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02212A - Cutting-edge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cutting-edge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Cutting-edge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cutting-edge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102212A TW201102212A TW099108705A TW99108705A TW201102212A TW 201102212 A TW201102212 A TW 201102212A TW 099108705 A TW099108705 A TW 099108705A TW 99108705 A TW99108705 A TW 99108705A TW 201102212 A TW201102212 A TW 20110221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l
- point
- line
- points
- scann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4—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using optics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09—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cutting pressure or for determining cutting-tool condition, e.g. cutting ability, load on to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09—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cutting pressure or for determining cutting-tool condition, e.g. cutting ability, load on tool
- B23Q17/0904—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cutting pressure or for determining cutting-tool condition, e.g. cutting ability, load on tool before or after machining
- B23Q17/0919—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adjusting cutting-tool geometry in presetting devices
- B23Q17/0928—Cutting angles of lathe too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7/00—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 B23Q17/22—Arrangements for observing,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on machine tools for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xisting or desired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2/00—Turning
- Y10T82/10—Process of turn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2/00—Turning
- Y10T82/16—Severing or cut-off
- Y10T82/16016—Process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2/00—Turning
- Y10T82/25—Lathe
- Y10T82/2502—Lathe with program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Turning (AREA)
Description
201102212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工作母機的刀尖位置檢測方法及刀 尖位置檢測裝置者。尤其是,精密軋輥車床的高精度的對 刀尖所用的刀尖位置檢測方法及刀尖位置檢測裝置者。 【先前技術】 作爲加工軋輥的工作母機,眾知有軋輥磨床或軋輥車 床。 其中,軋輥車床是將安裝金剛石車刀的刀具台設置於 往復台的車床。在主軸台旋轉軋輥,一面朝前後方向(X 軸)移動往復台,一面來加工周方向的溝爲基本上的使用 方法。欲在軸方向加工溝時,一面在主軸台(C軸)分度 軋輥,一面朝左右方向(Z軸)高速移動往復台。藉此, 在軸方向可製造出溝。 近年來,藉由機械控制技術的進步,實現了將凹凸圖 案等加工在軋輥外周面的超精密加工。例如,成爲藉由車 床可加工成形光學透鏡的金屬模。本案申請人,也提案著 將菲湼耳透鏡(Fresnel lens )成形用的金屬模予以加工 的豎型車床(專利文獻1)。在此豎型車床,可高精度地 加工菲湼耳透鏡成形金屬模的V形透鏡溝。 可是,利用液晶顯示裝置的普及,被使用於液晶面板 的背面光的透鏡片的需求。有增大的情形,在此種透鏡片 ’除了菲湼耳透鏡片以外,還使用著雙透鏡片、交叉雙透_ [ -5- 201102212 鏡片、稜鏡片等。 又,在最近,使用轉印輥藉由擠壓成形來成形雙透鏡 片、交叉雙透鏡片、稜鏡片被檢討。 雙透鏡片用的轉印輥,是以一定間距精密地加工周方 向的溝被成形於該輥的外周面。因此,在軋輥車床也可實 施其加工。 對於此,交叉雙透鏡用的轉印輥或稜鏡用的轉印軋輥 ,是在該輥的外周面,必須加工成四角錐(四角稜錐)或 三角錐(三角稜錐)的形狀圖案。 以往,使用如上述的精密軋輥車床而爲了進行此種精 密的加工,首先使用專用的工模來求出工具台的旋轉中心 位置,以具備於機械的顯微鏡(光學系)來攝影刀尖而顯 示於監控上,操作人員以手動將刀尖位置對準於顯示於該 監測器上的縱橫兩條的游絲的交,點,而依據從此時的旋轉 中心位置一直到刀尖位置的座標求出刀尖位置資訊。 又,金屬模成爲大型化之故,因而在加工途中必須進 行車刀更換。此種情形的車刀的定位,是被要求極高的精 度。 又,在稜鏡片等,因而因應於光學性設計,使用一種 類的車刀的加工並不充分,如第1 3圖所示地,成爲必須使 用複數種類車刀的加工。這時候,車刀的對位的重要性更 增加。如第13圖所示地’使用三個刀具時,各刀具的加工 間距是必須極正確。因此’刀具的定位是很重要。 其他,有關於也可使用在特定刀尖的位置的刀具形狀 -6- 201102212 測定裝置,提案例如引用文獻2或3所述者。 專利文獻1 :特開2004_3 5 8624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2006-28453 1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開平8-25787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欲將刀尖謹慎地定位於游絲的交點的作業,很 煩雜,而調整時間有長時間化的缺點問題。又,無法避免 隨伴著依人工的谭作定位誤差的發生。 另一方面,例如在途中更換複數的刀具來使用時,或 是旋轉定位一支刀具來使用時,必須以單微米的精度來設 定刀尖精度。 但是,例如以透鏡倍率20倍而以2/3英吋相當的CCD 攝影機進行攝影刀尖,並以大約8.4英吋的監測器進行觀 察時,監測器上的游絲粗細是利用顯示的倍率等有所不同 ,惟也有相當於大約2〜3 # m之故,因而以所必須的精度 很難得到刀尖資訊。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上述的缺點問題而創作者,提供一 種可正確地檢測刀尖位置的刀尖位置檢測方法及刀尖位置 檢測裝置作爲目的。 爲了解決,本發明的一種刀尖位置的檢測方法,其特 徵爲: 具備: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點的工序;及 [Si 201102212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的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隙進行第1抽樣 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 具刀尖的上側棱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由 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垂 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 ,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 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以上述二次近似直線交點作爲刀尖,而得到以上述測 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較佳是上述第1抽樣掃描是成爲朝往復方法進行掃描 ,在往路的掃描中,上側稜線上之點或下側稜線上之點被 辨識,在復路的掃描中,下側稜線上之點或上側稜線上之 點成爲被辨識。 又,較佳是第2抽樣掃描的間隔是比第1抽樣掃描的間 隔還要細。 或是,本發明是一種刀尖位置的檢測方法,其特徵爲 具備: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點的工序;及 201102212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靣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1抽樣掃 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具 刀尖的上側稜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由 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垂 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 ,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 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得到上述二次近似直線所成的角的二等分線的刀尖安 裝角度直線的工序;及 在上述刀尖安裝角度直線上,進行第3掃描,而在該 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具刀尖上之點 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所辨識的工具刀尖上之點,得到以上述測 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或是,本發明是一種工具刀尖位置檢測裝置,其特徵 具備: 固定工具的刀具台;及
將包括上述工具的工具刀尖的畫面予以攝影的攝影機E -9 - 201102212 :及 對於以上述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可實施如下工序的畫 像處理部, 該畫像處理部可實施的工序爲: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點的工序;及: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的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1抽樣 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 具刀尖的上側稜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由 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垂 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 ’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 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以上述二次近似直線的交點作爲刀尖,而得到以上述 測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或是,本發明是一種工具刀尖位置檢測裝置,其特徵 爲. 具備: 固定工具的刀具台:及 將包括上述工具的工具刀尖的畫面予以攝影的攝影機 -10- 201102212 ;及 對於以上述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可實施如下工序的畫 像處理部, 該畫像處理部可實施的工序爲: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點的工序;及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的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1抽樣 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 具刀尖的上側稜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由 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垂 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 ,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 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得到上述二次近似直線所成的角的二等分線的刀尖安 裝角度直線的工序;及 在上述刀尖安裝角度直線上,進行第3掃描,而在該 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具刀尖上之點 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所辨識的工具刀尖上之點,得到以上述測 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11 - 201102212 依照本發明,藉由畫像處理的一般性的掃描手法,得 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及下側稜線的一次近似直線之後, 依據該一次近似直線,重新得到近似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 及下側稜線的二次近似直線之故,因而更高精度地可把握 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及下側稜線,甚至於更高精度地可得 到工具刀尖的位置資訊。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於本發明所適用的精密軋輥車床,一面參 照所附圖式一面進行說明。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所適用的 精密軋輥車床的一例的側面圖,第2圖是其俯視圖。 在第1圖及第2圖中,參照號碼10是底座。在此座底10 的上面配置有主軸台1 2,壓心台1 4,往復台1 6。工件是軋 輥形狀的軋輥W,而以主軸台1 2與壓心台1 4旋轉自如地被 支撐。 主軸台12是被配置於底座10的長度方向的一端部。此 主軸台12是包括:本體部17、及主軸18、及被安裝於此主 軸18的前端的夾頭19、及驅動主軸18的伺服電動機20。主 軸18是藉由內設於本體部17的未圖示的油靜壓軸承所支撐 。夾頭19是握持工件W的軸,成爲將主軸19的旋轉傳動至 工件。在此主軸台12、伺服電動機20是爲了以高速旋轉工 件W進行驅動主軸18。還有,藉由編碼器22使得伺服電動 機20的旋轉量被檢測,而利用伺服電動機20的旋轉量被控 -12- 201102212 制,在主軸台12附加著作爲進行分度工件W的圓周方向的 分度軸(C軸)的功能。又,主軸台12的軸承是除了油靜 壓軸承以外,空氣軸承、支承軸承也可以。 又,壓心台1 4是相對於主軸台1 2,而被配置於底座1 0 上。在底座10的上面,設有未圖示的導面,而壓心台14是 可移動地設置在該導面上。壓心台14是代替習知一般的壓 心軸,而具備主軸23。又,藉由安裝於此主軸23的夾頭25 ,成爲旋轉自如地支撐軋輥W的軸。此種壓心台1 4是除了 未具有伺服電動機之處以外,基本上的構成是與主軸台12 同樣者。 以下,針對於往復台16進行說明。 往復台16是包括朝軋輥W的軸方向可移動地設於底座 1 〇上的鞍台2 6。在此鞍台2 6的上面設有朝與軋輥W的軸方 向直角的方向可移動的工件台28。在本實施形態的精密軋 輥車床中,移動鞍台26的軸成爲Z軸,而在鞍台26上移動 工作台28的軸成爲X軸。 第3圖是表示從底座10或鞍台26拆下蓋類的狀態下的 旋轉台3〇的圖式。第4圖是表示旋轉台30的斷面圖。依本 實施形態的旋轉台30,是包括旋轉台本體31。 刀具台33可裝卸地安裝於旋轉台30的頂板32。此刀具 台33是車刀夾持具34、及軸承35、及減速機3?、及伺服電 動機38被單元化成爲一體的構造。刀具台33是被安裝於頂 板3 2,惟也成爲可拆下。
在車刀夾持具34,保持有金剛石車刀36。此車刀夾持E -13- 201102212 具34的軸是藉由軸承35旋轉自如地被支撐。在車刀夾持具 34的軸,連結有減速機37的輸出軸,而在減速機37的輸入 軸,連結有伺服電動機38»因此,伺服電動機38的旋轉成 爲在減速機3 7被減速,之後被傳達至車刀夾持具34。如下 所述地,利用伺服電動機3 8的控制’金剛石車刀3 6被旋轉 在A軸周圍。 如第4圖所示地,在旋轉台本體31的內部,設有主軸 40。此主軸40是藉由止推軸襯41與徑向軸襯49,旋轉自如 地被支撐。在此實施形態中,止推軸襯41與主軸40的下端 面之間,及徑向軸襯49與主軸40之間,形成有大約15/zm 的間隙。藉此,分別構成以高壓空氣支撐主軸40的止推負 荷,徑向負荷的空氣靜壓軸承。代替空氣靜壓軸承,也可 採用油靜壓軸承。在主軸40,連結有頂板32。 在頂板32,同軸地安裝有驅動軸50。在此驅動軸50, 固定著伺服電動機51的轉子51a。藉此,內裝型伺服電動 機51與定子51b—起被組裝於旋轉台本體31的內部》藉由 此伺服電動機51使得驅動軸50旋轉驅動,藉此,刀具台33 與頂板32—起進行旋轉。此旋轉軸構成將刀具台33的金剛 石車刀36予以分度的Β軸。 在第3圖中,在鞍台26的上面,倒V形地延伸著導面 所形成的X軸導軌40。在此X軸導軌40,設有藉由護圈所 保持的多數小滾子所排列的有限型滾動導件4 1。同樣地, 在底座10的上面,倒V形地延伸著導面所形成的ζ軸導軌 42。在此Ζ軸導軌42,設有有限型的滾動導件43。 -14· 201102212 移動鞍台26的Z軸移動驅動裝置,及移動裝載旋轉台 30的工件台28的X軸移動驅動裝置,都從線性電動機所構 成。在第3圖中,參照號碼47是表示構成X軸移動機構的 線性電動機的泳久磁鐵列,48是表示與Z軸導軌42平行地 延伸的永久磁鎵列。 在第4圖中,參照號碼52是表示NC裝置。此NC裝置52 是數値控制X軸、Z軸、A軸、B軸、C軸。A軸時,藉由A 軸伺服機構54、及檢測金剛石車刀36的旋轉角度的編碼器 5 3 ’組裝有位置控制迴路,比較來自n C裝置5 2的指令, 及來自編碼器5 3的位置回饋,把伺服電動機3 8控制成爲金 剛石車刀3 6的前刀面所指令的角度。又,針對於b軸,藉 由B軸伺服機構57,及編碼器56組裝有位置控制迴路,構 成在主軸40具有分度軸的功能。 在第5圖,表示以此種軋輥車床作爲前提的本發明的 構成系統例子。 本構成例是來檢測被安裝於可旋轉的刀具台33的刀具 的車刀36的前瑞部36a (刀尖)的位置者。位置測定的原 點(測定基準鄴),是刀具台3 3的旋轉中心〇。此原點, 爲以位於前後方向的X方向的基準點,左右方向的Z方向 的基準點時作爲基準位置。在此,X方向位置仍爲基準位 置,而僅變更Z方向位置。亦即,針對於朝Z軸方向平行 移動時進行考察。 車刀36的前端是藉由工業用的光學顯微鏡51及被安裝 於它的CCD攝影機52被攝影。此些光學顯微鏡51及CCD攝 I S) -15- 201102212 影機52,是藉由移動機構53朝Z方向可自由地移動。因此 ,可將車刀前端的畫象位於畫像的大約中心。 在測定車刀36的ftr端位置之際’控制移動機構53而將 測定原點一致於Z軸基準位置’亦即,—致於刀具台3 3的 旋轉中心之後,再控糾移動機構5 3 ’將刀尖位於攝影畫像 的大約中心。 這時候,以C CD聶影機所得到的畫像資料 > 爲藉由畫 像控制器54被顯示在晝面上。來自顯示畫像內的各點的基 準位置的座標,是視爵要,藉由指定畫面內的該點,可進 行顯示。 此畫像控制器54是:進行刀尖位置測定者’具有記億以 CCD攝影機所取入的畫像及其座標的記億體’進行各 種演算的演算部54b,控制此些的演算控制部54a。 以下,針對於刀尖位置的檢測方法,參照第6圖的流 程圖及各步驟的處理內容的第7圖至第11圖,詳細地說明 〇 首先,將攝影畫象設定成適用於計測的倍率’進行以 刀具台的旋轉中心作簏基準位置的校正。在事先進行正確 的校正時可省略此工序。 以下,刀尖的畫象顯示於顯示畫面內的大約中心的方 式,控制移動機構53亵移動攝影機位置(步驟S1)。此種 槪略對位,是也可以乒動,惟使用公知的各種辨識技術自 動地進行較佳。如第7圖所示地,此時的畫像是可看到表 不工具刀尖的輪廓的雨個棱線。 -16- 201102212 此時,以電腦控制NC裝置55 ( CNC )所實行的專用 軟體,而在畫像控制器54的畫像中取得刀尖位置資訊。另 —方面’由CNC55取得此時的精密軋輥車床的機械座標, 而記憶在畫像控制器54內的記憶體54c。 首先,爲了正確地辨識工具刀尖(車刀36的前端部 3 6a )的兩個稜線,將至少包括被認爲刀尖的上側稜線( 邊緣)的部分的畫像設定作爲計測領域1 (步驟S2 ),從 上往下掃描該計測領域1內的畫像,而依據畫面上的明度 差來檢測刀具的上側稜線上之點(步驟S 3 )。此例子的情 形,工具是以白色表示’而背景是以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 表示(參照第7圖)。 此時的掃描是不必針對於全像素進行,而以粗的掃描 就足夠。例如以每隔1 〇像素的間隔進行抽樣掃描。 在第7圖表示著進行此種抽樣掃描的樣子。 例如如圖示地,在掃描線A都是白領域之故,因而稜 線(邊緣)是未存在。在掃描線B,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 樣領域移行至白領域之點成爲上側稜線上之點。在掃描線 C,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移行至白領域,之後再成 爲類似梨皮斑點領域之故,因而知道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 樣領域移行至白領域的位置爲上側稜線上之點。又,在比 刀尖還位於右側領域的掃描線D,不會在類似梨皮斑點的 花樣領域全部移行至白領域之故,因而未存在著邊緣。 亦即,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移到白領域之點爲 上側稜線上之點。依據所檢測的稜線上之點的資訊,連接f -17- 201102212 這些位置的一次近似直線α爲藉由最小平方法以一次式的 形式求得。此成爲上側棱線的近似直線(步驟S4)。 其次’將至少包括被認爲刀尖的下側稜線(邊緣)的 部分的畫像設定作爲計測領域2 (步驟S5),從下往上掃 描該計測領域2內的畫像’而依據畫面上的明度差來檢測 刀具的下側稜線上之點(步驟S 6 )。這時候,也必須進行 抽樣掃描’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移行至白領域之點 ’爲下側稜線上之點。例如’如第8圖所示地,在掃描線a ’都是白領域之故’因而未存在稜線邊緣。在掃描線b, 從白領域移行至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惟此並不是下 側稜線。在掃描線c,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移至白 領域,之後再移行至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之故,因而 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移行至白領域的位置爲下側稜 線上之點。在比刀尖還位於右側掃描線d都是黑領域之故 ,因而未存在著邊緣。 亦即,從類似梨皮斑點的花樣領域移到白領域之點爲 下側稜線上之點。依據所檢測的稜線上之點的資訊,連接 這些位置的一次近似直線/3爲藉由最小平方法以一次式的 形式求得(步驟S 7 )。此成爲下側稜線的近似直線。 如以上地所求得的稜線邊緣的近似式,是可說以相當 的精度將稜線邊緣作成近似,而並不是充分地正確者。因 此,欲提高正確性之故,因而以下步驟再被實行。 首先,如第9圖所示地’沿著所得到的近·似直線α的 方式,將表示於畫面中的近似直線α的似近部分設定作爲 -18- 201102212 計測領域3,朝著對於近似直線α正交的方向進行掃描( 步驟S 8 ),測定近似直線α上之點與實際的稜線上之點的 距離。此掃描是以更細的間距進行較佳。又,使得近似直 線α上之點與實際的棱線邊緣之距離成爲最小的方式,以 最小平方法,更適用於此些邊緣位置的方式來修正直線α (求出二次近似直線α ’)(步驟S 9 )。 以下,同樣地,如第1 〇圖所示地,沿著所得到的近似 直線的方式,將表示於畫面中的近似直線Α的近似部分 設定作爲計測領域4,朝著對於近似直線^正交的方向進 行掃描(步驟S10),測定近似直線沒上之點與實際的稜 線上之點的距離。此掃描是也以更細的間距進行較佳。又 ,使得近似直線;5上之點與實際的稜線邊緣之距離成爲最 小的方式,以最小平方法,更適用於此些邊緣位置的方式 來修正直線/5 (求出二次近似直線/3’)(步驟S11)。 此些的二次近似直線α ’與沒’,是成爲正確地近似實 際的刀尖稜線者。 又,刀尖位置是算出作爲與二次近似直線及;S’之 交點座標(X’,Y’)(步驟S12)(第11圖)。 例舉如此所得到的測定刀尖位置的具體例,例如透鏡 倍率爲2〇倍,以200萬像素的1/1.8英吋相當的CCD攝影機 來攝影刀尖時,1像素的實尺寸是大約0.2 m,惟利用上 述步驟S1〜S12,以0.2 y 〇以下的檢測精度,就可檢測刀 尖位置。 又,由二次近似直線α ’與二次近似直線点’所形成的. 19- 201102212 角度,也可得到刀刃角度θ 1。又,也可得到兩條二次近 似直線所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線的刀尖安裝角度直線( 01/2的方向)。以平行於Ζ軸的線作爲基準,刀尖安裝角 度直線所成的角度,爲刀尖安裝角度02。 以上的演算,在以上述的基準點作爲基準的絕對座標 所進行,惟近似直線的角度是容易地知道之故,因而對此 近似直線進行正交掃描的步驟S8以後的處理,是也可進行 使用以近似直線上之點作爲基準的相對性座標。 最後所得到刀尖位置資訊,是被記憶於CNC中的記憶 體(未圖示),而在將來的控制被使用。 如以上的演算處理,是在更換工具時等,也完全同樣 地進行。所以,即使有更換工具的情形,也不必介入人手 經常地可進行正確的刀尖位置檢測。因此,成爲經常地維 持高加工精度。 又,作爲實施例所說明的刀尖,是作爲形成藉由直線 或接近於直線的曲線所形成的銳角者加以說明,惟在第1 階段若可得到近似直線者,即使刀尖本體是描繪圓形等弧 的曲線等,藉由適當地選擇掃描的抽樣間隔也可作成近似 直線。 又,刀尖爲以組合直線與曲線所構成爲既知的情形, 則從NC裝置得到刀尖的形狀資料,區分成直線部分與曲 線部分而藉由適用本發明,與上述同樣地,正確地可檢測 刀尖位置。 或是,在刀尖成爲圓形爲既知時等,則將刀尖位置未 -20- 201102212 作成與二次近似直線α ’與yS ’的交點座標(X’,Y’),而 在實施以下的工序較佳。 亦即,得到二次近似直線α ’與/3 ’所成的角度的二等 分線的刀尖安裝角度直線,針對於該刀尖安裝角度直線, 在該直線上進行第3掃描[參照第12圖:例如以交點座標( Χ’,Υ’)作爲中心,所定距離的領域被掃描],在該掃描之 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ΖΕ具刀尖上之點,而以該被 辨識的工具刀尖上之點把握作爲刀尖位置較佳。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表示本發明所適用的精密軋輥車床的槪要的 側面圖。 第2圖是第1圖的精密軋輥車床的俯視圖。 第3圖是表示設於第1圖的精密軋輥車床的刀具旋轉台 的立體圖。 第4圖是第3圖的刀具旋轉台的局部斷面前視圖。 第5圖是表示進行依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刀尖位置 的檢測方法所用的主要要素的模式圖。 第6圖是說明依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刀尖位置的檢 測方法的流程圖。 第7圖是表示以顯示畫面第6圖的步驟S3的圖式。 第8圖是表示以顯示畫面第6圖的步驟S6的圖式。 第9圖是表不以顯示畫面第<5圖的步驟S8的圖式。 第10圖是表示以顯示畫面第6圖的步驟S10的圖式。. -21- 201102212 第11圖是表示以顯示畫面刀尖位置檢測後的步驟的圖 式。 第12圖是表示以顯示畫面追加的步驟的圖式。 第13圖是表示使用複數種類的車刀的例子的說明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〇 :底座 1 2 :主軸台 14.壓心、台 1 6 :往復台 1 7 :本體部 1 8 :主軸 1 9 :夾頭 2 0 :伺服電動機 2 2 :編碼器 2 3 :主軸 2 6 :鞍台 2 8 :工作台 3 3 :旋轉台 3 2 :頂板 3 3 :刀具台 3 4 :車刀夾持具 3 5 :軸承 3 6 :金剛石車刀 •22- 201102212 37 :減速機 3 8 :伺服電動機 4 0 : X軸導軌 42 : Z軸導軌 5 0 :驅動軸 5 1 :伺服電動機 52 : NC裝置 53 :編碼器 54 : A軸伺服機構 5 6 :編碼器 5 7 : B軸伺服機構
Claims (1)
- 201102212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刀尖位置的檢測方法,其特徵爲: 具備: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點的工序; 及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的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1抽 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 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上之點與下側棱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 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 垂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 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 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以上述二次近似直線的交點作爲刀尖,而得到以上 述測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刀尖位置的檢測方 法,其中, 上述第1抽樣掃描是成爲朝往復方向進行掃描, 在往路的掃描中,上側棱線上之點或下側稜線上之點 被辨識, -24- 201102212 在復路的掃描中,下側稜線上之點或上側稜線上之點 成爲被辨識。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刀尖位置 的檢測方法,其中, 第2抽樣掃描的間隔是比第1抽樣掃描的間隔還要細 〇 4 ·—種刀尖位置的檢測方法,其特徵爲: 具備: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的工序;及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的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1抽 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 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 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 垂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 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 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得到上述二次近似直線所成的角的二等分線的刀尖 安裝角度直線旳工序;及 在上述刀尖安裝角度直線上,進行第3掃描,而在^ F -25- 201102212 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具刀尖上之 點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所辨識的工具刀尖上之點,得到以上述 測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5.—種工具刀尖位置檢測裝置,其特徵爲: 具備: 固定工具的刀具台:及 將包括上述工具的工具刀尖的畫面予以攝影的攝影 機;及 對於以上述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可實施如下工序的 畫像處理部, 該畫像處理部可實施的工序爲: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點的工序; 及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的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1抽 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 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 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 垂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 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 線上之點與下側棱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26- 201102212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棱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工序:及 以上述二次近似直線的交點作爲刀尖,而得到以上 述測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6. —種工具刀尖位置檢測裝置,其特徵爲: 具備: 固定工具的刀具台;及 將包括上述工具的工具刀尖的畫面予以攝影的攝影 機;及 對於以上述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可實施如下工序的 畫像處理部, 該畫像處理部可實施的工序爲: 決定測定工具刀尖位置所用的測定基準點的工序; 及 在將工具刀尖位於以攝影機所攝影的畫面中的狀態 ,在該畫面內朝著所定的掃描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1抽 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 工具刀尖的上側稜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將上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藉 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兩條的一次近似直線的各個,朝著與其 垂直的方向以所定間隔進行第2抽樣掃描’而在該掃描之 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重新辨識上述工具刀尖的上側稜 線上之點與下側稜線上之點的工序;及 -27- 201102212 將上述重新所辨識的兩條稜線上之點分別建立關連 ,藉由最小平方法求出兩條的二次近似直線的工序;及 得到上述二次近似直線所成的角的二等分線的刀尖 安裝角度直線的工序,·及 在上述刀尖安裝角度直線上,進行第3掃描,而在 該掃描之際,依據明度變化點,來辨識上述工具刀尖上之 點的工序;及 針對於上述所辨識的工具刀尖上之點,得到以上述 測定基準點作爲基準的工具刀尖位置座標的工序。 -2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87000 | 2009-03-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02212A true TW201102212A (en) | 2011-01-16 |
TWI380872B TWI380872B (zh) | 2013-01-01 |
Family
ID=4278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08705A TWI380872B (zh) | 2009-03-31 | 2010-03-24 | Tool nose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tool nose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22654B2 (zh) |
JP (1) | JP2010256341A (zh) |
KR (1) | KR101161496B1 (zh) |
TW (1) | TWI38087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30980B (zh) * | 2017-06-30 | 2018-08-01 | 恒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Lathe and its tool correction method |
CN111975021A (zh) * | 2020-07-17 | 2020-11-24 | 天津大学 | 一种超精密车削刀具中心与b轴回转中心对正方法 |
TWI829148B (zh) * | 2022-04-25 | 2024-01-11 | 上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動式整合刀具資料與加工條件之暖機時間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76995A1 (en) * | 2011-01-12 | 2012-07-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displacement, method of making die for molding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element |
JP6029293B2 (ja) * | 2012-03-07 | 2016-11-24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走査型電子顕微鏡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走査方法 |
CN104181932B (zh) * | 2013-05-21 | 2017-09-22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限位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3487189B (zh) * | 2013-09-16 | 2015-06-03 | 同济大学 | 基于核偏最小二乘的薄壁件铣削力系数识别方法 |
JP2016093872A (ja) * | 2014-11-14 | 2016-05-26 |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 工作機械の工具補正値の自動設定装置及び自動設定方法 |
JP6562724B2 (ja) * | 2015-06-09 | 2019-08-21 |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 刃位置測定方法および刃位置測定装置 |
KR101862558B1 (ko) * | 2015-12-31 | 2018-07-06 |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 정밀공구 팁의 컨텍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컨텍방법 |
US10321067B2 (en) * | 2017-04-12 | 2019-06-11 | Tctm (Hong Kong) Limited |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TWI669484B (zh) | 2018-10-12 | 2019-08-2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加工程式與對應之切削刀具之匹配辨識方法與系統 |
JP7078560B2 (ja) * | 2019-01-25 | 2022-05-31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精密工作機械 |
KR102191510B1 (ko) * | 2019-04-03 | 2020-12-15 |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공작기계의 모니터링방법 |
CN110405540B (zh) * | 2019-07-09 | 2020-07-10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人工智能断刀检测系统及方法 |
JP7337358B2 (ja) * | 2019-09-13 | 2023-09-04 | 国立大学法人東海国立大学機構 | スカイビング加工装置およびスカイビング加工方法 |
EP4323148A4 (en) * | 2021-04-16 | 2025-02-19 | Univ Kentucky Res Found | INTELLIGENT MACHINE VISION SYSTEM FOR IN-PROCESS TOOL WEAR MONITORING |
CN114459379B (zh) * | 2022-03-01 | 2022-09-30 | 长春财经学院 | 五轴柔性检测平台及检测方法 |
CN114623772B (zh) * | 2022-03-01 | 2022-11-04 | 长春财经学院 | 机械加工零部件四轴在线检测柔性平台及检测方法 |
CN117020245B (zh) * | 2023-10-08 | 2024-01-12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一种基于小后角尖刃金刚石车刀纵向切深的对刀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60096A (en) * | 1967-12-07 | 1971-02-02 | Morvue Inc | Veneer clipper control system |
JP3049375B2 (ja) * | 1991-09-13 | 2000-06-0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部品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
US5392502A (en) * | 1992-02-05 | 1995-02-28 | Freer; Edgar P. | Micromachin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H06114694A (ja) * | 1992-09-30 | 1994-04-26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切削装置のバイト異常検出装置 |
JP3215193B2 (ja) * | 1992-10-26 | 2001-10-02 | 株式会社不二越 | 回転工具の刃部形状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H08132332A (ja) * | 1994-11-04 | 1996-05-28 | Fanuc Ltd |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位置ずれ補正方法 |
JPH08257876A (ja) * | 1995-03-24 | 1996-10-08 | Toshiba Mach Co Ltd | 工具摩耗量自動計測方法および工作機械における工具摩耗量自動計測装置 |
JP3720476B2 (ja) * | 1996-07-30 | 2005-11-3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部品検出方法 |
JP3164003B2 (ja) * | 1997-02-04 | 2001-05-0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実装部品検査装置 |
US6175778B1 (en) * | 1998-06-03 | 2001-01-16 | Performance Friction Corporation | Computer vision-based rotor machin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2000074644A (ja) * | 1998-08-31 | 2000-03-14 | Nachi Fujikoshi Corp | 棒状切削工具の測定装置並びに該測定装置を使用したドリルの測定方法 |
GB9923795D0 (en) * | 1999-10-09 | 1999-12-08 | British Aerospace | Micropositioning system |
JP3416091B2 (ja) * | 2000-01-21 | 2003-06-16 | 株式会社新川 |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
JP3967518B2 (ja) * | 2000-03-06 | 2007-08-29 | 株式会社新川 | オフセット測定方法、ツール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
JP2002096239A (ja) * | 2000-09-18 | 2002-04-02 | Mori Seiki Co Ltd | 工作機械 |
JP2002239802A (ja) * | 2000-12-11 | 2002-08-28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フレネルレンズ用金型の加工方法、その加工方法に使用する工具、並びにその加工方法により加工された金型及びフレネルレンズ |
ES2208055B1 (es) * | 2002-02-25 | 2005-09-16 | Patentes Talgo, S.A. | Dispositivo de medida de los parametros de rodadura y torneado por vision artificial para ruedas de vehiculos ferroviarios. |
JP4312508B2 (ja) | 2003-06-05 | 2009-08-12 |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 立旋盤 |
TWI263774B (en) * | 2004-03-05 | 2006-10-11 | Paul P H Chiu |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drills and detecting apparatus |
JP2006142412A (ja) * | 2004-11-17 | 2006-06-08 | Olympus Corp | 工具位置合わせ方法、及び工具位置合わせ装置 |
JP5001521B2 (ja) * | 2005-04-05 | 2012-08-15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工具形状測定装置 |
JP4652873B2 (ja) * | 2005-04-06 | 2011-03-16 |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 工作機械の工具測定方法 |
EP2319655B1 (en) * | 2005-09-13 | 2012-12-19 | Gudmunn Slettemoen | Opto-mechanical position finder method and apparatus |
JP4663673B2 (ja) * | 2007-04-16 | 2011-04-06 |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 工具測定方法、及び工具測定機能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
TW200843900A (en) * | 2007-05-11 | 2008-11-16 | Yung-Shin Tarng | 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radius of the grinding wheel contours for micro-drill |
CN101559568B (zh) * | 2008-04-16 | 2013-04-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机床 |
-
2010
- 2010-03-15 JP JP2010057369A patent/JP2010256341A/ja active Pending
- 2010-03-24 TW TW099108705A patent/TWI380872B/zh active
- 2010-03-30 US US12/749,540 patent/US8522654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3-30 KR KR1020100028260A patent/KR101161496B1/ko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30980B (zh) * | 2017-06-30 | 2018-08-01 | 恒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Lathe and its tool correction method |
CN111975021A (zh) * | 2020-07-17 | 2020-11-24 | 天津大学 | 一种超精密车削刀具中心与b轴回转中心对正方法 |
CN111975021B (zh) * | 2020-07-17 | 2022-03-11 | 天津大学 | 一种超精密车削刀具中心与b轴回转中心对正方法 |
TWI829148B (zh) * | 2022-04-25 | 2024-01-11 | 上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動式整合刀具資料與加工條件之暖機時間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380872B (zh) | 2013-01-01 |
JP2010256341A (ja) | 2010-11-11 |
KR20100109470A (ko) | 2010-10-08 |
KR101161496B1 (ko) | 2012-06-29 |
US8522654B2 (en) | 2013-09-03 |
US20100242693A1 (en) | 2010-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102212A (en) | Cutting-edge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cutting-edge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 |
TWI361737B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ing v grooves | |
JP5725796B2 (ja) | 工具の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並びに工作機械 | |
CN1042847C (zh) | 缝纫数据修改装置 | |
CN107160046B (zh) | 一种视觉辅助大幅面机床板材切割的相机标定方法 | |
KR20100118560A (ko) | 다이싱 장치 및 다이싱 방법 | |
JP2012213840A (ja) | 工作機械 | |
JP3215193B2 (ja) | 回転工具の刃部形状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JPH09253979A (ja) | 刃先位置計測装置 | |
JP2016040531A (ja) | 加工工具の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 |
CN104339241B (zh) | 切削余量的均匀化方法和板材的周缘磨削装置 | |
JP2000074644A (ja) | 棒状切削工具の測定装置並びに該測定装置を使用したドリルの測定方法 | |
JP2010000517A (ja) | ワーク加工装置およびワーク加工用プログラム | |
JPH0852733A (ja) | ダイシング装置 | |
JP2014237204A (ja) | 工作機械 | |
JP5431973B2 (ja) | 分割方法 | |
JP6224462B2 (ja) |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における加工送り機構の作動特性検出方法およびレーザー加工装置 | |
JP2009262241A (ja) | 位置合わせ方法および位置合わせ支援装置ならびに位置合わせ支援プログラム | |
CN111408835A (zh) | 一种激光焦面与加工基准的快速找准方法及找准系统 | |
JP2017226035A (ja) | 加工方法及び加工装置 | |
TW201024005A (en) | Turning tool calibration method with a non-contact measurement apparatus mounted on the machine and the processing machine | |
CN116000701A (zh) | 可集成在刀库上的刀具检测装置和方法 | |
JP7308394B2 (ja) | 補助方法及び補助装置 | |
CN117798748B (zh) | 一种用于cnc倾斜主轴的自动视觉标定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
TWI492820B (zh) | Rigid brittle plate chamfering de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