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6329Y - 多方向切换按键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切换按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66329Y CN2766329Y CN 200520001401 CN200520001401U CN2766329Y CN 2766329 Y CN2766329 Y CN 2766329Y CN 200520001401 CN200520001401 CN 200520001401 CN 200520001401 U CN200520001401 U CN 200520001401U CN 2766329 Y CN2766329 Y CN 276632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film
- hole
- direction switching
- shell
- switching k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其在一外壳上设置一按键孔,以供一按键帽外露,该按键帽具有一套设部;一多方向操作开关,具有一摇杆,该摇杆与该套设部连接;一弹性薄膜,其中心位置具有一套设孔,该弹性薄膜的边缘粘贴于该外壳的内侧壁面,由该外壳的内侧覆盖该按键孔,该弹性薄膜以该套设孔套设于该套设部,产生的紧密配合效果,使该套设孔的孔缘紧密贴合于该套设部,通过这种方式在该按键孔周围形成隔绝效果,以提供防水性,避免水分由该按键孔渗入该外壳内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一种利用弹性薄膜套设于按键柱周围,并密封按键孔,以实现防水效果的多方向切换按键。
背景技术
由于美观、设置空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电子装置多会设置一多方向按键,来取代现有按键,利用单一按键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切换。虽然外观上仅有单一按键,实际上是利用多个隐藏在按键下方的微动开关来实现多重切换功能,如图1所示,此种多方向按键结构是在一壳体1上开设一按键孔2,以供一按键帽3外露,通常该按键帽3会进一步区隔成一中心按压部4以及一环绕于该中心按压部4周围的侧边按压部5。为了让按键帽3由受压状态被释放后回复初始状态,该多方向按键结构更包含有一橡胶片6,利用粘贴剂7粘贴于该壳体1内侧,以覆盖该按键孔2,并对该按键帽3形成弹性复归效果以及防水效果,该橡胶片6上还形成有多个对应于该中心按压部4及侧边按压部5的缓冲结构8,以加强弹性恢复的效果。该按键帽3受压后,可碰触位于电路板9上的微动开关10,实现切换动作。一般而言多方向按键可具备五个不同切换动作,包括一压下该中心按压部4的下压动作、以及前、后、左、右推移该按键帽3,使该侧边按压部5倾斜的推移动作,分别使该按键帽3以不同部位碰触不同的微动开关10,发出不同的切换指令。
然而上述的设计必须设置多个微动开关,使得按键结构占用大面积,无法使按键结构尺寸进一步缩小以供应用于尺寸日渐缩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上。由于这个问题,便出现了多方向操作开关(multi-direction operation switch)的按键结构。如图2所示,该多方向按键结构包含有一开设于一壳体11的按键孔12;一按键帽13,通过该按键孔12外露于该壳体11外,该按键帽13具有一按键柱14;一电路板15,该电路板15上具有一对应于该按键帽13的多方向操作开关16,该多方向操作开关16具有一摇杆17,该按键柱14连结于该摇杆17。通过该按键帽13受压产生的位移、倾斜动作,而带动该摇杆17进行切换动作。虽然利用多方向操作开关16可大幅缩小按键结构的尺寸,然而为了使该按键帽13产生足够的倾斜角度以带动该摇杆17,因此该按键孔12与该按键帽13之间需要预留一定间隙,使得灰尘、水分极易由此间隙渗入,无法形成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以此缩小按键结构尺寸大小,并提供良好的防水性。
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包括一设置有一按键孔的外壳、—具有—摇杆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中,还包括:
一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包含有一按压部及一套设部,所述套设部为末端具有一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按键孔中,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摇杆顶端;
一弹性薄膜,其中心位置具有一套设孔,所述弹性薄膜的外边缘粘贴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面,并由所述外壳的内侧覆盖所述按键孔,所述弹性薄膜通过所述套设孔套设于所述套设部,所述套设孔的边缘贴合于所述套设部。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弹性薄膜隔离按键孔,避免水分由按键孔渗入外壳内部,利用按键帽及弹性薄膜的组合,除了可连接多方向操控开关进行切换动作之外,同时还具备了防水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多方向按键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多方向按键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方向切换按键设置于一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方向切换按键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图4的分解图;
图6到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图4另一型态的分解图;
图11a到图11c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方向切换按键不同状态下沿图4A-A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壳体 2 按键孔
3 按键帽 4 中心按压部
5 侧边按压部 6 橡胶片
7 粘贴剂 8 缓冲结构
9 电路板 10 微动开关
11 壳体 12 按键孔
13 按键帽 14 按键柱
15 电路板 16 多方向操作开关
17 摇杆 110 外壳
111 按键孔 112 下凹部
113 嵌合柱 120 按键帽
121 按压部 122 套设部
122a 开口 123 凹槽
130 电路板 140 多方向操作开关
141 摇杆 150 弹性薄膜
151 嵌合孔 152 套设孔
160 支撑组件 161 嵌合孔
170 粘贴剂 300 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设置于一电子装置300上,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MP3播放机,供碰触按压进行该电子装置300的操作。该多方向切换按键具有上、下、左、右及直接沿轴向按压等五个方向的操控动作,可提供五种不同的指令输入。
如图5到图7所示,其中,该多方向切换按键包含有:
—外壳110,用来构成该电子装置300的外部结构,该外壳110上具有一按键孔111,该按键孔111周围的区域形成一朝向该外壳110内部凹陷的下凹部112,该下凹部112上具有若干功能指示符号;
一按键帽120,该按键帽120具有一按压部121以及一套设部122,该套设部122为中空柱体,其末端形成有一开口122a,该按压部121设置于该按键孔111中,其边缘与该按键孔111的孔缘之间预留一预定间隙,使该按压部121可在该按键孔111中前、后、左、右位移,或是受压后朝向该外壳110内部移动;该套设部122接近该按压部121的一端,具有一环绕该套设部122的凹槽123;
一电路板130,容置于该外壳110内部,该电路板130上对应于该按键孔111的位置设有一多方向操作开关(multi-direction operation switch)140,该多方向操作开关140上具有一摇杆141。摇杆141顶端穿过该开口122a,使该该按键帽120的套设部122套设于该摇杆141顶端,而使该按键帽120连接于该摇杆141之上,通过前、后、左、右推动该按键帽120的按压部121,或是沿轴向对该按压部121施压,即可推利用该按键帽120切换该多方向操作开关140,利用不同方向的操控动作,输入不同的操作指令。
为实现防水、缓冲及该按键帽120复归定位等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弹性薄膜150,由橡胶所制成,该弹性薄膜150大概呈圆形,其中心部分形成向下凹陷的型态,该弹性薄膜150的周围具有多个嵌合孔151,其中心位置具有一套设孔152,该弹性薄膜150以该套设孔152套设于该按键帽120的套设部122,并以该套设孔152的孔缘嵌入该套设部122的凹槽123,利用该弹性薄膜150的弹性产生紧配合效果,使该套设孔152的孔缘紧密贴合于该套设部122。
而该弹性薄膜150的边缘粘贴于该外壳110的内侧壁面,使该该弹性薄膜150覆盖于该按键孔111周围的区域,该外壳110的内侧壁面对应于该各嵌合孔151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嵌合柱113,该各嵌合孔151分别套设于该各嵌合柱113上,形成紧密配合关系,使该弹性薄膜150的边缘紧密地贴合于该外壳110的内侧壁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环状的支撑组件160,如图8到图10所示,该支撑组件160的轮廓与该弹性薄膜150匹配,且该支撑组件160也开设有多个对应于该各嵌合柱113的嵌合孔161,利用该各嵌合柱113穿设于该支撑组件160的嵌合孔161,形成紧密配合关系,而使该支撑组件160抵压该弹性薄膜150,将该弹性薄膜150夹持于该外壳110及该支撑组件160之间,使该弹性薄膜150确实地以其边缘贴合于该外壳110的内侧壁面,形成良好的隔绝水密效果。
该弹性薄膜150与该外壳110内壁的粘贴作业,是在该弹性薄膜150与该外壳110内壁之间涂布一粘贴剂170,以填充该弹性薄膜150与该外壳110之间的细微缝隙,并形成密合效果使该弹性薄膜150粘贴于该外壳110内壁并防止水分渗透,为方便该粘贴剂170的涂布作业,该粘贴剂170亦可采用双面胶带,预先剪裁成配合该弹性薄膜150的型态,贴附于该弹性薄膜150或该外壳110内侧位于该按键孔111周围的区域。
通过上述的构件组合,该按键孔111由该弹性薄膜150阻隔,且该弹性薄膜150中心的套设孔152与该按键帽120的套设部122紧密结合,形成良好防水效果,使得水分无法通过该按键孔111渗入该外壳110内部。此外,该弹性薄膜150与该外壳110内壁除了以粘贴层170互相粘贴之外,本实用新型更利用该各嵌合柱113,使该弹性薄膜150进一步地以嵌合关系与附着于该外壳110内侧壁,并以该支撑组件160进行夹持,使得该弹性薄膜150与该外壳110的结合更为牢固,不至于因为频繁操作出现脱落现象,造成水分渗入。
如图11a到图11c所示,该多方向切换按键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剖面图,该弹性薄膜150除了发挥防水效果外,还具备弹性恢复作用,使该按键帽120维持在未受压之前的位置,如图11a所示。当该按键帽120的按压部121受到推移之后,该按键部120会形成倾斜状态,而使该套设部122带动该多方向操作开关140的摇杆141倾斜,完成切换动作的操作,如图11b及图11c所示,该按压部121被释放后,该弹性薄膜150则发挥弹性恢复力,使该按键帽120回复至初始状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方向切换按键,包括一设置有一按键孔的外壳、一具有一摇杆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包含有一按压部及一套设部,所述套设部为末端具有一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按键孔中,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摇杆顶端;一弹性薄膜,其中心位置具有一套设孔,所述弹性薄膜的外边缘粘贴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面,且所述弹性薄膜覆盖于所述按键孔周围的区域,所述弹性薄膜通过所述套设孔套设于所述套设部,所述套设孔的边缘贴合于所述套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设部接近所述按压部的一端,具有一环绕所述套设部的凹槽,所述弹性薄膜的套设孔的边缘嵌入所述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多方向操作开关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为橡胶弹性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的中心部分向下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的周围具有多个嵌合孔,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面对应于所述各嵌合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嵌合柱,所述嵌合孔分别套设于所述嵌合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状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形状匹配所述弹性薄膜,所述支撑组件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各嵌合柱的嵌合孔,所述各嵌合柱穿设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嵌合孔,所述弹性薄膜位于所述外壳及所述支撑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粘着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切换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具有一双面胶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001401 CN2766329Y (zh) | 2005-01-21 | 2005-01-21 | 多方向切换按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001401 CN2766329Y (zh) | 2005-01-21 | 2005-01-21 | 多方向切换按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66329Y true CN2766329Y (zh) | 2006-03-22 |
Family
ID=3660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200014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6329Y (zh) | 2005-01-21 | 2005-01-21 | 多方向切换按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66329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7898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方向按键总成及电子装置 |
CN105498203A (zh) * | 2016-01-28 | 2016-04-20 |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结构及一种游戏手柄 |
CN107485853A (zh) * | 2016-06-10 | 2017-12-19 |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操作装置 |
CN112053877A (zh) * | 2020-09-27 | 2020-12-08 | 深圳市宝尔爱迪科技有限公司 | 拨动开关的防水结构 |
-
2005
- 2005-01-21 CN CN 200520001401 patent/CN276632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7898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方向按键总成及电子装置 |
TWI457963B (zh) * | 2011-12-21 | 2014-10-21 | Wistron Corp | 多方向按鍵總成及電子裝置 |
CN103177898B (zh) * | 2011-12-21 | 2016-03-23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方向按键总成及电子装置 |
CN105498203A (zh) * | 2016-01-28 | 2016-04-20 |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结构及一种游戏手柄 |
CN105498203B (zh) * | 2016-01-28 | 2023-05-23 |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结构及一种游戏手柄 |
CN107485853A (zh) * | 2016-06-10 | 2017-12-19 | 索尼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操作装置 |
CN112053877A (zh) * | 2020-09-27 | 2020-12-08 | 深圳市宝尔爱迪科技有限公司 | 拨动开关的防水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44607U (zh) | 薄型按键结构 | |
CN101300742B (zh) |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前盖和具有前盖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0342308C (zh) | 一种多功能键型的驱动器部件和一种包括一个键盘的装置 | |
JP4898323B2 (ja) | キーシートおよび押釦スイッチ | |
JPH02265126A (ja) | 低側面ゴム製キーパッド | |
CA2570434A1 (en) | Thin keypad 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s devices and methods | |
TWM356170U (en) | Illumination keyboard | |
US2010004617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766329Y (zh) | 多方向切换按键 | |
US7705256B2 (en) | Thin key sheet | |
CN1750201A (zh) | 超薄触摸键盘装置 | |
TW201501158A (zh) | 鍵盤裝置 | |
JP2000348563A (ja) |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 |
CN2465298Y (zh) | 按键的防水装置 | |
CN201490057U (zh) | 电脑输入装置及其按键防水结构 | |
CN200956322Y (zh) | 键盘 | |
US7679015B2 (en) | Keypad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1752128A (zh) | 键盘组件及应用该键盘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1845049A (zh) | 能够引发按键感觉的触控板 | |
CN210170824U (zh) |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 |
JP2000285760A (ja) | 照光式シート状キートップ | |
TWM335732U (en) | Keypress panel structure with array micro-hole | |
CN1112712C (zh) | 按键 | |
CN2528053Y (zh) | 一种内嵌式内照明键盘 | |
CN101908427A (zh) | 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