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2558Y -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92558Y CN2692558Y CN 200320125767 CN200320125767U CN2692558Y CN 2692558 Y CN2692558 Y CN 2692558Y CN 200320125767 CN200320125767 CN 200320125767 CN 200320125767 U CN200320125767 U CN 200320125767U CN 2692558 Y CN2692558 Y CN 269255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air
- housing
- casing
- nitrog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用来将吸附氮气并使氧气通过的氮气吸附装置、设置在机壳内部用来将氮气吸附装置分离出来的氧气向机壳外输送的排氧泵、安装在机壳内部用来将氮气吸附装置吸附到的氮气向机壳外输送的真空泵;所述的机壳上形成有散热进气口和散热排气口;所述的机壳的内部还设置有风扇,风扇通过散热进气口吸入机壳外部的空气,使被吸入的空气流经机壳内部的部件后,通过散热排气口排放到机壳外部。优点是:机壳上设置有散热进气口和散热排气口,机壳内部内设置有风扇,可以利用机壳外的空气来使机壳内部散热,具有防止机壳内部的过热现象,避免因部件过热引发的故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空调器是一种通过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部件构成的热交换循环系统对室内环境进行致冷、致热或净化空气的家用电器;空调器可分为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两种类型。
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的主药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分体式空调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室内机设置在室内,室外机设置在室外,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由冷媒管相连通;一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与室外机设置在同一个机壳内,设置在穿孔的房屋墙壁或窗户上,并且使得室外机朝向室外,室内机朝向室内。
最近又相继开发出具有去除空气中灰尘及异物的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可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的具有氧气发生功能的空调器和只产生氧气的氧气发生空调器。
已有的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包括:安装在机壳内部用来吸附从机壳外部吸进的空气中的氮气并使氧气通过的氮气吸附装置;和安装在机壳内部用来排出从氮气吸附装置中分离出来的氧气的排氧泵;和安装在机壳内部用来排放被吸附在氮气吸附装置的氮气的真空泵。
上述已有的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的排氧泵工作时,氮气吸附装置开始吸入机壳外部的空气,吸入空气中的氮气被氮气吸附装置吸附,然后在真空泵的作用下排放到室外的大气中;吸入空气中的氧气被氮气吸附装置分离出来,在排氧泵的作用下排放到室内,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上述已有的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的缺点是:当氧气发生器的排氧泵和真空泵工作时,氧气发生器的内部温度会由于排氧泵和真空泵的工作而升高,出现过热现象,容易使氧气发生器产生故障,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的缺点,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可避免因排氧泵和真空泵工作引起的过热现象、使用寿命长的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用来将吸附氮气并使氧气通过的氮气吸附装置、设置在机壳内部用来将氮气吸附装置分离出来的氧气向机壳外输送的排氧泵、安装在机壳内部用来将氮气吸附装置吸附到的氮气向机壳外输送的真空泵;所述的机壳上形成有散热进气口和散热排气口;所述的机壳的内部还设置有风扇,风扇通过散热进气口吸入机壳外部的空气,使被吸入的空气流经机壳内部的部件后,通过散热排气口排放到机壳外部。
所述的散热进气口形成在机壳顶部临近排氧泵的位置上。
所述的散热排气口形成在机壳侧壁上临近真空泵的位置上。
所述的氧气发生器还包括一个将排氧泵与真空泵分隔开来的屏障,屏障的一侧壁上形成有送风孔,所述的风扇安装在屏障上的送风孔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的机壳上设置有散热进气口和散热排气口,机壳内部内设置有风扇,可以利用机壳外的空气来使机壳内部散热,所以这种氧气发生器具有防止机壳内部部件的过热现象,避免因部件过热引发的故障,可延长氧气发生器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风扇安装在位于真空泵和排氧泵之间的屏障上,因此可防止热量从真空泵向排氧泵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内机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中第1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氧气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氮气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中第2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氧气和第1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氮气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斜视图。
图中:
2:氧气发生器 4:室内机
6:氧气导管 6a:第1软管
6b:噪音器 6c:第2软管
6d:氧气喷口 8:氮气排放管
12:底座 14:空调器机壳
16:进气口 18:排气口
20:前面板 30:头戴式吸氧器
32:储氧容器 34:壁面附着式喷氧器
102a:第1氮气吸附装置 102b:第2氮气吸附装置
104:排氧泵 106:真空泵
107:过滤器 110:机壳
110a:框架 110b:机盖
112:散热吸气口 114:散热排气口
120:风扇 130:送风孔
132:屏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安装在空调器的室内机内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2安装在室内机4内部,吸入室内空气后,氮气被吸附在氮气吸附装置内,被分离出来的氧气通过氧气导管6排放到室内,氮气通过氮气排放管8排放到室外的大气中。
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2的室内机4包括:底座12、设置在底座12的上面且其前面开口的空调器机壳14、安装在空调器机壳14的前方且形成有进气口16和排气口18的前面板20、安装在室内机4的内部的风扇和热交换器。
所述的热交换器由冷媒管和若干个相互间隔地设置在冷媒管上的散热片构成,热交换器通过冷媒管与室外机22相连接连通。
另外,所述的氧气发生器2设置在室内机4的底座12上,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2上。
所述的氧气导管6包括:第1软管6a、消音器6b、第2软管6c、氧气喷射口6d;第1软管6a的一端与氧气发生器2相连接,另一端与消音器6b的一端相连接;第2软管6c的一端与消音器6b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排气口18上的氧气喷射口6d相连接。氧气发生器2中产生的氧气依次通过第1软管、消音器6b、第2软管6c、氧气喷射口6d,向排气口18的前方集中喷射。
所述的氮气排放管8的一端与氧气发生器2相连接,另一端贯穿底座12、空调器机壳14或前面板20中的一个并伸出到室外,将氧气发生器2中排出的氮气排放到室外的大气中。
所述的氧气发生器2可以连接有延长到室内机4外部的室内空气吸管,通过吸入室内空气来产生氧气;也可以直接通过吸入室内机4内部的空气来产生氧气。
所述的氧气喷射口6d的喷嘴上还可以连接一个供用户通过口/鼻直接吸氧的头戴式吸氧器30;所述的氧气喷射口6d的喷嘴上还可以连接一个储氧容器32,用来储存氧气并拿到其他地方使用;所述的氧气喷射口6d的喷嘴上还可以连接一个壁面附着式喷氧器34相连接,从而将氧气引向与室内机相隔一定距离的室内另一侧再排出。
当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4和室外机(图中未示出)通电启动后,冷媒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开始循环,室内机4内部的热交换器周围空气与通过热交换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室内空气升温或者降温;与此同时,在室内机4内部的风扇的作用下,室内空气通过进气口16不断被吸入室内机4内,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排气口18排放到室内。
与此同时,氧气发生器2开始工作,室内的空气或者室内机内部的空气经过氧气发生器2时,空气中的氮气被吸附氮气,氧气被分离出来,被分离出来的氧气经过氧气导管6,从室内机4的排气口18喷射到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有助于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中第1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氧气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氮气的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中第2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氧气和第1氮气吸附装置排出氮气的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氧气发生器2包括:空气吸入管101、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氧气排出管103、排氧泵104、氮气排出管105、真空泵106和过滤器107;所述的空气吸入管101与过滤器107连接后被分为两个支管;所述的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分别与空气吸入管101的两个支管相连通;所述的氧气排出管103与排氧泵104连接后被分为两个支管,该两个支管分别与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相连通;所述的排氧泵104用来将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产生的氧气经氧气排出管103排向室内;所述的氮气排出管105与真空泵106连接后被分为两个支管,该两个支管分别与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相连通;所述的真空泵106设置在氮气排出管105上,用来将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分离出来的氮气经氮气排出管105排向室外。
所述的空气吸入管101的空气入口设置在室内机的内部,用来吸入流入室内机内部的空气;所述的空气吸入管101也可以贯穿室内机机壳,伸出到室内机的外部,直接吸入室内的空气。
所述的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分别包括:壳体和吸附粉末;所述的壳体形成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的吸附粉末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吸附流经空气中的氮气。
所述的吸附粉末为沸石,它对空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力不同,具体来讲对空气中的氮气的吸附能力最强,因此流经吸附粉末的空气中的氮气绝大部分被吸附,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和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的氧气排出管中排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为氧气,氮气含量极少。
所述的空气吸入管101的两个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1吸气开闭阀101a和第2吸气开闭阀101b;所述的氮气排出管105的两个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1排气开闭阀105a和第2排气开闭阀105b;所述的空气吸入管101上设置有过滤器107;所述的氧气排出管103的两个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用来防止氧气逆流的第1单向阀108a和第2单向阀108b。
所述的氧气排出管103与通过室内机排气口输送氧气的氧气导管6相连接。
所述的氮气排出管105与将氮气输送到室外的氮气排放管8相连接。
下面对氧气发生器2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空调器通电启动后,第1吸气开闭阀101a和第2排气开闭阀105b被开启,而第2吸气开闭阀101b和第1排气开闭阀105a被关闭,与此同时,所述的排氧泵104和真空泵106启动运行,室内机内的空气或室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空气导入管180、空气吸入管101和过滤器107被吸入到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内,空气中的氮气被吸附,被分离出来的氧气通过氧气排出管103被排向氧气发生装置100的外部;此前被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吸附的氮气则在真空泵106的驱动下通过氮气排出管105和氮气排放管8排入大气。
所述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工作一段时间后,所述的第2吸气开闭阀101b和第1排气开闭阀105a被开启,而第1吸气开闭阀101a和第2排气开闭阀105b被关闭,在排氧泵104和真空泵106的驱动下,室内机内部的空气或室内的空气依次通过空气导入管180、空气吸入管101和过滤器107被吸入第2氮气吸附装置102b,空气中的氮气被吸附,被分离出来的氧气通过氧气排出管103被排到氧气发生装置100的外部;此前被第1氮气吸附装置102a吸附的氮气则在真空泵106的驱动下通过氮气排出管105和氮气排放管8排入大气。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斜视图。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为了内部散热,氧气发生器2的机壳110上设置有散热进气口112和散热排气口114,机壳110的内部安装有风扇120,风扇120通过散热进气口112吸收空气,吸入的空气流经机壳110内部的部件后,由散热排气口114排出。
所述的散热进气口112形成在机壳110顶部临近排氧泵104的位置上。
所述的散热排气口114形成在机壳110侧壁上临近真空泵106的位置上。
所述的机壳110包括:框架110a和机盖110b;所述的框架110a固定在室内机的底座12上;所述的机盖110b与框架110a结合形成封闭的机壳110。
另外,所述的氧气发生器2还包括一个将排氧泵104与真空泵106分隔开来的屏障132,屏障132的一侧壁上形成有送风孔130,所述的风扇120安装在屏障132上的送风孔130处。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2的散热过程加以说明:
氧气发生器2通电启动后,风扇120开始旋转,机壳110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进气口112被吸入机壳110内部,首先流经排氧泵104并使排氧泵104散热,然后穿过屏障132上的送风孔130,流经真空泵106并使真空泵106散热,最后从散热排气口114排放到机壳110的外部。
在此过程中,吸入机壳110内部的空气首先冷却排氧泵104,然后冷却真空泵106,所以可以避免热量从真空泵106向排氧泵104传递。
Claims (4)
1.一种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用来将吸附氮气并使氧气通过的氮气吸附装置、设置在机壳内部用来将氮气吸附装置分离出来的氧气向机壳外输送的排氧泵、安装在机壳内部用来将氮气吸附装置吸附到的氮气向机壳外输送的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10)上形成有散热进气口(112)和散热排气口(114);所述的机壳(110)的内部还设置有风扇(120),风扇(120)通过散热进气口(112)吸入机壳外部的空气,使被吸入的空气流经机壳内部的部件后,通过散热排气口(114)排放到机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进气口(112)形成在机壳(110)顶部临近排氧泵(104)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排气口(114)形成在机壳(110)侧壁上临近真空泵(106)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将排氧泵(104)与真空泵(106)分隔开来的屏障(132),屏障(132)的一侧壁上形成有送风孔(130),所述的风扇(120)安装在屏障(132)上的送风孔(130)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25767 CN2692558Y (zh) | 2003-12-12 | 2003-12-12 |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25767 CN2692558Y (zh) | 2003-12-12 | 2003-12-12 |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92558Y true CN2692558Y (zh) | 2005-04-13 |
Family
ID=3476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2012576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2558Y (zh) | 2003-12-12 | 2003-12-12 |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92558Y (zh) |
-
2003
- 2003-12-12 CN CN 200320125767 patent/CN269255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11814Y (zh) | 除湿机 | |
CN1162658C (zh) | 空调机 | |
CN2692558Y (zh) |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 |
CN1654888A (zh) | 空调器 | |
CN1212492C (zh) | 具换气功能的空调器 | |
CN1626952A (zh) |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 |
CN1707172A (zh) | 窗式空调 | |
CN2667381Y (zh) |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2692553Y (zh) | 空调器 | |
CN1626951A (zh) |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2667375Y (zh) | 氧气发生装置置于室内机的空调器 | |
CN1626944A (zh) | 空调器 | |
CN1420312A (zh) | 空调机 | |
CN1590906A (zh) | 管道式空气调节器 | |
CN2807096Y (zh) | 空调器 | |
CN2667380Y (zh) | 分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 |
CN1626954A (zh) | 空调器 | |
CN1707174A (zh) | 窗式空调的气流导向装置 | |
CN1755246A (zh) | 分体式空调器 | |
CN2667382Y (zh) |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 |
CN1752645A (zh) | 一体型空调器 | |
CN100541027C (zh) | 安装有氧气发生装置的空调 | |
CN1189703C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1707175A (zh) | 窗式空调器的空气导流装置 | |
CN1752611A (zh) | 空调室外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