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51496Y - 音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音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51496Y CN2751496Y CN 200420120224 CN200420120224U CN2751496Y CN 2751496 Y CN2751496 Y CN 2751496Y CN 200420120224 CN200420120224 CN 200420120224 CN 200420120224 U CN200420120224 U CN 200420120224U CN 2751496 Y CN2751496 Y CN 275149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sound chamber
- chamber
- loud speaker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腔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扬声器容置腔及后音腔,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前音腔,所述前音腔与后音腔的容积比的范围为1∶4~1∶2。所述扬声器容置腔与所述前音腔连通,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出音口,所述前音腔通过所述出音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前音腔位于所述后音腔的中间,其封闭端与所述本体的一侧壁形成一狭窄通道,从而将所述后音腔分成互相连通的左、右两个后音腔。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声音播放音质好,特别是低音效果更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与小型扬声器配合组成声音播放装置的音腔装置。
技术背景
在对音频处理芯片或其它音乐播放电路进行测试时,需要将播放音乐的扬声器固装到音腔装置内。现有的音腔装置是由一体成型的本体构成。所述本体为一腔体,其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容置腔,用于安放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容置腔的底面上开设若干蜂窝状的出音孔,所述扬声器容置腔的顶面与本体的内壁形成较大空间的后音腔。安放扬声器时,需要将扬声器的前端面朝下放置,使声音能顺利从出音孔发出。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后音腔对音质有很大影响,应该尽可能的大。但是,现有的音腔装置却存在一个缺陷,即通过这种音腔装置发出的声音往往较尖,声音播放效果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检测音频处理芯片或其它音乐播放电路的声音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声音播放效果好的音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音腔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扬声器容置腔及后音腔,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前音腔,所述前音腔与后音腔的容积比的范围为1∶4~1∶2。
所述前音腔与后音腔的容积比可以为1∶3。
所述扬声器容置腔可以与所述前音腔连通,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出音口,所述前音腔通过所述出音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前音腔可以位于所述后音腔的中间,其封闭端与所述本体的一侧壁形成一狭窄通道,从而将所述后音腔分成互相连通的左、右两个后音腔。
所述扬声器容置腔的底部的与所述前音腔共用的侧壁上可以开设有一通孔。
所述本体的底面上可以开设有出线孔。
所述扬声器容置腔可以由垂直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面上的圆柱形扬声器容置腔侧壁圈成,所述扬声器容置腔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以及前音腔的侧壁。
所述后音腔可以由本体的内侧壁与前音腔的外侧壁以及扬声器容置腔的外侧壁间隔形成。
所述本体内可以设置有一组所述扬声器容置腔、前音腔、后音腔、出音口、出线孔,从而形成单声道结构。
所述本体内可以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两组扬声器容置腔、前音腔、后音腔、出音口、出线孔,从而形成双声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增加前音腔,并控制前音腔和后音腔之间的容积比,从而不仅保证后音腔对于音质的影响力,而且可克服人们的技术偏见,利用合理大小的前音腔消除尖音,提高音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双后音腔的结构,确保较好的声音再现质量。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实现单声道的结构,又可以应用于双声道结构,从而实现3D音效,适用于目前的和弦声音的播放。因此,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声音播放音质好,特别是低音效果更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腔装置的单声道结构主视图;
附图2为图1的仰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腔装置的双声道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声道结构。
参考图1、2、3,一种音腔装置,包括本体2。所述本体2为腔体结构。
所述本体2内开设有扬声器容置腔4、后音腔和前音腔6。
所述扬声器容置腔4是由垂直设置在所述本体2的底面上的圆柱形扬声器容置腔侧壁40圈成,所述扬声器容置腔侧壁40的高度低于所述本体2的侧壁20以及前音腔6的侧壁60。
所述前音腔6是由近似呈“入”字形的前音腔侧壁60以及本体2的侧壁20圈成。
所述扬声器容置腔4的底部的与所述前音腔6共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7,从而使所述扬声器容置腔4与所述前音腔6连通,所述本体侧壁20上开设有出音口8,所述前音腔6通过所述出音口8与外界连通。
所述前音腔6位于所述后音腔的中间,所述后音腔是由本体的内侧壁20与前音腔的外侧壁60以及扬声器容置腔的外侧壁40间隔形成。并且,为了确保获得好的声音再现质量,所述前音腔6的封闭端与所述本体2的一侧壁形成一狭窄通道9,从而将所述后音腔分成互相连通的左、右两个后音腔5、3。
由于后音腔对音质的好坏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确保后音腔足够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音腔与后音腔的容积比的范围为1∶4~1∶2。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具有较好效果的容积比为1∶3。该比例范围可以确保在增加了前音腔6的时候,虽然适当减小了后音腔的容积,却能够获得比原来没有前音腔时更好的音质,特别是具有更好的低音效果。
所述本体2的底面上开设有出线孔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扬声器的正面朝下放置,从而声音穿过前音腔6,从出音口8传出。扬声器的导线从所述出线孔1穿出,并且采用密封材料将该出线孔1密封,从而保证后音腔3、5的密封性,也即确保音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为双声道结构,即本体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两组小音腔A、B,它们均由扬声器容置腔、前音腔、后音腔、出音口、出线孔等构成,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2可实现3D音效,适合于播放和弦音乐。
Claims (10)
1、一种音腔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扬声器容置腔及后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前音腔,所述前音腔与后音腔的容积比的范围为1∶4~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音腔与后音腔的容积比为1∶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容置腔与所述前音腔连通,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出音口,所述前音腔通过所述出音口与外界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音腔位于所述后音腔的中间,其封闭端与所述本体的一侧壁形成一狭窄通道,从而将所述后音腔分成互相连通的左、右两个后音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容置腔的底部的与所述前音腔共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面上开设有出线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容置腔是由垂直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面上的圆柱形扬声器容置腔侧壁圈成,所述扬声器容置腔侧壁的高度低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以及前音腔的侧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音腔是由本体的内侧壁与前音腔的外侧壁以及扬声器容置腔的外侧壁间隔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组所述扬声器容置腔、前音腔、后音腔、出音口、出线孔,从而形成单声道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音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两组扬声器容置腔、前音腔、后音腔、出音口、出线孔,从而形成双声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120224 CN2751496Y (zh) | 2004-12-21 | 2004-12-21 | 音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120224 CN2751496Y (zh) | 2004-12-21 | 2004-12-21 | 音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51496Y true CN2751496Y (zh) | 2006-01-11 |
Family
ID=35932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12022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1496Y (zh) | 2004-12-21 | 2004-12-21 | 音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51496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2688B (zh) * | 2004-12-21 | 2010-05-26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音腔装置 |
-
2004
- 2004-12-21 CN CN 200420120224 patent/CN275149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2688B (zh) * | 2004-12-21 | 2010-05-26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音腔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51496Y (zh) | 音腔装置 | |
CN2751495Y (zh) | 音腔装置 | |
CN1622687A (zh) | 音腔装置 | |
CN1622688A (zh) | 音腔装置 | |
CN2904531Y (zh) | 同轴音箱结构 | |
WO2014205859A1 (zh) | 共振音响发生器、底座及其底座的制造方法 | |
CN2631173Y (zh) | 多声道环绕音箱 | |
CN205389265U (zh) | 一种双层双向出音的喇叭 | |
CN2342535Y (zh) | 扬声器箱 | |
CN201312368Y (zh) | 电视机出声装置 | |
CN205754748U (zh) | 三维五音路入耳式耳机 | |
CN212785815U (zh) | 360度全方位全频扬声器及其双音梁振动膜片 | |
CN102110434B (zh) | 立式钢琴数码发声装置 | |
CN219304972U (zh) | 一种音箱高音安装结构 | |
CN209731506U (zh) | 一种桌面会议装置 | |
CN215222479U (zh) | 一种原音仿声扬声器 | |
CN2678280Y (zh) | 具有一体式音箱的电视机 | |
CN2775982Y (zh) | 隐形音箱 | |
CN105959834A (zh) | 音响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539369Y (zh) | 喇叭之结构改良 | |
CN2539373Y (zh) | 陶瓷音箱 | |
CN216531773U (zh) | 一种用于麦克风的拾音咪芯、扬声器与音锥同轴结构 | |
CN219999589U (zh) | 一种分频扬声器 | |
CN214177493U (zh) | 一种音响的隐藏式导音结构 | |
CN205793227U (zh) | 音响系统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