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831876Y - 折合桌 - Google Patents

折合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31876Y
CN2831876Y CN 200520105275 CN200520105275U CN2831876Y CN 2831876 Y CN2831876 Y CN 2831876Y CN 200520105275 CN200520105275 CN 200520105275 CN 200520105275 U CN200520105275 U CN 200520105275U CN 2831876 Y CN2831876 Y CN 283187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body
groove
hole
pivoted
foldable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052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秋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K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052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3187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3187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3187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折合桌,其主要在一桌面部上设有两半体及一盖板,其中两半体由一结合组件而枢设结合,且桌面部由另一结合组件而组设结合有一脚架部,并经由两脚架以枢设组件为支点的方式作动,进而带动桌面部的两半体产生折合的效果。

Description

折合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折合桌,尤指一种桌面可折迭的折合桌,其概应隶属于桌子折合收纳的技术领域范畴。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的折合桌(50),如图6所示,是由将折合桌(50)的脚架(51)收折后,使桌面(52)倾斜而靠于两脚架(51)的一侧,而此种现有的折合桌(50)虽能达到收纳的效果,但桌面(52)为不可折迭的形态,在折合桌(50)收折后仍会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再则如图7所示的折合桌(60),其收纳的方式是将脚架(61)收折于桌面(62)下,其虽亦能减少折合桌(60)所占的空间,但在搬运或携带上仍有所不便,由此可知一般的折合桌(50)(60)虽能达到收纳的效果,却受限于桌面(52)(62)的不可折迭,而使折合桌(50)(60)的收纳效果降低,并造成折合桌(50)(60)搬运方面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合桌,其能快速的收纳且能,以达到简单收纳及使用便利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合桌,其包括:
一脚架部,该脚架部由一第一脚架与一第二脚架所组成,两脚架分别为一略呈ㄇ字形的支架,且两脚架的两端分别为结合端,另分别具有一用以与地面相抵靠的支架杆,而各结合端上设有结合孔,另设有两枢设组件;
一桌面部,该桌面部主要由一第一半体、一第二半体及一盖板所组成,其中两半体相接合的一端面分别为其第一接合面及第二接合面,其中第一接合面上凹设有一凹槽,且凹槽的两侧上设有复数个固定柱,另第一半体于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结合板,且各结合板上设有一枢设孔,而第一半体在靠近各枢设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突耳块,且第一半体在靠近异于第一结合面的底部上设有与第一脚架各结合端相对的组合板,各组合板上设有一组合孔;
第二接合面上凸设有一与第一接合面的凹槽相组合的凸板,而该凸板上设有一盖板孔,凸板的两侧设有与第一接合面上固定柱相对应的插槽,且在第二半体的底部亦设有与第一半体结合板相对应的结合板,第二半体的各结合板上亦设有一枢设孔,另于第二半体靠近两枢设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与第一半体的突耳块相对应的突耳槽,其中第二半体各结合板的前缘设有一抵靠组件,而第二半体在靠近异于第二结合面的底部上亦设有与第二脚架各结合端相对的组合板,该组合板上设有一与各结合孔相对的组合孔;
一盖板,该盖板与第二半体上的盖板孔相结合;以及
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分为第一结合组件与第二结合组件,其中第一结合组件用以结合脚架部及桌面部,而第二结合组件用以结合桌面部的第一半体与第二半体。
其中各支架杆上分别套设有复数个止滑组件。
其中两枢设组件分别穿伸过第一脚架并伸设至第二脚架,且另设有两固定组件分别与两枢设组件相结合。
其中该凹槽为一设置于第一接合面的中央处的圆弧形结构,且该凹槽的底端凸设有一支撑板。
其中两半体分别为一略呈半圆形的结构,且该盖板为一略呈半圆形的板体。
其中各突耳块为一略呈弧形的块体。
其中两枢设组件分别穿伸过第一脚架并伸设至第二脚架,且另设有两固定组件分别与两枢设组件相结合。
其中该凹槽为一设置于第一接合面的中央处的圆弧形结构,且该凹槽的底端凸设有一支撑板。
其中两半体分别为一略呈半圆形的结构,且该盖板为一略呈半圆形的板体。
其中各突耳块为一略呈弧形的块体。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节省折合桌所占的空间,并在搬运上更为轻松方便,有效提高折合桌的折合功能及搬运的便利性。当不使用折合桌时,由结合装置上的铰炼使两半体的底部相接触产生收折的效果,使折合桌的所占的空间因收折后变小,使收折后的折合桌易于搬运与整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合桌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合桌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合桌沿图1中3-3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合桌呈收折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合桌沿图4中5-5剖面线的侧视图。
图6为现有折合桌的立体图。
图7为另一种现有折合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折合桌(10),请参看图1至图5,其包括有:
一脚架部(20),该脚架部(20)由两脚架(21)(22)所组成,其分别为一第一脚架(21)与一第二脚架(22),两脚架(21)(22)分别为一略呈ㄇ字形的支架,且两脚架(21)(22)的两端分别为其结合端(211)(221),且两脚架(21)(22)的各结合端(211)(221)上分别设有结合孔(212)(222),另两脚架(21)(22)异于两结合端(211)(221)的一端为一与地面相抵靠的支架杆(213)(223),且该抵靠于地面的支架杆(213)(223)上分别套设有复数个止滑组件(23),而脚架部(20)另设有两枢设组件(24),各枢设组件(24)用以将第一脚架(21)与第二脚架(22)枢设结合,其中两枢设组件(24)分别设置于两脚架(21)(22)的结合端(211)(221)及与两支架杆(213)(223)之间,其中两枢设组件(24)分别穿伸过第一脚架(21)并伸设至第二脚架(22),且脚架部(20)另设有两固定组件(25)分别与两枢设组件(24)相结合,使两脚架(21)(22)可由枢设组件(24)为支点而相互转动;
一桌面部(30),该桌面部(30)主要由一第一半体(31)、一第二半体(32)及一盖板(33)所组成,其中两半体(31)(32)分别为一相对应且略呈半圆形的桌板,且两半体(31)(32)相接合的一端面分别为第一接合面(311)及第二接合面(321),其中:
第一半体(31)的第一接合面(311)靠近中央的位置上凹设有一圆弧形的凹槽(3111),且于凹槽(3111)的底端凸设有一支撑板(3112),其中当两半体(31)(32)相接合时,该支撑板(3112)与第二半体(32)的底部相抵靠,且在第一接合面(311)位于凹槽(3111)的两侧上设有复数个固定柱(3113),又第一半体(31)位于凹槽(3111)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结合板(34),且各结合板(34)上设有一枢设孔(341),另于第一半体(31)靠近两枢设孔(341)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突耳块(35),各突耳块(35)为一略呈弧形的块体,而第一半体(31)在靠近异于第一结合面(311)的底部上设有二个与第一脚架(21)两结合端(211)相对的组合板(36),各组合板(36)上设有一与所相对组合板(36)上结合孔(212)相对的组合孔(361);
第二半体(32)的第二接合面(321)靠近中央的位置上凸设有一与第一接合面(311)的凹槽(3111)相组合的凸板(3211),该凸板(3211)上设有一盖板孔(3212),另在凸板(32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接合面(311)的固定柱(3113)相对应的插槽(3213),且在第二半体(32)的底部亦设有与第一半体(31)各结合板(34)相对应的结合板(34A),且该第二半体(32)的各结合板(34A)上亦设有一枢设孔(34A1),另于第二半体(32)靠近两枢设孔(34A1)的位置上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半体(31)上的突耳块(35)相对应的突耳槽(37),其中第二半体(32)各结合板(34A)的前缘设有一抵靠组件(38),而第二半体(32)在靠近异于第二结合面(321)的底部上亦设有二个与第二脚架(22)两结合端(221)相对的组合板(36A),各组合板(36A)上设有一与所相对组合板(36A)上结合孔(222)相对的组合孔(36A1);
一盖板(33),该盖板(33)为一略呈半圆形的板体,且盖板(33)与第二半体(32)上的盖板孔(3212)相结合;以及
一结合部(40),该结合部(40)分为数个第一结合组件(41)与数个第二结合组件(42),其中第一结合组件(41)用以结合脚架部(20)与桌面部(30),而第二结合组件(42)用以结合桌面部(30)的第一半体(31)与第二半体(32)。
请参看图2,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方式,其中由第二结合组件(42)分别穿设过第一半体(31)与第二半体(32)各相对应结合板(34)(34A)的枢设孔(341)(34A1),使两半体(31)(32)可由第二结合组件(42)产生相对转动,来达到折合桌面的功能,再将由枢设组件(24)及固定组件(25)所组设的两脚架(21)(22)的各结合端(211)(221),分别与第一半体(31)及第二半体(32)相对应的组合板(36)(36A)相抵靠,且由第一结合组件(41)分别穿伸过各脚架(21)(22)结合端(211)(221)的结合孔(212)(222)并伸设至相对应组合板(36)(36A)的组合孔(361)(36A1),使两脚架(21)(22)的各结合端(211)(221)分别与两半体(31)(32)的组合板(36)(36A)相接合,另将盖板(33)放置于第二半体(32)的盖板孔(3212)中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合。
当折合桌(10)如图2组合时,两半体(31)(32)接合面(311)(321)的局部侧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接合面(311)上的各固定柱(3113)分别与第二接合面(321)相对应的插槽(3213)相扣合,且第二半体(32)上的抵靠组件(38)与第一半体(31)上的突耳块(35)相抵靠,而由固定柱(3113)与插槽(3213)的扣合及抵靠组件(38)与突耳块(35)的相抵可使两半体(31)(32)于结合时能更加稳固。
请参看图4,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呈折迭收纳的状态,其操作方式是先将放置于盖板孔(3212)的盖板(33)取出,并以枢设组件(24)为支点转动两脚架(21)(22),使两脚架(21)(22)的支架杆(213)(223)相互靠近,且使两脚架(21)(22)的各结合端(211)(221)产生作动,而使与两脚架(21)(22)结合端(211)(221)相接的组合板(36)(36A)由第一结合组件(41)而产生连动,且令两半体(31)(32)以第二结合组件(42)为支点而相对转动,使两半体(31)(32)的接合面(311)(321)分离,即完成本实用新型折合桌(10)的收折。
请参看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呈折迭收纳时两半体(31)(32)的局部侧视图,其中两半体(31)(32)以第二结合组件(42)为支点而使两接合面分离(311)(321),而第二半体(32)上的各抵靠组件(38)与第一半体(31)上的突耳块(35)分离,且各突耳块(35)与第二半体(32)的各突耳槽(37)相扣合。
本实用新型由第一结合组件(41)使两脚架(21)(22)与两半体(31)(32)能相对转动,且由第二结合组件(42)为支点的方式,使桌面部(30)的两半体(31)(32)产生折合的效果,如此不仅可节省折合桌(10)所占的空间,并可由桌面部(30)的第二半体(32)的盖板孔(3212)作为搬运的把手,在搬运上更为轻松方便,有效提高折合桌(10)的折合功能及搬运的便利性。

Claims (10)

1.一种折合桌,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脚架部,该脚架部由一第一脚架与一第二脚架所组成,两脚架分别为一略呈ㄇ字形的支架,且两脚架的两端分别为结合端,另分别具有一用以与地面相抵靠的支架杆,而各结合端上设有结合孔,另设有两枢设组件;
一桌面部,该桌面部主要由一第一半体、一第二半体及一盖板所组成,其中两半体相接合的一端面分别为其第一接合面及第二接合面,其中第一接合面上凹设有一凹槽,且凹槽的两侧上设有复数个固定柱,另第一半体于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结合板,且各结合板上设有一枢设孔,而第一半体在靠近各枢设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突耳块,且第一半体在靠近异于第一结合面的底部上设有与第一脚架各结合端相对的组合板,各组合板上设有一组合孔;
第二接合面上凸设有一与第一接合面的凹槽相组合的凸板,而该凸板上设有一盖板孔,凸板的两侧设有与第一接合面上固定柱相对应的插槽,且在第二半体的底部亦设有与第一半体结合板相对应的结合板,第二半体的各结合板上亦设有一枢设孔,另于第二半体靠近两枢设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与第一半体的突耳块相对应的突耳槽,其中第二半体各结合板的前缘设有一抵靠组件,而第二半体在靠近异于第二结合面的底部上亦设有与第二脚架各结合端相对的组合板,该组合板上设有一与各结合孔相对的组合孔;
一盖板,该盖板与第二半体上的盖板孔相结合;以及
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分为第一结合组件与第二结合组件,其中第一结合组件用以结合脚架部及桌面部,而第二结合组件用以结合桌面部的第一半体与第二半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支架杆上分别套设有复数个止滑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两枢设组件分别穿伸过第一脚架并伸设至第二脚架,且另设有两固定组件分别与两枢设组件相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为一设置于第一接合面的中央处的圆弧形结构,且该凹槽的底端凸设有一支撑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两半体分别为一略呈半圆形的结构,且该盖板为一略呈半圆形的板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突耳块为一略呈弧形的块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两枢设组件分别穿伸过第一脚架并伸设至第二脚架,且另设有两固定组件分别与两枢设组件相结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为一设置于第一接合面的中央处的圆弧形结构,且该凹槽的底端凸设有一支撑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两半体分别为一略呈半圆形的结构,且该盖板为一略呈半圆形的板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突耳块为一略呈弧形的块体。
CN 200520105275 2005-09-27 2005-09-27 折合桌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187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5275 CN2831876Y (zh) 2005-09-27 2005-09-27 折合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5275 CN2831876Y (zh) 2005-09-27 2005-09-27 折合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31876Y true CN2831876Y (zh) 2006-11-01

Family

ID=3719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0527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31876Y (zh) 2005-09-27 2005-09-27 折合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3187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5317A (zh) * 2013-03-18 2014-09-24 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折叠桌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5317A (zh) * 2013-03-18 2014-09-24 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折叠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4916C (zh) 折叠式宴会桌
CN103990971A (zh) 工作台框架
CN2831876Y (zh) 折合桌
CN119698316A (zh) 锻炼设备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902965Y (zh) 滚轮式承载装置
CN203041166U (zh) 折叠桌腿装置
CN2686797Y (zh) 用于支撑锯切机台的脚架
CN2657466Y (zh) 具有纵向中撑装置的折叠桌
US20050258723A1 (en) Collapsible table with foldable end shelves
CN2400008Y (zh) 组合式椅具
CN2895622Y (zh) 活动式支架
CN2740109Y (zh) 折叠式烤肉架
CN2551847Y (zh) 支架接头
CN2590832Y (zh) 改进的自行车脚架定位结构
CN2720891Y (zh) 靠壁式桌椅类用具
CN200942266Y (zh) 动力倒立机的驱动结构
CN2838390Y (zh) 组合折叠桌支架结构
CN218960436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便携式展示架
JP3233484U (ja) 組立式棚
CN2713885Y (zh) 吹塑桌结构
CN2576585Y (zh) 一种健身车
CN2619687Y (zh) 台球桌收合结构
CN2682184Y (zh) 梯椅的结构改进
CN2473991Y (zh) 折合桌
CN209750374U (zh) 一种多功能书架型电脑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