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691336Y - 新型雨伞 - Google Patents

新型雨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91336Y
CN2691336Y CN 200320130618 CN200320130618U CN2691336Y CN 2691336 Y CN2691336 Y CN 2691336Y CN 200320130618 CN200320130618 CN 200320130618 CN 200320130618 U CN200320130618 U CN 200320130618U CN 2691336 Y CN2691336 Y CN 269133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chaplet
chapelet
nove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201306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慧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3201306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9133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9133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9133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新型雨伞,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防止风大时吹翻的问题。它主要由轴、上衬、上撑子、下衬、支撑圈、副撑子、圆环、下撑子、卡子、伞杆、伞把构成。其特征是:下衬的内部位置缝制连接在下撑子的外表面位置,下撑子的顶部位置插孔接连接在支撑圈的圆周位置,支撑圈的圆周位置焊接连接在上撑子的中下部位置,上撑子的下部位置焊接连接在副撑子的顶部位置,副撑子的底部位置插槽连接在圆环的圆周位置,圆环的内侧位置套连接在伞杆的上部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新型雨伞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雨伞,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或旅行品大类,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对新型雨伞的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罗灿刚申报的,授权公告为CN2228719Y中国专利号(ZL)为:ZL95200263.9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便携式雨伞》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雨伞便携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防止风大时吹翻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雨伞以解决防止风大时吹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主要由轴、上衬、上撑子、下衬、支撑圈、副撑子、圆环、下撑子、卡子、伞杆、伞把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伞把的内部位置套连接在伞杆的下部位置,伞杆的中部位置卡槽连接在卡子的背部位置,结合成伞杆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控制伞打开的作用。伞杆的顶部位置轴安装在上衬的中心位置,上衬的内侧位置缝制连接在上撑子的外表面位置,结合成伞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遮雨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下衬的内部位置缝制连接在下撑子的外表面位置,下撑子的顶部位置插孔接连接在支撑圈的圆周位置,结合成圆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遮雨和通风的作用。支撑圈的圆周位置焊接连接在上撑子的中下部位置,上撑子的下部位置焊接连接在副撑子的顶部位置,结合成雨伞撑子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支撑雨伞的作用。副撑子的底部位置插槽连接在圆环的圆周位置,圆环的内侧位置套连接在伞杆的上部位置,结合成伞撑子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撑撑雨伞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防止风大时吹翻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防止风大时吹翻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以它的形状或附件为特征的伞组的技术相比有二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下衬的内部位置缝制连接在下撑子的外表面位置,下撑子的顶部位置插孔接连接在支撑圈的圆周位置,结合成圆形状的一体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遮雨和通风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支撑圈的圆周位置焊接连接在上撑子的中下部位置,上撑子的下部位置焊接连接在副撑子的顶部位置,结合成雨伞撑子形状的一体结构,副撑子的底部位置插槽连接在圆环的圆周位置,圆环的内侧位置套连接在伞杆的上部位置,结合成伞撑子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支撑雨伞的技术问题。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下衬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
1轴      2上衬      3上撑子    4下衬     5支撑圈    6副撑子
7圆环    8下撑子    9卡子      10伞杆    11伞把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为实现解决防止风大时吹翻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主要由轴1、上衬2、上撑子3、下衬4、支撑圈5、副撑子6、圆环7、下撑子8、卡子9、伞杆10、伞把11构成。它的主要零件轴1、上衬2、上撑子3、副撑子6、圆环7、下撑子8、卡子9、伞杆10、伞把11由市场选用。它的下衬4是梯形形状,以布为材料,经过剪切加工制造。它的支撑圈5是圆形形状,以合金为材料,经过铸造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伞把11的内部位置套连接在伞杆10的下部位置,伞杆10的中部位置卡槽连接在卡子9的背部位置,结合成伞杆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控制伞打开的作用。伞杆10的顶部位置轴安装在上衬2的中心位置,上衬2的内侧位置缝制连接在上撑子3的外表面位置,结合成伞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遮雨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下衬4的内部位置缝制连接在下撑子8的外表面位置,下撑子8的顶部位置插孔接连接在支撑圈5的圆周位置,结合成圆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遮雨和通风的作用。支撑圈5的圆周位置焊接连接在上撑子3  的中下部位置,上撑子3的下部位置焊接连接在副撑子6的顶部位置,结合成雨伞撑子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支撑雨伞的作用。副撑子6的底部位置插槽连接在圆环7的圆周位置,圆环7的内侧位置套连接在伞杆10的上部位置,结合成伞撑子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撑撑雨伞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新型雨伞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遮雨的时候,根据折叠原理,首先撑开雨伞卡住,然后风大时通过上衬2与下衬4间缝隙,再然后遮雨,从而完成风大时遮雨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的防止风大时吹翻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布、合金为材料,利用制伞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量生产,以供应生活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雨伞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Claims (3)

1.新型雨伞,它是由轴(1)、上衬(2)、上撑子(3)、下衬(4)、支撑圈(5)、副撑子(6)、圆环(7)、下撑子(8)、卡子(9)、伞杆(10)、伞把(11)构成,它的伞把(11)的内部位置套连接在伞杆(10)的下部位置,伞杆(10)的中部位置卡槽连接在卡子(9)的背部位置,伞杆(10)的顶部位置轴安装在上衬(2)的中心位置,上衬(2)的内侧位置缝制连接在上撑子(3)的外表面位置,其特征是:下衬(4)的内部位置缝制连接在下撑子(8)的外表面位置,下撑子(8)的顶部位置插孔接连接在支撑圈(5)的圆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伞,其特征是:支撑圈(5)的圆周位置焊接连接在上撑子(3)的中下部位置,上撑子(3)的下部位置焊接连接在副撑子(6)的顶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雨伞,其特征是:副撑子(6)的底部位置插槽连接在圆环(7)的圆周位置,圆环(7)的内侧位置套连接在伞杆(10)的上部位置。
CN 200320130618 2003-12-26 2003-12-26 新型雨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133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30618 CN2691336Y (zh) 2003-12-26 2003-12-26 新型雨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30618 CN2691336Y (zh) 2003-12-26 2003-12-26 新型雨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91336Y true CN2691336Y (zh) 2005-04-13

Family

ID=3476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2013061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1336Y (zh) 2003-12-26 2003-12-26 新型雨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91336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1336Y (zh) 新型雨伞
CN2696357Y (zh) 新型帽子
CN2709482Y (zh) 多功能晾衣架
CN2707079Y (zh) 新型雨伞
CN2717267Y (zh) 多功能伞
CN2715590Y (zh) 新型沙滩伞
CN2562757Y (zh) 多功能拐杖
CN2593611Y (zh) 多功能雨伞
CN2629503Y (zh) 多功能雨伞
CN2702641Y (zh) 新型雨伞
CN2601036Y (zh) 多功能雨伞
CN2382268Y (zh) 多功能雨伞
CN2817539Y (zh) 一种伸缩伞
CN2879750Y (zh) 便携式雨伞
CN2571222Y (zh) 多功能雨伞
CN2831838Y (zh) 多功能伞帽
CN108606423A (zh) 一种可拆卸沙滩伞
CN2341447Y (zh) 带有可折叠伞柄的雨伞
CN2598469Y (zh) 新型可折叠挂物架
CN2657446Y (zh) 一种新型帐篷伞
CN200975591Y (zh) 一种太阳伞支撑底座
CN2653941Y (zh) 新型方便雨伞
CN200953899Y (zh) 带照明的伞
CN2477027Y (zh) 多功能书包
CN2574461Y (zh) 多功能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