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311989A - 將一可動傢俱部分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 - Google Patents

將一可動傢俱部分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1989A
TW201311989A TW101128358A TW101128358A TW201311989A TW 201311989 A TW201311989 A TW 201311989A TW 101128358 A TW101128358 A TW 101128358A TW 101128358 A TW101128358 A TW 101128358A TW 201311989 A TW201311989 A TW 2013119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side slides
slide
control
sli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8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rank Nolte
Andreas Montecchio
Original Assignee
Hettich Heinze Gmbh &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ttich Heinze Gmbh & Co Kg filed Critical Hettich Heinze Gmbh & Co Kg
Publication of TW201311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98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6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5/00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 E05F5/003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for 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0Motors; Magnets; Springs; Weigh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04Function thereof
    • E05Y2201/41Function thereof for closing
    • E05Y2201/412Function thereof for closing for the final closing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73Multiple fun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74Specific positions
    • E05Y2800/75Specific positions intermedia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Cabinets, Racks, Or The Like Of Rigid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一種將一可動傢俱部分、特別是推拉門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1),具有可在該裝置(1)之殼體(10)中橫向移動的傳動器(20),及與該傳動器耦合之可橫向移動的中滑座(30)。該裝置另具兩可橫向移動的側滑座(40,50),該等側滑座在移動方向x上間隔一定距離,其中,該等側滑座(40,50)透過儲能機構(70)彼此耦合,該儲能機構將一作用力自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該一側滑座(40,50)朝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該另一側滑座(40,50)作用。為每個該等側滑座(40,50)設置一控制滑塊(400,500),當該中滑座(30)自該中位置出發進行運動時,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那個處於該中滑座(30)之運動方向上的側滑座(40,50)在該控制滑塊的作用下與該中滑座(30)耦合,而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另一側滑座(40,50)則固定於該殼體(10)上。

Description

將一可動傢俱部分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將一可動傢俱部分、特別是推拉門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
傢俱領域中存在多種將抽屜或傢俱門自規定位置自動拉入關閉位置的拉入裝置。在某些帶推拉門的傢俱上,推拉門可自關閉位置朝兩不同(通常相反)方向打開。此種情況下之關閉位置亦稱中位置。若設置(例如)兩個以上關閉傢俱入口用推拉門,則使內推拉門具有前述可動性係有利之舉。
為以受抑制的方式自兩方向出發自動拉入中位置,公開案DE 20 2010 007 230 U1揭露一種雙向拉入裝置,其兩反向作用之單向拉入單元與一可實施縱向及翻轉運動之耦合滑座共同作用。推拉門自中位置出發進行運動時,耦合滑座利用推拉門上的傳動突出部朝打開方向運動且與其中一單向拉入單元進行共同作用,視具體運動方向而定。由於朝打開方向進行運動,故而相應拉入單元的拉入彈簧被拉緊至某個點上,其中,此拉入單元之與耦合滑座嚙合的傳動器在此點上朝閉鎖位置翻轉。此過程還解除了耦合滑座與拉入單元的耦合。此門朝相應打開方向進一步運動時,拉入裝置內發生傾斜,耦合元件遠離推拉門之傳動突出部運動並脫離該推拉門。此時便可使推拉門進一步運動。推拉門返回中位置進行關閉運動時,推拉門的第二傳 動突出部接觸耦合滑座的相應耦合元件並連同該耦合滑座一起朝關閉方向運動。耦合滑座卡入被拉緊之拉入裝置的閉鎖傳動器,從而解除閉鎖。透過上述方式來觸發此拉入裝置,藉由拉入彈簧並採用阻尼元件以受抑制的方式將耦合滑座拉入中位置。推拉門自中位置出發進行運動時,沿相反方向鏡像對稱式實施相同進程並採用不同的單向拉入單元。
此種雙向拉入裝置之缺點在於,使用了兩單向作用之獨立拉入單元。由於獨立閉鎖組件的機械複雜程度較高,且需要採用阻尼元件,故使用兩獨立拉入單元時的成本較高。
有鑒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一可動傢俱部分雙側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該裝置上可無需使用單向作用的獨立拉入裝置。
本發明用以達成上述目的之解決方案為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特徵的拉入裝置。
本發明之前文所述類型的裝置具有可在該裝置之殼體中橫向移動的傳動器,以及與該傳動器耦合之可橫向移動的中滑座。該裝置另具兩可橫向移動的側滑座,該等側滑座在移動方向上間隔一定距離,其中,該等側滑座透過儲能機構彼此耦合,該儲能機構對該等側滑座施加一使其接近之作用力。其中,為每個該等側滑座設置一控制滑塊,當該中滑座自該中位置出發進行運動時,該等側滑座中的 那個處於該中滑座之運動方向上的側滑座在該控制滑塊的作用下與該中滑座耦合,而該等側滑座中的另一側滑座則固定於該殼體上。
利用該等控制滑塊可使該中滑座與該二側滑座其中之一耦合,具體視該中滑塊之移動方向(即該傳動器及該可動傢俱部分之移動方向)而定。而另一側滑座則固定於該殼體上。因此,該傢俱部分自該中位置出發進行運動時,該二側滑座之間距加大,且此點與運動方向無關。在此情況下,佈置於該等側滑座間的該儲能機構可對任一該等運動方向有效。因此,本發明的拉入裝置可僅包含一儲能機構。
根據該裝置的一種有利設計方案,該等側滑座亦藉由阻尼單元相耦合,該阻尼單元對該等側滑座之相向運動加以抑制。因此,在實施自動拉入的過程中亦實現了阻尼功能,其中,此處同樣僅需利用一阻尼元件實現此點。
根據該裝置的另一有利設計方案,該等控制滑塊分別在該等側滑座的一控制滑塊導引槽中以橫向於該移動方向x的方向受到導引,該等控制滑塊分別具有一耦合銷及一導銷,該等控制滑塊利用該耦合銷卡入該中滑座之耦合槽從而使得該中滑座與相應的該側滑座耦合,該等控制滑塊利用該導銷卡入該殼體之控制軌道。藉此便可以簡單可靠的方式使該等控制滑塊的運動與該等側滑座的位置耦合,從而有助於對該中滑座與該等側滑座之耦合實施可靠控制。
根據尤佳實施方案,該耦合槽具有至少一朝該移動方 向傾斜的區段。此點有助於對該控制滑塊進行順利操縱。
根據該裝置的另一有利設計方案,該傳動器在兩與該中位置間隔一定距離之外打開位置中的一外打開位置中固定於該外殼上。將該傳動器固定於該殼體上可實現將該中滑座及一同運動的側滑座進行固定的目的,從而使得該機構停留於該打開位置中,直至一朝向該中位置的拉入過程受到觸發。
根據該裝置的另一有利設計方案,該傳動器具有兩側部卡爪,其設計為包圍門配件之致動器。該傳動器尤佳在該殼體之導引軌道中受到導引,其中,至少一導引軌道之外區有所彎曲,使得當處於其中一打開位置中的該傳動器位於該導引軌道之該外區時,被處於該中位置中的傳動器所包圍的該致動器解鎖。透過此種方式便可實現該裝置與該可動傢俱部分(如推拉門)的簡單耦合。僅需在該傢俱部分上固定一致動器便可在該中位置及該等打開位置之間為該傢俱部分與該拉入裝置實現耦合。
根據該裝置的另一有利設計方案,該等卡爪可翻轉鉸接於該傳動器之中部件上且連同導銷在該彎曲的導引軌道中受到導引,其中,任一打開位置中各有其中一卡爪相對該傳動器之中部件發生翻轉。利用該設計方案可對該振盪器與該傳動器實施規定的耦合及脫離。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下文將予詳述之附圖係本發明的拉入裝置處於不同工 作位置及不同視圖中的實施例。所有附圖中的相同元件符號表示相同元件。為清楚起見,並非所有附圖中的每個元件皆用元件符號標識。
圖1至3為該拉入裝置處於不同位置時的示意圖,其中,其中,每張附圖A皆未顯示隱藏線,而對應的附圖B則局部以虛線形式顯示隱藏線。圖4及圖5為處於圖1A之位置的示意圖,其中,為便於識別下方元件,該拉入裝置的多個元件未顯示於圖4及圖5中。就此意義而言,圖4及圖5係該拉入裝置之安裝過程的中間步驟。此外,為便於瞭解該拉入裝置的結構,所有附圖皆未顯示其上殼體蓋。
下文之附圖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後等用語僅針對附圖所選示範性視圖而言。該等用語視相應附圖之上下文而定且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
附圖示出與門配件2相互作用之拉入裝置1(參閱圖1)。拉入裝置1於下文中簡稱裝置1。門配件2直接或間接固定於未繪示之可動推拉門上,舉例而言,安裝在位於該推拉門或其移動部件之相應通孔中的緊固楔3中。門配件2底端具有與拉入裝置1相互作用之桿狀致動器4。就附圖之圖示平面而言,該推拉門以可向右及向左運動的方式佈置。圖中亦未顯示承載該推拉門用之導軌。在下文中,該推拉門之移動方向亦稱拉入方向,即x向,其中,向右運動表示朝正x值運動,向左運動表示朝負x值運動。當門配件2隨之運動時,裝置1直接或間接以位置固定的方式(例如)安裝於傢俱主體、主體側導軌,抑或主體側賽頭上。 亦可採用相反佈置方案,亦即,致動器位置固定佈置於傢俱主體上,而裝置1可固定於推拉門上並隨該推拉門進行橫向運動。採用此種佈置方案時可達到與本實施例中之位置固定式裝置1相同的效果。
裝置1具有殼體10,圖中僅顯示殼體下殼。該殼體下殼及一未繪示殼體上殼皆較佳(例如)在一塑膠射出成形工藝中一體製成。殼體10上設有起加固作用的連接板17(參閱圖4),該等連接板還起防塵及防透視作用。裝置1具有局部突出於殼體10以外的傳動器20,門配件2之致動器4與該傳動器20進行相互作用。該傳動器20具有中部件21以及鉸接於該中部件21上的側卡爪22、23。殼體10中設有供中部件21(即供傳動器20)進行橫向運動之直線導引軌道11。在附圖所示情況下,中部件21藉其兩導銷卡入該直線導引軌道11。同時,該等導銷構成該等鉸接卡爪22、23之旋轉軸。每個卡爪22、23中各插入另一與相應鉸接點間隔一定距離的導銷,該另一導銷與殼體10的一兩端有所彎曲且中區域呈直線的導引軌道12進行共同作用。當然,傳動器20亦可採用有別於附圖所示之實施方案。舉例而言,該等導銷可採用其他形狀、數目及/或在傳動器20中所處的位置。在圖1所示中位置中,卡爪22即23包圍門配件2之致動器4。傳動器20橫向移動時,透過上述方式形成且包圍該致動器4之開口(Maul)的形狀首先保持不變。唯有當卡爪22及23之導引頭滑入導引軌道12之彎曲區段時,相應卡爪22、23發生橫向翻轉並使該開口打開,使得 該致動器4朝相應方向解鎖。從圖2A及2B所示之向右運動以及圖3A及3B所示之向左運動可看出此點。
裝置1另具三個同樣可進行橫向運動之滑座:中滑座30、左邊的側滑座40及右邊的側滑座50。殼體10中設有用於橫嚮導引上述三滑座30、40、50之直線滑座導引軌道13。另設一同樣用於導引之中央殼體圓頂14,其亦可用以容納連接該殼體10之各殼體半部用的螺釘。
該等滑座30、40、50在不同的平行平面內相對佈置。側滑座40、50緊靠殼體下殼且在該殼體下殼之滑座導引軌道13中受到導引。因此,該等側滑座40、50處於第一平面內。從圖4可看出此點,圖4中的裝置1未顯示中滑座30。中滑座30以局部重疊於側滑座40、50上的方式處於第二平面內。中滑座30之導引槽31穿過殼體圓頂14,中滑座30之輪廓32連接側滑座40、50之相應輪廓41、51。此外,可由殼體上殼之相應導引軌道對滑座30、40、50進行橫嚮導引。
中滑座30之如圖所示的上半部設有左邊及右邊止動槽33及34,傳動器20之導銷抵靠於該等止動槽的外側壁上,因此,中滑座30的橫向運動與傳動器20的橫向運動耦合。如圖2A、2B及3A、3B所示,在傳動器20之橫向運動終止處,即該傳動器運動至導引軌道12之彎曲部分時,該等導銷潛入相應止動槽33、34的下半部,從而將傳動器20及中滑座30在殼體10上之橫向運動鎖固。為致動器4解鎖後,傳動器20及中滑座30停留於圖2A、2B及圖3A、 3B所示的左打開位置或右打開位置。唯有當致動器4實施返回運動時,即打開的卡爪22、23重新沿彎曲的導引軌道12上升且傳動器20之開口關閉,則不再將傳動器20及中滑座30固定於殼體10上。
側滑座40、50具有垂直於橫向移動方向x延伸之控制滑塊導引槽42及52,分別有一控制滑塊400及500在該等導引槽中沿y向來回運動(參閱圖4)。控制滑塊400、500用於將中滑座30與左邊的側滑座40及右邊的側滑座50耦合在一起。為此,控制滑塊400、500分別具有一朝中滑座30方向突出於圖示平面以外的耦合銷401及501。該等耦合銷401、501沿y向與處於該中滑座30之相應左區域及右區域的耦合槽35及36進行相互作用,視控制滑塊400、500所處位置而定。為使控制滑塊400、500進行運動,該等控制滑塊另具面向殼體10之殼體下殼的導銷402及502。該等導銷分別在佈置於該殼體10中的左控制軌道及右控制軌道15、16中受到導引。該等控制軌道15、16之面向該裝置1中央的區段有所彎曲。藉此便可在面向中央的方向上限制該等側滑座40、50之橫向運動。此外,當側滑座40、50處於內止動位置時,亦即,右邊的側滑座50處於左側止動位置抑或左邊的側滑座40處於右側止動位置時,控制滑塊400、500可向下、即遠離傳動器20朝負y向移動。該中滑座30之耦合槽35、36面向下方(即背離傳動器20)曝露,因此,朝傳動器20方向推入的控制滑塊400或500會使得中滑座30與左邊或右邊的側滑座40或 50耦合,而背離傳動器20方向推出的控制滑塊400、500會解除中滑座30與相應側滑座40或50的耦合。
因此,當該推拉門離開圖1所示中位置向右運動時,左邊的側滑座40被沿負y向向下推動的控制滑塊400固定於該殼體10上之右邊的內止動位置中,並脫離該中滑座30。其中,該控制滑塊400在止動槽35之傾斜分佈的上區段37b的輔助下移動至控制軌道15之彎曲區域。而右邊的側滑座50則在一沿正y向向上推入耦合槽36的右控制滑塊500的作用下與中滑座30耦合,並與該中滑座一起向右運動,參閱圖2。其中,該控制滑塊500在止動槽36之傾斜分佈的下區段38a的輔助下進入該止動槽36。在該右止動位置(亦稱打開位置)上,相應導銷潛入導引軌道12之彎曲區域,充填器20之開口因右卡爪23的運動而打開。
如圖3A及3B所示,當致動器4離開圖1A及1B所示中位置向左運動時,右邊的側滑座50鏡像對稱地固定於其左止動位置中並脫離該中滑座30,而左邊的側滑座40在向上推動之控制滑塊300的作用下與中滑座30耦合並向左運動,直至彎曲的導引軌道12所導引的左卡爪22將傳動器20之開口打開,並同時將傳動器20、中滑座30及左邊的側滑座40固定於該左側最終位置中。其中,該控制滑塊500在止動槽36之傾斜分佈的上區段38b的輔助下進入該控制軌道16之彎曲區域。該控制滑塊400在止動槽35之傾斜分佈的下區段37a的輔助下進入該止動槽35。
亦即,當傳動器20及該推拉門處於中位置時,該等側 滑座40、50之間距很小(參閱圖1、圖4)。該推拉門或該傳動器20自該中位置出發進行運動時,該二側滑座40、50之間距加大,此點與朝哪個打開方向進行運動無關。
側滑座40與50藉由阻尼單元60以及機械儲能機構70相耦合。為此,側滑座40、50之相應內區具有用於容納該阻尼單元60之末端的插口43及53。阻尼單元60具有至少一氣缸62及一活塞桿61(參閱圖5),其中,左邊的側滑座40之插口43例如設計為與活塞桿61之桿頭卡合,其他插口、此處例如指右邊的側滑座50之插口53則設計為將阻尼單元60之氣缸62與對應的側滑座50連接在一起。阻尼單元60採用某種習知實施方案,使得儘可能不施加作用力便可將活塞桿61拔出氣缸62,但以受抑制的方式將活塞桿61壓入氣缸62。就該推拉門之運動而言,此點之意義在於,該門自中位置出發朝任一移動方向的運動不受到抑制,而朝中位置的運動則受到抑制。當然,亦可使此二運動皆受到抑制且其受抑製程度視情況有所不同。
該等側滑座40、50亦藉由該儲能機構70相連。在最簡單情況下,該儲能機構70可實施為與該等側滑座40、50直接連接的彈簧。該彈簧將該等側滑座40、50彼此拉近,特定言之,將其一被推至側邊的側滑座40、50拉向另一固定側滑座40、50,在該推拉門自該中位置出發朝其中一側運動時,該彈簧被拉緊抑或在現有預應力的基礎上被進一步拉緊。由於傳動器20、中滑座30及該二側滑座40、50中的一個側滑座40、50(具體視運動方向而定)如前所述 受到止動,故該彈簧停留於拉緊狀態,直至致動器4在該門的返回運動過程中解除此止動。隨後,該門被彈簧力自動重新拉入該中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該儲能機構70並非實施為與側滑座40、50直接連接的彈簧,而是實施為佈置於裝置1之中央區域的彈簧71,該彈簧之兩端設有嚙合繩,該彈簧藉由該等卡合繩分別與一捲繞裝置72、74進行共同作用。該等捲繞裝置72、74分別具有一與左邊或右邊的側滑座40、50之齒條44或54嚙合的齒輪。每個捲繞裝置72、74另具一大體呈螺旋狀之捲繞曲線73、75。採用此佈置方案的情況下,當該等側滑座40、50實施背離運動時,該實施為儲能器的彈簧71亦可受到拉伸。此時,該彈簧71對之前被推至側邊的側滑座40、50施加朝向該中位置之復位力。與直接連接側部件的彈簧不同,捲繞裝置72及74透過設置捲繞曲線73及75來對該等側滑座40、50之間距與作用於該等側滑座之復位力之間的力/距離-關聯施加影響。
圖6A至6C為本發明拉入裝置1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前述實施例中相同或作用相同之元件的元件符號皆沿用於此。
附圖中的該拉入裝置分別處於中位置(圖6A)、右打開位置(圖6B)及左打開位置(圖6C)。該第二實施例之拉入裝置1的基本工作原理與圖1至圖5所示第一實施例之拉入裝置相同。該第一實施例之相關描述可起參考作用。
與第一實施例之不同之處在於,此處之傳動器20採用 兩分式結構,由兩卡爪22、23構成。此實施例未設置第一實施例所採用的中部件21。另一不同之處在於,將該等左邊的側滑座40及右邊的側滑座50固定於該傳動器20之相應打開位置的控制滑塊400、500皆實施為搖桿。
在該二實施例中,可動傢俱部分、特別是推拉門被本發明的拉入裝置1自動拉入一中位置,其中,採用單獨一儲能機構70及單獨一阻尼單元60。該儲能機構70及該阻尼單元60皆在該門朝兩方向運動或自兩方向實施返回運動時有效。該等實施例中採用兩氣缸62,以便在裝置1採用扁平結構的情況下實現期望的阻尼特性。該二氣缸62並行工作,故其可被體積更大的氣缸替代。若該阻尼單元僅對一運動方向有效,則需要採用四個所示氣缸或兩個體積更大的氣缸方可實現期望阻尼特性。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發明之拉入裝置1的另一主要優點在於,其在兩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拉入效果及阻尼效果,而迄今為止所採用的分離拉入裝置例如因製造公差而可能在不同方向上產生不同的拉入及阻尼效果,可動傢俱部分的運動程度亦有所不同。
1‧‧‧拉入裝置/裝置
2‧‧‧門配件
3‧‧‧緊固楔
4‧‧‧致動器
10‧‧‧殼體
11‧‧‧直線導引軌道
12‧‧‧彎曲的導引軌道
13‧‧‧滑座導引軌道
14‧‧‧殼體圓頂
15、16‧‧‧控制軌道
17‧‧‧連接板
20‧‧‧傳動器
21‧‧‧中部件
22、23‧‧‧卡爪
30‧‧‧中滑座
31‧‧‧導引槽
32‧‧‧輪廓
33、34‧‧‧止動槽
35、36‧‧‧耦合槽/止動槽
37a、38a‧‧‧傾斜分佈的下區段
37b、38b‧‧‧傾斜分佈的上區段
40‧‧‧左邊的側滑座
41‧‧‧輪廓
42‧‧‧控制滑塊導引槽
43‧‧‧插口
44‧‧‧齒條
50‧‧‧右邊的側滑座
51‧‧‧輪廓
52‧‧‧控制滑塊導引槽
53‧‧‧插口
54‧‧‧齒條
60‧‧‧阻尼元件
61‧‧‧活塞桿
62‧‧‧氣缸
70‧‧‧儲能機構
71‧‧‧彈簧
72、74‧‧‧捲繞裝置
73、75‧‧‧捲繞曲線
400‧‧‧控制滑塊
401‧‧‧耦合銷
402‧‧‧導銷
500‧‧‧控制滑塊
501‧‧‧耦合銷
502‧‧‧導銷
x‧‧‧移動方向
y‧‧‧方向
圖1A為處於中位置的一拉入裝置之俯視圖,其殼體處於打開狀態;圖1B為圖1A所示拉入裝置包含局部可見之隱藏線;圖2A為圖1A所示拉入裝置處於第一打開位置;圖2B為圖1A所示拉入裝置包含局部可見之隱藏線; 圖3A為圖1A所示拉入裝置處於第二打開位置;圖3B為圖3A所示拉入裝置包含局部可見之隱藏線;圖4為圖1A所示拉入裝置處於安裝過程中的一中間步驟;圖5為圖1A所示拉入裝置處於安裝過程中的另一中間步驟;及圖6A至6C為另一實施例中之拉入裝置處於不同位置時的俯視圖,其殼體處於打開狀態。
1‧‧‧拉入裝置/裝置
2‧‧‧門配件
3‧‧‧緊固楔
4‧‧‧致動器
10‧‧‧殼體
11‧‧‧直線導引軌道
12‧‧‧彎曲的導引軌道
13‧‧‧滑座導引軌道
14‧‧‧殼體圓頂
20‧‧‧傳動器
21‧‧‧中部件
22、23‧‧‧卡爪
30‧‧‧中滑座
31‧‧‧導引槽
32‧‧‧輪廓
33、34‧‧‧止動槽
35、36‧‧‧耦合槽/止動槽
37a、38a‧‧‧傾斜分佈的下區段
37b、38b‧‧‧傾斜分佈的上區段
40‧‧‧左邊的側滑座
41‧‧‧輪廓
50‧‧‧右邊的側滑座
51‧‧‧輪廓
60‧‧‧阻尼元件
70‧‧‧儲能機構
71‧‧‧彈簧
x‧‧‧移動方向
y‧‧‧方向

Claims (12)

  1. 一種裝置(1),用於將一可動傢俱部分、特別是推拉門拉入一中位置,具有可在該裝置(1)之殼體(10)中移動的傳動器(20),及與該傳動器耦合之可移動的中滑座(30),兩可移動的側滑座(40,50),該等側滑座在移動方向x上間隔一定距離,其中,該等側滑座(40,50)透過儲能機構(70)彼此耦合,該儲能機構之作用力自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該一側滑座(40,50)朝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該另一側滑座(40,50)作用,其中,為每個該等側滑座(40,50)設置一控制滑塊(400,500),當該中滑座(30)自該中位置出發進行運動時,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那個處於該中滑座(30)之運動方向上的側滑座(40,50)在該控制滑塊的作用下與該中滑座(30)臨時耦合,而該等側滑座(40,50)中的另一側滑座(40,50)則臨時固定於該殼體(10)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1),其中,該等側滑座(40,50)藉由阻尼單元(60)相耦合,該阻尼單元對該等側滑座(40,50)之相向運動加以抑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中任一項之裝置(1),其中,該等控制滑塊(400,500)分別在該等側滑座(40,50)的一控制滑塊導引槽(42,52)中以橫向於該移動方向x的方向受到導引,該等控制滑塊分別具有一耦合銷(401,501)及一導銷(402,502),該等控制滑塊利用該 耦合銷卡入該中滑座(30)之耦合槽(35,36)從而使得該中滑座(30)與相應的該側滑座(40,50)耦合,該等控制滑塊利用該導銷卡入該殼體(10)之控制軌道(15,16)。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裝置(1),其中,該控制軌道(15,16)具有至少一橫向於該移動方向x分佈的區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之裝置(1),其中,該耦合槽(35,36)具有至少一朝該移動方向x傾斜的區段(37a,38a,37b,38b)。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裝置(1),其中,該傳動器(20)可在兩與該中位置間隔一定距離之外打開位置中的一外打開位置中固定於該外殼(10)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裝置(1),其中,該傳動器(20)具有兩側部卡爪(22,23),該等卡爪設計為包圍門配件(2)之致動器(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1),其中,該傳動器(20)在該殼體(10)之導引軌道(11,12)中受到導引,其中,至少一導引軌道(12)之外區有所彎曲,使得當處於其中一打開位置中的該傳動器(20)位於該導引軌道(12)之該外區時,被該處於中位置中的傳動器(20)所包圍的該致動器(4)解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裝置(1),其中,該等卡爪(22,23)可翻轉鉸接於該傳動器(20)之中部件(21)上且連同導銷在該彎曲的導引軌道(12)中受到導引,使 得任一打開位置中各有該等卡爪(22,23)中的一卡爪(22,23)相對該傳動器(20)之中部件(21)發生翻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裝置(1),其中,該等側滑座(40,50)具有用於連接該阻尼元件(60)之插口(43,53)。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裝置(1),其中,該等側滑座(40,50)各具一齒條(44,54),該等齒條與該儲能機構(70)進行共同作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1),其中,該儲能機構(70)具有兩捲繞裝置(72,74)及一佈置於該等捲繞裝置之間的彈簧(71)。
TW101128358A 2011-08-16 2012-08-07 將一可動傢俱部分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 TW2013119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52756.7A DE102011052756B4 (de) 2011-08-16 2011-08-16 Vorrichtung zum Einziehen eines bewegbaren Möbelteils in eine Mittelstell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989A true TW201311989A (zh) 2013-03-16

Family

ID=4661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8358A TW201311989A (zh) 2011-08-16 2012-08-07 將一可動傢俱部分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EP (1) EP2744963B1 (zh)
JP (1) JP2014527438A (zh)
KR (1) KR101948752B1 (zh)
CN (1) CN103764933B (zh)
BR (1) BR112014003517A2 (zh)
DE (1) DE102011052756B4 (zh)
ES (1) ES2808679T3 (zh)
PL (1) PL2744963T3 (zh)
RU (1) RU2597818C2 (zh)
TW (1) TW201311989A (zh)
WO (1) WO20130239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83362Y1 (ko) * 2016-05-10 2017-05-24 유상현 가구용 미닫이 도어의 댐핑장치
DE102016007885A1 (de) * 2016-06-29 2018-01-04 Günther Zimmer Mitteltür-Zuziehvorrichtung mit Übertragungsschlitten
DE102019132208A1 (de) 2019-11-27 2021-05-27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Möbel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722442A1 (ru) * 1989-12-29 1992-03-30 А.В.Загорулькин Подъемник дл перемещени секций корпусной мебели
JP3930459B2 (ja) * 2003-06-30 2007-06-13 株式会社シモダイラ 引戸の戸閉装置
CN101305150B (zh) * 2005-11-08 2012-02-29 株式会社利富高 引入机构
DE102008009046B4 (de) 2008-02-13 2014-10-02 Günther Zimmer Beschleunigungs- und Verzögerungsvorrichtung mit zwei Mitnahmeelementen
JP4813523B2 (ja) 2008-07-22 2011-11-09 株式会社シモダイラ 戸閉装置
DE202009016834U1 (de) * 2009-12-14 2010-04-22 Krischke-Lengersdorf, Christian Einrichtung zum Dämpfen der Relativbewegung bewegter Vorrichtungsteile, insbesondere von Schiebetüren
DE202010000143U1 (de) * 2010-02-08 2011-06-09 Karl Simon GmbH & Co. KG, 78733 Einzugvorrichtung für Schiebetüren
DE202010007230U1 (de) * 2010-05-27 2010-08-26 Häfele GmbH & Co. KG Bidirektionale Einzugsvorrichtung für eine mittlere Schiebetür
EP2538010B1 (de) * 2011-06-22 2014-10-08 Krischke-Lengersdorf, Christian Positionsrückführ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Schiebetüren
DE202012104360U1 (de) * 2012-11-13 2012-11-21 Häfele GmbH & Co. KG Bidirektionale Einzugsvorrichtung für eine mittlere Schiebetü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08679T3 (es) 2021-03-01
RU2597818C2 (ru) 2016-09-20
JP2014527438A (ja) 2014-10-16
PL2744963T3 (pl) 2020-11-16
KR20140064875A (ko) 2014-05-28
RU2014108963A (ru) 2015-09-27
EP2744963A1 (de) 2014-06-25
WO2013023934A1 (de) 2013-02-21
BR112014003517A2 (pt) 2017-03-14
EP2744963B1 (de) 2020-06-10
KR101948752B1 (ko) 2019-02-15
CN103764933B (zh) 2016-01-13
DE102011052756A1 (de) 2013-02-21
CN103764933A (zh) 2014-04-30
DE102011052756B4 (de) 2024-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9898B2 (ja) 両方向引き込みユニット
US8151413B2 (en) Drawing device
WO2011152232A1 (ja) 移動補助装置
US20110203183A1 (en) Drawing device
KR101127639B1 (ko) 개폐구용 완충장치
JP5102540B2 (ja) 引き戸の走行制御装置
CN203394236U (zh) 车窗升降器及包括该车窗升降器的车辆车门
US20120019012A1 (en) Latch device
KR101197538B1 (ko) 도어 또는 서랍의 개폐조절장치
CN113710865B (zh) 用于家具的铰接门的打开和关闭的铰接件
CN104427908A (zh) 用于活动家具部件的驱动装置
RU2516158C2 (ru) Открывающее и закры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аправляющей для выдвигания и 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для выдвигания
KR20050062502A (ko) 슬라이드용 자동폐쇄장치
JP2021536540A (ja) スライド式パネルおよびドアのための衝撃吸収制動装置
TW201311989A (zh) 將一可動傢俱部分拉入一中位置的裝置
RU2003108818A (ru) Противопан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ткрывания дверей
TWM474401U (zh) 應用於滑軌之自關緩衝暨自動彈開機構
KR101428686B1 (ko) 미닫이 창호용 잠금핸들장치
JP2016520741A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ガイドアセンブリ、スライドドア、および家具
KR101746737B1 (ko) 가구용 아웃도어 댐퍼
CN104011309A (zh) 可动体的辅助装置
KR101744336B1 (ko) 수납장용 슬라이딩 장치, 슬라이딩 장치용 걸림 브라켓 및 수납장
CN109475233A (zh) 用于可移动家具部件和家具的推出装置
KR101704586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 정위치장치
JP2011214343A (ja) 引戸の引込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