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350695A - 滾動軸承 - Google Patents

滾動軸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50695A
TW201350695A TW101121366A TW101121366A TW201350695A TW 201350695 A TW201350695 A TW 201350695A TW 101121366 A TW101121366 A TW 101121366A TW 101121366 A TW101121366 A TW 101121366A TW 201350695 A TW201350695 A TW 2013506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holes
semi
ring body
half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1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9090B (zh
Inventor
chang-xin Guo
Original Assignee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win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1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5069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5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9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9090B/zh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滾動軸承,包含一環體,具有一第一滾動槽;二半環體,各該半環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各該半環體於該第一側形成一斜面,而於該第二側交替分佈複數沉頭孔和複數螺紋孔。各該半環體之第一側相互接觸,且各該斜面共同形成一第二滾動槽。該第二滾動槽與該第一滾動槽共同形成一滾動空間。此外,其一該半環體之各該沉頭孔分別與另一該半環體之各該螺紋孔連通。複數滾動子,係容設在該滾動空間內。及複數鎖固件,係分別在各該沉頭孔和各該螺紋孔內螺接各該半環體。藉此,僅需使用二個相同的半環體即可完成軸承的組裝,達成減低零件庫存和材料庫存的效果,且由於兩該半環體具相同結構,使滾動軸承的結構為對稱。

Description

滾動軸承
本發明係與軸承結構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滾動軸承。
按,軸承(bearing)係機械中常見迴轉元件,負責讓迴轉元件順暢地轉動及獲得適當的支撐便是軸承的主要工作目的。回顧目前的滾動軸承的組裝方式,為使滾動子(可以是球型之滾珠或是圓柱型之滾柱)可以裝入軸承中,需將軸承的內環或外環其中之一分割成二片,形成二內半環或二外半環。軸承組裝時,係將內環及一片外半環(或外環及一片內半環)組合在一起,放入滾動子到滾動槽中,再將另一外半環(或內半環)與前述外半環結合,進而封閉填裝滾動子的開口。接著,為鎖固二外半環(或內半環),則使二外半環(或內半環)具有組合孔,藉由螺栓鎖固二外半環(或內半環)。惟,如日本公開第2003-4050A號、日本公開第JP2000-291668A號和日本公開第JP2000-161366A號,目前鎖固二外半環的方式多是組合螺栓從一側鎖向另一側。這般的組合方式會因為組合螺栓從一側鎖向另一側,所以二外半環(或內半環)的其中之一為容納全部螺栓頭部而僅具有沈頭孔,而另一外半環則無容納螺栓頭部的需求而僅具有螺紋孔即可,前述沉頭孔和螺紋孔的設置方式造成二片外半環(或內半環)彼此沒有互換性,使得零件庫存和材料庫存倍增,對於日益艱難的經營環境會造成經濟負擔與經營風險;尤為甚者,沈頭孔 的直徑遠大於螺紋孔的直徑,此造成全部設置沈頭孔的外半環(或內半環)結構因為移除的材料較多,而使強度較差,尤其是受外力或熱處理組織變態時,結構都極容易變形,影響軸承的製造品質;此外,由於兩片外半環(或內半環)的組合孔型式不同,結構及質量等物理特性皆不同,在精密的機構中,有兩片外半環(或內半環)結構質量不對稱的疑慮。故,習知之滾動軸承雖已使用多年,然其仍實需再進行改善。
本發明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滾動軸承,其在同型的軸承組裝作業中,僅需使用相同的半環即可完成軸承組裝作業,達成減低零件庫存和材料庫存的效果。
本發明目的之二在於提供一種滾動軸承,使其兩半環結構相同,以避免半環變形上的差異而影響軸承的製造品質。
本發明目的之三在於提供一種滾動軸承,使其兩半環結構及質量相同,避免在精密的機構中有兩半環結構質量不對稱的疑慮。
緣是,為了達成前述目的,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滾動軸承,包含有一環體,具有一第一滾動槽;二半環體,各該半環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各該半環體於該第一側形成一斜面,而於該第二側分佈複數沉頭孔和複數螺紋孔;各該半環體之第一側相互接觸,且各該斜面共同形成一第二滾動槽;該第二滾動槽與該第一滾動槽共 同形成一滾動空間;此外,其一該半環體之各該沉頭孔分別與另一該半環體之各該螺紋孔連通;複數滾動子,係容設在該滾動空間內;以及複數鎖固件,係分別在各該沉頭孔和各該螺紋孔內螺接各該半環體。
藉此,僅需使用二相同的半環體即可完成軸承的組裝,毋須如習用技術般運用不同的半環體進行軸承組裝,達成減低零件庫存和材料庫存的效果。且,使其兩外半環(或內半環)結構相同,以避免變形上的差異而影響製造品質。而,由於兩外半環(或內半環)結構及質量相同,可避免在精密的機構中有兩片外半環(或內半環)結構質量不對稱的問題。
為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技術特點所在,茲舉以下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說明如後,其中:如第一~三圖所示,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滾動軸承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主要包含一環體11、二半環體12、複數滾動子13和複數鎖固件14。
該環體11係設置於軸承之內側(即內環),具有一第一滾動槽111。
各該半環體12係設置於軸承之外側(即外半環),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121和一第二側122,各該半環體12於該第一側121形成一斜面123,而各該半環體12於該第二 側122上設置有複數沉頭孔124和複數螺紋孔125,複數沉頭孔124和複數螺紋孔125分佈於各該半環體之該第二側122上。
各該半環體12之第一側121在軸承組合後為相互接觸,且各該斜面123共同形成一第二滾動槽126。該第二滾動槽126與該第一滾動槽111共同形成一滾動空間15。此外,其一該半環體12之各該沉頭孔124分別與另一該半環體12之各該螺紋125孔連通。
各該滾動子13,係容設在該滾動空間15內。一般而言,該滾動子13為滾珠或滾柱,本較佳實施例係以滾柱為例。
各該鎖固件14,在本較佳實施例中係以螺栓為例,實施例中之鎖固件為一有頭螺栓,一端為一螺栓頭部141而另一端為一螺紋部142,各該螺栓頭部141係分別在各該沉頭孔124中抵靠各該半環體12,而各該螺紋部142則和各該半環體12之各該螺紋孔125螺接。
需說明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各該沉頭孔124數量與各該螺紋孔125數量相同。當然,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數量不同亦可,惟多餘的沉頭孔124或螺紋孔125對於半環體12強度反而有不利的影響。
另外,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係交替分佈在該半環體12上。在此所謂的「交替分佈」係指位於相同半環體12之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以...沉頭孔-螺紋孔-沉頭孔-螺紋孔...等方式排列
還有,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係等間距地交替分佈在該半環體12。所謂的「等間距」係指各該沉頭孔124和螺紋孔125之節圓直徑相同,且各該沉頭孔124與螺紋孔125間隔相同距離。
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裝方式介紹如下。先放置該環體11,接著將各該半環體12其中之一套設(或被套設)在該環體11,再放入各該滾動子13。隨後將另一該半環體12套設(或被套設)在該環體11上,且讓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連通,再運用各該鎖固件14分別在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內螺接各該半環體12。
值得一提的是,當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係等距地交替分佈在各半環體12。若以N為沉頭孔124加上螺紋孔125的孔數,只要將其一該半環體12翻面並旋轉360/N度後相互即可達到各該沉頭孔124對應各該螺紋孔125的目的。
第四圖為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主要不同處在於第一較佳實施例是將外環分割成二片半環體12,而第二較佳實施例則是將內環分割成二片半環體16。
第五圖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其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處在於,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係對稱分佈在該半環體12。將各沉頭孔124集中可方便鎖固件14的鎖固。但是,若以N為沉頭孔124加上螺紋孔125的孔數,則需將其一該半環體12翻面並旋轉180度後,各該沉 頭孔124才會對應各該螺紋孔125,而不能只是旋轉360/N度。本較佳實施例組裝方式其他部份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恕不再贅述。
然而,若希望各該半環體12受力平均,則仍以讓各該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等間距地對稱分佈在該半環體12上為佳,即以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及第二較佳實施例為佳。
綜觀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第二較佳實施例和第三較佳實施例,僅需使用二相同的半環體12(或16)即可完成軸承的組裝,相較於習知技術需要運用不同的半環體進行軸承組裝,能夠確實達成減低零件庫存和材料庫存的效果。尤其是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及第二較佳實施例,因為其半環體12或半環體16上之沉頭孔124和各該螺紋孔125等係間距地對稱分佈,使兩半環體結構相同,以避免變形上的差異而影響製造品質。而本發明的半環體12或半環體16,結構及質量相同,可避免在精密的機構中有結構質量不對稱的問題。
11‧‧‧環體
111‧‧‧第一滾動槽
12‧‧‧半環體
121‧‧‧第一側
122‧‧‧第二側
123‧‧‧斜面
124‧‧‧沉頭孔
125‧‧‧螺紋孔
126‧‧‧第二滾動槽
13‧‧‧滾動子
14‧‧‧鎖固件
141‧‧‧螺栓頭部
142‧‧‧螺紋部
15‧‧‧滾動空間
16‧‧‧半環體
第一圖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第二圖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沿著2-2剖面線之剖面示意圖;第三圖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爆炸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以及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11‧‧‧環體
12‧‧‧半環體
122‧‧‧第二側
124‧‧‧沉頭孔
125‧‧‧螺紋孔

Claims (7)

  1. 一種滾動軸承,包含有:一環體,具有一第一滾動槽;二半環體,各該半環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各該半環體於該第一側形成一斜面,而各該半環體於該第二側分佈複數沉頭孔和複數螺紋孔;各該半環體之第一側相互接觸,且各該斜面共同形成一第二滾動槽;該第二滾動槽與該第一滾動槽共同形成一滾動空間;一該半環體之各該沉頭孔分別與另一該半環體之各該螺紋孔連通;複數滾動子,係容設在該滾動空間內;以及複數鎖固件,係分別在各該沉頭孔和各該螺紋孔內螺接各該半環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動軸承,其中:各該沉頭孔數量與各該螺紋孔數量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動軸承,其中:各該沉頭孔和各該螺紋孔係交替分佈在該半環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動軸承,其中:各該沉頭孔和各該螺紋孔係等間距地交替分佈在該半環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動軸承,其中:該滾動子為滾珠或滾柱。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動軸承,其中:各該沉頭孔和各該螺紋孔係對稱分佈在該半環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滾動軸承,其中:各該沉頭孔和各該螺紋孔係等間距地對稱分佈在該半環體。
TW101121366A 2012-06-14 2012-06-14 滾動軸承 TW201350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366A TW201350695A (zh) 2012-06-14 2012-06-14 滾動軸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366A TW201350695A (zh) 2012-06-14 2012-06-14 滾動軸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695A true TW201350695A (zh) 2013-12-16
TWI479090B TWI479090B (zh) 2015-04-01

Family

ID=50157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1366A TW201350695A (zh) 2012-06-14 2012-06-14 滾動軸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5069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9517A (ja) * 1981-12-10 1983-06-13 Daido Kikai Seisakusho:Kk 直線軸受
JP4173234B2 (ja) * 1998-11-30 2008-10-29 Thk株式会社 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および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用リテーナ
JP4440366B2 (ja) * 1999-04-01 2010-03-24 Thk株式会社 旋回軸受用スペーサ
JP2003004050A (ja) * 2001-06-21 2003-01-08 Thk Co Ltd クロスローラベアリング用リテーナ
TWI359908B (en) * 2008-12-24 2012-03-11 Ind Tech Res Inst Oil-free centrifugal blade compressor and magnetic
TWI411729B (zh) * 2011-03-01 2013-10-11 Hiwin Tech Corp 滾柱軸承
CN202031981U (zh) * 2011-04-10 2011-11-09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滚柱和球复合式回转支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9090B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60583A1 (en) Roller Screw
US11248649B2 (en) Bearing with at least one segmented ring and assembly plates
US4040689A (en) Antifriction roller bearing
US3393576A (en) Ball screw actuator
US1917452A (en) Roller bearing
WO2015053351A1 (ja)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並びにその組立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転がり軸受
US10156257B2 (en) Low clearance high capacity roller bearing
TW201350695A (zh) 滾動軸承
TWI545272B (zh) 兩段式十字滾子軸承
JP2017155851A (ja) 緩み止めナット
US20140003756A1 (en) Rolling bearing
JP6554883B2 (ja) 旋回座軸受
KR200481962Y1 (ko) 롤링 베어링
JP2014137097A (ja) ころがり軸受及び軸受ユニット
CN202674003U (zh) 滚动轴承
JP2017048875A (ja) 円筒ころ軸受
JP6192975B2 (ja) ころ軸受
JP7050638B2 (ja) クロスローラ軸受
WO2017168610A1 (ja) 組合せ円筒コロ軸受
JP2011231876A (ja) スラスト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KR20140000015U (ko) 롤링 베어링
CN106481665B (zh) 在两个圈部件之间具有垫片的轴承
CN105252229B (zh) 螺旋柱面螺栓的加工工艺
US3298759A (en) Ball bearing assembly
JP2015132360A (ja) ワイヤーレース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