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5020Y - 一种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935020Y CN2935020Y CN 200620017225 CN200620017225U CN2935020Y CN 2935020 Y CN2935020 Y CN 2935020Y CN 200620017225 CN200620017225 CN 200620017225 CN 200620017225 U CN200620017225 U CN 200620017225U CN 2935020 Y CN2935020 Y CN 293502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compressor
- air
- conditioning system
- control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控制电路;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依次管路连接;冷凝器由管路连接于压缩机与储液干燥器之间;控制电路包括A/C控制模块、水温传感器;冷凝器包括主冷凝器、副冷凝器,二者并联或串联。由于增设了副冷凝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上时,可根据整车热负荷的情况,切断或打开副冷凝器,改变冷凝器的换热能力,保证整车制冷效果依然可以达到较佳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使用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汽车行业内,一般而言,在空调系统的设计当中,为了保证整车空调系统制冷效果良好,工作状态稳定,特别是考虑到空调系统的冷凝器,由于其安装环境恶劣和容易受污染等特点,其设计换热能力应比理论值大一定的系数。一般设计冷凝器要求换热能力应为Qk=Qo+N≈mQo
其中Qk-冷凝器的热负荷,单位为W;
Qo-蒸发器的热负荷,亦即制冷量,单位为W;
N-压缩机消耗的功率,单位为W;
m-负荷系数,m=1.2~1.3
现有技术的空调系统请参考图3所示,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冷凝器风扇4、储液干燥器8、膨胀阀9、蒸发器10。在实际设计中,按照经验,一般冷凝器2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换热能力应为压缩机1转速1800rpm时制冷量的2.0-2.5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整车在热负荷过大时,比如高温长时间怠速.乘员过多或冷凝器使用时间过长后,换热能力自然的衰减等情况,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良好。但这样设计的结果是整车空调系统在热负荷不足时,比如阴雨天气、高速行驶、发动机水温低等情况下,打开空调系统,会出现系统的高、低压压力过低。制冷剂在蒸发器10内不能完全蒸发,会有液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内流出的现象,这时就会出现蒸发器出现结冰,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压缩机冰堵,整个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比如当车内湿度较大,前风档有雾情况下打开空调,或在环境温度不高且高速行驶的条件下打开空调系统,这时整车热负荷不大,在这样的条件下运行空调,有时会有系统内高、低压压力过低的情况出现,有时低压侧的绝对压力会小于200kPa,这时,由于制冷剂温度过低,有可能会造成:1、蒸发器结冰,空调系统送风不畅,制冷效果不好;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压缩机冰堵,整个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2、制冷剂蒸发不完全,可能有液态的制冷剂进入到压缩机内,形成液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的空调系统,该系统自动适应热负荷的变化,保证制冷效果,提高空调系统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控制电路;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依次管路连接;所述冷凝器由管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与储液干燥器之间;所述控制电路包括A/C控制模块、水温传感器;所述冷凝器包括主冷凝器、副冷凝器,二者并联或串联。
上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执行阀,与副冷凝器串联构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所述主冷凝器并联;该执行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冷凝器风扇包括主冷凝器风扇、副冷凝器风扇,分别设置于主冷凝器、副冷凝器内,其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或上述的空调系统,所述冷凝器包括主冷凝器、副冷凝器,二者串联;所述冷凝器风扇包括主冷凝器风扇、副冷凝器风扇,分别设置于主冷凝器、副冷凝器内,其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上述的空调系统,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三态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与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分别管路连接,其控制端与所述A/C控制模块电连接。
上述的空调系统,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中,与所述A/C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该压力传感器的采集的压力值,控制所述执行阀的通断。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带来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增设了副冷凝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上时,可根据整车热负荷的情况,切断或打开副冷凝器,改变冷凝器的换热能力,保证整车制冷效果依然可以达到较佳状态;2)通过低压侧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保证系统压力在一个可靠的范围内,不会出现由于蒸发器换热不畅、蒸发器热敏电阻失效等原因造成的蒸发器结冰现象发生,从而杜绝压缩机液击现象发生,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系统实施例一的电控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系统压力区域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系统实施例二的冷凝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例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1、主冷凝器2、副冷凝器3、主冷凝器风扇4、副冷凝器风扇5、三态压力开关6、电磁阀7、储液干燥器8、膨胀阀9、蒸发器10和压力传感器11;本例相关的控制电路请参考图2所示,包括:A/C控制模块12、空调继电器13、高速继电器14、低速继电器15、副风扇继电器16、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7、水温传感器18、暖风开关19、暖风电机20和A/C开关21。
请参考图1所示,制冷压缩机作用是维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冷凝器分为明显独立的主冷凝器2、副冷凝器3,还有与冷凝器相对应的主冷凝器风扇4和副冷凝器风扇5,风扇的运转是由A/C控制模块来控制。其中,主冷凝器风扇4采用双速风扇,可以高、低两种速度运转,副冷凝器风扇5为单速风扇;在副冷凝器入口端加设一个可根据A/C控制模块的要求,起打开或关闭作用的执行阀即电磁阀7。储液器8通过管路连接在冷凝器的出口,起干燥和过滤制冷剂内水分和杂质;膨胀阀9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量;蒸发器10用于进行热交换。
请结合图1、图2所示,在压缩机1与冷凝器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三态压力开关6,它的作用是监控空调系统高压侧的压力,当系统内的绝对压力P在0.296Mpa≤P≤3.5Mpa时,空调系统可以正常开启,当压力不符合要求时,即使提出开启请求,A/C控制模块也拒绝空调运行。当绝对压力P在0.296Mpa≤P≤1.5Mpa时,主冷凝器风扇低速运转,当绝对压力P在1.5Mpa≤P≤3.5Mpa时,主冷凝器风扇高速运转,此时副冷凝器风扇也同时运转。在压缩机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将感受到的压力以电压或电流信号提供给A/C控制模块12。当控制模块检测到系统低压侧的绝对压力P在0.150Mpa≤P≤0.300Mpa时,控制模块将切断电磁阀7,即切断副冷凝器3,减少冷凝器的换热量;当P>0.300Mpa时,打开电磁阀7,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量;当系统低压侧的绝对压力P≤0.150Mpa时,控制模块将切断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使空调系统不工作。
工作过程:
在本例中,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从压缩机1排出后进入冷凝器,由于冷凝器周围温度比制冷剂的温度低,于是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并放出大量的热。这时制冷剂的绝对压力较高,一般超过1.0Mpa,经过通过贮液干燥器8将液态制冷剂过滤,干燥贮存,然后再输送入蒸发器10;液态制冷剂在进入蒸发器10之前,得经过感温膨胀阀9的调节,以控制进入蒸发器的10流量以配合蒸发器的需求量;由于膨胀阀9限制冷剂的流量,因此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装置后体积变大,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雾状(细小液滴)排出膨胀装置。制冷剂在经过蒸发器后,因此时制冷剂沸点远低于蒸发器内温度,故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又进入压缩机。再由压缩机吸回再压缩再重复整个循环系统。
在制冷剂循环过程工程中,控制电路是这样工作的:
空调系统的A/C控制模块为空调系统的控制中心,与之相连的传感器包括发动机水温传感器18、蒸发器温度传感器17、低压侧压力传感器11、高压侧三态压力开关6、暖风开关19、AC开关21等等;与A/C控制模块相连接的执行器包括压缩机1、电磁阀7、主冷凝器风机41、副冷凝器风机51、暖风电机20、高速继电器14、低速继电器15、副冷凝器风扇继电器16等。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当A/C控制模块检测到高压绝对压力过高(大于3.5Mpa)或过低(小于0.296Mpa)时,空调将不能启动。当高压绝对压力P在0.296Mpa≤P≤1.5Mpa时,主冷凝器风扇低速运转,当绝对压力P在1.5Mpa≤P≤3.5Mpa时,主冷凝器风扇高速运转,此时副冷凝器风扇也同时运转。在压缩机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1将感受到的压力以电压或电流信号提供给A/C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检测到系统低压侧的绝对压力P在0.150Mpa≤P≤0.200 Mpa时,控制模块开始关闭电磁阀7,切断副冷凝器3,以减少冷凝器的换热量;当P>0.300Mpa时,打开电磁阀7,副冷凝器3工作,以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量;当系统低压侧的绝对压力P≤0.150Mpa时,控制模块将切断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使空调系统不工作。
实施例二:本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请参考图4所示,冷凝器的结构为在一个总成中划分出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主冷凝器2与副冷凝器3,在主冷凝器2的入口端201后并联电磁阀7,电磁阀7再连接副冷凝器入口端301,主冷凝器2出口端202、副冷凝器3出口端302由管路连接至储液干燥器8的入口端。冷凝器风扇采用单个风扇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对本请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能有许多变型,比如:风扇的设计,比如主冷凝器风扇,可以选用双速风扇,也可以选用单一转速的风扇。电磁阀可以用通断式,也可以选用开度从0~全开连续线性变化的阀体。
主副冷凝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并联方式,也可以设计成串联方式,此时,可以不需要电磁阀来控制冷凝器换热量的大小,可改用副冷凝器风扇来控制冷凝器换热量的大小,比如说,当高压区压力高时,副冷凝器风扇工作,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量;当高压区或低压区压力降低时,副风扇停止工作,此时,副冷凝器仅仅相当于一个较长的管子而已。
风扇的开启是将系统内的压力信号传递给A/C控制模块,再由模块控制风扇继电器线圈的通断来完成的,压力值的设定可根据不同的系统有所不同。
Claims (6)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控制电路;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依次管路连接;所述冷凝器由管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与储液干燥器之间;所述控制电路包括A/C控制模块、水温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包括主冷凝器、副冷凝器,二者并联或串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执行阀,与副冷凝器串联构成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所述主冷凝器并联;该执行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包括主冷凝器、副冷凝器,二者串联;所述冷凝器风扇包括主冷凝器风扇、副冷凝器风扇,分别设置于主冷凝器、副冷凝器内,其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风扇包括主冷凝器风扇、副冷凝器风扇,分别设置于主冷凝器、副冷凝器内,其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三态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与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分别管路连接,其控制端与所述A/C控制模块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中,与所述A/C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该压力传感器的采集的压力值,控制所述执行阀的通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17225 CN2935020Y (zh) | 2006-07-24 | 2006-07-24 | 一种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017225 CN2935020Y (zh) | 2006-07-24 | 2006-07-24 | 一种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935020Y true CN2935020Y (zh) | 2007-08-15 |
Family
ID=3835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017225 Expired - Lifetime CN2935020Y (zh) | 2006-07-24 | 2006-07-24 | 一种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935020Y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6069B (zh) * | 2008-11-28 | 2012-04-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调速装置、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调速方法 |
CN102837576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应高温地区的汽车空调系统 |
CN105758044A (zh) * | 2016-03-01 | 2016-07-1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系统 |
CN106956567A (zh) * | 2017-05-09 | 2017-07-18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可驻车使用的车载空调制冷系统 |
CN108507218A (zh) * | 2018-05-10 | 2018-09-07 | 谈达伟 | 一种可变体积的新型制冷系统 |
CN109724193A (zh) * | 2019-01-18 | 2019-05-07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空调 |
WO2019120170A1 (zh) * | 2017-12-22 | 2019-06-2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14322344A (zh) * | 2021-12-20 | 2022-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制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US20220136740A1 (en) * | 2019-03-28 | 2022-05-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CN115334825A (zh) * | 2021-05-10 | 2022-11-11 |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机架的模块化冷却单元和先进分配硬件 |
CN115751457A (zh) * | 2022-11-10 | 2023-03-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 |
-
2006
- 2006-07-24 CN CN 200620017225 patent/CN293502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56069B (zh) * | 2008-11-28 | 2012-04-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调速装置、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调速方法 |
CN102837576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应高温地区的汽车空调系统 |
CN102837576B (zh) * | 2012-09-26 | 2015-02-25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应高温地区的汽车空调系统 |
CN105758044A (zh) * | 2016-03-01 | 2016-07-1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系统 |
CN106956567A (zh) * | 2017-05-09 | 2017-07-18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可驻车使用的车载空调制冷系统 |
WO2019120170A1 (zh) * | 2017-12-22 | 2019-06-2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8507218A (zh) * | 2018-05-10 | 2018-09-07 | 谈达伟 | 一种可变体积的新型制冷系统 |
CN109724193A (zh) * | 2019-01-18 | 2019-05-07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空调 |
US20220136740A1 (en) * | 2019-03-28 | 2022-05-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
CN115334825A (zh) * | 2021-05-10 | 2022-11-11 |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机架的模块化冷却单元和先进分配硬件 |
CN114322344A (zh) * | 2021-12-20 | 2022-04-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制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15751457A (zh) * | 2022-11-10 | 2023-03-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35020Y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08973592B (zh) | 电动汽车温度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687233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 |
CN103256746A (zh)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 |
CN104654461A (zh) | 一种可连续制热化霜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229340A (zh) | 一种节能可调的旁通卸载列车空调系统 | |
CN113022261A (zh) | 一种电动车用热管理系统 | |
CN102767874A (zh) | 蓄冷式汽车空调系统 | |
CN109469953B (zh) | 宽温制冷除湿装置 | |
CN102121774A (zh) |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 |
CN112477554B (zh)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热泵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11591100A (zh) | 一种车辆、车辆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468120U (zh) | 一种具有电池热管理功能的热泵汽车空调 | |
CN103292510A (zh)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 |
CN111854215B (zh) | 热泵系统 | |
CN210309829U (zh) | 带除霜功能的电动汽车用热泵空调 | |
CN112092567A (zh) | 采用双旁通阀及电子膨胀阀的电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 |
CN202048636U (zh) | 蓄冷式汽车空调系统 | |
CN212124785U (zh) | 一种顶置多接口电池热集成热泵空调产品 | |
CN203489560U (zh) | 双系统热泵除霜装置 | |
CN211781572U (zh) | 一种低环温空气温湿度调节设备 | |
CN113418256A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5352248A (zh) |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08993449U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 |
CN208983678U (zh)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空调的热气旁通除霜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