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7939A - Charg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Charging system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037939A TW201037939A TW098111160A TW98111160A TW201037939A TW 201037939 A TW201037939 A TW 201037939A TW 098111160 A TW098111160 A TW 098111160A TW 98111160 A TW98111160 A TW 98111160A TW 201037939 A TW201037939 A TW 20103793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coil
- magnetic core
- electronic device
- charg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20103793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電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無線的充電 • 系統。 【先前技術】 隨著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和生 活中使用各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本電腦及手機 等。為提高便攜性,人們通常會採用可充電電池給可攜式 〇電子裝置供電。當需對該可攜式電裝置充電時,人們可採 用充電器對其充電。先前的充電器一般需藉由電源線纜連 接電源和可攜式電子裝置給充電電池充電,操作不方便。 另外,可攜式電子裝置一般需採用特定的、對應的充電器。 如此,用戶就需要隨身攜帶充電器,否則,將出現可充電 電池因電量耗盡而無法及時找到對應充電器的情況,給工 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發明内容】 ° ㈣於此’冑必要提供—種可以無線充電的充電系統。 一,用於給電子裝置充電的充電系統,該電子裝置包 括個蓄電裝置。該充電系統包括一個用於與交流電源電 連接的充電發生器、一個與該蓄電裝置電連接的充電接收 器及至少一個磁芯。該充電發生器包括第一線圈,該充電 接收器包括第二線圈及與該第二線圈電連接且對該蓄電裝 置充電的電流轉換及充電模組,該第—線圈與該第二線圈 ,、中個、線圈套設該至少一個磁芯,該第二線圈與該第 4 201037939 一線圈輕合。 與先前技術相比’上述的充電系統,在需對電子裝置 .充電時,藉由第一線圈及第二線圈耦合而在第二線圈產生 . 的感應電流給電子裝置進行無線充電,給工作和生活帶來 便利且该至少一個磁芯可加強電磁感應強度從而提高充電 效率。 【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充電糸統做進一步的說明,舉以下實 Ο施方式並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提供的實施方式 中,所述電子裝置以手機為例進行說明。 S青參閱圖1-3,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用於給電子裝 置200充電的充電系統100。所述電子裝置2〇〇包括一個蓄 電裝置21及一個蓋體22。該蓋體22開設有第一通孔22a。 該充電糸統100包括一個充電發生器和一個充電接 收器20。該充電接收器20設置在所述電子裝置200内且貼 ❹a又於蓋體22 ’如此可以保持電子裝置200外部美觀。該充 電發生器10用於與交流電源(圖未示)電連接,以產生用於 對電子裝置200進行無線充電的變化感應電磁場。 請結合圖4,充電發生器1〇包括外殼n〇,第一磁芯 120、第一線圈130及四個磁鐵140。該外殼11〇採用塑膠 製成,其設有凹陷部110a,該凹陷部il〇a開設有第二通孔 110b。該第一磁芯120可選自鐵、鎳等材料,其包括本體 120a、及與該本體120a大致垂直延伸的凸柱i2〇b。該凸柱 120b設置於該本體120a的中心,該凸柱120b藉由該第二 5 201037939 通孔110b從該凹陷部ll〇a中突出,如圖2及3所示。 該第一線圈130套設於第一磁芯120的本體120a。第 • 一線圈130包括多匝繞線且該多匝繞線位於同一平面,該 •平面與該本體120a所在的平面平行,如此可降低充電發生 器10的高度。該四個磁鐵貼於外殼110的内表面上, 且四個磁鐵140兩兩呈斜對角固設在第一線圈130及第一 磁芯120的周圍。 該充電接收器20包括第二磁芯210、第二線圈220、 v與該第二線圈220電連接且對該蓄電裝置21充電的電流轉 換及充電模組230、四個鐵塊240。該第二磁芯210固定在 第一通孔22a内且第二磁芯210的一端面與蓋體22的外表 面持平且從蓋體22的外表面暴露出來,如此設置,可使凸 桎120b藉由該第二通孔ii〇b從該凹陷部ll〇a中突出以在 充電過程中與第二磁芯210相接觸。該蓋體22與該第二磁 芯210可採用雙注射模塑(Double Shot Molding)方法成 〇型,其使電子裝置200與第二磁芯210的裝配性更好。 該第二線圈220套設第二磁芯210,如此可以使第一線 圈130產生的感應電磁場更好地被充電接收器20接收並引 起第二線圈220的感應電流。第二磁芯210可選自鐵、鎳 等材料。第二線圈220包括多匝繞線且該多匝繞線位於同 一平面。第二線圈220的兩端分別與該電流轉換及充電模 Μ 230的輸入端相連,電流轉換及充電模組230的輸出端 分別與蓄電裝置21的正負極電連接。電流轉換及充電模組 230可將第二線圈22〇的感應電流轉換為直流電並為該蓄 6 201037939 電裝置21充電,如電流轉換及充電模組mo可包括整流電 路及充電電路荨本技術領域内常用電路以實現對蓄電裝置 21充電。本實施方式中,第二線圈22〇與電流轉換及充電 模組230的電連接’及電流轉換及充電模組23〇與蓄電裝 置21的電連接採用柔性電路板25〇來實現,更有利於電子 裝置200的小型化。 該四個鐵塊240兩兩呈斜對角固設在第二線圈220的 周圍。當需對電子裝置200充電時,充電發生器1〇上的四 個磁鐵140可對該四個鐵塊240進行吸引,從而使第一磁 芯120與第二磁芯210快速對準並達成良好接觸,為充電 的快速定位及高效提供便利。 可以理解,磁鐵140與鐵塊240的數目及位置設置不 應限於本實施方式’可視具體要求採用更多或更少數目的 磁鐵140及鐵塊240,或採用其他排布方式排布磁鐵14〇 及鐵塊240。 ❹ 本實施方式的充電系統100,在需對電子裝置200充電 時,藉由第一線圈120與第二線圈22〇耦合而在第二線圈 220產生的感應電流給電子裝置2〇〇進行無線充電,給工作 和生活帶來便利且該兩個磁芯12〇, 21〇可加強電磁感應強 度從而提商充電效率。另外,由於在充電過程中,第一磁 忑120與第二磁芯210接觸,因此,可大大增加電磁轉化 的效率,減少了充電耗時及耗能。 可以理解的,本發明還包括其他實施方式的充電系 統,如可將第二磁芯省略及電子裝置的蓋體不開設通孔, 7 201037939 或將第一磁芯省略及充電發生器外殼不開設通孔等,口 第一線圈及第二線圈耦合,便可對該電子裝置進行無 % ° …、、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 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 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 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 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8 201037939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充電系統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充電系統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充電系統沿III-III線的部分截面圖。 圖4為圖1中的充電糸統的仰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充電系統 100 電子裝置 200 蓄電裝置 21 蓋體 22 第一通孔 22a 充電發生器 10 充電接收器 20 外殼 110 第一磁芯 120 第一線圈 130 磁鐵 140 凹陷部 110a 第二通孔 110b 本體 120a 凸柱 120b 第二磁芯 210 第二線圈 220 電流轉換及充電模組 230 鐵塊 240 柔性電路板 250 ❹ 9
Claims (1)
- 20103793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給電子裝置充電的充電系統,該電子叢置包括 ' 一個蓄電裝置,其改進在於:該充電系統包括一個用於與 交流電源電連接的充電發生器、一個與該蓄電裝置電連接 的充電接收器及至少一個磁芯,該充電發生器包括第一線 圈,該充電接收器包括第二線圈及與該第二線圈電連接且 對該蓄電裝置充電的電流轉換及充電模組,該第一線圈與 該第二線圈之其中一個線圈套設該至少一個磁芯,該 〇線圈與該第一線圈耦合。 Λ 2.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所述的充電系統,其中, 的數量套設該第一磁芯, 該第二線圈套設該第二磁芯,該第一線圈 ’該第一磁 電系統’其中,該充電 ❹位於該外殼内且套設於玆筮 說一一。鐵塊,該至少兩個鐵塊呈斜對角固 該第—磁芯穿設於該外殼,第一線圈 ’丄項所述的充電系統,其中,該第一 且該多匝繞線位於同一平面。 ;1項所述的充電系統,其中,該第二 且該多匝繞線位於同一平面。 1項所述的充電系統,其中,該充電 u罐鐵,該至少兩個磁鐵呈斜對角固 圍’該充電接收器還包括至少兩個與 201037939 設在該第二線圈的周圍,該至少兩個鐵塊與該至少兩個磁 鐵相吸而定位該充電發生器和該充電接收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充電系統,其中,該第一 磁芯包括本體及自本體垂直延伸的凸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充電系統,其中,該電子 裝置包括一個蓋體,該充電接收器設置在該電子裝置内且 貼設於該蓋體。 ❹9.如中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充電系統,其中,該蓋體 與該第,磁芯相對應的第—通孔,該第二磁怒固定 柱相對:二第该3設:凹陷部,該凹陷部開設有與該凸 中突出以在充電過程中可* 4由該第二通孔從該凹陷部 在充電過私中可與該第二磁芯相接觸。 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11160A TW201037939A (en) | 2009-04-03 | 2009-04-03 | Charging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098111160A TW201037939A (en) | 2009-04-03 | 2009-04-03 | Charging 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37939A true TW201037939A (en) | 2010-10-16 |
Family
ID=44856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11160A TW201037939A (en) | 2009-04-03 | 2009-04-03 | Charging system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03793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3883A (zh) * | 2010-12-28 | 2012-07-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 |
TWI474223B (zh) * | 2013-03-05 | 2015-02-21 | Uc Logic Technology Corp | Modular transformer and the use of the combined transformer non-contact power Pool charging device |
-
2009
- 2009-04-03 TW TW098111160A patent/TW201037939A/zh unknow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3883A (zh) * | 2010-12-28 | 2012-07-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 |
CN102593883B (zh) * | 2010-12-28 | 2015-05-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 |
US9035600B2 (en) | 2010-12-28 | 2015-05-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US9350183B2 (en) | 2010-12-28 | 2016-05-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TWI474223B (zh) * | 2013-03-05 | 2015-02-21 | Uc Logic Technology Corp | Modular transformer and the use of the combined transformer non-contact power Pool charging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1173B (zh) | 充电系统 | |
US8237401B2 (en) | Recharg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2130481B (zh) | 一种移动充电器 | |
CN107863800B (zh) | 无线充电电池 | |
EP1908159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circuit and structure for compatibility with a planar inductive charging platform | |
JP2006094699A (ja) | 配置指示器を有する誘導充電パッド | |
US20120049790A1 (en) |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tomatic charging function | |
CN102005784A (zh) |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 |
KR20130128825A (ko) | 스마트폰용 무선충전장치 | |
TW201322581A (zh) | 無線充電式可攜式電子裝置及相配套的充電裝置 | |
US20060214628A1 (en) | Induction charge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
KR101499331B1 (ko) | 엔에프씨 통신부를 포함하는 무선충전 식별 배터리팩 | |
KR101532052B1 (ko) | 무선충전 및 엔에프씨 통신 겸용 단자부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패치 | |
KR20140083450A (ko) | 다용도 무선충전 배터리 케이스 | |
US20060108974A1 (en) | Generic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charging system | |
CN207868878U (zh) | 无线充电电池 | |
CN214707215U (zh) | 磁吸式充电设备 | |
KR20140067185A (ko) | 엔에프씨통신회로부와 무선충전회로부를 포함하는 이동통신장치 | |
TW201037939A (en) | Charging system | |
TWI294205B (en) | Self rechargeable portable telephone | |
KR20140056606A (ko) | 엔에프씨통신회로부와 무선충전회로부를 포함하는 무선충전 배터리팩 | |
KR101469463B1 (ko) | 무선충전 배터리팩 | |
CN213602452U (zh) | 磁吸无线充电器 | |
CN203193351U (zh) | 可充多种电池的无线充电器 | |
CN219123987U (zh)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