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9339A - 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09339A TW201409339A TW101130401A TW101130401A TW201409339A TW 201409339 A TW201409339 A TW 201409339A TW 101130401 A TW101130401 A TW 101130401A TW 101130401 A TW101130401 A TW 101130401A TW 201409339 A TW201409339 A TW 20140933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touch
- arc
- track
- touch panel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顯示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感測一觸控軌跡;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以及於該等顯示位置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動態提供功能圖示的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可攜式裝置均提供了觸控操作的功能,為了提供使用者更為便利的操作,觸控尺寸的面積也越做越大。舉例來說,電子書、平版電腦均屬於相對大尺寸(約為7.0~10.0吋)的可攜式裝置,手機的尺寸雖然較小(約為3.7~4.7吋),但是大尺寸的手機也越來越常見。
請參照第1A圖,其繪示使用者操作習用技術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為便於說明,以下均以圓形圖案代表不同的功能圖示1a,但是在實際應用時並不受此局限。
由圖式中可以看出,觸控面板1所提供的功能圖示可能散布在觸控面板1的不同方位,因此使用者需要以一隻手支撐觸控面板1,並以另外一隻手進行觸控操作。
也就是說,可攜式裝置提供的大尺寸觸控面板,讓使用者必須以雙手操作。然而,使用可攜式裝置的場合不盡相同,使用者並不一定方便同時以雙手操作觸控面板。
舉例來說,使用者可能處於移動狀態中,或者有其中
一隻手必須用於其他目的,像是站立搭車時,必須手握把手;行動時,手上拿著其他物品等;或是單手受傷等情形。此時,使用者便無法以第1A圖的方式控制觸控面板。
請參照第1B圖,其繪示使用者僅能以單手握持觸控面板的示意圖。此圖式代表使用者在此種情況下,僅以右手握持可攜式裝置。此時,若功能圖示位於顯示面板1的相對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時,使用者便無法選擇在該些位置的功能圖示。
承上,僅管大尺寸的觸控面板越來越普及,但是對使用者操作可攜式裝置的場合而言,並非隨時都適合以雙手控制觸控面板1。也就是說,觸控面板1所提供的功能圖示排列方式造成使用者操作時相當不便。
本發明之一方面係為一種應用於一觸控面板的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感測一觸控軌跡;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以及於該等顯示位置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係為一種可攜式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一觸控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一側,其係感測在該面板上的一觸控軌跡;一控制單元,電連接於該顯示面板與該觸控感測單元,其係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並控制該顯示面板於於該等顯示位置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本發明之再一方面係為一種應用於一觸控面板的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感測一觸控點的位置;以及根據該觸控點的位置與一預設排列方式而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本發明之又一方面係為一種可攜式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一觸控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一側,其係感測一觸控點的位置;以及一控制單元,電連接於該顯示面板與該觸控感測單元,其係根據該觸控點的位置與一預設排列方式而控制該顯示面板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以下說明如何提供一種新的操作思維,讓各種具有觸控面板的可攜式裝置,能夠透過單手進行控制,並提升使用者操作時的便利性。以下的說明雖然假設使用者僅以右手握持著可攜式裝置為主,但是本發明構想的應用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見第2A圖,其係使用者以右手掌心抵著觸控面板的邊緣時,觸控面板感測拇指觸控位置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使用者以右手握持著觸控面板2,此時,使用者將右手虎口夾著觸控面板2的右側邊緣。由圖中可以看出,當使用者握持著觸控面板2時,右手的拇指會在觸控面板2形成一個觸控點2t。
請參見第2B圖,其係使用者以手掌抵著觸控面板的邊緣時,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的觸控軌跡之示意圖。
如圖中的箭頭方向所示,當使用者僅以右手操作觸控面板2時,其右手的拇指仍可自由於觸控面板2上方移動。因此,右手拇指在觸控面板2上的移動範圍,可視為當使用者操作觸控面板2時,相對容易進行觸控操作的區域。
據此,本發明提出了在觸控面板2上,彈性改變提供給使用者進行觸控選項操作的作法。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觸控面板2可以判斷使用者目前使用的是單手操作模式,或是雙手操作模式。在判斷得出使用者使用的是哪一種操作模式後,觸控面板2將根據不同種類的操作模式而對應提供功能圖示的顯示方式。
舉例來說,當使用者以雙手操作觸控面板2時,判斷使用者操作觸控面板2相對容易,此時利用觸控面板2的整體面積顯示。
另一方面,若觸控面板2判斷使用者是以單手操作觸控面板時,代表觸控面板2不適合以散布的方式顯示功能圖示。因此,觸控面板2在此種情況下,能後因應使用者容易進行觸控操作的區域,選擇僅以部分的顯示區域顯示功能圖示。
觸控面板2可以透過使用者所產生的觸控行為,如:點按、畫、滑動等,判斷使用者是否希望切換操作模式的設定。亦即,當使用者操作了一個用於啟動切換操作模式
的操作行為時(點按、畫、滑動),觸控面板便由在固定位置顯示功能圖示的操作模式,切換為彈性顯示功能圖示的操作模式,反之亦然。
舉例來說,當觸控面板2感測使用者對觸控面板2長按一段時間後,判斷使用者希望由雙手操作模式轉換為單手操作模式;或者,根據使用者在觸控面板2所畫出的辨識軌跡而確認啟動單手操作模式。關於操作模式切換的判準方式可以根據系統或應用的不同而異,此處不多詳述。
當觸控面板2啟用單手操作模式時,配合使用者握持可攜式裝置的方式,觸控面板2將以較小範圍的顯示區域來顯示功能圖示,讓使用者可以方便的進行觸控操作。
以下說明觸控面板2如何感測使用者以單手進行操作並提供合適的功能顯示區域。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觸控面板2首先透過第2B圖的方式感測使用者在觸控面板產生的觸控軌跡。也就是說,觸控面板2感測出使用者在觸控面板所產生的弧線外形的觸控軌跡。此時,由使用者的拇指所畫下的弧線軌跡便可視為觸控面板2的範圍中,使用者最易於操作的範圍。
請參見第3A圖,其係根據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代表將功能圖示3a以類似星芒狀方式排列在觸控點3t的週圍,這些功能圖示3a所圍繞的區域相當於第2B圖中以箭頭標示的觸控軌跡所包含的範圍。
更進一步而言,觸控軌跡指的根據在觸控面板側邊上的選定位置為圓心所繪示之第一弧線。舉例而言,在觸控
面板3側邊上的選定位置相當於使用者實際握持觸控面板3時,虎口實際位於觸控面板3側邊的握持位置。此外,第一弧線代表大拇指在觸控面板3上滑動時所產生的觸控軌跡。
在此較佳實施例中,觸控面板3會先根據第2B圖的作法感測得出第一弧線,搭配功能圖示的數量與第一弧線而決定應該如何選擇顯示位置。待顯示位置確定後,再於顯示位置顯示各個功能圖式。
例如:假設共有八個功能圖示需要顯示,則將弧線畫分為八個弧線區段,並於第一弧線上選定八個顯示位置。須留意的是,這八個弧線區段彼此之間可能等長也可能不等長。
請參見第3B圖,其係根據第3A圖而說明本發明如何定義根據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流程圖。
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步驟S311);接著根據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將第一弧線區分為複數個弧線區段(步驟S313);以及根據弧線區段而於第一弧線選定該等顯示位置(步驟S315)。
由於顯示功能圖示3a時,係以觸控點3t為中心向周邊散布,讓使用者即使是維持單獨以右手握持可攜式裝置的情況下,仍然可以輕鬆的透過移動大拇指的方式,選擇各個功能圖示3a而進行觸控操作。
再者,即便假設使用者同樣以右手握持觸控面板3,在不同情況使用者可能相對握持於觸控面板的右上方或右下方。此時,根據觸控點3t的位置而定義的操作範圍
也會改變。
承上所述,此種以初始狀態的觸控點為中心,在周邊提供可選用的功能圖示的作法,讓使用者在操作顯示面板時,具有更高的彈性。當然,本發明也可以應用於當使用者使用左手或其他手指進行觸控操作的情形。
在此基礎上,顯示面板彈性定義操作範圍而顯示功能圖示的作法可能以不同方式實現。以下將再進一步舉出其他用於定義操作範圍的作法。
請參見第4A圖,其係根據觸控的弧線軌跡而於同心圓的弧線位置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同樣假設使用者透過如第2B圖的方式先以右手大拇指在觸控面板4上畫出一個弧線軌跡。
接著,觸控面板4可以預設在與這個弧線軌跡同樣位於同心圓位置的弧線軌跡上,顯示功能圖示。需留意的是,此處雖然以虛線標示具有同心圓關係的弧線軌跡,但是觸控面板4可以選擇性的顯示或不顯示這些弧線軌跡。
請參見第4B圖,其係根據第4A圖的作法,以同心圓的弧線分層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為了便於說明,此圖式僅標出第4A圖中,實際用於顯示功能圖示的區域。
當使用者希望以此種模式使用計算機功能時,顯示畫面會出現阿拉伯數字以及運算符號。此處假設將可能用到的功能圖示排列顯示於三層具有同心圓關係的弧線軌跡
在此較佳實施例中,阿拉伯數字1~3顯示在最內圈的同心圓弧線軌跡上;阿拉伯數字4~8顯示在由內向外的第二圈的同心圓弧線位置上;阿拉伯數字9、0與運算符號
顯示在由內向外第三圈的同心圓弧線位置上。
一旦觸控面板4採用如第4B圖所示的顯示方式顯示計算機功能的相關功能圖示後,使用者便可以維持以右手握持可攜式裝置的姿勢,僅需透過大拇指的移動而完成操作計算機的功能。因此,這種功能圖示的顯示方式讓可攜式裝置的使用更為彈性。
請參見第4C圖,其係根據第4A、4B圖而說明本發明如何定義根據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流程圖。
首先判斷選定位置、所欲顯示之功能圖示的數量(步驟S331);判斷第一弧線之半徑(步驟S333);根據選定位置而得出與第一弧線位於同心圓位置之第二弧線(步驟S335);以及根據該等弧線的位置、長度,以及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顯示位置(步驟S337)。
當然,本發明所述的功能圖示顯示方式不限制所應用的軟體內容。因此,無論是利用可攜式裝置進行打電話、使用計算機、瀏覽操作介面、選取歌曲、選取照片等操作時,針對軟體內部的功能提供操作;或者,在主功能選單以類似方式將代表前述應用軟體的功能圖示,以類似的方式顯示等,均為本發明構想可能應用的情形。
以下再利用第5A、5B圖說明另外一種排列功能圖示的操作方式。
請參見第5A圖,其係根據觸控的弧線軌跡而於同心圓的射線方向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同樣假設觸控面板5會根據使用者的大拇指所畫出的弧線而顯示不同層的同心,與第4A圖不同的是,此處還定義了由圓心向
外的射線方向。
請參見第5B圖,其係根據第5A圖的作法,於同心圓的射線方向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係以電話撥打功能為例,在此圖式中,假設阿拉伯數字係由內而外排列於射線與同心圓弧線的交點位置上。
依照由上而下的順序,定義第4B圖的三條射線分別為第一射線、第二射線、第三射線。利用這三條射線與內層的四層同心圓弧線的交點,定義出十二個用於顯示功能圖示的顯示位置。
因此,第5B圖假設第一射線用於顯示阿拉伯數字1~4;第二射線用於顯示阿拉伯數字5~8;以及,第三射線用於顯示阿拉伯數字9、0,以及撥出、取消的功能按鍵。當然,以射線搭配平行曲線的交點定義顯示位置的作法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見第5C圖,其係根據第5A、5B圖而說明本發明如何定義根據觸控軌跡的位置,而在觸控面板顯示功能圖示之流程圖。
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步驟S321);以選定位置為起點,朝向第一弧線的複數個切點而得出複數個射線(步驟S323);以及沿著該等射線而選取顯示位置(步驟S325)。
在更進一步的應用中,使用者利用右手拇指所繪式的觸控軌跡並不限於是一個弧線,而可以是一個連續曲線或是一個觸控點。
接著假設使用者利用右手拇指所畫出的軌跡是一個
瘦長型的S軌跡。再者,觸控面板也不需要限定使用者僅能在靠近觸控面板邊緣的位置繪式觸控軌跡。舉例來說,使用者也可以利用右手食指在觸控面板繪示觸控軌跡。
請參見第6A圖,其係使用者以右手抵著觸控面板的邊緣,並以右手拇指描繪任意觸控軌跡之示意圖。當然,本發明的構想也可能被應用於其他外觀的觸控軌跡。
請參見第6B圖,其係使用者以右手的食指描繪任意觸控軌跡之示意圖。也就是說,除了右手拇指所及的範圍外,使用者也可以在觸控面板6的任意位置上,隨個人喜好,而任意以其他手指先繪示一個用於顯示功能圖示的觸控軌跡。
例如:若使用者握持著觸控面板的上方時,使用者所描繪的觸控軌跡可能相對靠近觸控面板的上方;以及,若使用者以左手握持著觸控面板的左側時,使用者所描繪的觸控軌跡可能相對靠近觸控面板的左側,其餘作法也可類推使用。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實際根據觸控軌跡雸顯示功能圖示時,功能圖示的顯示方式也可能不同。
請參見第7A圖,其係觸控面板將相同尺寸的功能圖示顯示於觸控軌跡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當使用者輸入了觸控軌跡後,觸控面板7以相同大小的圖式顯示功能圖示7a。各個功能圖示7a彼此之間的顯示間距的長度係可彼此相等、根據在觸控軌跡的不區段而彼此相異。
請參見第7B圖,其係觸控面板將不同尺寸的功能圖示顯示於觸控軌跡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當使用者輸入觸
控軌跡後,觸控面板7以不同尺寸的圖式顯示功能圖示7b。例如:將目前所選定的功能圖示7b以較大尺寸的圖式顯示,或是將靠近觸控軌跡中段的位置,相當於使用者較為容易進行選取操作的位置尚的功能圖示7b與以放大。
除了功能圖示的顯示尺寸外,其他像是功能選項實際顯示時的間距等,都可以另外由顯示面板的軟體來改變。這些應用上的顯示變化屬於軟體呈現的改變,而為本領欲習用技術之人所能彈性變更的。
請參見第8A圖,其係以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任意描繪的一種觸控軌跡後,據此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使用者以"之"字型畫出觸控軌跡,此時觸控面板8也將因應這種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8a。
請參見第8B圖,其係以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任意描繪的另一種觸控軌跡後,據此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使用者以一個半圓型的方式當作觸控軌跡,此時觸控面板8也將因應這種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8b。
請參見第8C圖,其係以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任意描繪的再一種觸控軌跡後,據此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使用者先以觸控方式畫出兩條弧線所形成的觸控軌跡,此時觸控面板也將因應這種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8c。
請參見第9圖,其係一種依據第6A、6B、7A、7B、8A、8B、8C圖的作法而顯示功能圖示的流程圖。
得出該觸控軌跡在觸控面板的位置與長度(步驟S341);判斷所欲顯示之功能圖示的數量(步驟S343);根
據觸控軌跡的長度與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複數個顯示間距(步驟S345);以及,於觸控軌跡的位置,根據顯示間距而顯示功能圖示(步驟S347)。
請參見第10A圖,其係將本發明應用於觸控面板之方塊圖。觸控面板10包含:顯示面板101、觸控感測單元103、控制單元102。觸控感測單元103與控制單元102設置在顯示面板101的內側,且三者電連接於彼此。
觸控感測單元103用於感測在顯示面板101上的觸控軌跡;而控制單元102根據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並控制顯示面板101於於該等顯示位置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換言之,利用控制單元102來實現如第3B、4C、5C、9圖的流程,決定用於功能圖示的顯示位置後,再對應控制顯示面板101顯示這些功能圖示。後續,觸控感測單元103再進一步根據使用者實際選取的功能圖示,將觸控感測結果傳送給控制單元102,提供後續功能的相關操作。
請參見第10B圖,其係彙整前述根據觸控軌跡而定義功能圖示顯示方法的流程圖。根據前述較佳實施例的說明,本發明所舉出應用於觸控面板的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感測觸控軌跡(步驟S1);根據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步驟S3);以及於顯示位置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步驟S5)。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另一較佳較佳實施例,則採用預設顯示軌跡的作法,讓功能圖示根據預設顯示軌跡而顯示功
能圖示。使用者可以任意在顯示面板上的任意一點選取後,以選取點為中心,搭配預設顯示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
其中預設排列方式係指根據預設顯示軌跡、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功能圖示之顯示位置。舉例而言,預設顯示軌跡可為Z字型軌跡、弧狀軌跡、同心圓排列軌跡、放射狀軌跡等。
預設顯示軌跡可以是一個出廠時就預設好的顯示軌跡。此外,可攜式裝置亦可以提供一個設定流程,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喜好而設定預設顯示軌跡。
請參見第11A圖,其係觸控面板所採用的預設顯示軌跡之示意圖。在此圖式中假設預設顯示軌跡是一個如閃電外觀的軌跡,此預設顯示軌跡的取得可以顯示面板所固定提供,或者由使用者透過個人化的設定流程而定義。
當使用者任意於觸控面板上點選了一個觸控點後,以這個觸控點當作預設顯示軌跡的中心。接著,顯示面板再依照此處定義的預設顯示軌跡在顯示面板的位置而顯示功能圖示。
請參見第11B圖,其係根據第11A圖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說明了功能圖示的圖式將對應於預設顯示軌跡而定義相對應的顯示位置。同樣的,隨著應用的不同以及所欲顯示的功能圖示數量的不同,實際顯示功能圖示的作法也可能改變。
例如:當功能圖示的個數較多時,改變其顯示間距;不同的功能圖示之間具有長度不等的顯示間距;不同的功能圖示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尺寸;以及,使用者也可以
先定義在單手模式較經常使用的功能圖示,並選擇僅顯示該些較經常使用的功能圖示等。
由於這些作法均為可攜式裝置在實現系統軟體規畫時所能彈性調整的,且其種類可能相當多元,此處便不多加著墨。
也就是說,觸控面板提供了一個預設的顯示軌跡,而使用者選擇所欲點選的觸控點。隨著觸控點在顯示面板的位置改變,顯示軌跡因為以其作為中心點,進一步使功能圖示的顯示位置也一併發生改變。
請參見第11C圖,其係將本發明應用於觸控面板之方塊圖。觸控面板11包含:顯示面板111、觸控感測單元113、控制單元112。觸控感測單元113與控制單元102設置在顯示面板的內側,且三者電連接於彼此。
觸控感測單元首先感測觸控點的位置;另一方面,控制單元則根據觸控點的位置與預設排列方式(預設顯示軌跡)而控制顯示面板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請參見第11D圖,其係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動態感測觸控點位置,並根據預設顯示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流程圖。此種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感測觸控點的位置(步驟S21);以及根據觸控點的位置與預設排列方式而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步驟S23)。
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讓使用者可以僅以單手就容易對觸控面板進行操作的方法。此方法可進一步被應用於各種觸控面板的使用場合,亦不需以單手操作為限。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構想,以下分別利用第12A~12C圖,以及第13A~13D圖兩種觸控點位置,而於顯示面板的不同位置顯示功能圖示的作法。
請參見第12A圖,其係由使用者在觸控面板上任意選定觸控點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使用者在觸控面板12上的一第一位置選擇了一個觸控點12t。
請參見第12B圖,其係根據第12A圖的觸控點所在的第一位置,搭配預設顯示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此圖式說明觸控面板12利用使用者選擇的第一位置作為預設顯示軌跡12m的中心。根據觸控點12t的位置而決定了預設顯示軌跡12m後,再利用預設顯示軌跡而決定如何顯示功能圖示12a。
請參見第12C圖,其係觸控面板根據第12B圖作法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係根據第12B圖的作法而實際在觸控面板顯示功能圖示。
請參見第13A圖,其係由使用者在觸控面板上任意選定觸控點之示意圖。此圖式假設使用者在一第二位置選擇了一個觸控點13t。
請參見第13B圖,其係根據第13A圖的觸控點所在的第二位置,搭配預設顯示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採用類似第11C的作法定義了功能圖示13a的顯示位置,但是以第二位置當作預設顯示軌跡13m的中心。
與第一位置相較,第二位置相對偏向顯示面板13的右側,因此,預設顯示軌跡13m在顯示面板13的位置也相對靠近顯示面板13的右側。
請參見第13C圖,其係觸控面板根據第13B圖作法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此圖式係根據第13B圖的作法而在觸控面板顯示功能圖示。
進一步比較第12C圖與第13C圖可以發現,根據本發明構想之較佳實施例,功能圖示的實際顯示位置會根據使用者所選擇的觸控點位置的改變而調整。
比較第12A圖的第一位置與第13A圖第二位置時,可以看出第二位置在顯示面板中的位置相對靠近顯示面板的右方。進一步比較第12C圖與第13C圖可以看出,就功能圖示的整體顯示而言,在第13C圖中的功能圖示相對較第12C圖的功能圖示更為接近觸控面板的右側。
無論是根據觸控軌跡的感測,或是以觸控點的位置搭配預設顯示軌跡的作法,本發明所提出的顯示方法可以透過螢幕顯示(on-screen display,簡稱為OSD)方式來實現。在實際應用時,利用顯示方法所顯示功能圖示可以對應於複數個應用軟體,或是對應於同一個應用軟體之複數個參數設定。
將功能圖示對應於複數個應用軟體指的情形是:與主選單中提供分類的功能選項相對應的功能圖示;在遊戲選單中的各種遊戲等。將功能圖示對應於應用軟體之複數個參數設定指的則是:在影音播放軟體提供播放、快轉、音量調整功能的功能圖示;或是提供計算機計算功能時的數字按鍵等。
本發明可被應用於智慧型手機、行動導航裝置、影音娛樂裝置、平板電腦等可攜式裝置。除了能讓使用者能
輕易的利用單手操作外,此種作法還進一步讓使用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而編排與使用個人化的操作介面。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3、4、5、6、7、8、10、11、12、13‧‧‧觸控面板
1a、3a、5a、7a、7b、8a、8b、8c、11a、12a、13a‧‧‧功能圖示
2t、3t、11t、12t、13t‧‧‧觸控點
101、111‧‧‧顯示面板
103、113‧‧‧觸控感測單元
102、112‧‧‧控制單元
11m、12m、13m‧‧‧預設顯示軌跡
第1A圖,其繪示使用者操作習用技術之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1B圖,其繪示使用者僅能以單手握持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第2A圖,其係使用者以右手掌心抵著觸控面板的邊緣時,觸控面板感測拇指觸控位置之示意圖。
第2B圖,其係使用者以手掌抵著觸控面板的邊緣時,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的觸控軌跡之示意圖。
第3A圖,其係根據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3B圖,其係根據第3A圖而說明本發明如何定義根據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流程圖。
第4A圖,其係根據觸控的弧線軌跡而於同心圓的弧線位置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4B圖,其係根據第4A圖的作法,以同心圓的弧線
分層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4C圖,其係根據第4A、4B圖而說明本發明如何定義根據觸控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流程圖。
第5A圖,其係根據觸控的弧線軌跡而於同心圓的射線方向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5B圖,其係根據第5A圖的作法,於同心圓的射線方向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5C圖,其係根據第5A、5B圖而說明本發明如何定義根據觸控軌跡的位置,而在觸控面板顯示功能圖示之流程圖。
第6A圖,其係使用者以右手抵著觸控面板的邊緣,並以右手拇指描繪任意觸控軌跡之示意圖。
第6B圖,其係使用者以右手的食指描繪任意觸控軌跡之示意圖。
第7A圖,其係觸控面板將相同尺寸的功能圖示顯示於觸控軌跡之示意圖。
第7B圖,其係觸控面板將不同尺寸的功能圖示顯示於觸控軌跡之示意圖。
第8A圖,其係以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任意描繪的一種觸控軌跡後,據此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8B圖,其係以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任意描繪的另一種觸控軌跡後,據此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8C圖,其係以觸控面板感測使用者任意描繪的再一種觸控軌跡後,據此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9圖,其係一種依據第6A、6B、7A、7B、8A、8B、
8C圖的作法而顯示功能圖示的流程圖。
第10A圖,其係將本發明應用於觸控面板之方塊圖。
第10B圖,其係彙整前述根據觸控軌跡而定義功能圖示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第11A圖,其係觸控面板所採用的預設顯示軌跡之示意圖。
第11B圖,其係根據第11A圖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11C圖,其係將本發明應用於觸控面板之方塊圖。
第11D圖,其係一種依據第11A、11B圖的作法而顯示功能圖示的流程圖。
第12A圖,其係由使用者在觸控面板上任意選定觸控點之示意圖。
第12B圖,其係根據第12A圖的觸控點所在的第一位置,搭配預設顯示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12C圖,其係觸控面板根據第12B圖作法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13A圖,其係由使用者在觸控面板上任意選定觸控點之示意圖。
第13B圖,其係根據第13A圖的觸控點所在的第二位置,搭配預設顯示軌跡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第13C圖,其係觸控面板根據第13B圖作法而顯示功能圖示之示意圖。
Claims (19)
- 一種應用於一觸控面板的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感測一觸控軌跡;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以及於該等顯示位置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該觸控軌跡係指根據在該觸控面板側邊上的一選定位置為圓心所繪示之一第一弧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之步驟係包含以下步驟: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根據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將該第一弧線區分為複數個弧線區段;以及根據該等弧線區段而於該第一弧線選定該等顯示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之步驟係包含以下步驟: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以該選定位置為起點,朝向該第一弧線的複數個切點而得出複數個射線;以及沿著該等射線而選取該等顯示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該等顯示位置之步驟係包含以下步驟:判斷該選定位置、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判斷該第一弧線之半徑;根據該選定位置而得出與該第一弧線位於同心圓位置之一第二弧線;以及根據該等弧線的位置、長度,以及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該等顯示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該等顯示位置之步驟係包含以下步驟:得出該觸控軌跡在該觸控面板的位置與長度;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根據該觸控軌跡的長度與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複數個顯示間距;以及,於該觸控軌跡的位置,根據該等顯示間距而顯示該等功能圖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各該顯示間距的長度係可彼此相等、根據在該觸控軌跡的不區段而彼此相異。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該等功能圖示係對應於複數個應用軟體、對應於一應用軟體之複數個參數設定。
- 一種觸控面板,包含: 一顯示面板;一觸控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一側,其係感測在該面板上的一觸控軌跡;一控制單元,電連接於該顯示面板與該觸控感測單元,其係根據該觸控軌跡而決定複數個顯示位置,並控制該顯示面板於於該等顯示位置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根據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將該第一弧線區分為複數個弧線區段;以及根據該等弧線區段而於該第一弧線選定該等顯示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以該選定位置為起點,朝向該第一弧線的複數個切點而得出複數個射線;以及沿著該等射線而選取該等顯示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判斷該選定位置、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判斷該第一弧線之半徑;根據該選定位置而得出與該第一弧線位於同心圓位置之一第二弧線;以及根據該等弧線的位置、長度,以及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該等顯示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控制單元係得出該觸控軌跡在該觸控面板的位置與長度;判斷所欲顯示之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根據該觸控軌跡的長度與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複數個顯示間 距;以及,於該觸控軌跡的位置,根據該等顯示間距而顯示該等功能圖示。
- 一種應用於一觸控面板的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感測一觸控點的位置;以及根據該觸控點的位置與一預設排列方式而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該預設排列方式係指根據一預設顯示軌跡、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該等功能圖示之顯示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該預設顯示軌跡係可根據一使用者設定而得出,且該預設顯示軌跡係可為一Z字型軌跡、一弧狀軌跡、一同心圓排列軌跡、一放射狀軌跡。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方法,其中該等功能圖示係對應於複數個應用軟體、對應於一應用軟體之複數個參數設定。
- 一種觸控面板,包含:一顯示面板;一觸控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一側,其係感測一觸控點的位置;以及一控制單元,電連接於該顯示面板與該觸控感測單元,其係根據該觸控點的位置與一預設排列方式而控制該顯示面板顯示複數個功能圖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 該預設排列方式係指根據一預設顯示軌跡、該等功能圖示的數量而決定該等功能圖示之顯示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30401A TW201409339A (zh) | 2012-08-22 | 2012-08-22 | 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
CN201210370255.8A CN103631429A (zh) | 2012-08-22 | 2012-09-27 | 触控面板与应用于其上的显示方法 |
US13/787,909 US20140055384A1 (en) | 2012-08-22 | 2013-03-07 | Touch panel and associated display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30401A TW201409339A (zh) | 2012-08-22 | 2012-08-22 | 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9339A true TW201409339A (zh) | 2014-03-01 |
Family
ID=50147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30401A TW201409339A (zh) | 2012-08-22 | 2012-08-22 | 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055384A1 (zh) |
CN (1) | CN103631429A (zh) |
TW (1) | TW20140933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8586B (zh) * | 2014-10-30 | 2018-07-01 | 富智康(香港)有限公司 | 使用者介面位置變動系統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766318S1 (en) * | 2014-03-07 | 2016-09-13 | Apple Inc.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anima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CN103995666B (zh) * | 2014-04-30 | 2018-10-0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设置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US9990126B2 (en) * | 2014-05-30 | 2018-06-05 |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 Method for provid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n electronic transaction with a handheld touch screen device |
US20160092919A1 (en) * | 2014-09-30 | 2016-03-31 | Loopwirez,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advertisements on a mobile device |
CN104731472A (zh) * | 2015-02-05 | 2015-06-24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标快速整理方法及装置 |
KR20160098752A (ko) * | 2015-02-11 | 2016-08-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
CN104714749B (zh) * | 2015-03-13 | 2018-05-1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单手触屏实现方法和装置 |
CN104765529A (zh) * | 2015-03-23 | 2015-07-0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手持设备启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
USD772269S1 (en) | 2015-06-05 | 2016-11-22 | Apple Inc.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USD880517S1 (en) | 2015-08-21 | 2020-04-07 | Sony Corporation | Display panel or screen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CN106814958A (zh) * | 2015-12-01 | 2017-06-09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功能键的触控方法及装置 |
US11487425B2 (en) * | 2019-01-17 | 2022-11-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ingle-hand wide-screen smart device management |
CN113031832B (zh) * | 2019-12-25 | 2022-08-19 |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声设备的菜单显示方法、装置及超声设备 |
USD946616S1 (en) * | 2020-01-21 | 2022-03-22 | Kai Os Technologies (hong Kong) Limited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USD944851S1 (en) * | 2020-01-22 | 2022-03-01 | Kai Os Technologies (hong Kong) Limited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CN114159784A (zh) * | 2021-12-07 | 2022-03-11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游戏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79007A (ko) * | 2007-02-26 | 2008-08-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 명령이 입력가능한 전자장치 |
TWI439922B (zh) * | 2007-08-30 | 2014-06-01 | Htc Corp | 手持式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5184545B2 (ja) * | 2007-10-02 | 2013-04-17 | 株式会社Access | 端末装置、リンク選択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
JP2010250766A (ja) * | 2009-04-20 | 2010-11-04 | Olympus Imaging Corp | 操作制御装置、操作制御方法および操作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
CN101866257B (zh) * | 2009-04-20 | 2012-11-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式手持设备及其选项显示方法 |
KR101387270B1 (ko) * | 2009-07-14 | 2014-04-18 | 주식회사 팬택 | 터치 궤적에 따라 메뉴 정보를 표시하는 이동 단말기 |
CN102118514A (zh) * | 2011-03-31 | 2011-07-06 |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菜单设置方法 |
-
2012
- 2012-08-22 TW TW101130401A patent/TW201409339A/zh unknown
- 2012-09-27 CN CN201210370255.8A patent/CN103631429A/zh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3-07 US US13/787,909 patent/US2014005538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8586B (zh) * | 2014-10-30 | 2018-07-01 | 富智康(香港)有限公司 | 使用者介面位置變動系統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055384A1 (en) | 2014-02-27 |
CN103631429A (zh) | 2014-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409339A (zh) | 觸控面板與應用於其上的顯示方法 | |
US8120580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display screen | |
US10353570B1 (en) | Thumb touch interface | |
US10444849B2 (en) | Multi-surface controller | |
US10534447B2 (en) | Multi-surface controller | |
TWI360107B (en) | Display method of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han | |
JP6224202B2 (ja) | 腕時計キーボード | |
US9813768B2 (en) | Configured input display for communicating to computational apparatus | |
CN104380239B (zh) | 操作显示单元的方法和支持所述方法的终端 | |
KR101224588B1 (ko) | 멀티포인트 스트록을 감지하기 위한 ui 제공방법 및 이를적용한 멀티미디어 기기 | |
JP5334330B2 (ja) | 携帯端末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 |
KR102519800B1 (ko) | 전자 장치 | |
JP6157885B2 (ja) | 携帯端末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 |
JP4741983B2 (ja) |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動作方法 | |
CN106371743A (zh) | 触摸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EP189150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for inputting user command 3-dimensionally and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 |
CN104360813A (zh) |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 |
JP2012521583A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 |
KR20160019762A (ko) | 터치 스크린 한손 제어 방법 | |
TW201331812A (zh) | 電子裝置及控制電子裝置的方法 | |
US20090267908A1 (en) | Touch screen device comprising a graphic interface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the touch screen | |
KR101251021B1 (ko) | 터치스크린 출력화면 조정방법 | |
CN103345358A (zh) |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 |
TWI402718B (zh) | 電子裝置及其操控方法 | |
KR20120095155A (ko) | 터치패널을 갖는 개인휴대단말기의 작동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