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30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430B TW200430B TW081106862A TW81106862A TW200430B TW 200430 B TW200430 B TW 200430B TW 081106862 A TW081106862 A TW 081106862A TW 81106862 A TW81106862 A TW 81106862A TW 200430 B TW200430 B TW 20043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or
- side wall
- section
- sub
- electric fiel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09—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nger type, chamber walls consisting integrally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Λ 6 Η 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太發畊之枝術背景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蜞寫木页) 發昍領域 本發明偽關於一種高密度噴墨印字頭,且詳言之•傜 關於供一値高密度噴墨印字頭通道用而施加噴墨壓力脈波 予該通道的一種御壁致動器。 習知枝術介紹 印表機是一種輸出呈可讓人類讀取之型式之永久記錄 的機構。典型地,列印技術可分為撞擊式列印及非撞擊式 列印二種。在撞擊式列印下,俗以撞擊位於紙張表面附近 之色帶的方式,産生圖像。撞擊式列印技術依其特性更可 分為成形#元列印方式及點陣式列印方式。在成形字元列 印方式下,撞擊色帶以産生圖像之元件係由預定字元之凸 起鏡像字模所組成。在點陣式列印方式下,字元則俗由撞 擊貼靠箸色帶之一條預備好的絲線或多條該種絲線而産生 之一条列緊密間隔之點所形成;此處,諸字元則偽由藉著 撞擊貼靠箸色帶之該條預備好的絲線或多條該種絲線而産 生之一条列緊密間隔之點所形成;只要選擇性地撞擊該等 預備好之絲線,便能産生可由一組點矩陣(簡稱“點陣” 經濟部中央楳準局员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代表之任何字元。 非撞擊式列印方式經常較撞擊式列印方式更為人所喜 ,因為它較易於提供較高之列印速度,以及它在列印圖形 與半色調圖像方面有較佳之合適性。非撞擊式列印技術包 括有矩陣式、靜電式、與電光照相式列印技術。在矩陣式 列印方式下,偽有多條絲線選擇性地被電脈波加熱,且由 -3 -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0043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A工消費合作社印Μ Λ 6 ____Π_6_ 五、發明説明() 此所生熱量乃促使紙張Γ通常是經過持殊處理之紙張).表 面上出現字元痕跡。在靜電式列印方式下·列印元件與導 電性紙張間産生之電弧,將紙張上之一層不透明覆層除去 ,而使具對比顔色之下層顯露出來。至於在電光照相式列 印方式下,則利用諸如雷射光等光源使一片光導電性材料 選擇性地帶電;再讓磺粉吸附於帶電區域上•並於該光導 電性材料位於與紙張接觸之位置時把磺粉轉移到紙張表面 上;接著使碩粉受熱而熔結於紙上。 另一型非撞擊式列印技術大致歸類於噴墨列印方式。 噴墨列印条統係利用微細墨滴之噴出動作來産生圖像。此 等裝置産生高度可重現性且可受控制之液滴,使墨滴可印 在由數位性地儲存之圖像資料所指定之位置處。目前市面 上可見到之大部分噴墨列印条统大體上均可歸類為使墨滴 自印字頭連绩噴出並使墨滴依欲形成之預定圖像而投向或 偏離紙面之一種“連續噴出”型噴墨列印糸統,或是使墨 滴饗應於與欲形成之圖像相關之持定命令而自印字頭噴出 之一種“聽命滴出”型噴墨列印糸統。 連續噴出型噴墨列印条統傜依據從自噴口發出之一道 液體流形成均勻液滴之現象來蓮作。先前己有人觀察到, 受壓自直徑約50至80撤米之噴口噴出之流體,會在例如由 使壓力振盪作甩傳播經過流髏之一機電式裝置在噴口上引 發之毛細管作用波的放大作用下,散開成均勻之液滴。譬 如,在第1圖中,可見到槪略繪示之一部連鑕噴出型噴墨 印表機200。此處,泵202將墨水自供墨器204泵送至噴嘴 -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堺寫木ice) 裝· 線.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a家楳準(CNS)肀4規格(210X297公龙) 200430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楳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總成206。此噴嘴總成206包括受晶體驅動器210所供電)έ 連續驅動之一値壓電晶體208。泵202迫使被供應至噴嘴總 成206之墨水以連繽噴流形態經噴嘴212噴出。連續地振盪 之壓電晶體208産生壓力擾動,而令該股連鑛之墨水柱流 散開成均勻之墨滴,且由於由電極214所産生之靜電場( 通常稱為充電場)的存在而獲得一値靜電荷。蓮用高電壓 偏向板216,該等受靜電式充電之墨滴中之部分被選定者 的軌道便可被控制,而擊打於紙張218上之預定點處。高 電壓偏向板216亦會使該等受靜電式充電之墨滴中之未被 選定者偏離紙張218,而進入貯槽220供再循環利用。由於 墨滴尺寸齒小及對軌道之精確控制,連绩噴出型噴墨列印 糸統之品質乃可媲美成形字元撞.擊式列印条統之列印品質 。然連缅噴出型噴墨列印条統有一項缺點在於*即使只需 少童列印或根本不産生實際圖像列印之時,墨水仍須持續 不斷噴出;此一需要易致使墨水品質提早劣化,並降低此 列印条統之可靠度。 鑒於此項缺點,業界人士對以機電誘發式壓力波來産 生墨滴方面的興趣乃與日俱增。在此型条統下,流體容積 之變化偽利用對直接或間接耦合於該流體之一壓電材料施 加電壓脈波而引起。此容稹變化使流體中發生壓力/速度 暫態現象,且,此等暫態現象偽被導引成會造成墨滴自噴口 噴出。由於其中之電壓偽只在實際需要墨滴時才施加*故 此等型式之噴墨列印条統一般乃被稱為“聽命滴出”型糸 統。例如,第2圖所概示者即為一種聽命滴出型噴墨印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褀芮本页) 裝- 訂_ 線·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Η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00430 Λ 6 ____Η6_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間讀背而之注意事項#艰寫木") 機。其中有一組噴嘴總成306自一餹貯槽(圖未示出)抽故 墨水。驅動器310接收字元資料並礬應於該等資料而啓動 歷電材料308。譬如,若所接收之字元資料需要一滴墨水 自噴嘴總成30δ噴出,驅,動器310g卩會施加一股電壓給壓電 材料308。然後,壓電材料便發生變形而迫使噴嘴總成306 自噴口 312噴出一滴墨水。接箸,噴出之墨滴即會撞到紙 張318上。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壓電材料在噴墨印表機中的運用已為人所知。其中, 壓電材料最常被用在壓電轉換器中,使後者可施加一電場 跨越該材料而使壓電材料變形I以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 此一可令由電材料扭曲之能力常被用來迫使墨水自噴墨印 表機之墨水承載通道噴出。利用壓電材料變形扭曲之作用 來使墨水射出之一種此類型噴墨印表機架構,傜包括有圍 繞著一條墨水承載通道之一値管狀壓電轉換器;當轉換器 受施加之電壓脈波激勵時,墨水承載通道印受壓縮,而使 墨滴自通道噴出。例如•採用圓形轉換器之一種噴墨印表 機可參見頒予佐坦之美國專利第3857049號。然而,其所 述壓電轉換器與相關聯之墨水承載通道配置得相當複雜, 致使此一裝置在製造時相當地費時且成本昂貴。 為降低噴墨印字頭,特別是具有壓電致動器之那一類 噴墨印字頭,中之每一根墨水承載通道(或稱“噴管”) 的製造成本,長久以來一直有人希望製造出具有一組通道 列組而其中構成該列組之各値通道均配置成使相鄰通道間 之間距相當小的一種噴墨印字頭。例如•有人極希望製造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a家楳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00430 A 6 Η 6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出具有一組通道列組而其中相鄰通道間距約在4至8 ndl.間 的一種噴墨印字頭。此種噴墨印字頭在下文中即名為“高 密度”噴墨印字頭。除了降低每一根墨水承載通道製造成 本以外,具高通道密度之噴墨印字頭製品所産生之另一優 點是,印表機列印速度的提升。不過,希望歸希望,迄目 前為止,在所設想之此種高密度噴墨印字頭中諸通道之極 緊密間距,長久以來仍一直是此種印字頭製造上引起不順 利的一値主要問題。 邇來,剪應變模式壓電轉換器於噴墨印字頭裝置上之 蓮用已日趨普遍。例如,頒予費區貝克等人之美國專利第 4584590、’與4825227號即曾掲露用於一種平行通道列組式 噴墨印字頭之剪應變模式壓電轉換器。在費區貝克等人之 該二專利中,一糸列開端式平行墨水壓力室沿其頂部蓋有 一片壓電材料;該片壓電材料之二相反倒邊上設置有電極 ,使其中諸正電極位於分隔諸壓力室之垂直壁上方,而諸 負電極則位於壓力室本身上方;當有電場跨於電極上時, 沿與電場方向垂直之一方向被修剪之該壓電材料便會以一 種剪應變模式組態扭曲而壓縮墨水壓力室。然而可惜的是 ,在此等組態下,有許多壓電材料不生作用;再者,壓電 材料之變形程度頗小。 具有一組平行通道列組且利用壓電材料來建構墨水承 載通道側壁之一種噴墨印字頭_則可參見頒予尼爾森之美 國專利第4536097號。於該專利案中,偽由配置成平行隔 離關偽且在二相反側邊上被第一與第二板體覆蓋之一糸列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埙寫木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a B家標準(CNS) «Μ規格(210x297公龙) 200430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檁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壓電材料條形成一組噴墨通道矩陣;其中一板髏像由一毽 傳導性材料構成,且形成所有壓電材料條之一値共用電極 ;在諸壓電材料條之另一側,則用電氣接點電氣式地連接 諸壓電材料條中界定諸通道之各對材料條;當有一股電壓 施於界定一通道之二壓電材料條上時,此二材料條即變得 更窄而更高,使得通道内圍成之橫截面積擴大,及使墨水 被抽進通道内;當該股電壓移走時,該二材料燦便恢復成 其原始形狀,而縮減通道容積及令墨水自其噴出。 具有一組平行的墨水承載通道列組且利用壓電材料來 構成通道垂直壁之剪應變模式致動器的一種噴墨印字頭, 也已被人会表出來,例如,頒予巴持凱等人之美國專利第 4δ79568號、及頒予麥可里斯等人之美國專利第4887100號 各掲示一種噴墨印字頭列組,其中偽用壓電材料作為沿著 形成該列組之各通道全長的垂直壁。在此等配置中,諸垂 直通道壁傷由彼此相鄰装設之二片被相對立地修剪的壓電 材料構成,且被夾置於頂與底壁間,而形成諸墨水通道。 一俟墨水通道形成,便沿垂直通道壁之整個高度設置電極 。而當於該等電極間産生垂直於壓電材料片修剪方向之一 電場時,垂直通道壁即扭曲而以一種剪應變模式型態壓縮 該噴墨通道。 本發BK 术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偽有關供一噴墨印字頭通道列 組用之一種致動器側壁•該噴墨取字頭通道列組具有一個 頂壁、一個底壁、與至少一痼軸向延伸之長形液體限制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帘項孙填寫木I!) 裝· 線·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樣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200430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β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道,該液髏限制通道偽由該頂壁、該底壁、與諸侧壁界.定 而成。該致動器側壁乃由下列部分所組成:以向與一第一 軸向延伸通道垂直之一第一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 且附著於該頂壁之一傾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附著於該第 一側壁部段與該底壁之一値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以及用 以施加跨越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且垂直於該極化方向之 一電場的裝置。當該電場被施加跨越該第一側壁部段時, 致動器侧壁便進行一種會在該通道内産生一股噴墨壓力脈 波的作用。在本發明此實施例之一構想中,第一致動器側 壁部段偽進行會促使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産生一種似剪 應變作用的一種剪應變作用。 在本發明此實施例之變換構想中,第一致動器側壁部 段可被組構成包括由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二、三或更多値 子部段,而其中單數位置之諸子部段(簡稱為“單數子部 段” > 俱朝該第一方向被極化,且偶數位置之諸子部段( 簡稱為“偶數子部段”)傜朝亦與該通道垂直之一第二方 向被極化。並設置有分別之裝置,用來施加與該等個別之 第一與第二極化方向垂直地跨越各艏第一側壁子部段之一 電場,使得各第一致動器侧壁子部段將遒受類似朝向之剪 應變作用。在本發明此實施例之另一變換構想中,第二致 動器側壁部段可由以一種經極化壓電材料構成之一、二、 三或更多傾子部段而形成。同樣地,其中以該壓電材料製 成之單數子部段偽朝該第一方向被極化 > 偶數子部段偽朝 該第二方向被極化;並設置有分別之裝置,甩來施加與該 -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4艰寫木歼) 裝· ,-3r- 線.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榀準(CNS) 4規格(210x297公徒) ^00430 ^0043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合作社印製 Λ C Η 6 五、發明説明() 等痼別之第一與第二極化方向垂直地跨越各個侧壁子部段 之一電場,使得各第二致動器側壁子部段遭受類似朝向之 剪應變作用,且該等第一與第二致動器侧壁部段係進行相 反朝向之剪應變作用。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偽有關供一噴墨印字頭通道 列組用之一種致動器倒壁,該噴墨印字頭通道列組具有一 値頂壁、一値底壁、與至少一痼軸向延伸之長形液體限制 通道,該液體限制通道傺由該頂壁、該底壁、與諸倒壁界 定而成。該致動器侧壁乃由下列部分所組成··以向與一第 一軸向延伸通道垂直之一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 一個第一致動器刨壁部段、傳導性地安裝於該頂壁與該第 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之一第一道傳導材料條片、連接於該底 壁之一傾第二致動器倒壁部段、以及傳導性地安裝於該等 第一與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之一第二道傳導材料條片。當 該等第一與第二傳導材料條片間産生垂直於該極化方向之 —電場時,該致動器倒壁便進行一種會在該通道内産生一 股噴墨壓力脈波的作用。在本發明此實施例之一構想中, 第一致動器倒壁部段係進行會促使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 産生一種似剪應變作用的一種剪應變作用。 在本發明此實施例之變換構想中,第一致勤器侧壁部 段可被組構成包括由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二、三或更多痼 子部段,而其中諸單數子部段偽朝該第一方向被極化.諸 偶數子部段偽朝亦與該通道垂直之一第二方向被極化。在 本發明之此等構想中,設置有對應數目之多道額外傳導材 -10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Η Β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木1C) 裝. 線· 200430 Λ 6 Β6 五、發明説明() 料條Η |用來傳導性地安裝該等額外之側壁子部段,使得 各第一致動器側壁子部段將遭受類似朝向之剪應變作用。 在本發明此賁施例之另一變換構想中,第二致動器倒壁部 段可由以一種經極化壓電材料構成之一、二、三或更多値 子部段而形成。同樣地,其中以該壓電材料製成之單數子 部段傜朝該第一方向被極化•偶數子部段像朝該第二方向 被極化;並設置有對應數目之多道額外傳導材料條片,用 來傳導性地安裝該等額外之側壁子部段,使得各第二致動 器側壁子部段將遭受類似朝向之剪應變作用,且使得該等 第一與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偽進行.相反朝向之剪應變作用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项寫木页)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级 圓式簡介 參照下述諸附圖,g卩可對本發明有更佳之瞭解,且其 數傾目的、持擻與優點亦可因而易於被熟於此技者所體會 出來 > 其中: 第1圖是一値連鑛噴出型噴墨印字頭之槪示圖; 第2圖是一個聽命滴出型噴墨印字頭之槪示圖; 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構想構成之一種噴墨印字頭概要 繪示的外觀立體圖; 第4圖是沿第3圖之線4 - 4剖切第3圖之該噴墨印 字頭而取得之部分横截面放大圖,繪示第3圖之噴墨印字 頭組成之一組平行通道列組; 第5圖是第3圖之該噴墨印字頭的侧視圖; 第6a圖是沿第4圖之線6a - 6a剖切第4圖之該噴墨印 -11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B家楳準(CNS)肀4規格(210x297公龙) ^00430 Λ 6 Π6 五、發明説明() 字頭之一後方部分而取得之部分横截面放大圖; 第6b圖是沿第4圖之線6b - 6b剖切第4圖之該噴墨印 字頭之一後方部分而取得之部分横截面放大圖; 第7圖是第3圖之該噴墨印字頭之該後方部分在頂部 本體部分移去時之部分外觀立體放大圖; 第8a圖是第3圖之該噴墨印字頭之一値單一未偏歪致 動器侧壁之前視圖; 第8b圖是第8a圖之該軍一致動器側壁在偏歪後之前視 圖; 第9a圖是圖所槪示之該噴墨印字頭之一値變換實 施例在移_前壁且平行通道列組之諸致動器侧壁已偏歪後 的前視圖; 第9b圖是第9a圖所槪示之該噴墨印字頭之部分前視放 大圖; 第9c圖是第9b圖之該種倒壁組態的靜電場移置分析圖 解圖; 經濟部中央楳準局兵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項寫木") 第10a圖是第8a所示未偏歪致動器侧壁之第二實施例 的前視圖;第10b圖是第10a圖之該致動器側壁在偏歪後之 前視圖; 第11a _是第8a圖所示之該未偏歪致動器侧壁之第三 簧施例的前視圖; 第11 b圖是第Π a圆之該致動器側壁在發生偏歪後之前 視圖; 第12a圖是第9a圖所示之該未偏歪致動器侧壁之第四 -12 -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家稃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Λ 6 Β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實施例的前視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填寫木") 第12b圖是第123圖之該致動器側壁在發生偏歪後之前 視圖; 第13a圖是第8a圖所示之該未偏歪致動器側壁之第五 實施例的前視圖; 第13b圖是第133圖之該致動器側壁在發生偏歪後之前 視圖; 第14圖是沿第3圖之線1 4 - 1 4剖切第3圖之該噴墨印 宇頭之另一變換實施例而取得之部分横截面圖; 第15a圖是第3圖之該噴墨印字頭之又一變換實施例 的部分前徺放大圖; 第15b圖是第15a圖所示之該噴墨印字頭在移除前壁且 平行通道列组之諸致動器倒壁已出現一串偏歪序列中之第 一次偏歪後的第二前視圔; 第15c圖是第15b圖所示之該噴墨印字頭在已出現該串 偏歪序列中之第二次偏歪後的前視圖;以及 第15d_是第15b圖所示之該噴墨印字頭在已出現該串 偏歪序列中之第三次偏歪後的前視圖。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只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較佳窨旆例:> 註沭 下列詳細敘述中對各元件之標號看起來可能會覺得在 先後順序上有些不尋常,其目的乃是為了要使本案與先前 提及之諸相關案間茌元件標號方面儘可能共通,俾利於突 顯本案待擻。 現在請參照附圖,其中在數個圖面中為便於說明清楚 -13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檁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200430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¾ 五、發明説明() 乃在厚度及其他維度尺寸方面略有誇大,且在數幅圖面簡 之類同之參考標號係檫示相同或類似之元件。在第3圖中 *吾人可見到依據本發明構想所構成之一傾噴墨印字頭10 。此噴墨印字頭10包括一個主體部分12、一値中間本體部 分14、舆一個頂部本體部分16 ;主體部分12傜對齊、吻合 及黏結於中間本體部分U,後者則又對齊、吻合及黏結於 頂部本體部分16。由第6a_應可顯見,在本文所述本發明 賁施例中,主體部分12係繼續向後延伸到中間本體部分14 與頂部本髏部分16後方,因而在噴墨印字頭10上形成可供 装設噴墨印字頭10所需控制器(第3圖未示出)之一値表 面。然而知,主體部分12、中間本體部分14、及頂部本 體部分16亦可全部一樣長,而讓控制器50須相對於噴墨印 字頭10裝設在較遠處。 多道預定寛度與深度之垂直槽被設置穿過中間本體部 分14舆主體部分12,而形成多道壓力室或通道18 (由第3 圖看不到),俥為本噴墨印字頭10提供一組通道列組。與 諸通道18連通之一根枝管22形成於靠近本噴墨印字頭10後 部之處。技管22宜由朝與諸通道18大致垂直之一方向延伸 穿過中間本體部分14與頂部本體部分16的一道通道所構成 。稍後將會更清楚述及,技管22偽與一條外導墨管46連通 *以構成用以自接於外導墨管46之一個供墨器25供應墨水 至諸通道18的裝置。 繼續參照第3圖,本噴墨印字頭10更包括有一面前壁 20 *其具有一前側20a、一後側20b、與延伸穿越它的多個 -1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堝寫木SC) 裝.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B國家捃準(CHS)甲4規格(210x297公 經濟部中央檁準局EX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推拔孔26。前壁20之後側20b係分別與主體部分12、中間 本體部分14、及頂部本體部分16對齊、吻合及黏結帶一起 *使得每一孔口 26偽與形成於中閩本體部分14内之諸通道 18中之一相對應通道_通,而為諸通道18提供墨水射出噴 嘴。各孔口 26宜應被定置成使其位於對應通道1δ末端中央 ,而為諸通道18提供墨水射出噴嘴。然應知,各通道18末 端亦可直接當作在列印過程中射出墨滴之噴口,而不一定 非得設置前壁20與孔口 26不可。再者也應知,由諸孔口 26 構成之孔口列組27的大小亦可依照所設想之某種特定噴墨 印字頭10的通道條件要求被改變,而沿箸前壁20涵蓋不同 的選定長®;例如,在某一種組態中,吾人可設想到孔口 列組27高約0.064英吋而長約0.1 93英时,且偽包含成交錯 排列组態設置且相鄰孔口 26之中心相距約0.0068英吋遠的 28儸孔口 26。 其次參照第4圖,由圖可見到沿第3圖之線4 - 4剖 切該噴墨印字頭10而取得之部分横截面放大圖。由圖可以 明顯見到|噴墨印字頭10包括多道平行隔離之通道18,各 通道18自頂部本髏部分16沿著中間本體部分14及一部分主 體部分12呈垂直延伸,且沿長度方向延伸穿過本噴墨印字 頭1 0。主體部分12、與頂部本體部分16偽由例如未極化壓 電材料等非活性材料構成。將相鄰通道18隔開者偽為側壁 致動器28,各_側壁致動器28各包括一個第一倒壁部段30 與一値第二側壁部段32。第一側壁部段30係由例如未極化 壓電材料等非活性材料構成,且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 -15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H a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艰寫木_A) 裝· 訂 Λ 6 η 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艰寫木頁) 係舆主體部分12—體成形。第二側壁部段32則偽由例如鈦 酸結酸鉛(或稱“ P Z T ”)等在垂直於諸通道18之一方 向“ P ”被極化之壓電材料構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在各第一側壁部段30頂側安裝有一個金屬化傳導表面 34,例如一片金屬。同樣,亦各由一 Η金屬形成之金屬化 傳導表面36與38分別被安裝於各第二倒壁部段32之頂倒及 底側上。例如一種環氣樹脂材料的一層第一傳導性黏著層 40被設置來將安裝於第一側壁部段30上之金屬化傳導表面 34與安裝於第二倒壁部段32上之金屬化傳導表面38傳導性 地附接起來。最後,頂部本體部分16之底側設有一層金屬 化傳導表ΐδ 42 ·後者則又被一層第二傳導性黏著層44將其 傳導性地安裝於第二倒壁部段32之金屬化傳導表面36上。 依此方式,便設置成一条列通道〗8,而各通道乃倦由主體 部分12之未極化壓電材料沿其底部、傳導性黏著層44沿其 頂部、及一對側壁致動器28所圍成。每一片倒壁致動器28 各為相郯之二通道18予以共用。第一倒壁部段30可被成形 為相對於第二側壁部段32具有任何數目之不同高度;惟, 本發明已發覺*當由未極化壓電材料形成之第一側壁部段 30與由已極化壓電材料構成之第二側壁部段32間成1.3比1 之比例時,可得到相當令人滿意之使用效果。再者,雖然 第4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偽使用金屬化傳導表p 34、36、 38、與42,但本發明也可同樣不必用到此等傳導性表面, 而仍不會對本發明之實施有任何負面之影键。 接著參照第5圖,可見到高密度噴墨印字頭10之側視 -16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B Η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及) 200430 Λ 6 _Η6_ 五、發明説明() 圖,其中更清楚地繪出用以自供墨器25供應墨水至諸通遣 18的裝置。儲放於供墨器25之墨水傈經由外導墨管46供至 垂直地延伸穿過頂部本體部分16之内導墨管24。此内導墨 管24事實上可設置於噴墨印字頭10之頂部本體部分16内的 任何位置處*但在本發明之此較佳實施例中*其偽延伸穿 過頂部本體部分16之大略中央處。經内導墨管24供應之墨 水被輸送至大致垂直於各通道18延伸且與各通道18連通之 一枝管22。此歧管22事實上可以形成於中間本體部分14或 頂部本體部分16内,只是在此處所繪示之印字頭内,為例 示之用,傺使其形成於頂部本體部分16内。另外,雖然此 處之諸通_ 18偽延伸越過本噴墨印字頭10之全長,但也可 以設置一個複合材料塊體48堵住諸通道18後端,使供至諸 通道18之墨水在通道18産生致動動作時會向前端方向傳送 ,進而經由相對應的一値推拔孔26射出本噴墨印字頭1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f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頊再码寫木3) 跟箸參照第6a圖》可見到沿第3圔之線6a - 6a剖切本 噴墨印字頭10之一後方部分而取得之撗截面圖,其主要傜 繪示通道18之側壁。由此圖亦可見到本噴墨印字頭10之電 氣連接狀況。例如為一傾擻處理機或其他積體電路的一健 控制器50·電氣式地連接於分隔第一與第二側壁致動器部 段30、32的該金屬化傳導表面34。再者可注意到,雖然第 6a圖所示實施例中傜將該控制器設置於遠處•但事實上亦 可把該控制器安裝於主體部分12之向後延伸部分12·上。 另一方面,分隔第二側壁部段32與頂部本體部分16之各金 屬化傳導表面42則傜接地。又,雖然第6a圖係繪示單一傳 -17 -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Η Η家楳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AG B 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導片體34連至控制器50之電氣連接狀況、與單一傳導片齄 42接地之電氣連接狀況,但吾人應可明顯看出,各倒壁致 動器30亦可有類似結構之傳導片醱34在本噴墨印字頭10後 部向外延伸以連接至控制器50,且有一類似結構之傳導片 體42供接地。如同稍後將會更詳細描述者,控制器50傜傳 送一糸列正及/或負電荷給諸傳導Η髖34中之被選定者, 而操縱本噴墨印字頭10。由於頂部本體部分16與主體部分 12不具傳導性,而黏著材料層40、金屬化傳導表面38、中 間本體部分1 4、金屬化傳導表面36、黏箸材料層44、與金 靥化傳導表面42俱具傳導性|故將會對應於被選定之金屬 化傳導表έ 34而跨越中間本體部分14産生一値電壓降。這 將使得包括有己被施加跨越之電壓降之該中間本體部分1 4 的各傾側壁,向某一方向變形。因此,藉箸選擇性地施加 選定之電壓於各値側壁致動器上•便可選擇性地以某一種 型樣“激發”諸通道1S *亦即 > 使諸通道I 8射出墨水|而 産生預定之圖像。 用以選擇性地激發諸通道1 8之脈波序列的確實組態, 可在不偏離本發明基本構想之情形下作不同變化。例如, 有一種合適之脈波序列可參見大衛Β ♦華萊士所著Λ蓮用 積分方法液滴成形模型之一種聽命滴出型噴墨裝置的持徵 模型之方法",89-WA/FE-4 (1989)—文所述。就其最普 通之組態而言,側壁致動器28所需之脈波序列包含會施加 一個壓力脈波到正被該側壁致動器28激發之該通道18内的 一種正(或“ + ”)部段、與會施加一値互補性附加壓力 -18 -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Β國家楳準(CNS) Τ4規格(210X297公龙)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木^) 裝- 線· 經濟部中央楳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Λ 6 Β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頊再项寫木")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數 脈波到舆正被擻發之該通道U相鄰且共用正被致動之共用 側壁28之某一通道1 8内的一種負(或“”)部段。例如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界定某一通道18之某對相鄰側 壁致動器28中之每一個侧壁致動器28具有包括了前述正與 負電壓部段的一組脈波序列,但其中之諸正與負電壓部段 偽在相反的時間區間内對箸該對側壁致動器中之値別致動 器施加,而形成一種+、—、+、—的電壓型樣,使得每 隔一痼通道18即會在施加電壓後射出一滴墨滴。在本發明 之一第二實施例中,界定一傾第一通道之一組第一對相鄰 側壁致動器28可能具有包括了前述正與負電壓部段的一組 脈波序列=而其中之諸正與負電壓部段傷在相反的時間區 間内對著該第一對側壁致動器中之個別致動器施加;且界 定與第一通道相鄰之一傾第二通道之一組第二對相鄰側壁 致動器28則可能在該等時間區間内無電壓施加於其上•而 形成一種+、—、0、0的電壓型樣*使得每第四傾通道 18即會在施加電壓後射出墨滴。如同以下將會進一步看到 地,藉箸向對應於各傾侧壁致動器28之第一層傳導性黏著 層40選擇性地施加電壓*便可提供多得不勝枚舉之多種通 導致動型樣。 接下來請參照第6b圖,其中繪出沿著線6b - 6b剖切本 噴墨印字頭10後部而取得之横截面圖,其更清楚地顯示經 内導墨管與歧管22通至通道18的供墨路徑。由第6b圖亦可 明白見到通常由绝錄複合材料製成之該塊體48,此塊體48 係堵塞通道18之後端,使得供至通道18之墨水將在壓力脈 -19 -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Η Η家樣準(CHS)肀4規格(210x297公 20043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员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波之促動下以本文其他段落所詳述之其中向前傳送。- 其次請參照第7圖,其中所示者傺為本噴墨印字頭之 後部在頂部本體部分16與該複合材料塊體4δ去除時的形態 ’其更清晰地示出本高密度噴墨印字頭10之細部结構。由 圖中可見,在形成諸通道18時,宜於以在預定位置鋸切主 體部分12及附接之啞間本體部分14的方式,去除部分金屬 化傳導表面34,而容許金屬化傳導表面34作為各倒壁30之 傾別電氣接點,且容許部分金屬化傳導表面36作為各側壁 30之傾別接地點。 再來請參照第8a圖,其中可見到本噴墨印字頭10之單 —個致動銮壁。此側壁致動器28傜由一傾第一致動器側壁 部段30、與一値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32組成,該二部段均 沿一相鄰通道1 8之金長方向延伸。第一侧壁部段30偽以未 極化之壓電材料製成,且與本噴墨印字頭10之主體部分12 一體成形。而第二側壁部段32傜由向垂直於相鄰通道18之 一方向極化之壓電材料製成,再被傳導性地安裝於本高密 度噴墨印字頭1 0之頂部本體部分1 6 (其如上所述亦俗由未 極化之壓電材料製成)上。第一與第二致動器倒壁部段30 、32係傳導性地互相安裝在一起。例如,第一與第二側壁 部段30、32可分別設有被一層傳導性黏箸層40黏箸在一起 之一層傳導材料層34、38。最後,第二側壁部段32之頂側 則藉著傳導性地安裝金屬化傳導表面36、42而傳導性地安 裝於頂部本體部分16上。 跟著請參見第8b圖,現在將詳細描述第8a圖所示致動 -20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节項再艰寫木抒) 裝· 訂- 線_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明《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200430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51 五、發明説明() 器壁在有一電場施於金屬化傳導表面34與42之間時所生變 形狀況。當有一股遘定電壓供於金屬化傳導表面34時,便 會産生垂直於極化方向之一電場《然後,第二侧壁部段32 将企圖遭受剪應變變形。但由於第二側壁部段32之金屬化 傳導表面36受拘限,故金屬化傳導表面38將以剪應變蓮動 方式移動,而金屬化傳導表面36則保持固定。以一種非活 性材料製成之該第一側壁部段30,並不受該電場之影繼。 但因第一側壁部段30倦安裝於遭受剪應變變形之第二側壁 部段32上,故第一側壁部段30即會被第二側壁部段32拉動 *而迫使第一侧壁部段30彎曲(以下即稱此彎曲狀況為“ 似剪應變倉動”)。侧壁28所生之此蓮動動作産生一股壓 力脈波,致使部分由其所界定之二相鄰通道18中之一通道 内的壓力提高,導致一滴墨水在其後之短時間内自該一通 道18射出,且在該二相郯通道18中之另一通道内産生一股 補強壓力脈波。 繼鑲請參見第9a圖,以下將說明本案標的之該高密度 噴墨印字頭10之通道列組之一種替換實施例的典型運作狀 況。在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金屬化傳導表面34與38及傳 導性黏著層40已被單一層傳導性黏著層51取代。同樣*金 屬化傳導表面36與42及傳導性黏箸層44已被單一層傳導性 黏著層52取代。然而,為消除前述諸金屬化傳導表面,同 時仍維持本高密度噴墨印字頭10之操作於令人滿意之狀況 ,中間本體部分14之一表面14b與主體部分12之一表面12a 須傳導性地被安装在一起,以使一股電壓可軽易施於該單 -2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帘項再褀寫木玎) 裝· ,^τ. 線·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Η家桴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Λ 6 Η 6 〇〇43u 五、發明説明() 層傳導性黏著層51上,且中間本體部分14之一表面14a輿 頂部本體部分16之一表面16a須傳導性地被安裝在一起, 以使其間之該單層傳導性黏箸層52可輕易地被接地。 欲促動本噴墨印字頭10時,控制器50 (未繪示於第9a -圖中)即響應於代表欲被印出之圖像的一個輸入圖像信號 ,並施加具預定大小與極性之數個電壓至與在欲被促動之 諸通道18之每一側上之諸致動器侧壁28中之某些偁相對應 的選定之傳導性黏箸層51。例如•若一股正電壓施於一痼 傳導性黏箸層51,則在自該傳導性黏箸層51向傳導性黏箸 層52之方向上便建立起垂直於極化方向之一値電場E,且 第二刨壁部段32將在載負著第一側壁部段30之同時向垂直 於通道18之一第一方向以一種剪應變蓮動方式産生扭曲變 形,而使該倒壁遭受一種似剪應變之扭曲變形。另一方面 ,藉著施加一股負電壓於接點34,電場E之方向即倒轉過 來,且第二側壁部段32將向與第一方向相反而垂直於通道 1S之一傾第二方向以剪應變蓮動方式歪斜。因此,藉著對 界定某一通道18於其間之二相鄰制壁施加相反極性之等量 電荷,則在位於該二相鄰側壁間之通道18内便會造成一道 正壓力波,且一滴墨水便會經壓力通道1S之開口端28或绖 推拔狀孔口 26被壓擠出來。 再來請參見第9b圖,其中可見到第9a_之該通道列組 中之一對側壁致動器28與單一値通道18在未受促動模態下 之放大圖。由於此處所示之制壁致動器28結構與第9a圖所 示者相同,故應不必再驁述之。在促動諸側壁致動器28之 -22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T4規格(210x297公*〉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埒寫木! 裝·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00430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楳準局貝工消f合作社印製 前,通道18内已先充滿非傳導性墨水。用以形成諸侧壁致 動器之壓電材料具有3300的相對介電常數,而該非傳導性 墨水之相對介電常數則為1。本案曾運用本發明之此實施 例進行兩種分開之測試,第一種測試係施加(+、一、〇 、0、……)之一種電壓型樣而使每一第四値通道18被促 動,而第二種測試偽施加(+、—、+、-、......)之一 種電壓型樣而使每一第二値(每隔一値)通道18被促動。 由於此二種商試之間並無重大差異産生,故以下僅描述第 二種測試之結果。於該測試中,傳導材料層52傜保持於零 電壓,傳導材料層51a偽保持於正1. 0伏特,而傳導材料層 51b偽保持‘於負1.0伏待。此種電歷施加組態會使中央之通 道18’發生壓縮。 接箸參見第9c圖,其中可見到依據第二種測試之參數 在促動諸侧壁致動器28期間産生之靜電場的一健解析圖形 。由此圖可見•在極化之壓電材料内的偏移動作之大小偽 會使齒-對-齒及噴口-對_噴口串擾效應對於非傳導性 墨水而言達致可予忽略之程度。一艏意想不到的結果是, 未極化壓電材料内之電場大小超過已極化壓電材料内電場 的60%。此現象發生之原因端在於電荷的流動受壓電材料 之高介電常數所抑制。另外,未極化壓電材料内之電場的 方向偽朝向會使得,若此材料被極化,則此齒部之偏移量 將由於此齒部之未極化部段長於已極化部段而增加大於60 %的程度之方向。是以,若較長的壓電材料部段被極化· 則偏移量將會更大些。 -23 -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B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褀寫木疗) 裝. 訂- 線· ;00430 五、發明説明() 本案雖未以圖式進一步繪示,但本案也曾用一種傅導 性墨水執行類似之測試。於此等測試中,傳導性墨水會令 傳導材料層51、52短路,除非諸倒壁致動器28沿鄰近於充 裝有傳導性墨水之通道的側壁致動器表面上被一層薄非傳 導性材料層予以絶緣。因此可知,在企圖採用傳導性墨水 時,通道内部應塗有一層厚度約在2與10徹米間且大致均 勻的介電材料。除須有一靥介電材料以外,此種噴墨印字 頭10在採用傳導性墨水時之操作並無重大差異。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节項#艰寫木3) 其次謓參見第10a圖,可見到倒壁致動器28之第二實 施例。此實施例傜由一以未極化壓電材料形成而與主體部 分12—體治成且自主體部分12延伸而出之第一倒壁部段30 、以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第二側壁部段54、及亦以一種 壓電材料形成之一第三侧壁部段56所組成。第二與第三側 壁部段54、56應被黏結在一起,而使得其極化方向互相旋 轉相距1 80度。各極化之壓電材料側壁部段54、56應分別 擁有頂部與底部金屬化材料層57及58、60及62。第二側壁 部段54之第一金羼化傳導表面57被第一層傳導性黏箸層40 安裝於第一側壁部段30之金屬化傳導表面34上,而第二側 壁部段54之第二金屬化傳導表面58被第三層傳導性黏箸層 64安裝於第三侧壁部段56之第一金屬化傳導表面60上。最 後,第三側壁部段56之第二金屬化傳導表面62被第二層傳 導性黏箸層44安裝於頂部本體部分16上。傳導表面58與傳 導表面38應被互連,且雒持於共同電位,亦即共同接地。 藉箸施加一電壓於位在第二與第三侧壁部段54、56間之傳 * 24 -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H a家楳準(CNS)肀4規格(210X297公着) Λ 6 Η 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堝寫木") 導表面上,即會造成一餹電場。由第10b圖可看到,除了 各部段54、56偽遭受個別之剪應變變形以外•其中所産生 之側壁致動器變形狀況並未與先前之賁施例有重大之不同 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接下來請參考第11 a圖,以下將更詳細地描述側壁致 動器2δ之第三實施例。詳言之,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與第 二側壁部段俱以已極化之壓電材料構成,使得其極化方向 對齊。藉箸施加一電壓於位在此二壓電材料部段30、32間 之表面上,即會造成一値電場。針對頂部側壁部段32之電 場向量,相對於針對第一側壁部段30之電場向量,成180 度。於是,頂部與底部二側壁部段乃朝相反方向産生剪應 變。然而此處應只需一半以下幅度的電壓,便能達成相同 之偏移量。此處,該側壁致動器亦傜由一對側壁部段所組 成,但在此,分別具有第一與第二金屬化傳導表面70及72 、74及76的第一與第二側壁部段66、68,均傜以一種活性 材料製成。此處,棄一層傳導性黏箸層40傳導性地將主體 部分12之第一金屬化傳導表面34安裝於第一側壁部段66之 第一金屬化傳導表面70上,一層第四層傳導性黏箸層78傳 導性地安裝第一侧壁部段66之第二金屬化傳導表面72與第 二側壁部段68之第一金屬化傳導表面74,而第二層傳導性 黏箸層44傳導性地安裝第二侧壁部段(58之第二金屬化傳導 表面76與頂部本體部分1(5之金靥化傅導表面42。然而,如 第11 b圖所示,在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二側壁部段6 8、 70偽遭受個別的剪應變變形。 -25 -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Η國家樣準(CHS) T4規格(210x297公*) Λ 6 Η 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繼續請參照第12a _,現在將更詳細地描述側壁致,動 器28之第四實施例。此處,側壁致動器28俗由以一種非活 性材料形成之一第一側壁部段30及以一種活性材料形成之 第二、第三、與第四側壁部段80、82與84所組成。各値活 性材料側壁部段80、82、84分別具有第一與第二金羼化傳 導表面86與88、90與92、及94與96。於此實施例中,第一 層傳導性黏著層40傳導性地安裝金屬化傳導表面34與86, 一層第三層傳導性黏箸層98傳導性地安裝金靥化傳導表面 8δ與90,一層第四層傳導性黏著層100傳導性地安裝金屬 化傳導表面92與94,而第二層傳導性黏箸層44傳導性地安 裝金屬化馇導表面96與42。由第12b圖可見,此實施例中 之變形狀況類似於上文針對第δΙ>圖所繪示及描述之狀況。 跟箸請參見第13a圖,現在將更詳细地描述側壁致動 器28之第五實施例。此處,側壁致動器28傜由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第五、與第六側壁部段104、106、108、 110、11 2、與114所組成,其中各側壁部段均係以一種活 性材料形成,且各Μ部段分別具有附著於其上之第一舆第 二金屬化傳導表面116與118、120與124、126與128、130 與132、134與136、138與140。第一層傳導性黏箸層40傳 導性地安裝金屬化傳導表面34與116· —層第三層傳導性 黏著層142傳導性地安装金屬化傳導表面118與120,一層 第四層傳導性黏著層144傳導性地安裝金屬化傳導表面124 與126,一層第五層傳導性黏著層146傳導性地安裝金羼化 傳導表面12δ與130,一層第六層傳導性黏著層148傳導性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Ρ4規格(210x297公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堝寫木玎)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榣準局ΕΧ工消費合作社印51 00430 Λ 6 15 6 五、發明説明( 地安裝金屬化傳導表面132與134,一層第七層傳導性黏.¾ 層150傳導性地安裝金屬化傳導表面136與138,而第二層 傳導性黏著層44傳導性地安裝金屬化傳導表面140與42。 由第13b圖可見,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所述之側壁致動器 28的變形狀況類似於上文針對第lib圖所繪示及描述之狀 況。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洱增寫木R) 其次請參照第14圖,其中可見到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 。於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噴墨印字頭41 0偽由結構同於 詼中間本體部分14且相配地黏結於一主體部分412的一屆 中間本體部分414所形成。如同前面所述,此中間本體部 分414傜以向方向P極化之壓電材料構成,且具有分別設 在表面414a、414b上之金屬化傳導表面436、438。然而, 於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主體部分412亦偽由朝方向P極 化之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且具有讓一層傳導材料層434積 設於其上之一値表面41 2a。中間本體部分41 4與主體部分 412被一層傳導性黏著層440黏結在一起•而該傳導性黏著 層440傳導性地將主體部分412之金屬化傳導表面434與中 間本體部分414之金屬化傳導表面438安裝在一起。或者, 主體部分412之金屬化傳導表面434與中間本體部分414之 金靥化傳導表面438間的黏結作用•也可Μ著把金屬化傳 導表面434、438互相焊接起來而完成。再者亦應知,依據 本發明之一構想,金颶化傳導表面434及/或438二者或其 中之一可加以去除•仍能讓本發明維持令人滿意之蓮作。 在主髏部分41 2與中間本體部分41 4被傳導性地安裝在 -27 - f紙張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櫺準(CNS)T4規格(210x297公龙) 00430 五、發明説明( Λ 6 Η 6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一起之後,接著即利用一種機製程序來形成本噴墨印字頭 410所需之一組通道組列。由第14圖可見,一条列軸向延 伸而大致平行之通道418偽藉箸機製延伸穿過中間本體部 分41 4與主蘐部分41 2之數個凹槽而形成。較佳地,此機製 程序應被執行成使得由其形成之各通道41 δ會向下契伸, 而令金屬化傳導表面436、極化壓電材料製成之中間本體 部分414、金屬化傳導表面438、傳導性黏箸層440、金屬 化傳導表面434、與以極化壓電材料製成之主體部分412的 一部分等等,各被挖除一部分。 以此方式,即形成包含供本噴墨印字頭用之該通道列 組與諸側#致動器428在内的諸通道41δ,其中各侧壁致動 器428各具界定諸通道418之倒邊的一値第一側壁致動器部 段430與一値第二側壁致動器部段432。如同以下將會更完 整述及地,籍著以此處所述方式形成平行的通道列組,便 為各痼通道418提供了一組大致呈U形之側壁致動器450 ( 即第14圖中之虛線所示者),此組LJ形侧壁致動器450偽 由在各通道418二相對側邊上之兩®第一侧壁致動器部段 430與主體部分412中將在各通道418二相對側邊上之兩® 第一側壁致動器部段430互連起來的該部分所構成。 以下再繼續參照第14圖,本噴墨印字頭所需乏通道列 組偽藉箸將由未極化壓電材料或其他非活性材料製成而在 其底面416a上形成有簞一層金屬化傳導表商442的一悃第 三塊體416,傳導性地安裝於中間本體部分41 4之金屬化傳 導表面436上而形成。此第三塊體416 (以下將稱之為本噴 -28 -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项寫木S)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Η Η家楳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放)
fJ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00430 五、發明説明() 墨印字頭之頂部本體部分416)可用與先前針對頂部本體部 分16所述方式類似之方式構成。為完成本噴墨印字頭所需 通道列組之組裝工作,頂部本髏部分416之金靨化傳導表 面442偽被一層第二傳導性黏著層444予以傳導性地安裝於 第二側壁部段432之金屬化傳導表面436上。較佳地,傳導 性黏箸層444應先展佈於整値金屬化傳導表面442上,然後 才把頂部本體部分416放置到金屬化傳導表面436上。如同 前面的狀況,此處應知,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金屬化 傳導表面436或442二者或其中之一可被去除,而仍能讓本 高密度噴墨印字頭雒持令人谋意之蓮作。 為電氣性地連接第14圖所示平行通道列组俥為各該通 道418提供一個大致U形之致動器450,乃將在該通道418 之一側邊上的一個電氣接點452接至+1 V之電壓源(圖中未 示出);該電氣接點452在本發明之數種替換實施例中, 可為被傳導性黏箸層440予以傳導性地彼此安装在一起之 該等金屬化傳導表面436與438、彼此被焊接起來之該等金 屬化傳導表面436與438、或是將表面412a與414a彼此貼附 起來之單一層傳導性黏著層。然後•再將第二個電氣接點 454接至一個-1 V之電壓源。為芫成該平行通道列組之電 氣連接工作,傳導性黏著層444則須被接地。如此•通道 418將使一個大致U形之致動器450在接點452與接點454之 間具有2 V之電壓降,使一個第一側壁致動器在接點452 與地電位間具有+1 V之電壓降,並使一膣第二側壁致動器 在接點454與地電位間具有-1 V之電壓降。一旦依此方式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B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埙寫木页) 00430 Λ 6 H 6 五、發明説明() 組構完成,當有一種+、—、+、一型樣的電壓施於接.點 405上以使每隔一傾通道418在電壓施加之際射出一滴墨水 時,即由該組合U形致動器450與鄰接該通道418的該對刨 壁致動器432,對該通道418産生遠較由側壁致動器2&施於 通道1δ上者為大之壓縮及/或擴張力量。 雖然事實上具有一組平行通道列組而每一個通道擁有 一個U形致動器的一組高密度噴墨印字頭之尺寸可在偏致 離本發明範圍之情形下輕易加以改變,但吾人將特別期望 具現本發明構想的一組噴墨印宇頭應可被組構成使之具有 下列尺寸: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市項孙项筠木抒) 噴口直徑: 40 m ΡΖΤ長度·· 15 m ΡΖΤ高度: 120 m 通道高度: 356 m 通道寬度: 91 m 側壁寬度: 81 m 在本發明上述諸實施例中•各艏側壁致動器30偽在一 •?r,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對相鄰通道18之間被共用,且因此可用以使墨水自該對通 道中之任一通道射出。例如*在第9a圖中,偽讓每隔一値 通道18a被激發,而此偽藉替令形成諸披激發通道18a所需 侧壁之兩側壁致動器30偏移·以使該等通道被壓縮*而達 成。鄰接箸諸被激發通道18a的各個其他通道18b則維持於 未被激發之狀態。然而,由於各傾側壁致動器30均在一個 被激發通道18a與一痼未被激發通道13b之間被共用,故形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Η國家標準(CNS) Ή規格(210X297公址) 經濟部中央楳準局员工消t合作社印製 200430 Λ 6 ___Π_6__ 五、發明説明() 成諸未被激發通道18b所需側壁的諸側壁致動器30乃亦.會 産生偏移現象(雖然此一偏移現象並非以會致使墨水自通 道18b射出的方式發生)。由欲促動諸被激發通道18a所需 之諸侧壁致動器30的偏移動作在各未被激發通道18b .内引 發的壓力脈波,通常稱之為“串擾M 。在某些情況下,例 如採用低墨水黏度及低表面張力之墨水時,由諸側壁致動 器30在與被擻發通道18a鄰接之未被激發通道18b内引起的 串擾現象,可能會導致未被激發通道18b發生不希望之促 動動作。 接著諳參照第15a圖所示概圖,以下將更詳細描述第 3圖之該魯墨印字頭10之前壁部分20’的一個替換實施例 ,該前壁部分20’可用以消除或減少第93圖所示噴墨印字 頭10蓮作期間産生之串擾現象。在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中, —組嗔口列組27 '由成一種歪斜列組組態配置之多値噴口 26-1、26-2 ' 26-3、26-4、2(5-5、26-6、26-7 ' 與 26-8所 組成。詳言之,噴口 26-1至26-8中之每一痼噴口延伸穿過 罩蓋20’而分別與噴墨印字頭10之一値柑對應通道18-1、 18-2、18-3、18-4、1'8-5、18-6、18-7、5 18-8連通;且 被分組在一起而使得某一特定组中之各噴口 26-1至26-8被 定置成在運動方向” A ”與亦包括於該待定組中之相鄰噴口 相距一段距離”d”,而該距離d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偽 大约等於女個像素的大小。例如,在第15a圖所示噴口列 组27’ 中,噴口 26-1 與26-2、噴口 26-3、26-4、與26-5、 及噴口 26-6、26-7、與26-8分別構成第一、第二、與第三 -31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國a家楳準(CNS) T4規格(210x297公放)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孙填寫木頁) 裝· 訂- A 6 Η 6 200430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卞項再艰ftt木页) 組噴口組。在依據本發明構成且具有諸如第15a圖所示.者 之一組噴口列組的噴墨印字頭10蓮作期間,藉箸壓縮界定 諸欲被激發之通道之側壁的各锢側壁致動器28 (第15圖未 繪示)位於第一列之噴口 26-1、26-4、與26-7會一起被激 發,位於第二列之噴口 26-2、26-5、與26-8會一起被激發 ,位於第三列之噴口 26-3、26-6、與26-9會一起被激發。 藉箸以此方式瀲發諸噴口26-1至26-8,串擾作用現象便會 減至最少。詳言之,在t = 1時(見第15b圖),界定通道 18_3、18~6、與 18-9 (對應於第一列噴口 26-3、26_6、與 26-9)的各對側壁28乃藉著以先前針對第9a圖所述方式施 加一股正每壓降跨於諸第二側壁部段32上,而同時被促動 。饗應於此促動作用,諸通道18-3、18-6、與18-9乃遭壓 縮,而對其内之墨水施加一股壓力脈波以使一滴墨水自其 噴出。而此時鄰接之各通道18-2、18-4、18-5、18-7、與 18-8發生不希望之促動動作的可能性便降低了,因為界定 各該鄰接通道之諸侧壁28中只有一個被致動,因而使施於 不欲被促動之諸通道的壓力脈波之大小減少一半。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t = 2時(見第15c圖),列印用之紙張已向方向“ A "移動了約等於士個像素的距離,且位於第二列之諸通 道 18-1、18-4、與 18-7 (對應於第二列噴口 26-1、26-4、 與26-7)現在將以類似方式同時被促動。如同前段所述狀 況,鄰接之各通道18-2、18-3、18-5、18-6、與18-8發生 不希望之促動動作的可能性*亦會因施於此等不欲在此時 被促動之諸通道的壓力脈波之大小減少一半,而同上段之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 Η家標iMCNS)甲4規格(210x297公龙) ^00430 Λ 6 Β 6 五、發明説明() 狀況一樣地降低。最後,在t = 3時(見第15d圖),列印 用之紙張又已向方向“ A”再移動了約等於女健像素的另 一段距離,且位於第三列之諸通道18-2、18-5、與18-8 ( 對應於第三列噴口 26-2、26-5、與26-8)現在將同樣以類 似方式同時被促動。如同前一段所述狀況,鄰接之各通道 18-1、18-3、18-4、18-6、18-7、與 18-9 發生不希望之促 動動作的可能性,亦會因施於此等不欲在此時被促動之諸 通道的壓力脈波之大小減少,而同上段之狀況一樣地降低 Ο 講述至此·本文己描述並繪示了供一高密度噴墨印字 頭用之多會側壁致動器,而其中儘管側壁致動器中所含活 性材料數量減少,但其挪壁致動器之镰移量仍較側壁中所 含活性材料量預期有的程度為大。然而•凡是熟於此技者 均將可體會到,在本文已描述之技術内,除了已詳細述及 者之外,尚可在實質上不致於偏離本發明之構想的前提下 *做出許多種變化與修飾。職是之故,吾人應可清楚地瞭 解到•上文所述之本發明的型態係僅供例示本發明技術内 容之用而己,而絲毫無當作本發明範圍之限制的意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洱项寫木页)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3: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3 - 本紙张尺度边用中國國家楳準(CNS)肀4規格(210x297公;《:)
Claims (1)
- 00430 00430 經漪部屮央標準局貝工消贽合作社印製 A7 B7 C7 D7 六、 申請專刊範面 1.一種供一噴墨印字頭通道列組用之致動器侧壁,該噴 墨印字頭通道列組包含有一個頂壁、一個底壁、與至 少一値軸向延伸之長形液體限制通道,該液髏限制通 道係由一對相對應側壁、該頂壁、與該底壁界定而成 ,該致動器側壁偽用以在該噴墨印字頭通道列組内之 該等通道中之一第一通道内施加一股壓力脈波;該致 動器側壁包含有: 以向與該第一通道之軸向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之一 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値第一致動器側壁 部段,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具有頂側與底側,該第 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之該頂側附著於該頂壁; 自該底壁延伸而出且與該底壁成一體之一値第二 致動器側壁部段,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具有附著於 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上之一頂側;以及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且垂直於該 極化方向之一電場的裝置; 其中該電場在該致動器側壁中引起會在該第一通 道内施加一股壓力脈波的作甩。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電場在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中引起一種剪應變作用 ,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促使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 發生一種似剪應變的作用。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噴墨印字頭列組更包含有一個第二長形液體限制通道 -34 - 本纸ft尺度埴用中國國家樣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KI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00430 η Α7 Β7 C7 D7 六'申請專利範園 ,該等第一與第二通道偽被該致動器側壁分隔開;且 其中該致動器側壁更包含有: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一致動器侧壁部段且大致垂直 於該極化方向之一第二電場的裝置; 其中該第二電場在該致動器側壁中引起會在該第 二通道内施加一股壓力脈波的一個第二種作用。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等第一與第二電場在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中引起一 種剪應變作用,該第一致動器侧壁部段促使該第二致 動器側壁部段發生一種似剪應變的作用。 5. 根據由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更包含有: 以向與該第一通道之該軸向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之 一第一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個第一致動 器側壁子部段,該第一子部段具有一頂側與一底側, 該第一子部段之該頂側附著於該頂壁; 以向與該第一通道之該軸向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之 —第二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値第二致動 器側壁子部段’該等第一與第二方向係彼此相反,該 第二子部段具有一頂側與一底側,該第二子部段之該 頂側附著於該第一子部段之該底側,而該第二子部段 之該底側附著於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之該頂側。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且大致垂直於該 本纸a尺度適用中BB家樣毕(CKS)T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閑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k. ^00430 ^00430 經濟部屮央櫺準局貝工消贽合作社印製 A7 B7 C7 D7 六、申請專利範面 極化方向之該電場的裝置更包含有: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一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一 電場的裝置;以及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二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二 電場的裝置。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第一電場在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中引起一第一剪應 變作用,而該第二電場在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中引 起一第二剪應變作用,該第二剪應變作用偽與第τ剪 應變作用呈類似之朝向 > 且該第二致動器側壁子部段 促使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發生一種似剪應變的作用 〇 δ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致動器侧壁,其中該 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更包含有: 以向與該第一通道之該軸向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之 一第一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値第一致動 器側壁子部段,該第一子部段具有一頂側與一底側, 該第一子部段之該頂側附著於該頂壁; 以向與該第一通道之該軸向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之 一第二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個第二致動 器側壁子部段,該等第一與第二方向傜彼此相反,該 第二子部段具有一頂側與一底側,該第二宇部段之該 頂側附箸於該第一子部段之該底側;以及 以向該第一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値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β困家樣準(CNS)f 4規格(210x297公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線· 00430 00430 經濟部+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C7 D7 六、申請專利範園 第三致動器側壁子部段,該第三子部段具有一頂侧與 一底側,該第三子部段之該頂側附著於該第二子部段 之該底倒,而該第三子部段之該底侧附著於該第二致 動器側壁部段之該頂側。 9 .根據申謓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且大致垂直於該 極化方向之該電場的裝置更包含有: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一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一 電場的裝置;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二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二 電場的裝置;以及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三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三 電場的裝置。 1 〇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第一電場在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中引起一第一剪應 - 變作用,該第二電場在該第二致動器側壁中引起一第 二剪應變作用,而該第三電場在該第三致動器側壁中 引起一第三剪應變作用,該等第一、第二與第三剪應 變作用_傜呈彼此類似之朝向,且該第三致動器側壁子 部段促使該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發生一種似剪應變的 作用。 11.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更包含有: 以向該第一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値 -37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8家搮準(CO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綠· 7 7 7 7 A B c D 200430 六、申請專利範ffl 第四致動器側壁子部段,該第四子部段具有一頂倒與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底側’該第四子部段之該頂側附著於該第三致動器 側壁子部段; 以向該第二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値 第五致動器側壁子部段,該第五子部段具有一頂側與 一底側,該第五子部段之該頂倒附著於該第四子部段 之該底側;以及 以向該第一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形成之一個 第六致動器側壁子部段,該第六子部段具有一頂側與 一底側,該第六子部段之該頂側附著於該第五子部段 之該ife側,而該第六子部段之該底側附箸於該底壁。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更 包含有: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四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四 電場的裝置;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五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五 電場的裝置;以及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1 •線· 用以産生跨越該第六致動器側壁子部段之一第六 電場的裝置。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與第六電場分別 在該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與第六致動 器侧壁部段中引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與第六剪應變作用,該等第一、第二與第三剪應變作 • 38 _ 本纸》尺度適用中國騙家榡準(CNS)T4規格(21〇)<297公嫠) 200430 b7 C7 _D7_ 六、申請專利範園 用呈彼此類似之朝向,而該等第四、第五與第六剪應 變作用呈彼此類似之朝向,且該等第一、第二及第三 剪應變作用係與該等第四、第五及第六剪窿變作用呈 相反之朝向。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該 第二致動器側壁部段係由向與該第一致動器側壁部段 相同之方向極化的一種壓電材料所形成。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更 包含有用以産生跨越該第二致動器側壁之一電場的裝 置。 16 .根據由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致動器側壁,其中跨 越該第一致動器側壁之該電場在該第一致動器側壁中 引起一第一剪應變作用,而跨越該第二致動器側壁之 該電場在該第二致動器側壁中引起一第二剪應變作用 ,該等第一與第二剪應變作用係呈彼此相反之朝向。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商本頁) 經濟部屮央橾準局貝工消贽合作社印製 本纸a尺度適用中Η國家樣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7/746,521 US5227813A (en) | 1991-08-16 | 1991-08-16 | Sidewall actuator for a high density ink jet printhead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30B true TW200430B (zh) | 1993-02-21 |
Family
ID=25001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1106862A TW200430B (zh) | 1991-08-16 | 1992-08-29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227813A (zh) |
EP (1) | EP0528648B2 (zh) |
JP (1) | JPH0764063B2 (zh) |
KR (1) | KR960015882B1 (zh) |
CN (1) | CN1040082C (zh) |
AT (1) | ATE144191T1 (zh) |
AU (1) | AU638381B2 (zh) |
BR (1) | BR9203184A (zh) |
CA (1) | CA2075761C (zh) |
DE (1) | DE69214564T3 (zh) |
IE (1) | IE922583A1 (zh) |
IL (1) | IL102824A (zh) |
MX (1) | MX9204740A (zh) |
MY (1) | MY108284A (zh) |
NZ (1) | NZ243924A (zh) |
TW (1) | TW20043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50426B (zh) * | 2010-09-09 | 2014-08-21 |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 壓電致動模組及其所適用之壓電噴墨頭之製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43009A (en) * | 1991-08-16 | 1996-08-06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idewall actuator array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
US5436648A (en) * | 1991-08-16 | 1995-07-25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Switched digital drive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
US5406319A (en) * | 1991-08-16 | 1995-04-11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Enhanced U type ink jet printheads |
US5461403A (en) * | 1991-08-16 | 1995-10-24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Droplet volume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ink jet printheads |
US5521618A (en) * | 1991-08-16 | 1996-05-28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Dual element switched digital drive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
US5400064A (en) * | 1991-08-16 | 1995-03-21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High density ink jet printhead with double-U channel actuator |
US5581286A (en) * | 1991-12-31 | 1996-12-03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Multi-channel array actuation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
US5345256A (en) * | 1993-02-19 | 1994-09-06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apparatus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
JP3024466B2 (ja) * | 1993-02-25 | 2000-03-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滴噴射装置 |
US5365645A (en) * | 1993-03-19 | 1994-11-22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Methods of fabricating a page wide piezoelectric ink jet printhead assembly |
US5557304A (en) * | 1993-05-10 | 1996-09-17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Spot size modulatable ink jet printhead |
US5426455A (en) * | 1993-05-10 | 1995-06-20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Three element switched digital drive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head |
US5742314A (en) * | 1994-03-31 | 1998-04-21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Ink jet printhead with built in filter structure |
US5430470A (en) * | 1993-10-06 | 1995-07-04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Ink jet printhead having a modulatable cover plate |
US5479684A (en) * | 1993-12-30 | 1996-01-02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k jet printheads by induction heating of low melting point metal alloys |
US5505364A (en) * | 1993-12-30 | 1996-04-09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k jet printheads |
US5498444A (en) * | 1994-02-28 | 1996-03-12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producing micro-optical components |
CA2151093C (en) | 1994-06-15 | 1998-11-03 | David B. Wallace |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dient tonal representations and a printhea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US5767878A (en) * | 1994-09-30 | 1998-06-16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Page-wide piezoelectric ink jet print engine with circumferentially poled piezoelectric material |
JP3135800B2 (ja) * | 1994-10-20 | 2001-02-19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4443074C1 (de) | 1994-12-03 | 1995-12-14 | Winter & Sohn Ernst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brasiv belegten Einkegelscheiben, insbesondere Abrichtscheiben |
DE69525821T2 (de) * | 1994-12-16 | 2002-09-19 | Compaq Computer Corp., Houston | Auf Abruf arbeitender Tintenstrahldruckkopf mit langgestrecktem Kanal zum Ausstossen von orthogonal gerichteten Tröpfchen mit verbesserter Arbeitsgeschwindigkeit |
JPH08187848A (ja) * | 1995-01-12 | 1996-07-23 | Brother Ind Ltd | 積層式圧電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5997135A (en) * | 1995-03-27 | 1999-12-0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Two actuator shear mode type ink jet print head with dimensional relations |
JP2870459B2 (ja) | 1995-10-09 | 1999-03-1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5688391A (en) * | 1996-03-26 | 1997-11-18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electro-deposition passivation of ink channels in ink jet printhead |
JPH09277522A (ja) * | 1996-04-12 | 1997-10-28 | Oki Data: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5681757A (en) * | 1996-04-29 | 1997-10-28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Process for dispensing semiconductor die-bond adhesive using a printhead having a microjet array and the product produced by the process |
US6045209A (en) * | 1996-08-20 | 2000-04-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ircuit for driving ink-jet head |
WO1998009819A1 (en) * | 1996-09-09 | 1998-03-12 |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Ink jet printer |
US5955022A (en) * | 1997-02-10 | 1999-09-21 | Compaq Computer Corp. | Process of making an orifice plate for a page-wide ink jet printhead |
US6188416B1 (en) | 1997-02-13 | 2001-02-13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Orifice array for high density ink jet printhead |
GB9802871D0 (en) | 1998-02-12 | 1998-04-08 | Xaar Technology Ltd | Operation of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
EP0983145B1 (en) | 1997-05-15 | 2002-09-18 | Xaar Technology Limited | Operation of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
JPH10315483A (ja) * | 1997-05-21 | 1998-12-02 | Oki Data: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GB9710530D0 (en) | 1997-05-23 | 1997-07-16 | Xaar Ltd |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US6339897B1 (en) * | 1997-07-08 | 2002-01-22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airborne materials for controlling pests |
US6390453B1 (en) | 1997-10-22 | 2002-05-21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fragrances and vapors to the nose |
US6672129B1 (en) | 1997-10-22 | 2004-01-06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concentration of odors |
US6270204B1 (en) | 1998-03-13 | 2001-08-07 | Iris Graphics, Inc. | Ink pen assembly |
US6161270A (en) * | 1999-01-29 | 2000-12-1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aking printheads using tapecasting |
US6168746B1 (en) | 1999-02-22 | 2001-01-02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Injection molding of ferroelectric articles |
US6254819B1 (en) | 1999-07-16 | 2001-07-03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Forming channel members for ink jet printheads |
US6802585B1 (en) | 1999-09-03 | 2004-10-12 | Videojet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 Print head ink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
US6805902B1 (en) | 2000-02-28 | 2004-10-19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Precision micro-optical elements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precision micro-optical elements |
US6367925B1 (en) | 2000-02-28 | 2002-04-09 | Microfab Technologies, Inc. | Flat-sided fluid dispensing device |
WO2002002328A1 (en) * | 2000-06-30 | 2002-01-10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Buckle resistant thermal bend actuators |
US6352336B1 (en) | 2000-08-04 | 2002-03-05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Electrostatic mechnically actuated fluid micro-metering device |
US6642068B1 (en) | 2002-05-03 | 2003-11-04 | Donald J. Hayes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iber optic switch |
US7052117B2 (en) | 2002-07-03 | 2006-05-30 | Dimatix, Inc. | Printhead having a thin pre-fired piezoelectric layer |
US20050099451A1 (en) * | 2003-11-04 | 2005-05-12 |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ebris accumulation in an ink jet printhead |
US8491076B2 (en) | 2004-03-15 | 2013-07-23 | Fujifilm Dimatix, Inc. | Fluid droplet ejec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
US7281778B2 (en) | 2004-03-15 | 2007-10-16 | Fujifilm Dimatix, Inc. | High frequency droplet e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
GB0415529D0 (en) | 2004-07-10 | 2004-08-11 | Xaar Technology Ltd |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
KR20070087223A (ko) | 2004-12-30 | 2007-08-27 | 후지필름 디마틱스, 인크. | 잉크 분사 프린팅 |
US7988247B2 (en) | 2007-01-11 | 2011-08-02 | Fujifilm Dimatix, Inc. | Ejection of drops having variable drop size from an ink jet printer |
US8418523B2 (en) * | 2008-03-03 | 2013-04-16 | Keith Lueck | Calibration and accuracy check system for a breath tes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57049A (en) * | 1972-06-05 | 1974-12-24 | Gould Inc | Pulsed droplet ejecting system |
EP0095911B1 (en) * | 1982-05-28 | 1989-01-18 | Xerox Corporation | Pressure pulse droplet ejector and array |
DE3306098A1 (de) * | 1983-02-22 | 1984-08-23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Piezoelektrisch betriebener schreibkopf mit kanalmatrize |
US4879568A (en) * | 1987-01-10 | 1989-11-07 | Am International, Inc. |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
JPS63312158A (ja) * | 1987-06-13 | 1988-12-20 | Fuji Electric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
US4825227A (en) * | 1988-02-29 | 1989-04-25 | Spectra, Inc. | Shear mode transducer for ink jet systems |
GB8824014D0 (en) * | 1988-10-13 | 1988-11-23 | Am Int | High density multi-channel array electrically pulsed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
JPH0764060B2 (ja) * | 1989-06-09 | 1995-07-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
1991
- 1991-08-16 US US07/746,521 patent/US5227813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
- 1992-08-11 CA CA002075761A patent/CA2075761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2-08-12 NZ NZ243924A patent/NZ243924A/en unknown
- 1992-08-13 AU AU21026/92A patent/AU638381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2-08-13 DE DE69214564T patent/DE69214564T3/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08-13 EP EP92307428A patent/EP052864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08-13 AT AT92307428T patent/ATE144191T1/de active
- 1992-08-14 MX MX9204740A patent/MX9204740A/es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2-08-14 IE IE258392A patent/IE922583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2-08-14 MY MYPI92001459A patent/MY108284A/en unknown
- 1992-08-15 CN CN92110645A patent/CN104008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2-08-16 IL IL10282492A patent/IL102824A/en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2-08-17 JP JP4240050A patent/JPH076406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2-08-17 BR BR929203184A patent/BR9203184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2-08-17 KR KR1019920014797A patent/KR96001588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2-08-29 TW TW081106862A patent/TW200430B/zh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50426B (zh) * | 2010-09-09 | 2014-08-21 |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 壓電致動模組及其所適用之壓電噴墨頭之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9203184A (pt) | 1993-03-30 |
EP0528648A1 (en) | 1993-02-24 |
US5227813A (en) | 1993-07-13 |
DE69214564T3 (de) | 2000-03-02 |
EP0528648B1 (en) | 1996-10-16 |
CA2075761A1 (en) | 1993-02-17 |
CA2075761C (en) | 1998-08-18 |
AU2102692A (en) | 1993-02-25 |
MY108284A (en) | 1996-09-30 |
DE69214564T2 (de) | 1997-04-17 |
KR960015882B1 (ko) | 1996-11-23 |
DE69214564D1 (de) | 1996-11-21 |
IL102824A (en) | 1994-11-11 |
IE922583A1 (en) | 1993-02-24 |
IL102824A0 (en) | 1993-01-31 |
JPH0764063B2 (ja) | 1995-07-12 |
ATE144191T1 (de) | 1996-11-15 |
AU638381B2 (en) | 1993-06-24 |
CN1040082C (zh) | 1998-10-07 |
JPH068426A (ja) | 1994-01-18 |
EP0528648B2 (en) | 1999-09-22 |
MX9204740A (es) | 1993-07-01 |
KR930004075A (ko) | 1993-03-22 |
NZ243924A (en) | 1997-04-24 |
CN1074409A (zh) | 1993-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430B (zh) | ||
TW203581B (zh) | ||
US5235352A (en) | High density ink jet printhead | |
US7976135B2 (en) | Liquid projection apparatus | |
JPH066375B2 (ja) | 高密度マルチ流路アレイ・パルス滴付着装置および同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8317299B2 (en) | Liquid projection apparatus | |
US5400064A (en) | High density ink jet printhead with double-U channel actuator | |
US4387383A (en) | Multiple nozzle ink jet print head | |
TW203580B (zh) | ||
US5373314A (en) | Ink jet print head | |
TW520327B (en) | An electrostatically switched ink jet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JPH02266943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 |
JP3109338B2 (ja) | インク噴射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
JPH04341856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 |
NZ272698A (en) | Ink-jet printhead: jet apertures in end cover correspond with channels in base and are in parallel rows | |
JPH03166952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