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26178Y - 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26178Y CN2826178Y CN 200520131812 CN200520131812U CN2826178Y CN 2826178 Y CN2826178 Y CN 2826178Y CN 200520131812 CN200520131812 CN 200520131812 CN 200520131812 U CN200520131812 U CN 200520131812U CN 2826178 Y CN2826178 Y CN 282617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feedback
- returning
- utility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涉及锅炉除尘,是一种用于锅炉进行烟气循环返馈再燃烧的净化消烟除尘装置。其特征是:除尘器本体为一个全封闭式的箱式容器,容器内主要有一个漏斗式的缓冲沉积罐,可使回收的烟气在内进行沉积性流动,将比重大的灰粉沉积,而比重小的灰粉仍随烟气被返馈引风机回送到炉膛内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循环式分离燃烧,使废物被充分利用,节能助燃。循环返馈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管道和一些引风机与锅炉本体进行闭路联结,烟气的回收是与锅炉的排烟口对接,烟气的返馈是与炉膛的送风口连通,除灰口设在箱体底部,另配有新鲜空气补充口和清净烟气排出口,总的效果是:除尘效率高,烟气净化好,硫、氮氧化物可达零排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除尘器,是一种用于工业锅炉和民用采暖小锅炉进行返馈再燃烧的净化消烟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消烟除尘一直是燃煤锅炉重点抓的问题,多少年的超标整治已逐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黑烟看不见了,灰粉落得少了。虽说是大有进步,但毕竟烟气存在,灰尘还有,而且,由于治理中主要是注重了除尘,对烟气如何达到净化和消弱并未较好解决,因此,在每天排放的烟气中,看不见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仍然大量存在,造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这自然对生活在大气中的人类健康来说是一种天天承受又难以躲过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返馈再燃烧的既能净化又能消烟的除尘器,通过它的不断返馈和循环,一方面使烟气中的灰粉被逐渐沉积下来然后再除掉,另方面,将通常随烟气一起排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回收利用,循环式的返馈送到锅炉里面进行高温分离和重复燃烧,可使除尘、消烟和净化都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本实用新型将烟气净化的机理是由于碳、硫和一氧化碳均为可燃物,烟气中包含的碳、硫等氧化物经反复地循环返馈,被送到炉膛后在重复燃烧的高温下被强行分离,又在氧的助燃下进行再燃烧,使的碳、硫等分离物被燃烧消化,如此把本是废物的氧化物变成燃料再用的良性循环,除去实现了净化和除尘目的外,把一些观念中不能利用并有污染的废气也作为燃料烧起来,对炉膛来说补了氧,对烧煤来说节了能。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做法是:将一个封闭的能使烟气进行缓冲沉积的容器,通过管道和一些引风机与锅炉本体进行闭路式的循环联结,可使炉膛燃烧后排出的烟气被吸引回收到容器内先行沉积,再通过引风机回送到炉膛内做二次以至多次的燃烧,则最后被排出去的微量烟气是,既被除了尘又被净化了的清净无害烟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个全封闭式的箱式除尘容器,顶部有三个通气口,其中,有两个口并联通过烟管和引风机直接与炉膛的烟气出口连通,或与已有配套的除尘器出口连通,用于将锅炉排出的烟气,在进行部分灰尘隔离后被全部吸引到除尘容器内进行除尘,另一个通气口为新鲜空气补充口,用于为炉膛补充新鲜空气;底侧面也有三个口,其中的两个口,一大一小均为烟气返馈口,大返馈口通过引风机及返馈的回烟管道与炉膛的送风口连通,用于将吸引进除尘器沉积的烟气通过大型引风机返馈送入炉膛,而小返馈口通过小引风机与返馈回烟管道连通,用于停炉压火时为炉膛提供微弱空气,另一个口为除灰口,开在除尘器的底部,可在灰尘积聚多时打开挡板将灰除掉;而容器内的结构为:在除灰口的上方,是一个里面为漏斗式的罐式容器,中心处有一个分隔板,被吸引进的烟气可在这里进行两次缓冲沉积,比重大的灰尘沉积到罐的底部,而比重小的灰尘随烟气又被引送反馈到炉膛内作二次燃烧,为使烟气被充分返馈,应将补充的空气和烟气做一定的分隔,所以在空气入口处,配有一个分隔板,此外在顶部的灰尘隔离口下面配有一个锥形隔离罩,考虑启停炉时的正压烟气输出,在除尘器侧面的适当位置处还应配留一个备用烟气出口与烟囱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除尘效率高,烟气净化好,可将废物再用,达到节能助燃作用。经有关权威部门按国标对试验样机进行“进出口测试断面烟尘二氧化硫及NOx排放量情况测试”,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好:一些主要项目如烟尘出口处的烟尘浓度,由进口时的1814.4mg/Nm3下降到1.1mg/Nm3,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出口浓度分别由进口时的509mg/Nm3和87.1mg/Nm3均下降为“未检出”和排放量均降为0,虽说总的烟气量增加了,但测定的结果是含氧量却增加了许多,总的除尘效率达到97.4%,除尘器的阻力为-133Pa,烟囱无烟倒进空气。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
图中,1为锅炉本体,2为已有配套的除尘器,3为除尘器的箱体,4为锅炉排烟引风机,5为烟尘隔离器,6为烟气吸入口,7为烟气返馈引风机,8为压火引风机,9为排灰口总成,10为空气补充管道,11为缓冲沉积罐,12为沉积罐分隔挡板,13为空气分隔挡板,14为除尘器的备用烟气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是除尘器3的外形是长箱式或圆柱式,上面的烟气吸入口6和烟尘隔离器口5,通过排烟管道和排烟引风机4与锅炉本体1的排烟口对接,其中的隔离口5下面装有的隔离器为锥形漏斗样,伸入到缓冲沉积罐内,容器下面的烟气返馈口为两个,均通过返馈引风机7及8和回烟管道与锅炉的送风口对接,空气补充管道10与烟气返馈口临近,开在返馈口的上方,在箱体内用一个分隔挡板与被返馈的烟气进行分隔,在箱体外通过管道与外界大气连通,净化后的部分烟气备用排出口14也用一个接近底部的挡板分隔,开在远离返馈口的右侧壁上方与烟囱连通,除尘器的内部结构主要是一个缓冲沉积罐11,中间有分隔板12,安放在除灰口的上方,是进行二级灰气分离沉积较重灰粉的地方,其余,同时又配套了一个压火用的引风管路,其引风机8与回烟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流程是:烟气吸入——沉积除尘——返馈回炉——分离燃烧——排出循环,其具体运行方式是:煤在锅炉本体1内燃烧后排出的烟气,直接或经配套的除尘器2,由排烟引风机3经烟气吸引口6吸入到除尘器的箱体1内,通过在缓冲沉积罐11内的先下后上流动,将比重大的灰粉沉积留下,而比重小的灰粉仍随烟气被返馈引风机7回送到炉膛内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分离燃烧,为了助燃,必须有新鲜空气从补充管道10处进行补充,如此的多次循环运行,则锅炉最后排出去的烟气,灰份最少,硫、氮化合物的含量也最少,由于是一直处在闭路循环状态,硫、碳和氮元素被燃烧消化,因此,少量通过除尘器的排烟口14溢流的经烟囱排出去的烟气看去也是清净的。为了提高除尘和净化的效率,除尘器内的缓冲沉积罐11被分隔挡板12分隔成两部分使之成为两级沉积,同时,通过空气分隔挡板13的分隔,使反馈的烟气能够达到充分。为了锅炉停炉后启动迅速,停炉一般为压火状态,压火不灭火,可通过压火引风机8对锅炉引送弱风,当除尘器内的灰粉积沉较多时,定期打开排灰口总成9的挡板可将集灰除去。本实用新型在启动锅炉时要首先启动除尘器到正常运转,停炉时要先停锅炉引风机,同时启动微量返馈风机,并关闭空气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适用于工业动力锅炉和民用采暖锅炉的消烟除尘,缩小比例也适用于家庭小型土暖气炉的除尘。
Claims (5)
1、一种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通过管道和一些引风机与锅炉本体闭路联结,其特征是:除尘器本体为一个全封闭式的箱式容器,顶上有三个通气口,其中,两个口并联通过排烟管道和引风机直接与炉膛的烟气出口对接,另一个通气口为新鲜空气补充口,通过管道与外界连通;底侧面也有三个口,其中两个一大一小均为烟气返馈口,大返馈口通过引风机及返馈回烟管道与炉膛的送风口连通,小返馈口通过小引风机及管道与返馈回烟管道连通,另一个口为除灰口,设在除尘器的底中央;而容器内的结构为:在除灰口的上方,有一个里面为漏斗式的称作缓冲沉积罐的容器,底部与除灰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沉积罐容器在中间有一个分隔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其特征是:新鲜空气补充口下面在箱体内的烟气返馈口上面有一个分隔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其特征是:净化后的烟气排出口在箱体内也有一个接近底部的分隔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其特征是:容器顶上的两个并联通气口中,其中的一个口是烟气隔离口,口内的隔离罩是一个锥形漏斗罩,伸入到缓冲沉积罐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31812 CN2826178Y (zh) | 2005-10-21 | 2005-10-21 | 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31812 CN2826178Y (zh) | 2005-10-21 | 2005-10-21 | 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26178Y true CN2826178Y (zh) | 2006-10-11 |
Family
ID=3706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201318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26178Y (zh) | 2005-10-21 | 2005-10-21 | 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26178Y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07291A (zh) * | 2010-04-23 | 2010-12-08 | 李仕清 | 多炉膛立体循环燃烧锅炉 |
CN102192498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杨文广 | 一种烟气分离降压回烟燃烧方法 |
CN103363540A (zh) * | 2013-06-21 | 2013-10-23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站锅炉低负荷运行下的升温补燃系统 |
CN104251493A (zh) * | 2014-09-16 | 2014-12-31 |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船用锅炉烟灰收集装置以及收集方法 |
CN106032897A (zh) * | 2015-03-16 | 2016-10-19 | 曹登林 | 一种新型无烟锅炉 |
CN106524136A (zh) * | 2017-01-05 | 2017-03-22 | 何小群 | 生物质燃烧炉 |
CN113357625A (zh) * | 2021-05-27 | 2021-09-07 | 民勤县再源之星节能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大中型锅炉烟气闭路循环利用系统 |
-
2005
- 2005-10-21 CN CN 200520131812 patent/CN282617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2498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杨文广 | 一种烟气分离降压回烟燃烧方法 |
CN101907291A (zh) * | 2010-04-23 | 2010-12-08 | 李仕清 | 多炉膛立体循环燃烧锅炉 |
CN101907291B (zh) * | 2010-04-23 | 2012-10-03 | 李仕清 | 多炉膛立体循环燃烧锅炉 |
CN103363540A (zh) * | 2013-06-21 | 2013-10-23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站锅炉低负荷运行下的升温补燃系统 |
CN103363540B (zh) * | 2013-06-21 | 2016-04-27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站锅炉低负荷运行下的升温补燃系统 |
CN104251493A (zh) * | 2014-09-16 | 2014-12-31 |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船用锅炉烟灰收集装置以及收集方法 |
CN104251493B (zh) * | 2014-09-16 | 2017-03-29 |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船用锅炉烟灰收集装置以及收集方法 |
CN106032897A (zh) * | 2015-03-16 | 2016-10-19 | 曹登林 | 一种新型无烟锅炉 |
CN106524136A (zh) * | 2017-01-05 | 2017-03-22 | 何小群 | 生物质燃烧炉 |
CN113357625A (zh) * | 2021-05-27 | 2021-09-07 | 民勤县再源之星节能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大中型锅炉烟气闭路循环利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12669A (zh) | 由干、湿法除酸与布袋除尘组合的多级除尘除酸净化装置 | |
CN103591588B (zh) | 生活垃圾焚烧炉 | |
CN2826178Y (zh) | 返馈再燃烧式净化消烟除尘装置 | |
CN113757680A (zh) | 一种节能环保有机废弃物焚烧装置 | |
CN203215693U (zh) | 可燃废弃电池环保吸尘清洁焚烧炉 | |
CN105823050A (zh) | 一种节能型垃圾处理系统 | |
CN2771659Y (zh) | 燃煤锅炉废烟再利用及净化装置 | |
CN206831819U (zh) | 无烟无尘无味节能高效环保锅炉 | |
CN205351333U (zh) | 一种环保型农村废弃物燃烧装置 | |
CN209558354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 | |
CN208917130U (zh) | 一种耦合高温热解气直接燃烧的固体废弃物热解系统 | |
CN210568374U (zh) | 一种可燃废气替代燃煤锅炉燃烧空气的利用系统 | |
CN209558357U (zh) | 社区垃圾焚烧系统 | |
CN2479371Y (zh) | 倾斜往复炉排“s”型炉膛医疗垃圾焚烧炉 | |
CN2148294Y (zh) | 设有飞灰旋流再燃装置的快装水火管锅炉 | |
CN220090791U (zh) |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用干式除尘装置 | |
CN205664389U (zh) | 一种新型垃圾再利用焚烧锅炉 | |
CN211551623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炉内烟气再循环用飞灰捕捉装置 | |
CN2532412Y (zh) | 水冷式废弃物无烟喷烧炉 | |
CN215808508U (zh) | 一种热解焚烧炉结构 | |
CN2697458Y (zh) | 环保无排烟助燃装置 | |
CN2733185Y (zh) | 生活垃圾焚烧炉 | |
CN2419489Y (zh) | 城市生活垃圾异重流化床焚烧集成处理装置 | |
CN109539275A (zh) | 社区垃圾焚烧系统 | |
CN211399769U (zh) | 工业煤粉炉高效燃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