的設置方向垂直於該本體,其中當該本體處於該預備位置時,該彈性件沿垂直該作動面的方向呈一放鬆狀態,使該本體相對該第一方向傾斜,藉此使該定位部相對該第二端接近該第一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充電模組,其中當該本體被該物件推抵後,該彈性件沿垂直該本體的方向由該放鬆狀態轉為一壓縮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當該物件由相反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移動時,該彈性件由該壓縮狀態轉為該放鬆狀態,使該本體由該充電位置轉為該預備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9265A TWI552028B (zh) | 2014-11-12 | 2014-11-12 | 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CN201510507549.4A CN106200775B (zh) | 2014-11-12 | 2015-08-18 | 充电模块及具有此充电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9265A TWI552028B (zh) | 2014-11-12 | 2014-11-12 | 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7798A true TW201617798A (zh) | 2016-05-16 |
TWI552028B TWI552028B (zh) | 2016-10-01 |
Family
ID=5650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9265A TWI552028B (zh) | 2014-11-12 | 2014-11-12 | 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00775B (zh) |
TW (1) | TWI55202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16321B (zh) * | 2020-05-27 | 2021-01-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充電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40860B (zh) * | 2017-09-20 | 2018-11-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充電式筆桿裝置 |
CN109191710B (zh) * | 2018-09-26 | 2021-05-11 |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电源归还方法及其租赁系统 |
CN109850405A (zh) * | 2018-12-24 | 2019-06-07 | 中山市永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笔的定位装置 |
TWI746276B (zh) * | 2020-11-20 | 2021-11-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及筆記型電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83547C (zh) * | 2007-03-29 | 2010-01-20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装置 |
TWI340312B (en) * | 2007-07-18 | 2011-04-11 | First Int Computer Inc | Notebook computer and module of electrical device combinable with the same |
TWM344711U (en) * | 2008-05-06 | 2008-11-11 | Han Yong Guang | Flexible open-close structure of charging device |
CN201732850U (zh) * | 2010-04-27 | 2011-02-02 |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充电装置 |
TWM409631U (en) * | 2011-01-27 | 2011-08-11 | Baodesing Ind Co Ltd | Charger |
WO2012106216A2 (en) * | 2011-01-31 | 2012-08-09 | Apple Inc. | Handheld portable device |
CN102856944A (zh) * | 2011-07-01 | 2013-01-02 | 刘莹 | 一种与手机相结合的太阳能电池充电装置 |
CN104035580A (zh) * | 2013-03-04 | 2014-09-10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系统、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 |
CN203691778U (zh) * | 2013-12-17 | 2014-07-02 | 安格世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式电子装置保护壳 |
-
2014
- 2014-11-12 TW TW103139265A patent/TWI552028B/zh active
-
2015
- 2015-08-18 CN CN201510507549.4A patent/CN10620077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16321B (zh) * | 2020-05-27 | 2021-01-1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充電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00775A (zh) | 2016-12-07 |
TWI552028B (zh) | 2016-10-01 |
CN106200775B (zh) | 2019-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52028B (zh) | 充電模組及具有該充電模組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102681606B (zh) | 携带式电子装置 | |
US8644018B2 (en) | Hinge device and docking station using the same | |
US9917456B2 (en) | Stor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8897005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180039343A1 (en) | Stylus pen housing with movable connector device | |
TWI565393B (zh) | 活動式插槽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 |
US20140037372A1 (en) | Expansion platfor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6557121A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
US11687118B2 (en) | Casing assembly | |
WO2018086290A1 (zh) | 一种卡座、弹出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3967924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枢纽模块 | |
CN116887445A (zh) | 用于连接移动终端进行数据处理的电子设备 | |
TWI519932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平台 | |
JP6125703B1 (ja) | 固定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
TW201122929A (en) | Push-push type stylus eject mechanism | |
EP3345250B1 (en) | Extendable connector port | |
TW201526757A (zh) | 具有固持裝置的電子裝置 | |
TW201501616A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102109880B (zh) | 按压式触控笔弹出机构 | |
CN105320229A (zh) | 电子装置总成及其电子装置的底座 | |
CN204790697U (zh) | 携带式电子装置 | |
CN101742864B (zh) | 定位机构 | |
CN219269279U (zh) | 电子装置 | |
TWM410253U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