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704126Y -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04126Y
CN2704126Y CNU2004200257807U CN200420025780U CN2704126Y CN 2704126 Y CN2704126 Y CN 2704126Y CN U2004200257807 U CNU2004200257807 U CN U2004200257807U CN 200420025780 U CN200420025780 U CN 200420025780U CN 2704126 Y CN2704126 Y CN 270412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lid
boss
electric connecto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257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威
彭付金
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4200257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0412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0412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0412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用于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基座、收容于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滑动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以及装设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件,基座延伸设有凸台,盖体上对应于凸台的位置设有与凸台配合的收容孔,凸台包括基部及自基部一端沿垂直于盖体相对基座滑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持部,基部与卡持部之间设有沟槽。卡持部可弹性卡持于盖体上相应的收容孔内,以防止当驱动件驱动盖体相对基座滑移时,盖体与基座间的相对转动错位,进而保证可靠的电性传输效果。

Description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晶片模组是通过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如《球栅数组插座的技术工艺方法》(P460-P466,1996 IEEE 46thElectronic Components & Technology Conference)所揭示。为符合连接器设计向轻薄发展的趋势,现有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采用凸轮或偏心轮结构驱动,该技术可参美国专利公告第6,338,640号、第6,431,900号及第6,579,112号专利所揭示的内容。其中,美国专利公告第6,579,112号揭示了一种采用凸轮驱动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如图1所示,该零插入力电连接器1,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未图示)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包括平板状基座2、扣持于基座2的平板状盖体3及贯穿设置在基座2和盖体3之间的驱动装置(包括凸轮41及铆接片42)。基座2设置有若干收容槽21,且每一收容槽21内收容有一导电端子(未图示)。在基座2一侧延伸出一基座平台22,该基座平台22中央部位设有长条形基座孔221。盖体3用于承载晶片模组,其在与基座2的收容槽21相对应位置设有通道31用以收容晶片模组的导电插脚(未图示)。盖体3在与基座2的基座平台22相对应位置延伸有盖体平台32,盖体平台32在与基座平台22的基座孔221相对应位置设有盖体孔321。凸轮41由直径依次递减且不共轴的若干柱体组成。组装时,凸轮41的各段柱体依次穿过盖体孔321及基座孔221,铆接片42套设于凸轮41最后一段柱体,并通过铆压该段柱体而将该零插入力电连接器1组固一体。
然而,该零插入力电连接器1中凸轮41结构为偏心轮机构直接作用于盖体3和基座2上,在驱动转矩的作用下转动时,系统的作用力方向不通过零插入力电连接器1的中心,盖体3和基座2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转动错位,当晶片模组导电插脚较多时,导致部分导电插脚不能准确与导电端子插接,造成导电插脚与端子之间导通欠佳甚至不导通,进而不能确保晶片模组与零插入力电连接器1之间的可靠的电性传输。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在驱动件驱动盖体相对基座滑移的过程中盖体和基座相对转动错位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用以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基座、收容于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滑动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以及装设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件,基座延伸设有凸台,凸台包括基部及自基部一端沿垂直于盖体相对基座滑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持部,基部与卡持部之间设有沟槽,盖体上对应于凸台的位置设有与凸台配合的收容孔,卡持部可弹性卡持于盖体上相应的收容孔内。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另外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包括基座、收容于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滑动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以及装设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件,盖体延伸设有凸台,凸台包括基部及自基部一端沿垂直于盖体相对基座滑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持部,基部与卡持部之间设有沟槽,卡持部上设有卡扣块,基座上对应于凸台的位置设有收容孔,收容孔进一步设有台阶面,凸台的卡持部上的卡扣块卡扣于台阶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驱动件驱动盖体相对基座滑移时,虽然系统的作用力方向不通过该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的中心,但由于凸台与收容孔组装配合而形成的固持作用,防止了盖体和基座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错位,使晶片模组所有导电插脚能够与导电端子准确插接,从而保证晶片模组和零插入力电连接器间可靠的电性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盖体相对基座滑移一段距离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5用于将晶片模组(未图示)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有基座6、盖体7、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驱动件8及铆片9。
基座6包括有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呈矩形板状的基座本体61、自基座本体61一端延伸出的基座平台62以及T形垫片63。基座本体61设有若干彼此分离的收容槽610,每一收容槽610内收容有一导电端子,基座本体61两相对侧缘向下延伸设置有基座侧壁611,基座侧壁611于其上设有一对彼此分离的卡块612。基座平台62于其与印刷电路板相接合的一面的中央位置处设有T形垫片凹槽626,用于收容垫片63,该垫片凹槽626底部形成有圆形的座孔620,用于收容驱动件8的对应部分。基座6于其与盖体7相接合的一面设有一对凸台621,于本实施方式中,该对凸台621分布设置在基座平台62设的座孔620两侧。凸台621包括基部622及自基部622一端沿垂直于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持部623,基部622与卡持部623之间设有沟槽624,以使得卡持部623为弹性臂设计,卡持部623顶端处设有卡扣块625。垫片63以压入或镶埋成型的方式嵌合于基座平台62的垫片凹槽626中,垫片63设有与座孔620相贯通的中心通孔630。
盖体7扣合于基座6上,其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而呈矩形的盖体本体71、自盖体本体71一端延伸出的盖体平台72、固持片73以及压板74。盖体本体71中对应于基座6的收容槽610设有若干通道710,用于收容晶片模组的导电插脚(未图示)。盖体本体71两相对侧缘向下延伸设有一对盖体侧壁711,该盖体侧壁711的内侧面凹设有卡槽712,用于收容对应的基座6上设置的卡块612并提供其一定的滑移空间。盖体侧壁711于其与盖体本体71相连处且靠近盖体本体71的对称轴线位置,分别设有凹陷部713,以便于操作者拆卸晶片模组。盖体平台72上对应于座孔620的位置设有盖孔720,对应于基座6上设置的凸台621的位置设有收容孔721。盖体平台72于其与晶片模组相接合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722,盖体平台72于其与基座6相接合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723。固持片73容置于第一凹槽722中,其对应于座孔620位置设有第一中心孔730,对应于凸台621位置设有第一通孔731。压板74以压入或镶埋成型的方式容置于第二凹槽723中,其对应于座孔620位置设有第二中心孔740,对应于凸台621位置设有第二通孔741,压板74上还设有两凸起的止挡部742。沿垂直于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的方向,对应于凸台621的盖体7上的收容孔721、固持片73上的第一通孔731以及压板74上的第二通孔741的尺寸大于凸台621的尺寸,以提供盖体7相对于基座6滑移的空间;沿平行于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的方向,对应于基座6上设置的凸台621的盖体7上的收容孔721、固持片73上的第一通孔731以及压板74上的第二通孔741与凸台621紧密配合,以防止驱动件8驱动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时盖体7和基座6之间的相对转动错位。
驱动件8包括自上至下一体相连且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柱体81、第二柱体82、第三柱体83及第四柱体84,第二柱体82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凸块85。第一柱体81、第二柱体82、第三柱体83分别收容于固持片73的第一中心孔730及盖孔720、压板74的第二中心孔740、座孔620及垫片63的中心通孔630内,第四柱体84用于与铆片9铆合。固持片73的第一中心孔730及盖孔720、基座6的座孔620及垫片63的中心通孔630与第一柱体81、第三柱体83大体成等径设计且为间隙配合,该等柱体可于对应孔内旋转。压板74的第二中心孔740的短边大致与第二柱体82直径相等,其长边则大于第二柱体82直径,使第二中心孔740可容纳第二柱体82于其内旋转,并留有沿其长边滑移的空间。凸块85则收容于当压板74与盖体7嵌接时,由凸起的止挡部742所形成的压板74和盖体头部72之间的空间内,凸块85的活动轨迹受止挡部742所限制。第一柱体81、第三柱体83及第四柱体84为共轴设计,第二柱体82的轴线与该等柱体轴线相错一定的距离。通过该偏心轮的结构设计,驱动件8可在外部工具(如一字起子等)的作用下驱动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使盖体7在第一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时,晶片模组的导电插脚(未图示)插入盖体7的通道710中但并未与导电端子(未图示)接触,在第二位置时,晶片模组的导电插脚插入盖体7的通道710中并与导电端子相接触。
组装时,先将压入或镶埋有压板74的盖体7组接于压入或镶埋有垫片63的基座6上,接着将固持片73组设于盖体平台72上的第一凹槽722中,再将驱动件8自固持片73的第一中心孔730上方组入,最后用圆环状铆片9将凸露于基座6下方的驱动件8的第四柱体84末端铆合,使基座6、盖体7及驱动件8间接合稳固。请参阅图4、图5,于组装完成后,沿垂直于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的方向上,驱动件8第一柱体81与固持片73的第一中心孔730之间、凸台621与固持片73的第一通孔731之间形成有适当的间隙,以提供驱动件8驱动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的空间;沿平行于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的方向上,凸台621的卡持部623穿过压板74的第二通孔741、盖体7的收容孔721而最终弹性卡扣于固持片73的第一通孔731边缘处,以防止当驱动件8驱动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时,盖体7与基座6之间的相对转动错位,当晶片模组导电插脚较多时,也可以使所有导电插脚与导电端子准确插接,从而保证晶片模组和零插入力电连接器5间可靠的电性传输。
另外,上述盖体7也可以不包括压板74,当盖体7不包括压板74时,限制驱动件8转动的止挡部742设于固持片73上对应的位置,相应的,驱动件8的凸块85将由第一柱体81侧壁向外延伸形成。
另请参阅图6,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5′,该零插入力电连接器5′包括基座7′、盖体6′以及驱动件8′,盖体7′于其与基座6′相接合的一面设有凸台621′,凸台621′包括基部622′及自基部622′一端沿垂直于盖体7′相对基座6′滑移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卡持部623′,卡持部623′上设有卡扣块625′,基座6′上对应于凸台621′的位置设有收容孔721′,收容孔721′设有台阶面723′,组装时,凸台621′的卡持部623′上的卡扣块625′卡扣于台阶面723′上。

Claims (8)

1.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包括基座、收容于基座内的导电端子、滑动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以及装设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件,其特征在于:基座和盖体其中一个上延伸设有凸台,另一个上对应于凸台的位置设有与凸台配合的收容孔,凸台包括基部及自基部一端沿垂直于盖体相对基座滑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卡持部,基部与卡持部之间设有沟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凸台设于基座上,而收容孔则设置于盖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凸台设于盖体上,而收容孔则设置于基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收容孔沿平行于盖体相对基座滑移的方向的尺寸大于凸台的尺寸,收容孔沿垂直于盖体相对基座滑移的方向可与凸台紧密卡合。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凸台的卡持部上设有卡扣块,卡扣块弹性卡持于收容孔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设于基座两侧的两个凸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体包括设于盖体两侧的两个凸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置的收容孔内进一步设有与凸台卡持部卡扣配合的台阶面。
CNU2004200257807U 2004-03-26 2004-03-26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70412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257807U CN2704126Y (zh) 2004-03-26 2004-03-26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257807U CN2704126Y (zh) 2004-03-26 2004-03-26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04126Y true CN2704126Y (zh) 2005-06-08

Family

ID=3477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2578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704126Y (zh) 2004-03-26 2004-03-26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0412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8666B2 (en) 2009-08-12 2011-05-1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ocket connector with a cam
CN102570169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570150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8666B2 (en) 2009-08-12 2011-05-10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ocket connector with a cam
CN102570169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570150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17605Y (zh) 电连接器
CN2932664Y (zh) 电连接器
CN1118898C (zh) 插槽连接器
CN201117941Y (zh) 电连接器
CN2909634Y (zh) 用于将电子组件安装到匹配连接器的插入工具
CN2600952Y (zh) 扣持装置
CN1770566A (zh) 电连接器
US7654862B2 (en) IC package having improved structure
CN2704126Y (zh)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CN2596590Y (zh) 插座连接器
CN2579016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708522Y (zh) 一种卡缘连接器
CN2490738Y (zh)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CN2697853Y (zh) 电连接器
CN2395402Y (zh) 低构形插座连接器
CN2547020Y (zh) 堆叠式卡连接器
US6383006B1 (en) ZIF socket having lever retention means
CN2626073Y (zh) 软性电路板用电连结器
CN201113138Y (zh) 电连接器
CN2266820Y (zh) Ic插座
CN2781586Y (zh) 连接器结构
CN2650208Y (zh) 散热装置
CN2519497Y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520042Y (zh)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CN2674677Y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