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129109A - Earphone - Google Patents

Earpho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9109A
TW201129109A TW99128436A TW99128436A TW201129109A TW 201129109 A TW201129109 A TW 201129109A TW 99128436 A TW99128436 A TW 99128436A TW 99128436 A TW99128436 A TW 99128436A TW 201129109 A TW201129109 A TW 2011291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pace
earphone
hole
drive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28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nemori Takai
Atsuhito Hirono
Tomonari Kaneko
Masahiro Yam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Next Co Ltd 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Next Co Ltd S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29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9109A/zh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Description

20112910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麵域】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至少—部份可插入至外 之外耳道插入構件之耳機。 發明背景 習知’裝戴於耳廓來使用之耳機已知有不具有插入至 外耳道之突起部之所謂耳機型頭戴式耳機的類型者。(例如 參照專利文獻1)。此種耳機具有動態型驅動器單元,使1 驅動器單元具有之振動板振動,而產生聲音。 Λ 第8圖係顯示習知耳機構造之截面圖。 在圖中,813係耳機之後部殼,於其内部安裝有驅動器 單元州’並以嵌設於後部殼8丨3前端(圖之下端)之環狀前部 殼812固定前述驅動器單元84卜又,氣道狀耳機線保持部 815從後部殼813後面延伸而出,在該耳機線保持部815内收 容有一端連接於驅動器單元84卜另一端連接於圖中未示之 音樂播放器、電視、收音機、音影卡座等圖中未示之音響 機器之電線891。 又,刖述驅動器單元841具有形成磁路之磁鐵gw、磁 板844及磁軛<845、形成振動系統之振動板846及音圈847。 具體言之,於盤狀磁鐵843兩面固設有磁板844及磁軛845。 此外,磁鐵843為釤始磁鐵。又,於磁板844與磁輛845相對 之空間形成有磁間隙,固設於振動板846之音圈847插入至 201129109 前述磁間隙。振動板846係聚酯薄膜。此外,於耳機之前面、 即振動板846之前方(圖之下方)配設有具較大之許多開口之 網眼狀保護板848。 又,於磁鐵843、磁板844及磁軛845之中心部形成有貫 穿孔849 ’於該貫穿孔849埋設有由發泡性胺甲酸乙酯等構 成之電阻材871。再者,於驅動器單元841形成有複數個孔 870。 當將耳機裝戴於耳廓之凹部時,配設於耳機前面之保 護板848與外耳道之入口相對,藉振動板846振動而產生之 聲音通過保護板848之開口,入射至外耳道之内部,而到達 鼓膜。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實用新型公開公報平4-50718號 C發明内容】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前述習知耳機中,由於裝戴於耳廓凹部,故 裝戴性差’制是如步行巾,使用者讀止狀態時,有從 耳廓脫落之情形。X,與外耳道之位置關係不穩定,人射 至外耳道之聲音音量及音質便不穩定。 有由具彈性之軟質橡膠等構成之耳墊, 耳道之類型的耳機。此種耳機由於將柔 耳道來裝戴,故可確實地裝戴於耳廓, 因此,近年提供具 將該耳墊插入至外 軟之耳墊插入至外 在步行中亦不致從 4 201129109 耳廓脫落。又,由於耳墊由具彈性之材料構成,故可配合 外耳道之形狀而易彈性變形,而可獲得良好之裝戴感。 然而,當將耳墊插入至外耳道時,以為該外耳道所按 壓而變形之耳墊遮斷外耳道之内外,從耳機入射至外耳道 之聲音無法穿透至外部,所謂聲音之穿透性變差,於聲音 產生不清楚感、模糊感等,音質降低。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解決前述習知之問題點,在殼體 内,於形成於驅動器單元前方及後方之音響空間分別形成 空氣調整孔,並且,於形成於驅動器單元後方之音響空間 形成直徑較空氣調整孔小之音質調整孔,藉此,聲音之穿 透性佳,而可再現清晰度佳之低音及明亮之中高音,裝設 感佳,且音質高的耳機。 用以欲解決課題之手段 因此,在本發明之耳機,該耳機包含有至少一部份可 插入至外耳道之外耳道插入構件、可安裝該外耳道插入構 件之殼體、及配設於該殼體内,以產生聲音之驅動器單元; 前述殼體具有形成於前述驅動器單元前方之前方空間、連 通該前方空間之前端,而使聲音入射至外耳道之聲音導 孔、及形成於前述驅動器單元後方之後方空間,前述前方 空間具有與外部連通之前方空氣調整孔,前述後方空間具 有:與外部連通之後方空氣調整孔、直徑較該後方空氣調 整孔小,並與外部連通之音質調整孔。 在本發明之另一耳機中,前述後方空氣調整孔及音質 調整孔配置於與前述驅動器單元之振動板之振動方向直交 201129109 之面上。 在本發明又另一耳機中,前述前方空間係圓錐台狀之 空間,前述前方空氣調整孔於前述前方空間之與驅動器單 元相對之面形成為朝向前方,前述後方空間係與驅動器單 元相對之面為平面之圓筒狀空間,前述後方空氣調整孔及 音質調整孔於前述後方空間之圓筒狀側面形成為朝向側 邊。 在本發明又另一耳機中,前述前方空氣調整孔之直徑 及前述後方空氣調整孔之直徑相等。 在本發明又另一耳機中,前述音質調整孔具有:控制 預定音域之音質之第1調整孔;及直徑較該第1調整孔小, 並控制較前述預定音域更低音側之音質的第2調整孔。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耳機係在殼體内,於形成於驅動器單元 前方及後方之音響空間分別形成空氣調整孔,並且,於形 成於驅動器單元後方之音響空間形成直徑較空氣調整孔小 之音質調整孔,藉此,聲音之穿透性佳,而可再現清晰度 佳之低音及明亮之中高音,且裝戴感佳,並可使音質提高。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機之立體圖,且為部 份截斷圖。 第2A-E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機之五面圖,(A) 係上面圖,(B)係左側面圖,(C)係背面圖,(D)係右側面圖, (E)係正面圖。 201129109 第3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機之截面圖,為第a 圖之A-A箭視截面圖。 (C) 第4A-D圖係本發明第!實施形態之耳墊之四面圖, 係左側面圖’(B)係背面圖,(c)係右側面圖,⑼係正面$ “第5A-D圖係本發明第丄實施形態之耳墊之截面圖,(八° 係第4(B)®之β·Β箭視截面圖’⑼係第4⑻圖之cc箭視截 面圖’(C)係第4(C)圖之D-D箭視截面圖,⑼係第4(c)圖之 E~E箭視截面圖。 第6圖係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耳機之戴面圖,為第7(C) 圖之F-F箭視截面圖。 第7A-E圖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耳機之五面 圖,(A)係上面圖,(B)係左側面圖,(C)係背面圖,(P)係右 側面圖,(E)係正面圖。 第8圖係顯示習知耳機構造之截面圖。 C 方包】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就本發明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〆面涔 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第丨實施形態之耳機之立體圖,為 截斷圖,第2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機之五面圈,第3 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機之截面圖,為第2(C)_ / A-A箭視截面圖。此外,在第2圖中,(A)係上面圖’(0)係 左側面圖,(C)係背面圖,(D)係右側面圖,(E)係疋面圖 在圖中,ίο係本實施形態之耳機’係裝戴於使用者之 7 201129109 耳廓來使用,以為電信號之聲音信號驅動,將聲音信號再 生之小蜇聲音產生器。又,前述耳機10具有内藏作為將聲 音再生,而產生聲音之揚聲器單元之驅動器單元41的作為 殼之殼體11、安裝於該殼體11,至少其前端部55可插入至 使用者外耳道之作為外耳道插入構件的耳墊5〇。 前述殼體11具有位於其正面側之前殼體12、結合於該 前殼體12之基部12a後側之圓錐台狀後殼體13、結合於該後 殼體13後側之蓋设體14。又,如第3圖所示,驅動器單元 以藉前殼體12及後殼體13失前後(第3圖之上下)之狀態,保 持於前述殼體11内。此外,驅動器單元41係所謂動態型者, 具有與在「發明背景」之項所說明之習知耳機的驅動器單 元841相同之結構。即,在本實施形態中,關於驅動器單元 41之說明,沿用習知耳機之驅動器單元841之說明。 又,後殼體13之後面以蓋殼體14封住,藉此,於殼體 11内之驅動器單元41後方(第3圖之下方)形成為組合有圓錐 台及圓筒之形狀之”的後方㈣24。該後方空間Μ之鱼 ^動器單元41相對之面係蓋殼體14之内面,且係與驅動器 單兀41之振動板平行之平面。 此外,在圖所示之例中,蓋殼體14係與後殼體13獨立 ^構件,亦可為與雜肋形成—料ϋ述殼體^ :合=等樹脂構成,亦可編、鋼、鋼等金屬構成 '、為由將樹脂、碳、金屬等合成之複合材構成者。 ^者’於前述蓋殼肋安裝有包圍—端連接於驅動器 凡之耳機電線91-部份而保持之筒狀耳機線保持部Μ 201129109 的上itb外,5亥耳機線保持部亦可為與蓋殼體^形成 -體者。而且’耳機電線91從耳機線保持部15之下端延伸 而出。此外,在第i圖及第2圖t,為圖式顯示方便,耳機 電線91僅輯㈣耳機線保持部15之部份,其他之部份則 省略描繪。又,於耳機電線91之圖中未示之另—端可連接 音樂播放H、電視、收音機、音影卡料时未示之音響 機器。 前述前殼體η不僅具有圓筒狀基部仏,亦具有從該基 部⑽前方突出之圓錐台狀圓錐部16'及從該圓錐部财 前端突出之作為筒狀插人構件安I部之墊安裝和。前述 圓錐部16其前端之直徑小於其基端(連接於基部仏之部 份),藉此,於殼體U内之驅動器單元4i前方(第3圖之上方) 形成為圓錐台狀空間之前方空間21。又,於前述塾安装部 17形成有為後端連通前方空_,前關放之圓筒狀開口 之作為聲音導孔的殼體聲音導孔22。藉此,驅動器翠元Μ 所產生之聲音通過Μ方空間21及殼體聲音導似,入射至 使用者之外耳道。此外,在圖所示之例中,圓錐㈣形成 為其前端之軸心相對於基端之^傾斜至右方,而其前 之軸心相對於基端之“傾斜至任-方向’亦可不必 傾斜,前私批㈣於平行亦可。 又,於前殼體=圓錐邹1δ形成有為具排氣口之功能 之空氣調整孔之作為前方空氣調整孔的前方氣道25。 方氣道25係减為貫穿圓錐部16之❹圓形之孔,將前方 空間21與外部連通’前方”21内之空氣可排放至外部。 201129109 此外,前方氣道25形成於圓錐部16之罪近基部12a之部份、 即形成於朝前方之面之部份。亦即’前方氣道25形成為朝 向前方,而可將前方空間21内之空氣朝前方排放。此外’ 前方氣道25之直徑為1.2 [mm] ’可按驅動器單元41之性能、 前方空間21之尺寸等變更。 又,於後殼體13形成有為具排氣口之功能之作為後方 空氣調整孔的後方氣道28,作為音質調整孔之第1調整孔 27a及第2調整孔27b。此外,總括說明第1調整孔27a及第2 調整孔27b時,以音質調整孔27來說明。 前述後方氣道28係形成為貫穿後殼體13之戴面圓形之 孔’將後方空間24與外部連通,後方空間24内之空氣可排 放至外部。此外,後方氣道28形成於後殼體13之朝側邊之 面之部份°亦即,後方氣道28形成為朝向側邊,而可將後 方空間24内之空氣朝側邊排放。此外’後方氣道28之直徑 堍定成與前述前方氣道25相等’可按驅動器單元41之性 忐、後方空間24之尺寸等變更。如此,藉將同—直徑之排 氣口、即則方氣道25及後方氣道28配設於前方空間21及後 方空間24,可改正聲音之失真及回音,而可提高作為音響 空間之前方空間21及後方空間24之音響性能。再者,藉配 δ又則方氣道25及後方氣道28,可減輕施加於驅動器單元41 之振動板之負荷。 又’前述第1調整孔27a及第2調整孔27b係形成為貫穿 後殼體13,朝向側邊之截面圓形之孔,將後方空間24與外 部連通’並且與後方氣道28相鄰,且於後殼體13之同一圓 10 201129109 周上並列配設成形成一列。又,苐丨調整孔27a之直徑形成 為小於後方氣道28之直徑,第2調整孔27b之直徑形成為小 於第1調整孔27a之直徑。 第1調整孔27a之直徑為〇.8 [mm]。藉令第〗調整孔27a 之直徑為此種值,控制中音域、亦即以12〇〇 [Hz]為中心之 頻帶之聲音,可使頻率響應更順暢,而可使音質提高。又, 第2調整孔27b之直徑為〇_4[mm]。藉令第2調整孔27b之直徑 為此種值,控制低音域、亦即以2〇〇 [Hz]為中心之頻帶之聲 音,可使頻率響應更順暢,而可使音質提高。 此外,在圖中所示之例中,音質調整孔27為第丨調整孔 27a及第2調整孔27b2個,音質調整孔27根據要控制之頻 帶,可為1個,亦可為3個以上。又,音質調整孔27之直徑 可按作為控制對象之聲音之頻帶變更。即,為控制較低頻 帶之聲音’縮小音質調整孔27之直徑即可,為控制較高頻 f之聲a,擴大音質調整孔27之直徑即可。 又’於前述塾安裝部17安裝有耳墊5〇。該耳塾%由矽 橡膠等軟質之可彈性變形之材料構成,為—體成形之構 件〃有又於墊女裝部17周圍之筒狀本體部51、從該本 體部51之别端朝後端斜向擴展之作為彈性變形體之伞狀部 53此外於本體部Η之後端軸有朝㈣突出之厚度厚 的凸緣狀卡合凸部52。該卡合凸部辦形成㈣安裝部η 之基端部(與圓錐部16之前端之連接部)之雜卡合凹部m 卡合1可防止耳㈣㈣安裝部i7脫落。 d耳墊50王體呈形似香益或傘之形狀,在其前端部 201129109 Μ ""賴有傘狀部53之前端,於本體部 外周面與傘狀部53之内周面間形成有空洞部65。又, =體部51之中心形成有為前後端開放之圓筒狀開口之作 為聲音導孔的墊聲音導孔61。以於墊安裝和安裝耳_ 之狀態’塾聲音導孔61與殼體聲音導孔22連通。 又,傘狀部53具有朝後方擴展之圓錐台狀前半部仏、 半部53a之後端延伸而出至後方之圓筒狀後半部 錢勒厚度較讀部51薄,且具錄性而可因承 =量,而易變形。因而,當耳塾5〇插入至 :變形成適合外耳道之内面形狀,而不致對外 I〜灿傷,且不於外耳道之内面施加反作用力而可密 Q,故裝戴感、合適感等佳。 ^ ’於讀部53之料部…形成錢料側觀看延 I 複數個(在圖所示之财為6個)縫隙狀開口部 田使用者裝戴耳機_,耳㈣插人至外耳道,以伞 外:遮斷外耳道之内外'然而、由於因開口部以之存在, :音仍可入射至外耳道之内部,到達鼓膜,;^ :。又’由於外耳道内部之空氣通過開口部&,穿透至: 二故可減低從驅動器單元41經由殼體聲音導孔 二導孔61,讀至料勒敎聲音H衫楚, 因此,低音之清晰度佳,中高音明亮。又 驅動器單撕聲⑽侧,故输⑽言亦佳來自 此外’在本體部51之外周面,於與前述開口部62分別 12 201129109 〜位置形成有於前後方向 '即本體部51之軸方向延伸 g為溝的塾溝63。因此,當耳墊5〇插入至外耳道之際, 飞吏t成丰狀部53變形’而被壓至本體部Η之外周面之狀 心 ;開口。卩62與對應其之墊溝63相互疊合,故可維持 外耳道内外之連通。 在月j λ又體12之圓錐部16表面之至少與塾安農部 於^連接。卩附近,於與前述麵63分別對應之位置形成有 :月j後方向、即圓錐部16之軸方向延伸之作為溝的殼體溝 1又,忒殼體溝31其前端與前述墊溝63之後端連通,並 且’延伸至比錢部53之後端還錢;T。因此,當耳塾50 插入至外耳道之際,即使形成傘狀部53變形,不僅被壓至 本體部51外周面,亦被壓至圓錐部财面之狀態由於開 口。P62與對應其之墊溝63及殼料叫目互連通,故可維持 外耳道内外之連通。 接著’就前述耳墊50之結構詳細說明。 第4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墊之四面圖,第5圖係 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墊之截面圖。此外,在第4圖,(A) 係左側面圖,(B)係背面圖’(〇係右側面圖,係正面圖, 在第5圖,(A)係第4(B)圖之B-B箭視截面圖,(b)係第4(B) 圖之C-C箭視裁面圖’(C)係第4(C)圖之D_D箭視截面圖,(D) 係第4(C)圖之E-E箭視截面圖。 本體部51之則知與傘狀部53之前端以前端連接部54連 接,各開口部62之前端藉由連通凹部64,連通於塾聲音導 孔61之前端。又’在耳墊50之圓周狀前端部55,前端連接 13 201129109 部54與連通凹部64交互配置。因此,從驅動器單元“經由 殼體聲音導孔22及塾聲音導孔6丨而人射至外耳道内部之聲 音由於其一部份藉由連通凹部64 ,從開口部62穿透至外 部,故可減低壓迫感、不清楚感等,而明亮。 此外’如第5(A)圖所示,前端連接部54厚度較傘狀部 53厚,剛性高於傘狀部53 ’而不易變形。又,配設成爽^ 前端連接部54間之連通凹部64從侧面觀看,形成為凹入至 比前端部55之刖端緣、即前端連接部54之前端緣還後方。 因此,當耳墊50插入至外耳道之際,即使傘狀部53變形, 連通凹部64亦不致封閉,而可維持墊聲音導孔61與開口部 62之連通。此外,如前述,即使形成傘狀部53變形,不僅 被壓至本體部51之外周面,亦被壓至圓錐部16表面之狀 態,開口部62、塾溝63及殼體溝31仍可連通。因而,由於 可穩定地確保從墊聲音導孔61經由連通凹部64、開口部 62、塾溝63及殼體溝31,至外部之聲音之通道,故可穩定 地減低壓迫感、不清楚感等,而可維持明亮之音質。 又’如第5(B)圖所示,開口部62宜形成為在其前端與 墊溝63之前端連接。此時,即使傘狀部53大幅變形,開口 部62與墊溝63之連通仍可維持穩定。 再者,如第4(D)圖所示,於傘狀部53之前半部53a形成 有從正面觀看延伸成放射狀之複數個縫隙狀開口部62。因 此,因開口部62之存在,前半部53a之剛性降低,而易變形, 虽耳墊50插入至外耳道之際,不僅前半部53a,傘狀部53全 體柔軟地彈性變形,而適合外耳道之内面形狀。因而,由 14 201129109 於不致對外耳道造成損傷,安全性高,傘狀部部53不致於 外耳道之内面施加反作用力而可密合,故裝戴感、合適感 等佳。 此外’在圖中所示之例中’開口部62、墊溝63、殼體 溝31及連通凹部64之數分別為6個’未必需為6個,可為5個 以下,亦可為7個以上。 接著,就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作說明。此外,關於具有 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構造者’藉賦與相同之標號,而省略 其說明。又’關於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動作及相同之 效果’亦省略其說明。 第6圖係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耳機之截面圖,為第7(C) 圖之F-F箭視截面圖,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耳 機之五面圖。此外,在第7圖中,(A)係上面圖,(B)係左側 面圖,(C)係背面圖,(D)係右側面圖,(E)係正面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殼體11具有位於其正面側之前殼體 12、結合於該前殼體12之基部12a後側之圓錐狀後殼體 133。又,如第6圖所示,驅動器單元41以藉前殼體12及後 殼體133夾前後(第6圖之上下)之狀態,保持於前述殼體11 内。又’後殼體133係後端密閉’且尖銳之形狀的圓錐狀構 件’藉此,於殼體11内之驅動器單元41之後方(第6圖之下 方)形成為呈圓錐形之空間之後方空間244。又,前述殼體 11由合成樹脂等樹脂構成。 再者,於形成為從前述後殼體133之圓錐狀側面突出至 外側之安裝突起13c安裝有包圍一端連接於驅動器單元41 15 201129109 ΠΓ1 一部份而保持之扁平長方體狀耳機線保持部 Π該耳機線保持部15可為與後殼體_成二 者。又’耳機電線陳耳機線鱗部15延伸^ 前述前殼體12不僅具有圓筒狀基部12a ::元41前面相對之幾乎平坦的圓—圓板:: 7之筒《安裝㈣。以前相板㈣㈣殼趙u之前 方,藉此,於殼體U内之驅動器單元41前方(第6圖之 形成為上下尺寸短之圓筒狀或形似使__向下之_ 之空間的前方㈣21。1於前述塾安裝部19形成有為後 端連通前方”21,前端之_㈣Π之作為聲音導 孔的殼體聲音導孔22。藉此,驅動器單元41所產生之聲立 通過前方空間21及殼體聲音導孔22,人射至使用者之^ 道。此外,在圖所示之例中,塾安裝部19形成為其轴心相 對於前殼體12之軸心及驅動器單元41之軸心,傾斜至右 方,墊安裝部19K、可㈣於前殼體12之如及驅動器 單元4i之轴心、傾斜至任-方向,χ ,亦不需傾斜,塾安裝 部19之軸心相對於前殼體12之軸心及驅動器單元41之軸心 平行亦可。 又,於刖设體12形成有作為具有排氣口之功能之空氣 調整孔的前方氣道25。該前方氣道25係形成為貫穿圓板部 18之截面圓形之孔,連通前方空間21與外部,前方空間21 内之空氣可排放至外部。此外,前方氣道25形成為朝向前 方’而可將前方空間21内之空氣朝前方排放。 又,於後殼體133之圓錐狀側面形成有作為具有排氣口 16 201129109 之功能之空氣調整孔的後方氣道28、作為音質調整孔之第1 調整孔27a、2個第2調整孔27b。 前述後方氣道28係形成為貫穿後殼體I3之圓錐狀側面 之截面圓形的孔,將後方空間24與外部連通’後方空間24 内之空氣可排放至外部。此外,後方氣道28形成為朝向斜 後方,而可將後方空間24内之空氣朝斜後方排放。 又,前述第1調整孔27a及第2調整孔27b係形成為貫穿 後殼體13之圓錐狀側面,朝向斜後方之截面圓形之孔,將 後方空間24與外部連通,並且與後方氣道28相鄰,且於後 殼體13之同一圓周上並列排設成形成一列。 在第2實施形態中,配置2個第2調整孔27b係因後殼體 133之形狀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為圓錐形,後方空間244之 音響特性與後方空間24不同,而以孔數控制低音域之故。 在本實施形態中,耳墊50直接安裝於墊安裝部19。具 體言之’卡合凸部52與形成於墊安裝部19之溝狀卡合凹部 19a卡合,而可防止耳墊50從墊安裝部19脫落。 又’本實施形態之耳墊5〇不具有開口部62及墊溝63。 即’在本實施形態中,省略了開口部62及墊溝63。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耳機1〇包含有至少一部份可插 入至外耳道之耳墊5〇、可安裝耳墊50之殼體11、及配設於 设體η内,產生聲音之驅動器單元41,殼體u具有形成於 驅動益單元41前方之前方空間21、連通於前方空間21之前 端而使聲音入射至外耳道之殼體聲音導孔22、及形成於 驅動器單元41後方之後方空間24,前方空間21具有與外部 17 201129109 連通之前方氣道25,後方空間24具有與外部連通之後方氣 道28、及直徑較後方氣道28小,並與外部連通之音質調整 孔27。 藉此,可適當地調整前方空間21與後方空間24間之空 氣平衡,而可減輕施加於驅動器單元41之振動板之負荷。 又,可改正聲音之失真及回音,而可使音質提高。進而, 高音及低音皆流暢,而可使音呈現開放感。 即,該等音質調整孔27係根據該孔之直直徑,決定要 控制之音域,根據其數,控制其特性者,係調整與聲音之 開放感相關之空氣平衡者。 再者,形成於後殼體13之側面部13b之後方氣道28及音 質調整孔27配置於同一圓周上,即對驅動器單元之振動板 之振動方向直交之假想平面上,而於距離振動板之距離相 同之位置配置各調整孔,而可更有效地控制聲音。 又,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前方空間21係圓錐台狀之空 間,前方氣道25於前方空間21之與驅動器單元41相對之面 形成為朝向前方,後方空間24係與驅動器單元41相對之面 為平面之圓筒狀空間,後方氣道28及音質調整孔27於後方 空間24之圓筒狀側面形成朝向側邊。藉此,聲音之穿透性 佳,而可再現清晰度佳之低音及明亮之中高音。 再者,前方氣道25之直徑與後方氣道28之直徑相等。 藉此,前方空間21與後方空間24間之空氣平衡佳。 又,音質調整孔27具有控制高音音質之第1調整孔 27a、直徑較第1調整孔27a小,並控制低音音質的第2調整 18 201129109 孔27b。藉此,可適當地控制所期之頻帶之音質。 在第2實施形態中,殼體U具有形成於軸器 方之圓筒狀前方空間21、連通前方空咖前端 射至外耳道之殼體聲音導孔&形成於驅動器單元缝方 Z錐狀關之後方_4,並1,_ 方空間24具有朝向斜後方開口之音質調整孔… 如此,由於收容驅動器星
形成於其前後之前方 1及後方工間24具有音質調整孔27,故可以該音質調 整孔27 ,適當地控制所期頻帶 /曰、D 響特性。 V之“,而可獲得良好之音 再者’前方空間21之與驅動器單 面,前方空間21具有朝向前方開口之前方氣道25,後= 間24之與驅動器單元41相對之面係圓錐狀面,後方,門2工4 具有朝向斜後方開D之後方氣道28。可改正聲立之 =及回音’x’f施加於驅動器單元41之振城之 貝。 物刚,爾本發明之 曰趣,進订各種㈣等從本發明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讲咏考。 本發明可適用於具有至少1份插入至外耳道之外耳 道插入構件之耳機。 耳 【圖式^簡翠_ 明】 第!圖係本發明第i實施形態之耳機^
份截斷圖。 马。P 19 201129109 第2A-E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機之五面圖,(A) 係上面圖’(B)係左側面圖’(C)係背面圖,(D)係右側面圖, (E)係正面圖。 第3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機之截面圖,為第2(c) 圖之A-A前視截面圖。 第4A-D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墊之四面圖,(a) 係左側面圖’(B)係背面圖,(〇係右側面圖,(D)係正面圖。 第5A-D圖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耳墊之截面圖,(a) 係第4(B)圖之B-B箭視戴面圖,(B)係第4(B)圖之C-C箭視截 面圖,(C)係第4(C)圖之D-D箭視截面圖’(D)係第4(c)圖之 E-E箭視截面圖。 第6圖係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耳機之截面圖,為第7(c) 圖之F-F箭視截面圖。 第7 A-E圖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耳機之五面 圖’(A)係上面圖’(B)係左側面圖,(C)係背面圖,(d)係右 側面圖,(E)係正面圖。 第8圖係顯示習知耳機構造之截面圖。 15,815…耳機線保持部 16.. .圓錐部 17.. .墊安裝部 17a...卡合凹部 18.. .圓板部 19.. .墊安裝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耳機 11.. .殼體 12.. .前殼體 12a...基部 13,133...後殼體 H...蓋殼體 20 201129109 19a...卡合凹部 55...前端部 21...前方空間 61...墊聲音導孔 22...殼體聲音導孔 62...開口部 24,244...後方空間 63...墊溝 25...前方氣道 64...連通凹部 27...音質調整孔 65...空洞部 27a...第1調整孔 91,891..·耳機電線 27b...第2調整孔 812...前部殼 28...後方氣道 813…後部殼 31...殼體溝 843...磁鐵 41,841…驅動器單元 844...磁板 50...耳墊 845...磁輛 51...本體部 846...振動板 52...卡合凸部 847...音圈 53...傘狀部 848...保護板 53a...前半部 849...貫穿孔 53b...後半部 870··.孔 54...前端連接部 871...電阻材 21

Claims (1)

  1. 20112910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耳機,係包含有: (a) 外耳道插入構件,係至少一部份可插入至外耳道 者; (b) 殼體,係可安裝該外耳道插入構件者; (c) 驅動器單元,係配設於該殼體内,以產生聲音者; 該耳機之特徵在於: (d) 前述殼體具有:形成於前述驅動器單元前方之前 方空間;連通該前方空間之前端,而使聲音入射至外耳 道之聲音導孔;及形成於前述驅動器單元後方之後方空 間, (e) 前述前方空間具有與外部連通之前方空氣調整 子L , (〇前述後方空間具有:與外部連通之後方空氣調整 孔;及直徑較該後方空氣調整孔小,並與外部連通之音 質調整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耳機,其中前述後方空氣調整 孔及音質調整孔係配置於與前述驅動器單元之振動板 之振動方向直交之面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耳機,其中前述前方空間係圓 錐台狀之空間,前述前方空氣調整孔於前述前方空間之 與驅動器單元相對之面形成為朝向前方,前述後方空間 係與驅動器單元相對之面為平面之圓筒狀空間,前述後 方空氣調整孔及音質調整孔於前述後方空間之圓筒狀 22 201129109 侧面形成為朝向側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耳機,其中前述前 方空氣調整孔之直徑及前述後方空氣調整孔之直徑相 等。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之耳機,其中前述音 質調整孔具有:控制預定音域之音f之第丨調整孔;及 直徑較該第1調整孔小,並控制較前述預定音域更低音 側之音質的第2調整孔。 23
TW99128436A 2009-08-25 2010-08-25 Earphone TW20112910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4633A JP5575435B2 (ja) 2009-08-25 2009-08-25 イヤホ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9109A true TW201129109A (en) 2011-08-16

Family

ID=43835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28436A TW201129109A (en) 2009-08-25 2010-08-25 Earphon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75435B2 (zh)
TW (1) TW20112910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6878B2 (ja) * 2010-06-30 2014-06-11 エレコム株式会社 イヤーキャップ及びイヤーキャップを備えたイヤホン
JP6267797B2 (ja) * 2014-07-17 2018-01-24 株式会社ジーフォー イヤーピース
CN109391866B (zh) 2017-08-08 2021-07-30 Jvc 建伍株式会社 耳机中的通气路径形成结构以及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5695A (ja) * 1993-10-15 1995-05-02 Sony Corp イヤホン装置
JPH08172691A (ja) * 1994-12-16 1996-07-02 Aiwa Co Ltd インナーイヤー型ヘッドホン
JP4151157B2 (ja) * 1999-05-31 2008-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ヤホン
JP4709017B2 (ja) * 2006-01-12 2011-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ヤホ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49683A (ja) 2011-03-10
JP5575435B2 (ja)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9955B2 (en) Headphones with a pressure controlling mechanism
CN102648639B (zh) 耳机
US5949896A (en) Earphone
JP4699366B2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US7263195B2 (en) In-ear monitor with shaped dual bore
US8891799B2 (en) Earphone
CN102687528B (zh) 耳机
WO2015198683A1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
JP2009088942A (ja) イヤホン装置
JP2007505540A6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TW201129108A (en) Ear pad and earphone having the same
TWI507049B (zh) 耳機(二)
TW201129109A (en) Earphone
JP3801808B2 (ja) イヤホーン
JP5625928B2 (ja) テレビ番組出演用イヤホン
TWI749988B (zh) 雙振膜雙音圈喇叭單體
CN114223213B (zh) 扬声器单元及扬声器
JP3222536U (ja) 密閉型イヤホン
JP2008109599A (ja) 骨伝導受話器と気道受話器の複合動作をする受話器
TWM400170U (en) Replaceable acoustic duct earphone structure
TWI804679B (zh) 揚聲器單元及揚聲器
JP2010130034A (ja) イヤホン装置
JP6687850B2 (ja) イヤホン
JP2023016000A (ja)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及びスピーカ湾曲振動板
SELF-ELIMINATES et al. Reviews Of Acoustical Pa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