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0059Y -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90059Y CN2690059Y CN 200320117626 CN200320117626U CN2690059Y CN 2690059 Y CN2690059 Y CN 2690059Y CN 200320117626 CN200320117626 CN 200320117626 CN 200320117626 U CN200320117626 U CN 200320117626U CN 2690059 Y CN2690059 Y CN 269005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circuit
- water level
- circuit
- ultrasonic
- delay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雾化器,其包括雾化器本体及与之相连的电源连接装置,雾化器本体包括壳体、换能片、电路部分、水位感应器以及若干个发光管,其中,电路部分包括被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IC)上的水位感应控制电路与发光管控制电路。超声振荡电路可把换能片的工作频率稳定在1.7MHz±50KHz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雾化器,特别是一种采用电容感应水位的微型超声波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超声波雾化器的内部电路:水位感应控制电路以及发光管控制电路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其内部电路用了二个控制集成电路(IC),由于要使用两个IC,从而所占用的电路板面积比较大,影响外观,并且功能欠佳。
另外,传统超声波雾化器的水位感应器常采用电极触水式或干簧管式水位感应器。然而,电极触水式水位感应器在工作时易对换能片产生电化腐蚀,导致换能片的寿命缩短,而且电极长时间泡在水中时,电极触头会沉淀污垢,导致减低开关的灵敏度和工作可靠性。同样,采用干簧管式水位感应器则会产生开关工作不够灵敏、体积大、不美观的问题,并且由于采用干簧管式水位感应器,当没水通电时,超声波雾化器翻转过来也一样会工作,常常导致烧坏换能片。
再者,现有的超声波雾化器换能片的工作频率很难稳定,从而导致换能片的工作寿命缩短,雾化量减少。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超声波雾化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寿命长、性能好的超声波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及与之相连的电源连接装置,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壳体、换能片、电路部分、水位感应器以及若干个发光管。所述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整流电路、超声振荡电路、水位感应控制电路以及发光管控制电路,所述水位感应控制电路与发光管控制电路被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IC)上。所述发光管控制电路与发光管相连接。超声振荡电路可把换能片的工作频率稳定在1.7MHz±50KHz之间。其中,所述电路部分还包括变压电路。所述水位感应器是电场式水位感应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整流电路分别通过导线与水位感应控制电路、发光管控制电路连接;超声振荡电路一端和水位感应控制电路相连,另一端通过超声振荡信号输出线与换能片连接;水位感应控制电路一端通过信号输入线与水位感应器相连,另一端通过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线与超声振荡电路连接。所述发光管为发光二极管(LED),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端面露出壳体,另一端连接到发光管控制电路。所述发光管控制电路按一定规律输出脉冲开关信号,使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按输出的脉冲开关信号的规律亮灭。
采用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后,首先,由于将水位感应控制电路与发光管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IC)上,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空间,而且有效增进了功能。其次,由于采用电场式感应器,完全避免了采用传统感应器的超声波雾化器工作性能不安全,电化腐蚀的现象。最后,换能片工作频率稳定在1.7MHz±50KHz,雾化量大,换能片的工作时间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的立体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水位感应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的电源线与护线套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换能片保护罩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换能片保护罩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橡胶塞的立体图;
图8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图。
附图符号标记
雾化器本体 10 电源连接装置 20
壳体 1 换能片 7
电路部分 30 水位感应器 3
发光管 2 铜柱 9
保护罩 8 橡胶套 11
化学涂料 12 头部 91
尾部 92 整流电路 31
超声振荡电路 32 水位感应控制电路 33
发光管控制电路 34 小孔 17
通道 51 螺纹 13
电源线 21 护线套 5
橡胶塞 6 换能片保护罩 4
外接电源 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
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主要包括雾化器本体10及与之相连的电源连接装置20。雾化器本体10包括壳体1、换能片7、电路部分30(参图6)、水位感应器3以及若干个发光管2。其中,所述换能片7设于壳体1内,其上表面暴露于壳体1上端面。
如图1-3所示,水位感应器3垂直安装在壳体1的上方,其包括铜柱9、设于铜柱9上方的保护罩8及与铜柱9相适配的橡胶套11。其中,所述铜柱9外表面涂装一层化学涂料12,其包括头部91及比头部91细的尾部92。所述橡胶套11包覆在尾部92的外面。
参考图8,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的电路部分30主要包括整流电路31、超声振荡电路32、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以及发光管控制电路34。其中,所述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与发光管控制电路34被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IC)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整流电路31分别通过导线与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发光管控制电路34连接。超声振荡电路32一端和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相连,另一端通过超声振荡信号输出线与换能片7连接。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一端通过信号输入线与水位感应器3相连,另一端通过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线与超声振荡电路32连接。发光管控制电路34通过信号输出线与发光管2连接。所述整流电路31与外接电源41相连,其中所述外接电源41最好为24V左右的安全电源。
经试验证明,所述超声振荡电路32有衡定频率的效果,并可把换能片7的工作频率稳定在1.7MHz±50KHz,最好为1.7MHz,此时换能片7的工作效果最佳。
由于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将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与发光管控制电路34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IC)及很少的外围元件上,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空间,而且有效增进了功能。
参考图1,2,5和6,换能片保护罩4内部空心,四周开了很多小孔17,中间的空心及四周的小孔17有利于雾的逸出,下方设有螺纹13,与壳体1通过螺纹13配合连接并压住换能片7及橡胶密封圈,壳体1也可以通过压圈压住换能片及橡胶密封圈。换能片保护罩4一般安装在壳体1的上端面。
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为圆筒结构,换能片7与外壳1之间垫上橡胶密封圈进行隔断;换能片7安装在壳体1上方正中央,其外面设一个换能片保护罩4,换能片保护罩4可用力旋紧或旋出。换能片7下面设有一个金属弹簧,金属弹簧下端连接到超声振荡电路32的输出,电路部分30用底盖封装于壳体1的内腔内,整个内腔用环氧树脂灌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光管2最好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的数量通常为12个,分成三组,并封装在壳体1内,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端面露出壳体1,另一端连接到发光管控制电路34。所述发光管控制电路(34)按一定规律输出脉冲开关信号,如设三个脚控制三极管的开关,使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按输出的脉冲开关信号的规律亮灭。
参考图1,电源连接装置20包括电源线21、护线套5及橡胶塞6。其中,所述电源线21穿过橡胶塞6、护线套5以及壳体1后与内部电路部分30相连接。
如图4所示,护线套5是由橡胶制成,其中间开设一通道51,用于穿过电源线21。其中所述通道51直径比电源线21小,当电源线21穿过护线套5时,由于两者间为过盈配合,所以其间配合紧密而不致漏水。此外,当所述电源线21穿过壳体1时,电源线21带动护线套5移动,进而实现护线套5与壳体1间的过盈配合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如图1和7所示,橡胶塞6由橡胶制成,外形类似微锥体,容易塞进玻璃或其他艺术品上开的小孔,底部设一直径大于头部的台阶,有利于防水。
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时,当水位高过换能片7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位感应器3所感应的电容增加到一特定数值,此时,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根据所检测的电容值启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当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如在水位感应器下部位时,水位感应器3所感应的电容下降到一特定数值,此时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根据所检测的电容值判断而使雾化器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水位感应器3由于采用电场式感应器,完全避免了采用传统感应器的超声波雾化器工作性能不安全,电化腐蚀的现象。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网络超声波雾化器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超声波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10)及与之相连的电源连接装置(20),所述雾化器本体(10)包括壳体(1)、换能片(7)、电路部分(30)、水位感应器(3)以及若干个发光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部分(30)主要包括整流电路(31)、超声振荡电路(32)、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以及发光管控制电路(34),所述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与发光管控制电路(34)被集成在一个集成电路(IC)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控制电路(34)与发光管(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振荡电路(32)把换能片(7)的工作频率稳定在1.7MHz±50KHz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感应器(3)是电场式水位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31)分别通过导线与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发光管控制电路(34)连接;超声振荡电路(32)一端和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相连,另一端通过超声振荡信号输出线与换能片(7)连接;水位感应控制电路(33)一端通过信号输入线与水位感应器(3)相连,另一端通过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线与超声振荡电路(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2)为发光二极管(LED),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端面露出壳体(1),另一端连接到发光管控制电路(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控制电路(34)按一定规律输出脉冲开关信号,使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按输出的脉冲开关信号的规律亮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片(7)下面设有一个金属弹簧,金属弹簧下端连接到超声振荡电路(32)的输出,电路部分(30)用底盖封装于壳体(1)的内腔内,整个内腔用环氧树脂灌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17626 CN2690059Y (zh) | 2003-11-03 | 2003-11-03 |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17626 CN2690059Y (zh) | 2003-11-03 | 2003-11-03 |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90059Y true CN2690059Y (zh) | 2005-04-06 |
Family
ID=34661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201176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0059Y (zh) | 2003-11-03 | 2003-11-03 |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90059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4554A (zh) * | 2011-08-22 | 2013-03-06 | 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保护装置及方法 |
CN105457821A (zh) * | 2014-09-05 | 2016-04-06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雾化器及其适用的控制方法 |
TWI577450B (zh) * | 2014-09-05 | 2017-04-1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霧化器及其適用之控制方法 |
CN109620990A (zh) * | 2018-12-26 | 2019-04-16 | 深圳飞安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恒定喷雾量的超声波香薰装置 |
-
2003
- 2003-11-03 CN CN 200320117626 patent/CN269005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4554A (zh) * | 2011-08-22 | 2013-03-06 | 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保护装置及方法 |
CN102954554B (zh) * | 2011-08-22 | 2015-02-25 | 北京亚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保护装置及方法 |
CN105457821A (zh) * | 2014-09-05 | 2016-04-06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雾化器及其适用的控制方法 |
TWI577450B (zh) * | 2014-09-05 | 2017-04-1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霧化器及其適用之控制方法 |
CN105457821B (zh) * | 2014-09-05 | 2017-12-05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雾化器及其适用的控制方法 |
CN109620990A (zh) * | 2018-12-26 | 2019-04-16 | 深圳飞安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恒定喷雾量的超声波香薰装置 |
CN109620990B (zh) * | 2018-12-26 | 2024-05-17 | 深圳飞安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恒定喷雾量的超声波香薰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50198Y (zh) | 带传感器的节能灯 | |
CN2690059Y (zh) |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 |
EP0399686A1 (en) | An electrical resistance oil level senso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2690058Y (zh) |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 |
US4609796A (en) | Liquid level sensing switch | |
US5570967A (en) | Writing instrument having light device | |
CN2690057Y (zh) | 一种超声波雾化器 | |
CN201033315Y (zh) | 超声波雾化发生器 | |
CN101699318B (zh) | 液体波动传感振动测量装置 | |
CN107448790A (zh) | 一种led灯条灯 | |
CN2558472Y (zh) | 采用磁感应液位开关的微型超声雾化器 | |
CN2475007Y (zh) | 可插入水箱的变频式液位控制传感器 | |
EP2306532A2 (en) | Light-emitting diode structure | |
CN2739470Y (zh) | 一体化热释电人体感应灯 | |
JP3171223U (ja) | 発光装置付き電池 | |
CN221611309U (zh) | 一种感应灯具及其应用的微型感应器结构 | |
EP1420451A3 (en) | Semiconductor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
CN201381814Y (zh) | 钻井液液面监测仪 | |
CN2554088Y (zh) | 电子自动节能网标灯 | |
CN208521013U (zh) | 一种能自动排水智能水浸探测器 | |
CN2544408Y (zh) | 压力开关 | |
CN2810766Y (zh) | 一种带灯的雾化器 | |
CN215361623U (zh) | 一种用于照亮车锁的发光机构 | |
CN2530140Y (zh) | 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 | |
CN220770944U (zh) | 一种可提高中心光强的led灯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