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861559Y - 卧式旋转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卧式旋转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1559Y
CN2861559Y CN 200520048290 CN200520048290U CN2861559Y CN 2861559 Y CN2861559 Y CN 2861559Y CN 200520048290 CN200520048290 CN 200520048290 CN 200520048290 U CN200520048290 U CN 200520048290U CN 2861559 Y CN2861559 Y CN 286155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ap
oil
right cylinder
rotor
ben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482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易
高小军
刘春慧
唐亚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0482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6155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155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155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一横向布置的密闭壳体1,壳体内的电机部2和压缩部3,及油池44;所述曲轴左端部设有供油管43,该供油管一端伸入油池,另一端通过轴端腔H3与曲轴上的供油通道48相通,曲轴上设有与各需润滑部件相通的径向供油孔51;在转子近右缸盖一侧的端部设有一转子泵P,并在右缸盖33、转子22、电机轴与转子泵P之间形成一抽吸腔H1;左缸盖上的油槽45左端与轴端腔H3相连通,右端与内腔H2相连通,右缸盖上的油槽46左端与内腔H2相连通,右端与抽吸腔H1相连通;所述供油管、曲轴上的供油通道、各径向供油孔、转子泵及左、右缸盖上的油槽、轴端腔、内腔及抽吸腔,构成一完整的供油系统。

Description

卧式旋转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空调、冰箱、除湿等设备的旋转式压缩机,具体指一种电机与压缩泵横向布置的卧式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立式旋转式压缩机由于水平占用面积小,受力状况良好,润滑容易实现等特点,在房间空调器和除湿机领域占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当用于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受到限制的场合时,如用于汽车空调、冰箱冷柜等方面,要求卧式设计的压缩机。而且由于卧式压缩机重心低,噪音也小。但是卧式压缩机的润滑供油问题是个难题。
日本专利特开平5-280485提出一种卧式回转压缩机,采用叶片泵供油的方式,如图7所示。在密封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内置由具有驱动轴4’的转子22’和定子21’构成的电机2’,在长度方向另一侧内置由具有排气口35’、右缸盖32’和左缸盖33’以及气缸31’构成的压缩要素3’,驱动轴4’一端与壳体1’中的油池1c’连通,电机2’的曲轴上开有供油通孔42’,其开口部42d’与吸气腔51’的开口连通,并且设置了离心泵要素5’,该离心泵要素5’具有若干可从吸气腔51’向径向外方排气的通路52’。综上可见,该压缩机通过在转子的右端部设计离心泵,抽吸曲轴上的供油通孔42’中的气体,造成通孔中的压力低于壳体1’内的压力,从而使得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被从油地1c’抽吸到曲轴通孔42’中,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由各供油孔输送到各个润滑部位,多余的油通过曲轴通孔42’,最终由排出通路52’排出,汇入壳体内部下方的油池1c’。
该设计存在三个问题:1、由于转子22’前端部的离心泵5’的叶片54’是直叶片,仅靠离心力的作用将曲轴通孔42’中的气体排出,而且曲轴通孔42’中的气体随转子22’一起转动,曲轴通孔42’和离心泵相对静止,泵的抽吸作用被削弱,因此形成的压差有限;2、润滑油到达曲轴通孔42’后,仅靠离心力经相应的供油孔到达各润滑部位;3、只有一路润滑通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两路润滑通道、能保证足够的润滑供油量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并力求结构简单,部件少,成本低,工作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一横向布置的仅通过吸、排气管道与外界相通的密闭壳体1,设在壳体内部右侧的电机部2和左侧的压缩部3,以及壳体内部下方的润滑油油池44;所述电机部由定子21和转子22构成,所述压缩部由活塞31、气缸32、左、右缸盖34、33以及曲轴50构成;所述曲轴左端部设有供油管43,该供油管一端伸入所述油池中,另一端通过消音器42在曲轴左端部围成的轴端腔H3与曲轴上的供油通道48相通,曲轴上设有若干同时与该供油通道48及各需润滑部件相通的径向供油孔5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上靠近右缸盖一侧的端部设有一可以向径向或轴向排气的转子泵P,并在右缸盖33、转子22、电机轴与转子泵P之间形成一抽吸腔H1;在左、右缸盖上设有油槽45、46,左缸盖上的油槽45左端与所述轴端腔H3相连通,其右端与由活塞31、左、右缸盖34、33与曲轴50构成的内腔H2相连通,右缸盖上的油槽46左端与该内腔H2相连通,其右端与转子泵的抽吸腔H1相连通,所述供油管43、曲轴上的供油通道48、各径向供油孔51、转子泵P及左、右缸盖上的油槽45、46、所述轴端腔H3、内腔H2及抽吸腔H1,构成一完整的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润滑油在压差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两个通道对压缩机的各部位进行润滑,即使在低速运转时也能可靠供油,同时由于构成抽吸腔H1的右缸盖33相对于泵P是静止的,使得泵P的抽吸效果大大增强,从而保证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充分可靠的供油量,保证了压缩机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部件少,成本低,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压缩机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图1中转子泵的三维示意图;
图3图1中转子泵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右缸盖33和盖板25加强密封结构1示意图;
图5右缸盖33和盖板25加强密封结构2示意图;
图6盖板25的两部分形式示意图;
图7现有技术的卧式压缩机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部,3压缩部,21定子,22转子,23后平衡块,24泵叶片,25盖板,31活塞,32气缸,33右缸盖,34左缸盖,41曲轴偏心,42消音器,43供油管,44油池,45左缸盖油槽,46右缸盖油槽,47泵抽气通道,48曲轴供油通道,49泵排气通路,50曲轴,51径向供油孔,1D排气管,1S进气管,C1腔体,C2腔体,H1抽吸腔,H2内腔,H3轴端腔,P转子泵。
实施方式
现结合一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旋转压缩机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横向布置的密封壳体1内部的右侧配置由定子21和转子22构成的电机部2,在左侧配置由气缸32、右缸盖33、左缸盖34和内置在气缸32中的活塞31构成的压缩部3。曲轴50通过其偏心部41带动活塞31旋转,使由进气管1S进入的制冷剂气体在气缸32中实现压缩后排放到消音器42中,再通过气缸32上的气体通道,最后经由右缸盖33上的通孔排放到腔体C1中,再通过腔体C2由排气管1D排出壳体1,进入制冷系统。
在上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供油管43一端与油池44相通,另一端通过由消音器43密封的轴端腔H3与曲轴供油通道48相通,并通过曲轴50上的多个径向供油孔51与各润滑部位相通。供油通道48通过曲轴50上的抽气通道47与抽吸H1相通,以上通道构成气体和润滑油的通道一;左缸盖34上的油槽45一端与轴端腔H3相通,另一端和由活塞31、右缸盖33、左缸盖34以及曲轴50和曲轴偏心41构成的内腔H2相通,内腔H2再通过右缸盖上的油槽46和抽吸腔H1相通,构成气体和润滑油的通道二。在转子22靠近右缸盖33一侧的端部上,设置了从由转子22,曲轴50、泵P、右缸盖33和盖板25构成的抽吸腔H1中抽吸气体和润滑油的转子泵P。
转子泵P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在靠近右缸盖33的转子一端设置叶片24,叶片24靠近右缸盖33的一端用密封盖板25盖住。当转子22旋转时,抽吸腔H1中的气体或者润滑油通过排气通道49被排出到壳体1中。该转子泵的叶片24可以是一片或数片,叶片形状可以是直面或者为了增强抽吸作用而设计的曲面。
为了减小壳体内的流体通过盖板25内径和右缸盖33外径形成的间隙泄漏进抽吸腔H1,所述盖板25的内径嵌入右缸盖33的外径形成嵌入式结构,如图4;或在右缸盖上设一台肩33a,所述盖板与该台肩间保留较小间隙,形成台肩式结构的嵌入式,如图5。为了装配方便,盖板25由拼装成一体的两部分组成,如图6。
电机工作时,转子通过曲轴带动活塞作偏心转动,在气缸中压缩制冷剂气体;同时设置在转子端部的转子泵P跟着转子旋转,抽吸轴端腔H3、内腔H2、及抽吸腔H1中的流体,使得与上述腔体相通的空间的压力低于壳体压力,油池中的润滑油通过曲轴左端部的供油管进入轴端腔H3,然后分为两路对压缩机需要润滑的部位进行润滑:一路通过曲轴上的径向供油孔51进入压缩部各需润滑的部位,多余的润滑油通过转子泵P排出到油池44;另一路通过左缸盖上的油槽45进入由内腔H2,并从右缸盖上的油槽46进入转子泵的抽吸腔H1,最后由转子泵排出到油池,中途润滑了曲轴50和左、右缸盖34、33的接触部位、活塞31与曲轴偏心41及左、右缸盖34、33的接触部位。

Claims (5)

1.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一横向布置的仅通过吸、排气管道与外界相通的密闭壳体(1),设在壳体内部右侧的电机部(2)和左侧的压缩部(3),以及壳体内部下方的润滑油油池(44);所述电机部由定子(21)和转子(22)构成,所述压缩部由活塞(31)、气缸(32)、左、右缸盖(34)、(33)以及曲轴(50)构成;所述曲轴左端部设有供油管(43),该供油管一端伸入所述油池中,另一端通过消音器(42)在曲轴左端部围成的轴端腔(H3)与曲轴上的供油通道(48)相通,曲轴上设有若干同时与该供油通道(48)及各需润滑部件相通的径向供油孔(5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上靠近右缸盖一侧的端部设有一可以向径向或轴向排气的转子泵(P),并在右缸盖(33)、转子(22)、曲轴与转子泵(P)之间形成一抽吸腔(H1);在左、右缸盖上设有油槽(45)、(46),左缸盖上的油槽(45)左端与所述轴端腔(H3)相连通,其右端与由活塞(31)、左、右缸盖(34)、(33)与曲轴(50)构成的内腔(H2)相连通,右缸盖上的油槽(46)左端与该内腔(H2)相连通,其右端与转子泵的抽吸腔(H1)相连通,所述供油管(43)、曲轴上的供油通道(48)、各径向供油孔(51)、转子泵(P)及左、右缸盖上的油槽(45)、(46)、所述轴端腔(H3)、内腔(H2)及抽吸腔(H1),构成一完整的供油系统。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泵(P)的结构是在靠近右缸盖(33)的转子一端设置叶片(24),该叶片靠近右缸盖的一端有一密封盖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5)的内径嵌入右缸盖(33)的外径形成嵌入式结构,或在右缸盖上设一台肩(33a),所述盖板与该台肩间保留较小间隙,形成台肩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泵的盖板(25)由可拼装成一体的两部分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泵(P)的叶片(24)是一个或多个,其形状是直面或者具有可增强抽吸作用的曲面。
CN 200520048290 2005-12-30 2005-12-30 卧式旋转压缩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86155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48290 CN2861559Y (zh) 2005-12-30 2005-12-30 卧式旋转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48290 CN2861559Y (zh) 2005-12-30 2005-12-30 卧式旋转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1559Y true CN2861559Y (zh) 2007-01-24

Family

ID=3765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48290 Expired - Lifetime CN2861559Y (zh) 2005-12-30 2005-12-30 卧式旋转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61559Y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177A (zh) * 2010-12-27 2011-04-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封闭卧式喷油涡旋压缩机
CN102305208A (zh) * 2011-08-30 2012-01-04 刘明辉 往复式变速密封压缩机的油泵
CN102678573A (zh) * 2011-03-11 2012-09-19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排气结构
CN102758774A (zh) * 2012-06-21 2012-10-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03511227A (zh) * 2013-06-24 2014-01-1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103696966A (zh) * 2013-12-24 2014-04-02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曲轴及其旋转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03912493A (zh) * 2014-04-10 2014-07-0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CN103982438A (zh) * 2014-05-22 2014-08-1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05370566A (zh) * 2015-10-09 2016-03-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混输泵
WO2018137159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757470A (zh) * 2018-06-05 2018-11-0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上油组件及卧式压缩机
CN11031900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其供油密封结构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177B (zh) * 2010-12-27 2012-11-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封闭卧式喷油涡旋压缩机
CN102032177A (zh) * 2010-12-27 2011-04-2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封闭卧式喷油涡旋压缩机
CN102678573B (zh) * 2011-03-11 2015-10-2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排气结构
CN102678573A (zh) * 2011-03-11 2012-09-19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排气结构
CN102305208A (zh) * 2011-08-30 2012-01-04 刘明辉 往复式变速密封压缩机的油泵
CN102758774A (zh) * 2012-06-21 2012-10-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02758774B (zh) * 2012-06-21 2016-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用供油结构及采用该供油结构的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03511227A (zh) * 2013-06-24 2014-01-1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103511227B (zh) * 2013-06-24 2016-03-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103696966B (zh) * 2013-12-24 2015-12-02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曲轴及其旋转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03696966A (zh) * 2013-12-24 2014-04-02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曲轴及其旋转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03912493A (zh) * 2014-04-10 2014-07-0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CN103912493B (zh) * 2014-04-10 2017-01-2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CN103982438A (zh) * 2014-05-22 2014-08-1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03982438B (zh) * 2014-05-22 2016-02-17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105370566A (zh) * 2015-10-09 2016-03-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混输泵
CN105370566B (zh) * 2015-10-09 2017-12-0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混输泵
WO2018137159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31900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其供油密封结构
CN110319009B (zh) * 2018-03-30 2024-02-06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其供油密封结构
CN108757470A (zh) * 2018-06-05 2018-11-0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上油组件及卧式压缩机
CN108757470B (zh) * 2018-06-05 2024-02-23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压缩机的上油组件及卧式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913C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2861559Y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101004173A (zh) 无储液器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
JPH05231367A (ja) 横形多シリンダ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01237072Y (zh) 机油泵
CN109595161B (zh) 压缩机
CN206889250U (zh) 一种压缩机
CN110925211B (zh) 一种低背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
CN101469705A (zh) 旋叶压缩机
KR20040092381A (ko) 횡형 로터리 압축기
CN211950862U (zh) 一种低背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
CN207033738U (zh) 一种压缩机
CN211116581U (zh) 一种车用压缩机
CN1034689C (zh) 卧式旋转型压缩机
CN1966983A (zh) 一种旋转/摇摆式压缩机结构
KR101646044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냉장고
CN20680186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09129847U (zh) 偏心套及涡旋压缩机
CN1100497A (zh) 卧式回转式压缩机
CN201843785U (zh) 一种带有油分离装置的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20711143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10889313U (zh) 一种车用压缩机
CN208281187U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9101527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主轴承组件及压缩机
CN102822524B (zh) 电动气体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