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230707A -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ing interleaving intra-cell handovers - Google Patents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ing interleaving intra-cell handov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30707A
TW201230707A TW100130592A TW100130592A TW201230707A TW 201230707 A TW201230707 A TW 201230707A TW 100130592 A TW100130592 A TW 100130592A TW 100130592 A TW100130592 A TW 100130592A TW 201230707 A TW201230707 A TW 2012307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ntenna unit
remote antenn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0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ruce Cinkai Chow
Ming Li Yee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30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070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0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optimising the interference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201230707 六、發明說明: 本申請案根據專利法主張於2010年8月31日提出申 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3 78,932號之優先權權益,本 文依賴該申請案之内容且該申請案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 併入本文。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交錯細胞服務區内交遞之具有分配 〇 天線系統的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統。 【先前技術】 向以高速行進之行動使用者提供無線寬頻存取為走向 普遍存在的資料存取之世界性趨勢之關鍵步驟。在移動 車輛中行進之使用者表示對於資料及語音存取之高需 求,尤其在乘坐火車之情況下。由於困難地形,包括擁 擠的都市區、山區及隧道,且由於高車輛速度,沿行進 〇 之行動走廊提供無線覆蓋常常極具挑戰性。 已提出若干解決方案,大部分由在行動走廊(諸如, 公路及鐵路)附近佈署額外無線基地台組成。然而,增 加基地台之密度增加了基地台之間所需交遞之數量。在 些情況下,無線覆蓋受到不完全交遞之困擾,從而導 致傳輸量降低及連接中斷。 另一解決方案為:藉由類比分配天線系統之手段來延 伸基地台之範圍,類比分配天線系統沿行動走廊將初始 無線訊號複製至多個天線點。更具體言之,可有效使用 201230707 類比光載無線訊號分配天線系統(Radi〇-〇ver-Fibe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來延伸基地台之 範圍。將基地台之RF輸出複製成光訊號,然後在纖維 上將光訊號輸送至多個遠端天線單元,遠端天線單元將 訊號再轉換回初始電氣RF輸出之副本。以此方式,由 於所有遠端單元廣播來自相同基地台之相同訊號,故 RoF DAS可用以消除延伸範圍中的細胞服務區間交遞。 雖然鄰近天線點傳輸相同訊號可消除或減少細胞服務 區間交遞’但因為來自各天線之訊號將具有不同路徑長 度(光學及/或無線)’不同路徑長度可導致時間同步問 題及可能的連接失敗,故亦可導致鄰近天線點之間的訊 號干擾。簡而言之,傳統RoF D AS可減少系統中細胞服 務區間交遞之數量,但是亦將易受由鄰近遠端天線點之 間的自干擾造成之問題影響。 【發明内容】 本文揭示一種消除鄰近天線點之間的干涉,但仍維持 高速行動運輪走廊之RoF DAS之交遞優點之方法及系 統。將利用2個或更多扇區之基地台用作訊號源。藉由 將2個或更多扇區交錯’以使得沒有2個鄰近天線點使 用來自相同扇區之訊號,來形成DAS。在此類型DAS 中’在鄰近天線點之間實施細胞服務區内類型交遞(有 時稱為「較軟」或rR6」交遞)。此不同於所有天線點 傳輸相同訊號且經受自干擾之傳統DAS。此亦不同於在 201230707 天線點之間要求細胞服務區間交遞之傳統多個基地台情 形。
-田胞服務區内交遞為幾乎即時的且在單個基地台内處 子於阿度行動,或尚速行動通訊情形細胞服務區 内交遞亦比細胞服務區間交遞可#得多。因此,本文所 揭不之父錯細胞服務區内傳遞das利用架構, 同時/肖除自干擾問題,對於向高速行動使用者提供寬頻 存取而言,此舉提供了經濟、低功率及低基礎建設系統。 發月之另Λ &例包括遠端天線單元(RAU),遠端 天線單7G在各别RAU之附近,個別感測行動收發器之存 在進而依而要切換為有效或待機模式。# 感測到 行動收發器〜附近之通道路線接近時,RAU將自身觸變 為有效模式。在有效模式,啟動了下行鏈路功率放大器 且將上行鏈路雷射器通電,因此完成去往及來自基地台 之頭端之通訊路徑。在車㈣持在車輛之各别服務區域 中期間’ RAU保持有效。當行動收發器離開附近時, 亦感測到此事件且將下行鏈路功率放大器及上行鏈路雷 射器放置回未供電的待機模式且等待下—個行動收發器 之接近以進入覆蓋區域。 器感測系統,以感測載運行 統感測行動收發器之存在且 另一實施例包括行動收發 動收發器之車輛之存在。系 使用感測器輸出位準來決定何時將㈣放置為有效或 待機模式。近接感社方法可包括,但不限於,射頻訊 號強度RFID、雷達、LiDAR、振動、聲學、光學偵測、 201230707 等。視覺、都®勒(D〇PPier)須測、無線信標、RSSI 。另外,感測實施亦可為多個近接感測方法之組合。 f傳統R(DFRAU中’不提供感測接近或離開之行動枚 在右存在任何車輛追蹤,則在頭端或網路層 執行車輛追蹤。因此’傳統RAU不能在由行動收發器之 近接觸β變之有效模式及待機模式之間觸變。無論傳統 ❹ ο RAU是否在高效傳輸訊號,傳統RAU總是處於有效模 式。 、 相反在@部車辅在各别RAU處個別感測之情況下, 2非需要,否則RAU不廣播,進而減少多路徑干擾之可 此。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RAU,除非需要傳輪, 否則RAU不傳輸至頭端。此減少了雜訊及在頭端干擾之 可能。該等特徵結構亦降低了整個系統之功率消耗,進 、累力效果提供了顯著優點;較低的功率消耗降低了 =熱及質量及組件間隔要求’以上均減少總材料及重 量’降低了安裝材料及強度要求,以上均降低了佔據面 二且增加了可實施硬體之位置。低功率要求亦可允許由 單個電力線供給多個_,進而降低裝配成本且加快佈 署高速行動使用者之高頻寬服務。 【實施方式】 如上所述,第1圖圖示兩個基地台20及30之間的細 胞服務區間交遞之圖示。各基地台具有多個扇區,在此 情況下,為扇區S1、S2、S3。從基地台2〇之任何扇區 201230707 至相鄰基地台3 η々, 何扇區之交遞為細胞服務區間類 型交遞25。因為β 為在冯路層管理細胞服務區間交遞25,故 務區間乂遞25為最難以完成的。與細胞服務區間 編反,單個基地台3〇内之扇區(在所示情況下為扇 & ^及S3)之間的細胞服務區内交遞35在基地台内管 理且並不難,且比細胞服務區間交遞更快速且更可靠地 完成。
第2圖圖不系統1〇,系統ι〇具有典型基地台佈署, 以向’口以圖解性鐵路45表示之高速走廊,諸如沿公路及 鐵路移動之車輛&供無線覆蓋。該類型佈署利用各自 連接至非同步網路55之許多基地台23、3〇、、 60 70、80’且因此在位置25處需要大量細胞服務區間 交遞。在諸如山地、具有隧道之山地等之困難地形之區 域65,基地台沿走廊或鐵路45以較近間隔定位,以保 存鄰近台之覆蓋波瓣75之適當重疊。但是在高車輛速 度,諸如在子彈列車之情況下,所得細胞服務區間交遞 之咼頻率,尤其在困難地形之區域65中,常常導致頻寬 降低及連接中斷。 第3圖圖示使用單個細胞服務區或基地台之經交錯扇 區之間的細胞服務區内交遞之光載無線訊號分配天線系 統’或RoF DAS之實施例的圖示。單個細胞服務區或基 地台20之RF訊號在光學域中複製、在光纖鏈路22上 輸送’且在若干遠端天線單元24處再生。光纖鏈路22 之低損耗允許將遠端天線24放置在離基地台20極遠的 8 201230707 距離。RoF DAS沿行動走廊45延伸基地台之範圍,進 而藉由使用細胞服務區内交遞35覆蓋走廊45之大部分 來降低細胞服務區間類型交遞之數量。 在典型RoF DAS中,僅使用來自基地台之扇區。在此 情況下,由於不同距離處訊號傳播時間不同,故可引起 鄰近遠端天線之間的訊號干擾或自干擾。可藉由將至所 有遠端天線之纖維長度均衡化來部分地減輕自干擾,然 而,此並非一流解決方案。即使將纖維長度均衡化,無 線傳播時間之差異仍可產生自干擾。最佳天線放置及設 計以及訊號強度管理可使自干擾之影響最小化(但不完 全消除)。 相反,在第3圖之實施例中,使用多個獨立扇區,在 此情況下爲兩個扇區75及85,且在高增益遠端天線單 元24上傳輸,沿走廊4S將多個扇區75、85交錯以便
在基地台20之範圍内,如藉由遠端天線單元24所延伸, ,相同扇區之間不發生交接。通常以頻率、碼、時間或 夕方法之任何組合分離扇區75、85。細胞服務區内交 遞在早個基地台20内内部管理且因此比細胞服務區間 類型交遞快速且可靠得多。 第3圖之配置中,相鄰遠端天線單A 24#輸基地台 之不同扇區之訊號。第3圖圖示具有按1-2小2-1-2交錯 型樣配置之兩個扇區 及85之組態,但是只要所有扇 區來自單個基地台, 則不限制所使用之扇區之數量。皋 例而言,為達一些目的,1〇 、1-2-3-1-2-3配置可為期望的。 201230707 因為根據設計藉由基地台20分離各扇區(使用一或多個 多工方法),遠端天線單元上的交錯扇區將消除自干擾。 此增加細胞服務區内交遞之數量,但是如先前提及,細 胞服務區内交遞比細胞服務區間類型完成得快得多且更 可靠。細胞服務區内交遞通常足夠快速以易於適應極其 快的車輛速度。 第3圖之實施例之遠端天線單元24 (RAU 24)經由纖 0 維鍵路22連接回基地台或頭端。RAU 24沿下行鏈路方 向26基本複製由基地台2〇產生之訊號,且沿上行鏈路 方向28複製由行動台產生之訊號。因此第3圖中表示之 系統部分為基於纖維之一對多(及多對一)重發系統。 由於最大化RAU 24 (每個基地台20 )之數量使細胞 服務區間交遞最小化,故通常藉由此來最大化第3圖中 類型之系統之優點。然而,連接至單個基地台2〇及頭端 單元之大量RAU可產生可損害資料完整性之嚴重多路 Ο 徑效應。舉例而言,此狀況發生於當接收器在不同時間 接收相同訊號之多個副本時,該相同信號由不同RAu傳 輸、具有由不同纖維及無線距離引起之延遲造成的不同 到達時間。如同回音’不合時宜之資料將在接收器處產 生干#。因此降低了資料結果之損失及總資料率。 由於欲覆蓋之覆蓋區域通常較大,故MDAS系統通常 亦具有高無線傳輸功率要求。對於用於行動寬頻之大面 積地佈署之DAS,需要許多RAU以確保足夠高的訊雜 比,以支援高資料率,諸如在第4代寬頻無線存取協定 10 201230707 中所規定。因此,許多RAU之總功率消耗可為顯著的。 在增加DAS系統中之RAU之情況下,若干有效上行 鏈路RAU電路亦持續產生至基地台20或頭端處之接收 器之雜訊。此增加在基地台處之接收之雜訊底且因此降 低接收器靈敏度及總效能。在增加有效RAU之數量之情 況下,系統之總雜訊底增加。在較大DAS系統中,總雜 訊底之增加將降低接收器之靈敏度且降低個別RAU之 ^ 有效覆蓋大小。 〇 因此,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或態樣,諸如第3圖所 示之系統之RAU 24能夠個別地偵測行動收發器且依需 要將自身切換為有效核式或待機板式。 第4圖圖示RAU 24之實施例之大體方塊圖,RAU 24 配備有近接感測器42、雙向放大器級UL及DL、雷射器 44、光偵測器46及微控制器介面MCU。RAU 24在第4 圖中描繪為處於待機模式。在此模式,近接感測器42 〇 尚未,即,目前沒有感測到具有行動收發器之行動車輛 48之存在。因此,在此待機模式,近接感測器42中繼 表示在近接感測器42之服務區域中沒有車輛之訊號。 MCU讀取此訊號且將此解釋為在MCU之服務區域中沒 有車輛且放置或保持RAU 24於待機模式。
如第5圖所示,當車輛48進入RAU之服務區域時, 近接感測器42中繼訊號至MCU且近接感測器42將此 訊號強度與表示「服務區域内車輛」狀態之臨限值位準 比較。當車輛38在覆蓋區域中時,滿足臨限值且MCU 11 201230707 使放大器DL及雷射器UL兩者退出待機模式而進入有效 模式。因此,此行為完成用於資料封包之下行鏈路(DL) 及上行鏈路(UL)路徑,資料封包經由連接至新啟動之 RAU 24之光纖鏈路22而傳輸至行動發射器且傳輸回基 地台頭端單元。 替代實施例使用無線訊號強度自身而非獨立感測器來 決定服務區域巾車輛之存在。由行動發射器傳輸之訊號 〇 #度由RAU之天線接收且接著將所接收訊號之部分麵 合至用於近接感測之功率偵測電路。 第6圖圖示第3圖之實施例之一般類型之系統,系統 使用第4圖及第5圖中所示之實施例之一般類型之 RAU在正吊狀恶,各RAU處於預設待機模式(在圖式 中非陰影處之覆蓋區域)’但是獨立感測接近聊附近 之行動裝置之存在。在車輛附近之RAU處於有效模式 (在圖式中陰影處之覆蓋區域)。由於各rau將自主監 ◎控接近車輛且自身啟動’故對於切換活動而言,不需要 來自基地台頭端單元之控制訊號。當周圍不存在帶内行 動無線裝置時,RAU保持於待機模式且使dl及電 路之某部分無效。各RAU獨立使用更多近接感測器中之 者來監控RAU之各别服務區域。近接感測器提供輸出 強度與遞減之輯纽叙職。#祕⑽超過在各 别RAU處之預定臨限值時,將則置放於有效模式。 田車柄位於各别覆蓋區域内時’臨限值位準對應於近接 感測器訊號位準。在車輕離開覆蓋區域後,近接訊號下 12 201230707 Ο Ο 降至低於預定臨限值且各别RAU恢復待機模式。因此, 近接訊號充當觸變訊號以將RAU放置為待機或有效模 式。當具有行動傳輸裝置之車輛沿通道路線行進時,每 當車輛位於各别RAU之覆蓋區域内時,RAU中之每一 者將自身切換為有效模式…旦處於有效模式,即將使 先前無效的见及沉電路退出待機且重新開始正常操 作,經由光載無線訊號鏈路傳輸且接收來自行動傳輸裝 置之訊號。-旦車辆_ RAU之錢區域,RAU即經 由預疋臨限值位準纽由近接感測器感測到事件a恢復待 機模式。如第6圖所示,RAU之昨阻枯A堆 kali之臨限值位準經合意地組 態’以使得在任—時刻將不超過3個RAU (每個車輛) 置放於有效模式。在此特定情形中,#在2個車輛, 每個車輛啟動三個RAU。 為達描述及界定本發明之目的,應注意參照本文, 參數或另一變量之「函數之變| 」之變置不思欲表示變量僅為 所列出參數或變量之函數。相 i 相夂參照本文,所列出參 之「函數」之變量意欲為無限的,以使得變量可為單 個參數或複數個參數之函數。 亦應注意,本文「至少—伽 个又至夕個」組件、元件等之敘述不 應用以產生以下推論:量 „ 7 里J之朁代性用法「—」應限於 早個組件、元件等。 應注意,與預期用途之敘述相反,以特定方法「程式 t」、「組態」或「程式化」讀特定方式實施特定性質 Η力叙本揭示案之組件的本文敛述為結構性敘述。更 13 201230707 八體Q之’參照本文’其中組件經「程式化」或「組態」 之方式表不組件之現有實體條件且因此,意欲理解為 組件之結構性特徵之明確敘述。 本文使用之如「較佳」、「共同」及「通常」 之術”。不用以限制所主張發明之範疇或暗示某些特徵結 構f於所主張發明之結構或功能為關鍵的、本質的,或 重要的。相反,此等術語僅意欲識別本揭示案之實 〇 心j之特疋恶樣或強調在本揭示案之特定實施例中可利 用或可不利用之替代性或額外特徵。 ^達插述及界定本發明之目的,應注意,本文利用術 语―「約」表示可歸因於任何定量比較、值、量測或其他 表:之不確定性的时程度。本文亦利用術語「约」來 表不定量表示可不同於所述參考,而不導致標的之基本 功能中之變化有爭議的程度。 /詳細描述本揭示案之標的且參照本揭示案之特定實 ° 施例’應注意’本文所揭示之各種細節不應理解為暗示 細即涉及本文所述各種實施例之主要组件之元件,即使 在特定元件在隨附本實施方式之圖式中之每—者圖示之 2下亦是如此。相反’本文之附加中請專利範圍應按 ‘·、、本揭示案之廣度之基礎表示及本文所述各種發明之相 應範疇來理解。另外,顚而屆 肝力卜顯而易見,在不脫離在附加申請 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的情況下修改及變 型為可能的。更具體言之,雖然本文將本揭示荦之一些 態樣_為較佳或尤其有利的,預期本揭示案並不限於 201230707 該等態樣。 應注意,以下申請專利範圍 φ JA: ^ ^ , . 或夕者利用術語「豆 中」作為連接詞。為達界定本發 '、 *a - ^ , 2, λ . ^ 目的’應注意,在 申明專利範圍中引入作為弓丨入結 夕姑斗、* & 1 b 系列特徵之敘述 之開放式連接詞之術語,且雍 之P…… 「 乂相同方式解釋爲更常用 之開放式刚序術語「包含」。 圖式簡單說明】 Ο 第1圖為在典型蜂巢式通訊 兄甲兩個基地台之間 的細胞服務區間交遞之圖示。 第2圖為用於沿行動走廊之|線霜罢> …琛復盍之典型現有基地 台佈署的圖示。 第3圖為使用具有細胞服務區内交遞之光載無線訊號 分配天線系統(…AS)之系統及方法之實施例的圖 7f\ ° 第4圖為處於待機模式之遠端天線單元之實施例之 圖。 第5圖為處於有效模式之遠端天線單元之實施例之 圖。 第6圖為圖示光载無線訊號分配天線系統之實施例之 操作的圖’光载無線訊號分配天線系統具有第4圖及第 5圓f所示或類似於此之類型的遠端天線單元。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 系統 20、23、細胞服務區/基地 30、40、台 15 201230707 50 ' 60 ' 70 ' 80 22 光纖鏈路 24 遠端天線單元 /RAU 25 細胞服務區間交遞 26 下行鏈路方向 28 上行鏈路方向 35 細胞服務區内交遞 42 近接感測器 44 雷射器 45 鐵路/行動走廊 46 光偵測器 48 車輛 55 非同步網路 65 85、SI、 S2 ' S3 區域 扇區 75 覆蓋波瓣/扇區
16

Claims (1)

  1. 201230707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一高速行動運輸走廊之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 統,包含: 一基地台’該基地台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扇區; 一分配天線系統,該分配天線系統連接至該基地台且包 括沿該走廊及該各别基地台之扇區分配之遠端天線 單元’該基地台之扇區在該等遠端天線單元間交錯以 0 使得沒有兩個鄰近天線使用來自相同扇區之訊號。 2. 如明求項1之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統,其中該分配天線 系統為一光載無線訊號分配天線系統。 3- 如喷求項1及2中之任一項之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統, 其中該等遠端天線單元中之至少一者為一自主感測遠端 線單元該自主感測遠端天線單元經構造以回應於本 C3 端感測到存在号本益+ / 长走廊之一行動收發器,在待機模式與 有效模式之間觸變。 4- 如請求項丨及9 + 〒之任—項之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統, 其:料遠端Α線單元中之每一者為—自域測遠端天 線单元,号·白士 4 μ 感測遠端天線單元經構造,以回應於存 在沿該走麻之—— 订動收發器,在待機模式與有效模式之 間觸變。 17 201230707 5.如請求項3之寬頻無線通訊系統,其中該自主感測遠端 天線單元包括在該待機模式未供電且在該有效模式供電 之雷射器及光偵測器。 6·如請求項3之寬頻無線通訊系統,其中該自主感測遠端 天線單元包括在該待機模式未供電且在該有效模式供電 之放大器。 -種操作用於问速行動運輸走廊之一寬頻無線行動通 訊系統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提供—基地台,該基地台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扇區; 提供77配天線系、统,該| g己天線系統連接至該基地台 且包括沿該走廊及該各自基地台之扇區分配之遠端 天線單7G,該基地台之扇區在該等遠端天線單元間交 錯以使得沒有兩個鄰近天線使用來自相同扇區之訊 號;及 使用該基地台之扇區之間的細胞服務區内交換以將無 線通訊從-遠端天線單元傳遞至下_個遠端天線單 元0 項7之操作—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統之方法進一 ,3 X下步驟.在該等各别行動天線單元,感測沿該 走廊在該各自遠端天線單元之該操作區域内存在及/或 18 8. 201230707 不存在—行動無線收發器。 ,勹,項8之操作一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統之方法進一 步13 Μ下步驟:當在該各别遠端天線單元之該操作區 域内感測到—行動無線收發ϋ時,將該各别遠端天線單 元置放於—有效模式,及/或當在該各别遠端天線單元之 =操作區域料L卜行動無隸發n時,將該各别 〇 逖端天線單元置放於一待機模式。 如明求項9之操作—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系統之方法,置 放於待機模式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在該遠端天線單元 中不向雷射器、光二極體及放大器供電;且置放於有效 莫式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在該遠端天線單元中向雷射 器、光二極體及放大器供電。 田
TW100130592A 2010-08-31 2011-08-26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ing interleaving intra-cell handovers TW20123070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893210P 2010-08-31 2010-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0707A true TW201230707A (en) 2012-07-16

Family

ID=4464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0592A TW201230707A (en) 2010-08-31 2011-08-26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ing interleaving intra-cell handover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57664A1 (zh)
EP (1) EP2612536A1 (zh)
JP (1) JP2013538527A (zh)
CN (1) CN103069920A (zh)
TW (1) TW201230707A (zh)
WO (1) WO20120308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0733B2 (en) 2009-07-24 2017-03-0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Location tracking using fiber optic array cabl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1123336A1 (en) 2010-03-31 2011-10-06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Localization services in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components and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570914B2 (en) 2010-08-09 2013-10-29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O2012074896A1 (en) * 2010-11-30 2012-06-07 Corning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proximity-based standby mode switching remote antenna unit
MX2013012927A (es) 2011-05-17 2013-12-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Redes convergentes en edificios.
US9781553B2 (en) 2012-04-24 2017-10-0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WO2013181247A1 (en) 2012-05-29 2013-12-05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Ultrasound-based localization of client devices with inertial navigation supplement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130322415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Aravind Chamarti Location tracking for mobile terminal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158864B2 (en) 2012-12-21 2015-10-13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ocumenting a location of installed equipment
US10284296B2 (en) * 2014-02-13 2019-05-07 Dali System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and through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O2015151086A1 (en) * 2014-03-31 2015-10-08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ontinuity
US11030568B2 (en) * 2014-09-17 2021-06-08 Amsted Rail Company, Inc. Rail car terminal facility staging
CN105846889A (zh) * 2014-10-24 2016-08-10 郭建 分布式天线高铁高速车地通信系统
JP6351846B2 (ja) * 2015-06-22 2018-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制御装置
CN106304107B (zh) 2015-06-29 2020-06-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布局方法及系统
JP6362779B2 (ja) * 2015-07-02 2018-07-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遅延補正方法
WO2017020205A1 (zh) * 2015-07-31 2017-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合并小区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US9648580B1 (en) 2016-03-23 2017-05-0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Identifying remote units in a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 based on assigned unique temporal delay patterns
CN108495359B (zh) * 2018-03-01 2020-08-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9184A (en) * 1992-06-15 1994-08-16 Gt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Fiber optic antenna remoting for multi-sector cell sites
US5627879A (en) * 1992-09-17 1997-05-0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entralized base stations and distributed antenna units
JPH11191753A (ja) * 1997-12-25 1999-07-13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地下鉄無線システム
FR2833799B1 (fr) * 2001-12-14 2004-03-12 Thales Sa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couvrant des voies de communication terrestres, telles que des voies de chemin de fer
US7155229B2 (en) * 2002-01-08 2006-12-26 Ericsson Inc. Distributed wireless architecture using microcast
JP4109590B2 (ja) * 2003-08-29 2008-07-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移動局及び基地局
CA2542134A1 (en) * 2003-10-09 2005-04-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high-speed mobile unit
JP2005191905A (ja) * 2003-12-25 2005-07-1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体通信方法
DE102007057607A1 (de) * 2007-11-28 2009-06-25 T-Mobile Internationale Ag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des Stromverbrauchs in einem Mobilfunknetz mit mindestens zwei Versorgungsebenen
US8520634B2 (en) * 2010-08-04 2013-08-27 Sierra Wireless, Inc. Active/standby operation of a femtocell bas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30875A1 (en) 2012-03-08
US20130157664A1 (en) 2013-06-20
EP2612536A1 (en) 2013-07-10
JP2013538527A (ja) 2013-10-10
CN103069920A (zh) 2013-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30707A (en)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ing interleaving intra-cell handovers
US8009630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neighbor discovery, handover procedure and relay zone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stations in a multi-hop network
KR100973670B1 (ko) 중계 방식의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 링크 운용장치 및 방법
KR100973589B1 (ko) 차세대셀룰러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기지국과 비가시채널단말간통신방법 및 중계채널 형성방법
EP0750826B1 (en) Direct mode repeater in a mobile radio system
US8838107B2 (en) Anti-interference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3028814C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ebroadcasting messages for reliable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Taheri et al. Provisioning internet access using FSO in high-speed rail networks
CN113615245B (zh)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4056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사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의 적응적 모드 결정 방법
WO2005081558A1 (ja) 移動機、及び無線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配置方法
US9894537B2 (en) Autonomous proximity-based standby mode switching remote antenna unit
EP1881635A2 (en) Hierarchical networks utilizing frame transmissions pipelining
WO2016035827A1 (ja) 無線中継局
Yang et al. An on-vehicle dual-antenna handover scheme for high-speed railway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20140073328A1 (en)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radio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0856970B1 (en) Communication collision detection
KR20190101284A (ko) 동기식 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톤 채널을 이용한 단말 동작 방법
Ali et al. An expedited predictiv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based handover scheme for high-speed railway
Hamidi‐Alaoui et al. FM‐MAC: a fast‐mobility adaptive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5835131A (zh) 通信方法、设备、服务节点、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KR101117793B1 (ko) 폐쇄 경로 공간의 다중 매질 활용 이동통신 중계기 및 그 중계 방법
KR2013012968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형 기지국의 동작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소형 기지국
Tran-Dang et al. Efficient relay selection algorithm for cooperative routing in 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Nasaruddin et al. Impact of Fading Channel to Energy Harvesting Relay o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