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205050U - 自行车涨闸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涨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87205050U CN87205050U CN 87205050 CN87205050U CN87205050U CN 87205050 U CN87205050 U CN 87205050U CN 87205050 CN87205050 CN 87205050 CN 87205050 U CN87205050 U CN 87205050U CN 87205050 U CN87205050 U CN 872050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lock
- support plate
- rises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制动的涨闸,其闸壳采用钢板整体拉伸而成,闸壳两端直径减小,闸片为整体压铸而成的截面呈“T”型的整体部件,并改进传统的固定轴为补偿轴。此结构使涨闸的重量减轻,体积减小、加工简便、成本降低、制动性能好,有良好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自行车涨闸,这种涨闸可以用于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的制动。
自行车的制动装置是前后闸,它的作用就是当自行车在行骑中可根据骑车者的意愿随时将自行车减低车速和紧急停车。车闸根据制动作用的位置分为轮缘闸和轮毂闸两大类,涨闸属轮毂闸类,涨闸通过手动操作机构使圆弧形闸皮发生径向涨开运动,并与装在轴身上的涨闸盒的内径表面全部接触摩擦,从而起到制动作用。
现有的涨闸从结构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市售的上海自行车厂产品,其涨闸的闸壳分别由涨闸盒和轴身两部分组成,二者通常铆合在一起,故涨闸盒与轴身联接处有一接缝,容易生锈,防水性差,闸壳体积较大,涨闸盒一端内径为90毫米;其闸片用双“┐”型冲压件焊接或铆接成一体,由于锈蚀及对位不准,废品较多,而且“┐”型冲压件要经过五道工序冲成,工艺复杂,材料利用率低;其支板盖分别由支板和闸盒盖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偏心轴及固定轴末端的螺钉连成一体,故支板和闸盒盖的合缝处因相互重合无法清洗,容易受水淋而锈蚀;由于固定轴是紧固在闸盒盖上的,其制动是通过偏心轴的扭转而将两个闸片撑开,故只有偏心轴处的闸皮与闸盒内径表面接触发生摩擦,而大部分的闸皮并没有与闸盒内径接触起到制动作用。因此,其制动性能较差。另一种为市售的天津自行车厂产品,支板、闸盒盖、闸片、摆轴臂及闸片的制动状态与上海自行车厂的产品相同,但其将涨闸盒与轴身合为一体,为整体拉伸而成,其闸盒的内径仍为90毫米,小端的外径由24毫米扩孔至32毫米,这种结构克服了上海涨闸轴身与涨闸盒接缝处易生锈、防水性差的缺点,然而仍存在体积过大,本体过重,通用性差,不能适用于小轮径车型,成本较高,制动性能不好等问题,且因扩孔而使工艺复杂,同心度不易达到要求,影响产品的精度。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具有良好制动性能的涨闸,并使其重量减轻,体积缩小,外形小巧美观,加工简便,成本低廉,防水性好,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广泛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制动的涨闸,涨闸包括一个两端具有大小不同直径的闸壳。闸壳是一个整体部件,其大端的内径在65-80毫米之间,其小端的外径在16-24毫米之间,在闸壳的大端内有一个与其同心的左轴帽,其外的支板盖是由闸盒盖与支板合成一体的整体部件。在支板盖里面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圆弧形粘或铆有闸皮的闸片,闸片是截面呈“T”型的整块,两个闸片的下端端面对靠在补偿轴上,补偿轴末端通过支板盖上的孔,该孔的孔径大于补偿轴末端的直径,补偿轴可在支板盖内作局部活动,闸片的上端端面对靠在偏心轴上,偏心轴在套管内能自由转动,偏心轴露在支板盖外面的部分与摆轴臂的一端相联,摆轴臂的另一端与闸把操纵机构联接,在闸壳的小端有一个与其配合的花盘,在花盘与左轴帽内各有一个轴碗,轴碗内有滚珠,轴碗外有防尘盖。
本实用新型的涨闸,在支板盖内侧有两根以使补偿轴复位的补偿弹簧,补偿弹簧固定在补偿垫板上,补偿垫板固定在支板盖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涨闸,在摆轴臂处有复位弹簧,在支板盖上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涨闸,由于闸壳为一整体部件,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闸壳两端直径的减小,提高了拉伸工艺性,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电镀面积,降低了成本;由于闸片为压铸成型的整块,简化了工艺,使闸片一次成型,成品率高,并使重量减轻,且本实用新型的闸片还能与摩托车闸片通用,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由于支板盖将闸盒盖和支板合为一体,节省了材料,减少了三道工序及电镀面积;本实用新型的涨闸,将现有技术的固定轴改进为补偿轴,而固定轴与补偿轴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固定不动的,只有局部闸皮起到制动作用;后者可在支板盖内作局部活动,在制动时,随着偏心轴的扭转,偏心轴处的闸片径向涨开,当此处闸片上的闸皮与闸壳内径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达到最大之后,迫使补偿轴移位,使两个半圆形闸片沿径向方向向四周涨开,从而使全部闸皮与闸壳大端内径表面均匀接触,大大增加了产生摩擦的接触面,由此显著提高了涨闸的制动性能。
补偿弹簧与复位弹簧的作用是使补偿轴的摆轴臂在完成制动动作后使其回复原位。当制动时,限位块可限制摆轴臂摆动的位置,使其不致于超过摆动极限。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涨闸正视图
图2涨闸结构纵剖图
图3涨闸闸片正视图及A-A剖视图
图4涨闸补偿装置正视图及A-A剖视图
图5涨闸前支板盖正视图
在图1中,表明涨闸的支板盖(9)固定在自行车本身的前叉或后平叉上,也可理解为此涨闸可使用于各种结构方案,摆轴臂(12)与闸把操纵机构联接,闸壳大端的法兰盘上有条孔,用于安装自行车的辐条,支板盖上有一个限位块(15),摆轴臂上有一个复位弹簧(20)。
在图2中,闸壳(5)是由钢板整体拉伸而成,其大端的内径为70毫米,其小端的外径为18毫米,闸壳的中心有长中心孔,以容纳延伸出的轴(16),花盘(2)与闸壳的小端相配合,花盘上有条孔,用以固定辐条,左轴帽(6)通过压配合固定在闸壳的大端内,且与其同心,在花盘(2)和左轴帽(6)中各有一个轴碗(3),轴碗内可容纳复数个滚珠(4),其外各有一个防尘盖(1),以使滚珠密封,滚珠由轴承定位架隔开,以部分地减少滚珠间的相互摩擦,提高灵敏度,也给装配带来方便,轴承定位架先于滚珠放在轴碗中,定位架有相应数量的孔容纳滚珠,由此定位轴承和提供自润滑,支板盖(9)里面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圆弧形闸片(13),补偿轴(8)末端通过孔(17),补偿垫板(19)固定在支板盖内侧,在两个相对的涨闸片之间,用两个螺旋弹簧(7)拉紧,使涨闸片的端面紧贴在偏心轴(10)和补偿轴(8)上,偏心轴在支板盖的套管(11)内能自由转动,偏心轴露在支板盖外面的部分与涨闸的摆轴臂(12)相连,两端带有螺纹的轴(16)由闸壳(5)的中心孔插入,两端各加一个轴档固定,以免轴横向移动,轴档外用锁母、垫圈、螺帽紧固,用任何已知可行的支承方法来支承轴(16)。
图3中的闸片(13)是用铸铝等有色金属整体压铸成型的,闸片的横截面呈“T”型,闸皮(14)由弹性材料如含有耐磨和产生摩擦材料的橡胶、石棉和酚醛或任何通常用于闸皮结构的适宜材料构成。
图4为涨闸补偿装置,补偿垫板(19)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在支板盖(9)内侧,补偿垫板上有冲出的四个齿,以固定补偿弹簧(18),补偿轴(8)末端通过孔(17),其铆接在补偿轴垫圈(21)上,补偿轴及垫圈可在孔(17)内活动。
图5为钢板整体冲压成型的前支板盖(9),支板盖上有两条加强筋,支板盖上的中心孔、偏心轴孔与补偿轴孔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其中补偿轴孔(17)为长形孔,以使补偿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活动,限位块(15)与支板盖为一整体冲压部件,前支板盖固定于自行车的前叉上。
当自行车在行骑状态时,偏心轴(10)的位置是使闸闸片的上端因受弹簧的拉力收缩到最小直径,涨闸皮(14)与闸壳(5)大端内径表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闸壳得随车轮自由旋转,当制动时,骑车者握紧闸把,涨闸摆轴臂(12)受操纵机构拉紧带动偏心轴(10)扭转,偏心轴将两个闸片(13)撑开,当偏心轴处的闸皮与闸壳大端内径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后,迫使补偿轴(8)移位,以使全部闸皮(14)与闸壳大端内径表面接触,此时摩擦力最大,亦产生最佳制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每付涨闸减少了500克左右的重量,总体积减少了30cm3,自行车向轻量化发展是世界自行车工业的趋势,由于涨闸重量的降低必将大大降低自行车的自重,减少骑行阻力,扩大骑行范围;由于涨闸体积的缩小,只要改变花盘的条孔数,即可适用于各种不同轮径的车型,有良好的通用性;由于结构工序的改变,使加工精度改善,防水性能好,并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涨闸,全国每年仅这一项在生产上便可节约资金数百万元,节约钢材近7000吨。本实用新型的涨闸,外形小巧美观,加工简便,制动性能好。
Claims (3)
1、一种用于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制动的涨闸,包括一个两端具有大小不同直径的闸壳(5),在闸壳的大端内有一个与其同心的左轴帽(6),其外有一个闸盒盖通过支板紧固在前叉或后平叉上,在闸盒盖里面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圆弧形的粘或铆有闸皮(14)的闸片(13),两个闸片的下端端面对靠在补偿轴(8)上,上端端面对靠在偏心轴(10)上,偏心轴在套管(11)内能自由转动,偏心轴露在闸盒盖外面的部分与摆轴臂(12)的一端相联,摆轴臂的另一端与闸把操纵机构联接,在闸壳的小端有一个与其配合的花盘(2),在花盘与左轴帽内各有一个轴碗(3)。轴碗内有滚珠(4),轴碗外有防尘盖(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为:闸壳(5)是一个整体部件,其大端的内径在65-80毫米之间,小端的外径在16-24毫米之间,闸片(13)是截面呈“T”型的整块,支板盖(9)为闸壳盖和支板合成一体的整体部件,补偿轴(8)末端通过支板盖(9)上的孔(17),孔(17)的孔径大于补偿轴末端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闸,其特征为在支板盖内侧有两根以使补偿轴复位的补偿弹簧(18),补偿弹簧固定在补偿垫板(19)上,补偿垫板固定在支板盖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涨闸,其特征为在摆轴臂(12)处有复位弹簧(20),支板盖(9)上有限位块(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87205050 CN87205050U (zh) | 1987-05-23 | 1987-05-23 | 自行车涨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87205050 CN87205050U (zh) | 1987-05-23 | 1987-05-23 | 自行车涨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87205050U true CN87205050U (zh) | 1987-12-30 |
Family
ID=482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87205050 Withdrawn CN87205050U (zh) | 1987-05-23 | 1987-05-23 | 自行车涨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8720505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43C (zh) * | 1992-03-23 | 1999-11-10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制动装置 |
CN106090226A (zh) * | 2016-08-12 | 2016-11-09 | 上海百顺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毂闸偏心凸轮的防尘装置 |
-
1987
- 1987-05-23 CN CN 87205050 patent/CN8720505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43C (zh) * | 1992-03-23 | 1999-11-10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制动装置 |
CN106090226A (zh) * | 2016-08-12 | 2016-11-09 | 上海百顺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毂闸偏心凸轮的防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60274C (zh) | 自行车用链轮 | |
US7338059B2 (en) | Bicycle drive unit | |
US5366233A (en) | Wire form steering arm link | |
US20150041234A1 (en) | Electric drive for bicycles | |
WO2014073353A1 (ja) | アルミ製ステアリングナックル | |
CN205186403U (zh) | 两轮车及其车架、集成底架、底架主体 | |
US3758129A (en) |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s | |
CN105346668B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后轴组件 | |
CN87205050U (zh) | 自行车涨闸 | |
CN105270528A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集成底架 | |
CN110789610A (zh) | 汽车后转向节 | |
CN205186463U (zh) | 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后轴组件 | |
CN85202901U (zh) | 自行车胀闸 | |
CN2705324Y (zh) | 镶铸有钢内套的耐用型车轮 | |
CN201777075U (zh) | 车轮 | |
CN215043087U (zh) | 一种高强度汽车转向节叉 | |
EP1733957B1 (en) | Roller brake mounting adapter | |
CN101788027A (zh) | 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 | |
CN203020485U (zh) | 用于将摩托车转变为机动化三轮车的底盘 | |
CN205186464U (zh) | 两轮车、三轮车及其车架、非驱动轮组件、车轮用的轮叉 | |
CN220842842U (zh) | 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碟式制动系统 | |
CN105346669B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轮组 | |
CN115158261B (zh) | 一种车用abs系统 | |
CN211918916U (zh) | 一种新型电动轻便摩托车 | |
CN219544441U (zh) | 一种重型独立悬架轮边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