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403890A -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3890A
TW201403890A TW101123996A TW101123996A TW201403890A TW 201403890 A TW201403890 A TW 201403890A TW 101123996 A TW101123996 A TW 101123996A TW 101123996 A TW101123996 A TW 101123996A TW 201403890 A TW201403890 A TW 2014038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heet
metal
stent structure
light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3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Feng Chu
Yuan-F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Fusheng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heng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Fusheng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3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0389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3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3890A/zh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包括:備有一金屬板材,該金屬板材成型有一金屬邊框及複數金屬支架,該金屬支架上具有一第一電極片、一第二電極片及連接該第一電極片、第二電極片及金屬邊框的連接部。接著,於該金屬支架上電鍍後,再於金屬支架上形有一膠座,以裁切連接縱向或橫向列的連接部,於該膠座的中空功能區上進行一發光晶片、一金屬線及點入膠體的製程。最後,將切斷的金屬支架上的連接部施加電源,使該第一電極片及該第二電極片通電點亮該發光晶片,以進行亮度及色度的配比檢測。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發光二極體,尤指一種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
發光二極體已廣泛被運用在各種的電子裝置、電器產品或燈具等產品上,而且發光二極體在製作上都是朝著高亮度、多色光及散熱效果佳的技術來研發及改進,因而使得發光二極體製作的成本提高。除了前述的因素會使得發光二極體製作成本提高外,還有發光二極體的製作良率也會直接反應到製作成本上。
傳統的發光二極體在製作時,先備有一金屬板材,將金屬板材沖壓或蝕刻製程支架結構後,在該支架結構上具有一金屬邊框,該金屬邊框上透過連接部連接有複數個金屬支架,該金屬支架包含有一正極電片及負極電片,再利用熱固性塑膠於複數個該金屬支架上成型有膠座,在該膠座製作完成後,於該膠座的中空功能區中外露的正、負極電片上進行發光晶片的固晶及金線的打線製程,在固晶及打線製程後,將混有螢光粉的矽膠點入於該中空功能區中,在點膠製程後,再將金屬支架進行裁切及檢測。
由於傳統的發光二極體在製作完成後才進行亮度及色度配比的檢測,因此發二極體的亮度及色度配比不符合要求,使發光二極體製作的良率僅在50%左右。其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該金屬支架上成型有膠座後,並未有對金屬 支架的正極電片及負極電片的連接部進行裁切,因此該金屬支架的正極電片及負極電片都是連結在一起,使膠座的中空功能區在點膠後無法馬上測試發光二極體的亮度及色度的配比是否正確,須待全製程完成才能確認品質,故造成不良率的發光二極體無法被即使檢測出來。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傳統缺失,本發明將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的金屬支架上的膠座成型後,先裁切預定的金屬支架的連接部,在後續的固晶、打線及點膠製程中,在膠體未乾涸前,即可進行前測作業,以檢測發光二極體的亮度及色度的配比是否正確,藉以提升發光二極體製作後的良率可在90%以上,進而可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包括:備有一金屬板材;在該金屬板材成型有一金屬邊框及複數縱向及橫向排列的金屬支架,該金屬支架上具有一第一電極片及一第二電極片,該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的至少一側邊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連結該複數縱向及橫向的金屬支架及該金屬邊框;於該金屬支架上成形有膠座,該膠座的正面上具有一供該第一電極片及該第二電極片外露的中空功能區;以裁切任一縱向或橫向連接每一個該金屬支架的連接部 ;於該膠座的中空功能區中的第二電極片上固接有一發光晶片;將一金屬線電性連結於該發光晶片與該第一電極片上;將膠體的點入於該中空功能區;將切斷的金屬支架上的連接部施加電源,使該第一電極片及該第二電極片通電點亮該發光晶片,以進行亮度及色度的配比檢測。
其中,該金屬邊框上具有複數間隔排列的長孔及短孔,於二個該短孔之間具有一貫穿孔。
其中,該長孔為切割靶對應該連接部。
其中,該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未相鄰或相對應的側邊上都有該連接部。
其中,該第一電極片為長方形,並與該第二電極片相鄰或相對應的側邊上具有二相對應的缺口。
其中,該第二電極片的二側邊上具有二相對應的二凹槽,該第二電極片的另一側邊具有一凹口。
其中,該膠座背面具有二透孔,該二透孔供該第一電極片及該第二電極片外露。
其中,在發光二極體製作完成後,該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之間形成有一呈T字形的膠座,該T字形的膠座凸出於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的平面高度,因此具 有防止水氣滲入及點入的膠體滲出。
其中,在支架結構沖壓或蝕刻後,在該支架結構的金屬支架上電鍍一層金屬膜。
其中,該發光晶片為單色或多色的晶片。
其中,該金屬線為金線。
其中,該膠體為矽膠。
其中,該膠體添加有螢光粉。
茲有關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現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第一、二、三圖,係本發明之製作流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及第二圖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一),首先,步驟100先備有一金屬板材。
步驟102,係將該金屬板材沖壓或蝕刻製成支架結構,該支架結構10包括:一金屬邊框1及複數金屬支架2。該金屬邊框1,其上具有複數間隔排列的長孔11及短孔12,於二個該短孔12之間具有一貫穿孔13。該金屬支架2,係具有一第一電極片21及一第二電極片22組成,該第一電極片21為長方形,並與該第二電極片22相鄰或相對應的側邊上具有二相對應的缺口211,該第二電極片22的二側邊上具有二相對應的二凹槽221,該第二電極片22的另一側邊具有一凹口222,藉由該側邊的二凹槽221及該凹口 222使該第二電極片22呈一件衣服的形狀。另,該第一電極片21與該第二電極片22相鄰或相對應的側邊上未有連接部(bar)23外,其於的三個側邊都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23係以連結該複數縱向及橫向的金屬支架2及該金屬邊框1。
步驟104,在支架結構10沖壓或蝕刻後,將該支架結構10的金屬支架2進行電鍍,在該金屬支架2上電鍍一層金屬膜。
步驟106,在上述的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10電鍍完成後,利用熱固性塑膠經過熱固成型技術,於該金屬支架2上成型有一膠座3,該膠座3成型後包覆於該第一電極片21、第二電極片22及該連接部23上。該膠座3的正面具有一中空功能區31,該中空功能區31使該第一電極片21及該第二電極片22外露(如第四圖)。同樣地,該膠座3的背面具有二透孔32、33,該二透孔32、33供第一電極片21及第二電極片22外露,在該第一電極片21及該第二電極片22導通點亮發光晶片(圖中未示)時,該二透孔32、33供該第一電極片21及第二電極片22散熱作用(如第五圖)。
步驟108,在該支架結構10上的金屬支架2的膠座3在製作完成後,在進行固晶、打線及點膠前,先於該膠座3的上裁切有一橫向切割線20將連接每一個該金屬支架2的連接部23切斷(如第六圖),且切斷的方向有由膠座3的正面或背面進行裁切(如第八、九圖)。
步驟110,在該連接部23切斷後,於該膠座3的中空功能 區31上外露的第二電極片22上固接有一發光晶片4(如第六、七、八、九圖)。在本圖式中,該發光晶片4為單色或多色的晶片。
步驟112,於該發光晶片4電性連結一金屬線5至該中空功能區31上外露的第一電極片21上(如第六、七、八、九圖)。在本圖式中,該金屬線5為金線。
步驟114,在打線製作完成後,於該膠座3的中空功能區31內進行點膠製作,在膠體6點入於該中空功能區31內。在本圖式中,該膠體6為矽膠。
步驟116,在點膠完成後,可以對發光二極體進行前測作業,所謂的前測作業就是在點膠完成後,該膠體6尚未乾涸前,檢測者可以施加電壓至整列或單一個被切斷連接部23的金屬支架2的該第一電極片21及該第二電極片22上,以點亮該發光晶片4所產生的光與該膠體6所混入的螢光粉混色後,所形成的色度及亮度是否達到與先前設計的色度及亮度配比的要求(如第六、七、八、九圖)。
例如,要製作一個白光的發光二極體時,該發光晶片為藍光,再中空功能區31所點入的膠體6就混合有黃色的螢光粉,再膠體6點入後未乾涸時,檢測者可以對連接部被切斷的金屬支架2的該第一電極片21及該第二電極片22加電源,以進行發光晶片4與混有黃色的螢光粉的膠體6的亮度及色度配比是否正確。
在發光二極體製作完成後,該第一電極片21與該第二電極片22之間形成有一呈T字形的膠座3’(如第七圖所示), 該T字形的膠座3’凸出於第一電極片21與該第二電極片22的平面高度,因此具有防止水氣滲入及點入的膠體6滲出。
藉由上述的金屬支架2在膠座3製作完成後進行金屬支架2的連接器23裁切,使發光二極體在點膠後可以進行前測作業,使發光二極體的製作良率可以提升至90%以上,以降低不良率的產生。
請參閱第十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的另一種不同的裁切方向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本發明的支架結構上的金屬支架2的膠座3在製作完成後,在進行固晶、打線及點膠前,先以縱向切割線30將連接每一個該金屬支架2的連接部23切斷。
在該連接部23切斷後,於該膠座3的中空功能區31上外露的第二電極片22上固接有一發光晶片4,由該發光晶片4電性連結一金屬線5至該中空功能區31上外露的第一電極片21上。
在固晶與打線製作完成後,於該膠座3的中空功能區31內進行點膠製作,在膠體6點入於該中空功能區31後,可以對點膠完成的發光二極體進行前測作業,該前測作業就是在點膠製作完成後,在該膠體6尚未乾涸前,由於橫向方向連接該金屬支架2的連接部23已被切斷,所以檢測者同樣可以施加電壓至整列或單一個的金屬支架2的該第一電極片21及該第二電極片22上,以點亮該發光晶片4所產生的光與該膠體6所混入的螢光粉混色後,所形成的色度 及亮度是否達到與先前設計的色度及亮度配比的要求。
進一步,在於本發明的金屬邊框1上具有複數個長孔11,該長孔11可以當作切割靶,在裁切連接每一個該金屬支架2的連接部23時,在裁切工具切過長孔11時即表示連接部23已被切斷,可以當作切割靶來判斷。
上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00~116‧‧‧步驟
10‧‧‧支架結構
1‧‧‧金屬邊框
11‧‧‧長孔
12‧‧‧短孔
13‧‧‧貫穿孔
2‧‧‧金屬支架
21‧‧‧第一電極片
211‧‧‧缺口
22‧‧‧第二電極片
221‧‧‧凹槽
222‧‧‧凹口
23‧‧‧連接部
3、3’‧‧‧膠座
31‧‧‧中空功能區
32、33‧‧‧透孔
4‧‧‧發光晶片
5‧‧‧金屬線
6‧‧‧膠體
20‧‧‧橫向切割線
30‧‧‧縱向切割線
第一圖,係本發明之製作流程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上成型有膠座的正視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上成型有膠座的背面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的側視示意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的正面裁切側視示意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的背面裁切側視示意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的另一種不同的裁切方向示意圖。
100~116‧‧‧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包括:a)、備有一金屬板材;b)、在該金屬板材成型有一金屬邊框及複數縱向及橫向排列的金屬支架,該金屬支架上具有一第一電極片及一第二電極片,該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的至少一側邊具有一連接部,該連接部連結該複數縱向及橫向的金屬支架及該金屬邊框;c)、於該金屬支架上成形有膠座,該膠座的正面上具有一供該第一電極片及該第二電極片外露的中空功能區;d)、以裁切任一縱向或橫向連接每一個該金屬支架的連接部;e)、於該膠座的中空功能區中的第二電極片上固接有一發光晶片;f)、將一金屬線電性連結於該發光晶片與該第一電極片上;g)、將膠體點入於該中空功能區;h)、將切斷的金屬支架上的連接部施加電源,使該第一電極片及該第二電極片通電點亮該發光晶片,以進行亮度及色度的配比檢測。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步驟b的金屬邊框上具有複數間隔排列的長孔及短孔,於二個該短孔之間具有一貫穿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長孔為切割靶對應該連接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步驟b的該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未相鄰或相對應的側邊上都有該連接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第一電極片為長方形,並與該第二電極片相鄰或相對應的側邊上具有二相對應的缺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第二電極片的二側邊上具有二相對應的二凹槽,該第二電極片的另一側邊具有一凹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膠座背面具有二透孔,該二透孔供該第一電極片及該第二電極片外露。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在發光二極體製作完成後,該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之間形成有一呈T字形的膠座,該T字形的膠座凸出於第一電極片與該第二電極片的平面高度,因此具有防止水氣滲入及點入的膠體滲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在步驟b與c之間更包含有電鍍的步驟,在支架結構沖壓或蝕刻後,在該支架結構的金屬支架上電鍍一層金屬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步驟e的發光晶片為單色或多色的晶片。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步驟f的金屬線為金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步驟g的膠體為矽膠。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其中,該膠體添加有螢光粉。
TW101123996A 2012-07-03 2012-07-03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TW201403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3996A TW201403890A (zh) 2012-07-03 2012-07-03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3996A TW201403890A (zh) 2012-07-03 2012-07-03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3890A true TW201403890A (zh) 2014-01-16

Family

ID=5034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3996A TW201403890A (zh) 2012-07-03 2012-07-03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038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7779B (zh)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三)
US9111778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10176301A1 (en) Method to produc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by shaping the light conversion material in multichip module
JP2008235824A5 (zh)
US20110309379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uminare
TWI444633B (zh)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晶片、其製造方法及其品質控制方法
JP2008300553A (ja) 表面実装型発光ダイオードのフレーム組合せ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US8928219B2 (en) Lighting device with spectral converter
TWI484670B (zh)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四)
TWI413785B (zh) 發光二極體測試方法及在該方法中使用的發光二極體型材
CN105470247B (zh) 一种led光源及其封装方法
KR20100108969A (ko) Led 패키지 제조 방법 및 그 led 패키지
CN103579442A (zh) 发光二极管的支架结构制作方法
TW201403890A (zh)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一)
TWI469405B (zh) 熱固型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
TWI593144B (zh) Heterogeneous LED light-emitting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03000772A (zh) 发光二极管的支架结构制作方法
TW201403894A (zh) 發光二極體的支架結構製作方法(二)
CN106025049B (zh) 增光型csp标准led封装工艺及其制作方法
JP2008227176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05735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の支持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二)
CN107331756A (zh) 一种散热器与芯片一体化封装光源结构
CN108695305A (zh) 四晶led显示灯珠结构
CN208142172U (zh) 一种基于smd技术的小间距灯珠封装结构
CN102117880B (zh) 一种表面贴装式led封装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