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6400A - 具有連接器遮板之電氣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連接器遮板之電氣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526400A TW201526400A TW103135004A TW103135004A TW201526400A TW 201526400 A TW201526400 A TW 201526400A TW 103135004 A TW103135004 A TW 103135004A TW 103135004 A TW103135004 A TW 103135004A TW 201526400 A TW201526400 A TW 20152640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signal
- shutter
- module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01R13/6587—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for mounting on PCB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氣連接器(206)包含一模組組件(217),該模組組件包含一接點模組(214),該接點模組具有一模組本體(222)與由該模組本體所固持之訊號導體(220)。訊號導體具有個別的訊號元件(221),其係沿該模組組件的一遮板接合面(236)而配置。連接器遮板(212)係配置以耦接至該模組組件。該連接器遮板具有一匹配側部(301)與一相對的負載側部(306),其間係延伸有一匹配軸(216)。該連接器遮板包含接點通道(308),其延伸貫穿匹配側部與負載側部之間,該負載側部在該連接器遮板耦接至該模組組件時係連接於該遮板接合面。該連接器遮板係以關於該匹配軸之一第一旋轉位置或一第二旋轉位置耦接至該模組組件,且該等接點通道在該第一旋轉位置與該第二旋轉位置中都對齊於該等訊號元件。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配置以傳送資料訊號之電氣連接器。
電氣連接器係用於通訊系統內,例如電信設備、伺服器、資料儲存、傳輸裝置等。某些通訊系統包含子卡組件,其係經由一中間板組件而彼此通訊耦接。其他通訊系統係使子卡組件直接通訊地耦接至一背板組件。每一個子卡組件包含一插座連接器,其係固定至一子卡,例如一電路板。在此實例中,其中一個子卡組件係一線路卡組件,而另一子卡組件係一切換卡組件。中間板組件包含一對插頭連接器,其係固定在中間板電路板的相對側部上。子卡組件的每一個插座連接器係匹配於插頭連接器中的一不同者,藉此經由中間板組件而通訊地耦接成對的子卡組件。在此配置中,每一個插座連接器和插頭連接器係沿著一共同匹配軸而對齊。
有時通訊系統的插座連接器具有一正交空間關係,因此其中一個插座連接器係沿匹配軸旋轉約90°(或-90°)。在此情況下,一子卡組件沿中心軸旋轉90°。然而,對許多應用而言,子卡是偏離匹配軸的。因此,子卡在通訊系統內的位置與子卡組件沿匹配軸旋轉的方向有關。更具體而言,利用上述實例,若子卡組件旋轉90°,子卡在一個方向中偏離匹配軸;但若子卡組件旋轉-90°(或270°),則子卡將以一相反方向偏離匹配軸。
當重新配置通訊系統時,需要改變子卡的位置,使得子卡可以一不同方向偏離匹配軸。子卡係由調整或替換中間板(或背板)組件的插頭連接器或藉由調整或替換子卡組件的插座連接器而重新定位。然而,重新配置插頭連接器及/或插座連接器是很花成本的且難以完成。舉例而言,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一般係僅可在一個取向中與另一連接器匹配。
因此,需要有一種可以不同旋轉位置與一對應的電氣連接器匹配之電氣連接器。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氣連接器包含一模組組件,該模組組件包含一接點模組,該接點模組具有一模組本體與由該模組本體所固持之訊號導體。模組組件具有一遮板接合面,且訊號導體具有沿該遮板接合面而配置的個別訊號元件。一連接器遮板係配置以耦接至該模組組件。該連接器遮板具有一匹配側部與一相對的負載側部,其間係延伸有一匹配軸。該連接器遮板包含接點通道,其延伸貫穿匹配側部與負載側部之間。該負載側部在該連接器遮板耦接至該模組組件時係連接於該遮板接合面。該連接器遮板係以關於該匹配軸之一第一旋轉位置或一第二旋轉位置耦接至該模組組件,且該等接點通道在該第一旋轉位置與該第二旋轉位置中都對齊於該等訊號元件。
100‧‧‧通訊系統
102‧‧‧中間板組件
104‧‧‧第一子卡組件
106‧‧‧第二子卡組件
110‧‧‧電路板
112‧‧‧第一側部
114‧‧‧第二側部
116‧‧‧第一插頭連接器組件
118‧‧‧第二插頭連接器組件
120‧‧‧訊號接點
122‧‧‧接地屏蔽部
130‧‧‧電路板
132‧‧‧插座組件
138‧‧‧連接器本體
139‧‧‧遮板
140‧‧‧模組組件
142‧‧‧接點模組
150‧‧‧電路板
152‧‧‧插座組件
154‧‧‧匹配側部
156‧‧‧固定側部
158‧‧‧連接器本體
159‧‧‧遮板
160‧‧‧模組組件
162‧‧‧接點模組
190‧‧‧匹配軸
202‧‧‧子卡組件
204‧‧‧電氣連接器
206‧‧‧電氣連接器
208‧‧‧電路板
209‧‧‧連接器外殼
210‧‧‧連接器本體
211‧‧‧插頭接點
212‧‧‧連接器遮板
213‧‧‧連接器容納空間
214‧‧‧接點模組
215‧‧‧接地屏蔽部
216‧‧‧匹配軸
217‧‧‧模組組件
220‧‧‧訊號導體
221‧‧‧訊號元件
222‧‧‧模組本體
224‧‧‧第一外殼殼層
225‧‧‧第一側部表面
226‧‧‧第二外殼殼層
227‧‧‧第二側部表面
228‧‧‧接地導體
229‧‧‧接地元件
231‧‧‧匹配邊緣
232‧‧‧固定邊緣
233‧‧‧模組或上邊緣
234‧‧‧模組或後邊緣
236‧‧‧遮板接合面
240‧‧‧通訊陣列
242‧‧‧參考元件
244‧‧‧參考元件
250‧‧‧訊號元件
252‧‧‧訊號元件
253‧‧‧接地元件
254‧‧‧接地元件
255‧‧‧接地元件
256‧‧‧接地元件
258‧‧‧接觸柱
260‧‧‧接觸柱
261‧‧‧接點容納空間
262‧‧‧末端
270‧‧‧訊號區
272‧‧‧截平面
274‧‧‧截平面
276‧‧‧幾何中心線
280‧‧‧訊號元件
282‧‧‧接地元件
284‧‧‧元件次陣列
290‧‧‧模組軸
292‧‧‧遮板固定特徵結構
294‧‧‧遮板固定特徵結構
301‧‧‧匹配側部/匹配面
302‧‧‧耦接壁部
303‧‧‧耦接壁部
304‧‧‧外壁部
306‧‧‧負載側部
307‧‧‧通道陣列
308‧‧‧接點通道
310‧‧‧鎖定特徵結構
314‧‧‧模組固定特徵結構
320‧‧‧通道次陣列/通道組
321‧‧‧接點通道
322‧‧‧接點通道
323‧‧‧接點通道
324‧‧‧接點通道
330‧‧‧本體部分
332‧‧‧腳部
334‧‧‧腳部
336‧‧‧凹部
338‧‧‧凹部
340‧‧‧凹部
384‧‧‧插頭次陣列
402‧‧‧接地屏蔽部
404‧‧‧訊號接點
406‧‧‧訊號接點
M1‧‧‧匹配方向
M2‧‧‧匹配方向
M3‧‧‧匹配方向
X1‧‧‧距離
Y1‧‧‧距離
Y2‧‧‧距離
第一圖是根據一具體實施例而形成之通訊系統的立體圖。
第二圖是根據一具體實施例之電氣連接器的立體圖,其是在關於一匹配連接器的一第一旋轉位置。
第三圖是電氣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圖,其是在關於該匹配連接器之一第二旋轉位置。
第四圖是用於該電氣連接器組件之一接點模組的隔離立體圖。
第五圖是用於電氣連接器組件之接點模組的部分側視圖。
第六圖是包含複數個接點模組之一模組組件的前端視圖。
第七圖是用於第二圖所示電氣連接器組件的訊號元件與接地元件之放大立體圖。
第八圖是用於第二圖所示電氣連接器組件的訊號元件與接地元件之放大前端視圖。
第九圖是用於第二圖所示電氣連接器的連接器遮板之側視圖。
第十圖是第二圖的電氣連接器組件之放大前部圖。
第十一圖是貫穿連接器遮板之接點通道的放大前端視圖。
第十二圖是根據一具體實施例、與訊號元件和接地元件對齊之接點通道的放大圖。
第十三圖是電氣連接器組件的截面圖,其說明了接合至匹配連接器之對應特徵結構的訊號元件與接地元件。
本文所述之具體實施例包括配置以傳送資料訊號的通訊系統以及這類系統的電氣連接器與組件。電氣連接器包含訊號元件與接地元件,其係相對於彼此而置位以形成一通訊陣列。該通訊陣列為一維性,因
此該陣列具有一列或一行之訊號與接地元件。通訊陣列也可為二維性,因此該陣列具有多列與多行之訊號及接地元件。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電氣連接器為一子卡組件的插座連接器,而匹配連接器為一背板組件的插頭連接器。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插座連接器為背板組件的部件,而插頭連接器為子卡組件的部件。本文所提出之通訊系統與電氣連接器係配置以供高速差動訊號傳輸,例如10GPs、20GPs或更高。然而,可理解本文所述之電氣連接器係可用於非背板系統或非高速訊號傳輸系統之其他應用。
如本文所提,電氣連接器係配置以於不同旋轉位置或取向處接合一匹配連接器。舉例而言,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電氣連接器係配置為以0°旋轉或以180°旋轉匹配於同一匹配連接器。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電氣連接器係配置為以0°旋轉、90°旋轉、180°旋轉或270°旋轉匹配於匹配連接器;然而,旋轉位置是充分獨立的,且旋轉位置的總數是有限的。舉例而言,旋轉位置可彼此相差至少45°或90°。更具體而言,電氣連接器不能在任何旋轉位置處匹配於同一匹配連接器。
為此,本文所述之通訊系統的一或多個構件具有可加以定位以在耦接至其他構件時具有旋轉對稱性之附接特徵結構。在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旋轉對稱性」是指構件無論在一第一旋轉位置中或在一第二旋轉位置中,都具有效果上相同的附接特徵結構之排列或配置。因此,構件係於各第一與第二旋轉位置中耦接至另一構件。本文所述之構件(其包含了經定位以具有旋轉對稱性之附接特徵結構)包括連接器遮板、模組組件、以及接點模組。附接特徵結構係包含實體上定義之結構,其係直接接合另一構件的實體上定義之結構。舉例而言,附接特徵結構可為突出部、或是
定義凹部以容納突出部之表面。附接特徵結構也可為閂鎖。
第一圖為根據一具體實施例而形成之通訊系統100的立體圖。通訊系統100包括一中間板(或背板)組件102、一第一子卡組件104及一第二子卡組件106,其中第一子卡組件104係配置以耦接至該中間板組件102的一個側部,而第二子卡組件106係配置以耦接至該中間板組件102的另一側部。中間板組件102係用以電氣連接第一與第二子卡組件104、106。子卡組件104、106係線路卡或切換卡。在另外的具體實施例中,子卡組件104、106為連線之中間板或背板系統的部件。或者是,經由調整,子卡組件104、106係不使用中間板組件102而直接彼此連接。然而,本文所提之具體實施例係可用於非中間板或背板應用的其他應用中。
中間板組件102包括一中間板(或背板)電路板110,其具有面對相反方向的一第一側部112與第二側部114。中間板組件102包括固定至電路板110的第一側部112且自其延伸之一第一插頭組件116。中間板組件102包括固定至電路板110的第二側部114且自其延伸之一第二插頭組件118。第一與第二插頭組件116、118各包含經由電路板110而直接電氣連接至彼此之訊號接點120。
背板組件102包含通過其間的複數個訊號通道,其由訊號接點120與延伸通過電路板110的傳導連通柱(未示)所定義。每一個通過該背板組件102的訊號通道係由第一插頭組件116的訊號接點120及第二插頭組件118的訊號接點120所定義。
第一與第二插頭組件116、118包含接地屏蔽部122,其於對應的訊號接點120周圍提供電氣屏蔽。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訊號接點120
可為接腳型且排列成對,其係配置以傳遞差動訊號。接地屏蔽部122具有在周邊上圍繞一對對應的訊號接點120之平面或側部。舉例而言,接地屏蔽部122可為C字型或L字型。
子卡組件104包含一第一電路板130與耦接至電路板130之一第二電路板132。插座組件132係配置以耦接至或匹配於第一插頭組件116。插座組件132包含一連接器本體138(其係由一連接器遮板139所形成)與耦接至該連接器遮板之一模組組件140。模組組件140具有複數個接點模組142,其係各耦接至遮板139且由遮板139所固持。接點模組142係固持為一堆疊配置,其中各接點模組142係延伸而大致平行於另一接點模組142。接點模組142固持複數個訊號導體(未示),其係電氣連接至電路板130且部分地定義了通過插座組件132之訊號通道。訊號導體係配置以電氣連接至第一插頭組件116的訊號接點120。訊號導體係排列成對以運載差動訊號。
第二子卡組件106包括一第二電路板150與耦接至電路板150的一第二插座組件152。插座組件152係配置以耦接至該第二插頭組件118。插座組件152具有一匹配側部或匹配面154,其係配置以匹配於第二插頭組件118。插座組件152具有一固定側部或固定面156,其係配置以匹配於電路板150。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固定側部156係取向為與匹配側部154垂直。當插座組件152耦接至第二插頭組件118時,電路板150係取向為與電路板110垂直。電路板150也取向為垂直於電路板130。
插座組件152包含由一遮板159所形成之一連接器本體158以及具有由遮板159所固持的複數個接點模組162之一模組組件160。連接器本體158包含匹配與固定側部154、156。接點模組162係固持彼此概呈平行之
一堆疊配置。接點模組162固持複數個訊號導體(未示),其係電氣連接至電路板150,並且部分地定義了延伸貫穿插座組件152之訊號通道。訊號導體係配置以電氣連接至第二插頭組件118的訊號接點120。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接點模組162為訊號導體提供電氣屏蔽。
訊號導體係排列成對以傳載差動訊號。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接點模組162一般係沿著固定側部156與匹配側部154間訊號導體的整體長度而為每一對訊號導體提供360°的屏蔽。為訊號導體對提供電氣屏蔽的接點模組162的屏蔽結構係電氣連接至第二插頭組件118的接地屏蔽部122,並電氣連接至電路板150的一接地平面。
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電路板130係取向為概呈水平。插座組件132的接點模組142係取向為概呈垂直。電路板150係取向為概呈垂直。插座組件152的接點模組162係取向為概呈水平。因此,子卡組件104與子卡組件106具有相對於彼此之正交取向。
如第一圖所示,子卡組件104、106具有關於中心匹配軸190之不同旋轉位置。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匹配軸190延伸通過插頭連接器組件116、118的個別中心以及插座組件132、152的個別中心。子卡組件104係配置以沿匹配軸190於一個別匹配方向M1中移動,而子卡組件106係配置以沿匹配軸190於與匹配方向M1相反的一個別匹配方向M2中移動。在第一圖所示之旋轉位置中,電路板130、150係在不同方向中偏離匹配軸190。更具體而言,電路板130對匹配軸190偏離一距離Y,而電路板150對匹配軸190偏離一距離X。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距離X與Y係實質相等,但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也可不同。
第二圖與第三圖說明了根據一具體實施例之子卡組件202。子卡組件202係類似於子卡組件104、106(第一圖)。在第二圖與第三圖中,子卡組件202具有關於電氣連接器204(其在本文中係稱為一插頭連接器或一匹配連接器)之不同旋轉位置。第一旋轉位置係示於第二圖中,且其代表子卡組件202具有0°旋轉的旋轉位置之一參考旋轉位置。第二旋轉位置係示於第三圖中,且包含關於第一旋轉位置沿一中心匹配軸216旋轉180°之子卡組件202。因此,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旋轉位置係相差180°。然而,如本文所述,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旋轉位置也可相差其他量,例如90°或270°。
子卡組件202包含一電氣連接器206(下文中稱為一插座連接器)與固定有插座連接器206之一電路板208。插座連接器206包含由一連接器遮板212所形成之一連接器本體210與一模組組件217。模組組件217包含複數個接點模組214。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接點模組214係各耦接至連接器遮板212。接點模組214與接點模組142、162(第一圖)類似。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模組組件217並不包含分離的接點模組。如圖所示,匹配軸216延伸通過插頭連接器204及通過插座連接器206。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插頭連接器204係固定至另一電路板(未示),例如一背板電路板。因此,為匹配插座連接器206與插頭連接器204,插座連接器206係沿著匹配軸216而於一匹配方向M3中移動。
插頭連接器204包含一連接器外殼209與由連接器外殼209所固持的插頭接點211之陣列。插頭接點211包含配置以傳送資料訊號之接點(稱為「訊號接點」)以及用以屏蔽訊號接點之接點(稱為「接地接點」
或「接地屏蔽部」)。插頭連接器204包含一連接器容納空間213,其係配置以於匹配操作中容納插頭連接器206。插頭接點211延伸貫穿連接器外殼209而至連接器容納空間213中。除了插頭接點211以外,連接器外殼209還包括具傳導性且電氣連接至插座連接器206的部分。插頭連接器204也包含接地屏蔽部215。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接地屏蔽部215係位於插頭連接器的一側部上,並沿著匹配軸216在長度方向上延伸。接地屏蔽部215係配置以接合部分的插座連接器206。
在第二圖與第三圖中,連接器遮板212係耦接至模組組件217,並幫助將接點模組214固定在一起成為一單一或單元結構。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連接器遮板212係可移除地耦接至模組組件217,因此連接器遮板212可直接分離或再裝設至模組組件217而不需過度努力。舉例而言,連接器遮板212係裝設至模組組件217,不需使用工具且/或不需使用硬體,例如螺絲或螺栓。
為改變子卡組件202(或模組組件217)的旋轉位置,連接器遮板212係自模組組件217脫離。連接器遮板212及/或模組組件217係相對於另一者而旋轉,直到達到所需要的旋轉位置為止。連接器遮板212接著重新耦接至模組組件217。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子卡組件202係沿匹配軸216而於第一旋轉位置和第二旋轉位置之間有效地旋轉180°。如下文所述,子卡組件202係配置為使得子卡組件202可在第一與第二旋轉位置處匹配於插頭連接器204。
因此,當連接器或子卡組件的電氣構件旋轉時,插座連接器206或子卡組件202也會「旋轉」。這類電氣構件包括訊號導體、接地元件、
接地屏蔽部、電路板等。更具體而言,可認同連接器遮板212在插座連接器206或子卡組件202的各第一與第二旋轉位置中都具有相同的取向。
第四圖與第五圖分別繪示其中一個接點模組214的隔離立體圖與側視圖。接點模組214包括複數個訊號導體220及固持該等訊號導體220之一模組本體222。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接點模組214也包含接地導體或屏蔽部228。模組本體222具有複數個邊緣231-234,包括匹配邊緣231、固定邊緣232、模組或上邊緣233以及模組或後邊緣234(第四圖)。訊號與接地導體220、228沿著匹配邊緣231而暴露。舉例而言,訊號導體220包含訊號元件221,而接地導體228包含接地元件229,其係暴露及配置以接合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的對應元件。對於某些具體實施例而言,訊號元件221與接地元件229係接觸柱、臂等,其係配置以於不同位置之間彎曲。
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模組本體222係由一第一外殼殼層224與一第二外殼殼層226所形成。舉例而言,外殼殼層224、226以夾設在其間的訊號導體220與接地導體228而彼此耦接。外殼殼層224係定義接點模組214的一第一側部表面225(第五圖),而外殼殼層226係定義了接點模組214的一第二側部表面227(第四圖)。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外殼殼層224、226分別包含參考元件242、244,其係配置以幫助將外殼殼層224、226固定在一起。參考元件242與244也配置以幫助將接點模組214固定在一起為一堆疊型態。舉例而言,參考元件242、244為突出部與凹部,其大小與形狀係設為在並排加壓兩個接點模組214時彼此匹配。
如圖所示,接點模組214具有直角配置,因此匹配邊緣231與固定邊緣232係實質上彼此垂直。匹配邊緣231包括一行訊號元件221與接
地元件229,其係配置以接合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的個別元件。訊號導體220與接地導體228延伸於匹配和固定邊緣231、232之間的模組本體222內。如圖所示,固定邊緣232包括複數個訊號元件280(第五圖)與複數個接地元件282。訊號與接地元件280、282係分別電氣耦接至訊號與接地導體220、228。訊號元件280和接地元件282係配置以接合電路板208(第二圖)的鍍製貫孔。
外殼殼層224、226分別具有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係配置以將接點模組214附接至連接器遮板212(第二圖)。舉例而言,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為突出部,其係分別延伸遠離模組邊緣233與固定邊緣232,且係位於匹配邊緣231近側。然而,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可具有不同大小與位置。舉例而言,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係模組本體222的表面,其形成有凹部以容納突出部。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為垂片或閂鎖,其係配置以耦接至連接器遮板212。
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係關於一中心模組軸290而置放,其使得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具有一旋轉對稱性以耦接至連接器遮板212。更具體而言,接點模組214可在一第一旋轉位置中或在一第二旋轉位置中耦接至連接器遮板212。舉例而言,模組軸290延伸通過如第四圖所示之接點模組214的中心。第四圖說明0°旋轉時之接點模組214。若接點模組214沿著模組軸290旋轉180°,則接點模組214將仍可接合連接器遮板212,因為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會交換相對位置。更具體而言,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具有一第一空間位置,而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4具有一第
二空間位置。當接點模組214沿著模組軸290旋轉180°時,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將位於第二空間位置,而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4將位於第一空間位置。因此,在任一旋轉位置中,例如0°或180°,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294具有效果上相同的排列或配置以耦接至連接器遮板212。遮板特徵結構292、294的配置係說明為具有沿著模組軸290之旋轉對稱性。
第六圖是模組組件217的一前端視圖,該模組組件217包含並排堆疊之接點模組214。在堆疊排列中,一接點模組214的側部表面225(第五圖)係與一相鄰接點模組214的側部表面227(第四圖)相連接。當接點模組214如第六圖所示般排列時,匹配邊緣231共同形成了模組組件217的一遮板接合面236。訊號元件221與接地元件229形成一通訊陣列240。訊號元件221與接地元件229在通訊陣列240中具有關於彼此之指定位置或位址。通訊陣列240係配置以匹配於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的一互補陣列(未示)。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通訊陣列240包括複數個元件次陣列284(第七圖),如下文所述。
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當模組組件217沿著匹配軸旋轉180°時,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與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4即交換相對位置。更具體而言,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移動至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4的空間位置,而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4移動至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的空間位置。因此,接點模組214及/或模組組件217具有關於連接器遮板212(第二圖)的多個旋轉位置,可讓連接器遮板212耦接至接點模組214或模組組件217。更具體而言,接點模組214及/或模組組件217的附接特徵結構的配置在以多個旋轉位置耦接至連接器遮板212時係對於匹配軸216具有旋轉對稱性。
雖然接點模組214及/或模組組件217具有旋轉對稱性以耦接至連接器遮板212,但應注意此一旋轉對稱性並不需要接點模組214及/或模組組件217的所有結構性特徵結構都呈現對稱。舉例而言,模組邊緣234(第四圖)上會具有結構性特徵結構,其對於連接器遮板212是否可耦接至接點模組214而言是沒有效果的。因此,旋轉對稱性僅指主動地將構件固持在一起的特徵結構,例如遮板接合特徵結構292、294。當配置在旋轉前後都是在效果上或在操作上相同時,即存在旋轉對稱性。
第七圖是接點模組214的匹配邊緣231的一部分之放大立體圖,其更詳細說明了一對訊號元件221與一組接地元件229。第七圖所示之該對訊號元件221與該組接地元件229係構成一單一元件次陣列284。該對訊號元件221也稱為訊號對。如圖所示,接地元件229是分佈在該對訊號元件221周圍。
為求清晰,訊號元件221係個別地稱為訊號元件250、252,接地元件係個別地稱為接地元件253-256。如第七圖所示,每一個訊號元件250、252都包含一對接觸柱258、260。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一訊號元件的接觸柱258、260是由一片共同金屬薄片壓鑄成形。接觸柱258、260係成形為面對彼此,其間具有一接點容納空間261。如圖所示,訊號元件250、252係定位為彼此相鄰,且在其間並未置有任何接地元件。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訊號元件250、252可使差動訊號傳送通過接點模組214。
同樣如第七圖所示,接地元件253、256係由一片共同金屬薄片壓鑄成形而成,而接地元件254、256是由一片共同金屬薄片壓鑄成形而成。在元件次陣列284中,接地元件253-256係經成形以共同地圍繞訊號元件
250、252,並電氣隔離或屏蔽這些訊號元件250、252,使其不受其他電磁干擾來源影響。舉例而言,訊號元件250、252形成了差動訊號路徑,其係藉由該組接地元件253-256而與其他差動訊號路徑隔離。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接地元件253、256係相對於彼此而成形以部分地圍繞訊號元件250,而接地元件254、256係相對於彼此而成形,以部分地圍繞訊號元件252。
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每一個接地元件253-256都是一長形柱。與接觸柱258、260相同,接地元件253-256係配置以接合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的一對應元件,且可偏折至一不同位置。接地元件253-256係配置以於向內方向中朝訊號元件250或訊號元件252偏折。接地元件253-256包括末端262。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末端262為彎曲向內。
第八圖為訊號元件250、252及接地元件253-256的平面圖。如圖所示,接地元件253-256圍繞一訊號區或空間270,其中訊號元件250、252係位於該訊號區或空間270中。訊號區270係定義於接地元件253、255之間、以及在接地元件254、256之間。如本文所述,接地元件253-256與訊號元件250、252係相對於彼此而定位,以於第一和第二旋轉位置之間具有一旋轉對稱性。舉例而言,接地元件253-256及訊號元件250、252的一操作配置在第一與第二旋轉位置中係效果上相同。在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旋轉位置相差約180°。
如圖所示,截平面272、274係延伸而彼此垂直,並於訊號區270的幾何中心線276處彼此交錯。更具體而言,接地元件253與接地元件255沿著截平面272而對齊。對於每一個接地元件253、255而言,截平面272係與末端262的一中心部分交錯。訊號元件250、252也實質上沿截平面272對
齊。對於每一個訊號元件250、252而言,截平面272係延伸於相對的接觸柱258、260之間並通過接點容納空間261的中心。
如圖所示,截平面274會分割訊號區270,使得接地元件253、256及訊號元件250在截平面274的一側,而接地元件254、255和訊號元件252在截平面274的另一側。如圖所示,每一個接地元件254、256係偏離截平面274一段共同距離Y2。然而,接地元件254是在一個方向中與截平面274分隔開,而接地元件256是在一相反方向中與截平面274分隔開。
在某些具體實施例中,元件次陣列284會在接點模組214於第一和第二旋轉位置之間旋轉前後都呈現效果上相同的操作配置或排列。更具體而言,在旋轉之後,接地元件253、255係已交換(例如切換或互換)相對位置,而接地元件254與256已交換相對位置。在旋轉後,訊號元件250、252係已交換相對位置。在效果上,在第一旋轉位置中之接地元件253-256與訊號元件250、252的操作配置或排列係與在第二旋轉位置中之接地元件253-256與訊號元件250、252的操作配置或排列相同。然而,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應理解在模組組件217(第二圖)旋轉之後,元件次陣列284將接合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的一不同部分。同樣如第八圖所示,元件次陣列284係對中心線276呈旋轉對稱。更具體而言,若元件次陣列284對中心線276旋轉180°,則不同的接地與訊號元件將會交換相對位置,如上文所述。
第九圖是連接器遮板212的側視圖。連接器遮板212具有一匹配側部或面301、耦接壁部302、303以及一外壁部304。雖未繪示,但連接器遮板212可包括與外壁部304相對的另一外壁部。匹配側部301係配置以容置於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的連接器容納空間213(第二圖)。耦接壁
部302、303係配置以沿著定義該連接器容納空間213之內側部或內表面(未示)而滑動及與其相接。同樣如第九圖中虛線或點線所示,連接器遮板212包含一負載側部或面306,其與匹配側部301相對。在匹配操作期間,匹配軸216係延伸通過匹配與負載側部301、306之間的連接器遮板212。負載側部306係配置以於插座連接器206(第二圖)被組裝時與通訊陣列240(第六圖)相連接。負載側部306也與匹配邊緣231(第四圖)及模組組件217的遮板接合面236(第六圖)相連接。
第十圖說明了插座連接器206(特別是連接器遮板212的匹配側部301、耦接壁部302及外壁部304)的放大部分。如圖所示,匹配側部301包括接點通道308的一通道陣列307。每一個接點通道308係延伸於匹配側部301與負載側部309(第九圖)之間。接點通道308係對齊於通訊陣列240(第六圖)的訊號及接地元件221、229,並提供對訊號及接地元件221、229之接取。
耦接壁部302包含鎖定特徵結構310,其於匹配操作期間適當地幫助子卡組件202(第二圖)之定向以及連接器遮板212與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之對齊。在第十圖中,鎖定特徵結構310係位於耦接壁部302上。一類似的鎖定特徵結構(未示)係位於耦接壁部303(第九圖)上。鎖定特徵結構係呈旋轉地對稱,因此當連接器遮板212旋轉180°時,鎖定特徵結構會彼此交換位置。
在特定具體實施例中,耦接壁302包括模組固定特徵結構314,其於所述具體實施例中係定義了貫穿耦接壁部302之開口。模組固定特徵結構314係配置以接合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以將連接器遮板212附接
至模組組件217。雖然未繪示出耦接壁部303,但耦接壁部303是具有與耦接壁部302相同的特徵。
如本文所述,模組固定與遮板固定特徵結構包括實體上定義之結構,其係直接接合其他實體上定義之結構,以附接兩個構件。舉例而言,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模組固定特徵結構314包含定義了用於容納接點模組214的遮板固定特徵結構292之開口或凹部之表面。然而,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接點模組214係包含用於容納連接器遮板212的對應突出部之開口或凹部。在替代具體實施例中,模組固定與遮板固定特徵結構中任一者都可為閂鎖,其可直接接合另一構件的表面。當連接器遮板212與模組組件217彼此附接時,模組固定特徵結構與遮板固定特徵結構可避免模組組件217移動離開連接器遮板212。
第十一圖是連接器遮板212的匹配側部301之放大圖,其說明接點通道321-324之一通道次陣列或通道組320。通道次陣列320之大小係設以對齊於元件次陣列284,使得元件次陣列284的不同元件可於匹配操作期間被接合。基於說明目的,接點通道321-324係於第十一圖中以粗體線表示。接點通道321-324延伸於匹配側部301與負載側部306(第九圖)之間。第十一圖所示之匹配側部301的部分包含了外壁部304。在一例示具體實施例中,匹配側部301在外壁部304上共包含八個次陣列(其與次陣列320相似或相同)。除了次陣列320以外,通道陣列307(第十圖)也包含有其他的次陣列。舉例而言,這類次陣列具有類似於接點通道321-323而非接點通道324之接點通道。
接點通道321-324包含訊號通道321、322與接地通道323、
324。訊號通道321、322位於次陣列320中央。接地通道323、324係實質上圍繞訊號通道321、322。舉例而言,接地通道323為C字型並包含一本體部分330、腳部332與腳部334。本體部分330延伸於腳部332、334之間並接合腳部332、334。腳部332、334係延伸而實質上彼此平行。因此,接點通道323係部分圍繞訊號通道321、322。接點通道324係實質上呈平面,且係延伸而平行於本體部分330,在其間具有訊號通道321、322。因此,接地通道324與接地通道323係實質上圍繞訊號通道321、322。
同樣如第十一圖所示,接地通道323包含凹部336、340,且接地通道324包含凹部338。凹部338與340大致朝向訊號通道321、322而延伸。凹部336延伸遠離訊號通道321、322。雖未繪示,但凹部336係朝向一相鄰的接點通道次陣列的訊號通道而延伸。
第十二圖為匹配側部301的一部分的放大圖,其說明了關於通道次陣列320之訊號元件250、252及接地元件253-256。在第十二圖中,訊號元件250、252與接地元件253-256是位於連接器遮板212後方。如第二圖所示,訊號元件與接地元件與對應的接點通道對齊,使得訊號及接地元件將於插頭與插座連接器204、206(第二圖)匹配時接合。更具體而言,接地元件253係對齊於接地通道323的腳部332;接地元件254對齊於接地通道324;接地元件255對齊於接地通道323的腳部334;而接地元件256對齊於接地通道323的本體部分330。訊號元件250、252係分別與訊號通道321、322對齊。
第十三圖為當插頭連接器204(第二圖)與插座連接器206(第二圖)匹配時沿著匹配軸216(第二圖)橫向所示之連接器遮板212的
部分截面圖。如圖所示,插頭連接器204的接地屏蔽部402已插入接地通道323中,且其中一個接地屏蔽部215已經插入至接點通道324中。插頭連接器204的訊號接點404、406係已分別插入訊號通道321、322中。在匹配操作中(無論是在第一或第二旋轉位置),插座連接器206係沿著匹配軸216而朝插頭連接器204前進。當接地屏蔽部402被插入接地通道323時,接地屏蔽部402即接合每一個接地元件253、255與256。當接地屏蔽部215被插入接地通道324時,接地屏蔽部215即接合接地元件254。在所述具體實施例中,接地屏蔽部402也接合相鄰元件次陣列的接地元件254。如圖所示,接地元件254、256係分別偏折至凹部338、340中。
當訊號接點404、406前進至訊號通道321、322中,每一個訊號接點404、406係接合接觸柱258、260,並使接觸柱258、260偏折遠離彼此。當訊號接點前進至對應的訊號通道中時,接觸柱258、260係偏抵於對應的訊號接點404、406並沿其滑動。同樣地,接地元件253-256係偏抵於插頭連接器204的對應接地屏蔽部215或接地屏蔽部402。
插頭連接器215的接地屏蔽部402、接地屏蔽部215以及訊號接點404、406係構成一插頭次陣列384。插頭次陣列384係配置以於任一旋轉位置中以延伸於其間的連接器遮板212來接合其中一個元件次陣列284(第七圖)。然而,應注意插頭次陣列384係於不同的旋轉位置中接合不同的元件次陣列284。
如本文所述,在某些例子中,接點通道324係僅存在於連接器遮板212的外壁部304(第十一圖)上。更具體而言,不在外壁部304上的通道次陣列320(第十二圖)即不包含接點通道324。不過,由於通道陣列
240(第六圖)與元件次陣列284(第八圖)的配置,在模組組件217(第二圖)的任一旋轉位置中,接點通道324係與其中一個接地元件254對齊。因此,插頭連接器204可於任一旋轉位置中與插座連接器206匹配。
因此,通道陣列307與個別的通道次陣列320也以具有相對於通道陣列240之旋轉對稱性為其特徵,因此通道可在連接器遮板212旋轉前後都與訊號元件及接點元件對齊。然應理解,在第一旋轉位置中的訊號元件並不同於第二旋轉位置中的訊號元件。不過,通道陣列307的配置係使得訊號元件和接地元件可於任一旋轉位置中與對應的通道對齊。
100‧‧‧通訊系統
102‧‧‧中間板組件
104‧‧‧子卡組件
106‧‧‧子卡組件
110‧‧‧電路板
112‧‧‧第一側部
114‧‧‧第二側部
116‧‧‧插頭連接器組件
118‧‧‧插頭連接器組件
120‧‧‧訊號接點
122‧‧‧接地屏蔽部
130‧‧‧電路板
132‧‧‧插座組件
138‧‧‧連接器本體
139‧‧‧遮板
140‧‧‧模組組件
142‧‧‧接點模組
150‧‧‧電路板
152‧‧‧插座組件
154‧‧‧匹配側部
156‧‧‧固定側部
158‧‧‧連接器本體
159‧‧‧遮板
160‧‧‧模組組件
162‧‧‧接點模組
190‧‧‧匹配軸
Claims (7)
- 一種電氣連接器,其包含一模組組件,該模組組件包含一接點模組,該接點模組具有一模組本體及由該模組本體所固持之訊號導體,該模組組件具有一遮板接合面,該等訊號導體具有沿該遮板接合面配置之個別訊號元件,該電氣連接器的特徵在於:一連接器遮板係配置以耦接至該模組組件,該連接器遮板具有一匹配側部與一相對的負載側部,其間係延伸有一匹配軸,該連接器遮板包含延伸貫穿於該匹配側部與該負載側部之間的接點通道,當該連接器遮板以相對於該匹配軸之一第一旋轉位置或以一第二旋轉位置耦接至該模組組件時,該負載側部係連接於該遮板接合面,該等接點通道係於該第一旋轉位置與該第二旋轉位置中皆與該等訊號元件對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氣連接器,其中該等接點通道形成具有旋轉對稱性之一通道陣列,其中該通道陣列具有對於該第一旋轉位置與該第二旋轉位置而言在效果上相同之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氣連接器,其中該模組組件包含並排堆疊的複數個所述接點模組,所述接點模組係各具有一匹配邊緣,該等匹配邊緣共同地形成該遮板接合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氣連接器,其中該接點模組包含沿該遮板接合面而配置之一接地元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氣連接器,其中該等接點通道包含一訊號通道與接地通道,該等訊號通道係與該等訊號元件中至少其一對齊,該等接地通道係與該等接地元件中至少其一對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氣連接器,其中該等訊號元件與該等接地元件形成一通訊陣列,該通訊陣列包含複數個元件次陣列,該等元件次陣列係各包含一訊號元件差動對以及分佈在該訊號元件差動對周圍的複數個所述接地元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氣連接器,其中該接點模組包含一遮板固定特徵結構,且該連接器遮板包含一模組固定特徵結構,該等遮板固定特徵結構與該等模組固定特徵結構係彼此接合以將該連接器遮板耦接至該接點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051,949 | 2013-10-11 | ||
US14/051,949 US9054467B2 (en) | 2013-10-11 | 2013-10-11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onnector shrou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6400A true TW201526400A (zh) | 2015-07-01 |
TWI632738B TWI632738B (zh) | 2018-08-11 |
Family
ID=52810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5004A TWI632738B (zh) | 2013-10-11 | 2014-10-08 | 具有連接器遮板之電氣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54467B2 (zh) |
CN (1) | CN104577398B (zh) |
MX (1) | MX337530B (zh) |
TW (1) | TWI63273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42206B (zh) * | 2016-12-31 | 2021-10-11 | 美商英特爾公司 | 高速連接器、電子總成及製造連接器之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209367A1 (de) | 2013-05-21 | 2014-11-27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Kontakt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elektrischen Kontaktes zwischen einer Leiterplatinen und einem Elektromotor |
US9608382B2 (en) * | 2014-10-28 | 2017-03-28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Header transition connecto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US9413097B2 (en) * | 2014-12-22 | 2016-08-09 | Intel Corporation | High density cabled midplanes and backplanes |
US9697160B2 (en) * | 2014-12-23 | 2017-07-04 | Intel Corporation | Midplane interconnect system with conductor twist mitigation |
US10141676B2 (en) | 2015-07-23 | 2018-11-27 | Amphenol Corporation | Extender module for modular connector |
EP3163689B1 (en) * | 2015-10-29 | 2021-06-30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Network connector assembly and system for vehicles |
US10096924B2 (en) * | 2016-11-21 | 2018-10-09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Header contact for header connector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217944B2 (en) * | 2020-01-30 | 2022-01-04 |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a connector assembly |
CN113394595B (zh) * | 2021-06-09 | 2022-05-06 | 深圳市爱得乐电子有限公司 | Vnx系列背板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5519B1 (en) * | 2006-03-30 | 2007-03-2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Modular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distance between contact wafers |
CN100570958C (zh) * | 2007-03-26 | 2009-12-16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重叠接地、互补屏蔽差分对电连接器 |
US8251745B2 (en) * | 2007-11-07 | 2012-08-28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orthogonal contact tails |
US8167651B2 (en) * | 2008-12-05 | 2012-05-01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US7976318B2 (en) * | 2008-12-05 | 2011-07-1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US8016616B2 (en) * | 2008-12-05 | 2011-09-1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US8771016B2 (en) * | 2010-02-24 | 2014-07-08 | Amphenol Corporation | High bandwidth connector |
US8371876B2 (en) * | 2010-02-24 | 2013-02-1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Increased density connector system |
US8187035B2 (en) * | 2010-05-28 | 2012-05-2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ssembly |
US8597052B2 (en) * | 2011-07-13 | 2013-12-0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Grounding structures for header and receptacle assemblies |
US8690604B2 (en) * | 2011-10-19 | 2014-04-0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eceptacle assembly |
US8398432B1 (en) * | 2011-11-07 | 2013-03-1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Grounding structures for header and receptacle assemblies |
US8500487B2 (en) * | 2011-11-15 | 2013-08-06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Grounding structures for header and receptacle assemblies |
US8579636B2 (en) * | 2012-02-09 | 2013-11-1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Midplane orthogonal connector system |
US8475209B1 (en) * | 2012-02-14 | 2013-07-0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eceptacle assembly |
US8894442B2 (en) * | 2012-04-26 | 2014-11-25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ontact modules for receptacle assemblies |
US8777663B2 (en) * | 2012-11-26 | 2014-07-15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eceptacle assembly having a commoning clip with grounding beams |
US8992253B2 (en) * | 2013-07-16 | 2015-03-31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transmitting data signals |
-
2013
- 2013-10-11 US US14/051,949 patent/US90544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10-08 TW TW103135004A patent/TWI63273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10-10 MX MX2014012320A patent/MX337530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10-11 CN CN201410729305.6A patent/CN1045773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42206B (zh) * | 2016-12-31 | 2021-10-11 | 美商英特爾公司 | 高速連接器、電子總成及製造連接器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X2014012320A (es) | 2015-05-28 |
CN104577398A (zh) | 2015-04-29 |
US20150104977A1 (en) | 2015-04-16 |
MX337530B (es) | 2016-03-09 |
US9054467B2 (en) | 2015-06-09 |
CN104577398B (zh) | 2018-10-19 |
TWI632738B (zh) | 2018-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526400A (zh) | 具有連接器遮板之電氣連接器 | |
TWI580131B (zh) | 用於互連具不同方向之電氣連接器的連接器組件 | |
CN102255179B (zh) | 密度增大的连接器系统 | |
TWI594509B (zh) | 中間平面連接器系統之插座組件 | |
TWI603533B (zh) | 中間平面連接器系統之插座組件 | |
TWI756343B (zh) | 接點模組之屏蔽結構 | |
CN103959555B (zh) | 电容性盲插模块互连 | |
EP2393162B1 (en) | Modular connector system | |
EP2393163B1 (en) | Socket contact for a header connector | |
CN108695651A (zh) | 具有引脚组织器的连接器组件 | |
EP2393164B1 (en) | Symmetric header connector | |
US9179564B2 (en) | Cable rack assembly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f cable connectors | |
US11031734B1 (en) |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duced crosstalk | |
TWI458185B (zh) | 具有減少雜訊的接點圖案之連接器組件 | |
EP3435495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 |
US10998678B1 (en) |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ditional grounding | |
TWI620379B (zh) | 具有訊號接點陣列之電氣連接器 | |
TWI606650B (zh) | 具有對準特徵結構的連接器組件 | |
US20240145968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gled Contacts | |
US20240145995A1 (en) | Ground Shields Positioned Between Columns of Contac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