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432322A - 抗眩膜及使用該抗眩膜的偏光板 - Google Patents

抗眩膜及使用該抗眩膜的偏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2322A
TW201432322A TW102148098A TW102148098A TW201432322A TW 201432322 A TW201432322 A TW 201432322A TW 102148098 A TW102148098 A TW 102148098A TW 102148098 A TW102148098 A TW 102148098A TW 201432322 A TW201432322 A TW 2014323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lare film
glare
meth
reflec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8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eo-San Lim
Hyo-Tong Kim
Seong-Chul Lee
Original Assignee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3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232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具有5~20的反射率參數(X)之抗眩膜,該反射率參數(X)由(A/B) X 100所定義,其中A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除了反射自抗眩膜表面法線8°方向外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B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

Description

抗眩膜及使用該抗眩膜的偏光板
本發明關於一種抗眩膜及包含抗眩膜的偏光板。
影像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器、電致發光顯示器、電漿顯示面板、場致發射顯示器等等。
這些不同類型的影像顯示裝置暴露於外部光,如自然光或照明光的情況下,光入射到影像顯示裝置的表面被反射,由於影像反射,造成對比度劣化和可見度降低。此外,螢幕閃爍及文字識別難度大,導致增加眼睛的疲勞或誘發頭痛。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種抗眩膜已被主要用於減少光的反射。當抗眩膜被佈置在影像顯示裝置的表面時,藉由允許表面突起,以誘導不規則的反射。
同時,霧度的測量已被廣泛用於評估抗眩膜之抗眩性能的相關技術中。韓國專利公開號第2011-0124376號揭露一種光學層壓板,當整個霧度值是由Ha值指定且光學層壓板的內霧度值是由Hi指定時,該光學層壓板具有大於0%但小於90%的Ha值、大於0%但小於90%的Hi值,及不比0.8小但小於1.0的Hi/Ha;當光學層壓板的表面霧度是由Hs指定時,Hs不小於0.1但小於6.0;Sm不小於60μm但不大於400μm;θa不小於0.1度但不大於1.2 度;Rz大於0.2μm但不大於1.2μm。影像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器、電致發光顯示器、電漿顯示面板、場致發射顯示器等等。
然而,在實際的顯示裝置中,由於外部光的反射,霧度測量不能絕對地反映影像劣化現象,又表面粗糙度值不能明確反映外部光的反射現象,因此這些參數都有在評估抗眩膜的光學特性時的局限性。
於是,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是提供一種抗眩膜,能夠具有優異的抗眩光特性和卓越的黑度,藉由使用一反射率參數(X),反映由於外部光線反射導致的圖像劣化現象,從而呈現清晰的圖像於顯示設備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提供具有5~20的反射率參數(X)的一種抗眩膜,該反射率參數(X)由方程式1所定義:[方程式1]反射率參數(X)=(A/B) X 100
其中A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除了反射自抗眩膜表面法線8°方向外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B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
反射率參數(X)可以是7~15。
抗眩膜可包括一抗眩層,在相對於100重量百分比之抗眩層總組成中,該抗眩層包含5~80重量百分比的一透光樹脂,及0.5~30重量百分比的透光顆粒。
透光顆粒的平均粒徑可為1~10μm。
抗眩層的厚度可為1~20μm。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包括該抗眩膜的一偏光板。
本發明是針對一種具有5~20反射率參數(X)的抗眩膜,該反射率參數(X)由方程式1所定義:[方程式1]反射率參數(X)=(A/B) X 100
其中A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除了反射自抗眩膜表面法線8°方向外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B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
“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除了反射自抗眩膜表面法線8°方向外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使用積分球量測”意謂光線散射在抗眩膜表面上。因此,反射率參數(X)表示為基於所有反射在抗眩膜表面上的散射光線量之百分比。
依照本發明的一個態樣,反射率參數(X)可為5~20,最好是7~15。如果反射率參數(X)小於5,抗眩膜的抗眩特性可能會變差,導致在外部光反射的時間裏,降低顯示設備的可視性。如果反射率參數(X)大於20,光線散射可能會變嚴重,導致黑度惡化。
抗眩膜具有包含用於形成抗眩層的組合物的抗眩層,該組合物由透光樹脂與透光顆粒所組成。
透光樹脂是一種光固化型樹脂,可包括光固化型(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單體。
關於光固化型(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環氧(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甲基)丙烯酸酯等等。氨基甲酸(甲基)丙烯酸酯可能較好。氨基甲酸(甲基)丙烯酸酯可藉使用具有一羥基在其分子中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一種具有異一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在催化劑的存在下而製備。具有一羥基在其分子中的(甲基)丙烯酸之具體例子可以是一或多個選自由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異丙基(甲基)丙烯酸、4-羥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開環羥基丙烯酸、季戊四醇三/四(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及二季戊四醇五/六(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此外,具有一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的具體例子可以是一或多個選自由1,4-二異氰酸丁烷、1,6-二異氰酸己烷、1,8-二異氰酸辛烷、1,12-1,12-二異氰酸十二烷、1,5-二異氰酸基-2-甲基戊烷、三甲基-1,6-二異氰酸己烷、1,3-雙(異氰酸甲基)環己烷、反式-1,4-環己烯二異氰酸酯、4,4'-亞甲基雙(環己基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甲苯-2,4-二異氰酸酯、甲苯-2,6-二異氰酸酯、二甲苯基-1,4-二異氰酸酯、四甲基-1,3-二異氰酸酯、1-氯甲基-1,4-二異氰酸酯、4,4'-亞甲基雙(2,6-二甲基苯基異氰酸酯)、4,4'-氧雙(異氰酸苯酯)、來自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的三官能的二異氰酸及甲苯二異氰酸酯的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所組成的群組。
關於單體,任何一般能使用的單體皆能被使用。例如,具有 如一光固化性官能基、一不飽和基團,如(甲基)丙烯醯基、一乙烯基、一苯乙烯基、一烯丙基等等的單體,可以被使用。其中,具有(甲基)丙烯醯基的單體較好。
具有(甲基)丙烯醯基的單體具體例子可以是一或多個選自由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2,4-環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五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六三(甲基)丙烯酸酯、雙(2-羥乙基)異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羥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異辛基(甲基)丙烯酸酯、異癸基(甲基)丙烯酸酯、硬脂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氫糠基(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異冰片(甲基)丙烯酸酯所組成的群組。
光固化型(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和單體作為透光樹脂的例子可被單獨使用或使用於在兩種或更多種的組合中。
關於透光顆粒,任何能被用在本領域中且提供抗眩性質的顆粒,都可被使用而無限制。關於透光顆粒,例如,二氧化矽粒子、矽樹脂粒子、三聚氰胺類樹脂粒子、丙烯酸類樹脂粒子、苯乙烯類樹脂粒子、丙 烯酸-苯乙烯類樹脂粒子、聚碳酸酯類樹脂粒子、聚乙烯類樹脂顆粒、氯乙烯類樹脂粒子等等可被使用。透光顆粒的例子可以是單獨使用或兩種或更多種的混合使用。
透光顆粒的平均顆粒直徑最好在1~10μm。如果透光顆粒的平均顆粒直徑小於1μm,凹面-凸面難以形成於抗眩層的表面,導致防眩性質的惡化。如果透光顆粒的平均顆粒直徑大於10μm,,抗眩層表面粗糙,導致能見度惡化。
透光顆粒的含量相對於100重量百分比的透光樹脂最好為1~20重量百分比。
小於透光樹脂的15重量百分比可能達不到足夠的改良硬度。超過透光樹脂的80重量百分比可能會惡化塗佈性。此外,小於透光顆粒的0.5重量百分比可能惡化抗眩性質,超過透光顆粒的30重量百分比可能惡化抗眩層的白化現象。
用於形成抗眩層的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一光引發劑。關於光引發劑,任一種可以使用在本領域中的皆可使用,沒有限制。引發劑的具體例子可以包括至少一種選自由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二苯甲酮芐基二甲基縮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4-羥基環己基苯基酮、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蒽醌、三苯胺、咔唑、芴、3-甲基苯乙酮、4-氯乙醯苯酮、4,4-二甲氧基苯乙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及二苯甲酮所組成的群組。
光引發劑的含量相對於100重量百分比的總組成較佳為0.1到10重量百分比。如果光引發劑的含量小於0.1重量百分比,固化速度可能 會降低。如果光引發劑的含量大於10重量百分比,由於過度固化,裂紋可能發生在抗眩層中。
為了提高分散性和塗佈性,用於形成抗眩層的組合物可被使用稀釋在溶劑中。關於溶劑,任何已知材料使用為用於形成抗眩層的組合物領域中的溶劑,都可以被使用而無限制。
溶劑的具體例子可以包括醇類(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甲基溶纖劑、乙基溶纖劑等)、酮類(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二乙基酮、二丙基酮、環己酮等)、己烷類(己烷、庚烷、辛烷等)及苯類(苯、甲苯、二甲苯等)等等,他們可被單獨使用或使用於在兩種或更多種的組合中。
溶劑的容量相對於100重量百分比的總組成可為10~95重量百分比。小於10重量百分比,由於高黏度,溶劑可能會劣化加工性。超過95重量百分比,溶劑可能使固化過程非常耗時,導致惡化經濟的可行性。
抗眩層可由塗佈用於形成抗眩層的組合物稀釋在溶劑中的溶液,至透明基膜的一表面而形成,之後進行乾燥與紫外光固化。抗眩層的厚度最好在1~20μm。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依照本發明的抗眩膜的偏光板。即,本發明的偏光板可由層壓結合前述依照本發明的抗眩膜於一般偏光片的一或二表面上而製造。偏光片可以在其至少一個表面上設置有一保護膜。
以下,本發明將經由實例和比較實例,進行更詳細地說明。下面的實例僅具說明性與描述性,不應用來限制或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實例1
一種用於形成抗眩層的組合物由使用攪拌棒混合20重量百分比的聚氨酯丙烯酸酯(Miwon商業公司,產品:PU620)、20重量百分比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Miwon商業公司,產品:PU620M340)、2重量百分比的透光顆粒(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Sekisui Tech聚合物公司製造,折射率:1.51,平均顆粒直徑:4.5μm)、20重量百分比的甲基乙基酮(Daejung化學及金屬公司)、27重量百分比的丙二醇單甲基醚(Daejung化學及金屬公司)、2.5重量百分比的光引發劑(Siba公司,產品:PU620I-184)及0.5重量百分比的勻染劑(BYK化學公司,產品:PU620BYK3550)而製備,接著經過一PP材料過濾器而過濾。
該製備的用於形成抗眩層的組合物被塗佈一層60μm-厚的三醋酸纖維素膜,以具有3.8μm厚的樹脂,接著於70℃下進行2分鐘乾燥溶劑。該乾燥膜於400mJ/cm2的積分光下照射紫外線光,因而製造具有抗眩層的抗眩膜。
實例2
一種抗眩膜由相同於實例1中的方法所製造,除了樹脂厚度為4.3μm。
實例3
一種抗眩膜由相同於實例1中的方法所製造,除了樹脂厚度為4.0μm.。
實例4
一種抗眩膜由相同於實例1中的方法所製造,除了透光顆粒為矽樹脂顆粒(Momentive公司、Tospearl 145,折射率:1.43,平均顆粒直 徑:4.5μm)。
實例5
一種抗眩膜由相同於實例1中的方法所製造,除了樹脂厚度為3.0μm.。
比較實例1
一種抗眩膜由相同於實例1中的方法所製造,除了樹脂厚度為2.0μm。
比較實例2
一種抗眩膜由相同於實例1中的方法所製造,除了樹脂厚度為5.0μm。
一個黑色丙烯酸板結合至製造的抗眩膜之後表面,反射率A與B由使用一分光光度計(Konica Minolta公司,CM-3700d)而量測。
反射率A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除了反射自抗眩膜表面法線8°方向外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反射率B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特別是反射率A與B依照ISO標準d/8結構而量測,脈衝氙燈用作為光源。一6英吋積分球依照SCE方法,在10nm的間隔,從360nm到740nm,用來量測反射率A。由波長量測的反射率A與B值轉化為由CIE 1931標準色度學系統所計算的Y值。
量測之A與B的值是用來計算由方程式1所定義的反射率參數(X),並表列於表1中。
[表1]
實驗實例
製造於上述實例及比較實例中的抗眩膜之物理性質,如下般地測量之,其結果表列於表2中。量測及評估進行如下。
(1)抗眩膜霧度之量測
每一製造於上述實例及比較實例中的抗眩膜的霧度值,由使用Sga公司製造的HZ-1-霧度儀而量測。塗覆膜的霧度值與塗覆膜的濁度相關,較高的霧度值意謂著該膜較混濁。
(2)抗眩膜透光-清晰度之量測
每一製造於上述實例及比較實例中的抗眩膜被結合到黑色丙烯酸板,接著其透光-清晰度由使用透光清晰度儀(ICM-1T,Sga公司)而量測。反射率-清晰度由累計0.25mm、0.5mm、1.0mm及2.0mm的縫隙間隔的反射率-清晰度值而量測。透光-清晰度值與黑度相關,越高的透光-清晰度值意謂著較佳的黑度。
[評估]
透光-清晰度不低於200但不高於400:黑度非常好
透光-清晰度不低於100但不高於200:黑度好
透光-清晰度不低於100:黑度壞
(3)抗眩膜抗眩性質之視覺評估
每一製造於上述實例及比較實例中的抗眩膜被結合到黑色丙烯酸板。接著,三波長落地燈反射於抗眩膜的一表面,用以查核落地燈形狀的清晰度。
[評估]
抗眩性質◎:落地燈的形狀被扭曲,因而並沒有發現邊界線。
抗眩性質○:落地燈的形狀是扭曲的,但可見。
抗眩性質X:落地燈的形狀清晰可見。
如上所述,依照本發明的抗眩膜能具有優良的抗眩性質,並解決由於外部光的反射而造成的圖像劣化,從而在被應用到顯示設備時,由滿足介於5~20範圍內的反射率參數(X),提供清晰的影像。

Claims (6)

  1. 一種具有5~20的反射率參數(X)之抗眩膜,該反射率參數(X)由方程式1所定義:[方程式1]反射率參數(X)=(A/B) X 100其中A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除了反射自抗眩膜表面法線8°方向外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B為使用積分球,當光線入射到抗眩膜的表面時,由量測各方向反射的光線之反射率(%)而獲得的數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抗眩膜,其中該反射率參數(X)為7~1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抗眩膜,其中該抗眩膜包括一抗眩層,在相對於100重量百分比之抗眩層總組成中,該抗眩層包含5~80重量百分比的一透光樹脂,及0.5~30重量百分比的透光顆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抗眩膜,其中該透光顆粒的平均粒徑為1~10μ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抗眩膜,其中該抗眩層的厚度為1~20μm。
  6. 一種偏光板,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5項任一項所述之抗眩膜。
TW102148098A 2012-12-26 2013-12-25 抗眩膜及使用該抗眩膜的偏光板 TW2014323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53404A KR101959476B1 (ko) 2012-12-26 2012-12-26 방현 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편광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2322A true TW201432322A (zh) 2014-08-16

Family

ID=5102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8098A TW201432322A (zh) 2012-12-26 2013-12-25 抗眩膜及使用該抗眩膜的偏光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504630A (zh)
KR (1) KR101959476B1 (zh)
CN (1) CN104884983B (zh)
TW (1) TW201432322A (zh)
WO (1) WO201410463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6146B1 (en) * 1998-07-31 2001-07-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Post-forming continuous/disperse phase optical bodies
JP3383260B2 (ja) * 1999-04-26 2003-03-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ニュートラル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004835A (ja) * 1999-06-22 2001-01-12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偏光回折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1002797A (ja) * 1999-06-22 2001-01-09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フィルム
KR100637556B1 (ko) * 1999-06-22 2006-10-20 니폰 오일 코포레이션 (신 니혼 세키유 가부시키 가이샤) 반사형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080967B2 (ja) * 2003-07-18 2008-04-2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光反射シート及びその成形品
JP2007264113A (ja) * 2006-03-27 2007-10-11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293303A (ja) * 2006-03-28 2007-11-08 Fujifilm Corp 光散乱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844254B2 (ja) * 2006-06-20 2011-12-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08020587A1 (fr) * 2006-08-14 2008-02-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Stratifié optique antireflet
JP4155337B1 (ja) * 2007-02-21 2008-09-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JP2009069477A (ja) * 2007-09-13 2009-04-02 Bridgestone Corp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10085627A (ja) * 2008-09-30 2010-04-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71104B1 (ko) * 2011-05-27 2017-08-2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방현 필름,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4983A (zh) 2015-09-02
JP2016504630A (ja) 2016-02-12
CN104884983B (zh) 2017-07-11
KR101959476B1 (ko) 2019-03-18
KR20140083527A (ko) 2014-07-04
WO2014104637A1 (ko) 2014-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4810B (zh) Anti-glare hard coating film
TWI546571B (zh) Display device
US20130115469A1 (en)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hard coat layer, method for producing hard coat film, hard coat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panel
TWI776297B (zh) 防眩膜及具有此防眩膜之偏光板
JP2009037046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TWI547721B (zh) 防眩薄膜、以及使用該薄膜的偏光板和顯示裝置
KR101432987B1 (ko) 투과도가 우수한 내지문성 방현코팅액 조성물 및 상기 조성물을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내지문성 방현필름
TW201947260A (zh) 防眩光膜及顯示設備
CN106574991A (zh) 防眩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827243B (zh) 顯示器
JP2020129140A (ja) 防眩フィルム
TW201940339A (zh) 顯示面板用之可見性改良膜及包括彼之顯示裝置
EP3715111B1 (en)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432322A (zh) 抗眩膜及使用該抗眩膜的偏光板
US9606271B2 (en) Anti-glare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glare film,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fferent size particles with impregnation layers
TW201428354A (zh) 擴散膜及使用該擴散膜的偏光板
TW201927568A (zh) 顯示面板用之可見性改良膜及包括彼之顯示裝置
US12092794B2 (en)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2014209138A (ja) 光学積層体
KR102492778B1 (ko)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201923383A (zh) 顯示面板用之可見性改良膜及含彼之顯示裝置
US9529121B2 (en) Anti-glare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anti-glare film, polariz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7761805A (zh) 显示器
CN111788072A (zh) 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视性改善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WO2019172731A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시인성 개선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