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319242A - 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氣化反應器中的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的裝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氣化反應器中的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的裝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9242A
TW201319242A TW101123139A TW101123139A TW201319242A TW 201319242 A TW201319242 A TW 201319242A TW 101123139 A TW101123139 A TW 101123139A TW 101123139 A TW101123139 A TW 101123139A TW 201319242 A TW201319242 A TW 2013192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ification reactor
space
boiler casing
cooling
radiant boi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3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orbert Ullrich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Uhd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Uhde Gmbh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Uhde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1319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924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46Gasification of granular or pulverulent flues in suspension
    • C10J3/48Apparatus; Plants
    • C10J3/485Entrained flow gasifiers
    • C10J3/487Swirling or cyclonic gasif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72Other features
    • C10J3/74Construction of shells or jackets
    • C10J3/76Water jackets; Steam boiler-jack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72Other features
    • C10J3/82Gas withdrawal means
    • C10J3/84Gas withdrawal means with means for removing dust or tar from the 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72Other features
    • C10J3/86Other features combined with waste-heat boi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16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 C10J2300/1603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with gas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16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 C10J2300/1603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with gas treatment
    • C10J2300/1612CO2-separation and sequestration, i.e. long time stor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16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 C10J2300/164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with 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 C10J2300/1643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to ener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16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 C10J2300/164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with 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 C10J2300/1656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to chemicals
    • C10J2300/1659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to chemicals to liqui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16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 C10J2300/164Integration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with another plant or parts within the plant with 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 C10J2300/1656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to chemicals
    • C10J2300/1662Conversion of synthesis gas to chemicals to meth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6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CCPP], or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
    • Y02E20/18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 e.g. combined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dustrial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煤氣化反應器中之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之裝置,該等氣化反應器由反應空間(其中燃燒器配置於反應空間中)及冷卻空間組成,且冷卻空間裝備有用於冷卻及固化液態爐渣之輻射鍋爐套管,其中根據本發明,配置輻射鍋爐套管之冷卻空間之環形部分裝備有經由輻射鍋爐套管引入冷卻空間內之燃燒器,再生性燃料可經由該等燃燒器引入冷卻空間內。再生性燃料可經由此裝置經由輻射鍋爐套管引入冷卻空間內,該冷卻空間定位在反應空間下方,以使熱合成氣之熱焓亦可在冷卻空間中用於再生性燃料之後氣化反應。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經由煤氣化反應器冷卻空間之輻射鍋爐套管饋料再生性燃料之方法,及由該方法產生之合成氣之用途。

Description

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氣化反應器中的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的裝置和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氣化反應器中之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之裝置,該等氣化反應器由反應空間(其中燃燒器位於反應空間中)及冷卻空間(其中冷卻空間裝備有用於冷卻及固化液態爐渣之輻射鍋爐套管)組成,其中根據本發明,定位輻射鍋爐套管之冷卻空間部分將裝備有經由輻射鍋爐套管引入冷卻空間內之燃燒器,允許再生性燃料沿冷卻空間封閉容器之切向引入冷卻空間內。以此方式,即使在用於使再生性燃料後氣化之冷卻空間中,亦可更有效地利用熱合成氣之熱焓。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將再生性燃料經由輻射鍋爐套管沿反應器壁之切向引入煤氣化反應器之冷卻空間內之方法,及由該方法產生之合成氣之用途。
在大多數具體實例中,煤氣化反應器由反應空間(其中合成氣藉由使其與冷卻器外部介質混合來冷卻)及爐渣收集槽(其裝滿水且經冷卻之爐渣隨後引入該爐渣收集槽內)組成。反應空間含有燃燒器,該等燃燒器用於將含碳燃料與含氧氣體的混合物引入,以在挾帶流氣化反應中產生合成氣。
在大多數具體實例中,冷卻空間直接垂直伸展於反應空間下方,以使含有液化爐渣及灰分之合成氣最初與灰分及爐渣一起到達冷卻空間。在冷卻空間中,熱合成氣與冷 卻器外部介質摻合以使此熱合成氣冷卻,且排出大部分灰分及爐渣。整個裝置懸掛於耐壓封閉容器中以有助於執行反應之高壓及高溫。
所排出之爐渣及灰分由冷卻空間轉移至位於冷卻空間下方之爐渣收集槽內。在大多數具體實例中,該爐渣收集槽亦用於收集渣水。在爐渣收集槽中,該渣水經由壓力閘自反應容器中處置出去。合成氣經由側向出料連接器供應以用於進一步處理及使用。實際煤氣化反應典型地發生在超過1400℃至1500℃之溫度及0.5 MPa至8 MPa之壓力下。在離開冷卻空間之後,該合成氣具有約900℃之溫度,且在其與冷卻器外部介質混合之後,其仍具有在200℃與300℃之間的溫度。此合成氣在此溫度下藉助於反應器自封閉容器中引出。
DE 102008012734 A1描述一種根據先前技術回收由煤氣化反應產生之合成氣之方法及裝置,其中所生成之合成氣在位於反應器內頂部處之第一反應器空間中產生,輸入材料在該第一反應器空間之頂部區域中饋入,且液態爐渣在該第一反應器空間之側壁上沈積(該液態爐渣可自由流動,且此爐渣表面無硬化),且該第一反應器空間之底部上定位有具有滴落棱邊(drip down edge)之開口,由該開口將所回收之合成氣向下移動且向下流動之液態爐渣可滴落,且設計為冷卻空間之第二空間連接於開口之底部,且第二空間藉由水膜限制,在該第二空間中第三空間連接於第二空間之底部,在該第三空間中藉由向合成氣內饋水來 發生冷卻,且設計為爐渣連接槽之水浴連接於第三空間之底部,且在第三空間之底部或側面(但在水浴上方),所生成之且經冷卻之合成氣自壓力容器中引出。反應空間下方之第二空間設計為冷卻空間且含有側向限制性水膜以防止沈積。
由於吾人力圖獲得儘可能不含爐渣及灰分之合成氣,故存在冷卻空間裝備有所謂輻射鍋爐套管之煤氣化反應器具體實例。此等輻射鍋爐套管充當冷卻板且定位於氣化反應器之側壁上。同時,反應容器受此方法保護。自反應空間中流出之合成氣具有角動量,使得其與冷卻器輻射鍋爐套管接觸。在該製程期間,爐渣固化且由於重力作用或由於氣體流動而落入爐渣收集槽內。
DE 102005041930 A1描述一種用含游離氧之氧化劑藉助於部分氧化使固體燃料在具有固體燃料之挾帶流內氣化之方法,其中將粉煤饋料至氣動計量系統內且粉煤經由貯槽到達至少一個壓力閘,且在加載無冷凝物之氣體之後饋料至計量容器內,在該計量容器底部引入惰性氣體,以便形成流化床,該流化床經由輸送管道到達反應器之燃燒器,使經由輸送管道饋料至反應器內之粉煤與含游離氧之氧化劑一起在具有冷卻幕之反應空間中進行部分氧化,燃料灰分在此熔融,且與熱氣化氣體一起經由排出裝置轉移至驟冷器之驟冷室內,且使經驟冷之蒸汽飽和的原料氣體進行原料氣體洗滌或機械除塵以清除所挾帶之微粒。驟冷器中定位有一個或數個噴嘴環,藉助於該等噴嘴環注入所 需驟冷水,其中噴嘴末端與內部磨損殼層(inner wear shell)齊平,該內部磨損殼層由金屬環形件製成,配置在反應器壓力殼層上以保護反應器壓力殼層。
DE 102005041931 A1描述一種用含游離氧之氧化劑藉助於部分氧化使挾帶流中之固體燃料氣化之方法,該方法由以下製程步驟組成:對粉煤進行氣動計量、在具有冷卻之反應器空間輪廓之反應器中進行氣化反應、部分驟冷、冷卻、原料氣體洗滌及部分冷凝,其中粉煤經由貯槽到達至少一個壓力閘,且在加載無冷凝物之氣體之後饋料至計量容器內,在該計量容器底部引入惰性氣體,以便形成流化床,該流化床經由輸送管道到達反應器之燃燒器,且其中經由輸送管道饋料至反應器內之粉煤與含游離氧之氧化劑一起在具有冷卻幕之反應空間中進行部分氧化,其中粉煤灰分在此熔融,且與熱燃燒氣體一起經由排出裝置轉移至驟冷器之驟冷室內且進行部分驟冷,且使經部分驟冷之原料氣體在廢熱鍋爐中冷卻,且隨後進行清潔及進一步處理。
在該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中,驟冷器空間直接通向廢熱鍋爐,該廢熱鍋爐中定位有用於產生蒸汽之管道,且其下部定位有使用水浴移除原料氣體及爐渣之開口。以此方式,廢熱鍋爐之熱量可用於產生蒸汽。
許多具體實例將合成氣引入裝備有輻射鍋爐套管之冷卻空間內,其中輻射鍋爐套管由內部磨損殼層(其自金屬製得用於保護反應器壓力殼層)組成或由管道(水經由該 等管道引導用於產生蒸汽)組成。兩種具體實例均具有以下目的:不直接將熱合成氣引入冷卻空間內,或不直接朝向封閉容器之輻射鍋爐套管引導熱合成氣,而是冷卻,以使爐渣可固化且自合成氣排出。
有時亦可能朝向為此目的而設置之冷卻板(亦稱為「擋板(bulkhead)」)引導含有爐渣之熱合成氣,其中此等冷卻板沿冷卻空間及整個反應器之垂直伸展的幾何中心軸方向錐形同心伸展。此等冷卻板亦可由管道組成。後者則宜與氣流方向平行以改良冷卻。
在本發明之一典型具體實例中,已在反應器中使合成氣適當地具備有角動量,以使後者不直接垂直引入冷卻空間內,而是已以微小角動量朝向冷卻空間中之冷卻板。反應器自身具有漏斗形出口,其使氣體速度增加,且因此加強熱合成氣朝向冷卻板之方向。定位在冷卻板周圍之實際壁常裝備有管道,該等管道保護壁免受合成氣之高溫。用於外部介質之入口噴嘴沿氣流方向定位在冷卻板或擋板之後方。
此方法具有離開反應器之合成氣之顯熱仍未使用之缺點。合成氣離開反應器時之溫度超過1500℃,且在藉由供應冷卻性氣態、汽態或液態外部介質進行冷卻之後為200℃至300℃。以此方式,合成氣之熱量在未使用之情況下損失。
因此,將定位於反應器出口與輻射鍋爐套管之間的合成氣之熱量用於化學製程將較有利,其中應考慮冷卻空間 中用於此化學製程進程所需之特定停留時間。因此,存在使以下方法可用之問題:其在反應器出口之後將合成氣之焓或顯熱直接用於後續製程,確保冷卻空間中之停留時間增加,且仍然有助於藉由冷卻空間中之輻射鍋爐套管及在輻射鍋爐套管後方沿氣流方向供應外部介質來冷卻合成氣。
本發明利用以下裝置解決此問題:其中燃燒器沿反應器壁之切向以一定角度定位於冷卻空間中,藉此所注入之燃料受到圍繞冷卻空間之中心軸引導之角動量,以使所注入之材料在冷卻空間中之停留時間增加,且因此以合成氣之剩餘熱焓促進化學反應。
燃燒器可以隨氣流方向或逆氣流方向以一定角度注入再生性燃料。然而,根據本發明,必須遵循切線方向,其中切線方向係指切角,其在冷卻空間之水平橫截面上在冷卻空間壁之對面形成。
同時,燃燒器必須經由封閉容器壁及輻射鍋爐套管引導。通常,此舉需要較高設計費用,因為輻射鍋爐套管常含有管道或厚壁金屬幕。實施此燃燒器配置之常用設計為「管道-網-管道(tube-web-tube)」設計。
再生性原料較佳以附加燃料之形式注入冷卻空間內。再生性原料具有與合成氣反應且在反應期間不使溫度實質上升高之性質。經由再生性燃料之切向注入,冷卻空間中之停留時間增加,以便有助於再生性燃料與仍然較熱的合成氣反應。合成氣溫度常隨著添加再生性原料而進一步降 低。再生性燃料與合成氣組分反應,消耗熱量。在反應期間產生附加的合成氣。
經由根據本發明之裝置,可實質上改良煤氣化製程之經濟效率。由於再生性原料在氣化製程中僅傳遞少量灰分,故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輻射鍋爐套管負載有實質上較少的灰分及爐渣。最後,輻射鍋爐套管藉由後續引入再生性燃料而暴露於顯著較低的熱負載。
特定言之,主張一種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煤氣化反應器之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之裝置,其包含:●反應空間,其適用於藉由與含氧氣體或含水蒸汽及氧之氣體發生反應來氣化固體含碳燃料,且其裝備有燃燒器,●第二空間,其設計為冷卻空間,且其沿氣流方向配置於反應空間下方,其中此冷卻空間裝備有用於氣態、汽態及液態冷卻介質之饋料設備,其中●冷卻空間沿氣流方向之至少一個延伸部分裝備有配置在冷卻空間內壁上之環形輻射鍋爐套管,且其特徵在於:●配置輻射鍋爐套管之冷卻空間之環形部分裝備有燃燒器,該等燃燒器經由輻射鍋爐套管引入冷卻空間內,再生性燃料可經由該等燃燒器引入冷卻空間內,●燃燒器沿反應器壁之切向以一定角度配置在冷卻空間中。
從而由輻射鍋爐套管之類型確定用於饋料之增加之設計費用。為了執行本發明,僅需要經由氣密輻射鍋爐套管介質緊密地引導至少一個燃燒器。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例中,管道配置於冷卻空間內部,其中冷卻介質可沿氣流方向流經管道。燃燒器因而必須經由封閉容器在管道之間或經由管道引入冷卻空間內。在氣化反應器製造中,輻射鍋爐套管之設計有時會大大不同,使得燃燒器配置之設計費用由輻射鍋爐套管之設計來確定。
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越過冷卻空間之特定長度之管道覆蓋冷卻空間之整個內部周邊,其中冷卻介質可沿氣流方向流經管道。在此情形中,燃燒器必須在各種情況下經由管道引導至特定位置。此可利用管道套環實現,然而,其在一有利具體實例中利用所謂「管道-網-管道」設計實現。EP 0840053 B1教示「管道-網-管道」設計之一典型具體實例,其用於在燃燒器裝配情況下防止水流經管道之不合需要的中斷。
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環形壁定位於冷卻空間壁與管道之間作為輻射鍋爐套管。因此,在冷卻含有爐渣之合成氣期間使封閉容器之機械負載維持較低。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其他管道配置於冷卻空間內部,冷卻介質可沿氣流方向流經該等管道,且該等管道藉由其沿冷卻空間之幾何中心軸之同心方向的平行配置來進行配置。此等管道較佳地與越過冷卻空間之特定長度圍繞冷卻空間 之整個內部周邊之管道組合配置,其中冷卻介質可沿氣流方向流經所有管道。與冷卻空間之幾何中心軸齊平伸展之管道配置使合成氣之冷卻改良且又延長冷卻空間中之停留時間。此等管道之同心配置亦稱為「擋板」。在一簡單具體實例中,此等「擋板」亦可作為板執行。此配置典型地不延伸至冷卻空間之縱軸中心,而是僅延伸至冷卻空間中之橫截面區域之三分之一。
在本發明之一個具體實例中,輻射鍋爐套管由耐熱板組成。輻射鍋爐套管亦可含有管道,該等管道以任何配置包含於輻射鍋爐套管中。輻射鍋爐套管亦可完全由管道組成。管道用於引導任何間接冷卻的介質。在此情形中,為了執行本發明,燃燒器必須緊靠著冷卻介質引入管道內且穿過氣密輻射鍋爐套管(「管道-網-管道」設計)。為了執行本發明,亦可沿冷卻空間方向設置具有耐火襯裡之管道。DE 3809313 A1提供輻射鍋爐套管之來自先前技術之一具體實例,其含有管道。為了執行本發明,將經由環形伸展之管道壁及耐火襯裡來介質緊密地引導至少一個燃燒器。
在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例中,另一環形壁作為輻射鍋爐套管圍繞同心配置的管道定位。此亦可具有用於在面向反應空間之側上冷卻之其他管道,冷卻介質可流經該等管道。因而,此等管道較佳圍繞反應空間之幾何中心軸伸展以達成冷卻之改良。
亦可在輻射鍋爐套管與冷卻空間內壁之間配置中間空 間,氣體可經由該中間空間循環。DE 102008012734 A1提供該輻射鍋爐套管之一實例。為了執行本發明,用於再生性燃料之燃燒器隨後經由此中間空間及內壁引導。輻射鍋爐套管可例如亦由以空心圓柱形式設計之同心圍繞冷卻空間之對流式鍋爐組成。EP 616022 B1提供具有冷卻空間之一具體實例之一實例,其由以空心圓柱形式設計之用於冷卻之對流式鍋爐組成。對流式鍋爐亦可多重劃分,或在其一部分上裝備冷卻板。亦可預想為了實施本發明,瀑布樣冷卻機構沿氣流方向定位在燃燒器後方以用於再生性原料,如例如DE 102008012734 A1中所主張。
經由輻射鍋爐套管饋料再生性原料之燃燒器可以任何方式設計。此等燃燒器可例如設計為燃燒槍。但此等燃燒器亦可設計為噴嘴。燃燒器亦可以切向及同心方式配置。燃燒器亦可經配置以使其沿氣流方向處於反應空間之出料連接器之前方,以使其在操作期間處於合成氣流之「流影(flow shadow)」中。以此方式,燃燒器較佳地防止成渣。為了執行本發明,僅要求至少一個燃燒器經由氣密輻射鍋爐套管介質緊密地引導,且在至少一部分冷卻空間中在引入冷卻性氣態、汽態或液態外部介質之前沿氣流方向引導或可引導再生性燃料。
反應空間及冷卻空間之壓力容器可以作為具有相同直徑之單一組件設置用於構建裝置。但反應空間及冷卻空間亦可為置於彼此之上之具有不同直徑之兩個壓力容器,其中冷卻空間-壓力容器之直徑在此情形中比反應空間-壓力 容器之直徑大。
亦主張一種將燃料切向注入氣化反應器之冷卻空間內之方法。燃料可在冷卻空間中沿著氣流方向或逆著氣流方向、然而在冷卻空間水平割面中沿反應器壁之切角注入。由此,實質上增加在反應空間中之停留時間。
再生性燃料典型地用於注入。再生性燃料經由輻射鍋爐套管經由至少一個燃燒器同心切向地饋料至冷卻空間內,以便產生另一挾帶流氣化反應,經由該另一挾帶流氣化反應,流出氣體之溫度下降且焓差用於再生性原料之附加氣化(「化學驟冷(chemical quench)」)。切向注入燃料伴以停留時間延長有助於此程序或至少促進了此程序。
亦主張一種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煤氣化反應器之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之方法,其中:●將自外部沿水平方向同心或向下引導之細粉狀含碳燃料與氧氣或含氧氣體之混合物自上方注入耐火反應空間內,以便使燃料在反應空間中在挾帶流氣化反應中反應形成合成氣,及●所獲得之合成氣在0.5 MPa至8 MPa之壓力下且沿向上及向下方向自反應空間引出,及●在完成引出之後,將由此獲得之合成氣引入設計為冷卻空間之第二反應空間內,且在該第二反應空間中將出於冷卻目的所供應之氣體與冷卻器氣態、汽態或液態外部介質混合,且其特徵在於 ●在反應空間與用於外部介質之饋料點之間,再生性燃料經由輻射鍋爐套管經由至少一個燃燒器同心饋料至冷卻空間內,以便產生另一挾帶流氣化反應,經由該另一挾帶流氣化反應,流出氣體之溫度下降且焓差用於再生性原料之附加氣化,及●再生性燃料沿冷卻空間壁之切線方向以一定角度注入冷卻空間內,以使再生性燃料在注入來自反應空間之原料氣流內期間接受角動量。
所有生物材料均可用作再生性燃料,其適於以作為反應氣體之含氧氣體來產生合成氣。此再生性燃料可為精細切碎、壓碎、精細研磨之能源作物、任何形式之木材、稻草、牧草、穀類、生物殘餘物、海洋植物或家畜糞肥。再生性原料可在氣化之前進行預處理,其中預處理步驟包括例如乾燥、碳化、研磨或此等步驟之組合。為了氣化,隨後將再生性燃料與含蒸汽或含氧之氣體、水蒸汽、或含氧氣體及水蒸汽之混合物引入冷卻空間內。再生性燃料與含碳燃料或化石燃料之混合物亦可用作冷卻空間中之燃燒器之燃料。
基本上已知向挾帶流氣化反應內添加再生性原料。EP 1027407 B1描述一種藉由在燃燒器中使燃料與氣態氧或含氧氣體一起燃燒而由再生性燃料及化石燃料產生可燃氣體、合成氣及還原氣體之方法。DE 102009011174 A1(在本申請案時尚未揭示)描述一種在延伸越過反應空間總高度之部分區域之第二燃燒器位準內,經由再生性燃料之附 加氣化反應來使用合成氣之焓的方法。
DE 102010008384.4(在本申請案時尚未揭示)描述一種方法,其中經由配置在冷卻空間內部之冷卻空間中之其他開口將生物燃料同心引入冷卻空間內,以便與合成氣發生另一反應,藉此進一步降低合成氣之溫度。此申請案將燃料直接引入冷卻空間中且完全未提供經由輻射鍋爐套管切向引入再生性燃料之複雜設計的指示。
合成氣之溫度在自反應空間排出期間典型地為1400℃至1500℃,在引入再生性燃料之後約為1,200℃至1,300℃且在離開冷卻空間之後約為900℃。離開冷卻空間時約900℃之溫度利用量測值加以記錄,其餘值為估算值。
燃燒器可以任何方式配置在冷卻空間中。再生性燃料必須僅經由切向配置之燃燒器切向地引入圓柱形冷卻空間內,以使冷卻空間中之挾帶流接受角動量,藉此增加燃料在冷卻空間中之停留時間。由於燃燒器經由輻射鍋爐套管介質緊密地引導,故此等燃燒器在輻射鍋爐套管區域中典型地裝備有密封套環。然而,密封可以任何方式實現且密封類型可以任何方式進行。
合成氣之顯熱可用於產生蒸汽。外部介質用於此目的,其經由輻射鍋爐套管中之冷卻板或管道中之間接冷卻來吸收來自冷卻空間之熱量。此熱量可用於下游廢熱鍋爐以產生蒸汽或高壓蒸汽。為了執行本發明,亦可利用拍打器或吹灰器或兩者清潔輻射鍋爐套管及擋板。
亦主張由所提及方法產生之合成氣之用途,此合成氣 可用於例如在發電廠中發電。此外,此合成氣可在二氧化碳與燃燒氣體分離之情況下用於在發電廠中發電。此用途之一實例為IGCC技術(IGCC:「整合氣化複合循環(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最後,亦可能使用根據本發明產生之合成氣來產生合成馬達燃料或合成天然氣。此外,根據本發明產生之合成氣之任何用途均可能用於產生化學品(「多聯產(polygeneration)」)。
本發明具有亦在裝備有輻射鍋爐套管之冷卻空間中使用來自煤氣化反應之熱合成氣之焓的優點。因此,可實質上改良煤氣化製程之經濟效率。由於再生性燃料在氣化製程中僅傳遞少量灰分,故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輻射鍋爐套管負載有實質上較少的灰分及爐渣。最後,輻射鍋爐套管經由後續引入再生性燃料而暴露於實質上較低的熱負載。
借助於兩個圖式更詳細地闡明本發明,其中本發明不限於此等具體實例。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具有後氣化反應之煤氣化反應器,其中輻射鍋爐套管自裝備有重疊冷卻板之水引導管道或冷卻介質引導管道設計。圖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具有後氣化反應之煤氣化反應器,其中輻射鍋爐套管由冷卻板組成,該冷卻板裝備有引導冷卻介質之圍繞其上方冷卻空間環形配置之管道。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煤氣化反應器(1),其裝備有用於對含碳化石燃料進行氣化之反應空間(2)、具有輻射鍋爐套管(4)之冷卻空間(3)、及設計為水浴(5a)之 爐渣收集槽(5)。反應空間(2)裝備有燃燒器(6),含碳化石燃料(6a)與含氧燃料之混合物經由該等燃燒器(6)引入反應空間(2)內,且該反應空間(2)經由懸掛裝置(2a)懸掛於耐壓封閉容器(7)中。在氣化反應期間產生合成氣(8),在使用切向燃燒器時該合成氣(8)接受角動量(8a)。反應空間(2)之底面上定位用於流出合成氣(8b)之出料連接器(2b),該合成氣(8b)經由此出料連接器(2b)進入冷卻空間(3)內。出料連接器(2b)裝備有套環形開口。封閉容器(7)在冷卻空間(3)之高度上裝備有輻射鍋爐套管(4),該輻射鍋爐套管(4)由圍繞冷卻空間內壁(7)配置之環形耐熱板組成。管道(9)定位在封閉容器(7)壁與輻射鍋爐套管之間,該等管道(9)引導間接冷卻的冷卻介質且沿氣流方向平行於封閉容器(7)壁伸展。管道(10)亦定位在輻射鍋爐套管(4)之內側上,該等管道(10)引導間接冷卻的冷卻介質,其中該等管道(10)以環形方式圍繞冷卻空間(3)軸引導。在輻射鍋爐套管(4)之內側上引導冷卻介質之管道(10)裝備有給料連接器(10a)及出料連接器(10b)。根據本發明之燃燒器(11)沿氣流方向配置在輻射鍋爐套管(4)之前方用於再生性燃料(11a),該等燃燒器(11)經由輻射鍋爐套管(4)饋料,且再生性燃料(11a)經由該等燃燒器(11)饋料至冷卻空間(3)內且得以氣化。因此,後氣化反應開始且合成氣之溫度下降。固化爐渣沈澱在輻射鍋爐套管(4)上。此固化爐渣由於重力作用而進入配置在其 下方之裝滿水(5a)之爐渣收集槽(5)中或被氣流帶走。隨後,流出合成氣(8b)沿輻射鍋爐套管(4)後方之氣流方向進入冷卻區域,其中給料噴嘴(12)經配置用於冷卻性氣態、汽態或液態外部介質(12a)。所供應之外部介質(12a)持續使冷卻空間中之合成氣(8c)冷卻,隨後此(13)經由出料連接器(14)沿側向離開冷卻空間(3)。爐渣(15)經由閘(16)及出料連接器(17)定期引導出反應器(1)。圖1中亦展示截面A-A,其橫截面展示於圖2中。
圖2展示氣化反應器之橫截面,該橫截面之平面以A-A指示於圖1中。可見冷卻空間之封閉容器、反應空間(2)之內部、用於合成氣之出料連接器(2b)、輻射鍋爐套管(4)、用於冷卻之封閉容器內壁上之管道(9)以及管道(10),該等管道以環形方式配置在冷卻空間(3)側面上。封閉容器(7)之內壁上之管道(9)裝備有沿冷卻空間(3)之幾何中心軸方向同心伸展之冷卻管(9a,「擋板」),以便改良冷卻。根據本發明,燃燒器(11)沿封閉容器之切線方向配置,以便使合成氣接受角動量(8c)。
1‧‧‧煤氣化反應器
2‧‧‧反應空間
2a‧‧‧反應空間之懸掛裝置
2b‧‧‧合成氣之出料連接器
3‧‧‧冷卻空間
4‧‧‧輻射鍋爐套管
4a‧‧‧冷卻板
5‧‧‧爐渣收集槽
5a‧‧‧水浴
6‧‧‧含碳化石燃料之燃燒器
6a‧‧‧含碳化石燃料
7‧‧‧耐壓封閉容器
8‧‧‧合成氣
8a‧‧‧具有角動量之合成氣
8b‧‧‧流出合成氣
8c‧‧‧冷卻空間中具有角動量之合成氣
9‧‧‧封閉容器內壁上用於冷卻介質之管道
9a‧‧‧冷卻介質之給料連接器
9b‧‧‧冷卻介質之出料連接器
10‧‧‧攜帶冷卻介質之管道
10a‧‧‧冷卻介質之給料連接器
10b‧‧‧冷卻介質之出料連接器
11‧‧‧燃燒器
11a‧‧‧再生性燃料
12‧‧‧出料之合成氣
12a‧‧‧冷卻性氣態、汽態或液態外部介質
13‧‧‧出料連接器
14‧‧‧爐渣
15‧‧‧閘
16‧‧‧出料連接器
17‧‧‧輻射鍋爐套管之管道
17a‧‧‧輻射鍋爐套管之管道之給料連接器
1‧‧‧煤氣化反應器
2‧‧‧反應空間
2a‧‧‧反應空間之懸掛裝置
2b‧‧‧合成氣之出料連接器
3‧‧‧冷卻空間
4‧‧‧輻射鍋爐套管
4a‧‧‧冷卻板
5‧‧‧爐渣收集槽
5a‧‧‧水浴
6‧‧‧含碳化石燃料之燃燒器
6a‧‧‧含碳化石燃料
7‧‧‧耐壓封閉容器
8‧‧‧合成氣
8a‧‧‧具有角動量之合成氣
8b‧‧‧流出合成氣
8c‧‧‧冷卻空間中具有角動量之合成氣
9‧‧‧封閉容器內壁上用於冷卻介質之管道
9a‧‧‧冷卻介質之給料連接器
9b‧‧‧冷卻介質之出料連接器
10‧‧‧攜帶冷卻介質之管道
10a‧‧‧冷卻介質之給料連接器
10b‧‧‧冷卻介質之出料連接器
11‧‧‧燃燒器
11a‧‧‧再生性燃料
12‧‧‧出料之合成氣
12a‧‧‧冷卻性氣態、汽態或液態外部介質
13‧‧‧出料連接器
14‧‧‧爐渣
15‧‧‧閘
16‧‧‧出料連接器
17‧‧‧輻射鍋爐套管之管道

Claims (23)

  1. 一種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包含:●反應空間(2),其適用於藉由與含氧氣體或含水蒸汽及含氧氣體發生反應來氣化固體含碳燃料(6a),且其裝備有燃燒器(6),●第二空間(3),其設計為冷卻空間(3),且其沿氣流(8b)方向配置於該反應空間(2)下方,其中此冷卻空間(3)裝備有用於氣態、汽態及液態冷卻介質(12a)之饋料設備(12),其中●該冷卻空間(3)沿該氣流(8b)方向之至少一個延伸部分裝備有在該冷卻空間(3)內壁上配置之環形輻射鍋爐套管(9),其特徵在於:●配置該輻射鍋爐套管(9)之該冷卻空間(3)之環形部分裝備有燃燒器(11),該等燃燒器(11)經由該輻射鍋爐套管(9)引入該冷卻空間(3)內,再生性燃料(11a)可經由該等燃燒器(11)引入該冷卻空間(3)內,及●該等燃燒器(11)沿該反應器壁(7)之切向以一定角度配置在該冷卻空間(3)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 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管道(9)配置在該冷卻空間(3)內部在該冷卻空間(3)之該內壁(7)上,其中冷卻介質(9a,9b)可沿該氣流(8b)方向流經該等管道(9)。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冷卻空間(3)之該內壁(7)上之該等管道(9)越過特定長度覆蓋該冷卻空間(3)之整個內部周邊,其中冷卻介質(9a,9b)可沿該氣流(8b)方向流經該等管道(9)。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環形壁(4)作為輻射鍋爐套管(4)定位在該冷卻空間(3)之該壁(7)與該等管道(9)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其他管道(10)定位在該冷卻空間(3)內部,冷卻介質(10a,10b)可沿該氣流(8b)方向流經該等管道(10),且該等管道(10)藉由其沿該冷卻空間(3)之幾何中心軸之同心方向平行配置來進行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 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另一環形壁(4)作為輻射鍋爐套管圍繞同心配置之該等管道(10)定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另一環形壁(4)由耐熱板(4)組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另一環形壁(4)含有內部引導間接冷卻的介質(10a,10b)之管道(1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管道(10)在該另一環形壁(4)之該反應空間側(3)上圍繞該反應空間(3)之幾何中心軸環形伸展,且冷卻介質(10a,10b)可流經該等管道(1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另一環形壁(4)由同心圍繞該冷卻空間(3)之以空心圓柱方式設計之容器組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 (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等燃燒器(11)設計為燃燒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等燃燒器(11)設計為噴嘴。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等燃燒器(11)或燃燒槍經配置以使其沿該氣流(8b)方向處於該反應空間(2)之出料連接器(2b)之前方,以使其在操作期間處於該合成氣之流影(flow shadow)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之具有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裝置(11)之氣化反應器(1),其特徵在於該反應空間(2)及該冷卻空間(3)由置於彼此之上之具有不同直徑之兩個壓力容器組成,其中該冷卻空間壓力容器(3)之直徑比該反應空間壓力容器(2)之直徑大。
  15. 一種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方法,其中將自外部沿水平方向同心或向下引導之細粉狀含碳燃料(6a)與氧氣或含氧氣體之混合物自上方注入耐火反應空間(2)內,以便使該燃料(6a)在該反應空間(2)中在挾帶流氣化反應(8a)中反應形成合成氣(8b),及 所獲得之該合成氣(8b)在0.5 MPa至8 MPa之壓力下且沿向上或向下方向自該反應空間(2)引出,及在完成引出之後,將由此獲得之該合成氣(8b)引入設計為冷卻空間(3)之第二反應空間(3)內,且在該第二反應空間(3)中將出於冷卻目的所供應之該氣體(8b)與冷卻器氣態、汽態或液態外部介質(12a)混合,其特徵在於在該反應空間(2)與用於外部介質(12a)之饋料點(12)之間,再生性燃料(11a)經由該輻射鍋爐套管(9)經由至少一個燃燒器(11)同心饋料至該冷卻空間(3)內,以便產生另一挾帶流氣化反應(8c),經由該另一挾帶流氣化反應(8c),該流出氣體(8b)之溫度下降且焓差用於再生性原料(11a)之附加氣化,及該再生性燃料(11a)沿該冷卻空間(3)之該壁(7)之切線方向以一定角度注入該冷卻空間(3),以使該再生性燃料(11a)在注入來自該反應空間(2)之該原料氣流(8b)內期間接受角動量(8c)。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精細切碎、壓碎、精細研磨之能源作物、任何形式之木材、稻草、牧草、穀類、生物殘餘物、海洋植物或家畜糞肥用作再生性燃料(11a)。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或第16項中任一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 區域內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等再生性燃料(11a)在氣化之前進行預處理,其中該等預處理步驟包括乾燥、碳化、研磨或此等步驟之組合。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17項中任一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該再生性燃料(11a)與含氧氣體、水蒸汽、或含氧氣體及水蒸汽之混合物引入該冷卻空間內。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再生性燃料與含碳燃料之混合物用作該冷卻空間(3)中之該等燃燒器(11)之燃料(11a)。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方法,其特徵在於由該輻射鍋爐套管(9,10)中之外部介質(9a,10a)吸收之該合成氣(8b)之熱量用於產生蒸汽(9b,10b)或高壓蒸汽(9b,10b)。
  2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20項中任一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方法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產生之該合成氣(13)用於在發電廠中發電。
  22.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21項中任一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 管(9)區域內之方法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產生之該合成氣(13)在自燃燒氣體分離二氧化碳之情況下用於在發電廠中發電。
  23.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至第22項中任一項之將再生性燃料(11a)饋料至氣化反應器(1)之輻射鍋爐套管(9)區域內之方法的用途,其特徵在於所產生之該合成氣(13)用於產生合成馬達燃料或合成天然氣。
TW101123139A 2011-07-14 2012-06-28 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氣化反應器中的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的裝置和方法 TW2013192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07726.3A DE102011107726B4 (de) 2011-07-14 2011-07-14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leiten von nachwachsenden Brennstoffen in den Bereich der Strahlungskesselwand von Vergasungsreaktor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9242A true TW201319242A (zh) 2013-05-16

Family

ID=4650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3139A TW201319242A (zh) 2011-07-14 2012-06-28 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氣化反應器中的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的裝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DE (1) DE102011107726B4 (zh)
TW (1) TW201319242A (zh)
WO (1) WO20130073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4711A (zh) * 2017-11-13 2018-02-0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屏式辐射废锅的干煤粉加压气化炉及工作方法
CN108384581A (zh) * 2018-04-13 2018-08-1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回收气化炉中合成气和熔渣高温显热的余热回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5909A (zh) * 2018-05-14 2018-08-14 北京金泰瑞和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干煤粉加压气化系统
CN109082307A (zh) * 2018-10-11 2018-12-25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循环气化炉冷却装置
CN112280595A (zh) * 2019-07-24 2021-01-29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化反应炉
CN112111303A (zh) * 2020-09-29 2020-12-22 科林未来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顶置烧嘴的煤气化系统和气化工艺
AU2023225669A1 (en) * 2022-02-25 2024-09-12 Sierra Energy Corporation Fixed bed gasifier
CN118328713A (zh) * 2024-05-13 2024-07-12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炉炉壁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9313A1 (de) 1988-03-19 1989-10-05 Krupp Kopper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uehlen von partialoxidationsgas
ES2078078T3 (es) 1993-03-16 1995-12-01 Krupp Koppers Gmbh Procedimiento para la gasificacion bajo presion de combustibles finamente divididos.
DE19645390C2 (de) 1996-11-04 2000-01-13 Metallgesellschaft Ag Mittel- oder Hochdruckwärmetauscher mit einer wärmedämmenden Verkleidung
DE19747324C2 (de) 1997-10-28 1999-11-04 Bodo Wolf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Brenn-, Synthese- und Reduktionsgas aus nachwachsenden und fossilen Brennstoffen, Biomassen, Müll oder Schlämmen
DE202005021666U1 (de) 2005-08-24 2009-05-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Synthesegasen durch Partialoxidation von aschehaltigen Brennstoffen unter erhöhtem Druck und Quenchkühlung des Rohgases
DE102005041931B4 (de) 2005-09-03 2018-07-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Synthesegasen durch Partialoxidation von aschehaltigen Brennstoffen unter erhöhtem Druck mit Teilquenchung des Rohgases und Abhitzegewinnung
DE102008012734A1 (de) 2008-03-05 2009-09-10 Uhde Gmbh Vergasungsreaktor und Verfahren zur Flugstromvergasung
DE102008049716A1 (de) * 2008-09-30 2010-04-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Nutzung der fühlbaren Wärme des Rohgases bei der Flugstromvergasung
DE102010008384A1 (de) 2010-02-17 2011-08-18 Uhde GmbH, 44141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Nutzung der Enthalpie eines Synthesegases durch Zugabe von nachwachsenden Brennstoffen in den Abkühlraum einer Flugstromvergasung
EP2403928B1 (de) * 2009-03-04 2017-03-29 ThyssenKrupp Industrial Solutio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nutzung der enthalpie eines synthesegases durch zusatz- und nachvergasung von nachwachsenden brennstoffen
DE102009011174A1 (de) 2009-03-04 2010-09-09 Uhd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Nutzung der Enthalpie eines Synthesegases zur Zusatzvergasung von nachwachsenden Brennstoffen
DE102009039749A1 (de) * 2009-09-02 2011-03-10 Uhd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ynthesega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4711A (zh) * 2017-11-13 2018-02-09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屏式辐射废锅的干煤粉加压气化炉及工作方法
CN108384581A (zh) * 2018-04-13 2018-08-10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回收气化炉中合成气和熔渣高温显热的余热回收装置
CN108384581B (zh) * 2018-04-13 2024-04-26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回收气化炉中合成气和熔渣高温显热的余热回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07341A1 (de) 2013-01-17
DE102011107726A1 (de) 2013-01-17
DE102011107726B4 (de)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19242A (zh) 將再生性燃料饋料至氣化反應器中的輻射鍋爐套管區域內的裝置和方法
CN101885990B (zh) 一种多烧嘴顶置干煤粉气化装置
JP5420426B2 (ja) 内部多管壁及び複数バーナーを有するガス化反応容器
KR101633951B1 (ko) 재생연료를 추가 및 후-가스화하여 합성가스의 엔탈피를 이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0516174C (zh) 生物质电磁感应热解液化反应器
CN104726138B (zh) 合成气冷却器
CN101885991B (zh) 塔型煤粉加压气化带激冷流程装置
CN105586093A (zh) 一种带部分余热回收装置的气化反应器及其气化方法
CN107090311A (zh) 高效热能回收携带流气化炉
CN104713081B (zh) 用于制造合成气体的粉尘燃料燃烧器和气流床气化炉
CN103160328A (zh) 煤干粉气化装置
CN105694977A (zh) 用于气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8977231A (zh) 一种干煤粉气化耦合辐射废锅回收显热的装置及方法
CN102652170B (zh) 顶馈双旋流式气化器
CN104650984B (zh) 用于气化和冷却合成气的系统和方法
CN108410515A (zh) 气化激冷系统
CN105531355A (zh) 用于使碳载体气化并追加加工所生成的气体的方法及系统
CN206033675U (zh) 一种联合气化干馏制备低焦油燃气装置
CN101570699A (zh) 固体燃料的气化装置及生产合成气体的方法
CN106118750A (zh) 梯级组合床气化系统
CN105779014A (zh) J型气流床气化炉
CN105925292A (zh) 轮胎快速热解系统及方法
CN201376954Y (zh) 固体燃料气化装置
CN105925289B (zh) 一种联合气化干馏制备低焦油燃气装置
WO2013167340A1 (en) Gas draw for a gasification re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