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52918Y - 多功能簸箕组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簸箕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52918Y CN2852918Y CN 200520077999 CN200520077999U CN2852918Y CN 2852918 Y CN2852918 Y CN 2852918Y CN 200520077999 CN200520077999 CN 200520077999 CN 200520077999 U CN200520077999 U CN 200520077999U CN 2852918 Y CN2852918 Y CN 285291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pan
- garbage
- casing
- cover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手把[1]和一箱体[2]构成,手把[1]连接于箱体[2]上,所述箱体[2]的前部为簸箕单元,该簸箕单元以箱体[2]的前部作为簸箕基体,簸箕基体前部设簸箕口[3],簸箕口[3]上设有簸箕盖[4],簸箕盖[4]配有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所述箱体[2]的后部为垃圾筒单元,该垃圾筒单元以箱体[2]后部作为垃圾筒基体,垃圾筒基体的顶部有一垃圾投入口[5],垃圾投入口[5]上设有一垃圾筒盖[6];所述簸箕单元内腔与垃圾筒单元内腔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将簸箕与垃圾筒不仅在结构上,还在使用功能上更合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地加强了使用的方便性和卫生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清洁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既带簸箕功能,又带垃圾筒功能的簸箕、垃圾筒组合用具。
背景技术
家庭和办公楼室内地面清洁时,簸箕、扫帚、垃圾筒是均是配套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具。其中簸箕主要起收集脏物的作用,而垃圾筒主要是作为容纳盛放垃圾的容器使用,一般来说,人们是将地面的脏物扫入簸箕中,再转倒于垃圾筒中。
簸箕和垃圾筒有各种式样,有铁皮制、塑制、木制的等等,有带盖的,有带长把的;但是,这些簸箕和垃圾筒各为独立体,簸箕只能暂时收集脏物,在端簸箕走时,其脏物易掉出,而垃圾筒只是一筒状容器,虽能盛放很多垃圾,但不带簸箕功能。因此,设计人员有意将簸箕与垃圾筒组合起来,如中国专利公告于1990年10月31日公开的,专利号为90211005.5,名称为《多用垃圾筒》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将簸箕作为盖体盖于敞口垃圾筒身上的方案,使垃圾筒即具有一盖体,使内装垃圾不外露,并且该盖打开取下时可当簸箕使用;上述专利虽将簸箕和垃圾筒在结构上组合成了一体,结构也较巧妙,但是,仍具有以下缺点:1、受结构限制,簸箕上不可带有长把手,使用簸簸时需弯腰,很不便;2、用扫帚将垃圾清扫入簸箕中后,然后需要提起簸箕向垃圾筒中倾倒,此过程较麻烦,并且,在此过程中,簸箕中的垃圾特别灰尘会风扬起来,对室内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簸箕组,目的是将簸箕与垃圾筒不仅在结构上,还在使用功能上更合理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加强使用的方便性和卫生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簸箕组,主要由一手把和一箱体构成,手把连接于箱体上,所述箱体的前部为簸箕单元,该簸箕单元以箱体的前部作为簸箕基体,簸箕基体前部设簸箕口,簸箕口上设有簸箕盖,簸箕盖配有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所述箱体的后部为垃圾筒单元,该垃圾筒单元以箱体后部作为垃圾筒基体,垃圾筒基体的顶部有一垃圾投入口,垃圾投入口上设有一垃圾筒盖;所述簸箕单元内腔与垃圾筒单元内腔相互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是指由侧壁构成的空箱体,其形状可以任意设计,一般来说前部簸箕口一般为四方形,而后部可以为圆型,也可以是四方型。
2、上述方案中,所述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的具体有以下方案:所述簸箕盖的顶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于簸箕口上,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由一竖向设置的钩状提杆构成,该钩状提杆的上端为提拉操作端,其下端为提钩,该提钩从簸箕盖铰接边外侧向下穿伸于箱体内,并以其钩端向上钩抵住簸箕盖底面;并且,所述钩状提杆上设有上下限位结构。
上述进一步的最佳方案是:所述手把为空心套管,其垂直固定连接于箱体的顶面中部上,并位于簸箕盖铰接边旁;所述钩状提杆的杆身穿设于手把的管心中,其提拉操作端从手把顶端穿出,其提钩从手把底端穿伸于箱体内。再进一步的方案是:为便于提拉操作,所述手把顶端设置有一环型把手,钩状提杆的提拉操作端穿伸于环型把手中部,其上设置提拉把,提拉把顶部与环型把手的内缘上部抵靠构成上限位结构,提拉把底部与环型把手的内缘下部抵靠构成下限位结构。
3、上述方案中,所述钩状提杆提钩的钩端上设置有滚轮,以减少钩端与簸箕盖间的摩擦,减少磨损。
4、上述方案中,为便于扔垃圾,垃圾筒盖也可设计由一操作机构驱动,较佳方案如下:所述垃圾筒盖以一侧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于垃圾投入口上,该垃圾筒盖上配有垃圾筒盖开合操作机构,该机构设置于垃圾筒盖的铰接边下方,由杠杆、连杆、踏板连接构成,所述杠杆铰接于箱体的侧壁内面上,其一端向上抵住垃圾筒盖的底面,另一端向下经连杆由设置于箱体外的踏板带动。同样为了减少钩端与垃圾筒盖间的摩擦,减少磨损,上述杠杆向上抵住垃圾筒盖的端部上也可设置上滚轮。
5、上述方案中,所述簸箕盖顶沿向下设置有齿梳排,当簸箕盖上翻打开时,该齿梳排于簸箕口中,并向前方伸出,可用于去除扫帚上的毛发、灰尘等物。
6、上述方案中,为使用更方便,可在本簸箕组自带一扫帚,所述手把端部上设置有扫帚夹,扫帚的顶端夹持于扫帚夹上,以此将清扫地面不可少的三样工具:扫帚、簸箕、垃圾筒结合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如图1所示,外形整洁、美观,可放置于墙角。当人们要扔垃圾时,用脚踩住踏板14,踏板14即通过连杆13带动杠杆12一端向下转动,杠杆12的另一端即向上支起垃圾筒盖6,垃圾筒盖6打开,此时状态如图2所示,人们可方便地向内扔垃圾,扔完后松开踏板14,垃圾筒盖6即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关闭。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清洁地面时,可将其上的扫帚16取下,用以清扫地面;当扫帚16将地面的垃圾清扫成堆后,取来本实用新型的本体,操作者可一手握住手把1顶端的环型把手9,并顺势向上提拉提拉把10,使钩状提杆7的提钩8钩端向上抵推簸箕盖4,使簸箕盖4向上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再用扫帚16将垃圾扫入箱体2中,然后,松开提拉把10,钩状提杆7即因重力复位,簸箕盖4也因重力自动盖上,完成清扫收集垃圾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单元与垃圾筒单元各为箱体2的一部分,其内部是完全相通的,当用扫帚16将垃圾归入簸箕中,也即是归入了垃圾筒中了,垃圾可在其中存放一段时间。只有当箱体2内垃圾数量达到一定量后,再搬至室外倾倒。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箱体的前部为簸箕,后部为垃圾筒,将簸箕和垃圾筒结合在了一起,并且两者共用一箱体,使用时垃圾进入簸箕即是进入了垃圾筒中,省去了每次清扫后须将簸箕中的垃圾倾倒入垃圾筒中的操作步骤,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操作起来更方便和卫生。
2、由于本实用新型特殊的结构,其箱体不使用时是封密的,内部垃圾不外露,外观干净、雅观。
3、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长手把,操作时无需弯腰,使用很方便。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采用一钩状提杆,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时轻轻一提,簸箕盖即打开,操作方便。
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筒盖上也作用有垃圾筒盖开合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以踏板驱动,使用时操作者也无需弯腰,只要用脚踩住踏板,垃圾筒盖即打开,操作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筒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簸箕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中扫帚已取下;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筒盖开合操作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的动作示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钩状提杆的提钩部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手把;2、箱体;3、簸箕口;4、簸箕盖;5、垃圾投入口;6、垃圾筒盖;7、钩状提杆;8、提钩;9、环型把手;10、提拉把;11、滚轮;12、杠杆;13、连杆;14、踏板;15、齿梳排;16、扫帚;17、扫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簸箕组,主要由一手把1和一箱体2构成,手把1为空心套管,其垂直固定连接于箱体2的顶面中部上;所述箱体2的前部为簸箕单元,该簸箕单元以箱体2的前部作为簸箕基体,簸箕基体前部设簸箕口3,簸箕口3上设有簸箕盖4,簸箕盖4以顶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于簸箕口3上,并且,在簸箕盖4上配有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所述箱体2的后部为垃圾筒单元,该垃圾筒单元以箱体2后部作为垃圾筒基体,垃圾筒基体的顶部有一垃圾投入口5,垃圾投入口5上设有一垃圾筒盖6;所述簸箕单元内腔与垃圾筒单元内腔相互连通;所述手把1端部上设置有扫帚夹17,扫帚16的顶端夹持于扫帚夹17上。
参见附图3、附图5、附图6所示,所述手把1位于簸箕盖4铰接边旁;所述簸箕盖4上作用有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该机构由一竖向设置的钩状提杆7构成,该钩状提杆7的上端为提拉操作端,其下端为提钩8,所述钩状提杆7的杆身穿设于手把1的管心中,其提拉操作端从手把1顶端穿出,其提钩8从手把1底端穿伸于箱体2内,并以其钩端向上钩抵住簸箕盖4底面。并且,在手把1顶端设置有一环型把手9,钩状提杆7的提拉操作端穿伸于环型把手9中部,其上设置提拉把10,提拉把10顶部与环型把手9的内缘上部抵靠构成上限位结构,提拉把10底部与环型把手9的内缘下部抵靠构成下限位结构;在钩状提杆7提钩8的钩端上设置有滚轮11,以减少摩擦。
参见附图2、附图4所示,垃圾筒盖6以近箱体顶面中心的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于垃圾投入口5上,该垃圾筒盖6的左右两端作用有两套垃圾筒盖开合操作机构,该机构设置于垃圾筒盖6的铰接边下方,由杠杆12、连杆13、踏板14连接构成,所述杠杆12铰接于箱体2的侧壁内面上,其一端向上抵住垃圾筒盖6的底面,另一端向下经连杆13由设置于箱体外的踏板14带动,踏板14设于箱体2的侧壁外面上;杠杆12向上抵住垃圾筒盖6的端部上也设置有滚轮11,以减少摩擦。
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簸箕盖4顶沿向下设置有齿梳排15,当簸箕盖4上翻打开时,该齿梳排15位于簸箕口中,并向前方伸出,可用于去除扫帚16上的毛发、灰尘等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手把[1]和一箱体[2]构成,手把[1]连接于箱体[2]上,所述箱体[2]的前部为簸箕单元,该簸箕单元以箱体[2]的前部作为簸箕基体,簸箕基体前部设簸箕口[3],簸箕口[3]上设有簸箕盖[4],簸箕盖[4]配有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所述箱体[2]的后部为垃圾筒单元,该垃圾筒单元以箱体[2]后部作为垃圾筒基体,垃圾筒基体的顶部有一垃圾投入口[5],垃圾投入口[5]上设有一垃圾筒盖[6];所述簸箕单元内腔与垃圾筒单元内腔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簸簸箕盖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盖[4]的顶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于簸箕口[3]上,簸箕盖开合操作机构由一竖向设置的钩状提杆[7]构成,该钩状提杆[7]的上端为提拉操作端,其下端为提钩[8],该提钩[8]从簸箕盖[4]铰接边外侧向下穿伸于箱体[2]内,并以其钩端向上钩抵住簸箕盖[4]底面;并且,所述钩状提杆[7]上设有上下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1]为空心套管,其垂直固定连接于箱体[2]的顶面中部上,并位于簸箕盖[4]铰接边旁;所述钩状提杆[7]的杆身穿设于手把[1]的管心中,其提拉操作端从手把[1]顶端穿出,其提钩[8]从手把[1]底端穿伸于箱体[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1]顶端设置有一环型把手[9],钩状提杆[7]的提拉操作端穿伸于环型把手[9]中部,其上设置提拉把[10],提拉把[10]顶部与环型把手[9]的内缘上部抵靠构成上限位结构,提拉把[10]底部与环型把手[9]的内缘下部抵靠构成下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提杆[7]提钩[8]的钩端上设置有滚轮[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筒盖[6]以一侧边沿通过铰链铰接于垃圾投入口[5]上,该垃圾筒盖[6]配有垃圾筒盖开合操作机构,该机构设置于垃圾筒盖[6]的铰接边下方,由杠杆[12]、连杆[13]、踏板[14]连接构成,所述杠杆[12]铰接于箱体[2]的侧壁内面上,其一端向上抵住垃圾筒盖[6]的底面,另一端向下经连杆[13]由设置于箱体外的踏板[14]带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12]向上抵住垃圾筒盖[6]的端部上设置有滚轮[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盖[4]顶沿向下设置有齿梳排[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簸箕组,其特征在于:本簸箕组还包括一扫帚[16],所述手把[1]端部上设置有扫帚夹[17],扫帚[16]的顶端夹持于扫帚夹[17]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077999 CN2852918Y (zh) | 2005-11-24 | 2005-11-24 | 多功能簸箕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077999 CN2852918Y (zh) | 2005-11-24 | 2005-11-24 | 多功能簸箕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52918Y true CN2852918Y (zh) | 2007-01-03 |
Family
ID=37579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200779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52918Y (zh) | 2005-11-24 | 2005-11-24 | 多功能簸箕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52918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67851A1 (fr) * | 2007-11-28 | 2009-06-04 | Yongquan Song | Contenant à ordures |
CN102908112A (zh) * | 2012-10-15 | 2013-02-06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去除室内扫帚上绒毛类杂物装置 |
CN103284672A (zh) * | 2013-06-12 | 2013-09-11 | 孟中午 | 清帚梳畚斗 |
CN103298388A (zh) * | 2011-08-25 | 2013-09-11 | 林洪吉 | 多功能垃圾簸箕 |
CN108309171A (zh) * | 2018-02-12 | 2018-07-24 | 任海燕 | 多功能簸箕 |
-
2005
- 2005-11-24 CN CN 200520077999 patent/CN285291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67851A1 (fr) * | 2007-11-28 | 2009-06-04 | Yongquan Song | Contenant à ordures |
CN103298388A (zh) * | 2011-08-25 | 2013-09-11 | 林洪吉 | 多功能垃圾簸箕 |
CN102908112A (zh) * | 2012-10-15 | 2013-02-06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去除室内扫帚上绒毛类杂物装置 |
CN102908112B (zh) * | 2012-10-15 | 2017-09-15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去除室内扫帚上绒毛类杂物装置 |
CN103284672A (zh) * | 2013-06-12 | 2013-09-11 | 孟中午 | 清帚梳畚斗 |
CN108309171A (zh) * | 2018-02-12 | 2018-07-24 | 任海燕 | 多功能簸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12253U (zh) | 一种双层垃圾桶 | |
CN2852918Y (zh) | 多功能簸箕组 | |
CN217625448U (zh) | 一种自动感应开门垃圾分类回收屋 | |
CN206007182U (zh) | 方便的簸箕 | |
CN206087992U (zh) | 一种家用垃圾桶 | |
CN201102770Y (zh) | 一种垃圾筒 | |
CN2151961Y (zh) | 一种封闭式多用家庭垃圾箱 | |
CN216425601U (zh) | 一种家用多功能垃圾桶 | |
CN222006191U (zh) |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 |
CN209905602U (zh) | 一种公共垃圾箱 | |
CN209225884U (zh) | 一种垃圾箱 | |
CN2393480Y (zh) | 两用扫地畚 | |
CN109292319B (zh) | 一种垃圾箱 | |
CN208426062U (zh) | 多功能簸箕 | |
CN215441689U (zh) | 一种宠物拾便器 | |
KR200340494Y1 (ko) | 음식물쓰레기 수집통의 뚜껑개폐장치 | |
CN2282530Y (zh) | 可移动的垃圾房 | |
CN2177444Y (zh) | 翻转式方便撮箕 | |
RU67969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борки уличных урн | |
CN2286147Y (zh) | 移动式垃圾房 | |
CN221699843U (zh) | 一种多功能果皮箱 | |
CN216470031U (zh) | 一种防水防臭且投料方便的物料收集装置 | |
CN215247208U (zh) | 一种生活垃圾收集用便于倾倒的垃圾箱 | |
CN220363861U (zh) | 一种自动开门装置 | |
CN213386022U (zh) | 一种橱柜垃圾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