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1163611A1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HK1163611A1 HK1163611A1 HK12104119.4A HK12104119A HK1163611A1 HK 1163611 A1 HK1163611 A1 HK 1163611A1 HK 12104119 A HK12104119 A HK 12104119A HK 1163611 A1 HK1163611 A1 HK 1163611A1
- Authority
- HK
- Hong Kong
- Prior art keywords
- cvt
- housing
- vehicle
- air intake
- ai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87—Friction gearings
- F16H57/0489—Friction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e.g. belt CV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5—Air cooling or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s; Thermal insulations
- F16H57/0416—Air cooling or 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车辆,特别是具有包括并排座椅的操作员区域的多功能车辆。
背景技术
多功能车辆是已知的。本公开涉及车辆,包括多功能车辆。本公开涉及具有脚控踏板的多功能车辆。本公开涉及一种供多功能车辆、特别是具有脚控踏板的多功能车辆使用的地板。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多个接地构件,上述多个接地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和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由多个接地构件支承的车架;由车架支承的CVT;原动机,该原动机由车架支承并通过CVT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向车辆的运动提供动力;以及操作员区域,该操作员区域由车架支承并定位在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与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之间。操作员区域包括用于并排排列的至少两个乘坐者的座椅。操作员区域还包括操作员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杯架。至少一个杯架设置在操作员区域中、位于座椅前方并与座椅间隔开、而且比座椅的椅面低。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多个接地构件,上述多个接地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和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由多个接地构件支承的车架;由车架支承的CVT;原动机,该原动机由车架支承并通过CVT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向车辆的运动提供动力;以及操作员区域,该操作员区域由车架支承并定位在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与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之间。操作员区域包括用于并排排列的至少两个乘坐者的座 椅、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转向控制器、操作地联接到原动机上的原动机控制器、以及地板,地板具有从车辆的中央纵向平面向车辆的左侧和车辆的右侧延伸的准平坦地板部分。原动机和CVT定位在地板的准平坦地板部分的第一侧,并且操作地联接到定位在准平坦地板部分的第二侧上的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本公开的再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冷却包括操作员区域的多功能车辆的CVT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VT定位到壳体内;提供具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导管的冷却系统,壳体的内部与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流体地连通;以及将流体进口定位成将空气从操作员区域吸入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内。
在本公开的还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辆,包括多个接地构件,多个接地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和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车架由多个接地构件支承,原动机由车架支承并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提供车辆运动的动力。操作员区域由车架支承并定位在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与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之间,并且,操作员区域至少部分地由前壁限定。车辆具有与原动机流体地连通的进气系统,并具有定位在前壁的前方的进气口。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结合附图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获得这些特征的方式将变得显而易见,并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身,其中:
图1示出示范性多功能车辆的侧视图;
图2和2A示出沿图1中的线2-2截取的、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操作员区域的地板的俯视图;
图3示出从多功能车辆左侧的大致地板高度处观察图1多功能车辆的操作员区域的局部透视图;
图4示出位于操作员区域的前壁处的操作员区域的乘客侧杯架;
图5示出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传动系、CVT冷却系统和原动机冷却或进气系统的透视图;
图6示出图5的各部件的第二透视图,显示分解的CVT冷却系统和原动机冷却或进气系统的各部分;
图7示出CVT冷却系统和原动机冷却或进气系统相对于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车架的位置;
图8示出将CVT冷却系统的入口壳体联接于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操作员区域的壁;
图9示出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第一透视图;
图10示出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第二透视图;
图11示出沿图1中的线11-11截取的多功能车辆的视图;
图11A示出图11的车架纵梁、原动机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驱动轴和地板组件的位置;
图11B示出图11A的详图;
图12和12A示出沿图2A中的线12-12截取的多功能车辆的视图;以及
图13示出空气从CVT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通过发动机的部分并流入CVT的壳体内的代表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有附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除非另作说明,否则,附图是成比例的。
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公开的确切形式。相反地,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其教导。虽然本公开主要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辆,但应当理解,在此公开的特征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车辆,比如全地形车、摩托车、船艇、雪地汽车和高尔夫球车。
参照图1,示出车辆100的例示实施例。如图所示,车辆100包括多个接地构件102。例示性地,接地构件102是车轮104和关联的轮胎106。所示车辆100包括限定前轴108(见图9)的两个前轮和限定后轴110(见图9)的两个后轮。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均通过悬 架系统116和118联接到车架112上。本文以参引方式明确地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多功能车辆申请中公开了示范性悬架系统。尽管所示为四个车轮,但可设想其它布置方式的车轮,比如每个轴上车轮多于两个或具有附加的轴,比如以参引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的多功能车辆申请中所公开的那样。
其它示范性接地构件包括滑板和履带。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车轮可由履带替换,比如由位于明尼苏达州麦地那市55号高速公路2100处(55340)的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Polaris Industries,Inc.)提供的Prospector II型履带。
车辆100包括操作员区域120,操作员区域120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乘客的座椅122。如图所示,座椅用于并排排列的至少两个乘客。操作员区域120对应于车辆110中当操作车辆100时操作员与一个或多个乘客所在的部分。操作员区域120由地板组件230、壁222、定位在座椅122下方的后壁570、和在座椅122上延伸的防滚架180限定边界。
操作员区域120还包括多个操作员控制器130,操作员可通过多个操作员控制器130提供输入以控制车辆100。控制器130包括方向盘132,方向盘132由操作员旋转以改变一个或多个接地构件102——比如与前轴106相联的车轮——的方向,以操纵车辆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方向盘132改变轴106以及轴108的车轮的方向以提供四轮转向。
参照图2,控制器130还包括可由操作员致动的第一脚踏板134,以控制原动机352的操作(见图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原动机352是内燃发动机356,可致动第一脚踏板134以通过对内燃发动机356的控制而控制车辆100的加速度和速度。控制器130还包括第二脚踏板136,操作员可致动第二脚踏板136以通过制动系统(未示出)使车辆100减速。关于示范性制动系统的其它细节在以参引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的一个或多个多功能车辆申请中说明。
返回图1,车辆100还包括由车架112支承的前车身组件150和由车架112支承的侧车身组件152。前保险杆154也由车架112支承。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0包括前平台,如以参引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的一个或多个多功能车辆申请中所述。
车辆100还包括操作员区域120后方的由车架112支承的载货平板160。载货平板160包括限定车辆100的载货区域的多个壁162和地板163(见图1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载货平板160包括后档板164,后档板164可沿方向166旋转以改进载货平板160的进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载货平板160是底卸式的,其中前部部分可沿方向168升起。设有闩锁构件170以释放平板160,使其倾卸。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振动装置或其它装置以辅助平板160沿方向168做旋转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平板160刚性地联接到车架1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0包括后平台,如以参引方式明确并入本文的一个或多个多功能车辆申请中所述。
载货平板160还包括多个固定件161(见图12),用于容纳可将各种附件联接到平板160上的膨胀保持器(未示出)。这些固定件和膨胀保持器的其它细节在Whiting等人于2004年7月13日提交的名称为“车辆膨胀保持器(Vehicle Expansion Retainers)”的美国专利No.7,055,454中提供,其内容以参引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车辆100包括防滚架180,防滚架180保护位于操作员区域120中的乘客。防滚架180由车架112支承。设有把手182和184以帮助乘员——比如操作员——进出操作员区域120。
参照图7,车架112包括大致沿着车辆100的纵向长度延伸的一对车架纵梁200。在一个实施例中,车架纵梁200从车辆100的前部延伸到后轴110前方的载货平板160下方。车架纵梁200包括联结支架202,其用于前轴108的前悬架116。多个车架横梁204在车架纵梁200之间延伸。包括纵梁208的操作员区域支承结构206附装到车架纵梁200的外部部分上。车架112还包括支承仪表盘组件212(见图10)的第一上部部分210和支承座椅122的第二上部部分214。在一个实施例中,车架112的结构可与以参引方式明确并入本文的一个或多个多功能车辆申请中所述的相同。
参照图10,仪表盘组件212包括驾驶员侧储存仓216、乘客储存仓218和操作员通信中心220。操作员通信中心220可包括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比如为速度计、其它计量器、灯及其它适当的 输出设备,输入设备比如为开关和其它适当的输入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0包括仪表盘下储存空间,如在2008年6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SUSPENSION SYSTEMS FOR A VEHICLE)”、代理档案号为PLR-06-22542.03P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12/134,909和2008年6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车辆(VEHICLE)”、代理档案号为PLR-06-22542.02P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12/135,107中所述,其内容以参引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操作员区域120的下部部分通过壁222与车辆100的前部部分220分离。如图2所示,壁222从驾驶员侧开口226大致延伸至乘客侧开口228,并具有大致的U形外形。参照图11,壁222通过多个紧固件224联接到仪表盘组件212。另外,壁222通过多个紧固件232联接到地板组件230。
如图11所示,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联接到壁222上。如图10所示,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设置在操作员区域120内,位于座椅122前方并与座椅122隔开一定距离处。参照图12,座椅122包括椅背部244和底座部246。底座部246包括椅面248,椅面248的高度大致由经过底座部246的最高部分的平面250指示。参照图12A,底座部246的最前部分大致由平面252表示。椅面248可大致为平坦或起伏状。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部246由水平面倾斜大约8.5度,使得底座的后缘(接近平板160)比底座的前缘低。在一个实施例中,椅背部244从垂直向平板150倾斜大约17度。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椅面248是长椅。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部246包括可以以一定距离间隔或紧靠的分离部段。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椅背部244是连续部段。在一个实施例中,椅背部244包括可以与座椅的椅面以一定距离隔开或紧靠的分离部段。
还如图10所示,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设置在操作员区域120中比座椅122的平面250更低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互为镜像。参照图12A,示出驾驶员侧杯架240。驾驶员侧杯架240的顶面260(见示出乘客侧杯架242的对应顶面的图4)在平面250之下。在一个实施例中,顶面260比平面250低大约7.6英寸(对应于图12A中的距离254),平面250比地板组件230高大约19.7英寸(对应于图12A中的距离256),从 而顶面260比地板组件230高大约12.1英寸(对应于图11中的距离258)。
在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中至少一个在平面250以下,使得从平面250到顶面260的距离254为距离256的至多大约39%。在一个例子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在相同高度上。在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中至少一个在平面250以下,使得从平面250到顶面260的距离254至少为距离256的大约39%。在一个例子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在相同高度上。在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中至少一个定位成使得距离254小于距离256的一半。在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中至少一个定位成使得距离254大于距离256的一半。在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中至少一个定位成使得距离254为距离256的一半。
参照图12A,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二者均定位成低于仪表盘组件212。另外,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在由平面270表示的仪表盘组件212后部部分的前方。
参照图2,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偏离车辆100的中央纵向平面27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偏离中央纵向平面272大致相同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驾驶员侧杯架240和乘客侧杯架242偏离中央纵向平面272不同的距离。
如图2A所示,左侧平面274平行于中央纵向平面272,并大致对应于车辆100的左侧,右侧平面276平行于中央纵向平面272,并大致对应于车辆100的右侧。平面278示出为平行于中央纵向平面272,并大致穿过驾驶员侧杯架240的中心。驾驶员侧杯架240的中心包括排水口280,排水口280设置在驾驶员侧杯架240的容器保持区域284的底面282上。平面290示出为平行于中央纵向平面272,并大致穿过乘客侧杯架242的中心。乘客侧杯架242的中心包括排水口292,排水口292设置在乘客侧杯架242的容器保持区域296的底面29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纵向平面272与平面278之间的距离288大约为21.4英寸,距离286——其对应于车辆100的一半宽度 ——大约为26.7英寸。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288为距离286的至多大约80%。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288至少为距离286的80%。
参照图11,驾驶员侧杯架240定位成使得平面278重叠左前接地构件102的至少一部分,乘客侧杯架242定位成使得平面290重叠右前接地构件102的至少一部分。驾驶员侧杯架240联接到壁222的左轮舱300上,乘客侧杯架242联接到壁222的右轮舱302上。
参照图4,乘客侧杯架242示出为与壁222间隔开。如同驾驶员侧杯架240,乘客侧杯架242包括侧凸缘310和后凸缘312。侧凸缘310支承两个舌片314。舌片314中的每一个在舌片314的下部部分与侧凸缘310之间限定槽316。为了将乘客侧杯架242装配到壁222上,两个舌片314进入壁222的侧部320中的槽318内。槽316大致与侧部320对齐,并且当乘客侧杯架242沿方向322向下运动时,槽316容纳侧部320的一部分。这样,舌片314和侧部320可认为是定位器。后凸缘312也包括两个开口324,两个开口324容纳紧固件(未示出)以将后凸缘312固定到右轮舱302上。右轮舱302也示出为包括用于容纳紧固件的开口326。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是铆钉。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是螺丝或螺栓。在一个实施例中,乘客侧杯架242和壁222两者均由聚合材料制成。
参照图5和6,一个或多个接地构件102操作地联接到传动系350,以为车辆100的运动提供动力。传动系350由车架112支承。示范性传动系350包括与变速器354一起的原动机352,比如内燃发动机和电机,或其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系350可包括能够利用多种燃料的多燃料发动机。美国专利7,431,024中公开了能够利用多种燃料的示范性多燃料发动机,该公开以参引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系350包括混合电动发动机。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系350包括电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原动机352是内燃发动机356,另外,变速器354包括定位在壳体360内的无级变速器(“CVT”)358和可换挡变速器362。可换挡变速器362联接到为后轴110提供动力的后差速器364和为前轴108提供动力的前差速器366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换挡变速器362包括向前高速设定、向前低速设定、空档设定、驻车设定和倒车设定。
一般地,来自内燃发动机356的动力提供给CVT358的驱动构件370(图1中表示)。驱动构件370又将动力通过带374(图1中表示)提供给从动构件372(图1中表示)。驱动构件370、从动构件372和带374包含在壳体360内。美国专利No.3,861,229、美国专利No.6,176,796、美国专利No.6,120,399、美国专利No.6,860,826和美国专利No.6,938,508中公开了示范性CVT,这些公开以参引方式明确地并入本文。
从动构件372联接到可换挡变速器362上并为其提供动力。可换挡变速器362联接到壳体380内的后差速器364。一种示范性内燃发动机356是可由位于明尼苏达州麦地那市55号高速公路2100处(55340)的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Polaris Industries,Inc.)购得的EH500PLE231(1203585)产品。另外,一种示范性可换挡变速器和后差速器组合是也由位于明尼苏达州麦地那市55号高速公路2100处(55340)的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Polaris Industries,Inc.)提供的1322624产品。
可换挡变速器362通过驱动轴382联接到前差速器366上。驱动轴382通过第一万向接头384联接到可换挡变速器362的输出轴388上,并通过第二万向接头386联接到前差速器366上。如图1中大致所示以及在此更详细所述,地板组件230包括大致平坦的地板部分。这部分地通过使驱动轴382在车架纵梁200之间行进而实现,如图11所示。地板组件230包括模铸为部段416的一部分的构件231,构件231为部分416的凹陷区域提供强度并用作与车架纵梁200之间的间隔件。
参照图12A,驱动轴382从水平面向上倾斜的量由角度398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398大约为4.3度。驱动轴382的倾斜布置是由于万向接头386定位在一对车架纵梁200上方、并且大致平坦的地板部段是合乎期望的。这样,尽管驱动轴382在一对车架纵梁200上方联接到万向接头386上,但驱动轴382在一对车架纵梁200之间朝车辆100的后部向下倾斜,从而能够实现地板组件230的大致平坦的地板部段。向下倾斜的驱动轴382在万向接头384处与可换挡变速器362的向下倾斜的输出轴388相遇。输出轴388从水平面向下倾斜的量由角度400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400大约为13.7度。接 头384定位成使其保持高于一对车架纵梁200的底面或平面404(图11B)。
地板组件230包括升起部分410,以容纳接近第二万向接头386处的驱动轴382。升起部分410还用作挡脚件,以减小乘客的脚致动脚控制器134的可能性。升起部分410还包括脚踏表面412。升起部分410是中央地板构件414的一部分,中央地板构件414联接到主地板构件416上。
参照图11A和11B,中央地板构件414的顶面418与主地板构件416的顶面420位于相同高度处。这样,顶面418和顶面420提供平坦表面,该平坦表面从中央纵向平面272沿横向方向延伸大约22.1英寸的距离,如图2A中的距离422所示。这样,在一个实施例中,地板组件230具有在横向方向上为车辆100宽度——由两倍距离286表示——的至多大约83%的平坦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地板组件230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占车辆100宽度——由两倍距离286表示——的至少大约83%的平坦表面。
参照图2,地板组件230的平坦表面具有大约11.3英寸的长度,并从地板组件230的后缘向前朝踏板134延伸。如图2A所示,顶面418和顶面420在遇到升起部分410之前延伸了距离424(大约11.3英寸)。距离424比驾驶员侧开口226和乘客侧开口228的有效开口尺寸长,所述有效开口尺寸大约为9.4英寸,由距离426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424——即遇到升高物体之前顶面418和顶面420的平坦部分的长度——至少为由距离426表示的驾驶员侧开口226和乘客侧开口228的有效开口尺寸的大约120%。以这样的方式,通过驾驶员侧开口226或乘客侧开口228进入操作员区域120的人员,可在平坦表面上行走、通过操作员区域120到达驾驶员侧开口226和乘客侧开口228中的另一边。
由图2A中的距离424和两倍距离422界定的区域不完全是平坦的,而包括一些凹陷区域430、432、434、436、438和440。凹陷区域430、432、434和436提供用于收集流体并将流体从操作员区域120中传送出去的沟槽。这些沟槽从中央纵向平面272朝驾驶员侧开口226(凹陷区域430和凹陷区域432)和乘客侧开口228(凹陷区域434和凹陷区域436)倾斜,以沿这些方向传送流体。接近驾驶员 侧开口226或乘客侧开口228的区域430、432、434和436中的每一个均与凹陷区域438和440相交。来自区域430、432、434和436的流体分别清空到区域438或440内。如图11A所示,区域438和440与固定在车架112的纵梁208上的盖442和444位于相同高度上。
凹陷区域430、432、434和436通常从顶面420下降大约0.5英寸,如由距离450所示。凹陷区域438和440通常从顶面420下降大约1英寸,如由距离452所示。平坦表面420和418与凹陷区域430、432、434、436、438和440的组合提供准平坦的地板部段。在此使用的术语“准平坦的地板部段”定义为这样的地板部段:其对于支承于其上的物体起到平坦地板部段的作用,但具有一些高度变化。比如,放在地板组件230的区域460(见图2)中的乘客的脚将提供地板组件230为平坦地板(比如摇摆极小)的印象,即使操作员所穿鞋子的部分放置在凹陷区域434上也是如此。示范性高度变化可为:用于引导流体的凹陷区域,比如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凹陷区域430、432、434、436、438和440;抓脚部件,比如踏面;由于地板部段重叠而产生的高度变化;凹凸标志;有纹理的表面;从一侧到另一侧的整个表面中的冠状(crown)、及其它引起高度变化的特征。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接受的高度变化为至多1英寸。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冠状表面的可接受斜率为0.04,大致对应于在24.2英寸(距离462)的延展上有1英寸(距离452)的下降。
返回图5和6,传动系350包括发动机进气系统500和CVT冷却/进气系统502。参照图6,发动机进气系统500包括具有进气口506的进气壳体504。空气通过进气口506进入进气壳体504,并传输至联接于进气壳体504的空气导管508。空气导管508的另一端联接到空气滤清器壳体510,空气滤清器壳体510容纳空气滤清器以从空气中过滤灰尘及其它微粒。空气滤清器壳体510包括联接到发动机356的空气导管512,空气导管512将空气传输至发动机356的进气口514用于燃烧。可选择地,在空冷发动机的情况下,空气的一部分可传输至发动机内的冷却系统以冷却发动机。来自发动机356的排气通过排气系统516排出。
参照图7,进气壳体504定位在操作员区域120的前方,并联接到车架112的第一上部部分210。第一支架520联接到进气壳体504 的顶部部分上,并联接到第一上部部分210的第一横向构件522上。第二托架524联接到进气壳体504的下部部分上,并联接到第一上部部分210的第二横向构件526上。
参照图12和12A,进气口506(图6)的正面大致沿方向530。空气滤清器可定位在进气壳体504内或联接到进气壳体504上,以在空气进入空气导管508之前过滤空气。空气导管508从进气壳体504向下延伸、在车架纵梁200之间的操作员区域120下方并在地板组件230下方延伸(见图11),然后向上到达空气滤清器壳体51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进气壳体504定位在大致与平面250成一直线的高度处(见图12A)。
返回图5,CVT进气系统502包括具有进气口542的进气壳体540。进气口542的正面大致沿方向532(见图12A)。空气滤清器可定位在进气壳体540内或联接在进气壳体540上。进气壳体540联接到空气导管544上,空气导管544在进气口546联接到发动机356上。如图13所示,空气进入内燃发动机356的内部548,并通过发动机356的排气口550排出。发动机356的输出轴566还穿过排气口,并联接到驱动构件370。然后,空气通过壳体360的基体部分554内的进气口552进入壳体360的内部558。壳体360的内部558由壳体360的基体部分554和可卸盖556限定边界。内部558内的空气冷却CVT部件,特别是(见图1)驱动构件370、从动构件372和带374,然后通过可卸盖556中的流体导管560(见图5)排出壳体360。排气导管或通道562(见图5)联接到流体导管560。排气导管562具有排气口564(见图12),来自内部558的废气通过排气口564传输至大气。
参照图12和12A,进气壳体540联接到操作员区域120的后壁570。后壁570从座椅122延伸到地板组件230。进气壳体540的顶部部分大致位于驾驶员侧杯架240的顶面260的高度处。由平面572表示的进气口542的中心低于平面250,并高于地板组件230。在一个实施例中,平面572比平面250低大约9.2英寸。
参照图8,示出后壁570的背面。后壁570包括多个开口580,来自操作员区域120的空气能够通过开口580穿过后壁570并通过进气口542进入进气壳体540内。后壁570还包括支承582,支承582 包括容纳舌片586的两个开口584。进气壳体540上的顶部舌片588包括与后壁570内的开口590对齐的开口。紧固件将顶部舌片588联接到后壁570上。为了将进气壳体540装配到后壁570上,将舌片586放置在开口584内,然后用紧固件将顶部舌片588固定到后壁570上。
进气壳体540的进气口542定位成比座椅122低,并大致与座椅122的前部平面242对齐。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从进气口542到进气口552行进大约3.25英尺(1英尺=0.3048米)。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从进气口542到进气口552行进至多大约3.25英尺。使从进气口542到进气口552的距离大约为3.25英尺会引起对CVT358的冷却的改善。在一个例子中,CVT358在操作期间的温度大约为250-270华氏度。
虽然已说明本发明具有示范性设计,但是,本发明可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作进一步的修改。比如,地板500可包括直立突出部而非搁脚空间,驾驶员脚跟的一部分可接合抵靠于该直立突出部。该突出部可以为三角形或金字塔形,或可采用其它形式。因此,本申请意在覆盖利用其一般原理的本发明的任意变化、应用或改进。另外,本申请意在覆盖偏离本公开但落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已知或惯用技术范围内的方案。
Claims (16)
1.一种车辆(100),包括:多个接地构件(102、104),所述多个接地构件(102、104)包括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和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车架(112),所述车架(112)由所述多个接地构件支承;CVT(358),所述CVT(358)由所述车架支承并包含在CVT壳体(360)内;原动机(352),所述原动机(352)由所述车架支承并通过所述CVT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为所述车辆的运动提供动力;和操作员区域(120),所述操作员区域(120)由所述车架支承并定位在所述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与所述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之间,所述操作员区域包括并排座椅(122)和后壁(570),所述后壁(570)定位成与所述座椅相邻并位于所述座椅下方、且位于所述原动机前方,所述车辆的特征在于,CVT冷却系统(502)与所述CVT壳体的内部流体地连通并具有:进气口(542),所述进气口定位在所述CVT的前方并与所述后壁相邻,以将空气从所述操作员区域通过所述后壁吸入到所述CVT壳体的内部;以及排气通道(562),所述排气通道(562)与所述CVT壳体流体地连通并包括定位在所述进气口后方的排气口(56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操作员区域包括操作员控制器(130),所述操作员控制器(130)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多个接地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原动机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CVT冷却系统的所述进气口(542)定位成比所述座椅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CVT冷却系统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操作员区域的所述座椅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大致与所述座椅的前部平面(252)对齐。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进气壳体(540)内,所述进气壳体(540)联接到所述操作员区域的所述后壁(570)上,所述后壁具有靠近所述进气壳体定位的至少一个开口(580),使得来自所述操作员区域的空气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和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进气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所述排气口定位成比所述CVT冷却系统的所述进气口低。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CVT冷却系统从所述进气口到所述CVT壳体的内部的长度为3.25英尺。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CVT冷却系统从所述进气口到所述CVT壳体的内部的长度为至多3.25英尺。
10.一种冷却多功能车辆(100)的CVT(358)的方法,所述多功能车辆(100)包括操作员区域(120),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具有并排座椅(122)和后壁(570)的所述操作员区域,所述后壁(570)定位成与所述座椅相邻并位于所述座椅下方;
提供穿过所述后壁的至少一个开口(580);
将所述CVT定位在CVT壳体(360)内;
设置具有进气口(542)和流体导管(544)的冷却系统(502),所述CVT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冷却系统的所述流体导管流体地连通;
将所述进气口定位成与所述开口(580)相邻,以通过所述开口将空气从所述操作员区域吸入到所述冷却系统的所述流体导管内,以及
将与所述CVT壳体流体连通的排气导管(562)的排气口(564)定位成比所述进气口低。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进气壳体(540)内,所述进气壳体(540)的内部与所述冷却系统的所述流体导管流体地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进气壳体定位在设置于所述操作员区域中的座椅(122)的下方;
将所述进气壳体联接到所述操作员区域的后壁(570)上;以及
在所述操作员区域的所述后壁中设置至少一个开口(580),来自所述操作员区域的空气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并进入所述进气壳体的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进气壳体联接到所述后壁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进气壳体的舌片(586)定位在所述后壁的对应开口(584)中和用紧固件将所述进气壳体固定到后壁上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以下步骤:将所述进气口定位成使得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多功能车辆的中央纵向平面(272)相交。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以下步骤:将所述进气口定位成使得所述进气口从所述操作员区域的、位置比所述操作员区域的座椅低的区域吸入空气。
16.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气从所述进气口到所述CVT壳体的流体进口行进至多3.25英尺的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317,298 US8157039B2 (en) | 2008-12-22 | 2008-12-22 | Vehicle |
US12/317,298 | 2008-12-22 | ||
PCT/US2009/067513 WO2010074990A2 (en) | 2008-12-22 | 2009-12-10 | Vehic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K1163611A1 true HK1163611A1 (zh) | 2012-09-14 |
HK1163611B HK1163611B (zh) | 2015-08-07 |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9330456B9 (en) | 2015-10-08 |
BRPI0923407A2 (pt) | 2016-01-05 |
CN102256825B (zh) | 2014-09-10 |
US20100155170A1 (en) | 2010-06-24 |
CN102256825A (zh) | 2011-11-23 |
WO2010074990A3 (en) | 2010-08-19 |
ZA201104676B (en) | 2012-03-28 |
US8157039B2 (en) | 2012-04-17 |
AU2009330456B2 (en) | 2015-05-07 |
WO2010074990A2 (en) | 2010-07-01 |
EP2373515A2 (en) | 2011-10-12 |
EP2373515B1 (en) | 2013-02-27 |
CA2746655C (en) | 2017-08-15 |
MX2011006240A (es) | 2011-06-28 |
ES2401599T3 (es) | 2013-04-23 |
AU2009330456A1 (en) | 2011-07-21 |
CA2746655A1 (en) | 2010-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56825B (zh) | 车辆 | |
CN102083679B (zh) | 车辆 | |
US20220169326A1 (en) | Side-by-side vehicle | |
US10011189B2 (en) | Side-by-side ATV | |
CN101878146B (zh) | 并排式全地形车辆 | |
KR102101647B1 (ko) | 궤도식 전-지형 만능차량 | |
AU2014274217B2 (en) | Side-by-side utility vehicle | |
US20180178677A1 (en) | Vehicle | |
US20160288686A1 (en) | Side-by-side vehicle | |
HK1163611B (zh) | 車輛 | |
HK1157294B (zh) | 車輛 | |
JP2022169334A (ja) | 多目的車両 | |
JPH02169330A (ja) | 車輌 | |
JP2024070660A (ja) | 作業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C | Patent ceased (i.e. patent has lapsed due to the failure to pay the renewal fee) |
Effective date: 2018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