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53187Y - 多功能拐杖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拐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53187Y CN2753187Y CN 200420093450 CN200420093450U CN2753187Y CN 2753187 Y CN2753187 Y CN 2753187Y CN 200420093450 CN200420093450 CN 200420093450 CN 200420093450 U CN200420093450 U CN 200420093450U CN 2753187 Y CN2753187 Y CN 275318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position
- walking stick
- handle
- connecting rod
- deep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多功能拐杖,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以前拐杖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易防滑的问题。它主要由手垫、把柄、挂物孔、中间连杆、下端连杆、防滑垫、指南针、红外线发射灯、导线、电源、深孔、夹具构成。其特征是:挂带的中心位置穿过安装在把柄的孔位置,把柄的中间位置粘连接在手垫的有胶粘面位置,下端连杆的上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的左边深孔位置,夹具的中间深孔位置夹在中间连杆的下端位置,把柄的下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的右端深孔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拐杖,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或旅行品大类,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的技术对多功能拐杖的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刘换新申报的,授权公告为CN2224528Y中国专利号(ZL)为:ZL95210312.5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一种单柱拐杖》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拐杖单柱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以前拐杖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易防滑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拐杖以解决以前拐杖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易防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主要由挂带、手垫、把柄、开关、挂物孔、中间连杆、下端连杆、防滑垫、指南针、红外线发射灯、导线、电源、深孔、夹具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电源的下端位置导线连接在开关的下端位置,开关的上端位置导线连接在红外线发射灯的上端位置,红外线发射灯的下端位置导线连接在电源的上端位置,结合成闭合回路组合结构,功能是起为发射红外线提供能源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挂带的中心位置穿过安装在把柄的孔位置,把柄的中间位置粘连接在手垫的有胶粘面位置,结合成组合结构,功能是起悬挂拐杖和不易脱手的作用。手柄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杆的上端位置,中间连杆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下端连杆的上端位置,下端连杆的下端位置粘在防滑垫的上端位置,结合成拐杖形状的串连结构,功能是起防滑,支撑身体的作用。下端连杆的上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的左边深孔位置,夹具的中间深孔位置夹在中间连杆的下端位置,把柄的下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的右端深孔位置,结合成“山”字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拆卸存放拐杖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以前拐杖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易防滑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前拐杖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易防滑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的技术相比有三处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挂带的中心位置穿过安装在把柄的孔位置,把柄的中间位置粘连接在手垫的有胶粘面位置,结合成组合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悬挂拐杖和不易脱手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手柄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杆的上端位置,中间连杆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下端连杆的上端位置,下端连杆的下端位置粘在防滑垫的上端位置,结合成拐杖形状的串连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防滑,支撑身体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下端连杆的上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的左边深孔位置,夹具的中间深孔位置夹在中间连杆的下端位置,把柄的下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的右端深孔位置,结合成“山”字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拆卸存放拐杖的技术问题。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夹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折叠存放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
1挂带 2手垫 3把柄 4开关 5挂物孔
6中间连杆 7下端连杆 8防滑垫 9指南针 10红外线发射灯
11导线 12电源 13深孔 14夹具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为实现解决以前拐杖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易防滑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主要由挂带1、手垫2、把柄3、开关4、挂物孔5、中间连杆6、下端连杆7、防滑垫8、指南针9、红外线发射灯10、导线11、电源12、深孔13、夹具14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挂带1、手垫2、指南针9、红外线发射灯10、导线11、电源12由市场选用。它的把柄3是“「”形状,以铝合金为材料,经过铸造、机械加工制造。它的中间连杆6、下端连杆7是圆筒形状,以铝合金为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制造。它的夹具14是长方形状,以橡胶为材料,经过铸造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电源12的下端位置导线连接在开关4的下端位置,开关4的上端位置导线连接在红外线发射灯10的上端位置,红外线发射灯10的下端位置导线连接在电源12的上端位置,结合成闭合回路组合结构,功能是起为发射红外线提供能源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挂带1的中心位置穿过安装在把柄3的孔位置,把柄3的中间位置粘连接在手垫2的有胶粘面位置,结合成组合结构,功能是起悬挂拐杖和不易脱手的作用。手柄3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杆6的上端位置,中间连杆6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下端连杆7的上端位置,下端连杆7的下端位置粘在防滑垫8的上端位置,结合成拐杖形状的串连结构,功能是起防滑,支撑身体的作用。下端连杆7的上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14的左边深孔位置,夹具14的中间深孔位置夹在中间连杆6的下端位置,把柄3的下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14的右端深孔位置,结合成“山”字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拆卸存放拐杖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多功能拐杖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发射红外线的时候,根据光学和电学原理,首先开启开关4,然后接通电源12,再然后红外线发射灯10亮起,从而完成发射红外线起到指示和照明的任务。
当需要拆卸存放的时候,根据机械原理,首先拧开各环节,然后塞入夹具14深孔13中,再然后挂带1挂起,从而完成拆卸存放的任务。
当需要防滑的时候,根据摩擦原理,首先粘上防滑垫8,然后用力支撑地面,再然后防滑垫8紧粘地面,从而完成防滑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辨别方向的时候,根据物理原理,首先指南针9自动指,从而完成辨别方向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的以前拐杖使用不便,功能单一,不易防滑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铝合金为材料,利用日用品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成批生产,以供应老人、残疾人等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拐杖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Claims (3)
1.多功能拐杖,它是由挂带(1)、手垫(2)、把柄(3)、开关(4)、挂物孔(5)、中间连杆(6)、下端连杆(7)、防滑垫(8)、指南针(9)、红外线发射灯(10)、导线(11)、电源(12)、深孔(13)、夹具(14)构成,它的电源(12)的下端位置导线连接在开关(4)的下端位置,开关(4)的上端位置导线连接在红外线发射灯(10)的上端位置,红外线发射灯(10)的下端位置导线连接在电源(12)的上端位置,其特征是:挂带(1)的中心位置穿过安装在把柄(3)的孔位置,把柄(3)的中间位置粘连接在手垫(2)的有胶粘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手柄(3)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中间连杆(6)的上端位置,中间连杆(6)的下端位置螺纹连接在下端连杆(7)的上端位置,下端连杆(7)的下端位置粘在防滑垫(8)的上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下端连杆(7)的上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14)的左边深孔位置,夹具(14)的中间深孔位置夹在中间连杆(6)的下端位置,把柄(3)的下端位置塞入安装在夹具(14)的右端深孔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93450 CN2753187Y (zh) | 2004-09-09 | 2004-09-09 | 多功能拐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93450 CN2753187Y (zh) | 2004-09-09 | 2004-09-09 | 多功能拐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53187Y true CN2753187Y (zh) | 2006-01-25 |
Family
ID=3592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934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3187Y (zh) | 2004-09-09 | 2004-09-09 | 多功能拐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53187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727A (zh) * | 2009-04-08 | 2012-03-21 | 摩理都株式会社 | 摩擦被覆片及安装有该摩擦被覆片的拐杖、伞及钓竿 |
CN104939452A (zh) * | 2015-06-30 | 2015-09-30 | 高满珍 | 具有救急定位效果的登山雨伞 |
CN104939451A (zh) * | 2015-06-30 | 2015-09-30 | 高满珍 | 改良登山雨伞 |
CN107157045A (zh) * | 2017-05-25 | 2017-09-15 | 王栋 | 一种多功能手杖及其加工工艺 |
-
2004
- 2004-09-09 CN CN 200420093450 patent/CN275318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727A (zh) * | 2009-04-08 | 2012-03-21 | 摩理都株式会社 | 摩擦被覆片及安装有该摩擦被覆片的拐杖、伞及钓竿 |
CN104939452A (zh) * | 2015-06-30 | 2015-09-30 | 高满珍 | 具有救急定位效果的登山雨伞 |
CN104939451A (zh) * | 2015-06-30 | 2015-09-30 | 高满珍 | 改良登山雨伞 |
CN107157045A (zh) * | 2017-05-25 | 2017-09-15 | 王栋 | 一种多功能手杖及其加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53187Y (zh) | 多功能拐杖 | |
CN2562757Y (zh) | 多功能拐杖 | |
CN2657446Y (zh) | 一种新型帐篷伞 | |
CN2638492Y (zh) | 新型雨伞 | |
CN2633064Y (zh) | 多功能拐杖 | |
CN2629503Y (zh) | 多功能雨伞 | |
CN2624679Y (zh) | 新型拐杖 | |
CN2558251Y (zh) | 新型多功能手杖 | |
CN2673168Y (zh) | 多功能拐杖 | |
CN2601036Y (zh) | 多功能雨伞 | |
CN200953899Y (zh) | 带照明的伞 | |
CN2788620Y (zh) | 一种伸缩拐杖 | |
CN2776113Y (zh) | 新型照明雨伞 | |
CN2592007Y (zh) | 新型电筒伞 | |
CN2765505Y (zh) | 新型雨伞 | |
CN2879750Y (zh) | 便携式雨伞 | |
CN2819887Y (zh) | 安全防淋湿雨伞 | |
CN2741408Y (zh) | 多功能拐杖 | |
CN2586386Y (zh) | 多功能拐杖 | |
CN2702639Y (zh) | 夜明式雨伞 | |
CN2523246Y (zh) | 多功能手杖 | |
CN2794259Y (zh) | 可照明的拐杖 | |
CN209528122U (zh) | 一种沙漠徒步杖 | |
CN2759297Y (zh) | 新型椅子 | |
CN2465535Y (zh) | 新型照明雨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