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54312Y - 手持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54312Y CN2754312Y CN 200420065957 CN200420065957U CN2754312Y CN 2754312 Y CN2754312 Y CN 2754312Y CN 200420065957 CN200420065957 CN 200420065957 CN 200420065957 U CN200420065957 U CN 200420065957U CN 2754312 Y CN2754312 Y CN 275431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articulated section
- electronic device
- hand
- hold electron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69 building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HDHVHZZCFYRSB-UHFFFAOYSA-N pyriproxyfen Chemical compound C=1C=CC=NC=1OC(C)COC(C=C1)=CC=C1OC1=CC=CC=C1 NHDHVHZZCFYRS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主要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显示器、一键盘以及一枢接结构,而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和该枢接结构相耦连,且显示器与键盘分别配置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上,并且显示器可覆盖于键盘上。一连杆具有第一端和该第一壳体相连接,及一第二端和该第二壳体相连接。其中第一枢接部可相对于第二枢接部旋转0~180度,且显示器可由键盘上方旋转360度而位于键盘的下方,并朝向与键盘不同的方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360度旋转的折迭式手持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电子装置是指体积小、可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例如行动电话(Mobile phone)、掌上型计算机(Pocket PC)、电玩游戏机、电子辞典机、个人化数字助理(PDA)或可携带式计算机(Portable PC)等等。由于手持式电子装置可运用在无线通讯、因特网的领域中,因此带给人们在生活上的便利性以及效率更高的行动通讯处理,也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高科技电子产品。
图1A及图1B分别绘示公知一种掀盖式手持电子装置的枢接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以掀盖式行动电话或个人化数字助(PDA)为例,一掀盖110以及一主机壳体120是借由一枢接结构130而彼此枢接,而枢接结构130例如是单一轴棒,其贯穿设有轴套的掀盖110与主机壳体120。请参考图1A,当掀盖110覆盖于主机壳体120上时,主机壳体120上大部分按键(未绘示)与主屏幕(未绘示)均内藏于掀盖110与主机壳体120之间。此外,请参考图1B,当掀盖110相对于主机壳体120向外旋转一角度,例如90度、180度或最大为270度时,主机壳体120上的按键或屏幕可显现出来,并可执行多种功能或软件、程序等等。由图1B可知,由于掀盖110与主机壳体120之间会产生结构性的干涉现象,因而掀盖110无法旋转360度而定位于主机壳体120的背面,使用上不甚方便。
请参考图2,其绘示公知另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设计上,掀盖210(具有一屏幕212)与主机壳体220(具有一键盘222)之间的枢接结构230是采用可同时掀起与旋转的设计(1ift-and-twist design),即当掀盖210掀起90度时,掀盖210的底部可相对于枢轴232的中心位置旋转360度(注:左、右各180度),也就是说,屏幕212可在水平方向上任意旋转角度,同时掀盖210不会与主机壳体220产生结构性的干涉现象。然而,此种枢接结构230的设计过于复杂、成本太高,且不太方便操作。
美国专利公告第4,825,395号专利揭示一种双轴动作式枢接结构(two axis articulated hinge),其枢接于一电子计算器的两折迭式壳体之间。采用双轴动作式枢接结构的优点是两壳体之间不会产生结构性的干涉现象,但缺点是两壳体间无法达成确实定位。此外,美国专利公告第5,898,600号专利所揭示的枢接结构如上所述,同样容易发生无法确实定位的问题。
此一无法确实定位的问题可见于图2A、2B和2C的说明,在图2A-2C中,一手持电子装置10有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4和一连接片16有二侧边分别枢接于该第一和第二壳体12、14的枢轴18、20上。当旋转第二壳体14至垂直于第一壳体12的位置上时,该连接片16是可能为水平的(图2A)、倾斜的(图2B)、垂直的(图2C)或介于水平和垂直间的任何方位,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方位。因此该连接片16并无法来确实地定位该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间的相对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掀盖与主机壳体之间不会产生结构性的干涉现象,以使掀盖相对于主机壳体所旋转的角度可以增加至360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掀盖与主机壳体之间在相对旋转360度时可有良好的定位效果。
为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主要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以及一枢接结构,其中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枢接部,而第二壳体对应具有一第二枢接部,且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接触表面分别具有环状排列的凸齿,并相互啮合。此外,枢接结构具有一轴盖同时和该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相枢接,借此,该第一壳体可相对该第二壳体旋转360度,且在旋转期间,该二壳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被确实地定位。
为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主要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枢接结构以及一连杆,第一壳体可覆盖于第二壳体上,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以及一第二枢接部,且枢接结构对应枢接于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轴心上。此外,连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上,且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位在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轴心联机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与第一枢接部的轴心的距离例如为X,第二端与第二枢接部的轴心的距离例如为Y。此外,连杆的长度例如为S,而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二轴心的距离例如为R,S>R,且S+Y=R+X,S2=R2+(X+Y)2,如此,第一壳体是可相对于第二壳体旋转360度,且在旋转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被确实地定位。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分别绘示公知一种掀盖式手持电子装置的枢接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2绘示公知另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2B和2C绘示公知另一种具双枢轴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A绘示图3的枢接结构的放大示意透视图;
图3B绘示图3的枢接结构的轴盖的放大正面示意图;
图4~图7绘示图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90度、180度、270度与360度的动作示意图;
图4A、图5A、图6A及图7A分别绘示枢接结构的放大示意透视图;
图8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8A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8B绘示图8A的枢接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8C绘示图8A的枢接结构与连杆的配置关系图与三角关系图;
图9~图12绘示图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90度、180度、270度与360度的动作示意图;
图13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连杆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4绘示图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90度的动作示意图。图5绘示图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180度的动作示意图。图6绘示图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270度的动作示意图。图7绘示图3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360度的动作示意图。
请先参考图3,此手持电子装置300例如为折迭式行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化助(PDA)、电子辞典机、电玩游戏机等等,其主要包括一第一壳体310、第二壳体320以及一枢接结构330,而图3A绘示图3的枢接结构330的放大示意透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0与第二壳体320分别具有一第一枢接部312与一第二枢接部322,而第一与第二枢接部312、322的接触表面分别设有多数个环状排列的凸齿314、324。其中,凸齿314与相啮合的凸齿324之间的间距、齿高、齿厚均经过适当的设计而彼此紧密啮合,以使第一与第二枢接部312、322能在较低的啮合阻力下顺利产生相对旋转运动。
另外,图3A的枢接结构例如还包括一第一轴套334及第二轴套336,其分别套设于第一与第二枢接部312、322的轴心。再者,请参考图3B,其绘示图3的枢接结构的一轴盖332的正面放大示意图。该轴盖332包括有二轴棒337、338。在组装上,该二轴棒337、338是穿入该二轴套334、336中后再利用另一轴盖333将该二轴棒337、338的末端连结在一起,如此,该二壳体310、320是被连结在一起,且该凸齿314是和凸齿324相啮合。
接着请参考图3~图7的动作示意图,并配合参考图3A、图4A、图5A、图6A及图7A的枢接结构的放大示意透视图。当第一壳体310覆盖于第二壳体320的一表面326(例如是配置显示328)上时,第一枢接部312与第二枢接部322相对邻近第二壳体320的该表面326的凸齿相互啮合,如图3和3A所示。接着请参考图4和4A,当第一枢接部312相对于第二枢接部322旋转45度时,即第一壳体310由第二壳体320的该表面326往上掀开约90度。接着在图5和5A中,当第一枢接部312相对于第二枢接部322旋转90度时,第一壳体310与第二壳体320之间约略夹180度,两者约位在同一平面上。接着在图6和6A中,当第一枢接部312相对于第二枢接部322旋转135度时,即第一壳体310由图5所示的水平位置再往下旋转,并与第二壳体320之间约略夹270度(反向则为90度)。最后在图7和7A中,当第一枢接部312相对于第二枢接部322旋转180度时,第一壳体310覆盖于第二壳体320的另一表面(例如是显示器328的背面)上,且与原来图3的第一壳体310的位置相差360度(反向则为0度)。
假设第一壳体310以一第一表面316覆盖于第二壳体320的该表面326上时,而第一表面316上可配置一键盘318。当键盘318由图3的位置旋转至图7的位置时,第二壳体320上的显示328是位在整个手持电子装置300的上方而使整个装置可成为一个人数字助理(PDA)或个人数字助理电话(PDA Phone)来使用。在此虽未被显示在图中,但为熟习此技的人士可轻易知悉的是,第二壳体320上可配置简单的数字键、通话键或四方键等按键,以作为手持电子装置300输入电话号码、简讯、通话簿及操作显示器指令及光标之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0可由图5所示的水平位置再往下旋转至图7所示的位置,且第一壳体310与第二壳体320之间不会产生结构性的干涉现象。因此,第一壳体310可由图3所示的位置旋转360度而覆盖于图7所示的第二壳体320的第二表面(例如是显示器328的背面)上。此时,第一壳体310上的键盘318与第二壳体320上的显示器328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且第一与第二壳体310、320重迭之后的体积与图3未开启状态下的体积完全相同。假设在未使用键盘318的情况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折迭方式,可将键盘318隐藏于显示器328的背面,而显示器328例如具有一触控面板(未绘示),可作为手持电子装置300(如个人数字化助理、平板计算机)的显示与输入装置,以供使用者利用触控的方式输入数据、无线上网或播放应用程序等。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乃是利用轴盖332、334和轴棒337、338将第一和第二壳体310、320连结在一起。再利用环状排列的凸齿314、324彼此啮合于第一与第二枢接部312、322的接触表面上,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能产生360度旋转,且在旋转期间,该二壳体的相对位置可被确实地定位,而不会有常用晃动的问题。在此,该凸齿314、324可被视为是在旋转期间达成该第一壳体310和第二壳体320相互间确实定位的机构。
[第二实施例]
图8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8A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8B绘示图8A的枢接结构的动作示意图。图8C绘示图8A的枢接结构与连杆的配置关系图与三角关系图。
请先参考图8,此手持电子装置400例如为折迭式行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化助(PDA),其主要包括一第一壳体410、第二壳体420、一枢接结构430以及一连杆4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10与第二壳体420分别具有一第一枢接部412与一第二枢接部422,而第一与第二枢接部412、422的轴心分别枢接于枢接结构430上。其中,第一壳体410的厚度可小于或等于第二壳体410的厚度,而当第一壳体410作为薄形化的掀盖时,其厚度小于第二壳体420的厚度为宜,其中第一壳体410上可配置平面显示器或其它电子组件(未绘示),且第二壳体420例如为主机壳体,可配置大部分的电子组件(未绘示),例如键盘、屏幕、电路板、用以连接外部电子装置的连接器及各种形式的插槽等等,以符合现代多媒体信息的需求。
此外,请参考图8B,在枢接结构430的设计上,是采用双轴动作式枢接结构,其分别枢接于第一与第二壳体410、420的轴心A、B上,其优点是第一壳体410可借由枢接结构430而相对于第二壳体420旋转360度,且第一与第二壳体410、420之间不会产生结构性的干涉现象。然而,为避免产生公知双轴动作式枢接结构容易松动或无法定位等问题,本实施例的枢接结构430是配合一连杆440以加强定位的效果。如图8所示,连杆440具有一第一端442以及一第二端444,第一端442枢接于第一壳体410上,而第二端444枢接于第二壳体420上,且第一端442与第二端444分别位于第一与第二枢接部412、422的二轴心A、B联机的两侧。
其中,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虽然图3B亦使用连杆340来加强定位的效果,但连杆340的两端是分别枢接于第一与第二枢接部312、322的二轴心上,而本实施例的连杆440的两端不位在第一与第二枢接部412、422的二轴心A、B上,而是分别枢接于第一与第二枢接部412、422的二轴心A、B联机的两侧。如图8C所示,假设连杆440的第一端442与第一枢接部412的轴心A的距离为X,连杆440的第二端444与第二枢接部420的轴心B的距离为Y。此外,假设连杆440的长度为S,而第一与第二枢接部412、422的二轴心的距离为R时,连杆440与枢接结构430之间必须符合下列的关系式,才可达成在旋转期间,该第一壳体410可确实定位地相对该第二壳体420旋转,其关系式为:
S2=R2+(X+Y)2................(如图8C所示)
S+Y=R+X ................(如图10所示)
图9绘示图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90度的动作示意图。图10绘示图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180度的动作示意图。图11绘示图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270度的动作示意图。图12绘示图8的手持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旋转360度的动作示意图。
请先参考图8与图8C,当第一壳体410覆盖于第二壳体420的一表面424(例如是配置键盘或其它输入装置的表面)上时,由三角几何关系可导出上述第一关系式,即S2=R2+(X+Y)2。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的长度S例如大于R,且X例如大于Y,如此第一壳体410可由图8所示的位置旋转90度而到达图9的位置,而第一壳体410与第二壳体420之间刚好夹90度。接着,当第一壳体410由图9所示的位置再旋转90度而到达图10所示的位置时,必须满足第二关系式,即S+Y=R+X,而第一壳体410与第二壳体420之间刚好夹180度。同样地,在图11与图12中,第一壳体410相对于第二壳体420旋转270度(反向为90度),甚至可达到360度(反向为0度),最后覆盖于第二壳体420的另一表面上。
由此可知,当连杆440与枢接结构430之间的动作关系符合上述的二关系式时,第一壳体410可相对于第二壳体420旋转360度,且旋转期间,该第一壳体410相对该第二壳体420的位置可被确实地定位。
下列例举符合上述二关系式的R、X、Y、S值:
R | X | Y | S | R+X | S+Y |
2.000 | 1.000 | 0.500 | 2.500 | 3.000 | 3.000 |
2.000 | 2.000 | 0.667 | 3.333 | 4.000 | 4.000 |
2.000 | 3.000 | 0.750 | 4.250 | 5.000 | 5.000 |
2.000 | 4.000 | 0.800 | 5.200 | 6.000 | 6.000 |
2.000 | 5.000 | 0.833 | 6.167 | 7.000 | 7.000 |
2.000 | 6.000 | 0.857 | 7.143 | 8.000 | 8.000 |
2.000 | 7.000 | 0.875 | 8.125 | 9.000 | 9.000 |
2.000 | 8.000 | 0.889 | 9.111 | 10.000 | 10.000 |
3.000 | 1.000 | 0.600 | 3.400 | 4.000 | 4.000 |
3.000 | 2.000 | 0.857 | 4.143 | 5.000 | 5.000 |
3.000 | 3.000 | 1.000 | 5.000 | 6.000 | 6.000 |
3.000 | 4.000 | 1.091 | 5.909 | 7.000 | 7.000 |
3.000 | 5.000 | 1.154 | 6.846 | 8.000 | 8.000 |
3.000 | 6.000 | 1.200 | 7.800 | 9.000 | 9.000 |
3.000 | 7.000 | 1.235 | 8.765 | 10.000 | 10.000 |
3.000 | 8.000 | 1.263 | 9.737 | 11.000 | 11.000 |
3.000 | 9.000 | 1.286 | 10.714 | 12.000 | 12.000 |
4.000 | 1.000 | 0.667 | 4.333 | 5.000 | 5.000 |
4.000 | 2.000 | 1.000 | 5.000 | 6.000 | 6.000 |
4.000 | 3.000 | 1.200 | 5.800 | 7.000 | 7.000 |
4.000 | 4.000 | 1.333 | 6.667 | 8.000 | 8.000 |
4.000 | 5.000 | 1.429 | 7.571 | 9.000 | 9.000 |
4.000 | 6.000 | 1.500 | 8.500 | 10.000 | 10.000 |
4.000 | 7.000 | 1.556 | 9.444 | 11.000 | 11.000 |
4.000 | 8.000 | 1.600 | 10.400 | 12.000 | 12.000 |
4.000 | 9.000 | 1.636 | 11.364 | 13.000 | 13.000 |
4.000 | 10.000 | 1.667 | 12.333 | 14.000 | 14.000 |
4.000 | 11.000 | 1.692 | 13.308 | 15.000 | 15.000 |
4.000 | 12.000 | 1.714 | 14.286 | 16.000 | 16.000 |
5.000 | 1.000 | 0.714 | 5.286 | 6.000 | 6.000 |
5.000 | 2.000 | 1.111 | 5.889 | 7.000 | 7.000 |
5.000 | 3.000 | 1.364 | 6.636 | 8.000 | 8.000 |
5.000 | 4.000 | 1.538 | 7.462 | 9.000 | 9.000 |
5.000 | 5.000 | 1.667 | 8.333 | 10.000 | 10.000 |
5.000 | 6.000 | 1.765 | 9.235 | 11.000 | 11.000 |
5.000 | 7.000 | 1.842 | 10.158 | 12.000 | 12.000 |
5.000 | 8.000 | 1.905 | 11.095 | 13.000 | 13.000 |
5.000 | 9.000 | 1.957 | 12.043 | 14.000 | 14.000 |
5.000 | 10.000 | 2.000 | 13.000 | 15.000 | 15.000 |
5.000 | 11.000 | 2.037 | 13.963 | 16.000 | 16.000 |
5.000 | 12.000 | 2.069 | 14.931 | 17.000 | 17.000 |
5.000 | 13.000 | 2.097 | 15.903 | 18.000 | 18.000 |
5.000 | 14.000 | 2.121 | 16.879 | 19.000 | 19.000 |
5.000 | 15.000 | 2.143 | 17.857 | 20.000 | 20.000 |
其中,上述的数值虽未标示单位,但只要R∶X∶Y∶S之间的比值符合上述任一行的比值时,例如R∶X∶Y∶S=3∶3∶1∶5或4∶2∶1∶5或5∶10∶2∶13,均在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围中。此外,在适当的机械公差配合下,上述的数值在小数点以下第二位相同者视为相同功效者,例如Y=0.667与Y=0.66具有相同的定位功效,而S=3.333与S=3.33具有相同的定位功效,依此类推。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未绘示)与键盘(未绘示)例如分别配置于第一壳体410上与第二壳体420上。当第一壳体410相对于第二壳体420旋转360度时,显示器与键盘可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假设在未使用键盘的情况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折迭方式,同样可将键盘隐藏于显示器的背面,而显示器例如具有一触控面板(未绘示),可作为手持电子装置400(如个人数字化助理、平板计算机)的显示与输入装置,以供使用者利用触控的方式输入数据、无线上网或播放应用程序等。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仅绘示一连杆枢接于第一与第二壳体的一侧边上,但不限定仅能使用一连杆或仅能配置连杆于侧边上。例如,第一与第二壳体相对应的二侧边分别配置一连杆,其动作方式与上述单一连杆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图13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连杆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连杆(未绘示)例如隐藏于第一与第二壳体510、520的一开槽502中,但其两端同样枢接于第一与第二壳体510、520上,且第一与第二壳体510、520之间借由一枢接结构530而产生360度旋转,如上所述。开槽502例如为一狭长型的隙缝,其宽度约可容纳一连杆的厚度而已,因此在外观设计上,不会因连杆暴露在外而破坏手持电子装置500的整体美感。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乃是利用连杆与枢接结构之间的特定关系式来产生的极佳的定位效果,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能产生360度旋转,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被确实地定位。如此,不仅增加枢接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克服公知双轴动作式枢接结构容易松动或定位不易等问题。在此一第二实施例中,该连杆440可被视为是在旋转期间达成该第一壳体410和第二壳体420相互间确实定位的机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要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枢接部;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而该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接触表面分别具有环状排列的凸齿,并相互啮合;以及
一枢接结构,连结该第一壳体的第一轴接部和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枢接部,如此该第一壳体可相对该第二壳体做360度旋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包括一轴盖具有二轴棒分别插入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枢接部和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枢接部以分别枢接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枢接部旋转45度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枢接部旋转90度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枢接部旋转135度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相互垂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枢接部旋转180度时,该第一壳体是覆盖于远离该第二壳体的该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还具有二轴套分别套设在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枢接部和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枢接部中,该二轴棒是分别插入该二轴套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还具有一第二轴盖连结该二轴棒的末端。
9.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枢接部;
一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一枢接部相互啮合;
一键盘,配置于该第一壳体上;
一显示器,配置于该第二壳体上,该键盘可覆盖于该显示器上;以及
一枢接结构分别枢接该第一枢接部和该第二枢接部,其中当该第一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枢接部旋转大于90度时,该键盘适于由该显示器所在的平面的上方旋转至该显示器所在的平面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接触表面具有多数个环状排列的凸齿,并相互啮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包括有一轴盖具有二轴棒分别插入该第一枢接部和该第二枢接部中。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枢接部相对于该第二枢接部旋转180度时,该键盘是覆盖于远离该显示器的一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器与该键盘朝向相反的方向。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器具有一触控面板。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键盘为打字用的键盘。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还具有一第二轴盖连结该二轴棒的末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还具有一第一轴套位在该第一枢接部中和第二轴套位在该第二枢接部中,该二轴棒分别插入该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中。
18.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数按键,配置于一第一壳体上,且该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枢接部;
一显示器,配置于一第二壳体上,且该第二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枢接部,其与该第一枢接部相互啮合;以及
一枢接结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其中该第一壳体是以一第一表面覆盖于该第二壳体上,且该第一壳体的该第一表面适于旋转360度而覆盖于第二壳体的一第二表面上,并且该显示器朝向与该些按键相反的方向。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接触表面具有多数个环状排列的凸齿,并相互啮合。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有二轴棒分别插入该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中。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显示器具有一触控面板。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按键包括由字母键、数字键、功能键、方向键以及特殊符号键所组成的按键。
23.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枢接部;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枢接部;
一枢接结构,分别枢接于该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二轴心;以及
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第一壳体上,而该第二端枢接于该第二壳体上,且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分别位于该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二轴心联机的两侧。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枢接部的轴心的距离为X,该第二端与该第二枢接部的轴心的距离为Y,且其中该连杆的长度为S,该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二轴心的距离为R,其中S+Y=R+X,S2=R2+(X+Y)2。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壳体上具有一显示器且该第二壳体上具有一键盘。
26.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壳体其上设有一电子组件及一第一枢接部;
一第二壳体设有一第二枢接部;
一枢接结构分别枢接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枢接部和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枢接部,借此,该第一壳体是可相对该第二壳体做360度旋转,自该第二壳体的第一表面移动至该第二壳体的相对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
一机构用来确保在该第一壳体旋转期间,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被确实地定位。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机构包括有形成在第一枢接部上的凸齿和形成在第二枢接部上的凸齿,该些凸齿是相互啮合在一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枢接结构包括有一轴盖具有二轴棒分别穿过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枢接部和第二壳体的第二枢接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第二轴盖连结该二轴棒的末端。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机构包括有一连杆连接该第一和第二壳体。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杆连接该第一壳体于第一点和连接该第二壳体于第二点,该第一点位在该二轴心联机的一侧,该第二点位在该二轴心联机的另一侧。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枢接部的轴心的距离为X,该第二端与该第二枢接部的轴心的距离为Y,且其中该连杆的长度为S,该第一与第二枢接部的二轴心的距离为R,其中S+Y=R+X,S2=R2+(X+Y)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65957 CN2754312Y (zh) | 2004-07-14 | 2004-07-14 | 手持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65957 CN2754312Y (zh) | 2004-07-14 | 2004-07-14 | 手持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54312Y true CN2754312Y (zh) | 2006-01-25 |
Family
ID=3592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65957 Expired - Lifetime CN2754312Y (zh) | 2004-07-14 | 2004-07-14 | 手持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54312Y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2653B (zh) * | 2006-07-03 | 2011-07-13 | 海尔集团公司 | 可隐藏或展现的家用电器用流媒体盒 |
CN101136952B (zh) * | 2006-09-01 | 2011-11-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可旋转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US8297795B2 (en) | 2009-04-03 | 2012-10-30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Illuminating apparatus having light shelters on tubular sidewall |
CN102298421B (zh) * | 2006-09-01 | 2014-04-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可旋转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CN104750186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谷歌公司 | 膝上型计算机的圆盘样式360度铰链 |
US9307660B2 (en) | 2012-07-31 | 2016-04-05 | Acer Incorporated | Electronic equipment |
CN107219886A (zh) * | 2017-04-07 | 2017-09-29 | 深圳市明致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电脑 |
-
2004
- 2004-07-14 CN CN 200420065957 patent/CN275431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2653B (zh) * | 2006-07-03 | 2011-07-13 | 海尔集团公司 | 可隐藏或展现的家用电器用流媒体盒 |
CN101136952B (zh) * | 2006-09-01 | 2011-11-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可旋转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CN102298421B (zh) * | 2006-09-01 | 2014-04-0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可旋转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US8297795B2 (en) | 2009-04-03 | 2012-10-30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Illuminating apparatus having light shelters on tubular sidewall |
CN101852367B (zh) * | 2009-04-03 | 2014-07-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照明装置 |
US9307660B2 (en) | 2012-07-31 | 2016-04-05 | Acer Incorporated | Electronic equipment |
TWI602490B (zh) * | 2012-07-31 | 2017-10-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折疊式電子設備 |
CN104750186A (zh) * | 2013-12-31 | 2015-07-01 | 谷歌公司 | 膝上型计算机的圆盘样式360度铰链 |
US10013021B2 (en) | 2013-12-31 | 2018-07-03 | Google Llc | Hinge for a multiple operating mode computing device |
CN104750186B (zh) * | 2013-12-31 | 2020-04-17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膝上型计算机的圆盘样式360度铰链 |
CN107219886A (zh) * | 2017-04-07 | 2017-09-29 | 深圳市明致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电脑 |
CN107219886B (zh) * | 2017-04-07 | 2020-12-01 | 深圳市明致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电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16435B2 (en)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over turnable 360 degrees relative to a body thereof | |
CN209358590U (zh) | 折叠式移动终端 | |
CN1620239A (zh) | 电子设备 | |
CN1946275A (zh) | 电子装置 | |
CN101068266A (zh) | 用于游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和其中的用户接口设备 | |
CN1697334A (zh) | 滑动/折叠型便携式设备 | |
CN1610356A (zh) | 便携式终端及其回转铰链组件 | |
CN1784133A (zh) | 用于优化转换的直接铰链 | |
CN2754312Y (zh) | 手持电子装置 | |
CN1947406A (zh) | 可变形的通信设备 | |
US20050111172A1 (en)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645409Y (zh) |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轴接装置 | |
CN114017436A (zh) |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1083254A (zh) | 便于折叠的智能设备 | |
CN2864782Y (zh) | 具有双屏幕结构的笔记本电脑 | |
CN114001085A (zh) | 一种用于柔性屏折叠的转动机构及移动终端 | |
EP1600843A1 (en)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keyboard | |
CN2662553Y (zh) | 双屏幕手机 | |
CN2935718Y (zh) | 手持信息终端设备 | |
CN2493976Y (zh) | 折叠键盘 | |
CN2696229Y (zh) | 具有双面输入键盘和侧翻横屏显示功能的移动电话 | |
CN1234228C (zh) | 具有隐藏式屏幕的移动通讯装置 | |
CN2696231Y (zh) | 具有侧翻横屏显示功能和双面输入键盘的折叠式手机 | |
CN2694368Y (zh) | 具有多轴移动滚轮的输入装置 | |
CN200953575Y (zh) | 一种抽拉、折叠及旋转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