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3938A - 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33938A TW201433938A TW102105657A TW102105657A TW201433938A TW 201433938 A TW201433938 A TW 201433938A TW 102105657 A TW102105657 A TW 102105657A TW 102105657 A TW102105657 A TW 102105657A TW 201433938 A TW201433938 A TW 20143393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object
- touch
- time interval
- working surface
- process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2 Ho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該虛擬導航裝置包含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該觸控模組電性連接至該工作面及該處理器。該觸控偵測模組用以於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該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該時間區間內與該工作面接觸。該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且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俾一主機根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詳細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毋需以手握持一硬體外型之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電腦已成為現代人於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習知的電腦周邊設備,多數採用導航裝置(例如:滑鼠)作為主要的輸入裝置之一。當使用者操作電腦時,往往需要透過導航裝置來移動螢幕上的游標,或透過導航裝置來點選所需要的選項、應用程式等等。因此,導航裝置儼然已成為使用者與電腦連接的重要橋樑。然而,導航裝置的體積具有一定的空間,且其形狀多半不規則,故若使用者外出需使用電腦,很難輕便地一併攜帶導航裝置。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能讓使用者輕易攜帶的導航裝置,乃業界亟需努力之目標。
為解決前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所提供之虛擬導航裝置包含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且該觸控偵測模組電性連接至該工作面及該處理器。該觸控偵測模組用以於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該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該時間區間內與該工作面接觸。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且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俾一主機根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本發明所提供之導航方法適用於一虛擬導航裝置,且該虛擬導航裝置包含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該導航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由該觸控偵測模組於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b)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該時間區間內與該工作面接觸、(c)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及(d)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俾一主機根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本發明所提供之電腦程式產品經由一虛擬導航裝置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後,會執行該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之複數個程式指令,以使該虛擬導航裝置執行一導航方法。該等程式指令包含程式指令A、程式指令B、程式指令C及程式指令D。程式指令A被執行時,由該虛擬導航裝置之一觸控偵測模組於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程式指令B被執行時,由該虛擬導航裝置之一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該時間區間內與該工作面接觸。程式指令C被執行時,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程式指令D被執行時,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俾一主機根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係利用具有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之裝置來達成導航之目的。本發明係透過觸控偵測模組來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再據以判斷是否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一時間區間內與工作面接觸。倘若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一時間區間內與工作面接觸,則本發明會進一步地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以使一主機依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由於本發明係利用具有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之裝置來達成導航之目的,此類裝置不具有傳統滑鼠或光學滑鼠之外型,故能讓使用者方便地攜帶。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技術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係以較佳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第1A圖係描繪第一實施例之虛擬導航裝置之示意圖;
第1B圖係描繪觸控偵測模組所偵測之偵測資訊之示意圖;
第1C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D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E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F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G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H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2A圖係描繪第二及第三實施例之虛擬導航裝置之示意圖;
第2B圖係描繪觸控偵測模組所偵測之偵測資訊之示意圖;
第3A圖係描繪第四及第五實施例之虛擬導航裝置之示意圖;
第3B、3C圖係描繪觸控偵測模組所偵測之偵測資訊之示意圖;及
第4A、4B、4C圖係描繪第六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
第1B圖係描繪觸控偵測模組所偵測之偵測資訊之示意圖;
第1C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D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E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F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G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1H圖係描繪觸控物件於工作面上之位置移動示意圖;
第2A圖係描繪第二及第三實施例之虛擬導航裝置之示意圖;
第2B圖係描繪觸控偵測模組所偵測之偵測資訊之示意圖;
第3A圖係描繪第四及第五實施例之虛擬導航裝置之示意圖;
第3B、3C圖係描繪觸控偵測模組所偵測之偵測資訊之示意圖;及
第4A、4B、4C圖係描繪第六實施例之方法流程圖。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所提供之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須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環境、應用或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發明。須説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為一虛擬導航裝置1,其示意圖係描繪於第1A圖中。虛擬導航裝置1包含一處理器11、一觸控偵測模組13、一工作面15及一收發介面17。觸控偵測模組13電性連接至處理器11及工作面15,且處理器11電性連接至收發介面17。
處理器11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之各種處理器、中央處理裝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器或其他計算裝置中之任一種。工作面15可為平面或非平面(例如:依據人體工學設計之適合人類手指置放之弧面)。觸控偵測模組13對應至工作面15,且可為電容式、電阻式、光學式、壓電感測式或其他類型之觸控偵測模組。該等不同類型之觸控偵測模組及其運作方式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不贅言。此外,收發介面17可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之各種收發介面。
本實施例中,觸控偵測模組13於一時間區間T1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如第1B圖所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輕易地理解,不同類型的觸控偵測模組13將會偵測到不同類型的偵測資訊12a、12b、12c、12d。處理器11接著根據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1內與工作面15接觸。之後,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再根據這些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10。若收發介面17被連接至一主機(未繪示),則收發介面17會傳送位置資訊訊號10至此主機,使主機根據位置資訊訊號10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於其他實施態樣中,若虛擬導航裝置1更包含一螢幕,或觸控偵測模組13為觸控式螢幕,則前述處理器11所決定之位置資訊訊號10亦可用以移動虛擬導航裝置1之螢幕上之游標。於此類的實施態樣中,由於虛擬導航裝置1並未連接至外部的主機,故可不配置收發介面17。
接著,茲以上述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之情形,說明本實施例如何具體地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
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判斷於時間區間T1內,第一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1移動至位置P2、第二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3移動至位置P4且第三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5移動至位置P6,如第1C圖所示。處理器11計算位置P1及位置P2間之一第一距離,計算位置P3及位置P4間之一第二距離且計算位置P5及位置P6間之一第三距離。之後,處理器11計算第一距離、第二距離及第三距離之一平均值,且以此平均值作為位置資訊訊號10。簡言之,處理器11係以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之移動軌跡長度之平均值作為位置資訊訊號10。
於其他實施態樣中,處理器11可改為根據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判斷於時間區間T1內,第一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1移動至位置P2、第二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3移動至位置P4且第三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5移動至位置P6,如第1C圖所示。處理器11計算位置P1、P3、P5之一第一平均值,計算位置P2、P4、P6之一第二平均值,計算第二平均值及第一平均值間之一差值,再以此差值作為位置資訊訊號10。簡言之,處理器11係以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之重心之軌跡長度作為位置資訊訊號10。
於其他實施態樣中,處理器11可改以其他方式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具體而言,處理器11先根據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與工作面15接觸之複數個位置界定一多邊形。處理器11再根據該多邊形之一面積於時間區間T1內之變化(例如:變大、變小、朝不同方向形變等等),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及一移動距離。以第1D、1E、1F圖所繪示之三種不同情形為例,處理器11先依據位置P1、P3、P5界定多邊形102a,再判斷多邊形102a於時間區間T1內變為多邊形102b及二者間之面積變化,並依此變化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所包含之移動方向及移動距離。具體而言,第1D、1E、1F圖之移動方向分別為「往右上方」、「往順時鐘方向」及「往外」。
於前段所述之實施態樣下,位置資訊訊號10所載之移動方向便能使主機控制一視覺變化效果或一聽覺變化效果。視覺變化效果可包含螢幕上之一顯示區域之旋轉、放大及縮小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其中顯示區域顯示一圖式、一視窗及一游標其中之一或其組合。至於聽覺變化效果,則可包含一音量控制、一音效選擇及一音效混和其中之一或其組合。以第1E圖為例,處理器11判斷之移動方向為「往順時鐘方向」,主機便可依據此移動方向,調升其音量,並依據移動距離,決定音量調升之幅度。再以第1F圖為例,處理器11判斷之移動方向為「往外」,主機便可依據此移動方向,將螢幕上所呈現的畫面放大,並依據移動距離,決定放大之幅度。
於其他實施態樣中,處理器11可改以其他方式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具體而言,處理器11根據各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1內在工作面15上之一移動軌跡,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處理器11更計算該等移動軌跡之一平均值以作為位置資訊訊號10所包含之一移動距離。以第1G、1H圖所繪示之二種不同情形為例,處理器11根據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處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1內在工作面15上之移動軌跡104a、104b、104c,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具體而言,第1G、1H圖之移動方向分別為「往順時鐘方向」及「往外」。接著,處理器11再計算移動軌跡104a、104b、104c之平均值以作為位置資訊訊號10所包含之移動距離。類似的,於此種實施態樣下,位置資訊訊號10所載之移動方向便能使主機控制一視覺變化效果或一聽覺變化效果。
上述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之各種方式係以三個觸控物件之情形進行說明,然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基於上述說明,輕易思及當有多於三個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1內與工作面15接觸時,處理器11如何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故茲不贅言。
再者,虛擬導航裝置1更可先判斷工作面15上之觸控物件為人類手指後,才繼續進行後續之操作(亦即,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並依據位置資訊訊號10控制螢幕上之游標或螢幕上之視覺或/及聽覺變化效果)。類似的,茲以上述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之情形,說明如何偵測該等觸控物件是否為人類手指。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判斷於時間區間T1內,第一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1移動至位置P2、第二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3移動至位置P4且第三觸控物件由工作面15上之位置P5移動至位置P6,如第1C圖所示。接著,處理器11根據位置P1、P3、P5間之相對位置及位置P2、P4、P6間之相對位置,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是否各為人類手指。若為人類手指,處理器11方會進一步地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並依據位置資訊訊號10控制螢幕上之游標或螢幕上之視覺或/及聽覺變化效果。
透過第一實施例之配置,使用者毋須以手握持一具有硬體外型之裝置,僅需將觸控物件(例如:手指)置放於虛擬導航裝置1之工作面15上,再於工作面15上移動觸控物件,便能控制螢幕上之游標或螢幕上之視覺或/及聽覺變化效果。此外,虛擬導航裝置1更可被設計為,當工作面15上之觸控物件為人類手指時,才會依據位置資訊訊號10進行後續之操作,藉此避免非人類(例如:寵物)誤觸工作面15所造成之影響。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請參閱第2A、2B圖。虛擬導航裝置1於第二實施例亦能執行其於第一實施例所能執行之所有運作及功能。然而,於第二實施例中,虛擬導航裝置1於時間區間T1後之時間區間T2內仍繼續運作。以下僅針對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相異處進行詳細說明。
與第一實施例類似,觸控偵測模組13於時間區間T1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如第2B圖所示。處理器11接著根據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例如: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1內與工作面15接觸。之後,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12a、12b、12c、12d判斷各觸控物件之移動資訊,再根據這些移動資訊決定位置資訊訊號10。此時,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
在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進行運作後,在時間區間T1後之時間區間T2內,觸控偵測模組13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24a、24b、24c、24d。此時,依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之內容,會有數種不同的情形,茲舉例說明如下。
茲先說明第一種情形。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第三觸控物件及第四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處理器11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a。收發介面17再傳送操作訊號20a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20a進行一操作。簡言之,在第一種情形中,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於時間區間T1內已進行運作,因此,在後續的時間區間T2中,若加入另一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四觸控物件),則虛擬導航裝置1會產生操作訊號20a,使主機據以進行適當之操作。
接著說明第二種情形。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第三觸控物件及第四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處理器11在判斷第四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a。此外,處理器11在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b。之後,收發介面17傳送操作訊號20a、20b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20a、20b分別進行一第一操作及一第二操作。
簡言之,在第二種情形中,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於時間區間T1內已進行運作,因此,在後續的時間區間T2中,若加入另一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四觸控物件),則虛擬導航裝置1便會針對原先的觸控物件及新加入的觸控物件之移動方式不同之操作。舉例而言,於時間區間T1內,使用者先以右手三隻手指於工作面15上移動,於隨後之時間區間T2內,使用者右手三隻手指仍於工作面15上移動,但又加入了左手一隻手指。依據使用者手指在時間區間T2內之移動方式,使用者可使主機同時進行不同的操作,例如:使用者藉由右手之移動調升主機之音量,藉由左手之移動改變螢幕上影像之位置。
接著說明第三種情形。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處理器11更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a。之後,收發介面17傳送操作訊號20a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20a進行一操作。簡言之,在第三種情形中,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於時間區間T1內已進行運作,因此,在後續的時間區間T2中,若加入另一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四觸控物件),而原先三個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已離開工作面15,虛擬導航裝置1仍會產生操作訊號20a,使主機據以進行適當之操作。
透過第二實施例之配置,在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後,使用者只要額外地加入至少一個其他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四觸控物件)於工作面15上移動,便能進行更多不同的操作。此外,即使當原先的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一、第二及第三觸控物件)離開工作面15,虛擬導航裝置1仍可根據其他觸控物件於工作面15上移動之移動方式,產生操作訊號20a,使主機據以進行適當之操作。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請仍參閱第2A、2B圖。虛擬導航裝置1於第三實施例所進行之運作與於第二實施例所進行之運作相似,故以下僅針對二者相異之處進行詳細說明。
於第二實施例中,在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後,使用者只要額外地加入至少一個其他觸控物件於工作面15上移動,便能進行更多不同的操作。然而,在第三實施例中,在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後,使用者若要進行其他額外的操作,則需加入至少三個其他觸控物件於工作面15上移動。換言之,於第三實施例中,每一個新增的操作,都需要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工作面15上移動,方能執行。
具體而言,在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進行運作後,在時間區間T1後之時間區間T2內,觸控偵測模組13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24a、24b、24c、24d。此時,依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之內容,會有數種不同的情形,茲舉例說明如下。
茲先說明第一種情形。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第三觸控物件、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處理器11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a。收發介面17再傳送操作訊號20a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20a進行一操作。
接著說明第二種情形。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第三觸控物件、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處理器11在判斷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a。此外,處理器11在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b。之後,收發介面17傳送操作訊號20a、20b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20a、20b分別進行一第一操作及一第二操作。
接著說明第三種情形。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24a、24b、24c、24d,判斷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工作面15上。處理器11更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位於工作面15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20a。之後,收發介面17傳送操作訊號20a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20a進行一操作。
除了前述運作外,第三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之所有運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三實施例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透過第三實施例之配置,在虛擬導航裝置1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後,使用者若欲進行其他操作,需額外地加入至少三個其他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四、第五及第六觸控物件)於工作面15上移動。此外,即使當原先的觸控物件(例如:前述第一、第二及第三觸控物件)離開工作面15,虛擬導航裝置1仍可根據其他觸控物件於工作面15上移動之移動方式,產生操作訊號20a,使主機據以進行適當之操作。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為一虛擬導航裝置3,其示意圖係描繪於第3A圖中。虛擬導航裝置3包含一處理器11、一觸控偵測模組33、一工作面35及一收發介面17。觸控偵測模組33電性連接至處理器11及工作面35,且處理器11電性連接至收發介面17。本實施例中,觸控偵測模組33包含子觸控偵測模組33a、33b,工作面35包含子工作面35a、35b,且子工作面35a、35b不重疊。此外,子觸控偵測模組33a對應至子工作面35a,且子觸控偵測模組33b對應至子工作面35b。至於處理器11及收發介面17,其於第四實施例與於第一至第三實施例所能進行之運作雷同,故茲不贅言。
第3B圖描繪子觸控偵測模組33a所偵測到之偵測訊號,而第3C圖則描繪子觸控偵測模組33b所偵測到之偵測訊號。具體而言,子觸控偵測模組33a於時間區間T1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32a、32b、32c、32d,如第3B圖所示。處理器11接著根據偵測資訊32a、32b、32c、32d,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例如: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1內與子工作面35a接觸。之後,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32a、32b、32c、32d判斷各觸控物件之移動資訊,再根據這些移動資訊決定位置資訊訊號30a。此時,虛擬導航裝置3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
與第二實施例類似,虛擬導航裝置3之導航功能於時間區間T1後之時間區間T2內仍繼續運作。
在時間區間T2內,子觸控偵測模組33b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34a、34b、34c、34d,如第3C圖所示。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34a、34b、34c、34d,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子工作面35b上。處理器11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位於子工作面35b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30b。收發介面17再將此操作訊號30b傳送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30b進行一第一操作。
另一方面,若子觸控偵測模組33a在時間區間T2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36a、36b、36c、36d。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36a、36b、36c、36d,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子工作面35a上。處理器11更於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子工作面35a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30c。收發介面17再將此操作訊號30c傳送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30c進行一第二操作。
除了前述運作外,第四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之所有運作及功能,差異僅在於第四實施例之觸控偵測模組33包含子觸控偵測模組33a、33b,且工作面35包含子工作面35a、35b。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四實施例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請仍參閱第3A、3B、3C圖。虛擬導航裝置3於第五實施例所進行之運作與於第四實施例所進行之運作相似,故以下僅針對二者相異之處進行詳細說明。
於第四實施例中,在虛擬導航裝置3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後,使用者只要額外地加入至少一個其他觸控物件於另一子工作面上移動,便能進行更多不同的操作。然而,在第五實施例中,在虛擬導航裝置3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後,使用者若要進行其他額外的操作,則需加入至少三個其他觸控物件於另一子工作面上移動。換言之,於第五實施例中,每一個新增的操作,都需要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子工作面上移動,方能執行。
具體而言,子觸控偵測模組33a於時間區間T1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32a、32b、32c、32d,如第3B圖所示。處理器11接著根據偵測資訊32a、32b、32c、32d,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例如: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1內與子工作面35a接觸。之後,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32a、32b、32c、32d判斷各觸控物件之移動資訊,再根據這些移動資訊決定位置資訊訊號30a。此時,虛擬導航裝置3之導航功能已進行運作。
在時間區間T1後之時間區間T2內,子觸控偵測模組33b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34a、34b、34c、34d,如第3C圖所示。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34a、34b、34c、34d,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子工作面35b上。處理器11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位於子工作面35b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30b。收發介面17再將此操作訊號30b傳送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30b進行一第一操作。
另一方面,若子觸控偵測模組33a在時間區間T2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36a、36b、36c、36d。處理器11根據偵測資訊36a、36b、36c、36d,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子工作面35a上。處理器11更於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時間區間T2內位於子工作面35a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30c。收發介面17再將此操作訊號30c傳送至主機,使主機根據操作訊號30c進行一第二操作。
除了前述運作外,第五實施例亦能執行第四實施例之所有運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五實施例如何基於上述第四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為一種導航方法,其流程圖係描繪於第4A、4B圖。此導航方法適用於一虛擬導航裝置,如前述虛擬導航裝置1、3,且該虛擬導航裝置包含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
首先,執行步驟S401,由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一偵測資訊。接著,執行步驟S403,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例如: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一時間區間內與工作面接觸。之後,執行步驟S405,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其後,執行步驟S407,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
倘若虛擬導航裝置更包含一收發介面且虛擬導航裝置用以控制一主機,則此導航方法可進一步地執行步驟S409,由收發介面傳送位置資訊訊號至主機。如此一來,主機便可根據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於其他實施態樣中,若虛擬導航裝置1包含一螢幕,或其觸控偵測模組為觸控式螢幕,則步驟S407所決定之位置資訊訊號亦可用以移動虛擬導航裝置之螢幕上之游標。於此類的實施態樣中,由於虛擬導航裝置並未連接至外部的主機,故可省略步驟S409。
接著,茲以上述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之情形,說明各種具體地決定位置資訊訊號之方式。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05係由處理器根據步驟S401所偵測到之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第一時間區間內,第一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第二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第三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此外,步驟S407可藉由第4B圖所繪示之流程來完成。
具體而言,於步驟S407a中,由處理器計算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間之一第一距離。接著,執行步驟S407b,由處理器計算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間之一第二距離。之後再執行步驟S407c,由處理器計算第五位置及第六位置間之一第三距離。需說明者,步驟S407a、S407b、S407c之執行順序可以相互對調。之後,再執行步驟S407d,由處理器計算第一距離、第二距離及第三距離之一平均值。接著,於步驟S407e,由處理器以步驟S407d之平均值作為位置資訊訊號。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05同樣地由處理器根據步驟S401所偵測到之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第一時間區間內,第一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第二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第三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此外,步驟S407可藉由第4C圖所繪示之流程來完成。
具體而言,於步驟S407f中,由處理器計算第一位置、第三位置及第五位置之一第一平均值。之後,於步驟S407g,由處理器計算第二位置、第四位置及第六位置之一第二平均值。接著,於步驟S407h,由處理器計算第二平均值及第一平均值間之一差值。其後,於步驟S407i,由處理器以該差值作為位置資訊訊號。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05包含一步驟(未繪示),由處理器根據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與工作面接觸之複數個位置界定一多邊形。步驟S405尚包含另一步驟(未繪示),由處理器判斷多邊形之一面積於第一時間區間內之一變化。之後,步驟S407則由處理器根據該面積之變化,決定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及一移動距離。此移動方向可用以使主機控制一視覺變化效果或/及一聽覺變化效果,而移動距離可用以使主機控制前述視覺變化效果或/及聽覺變化效果之調整幅度。前述視覺變化效果包含螢幕上之一顯示區域之旋轉、放大或/及縮小,其中顯示區域顯示一圖式、一視窗或/及一游標。前述聽覺變化效果包含一音量控制、一音效選擇或/及一音效混和。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05係由處理器判斷各觸控物件於第一時間區間內在工作面上之一移動軌跡。步驟S407則包含一步驟(未繪示),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移動軌跡,決定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此外,步驟S407另包含一步驟(未繪示),由處理器計算該等移動軌跡之一平均值以作為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距離。類似的,此移動方向可用以使主機控制一視覺變化效果或/及一聽覺變化效果,而移動距離可用以使主機控制前述視覺變化效果或/及聽覺變化效果之調整幅度。
於說明各種決定位置資訊訊號之方式後,茲說明於步驟S409後之運作。
於步驟S411,由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之後,於步驟S413,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有哪些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接著,於步驟S415,由處理器根據步驟S413之判斷結果,決定至少一操作訊號。接著,於步驟S417,由收發介面傳送至少一操作訊號至主機,使該主機根據各該至少一操作訊號進行一操作。
茲接著舉例說明步驟S413及S415的幾種可能態樣,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13係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第三觸控物件及一第四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接著,於步驟S415,由處理器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在工作平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此外,步驟S415更可進一步地由處理器於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13係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接著,於步驟S415,由處理器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在工作平面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操作訊號進行一操作。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13係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第三觸控物件、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工作面上。接著,於步驟S415,由處理器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此外,步驟S415更可進一步地由處理器於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步驟S413係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接著,於步驟S415,由處理器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在工作平面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操作訊號進行一操作。
於某些實施態樣中,虛擬導航裝置所包含之工作面界定一第一子工作面及一第二子工作面,且所包含之觸控偵測模組包含一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及一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前述第一子工作面及第二子工作面不重疊,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第一子工作面,且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第二子工作面。於此類實施態樣中,步驟S401可由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或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執行,在虛擬導航裝置之導航功能開始運作後,步驟S411則可由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或/及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執行。茲舉例說明幾種不同的態樣如下,然需瞭解,本發明所請求之範圍並未限制於該等態樣中。
於某些態樣中,步驟S401係由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執行,且步驟S403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例如: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一時間區間內與第一子工作面接觸。後續,步驟S411係由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於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步驟413係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第二子工作面上。步驟S415則由處理器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位於第二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於前段所述之態樣中,在執行步驟S411至S415的同時,可另外執行相對應的三個步驟(未繪示)。第一個步驟由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於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三偵測資訊。第二個步驟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三偵測資訊,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第一子工作面上。第三個步驟則由處理器於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第一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此外,於某些態樣中,步驟S401係由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執行,且步驟S403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例如: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一時間區間內與第一子工作面接觸。後續,步驟S411係由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於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步驟413係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第二子工作面上。步驟S415則由處理器於判斷第四觸控物件、第五觸控物件及第六觸控物件位於第二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於前段所述之態樣中,在執行步驟S411至S415的同時,可另外執行相對應的三個步驟(未繪示)。第一個步驟由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於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三偵測資訊。第二個步驟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三偵測資訊,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第一子工作面上。第三個步驟則由處理器於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於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第一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再者,於某些實施態樣中,除前述步驟S401至步驟S417外,更可執行一步驟(未繪示)以判斷工作面上之觸控物件是否為人類手指。於此類實施態樣中,步驟S405係由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第一時間區間內,第一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第二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第三位置移動至第四位置且第三觸控物件由工作面上之第五位置移動至第六位置。之後,導航方法會執行一步驟(未繪示),由處理器根據第一位置、第三位置及第五位置間之相對位置及第二位置、第四位置及第六位置間之相對位置,判斷第一觸控物件、第二觸控物件及第三觸控物件各為一人類手指。
除了前述之步驟外,第六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一至第五實施例之所有運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六實施例如何基於上述第一至第五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再者,第六實施例所描述之導航方法可由一電腦程式產品加以實現。當一虛擬導航裝置載入此電腦程式產品,並執行此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之複數個指令後,即可完成第六實施例所描述之導航方法。前述之電腦程式產品可為能被於網路上傳輸之檔案,亦可被儲存於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中,例如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軟碟、硬碟、光碟、隨身碟、磁帶、可由網路存取之資料庫或熟習此項技藝者所習知且具有相同功能之任何其它儲存媒體中。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係利用具有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之裝置來達成導航之目的。本發明係透過觸控偵測模組來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再據以判斷是否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一時間區間內與工作面接觸。倘若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一時間區間內與工作面接觸,則本發明會進一步地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以使一主機依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由於本發明係利用具有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之裝置來達成導航之目的,此類裝置不具有傳統滑鼠或光學滑鼠之外型,故能讓使用者方便地攜帶。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虛擬導航裝置
10...位置資訊訊號
11...處理器
13...觸控偵測模組
15...工作面
17...收發介面
12a、12b、12c、12d...偵測資訊
T1...時間區間
P1、P2、P3、P4、P5、P6...位置
102a、102b...多邊形
104a、104b、104c...移動軌跡
20a、20b...操作訊號
24a、24b、24c、24d...偵測資訊
T2...時間區間
3...虛擬導航裝置
33...觸控偵測模組
35...工作面
33a、33b...子觸控偵測模組
35a、35b...子工作面
32a、32b、32c、32d...偵測資訊
34a、34b、34c、34d...偵測資訊
36a、36b、36c、36d...偵測資訊
30a...位置資訊訊號
30a、30b...操作訊號
Claims (42)
- 一種虛擬導航裝置,包含:
一工作面;
一觸控偵測模組,電性連接至該工作面,用以於一第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一偵測資訊;以及
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至該觸控偵測模組,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與該工作面接觸,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且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俾一主機根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更包含:
一收發介面,適可被連接至該主機,且傳送該位置資訊訊號至該主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處理器係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該第一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該第二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該第三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該處理器係計算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間之一第一距離,計算該第三位置及該第四位置間之一第二距離及計算該第五位置及該第六位置間之一第三距離,計算該第一距離、該第二距離及該第三距離之一平均值,且以該平均值作為該位置資訊訊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處理器係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該第一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該第二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該第三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該處理器係計算該第一位置、該第三位置及該第五位置之一第一平均值,計算該第二位置、該第四位置及該第六位置之一第二平均值,計算該第二平均值及該第一平均值間之一差值,且以該差值作為該位置資訊訊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根據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與該工作面接觸之複數個位置界定一多邊形,該處理器係根據該多邊形之一面積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之變化,決定該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及一移動距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處理器係根據各觸控物件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在該工作面上之一移動軌跡,決定該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該處理器係計算該等移動軌跡之一平均值以作為該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距離。
-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移動方向用以使該主機控制一視覺變化效果及一聽覺變化效果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視覺變化效果包含該螢幕上之一顯示區域之旋轉、放大及縮小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其中該顯示區域顯示一圖式、一視窗及一游標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聽覺變化效果包含一音量控制、一音效選擇及一音效混和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工作面為一非平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工作面界定一第一子工作面及一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子工作面及該第二子工作面不重疊,該觸控偵測模組包含一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及一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一子工作面,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與該第一子工作面接觸,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該第二時間區間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後,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位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更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三偵測資訊,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三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觸控偵測模組更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該第二時間區間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後,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該第三觸控物件及一第四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位於該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觸控偵測模組更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該第二時間區間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後,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位於該工作面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操作訊號進行一操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工作面界定一第一子工作面及一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子工作面及該第二子工作面不重疊,該觸控偵測模組包含一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及一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一子工作面,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與該第一子工作面接觸,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該第二時間區間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後,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該第五觸控物件及該第六觸控物件位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更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三偵測資訊,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三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觸控偵測模組更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該第二時間區間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後,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該第三觸控物件、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該五觸控物件及該第六觸控物件位於該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觸控偵測模組更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該第二時間區間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後,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位於該工作面上,該處理器更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該五觸控物件及該第六觸控物件位於該工作面上後,決定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操作訊號進行一操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虛擬導航裝置,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處理器係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該第一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該第二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該第三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該處理器更根據該第一位置、該第三位置及該第五位置間之相對位置及該第二位置、該第四位置及該第六位置間之相對位置,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各為一人類手指。
- 一種導航方法,適用於一虛擬導航裝置,該虛擬導航裝置包含一工作面、一觸控偵測模組及一處理器,該導航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由該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一偵測資訊;
(b)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與該工作面接觸;
(c)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以及
(d)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俾一主機根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虛擬導航裝置包含更包含一收發介面,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收發介面傳送該位置資訊訊號至該主機。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步驟(c)係由該處理器係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該第一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該第二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該第三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該步驟(d)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間之一第一距離;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第三位置及該第四位置間之一第二距離;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第五位置及該第六位置間之一第三距離;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第一距離、該第二距離及該第三距離之一平均值;以及
由該處理器以該平均值作為該位置資訊訊號。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步驟(c)係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該第一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該第二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該第三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該步驟(d)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第一位置、該第三位置及該第五位置之一第一平均值;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第二位置、該第四位置及該第六位置之一第二平均值;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第二平均值及該第一平均值間之一差值;以及
由該處理器以該差值作為該位置資訊訊號。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步驟(c)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與該工作面接觸之複數個位置界定一多邊形;以及
由該處理器判斷該多邊形之一面積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之一變化;
其中,該步驟(d)係由該處理器根據該面積之該變化,決定該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及一移動距離。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步驟(c)係由該處理器判斷各觸控物件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在該工作面上之一移動軌跡,且該步驟(d)係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移動軌跡,決定該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方向;以及
由該處理器計算該等移動軌跡之一平均值以作為該位置資訊訊號所包含之一移動距離。 - 如請求項26或27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移動方向用以使該主機控制一視覺變化效果及一聽覺變化效果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28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視覺變化效果包含該螢幕上之一顯示區域之旋轉、放大及縮小其中之一或其組合,其中該顯示區域顯示一圖式、一視窗及一游標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28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聽覺變化效果包含一音量控制、一音效選擇及一音效混和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工作面界定一第一子工作面及一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子工作面及該第二子工作面不重疊,該觸控偵測模組包含一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及一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一子工作面,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與該第一子工作面接觸,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以及
由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位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31所述之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三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三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以及
由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該第三觸控物件及一第四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以及
由該處理器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33所述之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以及
由該處理器決定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操作訊號進行一操作。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工作面界定一第一子工作面及一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子工作面及該第二子工作面不重疊,該觸控偵測模組包含一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及一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一子工作面,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對應至該第二子工作面,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係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與該第一子工作面接觸,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第二子觸控偵測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以及
由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四觸控物件、該第五觸控物件及該第六觸控物件於該第二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36所述之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第一子觸控偵測模組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三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三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以及
由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該第三觸控物件、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工作面上;以及
由該處理器決定一第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一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一操作。 - 如請求項38所述之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位於該第一子工作面上後,決定一第二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第二操作訊號進行一第二操作。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觸控偵測模組於一第二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第二偵測資訊;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二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二時間區間內,一第四觸控物件一第五觸控物件及一第六觸控物件位於該工作面上;
由該處理器決定一操作訊號,俾該主機根據該操作訊號進行一操作。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導航方法,其中該至少三個觸控物件包含一第一觸控物件、一第二觸控物件及一第三觸控物件,該步驟(c)係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第一偵測資訊,判斷於該第一時間區間內,該第一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該第二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三位置移動至一第四位置且該第三觸控物件由該工作面上之一第五位置移動至一第六位置,該導航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第一位置、該第三位置及該第五位置間之相對位置及該第二位置、該第四位置及該第六位置間之相對位置,判斷該第一觸控物件、該第二觸控物件及該第三觸控物件各為一人類手指。 -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經由一虛擬導航裝置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後,執行該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之複數個程式指令,以使該虛擬導航裝置執行一導航方法,該等程式指令包含:
程式指令A,由該虛擬導航裝置之一觸控偵測模組於一時間區間內偵測複數個偵測資訊;
程式指令B,由該虛擬導航裝置之一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有至少三個觸控物件於該時間區間內與該工作面接觸;
程式指令C,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偵測資訊判斷各觸控物件之一移動資訊;以及
程式指令D,由該處理器根據該等移動資訊決定一位置資訊訊號,俾一主機根據該位置資訊訊號移動一螢幕上之一游標。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05657A TW201433938A (zh) | 2013-02-19 | 2013-02-19 | 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
US13/935,876 US10275146B2 (en) | 2013-02-19 | 2013-07-05 | Virtual navigation apparatus, navig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05657A TW201433938A (zh) | 2013-02-19 | 2013-02-19 | 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33938A true TW201433938A (zh) | 2014-09-01 |
Family
ID=5135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05657A TW201433938A (zh) | 2013-02-19 | 2013-02-19 | 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75146B2 (zh) |
TW (1) | TW201433938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28823B2 (en) * | 2004-09-24 | 2010-06-01 | Apple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w data of track pad device |
CN101308417A (zh) | 2007-05-15 | 2008-11-19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与其软件的使用者界面操作方法 |
US9035891B2 (en) * | 2008-05-16 | 2015-05-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ulti-point touch-sensitive sensor user interface using distinct digit identification |
CN101661363A (zh) | 2008-08-28 | 2010-03-0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点触摸感应系统的应用方法 |
US20100162181A1 (en) * | 2008-12-22 | 2010-06-24 | Palm, Inc. | Interpreting Gesture Input Including Introduction Or Removal Of A Point Of Contact While A Gesture Is In Progress |
US8407606B1 (en) * | 2009-01-02 | 2013-03-26 | Perceptive Pixel Inc. | Allocating control among inputs concurrently engaging an object displayed on a multi-touch device |
EP2416189B1 (en) * | 2009-03-31 | 2013-07-17 | Toray Industries, Inc. | Plastic optical fiber and plastic optical fiber code |
KR101553629B1 (ko) * | 2009-05-06 | 2015-09-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
CN101950212B (zh) | 2009-07-10 | 2012-05-23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用于触摸屏的多点辨识方法 |
US8614664B2 (en) | 2009-11-09 | 2013-12-24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Multi-touch multi-dimensional mouse |
KR101058612B1 (ko) * | 2009-12-28 | 2011-08-22 | 박원주 | 멀티터치가 가능한 터치스크린을 이용한 화상의 색 보정 방법 |
US9003334B2 (en) * | 2010-03-05 | 2015-04-07 |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 Editing content using multiple touch inputs |
JP2012024861A (ja) * | 2010-07-20 | 2012-02-09 | Toshiba Corp | Mems装置 |
US8875139B2 (en) * | 2010-07-30 | 2014-10-28 | Mavro Imaging, Llc | Method and process for tracking documents by monitoring each document's electronic processing status and physical location |
TWI452494B (zh) | 2010-10-28 | 2014-09-11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將至少兩個觸控訊號結合於電腦系統中的方法 |
KR101842906B1 (ko) * | 2011-02-10 | 2018-05-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장치 및 복수의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장치의 화면 변경방법 |
US8624858B2 (en) * | 2011-02-14 | 2014-01-07 | Blackberry Limited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
NL2006343C2 (nl) * | 2011-03-04 | 2012-09-05 | Exsilent Res Bv | Micro-omzetter, geluidsweergave-inrichting en hoortoestel. |
CN202120234U (zh) | 2011-03-31 | 2012-01-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触控装置的多点平移手势的识别装置 |
US9795285B2 (en) * | 2011-07-07 | 2017-10-24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Imaging system for endoscope |
JP5790271B2 (ja) * | 2011-08-04 | 2015-10-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TWI493387B (zh) * | 2011-11-18 | 2015-07-21 | Primax Electronics Ltd | 多點觸控滑鼠 |
US20140168097A1 (en) * | 2012-12-17 | 2014-06-19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ulti-touch gesture for movement of media |
-
2013
- 2013-02-19 TW TW102105657A patent/TW201433938A/zh unknown
- 2013-07-05 US US13/935,876 patent/US1027514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275146B2 (en) | 2019-04-30 |
US20140232666A1 (en) | 2014-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66793B1 (en) | Enhanced target selection for a touch-based input enabled user interface | |
US8614682B2 (en) | Touchscreen panel unit, scroll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JP4795343B2 (ja) | 二重モードデジタイザの自動切り替え | |
AU201129668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 |
JP5847939B2 (ja) | タッチ・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ターゲッティング | |
TWI540490B (zh) | 使用者介面 | |
US1096983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three-dimensional data navigation and manipulation interface | |
TW201413538A (zh) | 具有手姿勢控制之輸入裝置 | |
US10089000B2 (en) | Auto targeting assistance for input devices | |
CN103135887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 |
EP272845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virtual screen | |
US10146424B2 (en) | Display of objects on a touch screen and their selection | |
EP2771766B1 (en) | Pressure-based interaction for indirect touch input devices | |
CN105474164A (zh) | 间接输入的歧义消除 | |
JP2018520413A (ja) | アノテーションを生成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9329627B2 (en) | Method of recognizing a control command based on finger motion on a touch input device | |
US9146666B2 (en) | Touch sensor navigation | |
US2017001738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device manipulation utilizing sides of device | |
TW201433938A (zh) | 虛擬導航裝置、導航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 |
CN104007849B (zh) | 虚拟导航装置及其导航方法 | |
KR20140086805A (ko) | 전자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 |
TW201310314A (zh) | 觸控面板之3d感測方法及系統 | |
JP2014164761A (ja) | マウスポインタ制御方法 | |
US20140184566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
KR101595229B1 (ko) | 캐드 어플리케이션에서 객체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