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08596Y - 一种双信道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信道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08596Y CN2708596Y CNU032717784U CN03271778U CN2708596Y CN 2708596 Y CN2708596 Y CN 2708596Y CN U032717784 U CNU032717784 U CN U032717784U CN 03271778 U CN03271778 U CN 03271778U CN 2708596 Y CN2708596 Y CN 270859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microphone
- double
- keyboard
- recei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101100015484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GPA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02000008482 12E7 Antigen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8010020567 12E7 Antigen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100043388 Arabidopsis thaliana SRK2D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000893549 Homo sapiens 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001104570 Homo sapiens Proteasome assembly chaperone 2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000692878 Homo sapiens Regulator of MON1-CCZ1 complex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000625842 Homo sapiens Tubulin-specific chaperone 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2100026436 Regulator of MON1-CCZ1 complex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100067427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US3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100355601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RAD53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2100024769 Tubulin-specific chaperone E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150087667 spk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电子产品的一种双信道手机。它由两套独立的手机功能装置和两装置间的共用听筒、话筒、振铃器、附加话筒连接电路、共用键盘、显示屏、电子切换开关连接电路、共用主电源连接电路、双柱体外部天线和音频转换器组成。该产品制作工艺简单、体积小、容易操作可装入两张个人识别卡,随机移动两个手机号码,同时开机搜索占用GSM或CDMA、3G等系统的两个通讯信道,实现一机双卡、双号、双模,自主进行双方、三方、多方联网通话和连接他人通话的新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电子产品的一种双信道手机,是对现有手机的一种改进。
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手机均为只能同时占用GSM或CDMA、3G等系统的一个通讯信道进行双方通话的单信道手机,这种一机一卡(SIN卡)手机存在着以下缺点和不便,用户只能随身移动一个手机电话号码,持机人来电必接或拒接,没有隐私号码选择权;不能同时使用两张不同特点和收费标准的用户识别卡;不能自主实现三方、多方联网通话和连接他人通话,这些缺点和不足在申请号:ZL01209077.8的专利中已经得到解决。但此专利还存着:1、共用听筒、话筒、振铃器、外部天线,电源连接电路是通过5对触点间接连接;2、采用两套键盘和显示屏;3、共用一个外部天线。它的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浪费材料、操作复杂麻烦、产生的电波互相干扰。4、采用了一个附加话筒,放置在听筒共鸣腔内,当将听筒中的语音讯号通过附加话筒并联电路分别在A系统和B系统二次发射后,与持机人通话的第二方和第三方人能听到自己说话的回音,同时由于附加话筒与听筒结合不够严密,导致第二方与第三方语音交流声音偏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共用一个键盘和显示屏,电路间接连接改为直接连接,天线为双柱体天线,并增加了两个音频转换器和一个附加听筒、一个附加话筒的双信道手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两套独立的手机功能装置(指各自具备的射频、音频/逻辑和输出、输入、接口三个部分)和两套功能装置(以下简称A装置、B装置)间的共用键盘、显示屏、电子切换开关连接电路;共用主电源连接电路;双柱体外部天线和两装置之间的音频转换器、附加听筒、附加话筒、共用振铃器连接电路组装而成。共用键盘、显示屏、电子切换开关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键盘输出端(22)、显示屏输出端(23)经电子切换开关KEYSW分别连接A装置的键盘输入脚KEYBOARD(24),显示屏输出脚LCD(25)和B装置的键盘输入脚KEYBOARD(26),显示屏输出脚LCD(27),达到A、B装置切换使用同一套操作键盘和显示屏的目的。上述A、B两装置间连接电路也可采用其它方式间接连接。共用主电源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主电池触点(1)VIBRATOR+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送电脚(17)+和B装置供电系统送电脚(18)+。主电池触点(2)BATTER+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开关PWRSW1至另一路供电系统送电脚(15)+和B装置供电开关PWRSW2至供电系统送电脚(16)+。主电池(3)TYP为电池检测端,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检测接脚(21)。主电池触点(4)为接地端BATTERY-,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接脚(19)-和B装置供电系统接脚(20)-。A装置设置外部电源接口,外接电源DCIN直接连接A装置的供电充电系统。双柱体外部天线由:两个金属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中间隔有绝缘材料,组成一个圆柱体(8-1),其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手机外部天线使用功能的配比要求,其下部可用已知技术与手机机身接合,两个半圆柱体天线ANT1-2分别与A、B装置的天线开关ANTSW1、ANTSW2相连接。音频转换器由一个话筒与一个听筒对置,在其中间设置有一个吸音有弹性材料的隔垫制成。两装置间的音频转换器、附加听筒、附加话筒、共同振铃器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听筒SPK1,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话筒输出脚SPK+(3)-(4)和B装置的音频转换器DAC1的听筒对应正负输入脚,转换器DAC1的话筒正负输出脚分别连接B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的话筒MIC输入脚+(13)-(14)和B装置的附加话筒MIC2对应的正负输出脚,A装置设置的话筒MIC1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的话筒输入脚MIC+(11)-(12)和B装置的音频转换器DAC2的话筒对应正负输出脚,转换器PAC2的听筒正负输入正负脚分别连接B装置的附加听筒SPK2对应的正负输入脚和音频/逻辑系统的听筒输出脚SPK+(5)-(6),设置在A装置的振铃器BUZZ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振铃器输出脚BUZZ+(7)-(8)和B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振铃器输出脚BUZZ+(9)-(10),上述A和B两装置间的连接电路也可采取其它方式间接连接。该产品克服了现有手机的缺点,将原来的共同听筒、话筒、振铃器、外部天线、电源连接电路,通过触点连接改为直接连接,减少了体积,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原来采用两套键盘和显示屏改为共用一套键盘和显示屏,手机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双柱体绝缘天线电波没有相互干扰。特别是通过两个音频转换器将第二方与第三方语音讯号分开二次发射,产生了与持机人通话的第二方和第三方听不到自己说话的回音,同时语音交流声音增大的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机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机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机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机A、B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1—听筒 2—显示屏 3—键盘
4—话筒 5—外接电源 6—主电池
7—音频转换器 8—双柱体外部天线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机的正面键盘示意图。
9—AB装置键盘显示屏切换键 10—B装置接发键
11—B装置开机键 12—A装置开机键
13—A装置接发键 14-话筒1 14-2话筒2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机的双柱体外部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8-1—金属柱体 8-2—绝缘外帽 8-3—固定螺丝
8-4—接B装置触点 8-5—接A装置触点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信道手机的音频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7-1—话筒 7-2—隔垫 7-3—听筒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信道手机的联网通话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该双信道手机由两套独立的手机功能装置(指各自具备的射频、音频/逻辑和输出、输入、接口三个部分)和两套功能装置(以下简称A装置、B装置)间的共用键盘、显示屏、电子切换开关连接电路;共用主电源连接电路;双柱体外部天线和两装置之间的音频转换器、附加听筒、附加话筒、共用振铃器连接电路装而组成。共用键盘、显示屏、电子切换开关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键盘输出端(22)显示屏输出端(23)经电子切换开关KEYSW分别连接A装置的键盘输入脚KEYBOARD(24),显示屏输出脚LCD(25)和B装置的键盘输入脚KEYBOARD(26),显示屏输出脚LCD(27),达到A、B装置切换使用同—套操作键盘和显示屏的目的。上述A、B两装置间连接电路也可采用其它方式间接连接。共用主电源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主电池触点(1)VIBRATOR+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送电脚(17)+和B装置供电系统送电脚(18)+。主电池触点(2)BATTER+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开关PWRSW1至另一路供电系统送电脚(15)+和B装置供电开关PWRSW2至供电系统送电脚(16)+。主电池(3)TYP为电池检测端,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检测接脚(21)。主电池触点(4)为接地端BATTERY-,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接脚(19)-和B装置供电系统接脚(20)-。A装置设置外部电源接口,外接电源DCIN直接连接A装置的供电充电系统。双柱体外部天线由(如图6所示):两个金属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中间隔有绝缘材料,组成一个圆柱体(8-1),其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手机外部天线使用功能的配比要求,其下部可用已知技术与手机机身接合,两个半圆柱体天线ANT1-2分别与A、B装置的天线开关ANTSW1、ANTSW2相连接。上述双信道手机也可采用两个分离式外部柱体天线或两个内藏式天线设置,并可使用已知无线电波屏蔽技术。音频转换器如图7所示,它由一个话筒7-1与一个听筒7-3对置,在其中间设置有一个吸音有弹性材料的隔垫7-2制成。两装置间的音频转换器、附加听筒、附加话筒、共用振铃器连接电路由:设备在A装置的听筒SPK1,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话筒输出脚SPK+(3)-(4)和B装置的音频转换器DAC1的听筒对应正负输入脚,转换器DAC1的话筒正负输出脚分别连接B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的话筒MIC输入脚+(13)-(14)和B装置的附加话筒MIC2对应的正负输出脚,A装置设置的话筒MIC1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的话筒输入脚MIC+(11)-(12)和B装置的音频转换器DAC2的话筒对应正负输出脚,转换器PAC2的听筒正负输入正负脚分别连接B装置的附加听筒SPK2对应的正负输入脚和音频/逻辑系统的听筒输出脚SPK+(5)-(6),设置在A装置的振铃器BUZZ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振铃器输出脚BUZZ+(7)-(8)和B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振铃器输出脚的BUZZ+(9)-(10)。上述A和B两装置的连接电路也可采取其它方式间接连接。使用时首先在A、B装置的SIM卡存放器内分别装入两张SIM卡,打开A装置电源开关,主电池向A装置送电,此时如果单独使用A装置,即可用于单信道双方通话。如果再将B装置电源开关打开,主电池同时向B装置送电。此时A、B装置同时开机,即可实现一机双卡双号待机被叫的目的。此时键盘、显示屏与A装置连通,可用于正常的双方主叫、被叫通话。如果铃声和来电指示灯提示B装置来电话,可使用键盘AB键将键盘、显示屏功能切换至B装置,供其使用。如果进行三方通话,可首先使用A、B中的一个装置主叫第一方,再按AB键切换键盘、显示屏,使用另一个装置主叫第二方,此时A、B装置的连接电路使两装置共用一套听筒、话筒,使持机人同时与第一方和第二方交谈。而设置在A装置听筒共鸣腔内的附加话筒MIC2又可将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声音接收并通过A、B系统分别发射出,使第一方和第二方达到交谈的目的,实现三方通话(如图一至五)。如果二人以上持有本实用新型手机,即可实现每增加一部双信道手机,就能多串联一方的联网式通话。如:乙方同意使用双信道手机,就可以用A装置与甲方保持通话,再打开B装置与丙方接通,使丙方参与,实现三方联网通话,丙方如果也使用此手机,也同样可再使用B装置接通于丁方参与联网通话(如图八)。持机人甲方如果使用A装置拨通乙方,再使用B装置拨通丙方,就可以连接乙方和丙方,通过甲方双信道手机通话,连接他人通话,自己也可监听或参与通话,实现了双卡、双号、双模。
Claims (5)
1、一种双信道手机,它由两套独立的手机功能装置,指各自具备的射频、音频/逻辑和输出、输入、接口三个系统组成,和两套功能装置,A装置、B装置间的共用键盘、显示屏、电子切换开关连接电路;共用主电源连接电路;双柱体外部天线和两装置之间的音频转换器、附加听筒、附加话筒、共用振铃器连接电路组装而成,其特征在于:共用键盘、显示屏、电子切换开关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键盘输出端(22)、显示屏输出端(23)经电子切换开关KEYSW分别连接A装置的键盘输入脚KEYBOARD(24),显示屏输出脚LCD(25)和B装置的键盘输入脚KEYBOARD(26),显示屏输出脚LCD(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机,其特征在于:共用主电源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主电池触点(1)VIBRATOR+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送电脚(17)+和B装置供电系统送电脚(18)+,主电池触点(2)BATTER+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开关PWRSW1至另一路供电系统送电脚(15)+和B装置供电开关PWRSW2至供电系统送电脚(16)+,主电池(3)TYP为电池检测端,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检测接脚(21),主电池触点(4)为接地端BATTERY-,分别连接A装置供电系统接脚(19)-和B装置供电系统接脚(20)-,A装置设置外部电源接口,外接电源DCIN直接连接A装置的供电充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机,其特征在于:双柱体外部天线由:两个金属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中间隔有绝缘材料,组成一个圆柱体,其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手机外部天线使用功能的配比要求,其下部可用已知技术与手机机身接合,两个半圆柱体天线ANT1-2分别与A、B装置的天线天关ANTSW1、ANTSW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机,其特征在于:音频转换器由一个话筒与一个听筒对置,在其中间设置有一个吸音弹性材料的隔垫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道手机,其特征在于:两装置间的音频转换器、附加听筒、附加话筒、共用振铃器连接电路由:设置在A装置的听筒SPK1,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话筒输出脚SPK+(3)-(4)和B装置的音频转换器DAC1的听筒对应正负输入脚,转换器DAC1的话筒正负输出脚分别连接B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的话筒MIC输入脚+(13)-(14)和B装置的附加话筒MIC2对应的正负输出脚,A装置设置的话筒MIC1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的话筒输入脚MIC+(11)-(12)和B装置的音频转换器DAC2的话筒对应正负输出脚,转换器PAC2的听筒正负输入正负脚分别连接B装置的附加听筒SPK2对应的正负输入脚和音频/逻辑系统的听筒输出脚SPK+(5)-6,设置在A装置的振铃器BUZZ分别连接A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振铃器输出脚BUZZ+(7)-(8)和B装置的音频/逻辑系统振铃器输出脚BUZZ+(9)-(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032717784U CN2708596Y (zh) | 2002-12-02 | 2003-07-01 | 一种双信道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51021.4 | 2002-12-02 | ||
CN02251021 | 2002-12-02 | ||
CNU032717784U CN2708596Y (zh) | 2002-12-02 | 2003-07-01 | 一种双信道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08596Y true CN2708596Y (zh) | 2005-07-06 |
Family
ID=3486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0327177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08596Y (zh) | 2002-12-02 | 2003-07-01 | 一种双信道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08596Y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9765C (zh) * | 2006-12-07 | 2009-02-0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终端的单模双卡双待机方法 |
CN101778494B (zh) * | 2006-12-15 | 2011-04-06 | 深圳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双卡双待机手机 |
CN101350973B (zh) * | 2007-07-17 | 2011-09-28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Gsm与phs双模手机控制双gsm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
CN101335536B (zh) * | 2007-06-28 | 2011-11-09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因地不平衡产生的音频噪声的电子装置及其通讯装置 |
CN101350968B (zh) * | 2007-07-17 | 2011-11-30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Gsm与tdscdma双模手机控制双gsm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
CN101350969B (zh) * | 2007-07-17 | 2011-12-14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Gsm与tdscdma双模手机控制双tdscdma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
CN101232641B (zh) * | 2007-12-28 | 2012-04-18 | 上海茂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双卡双待手机上实现可视电话的方法 |
CN102546993A (zh) * | 2010-12-25 | 2012-07-04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双模手机及利用其实现三方通话的方法 |
-
2003
- 2003-07-01 CN CNU032717784U patent/CN270859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9765C (zh) * | 2006-12-07 | 2009-02-04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终端的单模双卡双待机方法 |
CN101778494B (zh) * | 2006-12-15 | 2011-04-06 | 深圳天珑移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双卡双待机手机 |
CN101335536B (zh) * | 2007-06-28 | 2011-11-09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因地不平衡产生的音频噪声的电子装置及其通讯装置 |
CN101350973B (zh) * | 2007-07-17 | 2011-09-28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Gsm与phs双模手机控制双gsm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
CN101350968B (zh) * | 2007-07-17 | 2011-11-30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Gsm与tdscdma双模手机控制双gsm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
CN101350969B (zh) * | 2007-07-17 | 2011-12-14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Gsm与tdscdma双模手机控制双tdscdma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
CN101232641B (zh) * | 2007-12-28 | 2012-04-18 | 上海茂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双卡双待手机上实现可视电话的方法 |
CN102546993A (zh) * | 2010-12-25 | 2012-07-04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双模手机及利用其实现三方通话的方法 |
CN102546993B (zh) * | 2010-12-25 | 2015-11-2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双模手机及利用其实现三方通话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402C (zh) | 包括收音机模块的耳机-麦克风组合及其运行方式在电话模式和收音机模式之间转换的方法 | |
CN101252377B (zh) | 耳机设备和通信终端使用其实现语音对讲业务的方法 | |
CN2708596Y (zh) | 一种双信道手机 | |
CN1753535A (zh) | Phs与gsm或phs与cdma的双模双待机手机及其组合方法 | |
US2007028175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 user to interrupt the supply of a service to the user | |
KR200195365Y1 (ko) | 전화기 | |
CN201114029Y (zh) | 具有无线广播接收功能的蓝牙耳机 | |
CN101711021B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04734752A (zh) | 蓝牙会议设备 | |
CN2653799Y (zh) | 移动电话用线控耳机 | |
CN203278971U (zh) | 一种远程多媒体融合通信会议终端 | |
CN2521850Y (zh) | 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 | |
CN201910856U (zh) | 综合接入设备 | |
CN201594318U (zh) | 具有室内无线通话功能的机顶盒遥控器 | |
CN101727963A (zh) | 兼具固话及无线移动双网络互联功能的音频播放设备 | |
CN203645804U (zh) | 一种可转换多功能双插头手机耳机 | |
CN209767524U (zh) | 具备对讲机功能的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 |
CN1758692A (zh) | 三方通话中的呼叫处理方法 | |
CN102572017A (zh) | 一种一机双号的无线固定电话的实现方法 | |
CN207166701U (zh) | 一种耳机电路 | |
CN204481811U (zh) | 蓝牙会议设备 | |
CN2468245Y (zh) | 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移动电话 | |
CN2870320Y (zh) | 一种cdma固定无线电话机 | |
CN103152478A (zh) | 手机来电的显示方法和手机 | |
CN101193373A (zh) | Td-scdma/gsm双模手机音频控制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06 Termination date: 2009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