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505059A - 發光鍵盤 - Google Patents

發光鍵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5059A
TW201505059A TW102125934A TW102125934A TW201505059A TW 201505059 A TW201505059 A TW 201505059A TW 102125934 A TW102125934 A TW 102125934A TW 102125934 A TW102125934 A TW 102125934A TW 201505059 A TW201505059 A TW 2015050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layer
sensing
contacts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5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g-Yua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2125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05059A/zh
Priority to US14/050,005 priority patent/US2015002115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505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505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01H2215/006Only mechanical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36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01H2219/039Selective or different modes of illu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2Light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光鍵盤,包括發光元件、近接感測器、薄膜線路板以及複數按鍵,複數按鍵用以對應及導通薄膜線路板的複數薄膜開關,發光元件用以提供光線予發光鍵盤,且薄膜線路板具有一穿孔,用來容置近接感測器的訊號處理單元。本發明係藉由近接感測器的感應單元以及訊號處理單元來感測物體是否接近發光鍵盤,且不需增加額外設置空間就能容納近接感測器,符合微型化的趨勢。

Description

發光鍵盤
本發明係一種鍵盤,尤其係關於一種具有發光功能的鍵盤。
近年來,由於資訊產業發展迅速,許多使用者可能在不同環境下使用攜帶型資訊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手機或個人數位助理等。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使用者可能看不清楚鍵盤按鍵上所標示的數字以及文字,因而造成作業困難,嚴重者甚至可能因勉強辨識按鍵標示而讓視力受損。因此,發光鍵盤1的推出可以改善使用者於光線不足處使用鍵盤之不便。更甚者,藉由不同的發光配置,可令使用發光鍵盤1的資訊裝置看起來更為美觀,進而增加其銷路。
請參閱圖1~圖3,圖1為習知發光鍵盤之結構側視圖,圖2為圖1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與鍵盤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的立體分解圖。發光鍵盤1包括反射板11、導光板12、金屬按鍵底板13、薄膜線路板14、複數按鍵15、發光元件16以及鍵盤電路板17,且薄膜線路板14透過排線171而電性連接於鍵盤電路板17,而鍵盤電路板17係可透過有線方式(如通用串列匯流排(USB)或PS/2介面的連接線)或無線方式(如Wi-Fi)連接於電腦系統(圖中未標示);其中,薄膜線路板14包括下層板141、上層板142以及介於下層板141與上層板142之間的中層板143,且下層板141、中層板143以及上層板142皆由透明材 質所製成。
再者,下層板141具有由複數銀膠線路14111與複數下接點 14112所組成的第一電路圖案1411,而上層板142具有由複數銀膠線路14211與複數上接點14212所組成的第二電路圖案1421,又,中層板143具有對應於複數下接點14112與複數上接點14212的接點開孔1431,其中,每一上接點14212與其對應的下接點14112係共同形一薄膜開關144。
又,金屬按鍵底板13設置於薄膜線路板14的下方,用以供 複數按鍵15連接於其上,並具有對應於複數按鍵15的複數底板透孔131,且每一按鍵15則對應設置於每一薄膜開關144的上方,於任一按鍵15被按壓而向下移動時,該按鍵15會抵頂相對應的薄膜開關144,令該相對應的薄膜開關144達成電性導通,進而產生一相對應的按鍵訊號至鍵盤電路板17,此時鍵盤電路板17上之電子元件會對該按鍵訊號進行訊號處理使其轉換成電腦系統可讀取的數位訊號。
其次,發光元件16設置於導光板12的側邊,用以提供光線 射入導光板12,而導光板12設置於反射板11上,且其下表面具有用以聚集且散射光線的複數導光點121,複數導光點121依對應複數按鍵15的位置而被設置。其中,於光線射入導光板12時,光線得以被擴散至整個導光板12,且複數導光點121會因其材質的關係而將光線往上及往下散射,往上散射的光線會依序通過金屬按鍵底板13的複數透孔131以及薄膜線路板14而投射至複數按鍵15,而往下散射的光線會再經由反射板11之輔助而使光線向上反射,以使發光元件16所提供的光線可被完善利用。如上所述,即可使複數按鍵15產生發光的效果。
習知的發光鍵盤1必須是因應使用者的手動開啟,才得以驅 動發光元件16提供光線,並必須因應使用者的手動關閉,才得以使發光元件16停止發光,然而,藉由手動調控發光功能的方式對使用者而言是不方便的,且使用者常常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下開啟發光鍵盤1的發光功能,而離開時卻忘了關閉,使得發光鍵盤1在無人使用的情況下,發光元件16依然持續提供光線,造成電能的浪費。
有鑑於此,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第201440241公開號揭露了一 種具有近接感測器的發光鍵盤,當近接感測器感測到使用者接近發光鍵盤時,則自動地驅動發光元件提供光線,而當近接感測器感測到使用者離開發光鍵盤時,亦自動地使發光元件停止發光,如此即能夠解決以上所述的缺陷。然而,該案中近接感測器的訊號處理單元是設置在鍵盤的殼體內,並鄰近於薄膜線路板,因此發光鍵盤的殼體必須要加大才能夠容置近接感測器的訊號處理單元,但如此一來就不符合發光鍵盤朝向輕、薄、短小發展的微型化趨勢。
是以,習知的發光鍵盤仍具有改善的空間。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發光鍵盤,尤其係關於一種具有近接感測器的發光鍵盤
1‧‧‧發光鍵盤
2‧‧‧發光鍵盤
2’‧‧‧發光鍵盤
2”‧‧‧發光鍵盤
2'''‧‧‧發光鍵盤
11‧‧‧反射板
12‧‧‧導光板
13‧‧‧金屬按鍵底板
14‧‧‧薄膜線路板
15‧‧‧複數按鍵
16‧‧‧發光元件
17‧‧‧鍵盤電路板
20‧‧‧電容式近接感測器
20”‧‧‧光學式近接感測器
21‧‧‧反射板
22‧‧‧導光板
23‧‧‧金屬按鍵底板
24‧‧‧薄膜線路板
24’‧‧‧薄膜線路板
24'''‧‧‧薄膜線路板
25‧‧‧按鍵
26‧‧‧發光元件
27‧‧‧鍵盤電路板
28‧‧‧遮光層
29‧‧‧固定層
29”‧‧‧固定層
131‧‧‧底板透孔
121‧‧‧導光點
141‧‧‧下層板
142‧‧‧上層板
143‧‧‧中層板
144‧‧‧薄膜開關
171‧‧‧排線
201‧‧‧感應天線線路
201a‧‧‧紅外線發射單元
201b‧‧‧紅外線接收單元
202‧‧‧訊號處理晶片
202”‧‧‧訊號處理晶片
221‧‧‧導光點
231‧‧‧底板破孔
232‧‧‧第一固定結構
233‧‧‧第二固定結構
234‧‧‧底板穿孔
235‧‧‧底板透孔
241‧‧‧下層板
241’‧‧‧下層板
241'''‧‧‧下層板
242‧‧‧上層板
243‧‧‧中層板
244‧‧‧薄膜開關
245”‧‧‧穿孔
251‧‧‧鍵帽
251”‧‧‧鍵帽
252‧‧‧彈性體
253‧‧‧連接元件
271‧‧‧排線
281‧‧‧透光區域
282‧‧‧遮光區域
291‧‧‧透光區域
292‧‧‧遮光區域
293‧‧‧固定層穿孔
1411‧‧‧第一電路圖案
1421‧‧‧第二電路圖案
1431‧‧‧接點開孔
2011‧‧‧感應區域
2411‧‧‧第一電路圖案
2412‧‧‧導光點
2421‧‧‧第二電路圖案
2431‧‧‧開孔
2511‧‧‧第一鍵帽固定結構
2512‧‧‧第二鍵帽固定結構
2513‧‧‧紅外線穿透區域
2521‧‧‧抵頂部
2531‧‧‧第一框架
2532‧‧‧第二框架
14111‧‧‧銀膠線路
14112‧‧‧下接點
14211‧‧‧銀膠線路
14212‧‧‧上接點
24111‧‧‧銀膠線路
24112‧‧‧下接點
24211‧‧‧銀膠線路
24212‧‧‧上接點
25311‧‧‧第一框架之一端
25312‧‧‧第一框架之另一端
25321‧‧‧第二框架之一端
25322‧‧‧第二框架之另一端
圖1:係為習知發光鍵盤之結構側視圖。
圖2:係為圖1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與鍵盤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係為圖1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的立體分解圖。
圖4: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側視圖。
圖5:係為圖4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與鍵盤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係為圖4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的立體分解圖。
圖7:係為圖4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的上層板與金屬底板的立體分解圖。
圖8: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側視圖。
圖9: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側視圖。
圖10:係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側視圖。
請參閱圖4~圖7,圖4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側視圖,圖5為圖4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與鍵盤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的立體分解圖,圖7為圖4所示發光鍵盤之薄膜線路板的上層板與金屬底板的立體分解圖。
發光鍵盤2包括由下而上依序包括反射板21、導光板22、遮光層28、金屬按鍵底板23、薄膜線路板24、固定層29以及複數按鍵25,且發光鍵盤2還包括設置於導光板22之側邊的發光元件26、設置於反射板21與固定層29之間的近接感測器以及電性連接於薄膜線路板24的鍵盤電路板27,而鍵盤電路板27則可透過有線方式(如通用串列匯流排(USB)或PS/2介面的連接線)或無線方式(如Wi-Fi)連接於電腦系統(圖中未標示);其中,雖然本較佳實施例中,發光元件26是位在導光板22的側邊,但不以此為限,亦可以嵌入的方式設置於導光板22的適當處。
再者,薄膜線路板24包括下層板241以及上層板242,下層板241的上表面具有第一電路圖案2411,且第一電路圖案2411上具有複數銀膠線路24111以及複數下接點24112,而上層板242的下表面具有第二電路圖案2421,且第二電路圖案2421上具有複數銀膠線路24211以及對應於複數下接點24112的複數上接點24212;其中,每一上接點24212與其相對應之下接點24112之間具有一間隔距離,並與相對應之下接點24112共同形成一薄膜開關244。又,為了使每一上接點24212與其相對應之下接點24112之間具有間隔距離,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薄膜線路板24更包括一中層板243,設置於下層板241與上層板242之間;其中,中層板243具有對應於複數下接點24112及複數上接點24212的複數開孔2431。
其次,金屬按鍵底板23用以供複數按鍵25連接於其上,並 具有對應於複數按鍵25的複數底板破孔231,且複數按鍵25係設置於對應於複數薄膜開關244之處,而每一按鍵25皆具有鍵帽251以及連接元件253,其中,連接元件253設置於金屬按鍵底板23以及鍵帽251之間,用以連接金屬按鍵底板23以及鍵帽251,並使鍵帽251可相對於金屬按鍵底板23上下移動。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253係為一剪刀式連接元件, 且包括第一框架2531以及第二框架2532;而金屬按鍵底板23更具有第一固定結構232以及第二固定結構233,且複數按鍵25中之每一按鍵25更具有一彈性體252,其固定在固定層29上,並位於鍵帽251與固定層29之間,且彈性體252具有一抵頂部2521;此外,每一按鍵25之鍵帽251皆包括一第一鍵帽固定結構2511以及一第二鍵帽固定結構2512。
其中,第一框架2531之一端25311可連接於第二固定結構 233,且其另一端25312可連接於第一鍵帽固定結構2511,而第二框架2532之一端25321可連接於第一固定結構232,且其另一端25322可連接於第二鍵帽固定結構2512。當然,上述僅為一實施態樣,並不以此限定本案連接元件253、金屬按鍵底板23以及鍵帽251間的連結關係。
又,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當任一按鍵25被觸壓而相對於薄 膜線路板24往下移動時,連接元件253之第一框架2531與第二框架2532由開合狀態變更為疊合狀態,且往下移動之鍵帽251會擠壓彈性體252,使彈性體252的抵頂部2521抵頂其相對應的上接點24212,進而使其相對應的上接點24212經由相對應的接點開孔2431而接觸相對應的下接點24112,藉此令相對應的薄膜開關244達成電性導通,以使薄膜線路板24產生一相對應的按鍵訊號至鍵盤電路板27,鍵盤電路板27再對該按鍵25訊號進行訊號處理使其轉換成電腦系統可讀取的數位訊號,並予以傳送至電腦系統。 此外,當按鍵25不再被觸壓時,鍵帽251會因應彈性體252的彈性力而相對於薄膜線路板24往上移動,此時第一框架2531與第二框架2532由疊合狀態變更為開合狀態,且鍵帽251會恢復原位。
再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發光元件26係為發光二極體, 且導光板22可由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材質、聚碳酸酯(PC)材質、熱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或壓克力塑膠(PMMA)材質所製成,但不以此為限。 其中,發光元件26係用以提供光束射入導光板22,且導光板22中具有用以聚集且散射光束的複數導光點221,而複數導光點221依對應於複數按鍵25的位置而被設置;其中,當光束射入導光板22時,光束得以被擴散至整個導光板22,且複數導光點221會因其材質(如油墨材質)或其結構(如微結構)的關係而將射到導光點221的光束往上及往下散射。
又,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遮光層28具有對應於複數按鍵25 之位置的透光區域281以及透光區域281以外的遮光區域282,且固定層29亦具有對應於複數按鍵25之位置的透光區域291以及透光區域291以外的遮光區域292,而薄膜線路板24的上層板242、下層板241以及中層板243皆是由透光材質製成,故由複數導光點221往上散射的光束會於依序通過遮光層28的透光區域281、金屬按鍵底板23的底板破孔231、薄膜線路板24以及固定層29的透光區域291後投射至複數按鍵25,並由鍵帽251的出光區域(如按鍵上的符號、數字或文字,圖中未標示)向外輸出,藉此使用者就可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下進行作業。
此外,由複數導光點221往下散射的光束則會投射至反射板 21,並在反射板21上產生反射以再度進入導光板22,故發光元件26所提供的光束不會因被複數導光點221向下散射而流失,藉由如此妥善的光回收,增加發光鍵盤2的光使用效率。
又,近接感測器係包括感應單元以及連接於感應單元的訊號 處理單元;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近接感測器係為一電容式近接感測器20,感應單元為一感應天線線路201,而訊號處理單元則為訊號處理晶片202,並電性連接於鍵盤電路板27;其中,感應天線線路201中分佈有數個感應區域2011,當感應天線線路201被通電時,感應天線線路201會形成一感應電場,此時若是有一被感應物近入了感應天線線路201的感應距離時,該感應電場會產生變化,訊號處理晶片202則因應該感應電場的變化產生輸出一感應訊號至鍵盤電路板27,進而使鍵盤電路板27驅動發光鍵盤2轉換運作模式。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當鍵盤電路板27接收到感應訊號時則 判斷有人體接近發光鍵盤2,故進而驅動發光元件26輸出光束,以開啟發光鍵盤2的發光功能;相反地,當人體遠離發光鍵盤2時(即被感應物離開感應天線線路201的感應距離時),該感應電場亦會產生變化,訊號處理晶片202則因應感應電場的變化產生輸出另一感應訊號至鍵盤電路板27,進而使鍵盤電路板27停止驅動發光元件26,以關閉發光鍵盤2的發光功能;如此一來,發光鍵盤2就能實現自動依據使用者接近與否而開啟或關閉發光鍵盤2之發光功能的目的。
惟,上述僅為依據近接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轉換發光鍵盤2 之運作模式的一種實施例,熟知本技藝人士皆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依據近接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開啟或關閉發光鍵盤2的其他功能。
接下來說明本案之發明精神。由於訊號處理晶片202具有相 當的厚度,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薄膜線路板24具有貫穿中層板243以及下層板241的穿孔245,且金屬按鍵底板23與遮光層28亦具有分別連通於薄膜線路板24之穿孔245的底板穿孔234與遮光層穿孔283,如此一來,訊號處理晶片202就能夠被容置於薄膜線路板24的穿孔245、底板穿孔234以及遮光層穿孔283中。
再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感應天線線路201係形成於上層 板242的下表面(為了讓圖6更清楚示意,雖然本較佳實施例中之感應天線線路201是形成於上層板242的下表面,但圖示中仍以黑色實線表示),且訊號處理晶片202亦設置在上層板242的下表面,以連接於感應天線線路201。較佳者,為了令感應天線線路201具有較佳的感應效果,金屬按鍵底板23還具有對應於感應天線線路201之複數個感應區域2011的複數個底板透孔235,以避免金屬材質對感應天線線路201造成的屏蔽效應。此外,本較佳實施例中,薄膜線路板24以及訊號處理晶片202是透過單一排線271連接於鍵盤電路板27,但並不以此為限。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知,本發明發光鍵盤2係將電容式近接感 測器20埋設於固定層29、薄膜線路板24、金屬按鍵底板23以及遮光層28 中,故發光鍵盤2不需增加額外的設置空間供電容式近接感測器20擺放,因而符合朝向輕、薄、短小發展的微型化趨勢。
當然,上述僅為一實施例,熟知本技藝人士皆可依據實際應 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將感應天線線路201形成於固定層29的上表面、固定層29的下表面、上層板242的上表面、中層板243的上表面、中層板243的下表面、下層板241的上表面或下層板241的下表面,而訊號處理晶片202則設置在固定層29的下表面、上層板242的上表面、中層板243的上表面、中層板243的下表面、下層板241的上表面或下層板241的下表面;特別說明的是,感應天線線路201以及訊號處理晶片202並不限定要設置在同一表面上,也就是說,感應天線線路201以及訊號處理晶片202係可透過垂直連接的方式而相互電性連接在一起,如利用貫穿固定層29、上層板242、中層板243、下層板241中之至少任一者的垂直導線或電性接點。
請參閱圖8,其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 構側視圖。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2’的組裝結構大致類似於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而本較佳實施例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發光鍵盤2’並無設置導光板22以及反射板21,而變更為下層板241’直接由導光材質所製成,如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材質、聚碳酸酯(PC)材質、熱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或壓克力塑膠(PMMA)材質等,且下層板241’中設置用以聚集且散射光線的複數導光點2412,並將發光元件26設置於下層板241’的側邊,如此一來,薄膜線路板24’的下層板241’即具有導光功能,進而令發光鍵盤2更加薄形化。再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近接感測器20的設置方式以及運作原理亦如同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者,或如同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舉例的變更設計者,故在就不再予以贅述。
此外,上述發光鍵盤2’的組裝結構亦僅為一實施例,熟知 本技藝人士皆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中層板直接由導光材質所製成,且其中設置用以聚集且散射光線的複數導光點,抑或是變更設計為下層板直接由導光材質所製 成,且其中設置用以聚集且散射光線的複數導光點。
請參閱圖9,其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之結 構側視圖。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2”的組裝結構大致類似於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而本較佳實施例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近接感測器係為一光學式近接感測器20”,感應單元係包括一紅外線發射單元201a以及一紅外線接收單元201b,而訊號處理單元則為訊號處理晶片202”,並電性連接於鍵盤電路板27、紅外線發射單元201a以及紅外線接收單元201b之間;此外,與紅外線發射單元201a相對應之鍵帽251”還具有一紅外線穿透區域2513,且紅外線發射單元201a所產生的紅外線係從紅外線穿透區域2513向外射出,此時若是有一被感應物因近入了光學式近接感測器20”的感應距離而被紅外線發射單元201a所產生的紅外線投射到時,紅外線會產生反射並改變行進方向,進而於穿過紅外線穿透區域2513後被紅外線接收單元201b接收,訊號處理晶片202”則因此產生輸出一感應訊號至鍵盤電路板27,進而使鍵盤電路板27驅動發光鍵盤2”轉換運作模式。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當鍵盤電路板27接收到感應訊號時則 判斷有人體接近發光鍵盤2”,故進而驅動發光元件26輸出光束,以開啟發光鍵盤2”的發光功能;相反地,當人體遠離發光鍵盤2”時(即被紅外線接收單201b元沒有接收到紅外線訊號時),訊號處理晶片202”則因此輸出另一感應訊號至鍵盤電路板27,進而使鍵盤電路板27停止驅動發光元件26,以關閉發光鍵盤2”的發光功能;如此一來,發光鍵盤2”就能實現自動依據使用者接近與否而開啟或關閉發光鍵盤2”之發光功能的目的。
惟,上述僅為依據近接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轉換發光鍵盤2 之運作模式的一種實施例,熟知本技藝人士皆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依據近接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開啟或關閉發光鍵盤2”的其他功能。
再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訊號處理晶片202”設置在下層 板241的上表面,而紅外線發射單元201a以及紅外線接收單元201b則設置於訊號處理晶片202”上;其中,由於光學式近接感測器20”具有相當的厚 度,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薄膜線路板24”具有貫穿上層板242以及中層板243的穿孔245”,且固定層29”亦具有分別對應且連通於薄膜線路板24”之穿孔245”的固定層穿孔293,如此一來,光學式近接感測器20”就能夠被容置於薄膜線路板24”的穿孔245”以及固定層29”的固定層穿孔293中。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知,發光鍵盤2”不需增加額外的設置空 間供近接感測器擺放,因而符合朝向輕、薄、短小發展的微型化趨勢。當然,上述僅為一實施例,熟知本技藝人士皆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將光學式近接感測器20”設置於中層板243的上表面或上層板242的上表面。
請參閱圖10,其為本發明發光鍵盤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之 結構側視圖。本較佳實施例之發光鍵盤2'''的組裝結構大致類似於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而本較佳實施例與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發光鍵盤2'''並無設置導光板22以及反射板21,而變更為下層板241'''直接由導光材質所製成,如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材質、聚碳酸酯(PC)材質、熱塑性聚氨基甲酸酯(TPU)或壓克力塑膠(PMMA)材質等,且下層板241'''中設置用以聚集且散射光線的複數導光點2412,並將發光元件26設置於下層板241'''的側邊,如此一來,薄膜線路板24'''的下層板241'''即具有導光功能,進而令發光鍵盤2'''更加薄形化。再者,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光學式近接感測器20”的設置方式以及運作原理亦如同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者,或如同前述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舉例的變更設計者,故在就不再予以贅述。
此外,上述發光鍵盤2'''的組裝結構亦僅為一實施例,熟知 本技藝人士皆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中層板直接由導光材質所製成,且其中設置用以聚集且散射光線的複數導光點,抑或是變更設計為下層板直接由導光材質所製成,且其中設置用以聚集且散射光線的複數導光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2‧‧‧發光鍵盤
20‧‧‧電容式近接感測器
21‧‧‧反射板
22‧‧‧導光板
23‧‧‧金屬按鍵底板
24‧‧‧薄膜線路板
25‧‧‧按鍵
26‧‧‧發光元件
28‧‧‧遮光層
29‧‧‧固定層
202‧‧‧訊號處理晶片
221‧‧‧導光點
231‧‧‧底板破孔
232‧‧‧第一固定結構
233‧‧‧第二固定結構
234‧‧‧底板穿孔
241‧‧‧下層板
242‧‧‧上層板
243‧‧‧中層板
244‧‧‧薄膜開關
251‧‧‧鍵帽
252‧‧‧彈性體
253‧‧‧連接元件
281‧‧‧透光區域
282‧‧‧遮光區域
291‧‧‧透光區域
292‧‧‧遮光區域
2511‧‧‧第一鍵帽固定結構
2512‧‧‧第二鍵帽固定結構
2521‧‧‧抵頂部
2531‧‧‧第一框架
2532‧‧‧第二框架
25311‧‧‧第一框架之一端
25312‧‧‧第一框架之另一端
25321‧‧‧第二框架之一端
25322‧‧‧第二框架之另一端

Claims (27)

  1. 一種發光鍵盤,包括:至少一發光元件,用以提供光線予該發光鍵盤;一近接感測器,具有一感應單元以及連接於該感應單元之一訊號處理單元,且於該感應單元感應一被感應物進入一感應距離時,該訊號處理單元產生輸出一感應訊號,以轉換該發光鍵盤之一運作模式;一薄膜線路板,具有複數薄膜開關;以及複數按鍵,用以對應及導通該複數薄膜開關;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具有至少一穿孔,用以容置該訊號處理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當該訊號處理單元產生輸出該感應訊號時,該至少一發光元件提供光線予該發光鍵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近接感測器係為一電容式近接感測器,且該感應單元係為一感應天線線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包括:一下層板,具有一第一電路圖案,且該第一電路圖案上具有複數下接點;以及一上層板,具有一第二電路圖案,且該第二電路圖案上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下接點之複數上接點,且每一該上接點與其相對應之該下接點之間具有一間隔距離,並與該相對應之下接點共同形成該薄膜開關;其中,該感應天線線路係形成於該下層板與該上層板之間, 該下層板之一上表面或該上層板之一下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包括更包括一中層板,設置於該上層板以及該下層板之間,以使每一該上接點以及每一該下接點之間具有該間隔距離,且該中層板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下接點及該複數上接點之複數開孔;其中,該感應天線線路係形成於該下層板之該上表面、該下層板之一下表面、該中層板之一上表面、該中層板之一下表面、該上層板之一上表面或該上層板之該下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下層板、該中層板以及該上層板中之至少一者係由導光材質製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發光鍵盤,更包括一遮光層,且該遮光層具有一遮光區域以及對應於該複數按鍵中之至少一按鍵的透光區域;其中,該感應天線線路係形成於該遮光板之一上表面或該遮光板之一下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發光鍵盤,更包括一金屬按鍵底板,用以供該複數按鍵連接於其上;其中,該感應天線線路具有至少一感應區域,且該金屬按鍵底板具有對應於該至少一感應區域之至少一底板破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每一該按鍵包括:一鍵帽,顯露於該發光鍵盤之外部;以及一連接元件,設置於該金屬按鍵底板以及該鍵帽之間,用以連接該金屬按鍵底板以及該鍵帽,並使該鍵帽相對於該按鍵底板上下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每一該按鍵更 包括一彈性體,其設置於該鍵帽與該金屬按鍵底板之間,並具有一抵頂部;其中,該連接元件係為一剪刀式連接元件,且當該鍵帽被觸壓時,該彈性體被壓縮而使該抵頂部抵頂相對應之該薄膜開關,而當該鍵帽不再被觸壓時,該彈性體提供一彈性力予該鍵帽以使該鍵帽恢復原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近接感測器係為一光學式近接感測器,且該複數按鍵中對應於該近接感測器之該感應單元者,具有對應於該感應單元之一按鍵穿透區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包括:一下層板,具有一第一電路圖案,且該第一電路圖案上具有複數下接點;以及一上層板,具有一第二電路圖案,且該第二電路圖案上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下接點之複數上接點,且每一該上接點與其相對應之該下接點之間具有一間隔距離,並與該相對應之下接點共同形成該薄膜開關;其中,該光學式近接感測器係設置於該下層板之一上表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下層板以及該上層板中之至少一者係由導光材質製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更包括一鍵盤電路板,用以連接於一電腦系統;其中,該鍵盤電路板係透過單一排線連接於該薄膜線路板以及該近接感測器。
  15. 一種發光鍵盤,包括:至少一發光元件,用以提供光線予該發光鍵盤;一近接感測器,具有一感應單元以及連接於該感應單元之一 訊號處理單元,且於該感應單元感應一被感應物進入一感應距離時,該訊號處理單元產生輸出一感應訊號,以轉換該發光鍵盤之一運作模式;一薄膜線路板,具有複數薄膜開關區域以及位在該複數薄膜開關區域以外之一空隙區域,且該複數薄膜開關區域係用以設置複數薄膜開關;以及複數按鍵,用以對應及導通該複數薄膜開關;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具有至少一穿孔,用以容置該訊號處理單元,而該感應單元係形成於該空隙區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當該訊號處理單元產生輸出該感應訊號時,該至少一發光元件提供光線予該發光鍵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近接感測器係為一電容式近接感測器,且該感應單元係為一感應天線線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包括:一下層板,具有一第一電路圖案,且該第一電路圖案上具有複數下接點;以及一上層板,具有一第二電路圖案,且該第二電路圖案上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下接點之複數上接點,且每一該上接點與其相對應之該下接點之間具有一間隔距離,並與該相對應之下接點共同形成該薄膜開關;其中,該感應天線線路係形成於該下層板以及該上層板之間、該下層板之一上表面或該上層板之一下表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包括更包括一中層板,設置於該上層板以及該下層板之間,以使 每一該上接點以及每一該下接點之間具有該間隔距離,且該中層板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下接點及該複數上接點之複數開孔;其中,該感應天線線路係形成於該下層板之該上表面、該下層板之一下表面、該中層板之一上表面、該中層板之一下表面、該上層板之一上表面或該上層板之該下表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下層板、該中層板以及該上層板中之至少一者係由導光材質製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發光鍵盤,更包括一金屬按鍵底板,用以供該複數按鍵連接於其上;其中,該感應天線線路具有至少一感應區域,且該金屬按鍵底板具有對應於該至少一感應區域之至少一底板破孔。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每一該按鍵包括:一鍵帽,顯露於該發光鍵盤之外部;以及一連接元件,設置於該金屬按鍵底板以及該鍵帽之間,用以連接該金屬按鍵底板以及該鍵帽,並使該鍵帽相對於該按鍵底板上下移動。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每一該按鍵更包括一彈性體,其設置於該鍵帽與該金屬按鍵底板之間,並具有一抵頂部;其中,該連接元件係為一剪刀式連接元件,且當該鍵帽被觸壓時,該彈性體被壓縮而使該抵頂部抵頂相對應之該薄膜開關,而當該鍵帽不再被觸壓時,該彈性體提供一彈性力予該鍵帽以使該鍵帽恢復原位。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近接感測器係為一光學式近接感測器,且該複數按鍵中對應於該近接感測器 之該感應單元者,具有對應於該感應單元之一按鍵穿透區域。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薄膜線路板包括:一下層板,具有一第一電路圖案,且該第一電路圖案上具有複數下接點;以及一上層板,具有一第二電路圖案,且該第二電路圖案上具有對應於該複數下接點之複數上接點,且每一該上接點與其相對應之該下接點之間具有一間隔距離,並與該相對應之下接點共同形成該薄膜開關;其中,該光學式近接感測器係設置於該該下層板之一上表面。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發光鍵盤,其中該下層板以及該上層板中之至少一者係由導光材質製成。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發光鍵盤,更包括一鍵盤電路板,用以連接於一電腦系統;其中,該鍵盤電路板係透過單一排線連接於該薄膜線路板以及該近接感測器。
TW102125934A 2013-07-19 2013-07-19 發光鍵盤 TW201505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5934A TW201505059A (zh) 2013-07-19 2013-07-19 發光鍵盤
US14/050,005 US20150021151A1 (en) 2013-07-19 2013-10-09 Luminous keybo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5934A TW201505059A (zh) 2013-07-19 2013-07-19 發光鍵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059A true TW201505059A (zh) 2015-02-01

Family

ID=52342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5934A TW201505059A (zh) 2013-07-19 2013-07-19 發光鍵盤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21151A1 (zh)
TW (1) TW20150505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6553A (zh) * 2015-07-30 2017-02-15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
TWI601177B (zh) * 2016-12-09 2017-10-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鍵盤
CN108615639A (zh) * 2016-12-13 2018-10-02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TWI830439B (zh) * 2022-09-30 2024-0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適用於鍵盤之背光模組及鍵盤
TWI838548B (zh) * 2020-06-24 2024-04-11 方略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1277B (zh) * 2013-10-18 2015-09-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鍵盤
US20160103272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Szu-Wei Sun Backlight Assembly with Brightness Enhancing Structure
US9684117B2 (en) * 2014-10-14 2017-06-20 Szu-Wei Sun Backlight assembly with brightness enhancing mechanism
CN204596681U (zh) * 2015-04-07 2015-08-26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背光模块的防侧漏结构
US10181385B2 (en) 2015-04-20 2019-01-15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Control devices having independently suspended buttons for controlled actuation
CN104851730A (zh) * 2015-04-27 2015-08-19 马鞍山市牛魔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嵌入式多功能电磁屏蔽键盘
CN105304389A (zh) * 2015-09-11 2016-02-0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
TWI590281B (zh) * 2016-01-06 2017-07-01 Hua qing-xiu Luminous key module
TW201907428A (zh) * 2017-07-07 2019-02-1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鍵盤
CN109509670A (zh) * 2017-09-15 2019-03-22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元式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背光键盘
CN109585204B (zh) * 2017-09-29 2020-08-14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结构
CN110208899B (zh) * 2018-08-01 2021-02-26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与输入设备
CN211555751U (zh) * 2019-05-20 2020-09-22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剪刀件与按键结构
US11003254B2 (en) * 2019-07-29 2021-05-11 Cirque Corporation Hand gestures recognition over a switch based keyboard
CN114141565A (zh) * 2021-03-15 2022-03-04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4631A2 (en) * 2006-04-03 2007-10-11 Young-Jun Cho Key switch using magnetic force
US7608792B1 (en) * 2008-11-17 2009-10-27 Sunrex Technology Corp. Membrane keyboard/keypad with arrangement for uniformly lighting keys from background
US8946570B2 (en) * 2010-06-03 2015-02-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Keyboard systems utilizing a switch and proximity sensors
US8912458B2 (en) * 2011-01-04 2014-12-16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ouchsurface with level and planar translational travel responsiveness
US20130164068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Apple Inc. Bonded keyboard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6553A (zh) * 2015-07-30 2017-02-15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
TWI601177B (zh) * 2016-12-09 2017-10-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鍵盤
CN108615639A (zh) * 2016-12-13 2018-10-02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TWI838548B (zh) * 2020-06-24 2024-04-11 方略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TWI830439B (zh) * 2022-09-30 2024-0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適用於鍵盤之背光模組及鍵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21151A1 (en) 2015-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05059A (zh) 發光鍵盤
TWI489499B (zh) 發光鍵盤
TWI539328B (zh) 發光鍵盤及其導光板模組
TWI478194B (zh) 發光鍵盤
TWI478195B (zh) 發光鍵盤
TWI501277B (zh) 發光鍵盤
TWI465965B (zh) 發光觸控鍵盤
TWI532067B (zh) 鍵盤
TWI553682B (zh) 發光鍵盤
CN104347299B (zh)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板模块
US9093236B2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US20140085860A1 (en) Light guide module for keypad
TW201501161A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201426801A (zh) 具有發光按鍵之感應式鍵盤裝置
CN104347298A (zh) 发光键盘
CN212570799U (zh) 具有发光触控功能的键盘
TWM534889U (zh) 具薄膜開關功能之背光模組
TWI423289B (zh) 薄膜線路板以及應用此薄膜線路板之發光鍵盤
TW201324244A (zh) 發光鍵盤
TWI430310B (zh) 發光鍵盤
TWI571900B (zh) 發光鍵盤
JP2009295190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TW201421513A (zh) 發光鍵盤
TW201421514A (zh) 發光鍵盤
US20120055771A1 (en) Backlight keyboard 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