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79628Y -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79628Y CN2679628Y CN 200420005907 CN200420005907U CN2679628Y CN 2679628 Y CN2679628 Y CN 2679628Y CN 200420005907 CN200420005907 CN 200420005907 CN 200420005907 U CN200420005907 U CN 200420005907U CN 2679628 Y CN2679628 Y CN 267962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ipe
- capillary structure
- mesh
- particles
- tub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包括一管体及一毛细组织。其中,该管体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毛细组织由网状物及颗粒物构成。该网状物呈一环状贴附在管体的内壁面上,该颗粒物嵌合在网状物与内壁面的孔缝间,并用烧结的方式将毛细组织黏着在管体内壁面,形成一结构绵密的毛细传导组织。由此,可以避免热管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毛细组织剥离或断裂的现象,并且能够省略烧结过程中所设置的芯棒,使制造过程变得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热管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毛细组织出现剥离或断裂的现象,可以有效地提高毛细吸力与热传导能力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背景技术
现今的计算机运算功能强大且运行速度快,其形状结构更是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新一代的中央处理器(CPU)拥有超速的运算功能,使其在执行运算指令时所产生的温度更高,因此如何利用良好的导热及散热系统使该中央处理器能够在许可的工作温度下正常运行,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被大量且广泛使用的是用热管与散热单元组合而成的热管式散热器。该热管式散热器是通过热管管体中的工作流体的液汽相变化产生热传导作用及管体内部毛细组织的毛细吸力,将冷凝的工作流体迅速地引导回流。由此,形成一吸热与散热重复循环的高效能散热器。
图1及图2分别为公知热管的毛细组织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该热管为由管体10a及筛网20a组成的筛网式热管(如图1所示),及由管体10a及烧结物30a组成的烧结式热管(如图2所示),由筛网20a或烧结物30a所形成的毛细组织作为液体引流的传递机构。其中,该筛网式热管为用筛网20a将一芯棒(图中未示出)缠绕包覆并置入管体10a的内部后,再将芯棒拔出,使筛网20a可环绕设置并附着在管体10a的内壁面上,形成一筛网式热管。该烧结式热管是先将一芯棒31a置入管体10a的中心处,再在管体10a内部倒入粉末状的烧结物30a,并进行烧结处理,待烧结完成后进行冷却,再将芯棒31a从管体10a内拔出,形成一烧结式热管。该热管在实际应用时,必须按照各式各样的散热器或热源的不同而对其进行各种不同形状(如:L形、U形)或形式(如:压扁管或高低段差管)的机械加工,使该热管能够与散热鳍片或热源接触连接。
然而,上述公知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在制造过程或机械加工时,存在有以下缺陷:
1.该筛网式热管的管体10a与铜网20a的组织结构不同,当将该热管进行弯曲成形时,在铜网20a的外圆角处受拉伸而使组织密度下降,或使铜网20a与管体10a的内壁面相互分离,致使该处的铜网20a的毛细传导吸力降低。
2.该烧结式热管在机械加工时,在弯曲处会使烧结物30a的组织产生结构性断裂。该热管在烧结制造过程中必须将一芯棒31a置入管体10a或从管体10a中拔出。当芯棒31a从管体10a内部拔出时,经常连同烧结物30a一并带出,且管体10a经过制造过程中的升温过程已退火软化,极易因芯棒31a拔出时的作用力而使管体10a产生不规则性的变形。
3.该烧结式热管的烧结物30a在热熔或冷凝过程中,因芯棒31a不易予以置中定位,而使成型后的烧结物30a产生厚薄不均的偏心现象。
4.当用烧结方式制造大管径热管时,芯棒31a的体积与质量都必须相对提高加大,在制造过程中的升温及降温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影响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的变异因素更多。
本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凭借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针对可进行改进的不便与缺陷,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该热管设置有复合式毛细组织,可避免热管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毛细组织剥离或断裂的现象,有效地提高该热管的毛细吸力与热传能力,并且能省略烧结制造过程中所设置的芯棒,使制造过程变得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包括有一管体及一毛细组织,其中,该管体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毛细组织由网状物及颗粒物构成。该网状物呈一环状贴附在管体的内壁面上,该颗粒物嵌合在网状物与内壁面的孔缝间,并用烧结的方式将毛细组织黏着在管体内壁面,形成一结构绵密的毛细传导组织从而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可以避免热管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毛细组织剥离或断裂的现象,省略了烧结过程中所设置的芯棒,使制造过程变得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公知热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公知热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a-管体
20a-筛网
30a-烧结物
31a-芯棒
10-管体
11-开口端 12-封闭端
13-内壁面 14-支撑体
20-毛细组织
21-网状物 22-颗粒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如图3及图4所示,包括一管体10及一毛细组织20,其中:
管体10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如:纯铜),其外形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的几何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圆形管。在管体1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开口端11及一封闭端12,管体10的内部具有一内壁面13。
毛细组织20的熔点可低于管体10的熔点,利于烧结制造的进行。毛细组织20由网状物21及颗粒物22组成。网状物21可为编织网、具有多个孔洞的薄板片或具有多个孔洞且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点的薄板片,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编织网。网状物21呈一圆环状,其所形成的圆环周长略大于管体10的内圆周长,使网状物21可以紧密地贴附在管体10的内壁面13上。网状物21的前端可延伸至管体10的封闭端12的底面,使该热管具有更佳的热传导性能。颗粒物22为金属粉末或切断的细小纤维,在本实施例中为一金属粉末,其外形尺寸小于网状物21的孔洞或缝隙尺寸,利于将颗粒物22嵌入在网状物21的孔洞或缝隙中。该颗粒物22的熔点可低于网状物21的熔点,利于在烧结过程中各颗粒物22的相互结合,以形成一结构绵密的毛细传导组织。
结合时先将网状物21从管体10的开口端11置入,并使其紧密贴附在管体10的内壁面13上,再将颗粒物22倒入管体10内部,均匀地摇动并旋转管体10,使颗粒物22嵌合布满在网状物21与管体10内壁面的孔洞及缝隙处,再用烧结的方式使颗粒物22、网状物21及管体的内壁面13相互黏着结合。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在毛细组织20置入管体10并结合后,在管体10内部进一步设置一支撑体14,支撑体14的熔点高于网状物21与颗粒物22的熔点,可以为线状螺旋体、板状螺旋体或具有多个孔洞的板体卷曲成卷筒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线状螺旋体,通过其本身所具有的弹力作用,将网状物21及颗粒物22压抵定位在管体10内,使网状物21在烧结过程中不易产生收缩卷曲的现象,从而使毛细组织20更为紧密地贴合在管体10的内壁面13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毛细组织的设置,可避免筛网式热管或烧结式热管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毛细组织剥离或断裂而丧失热传导性能的现象。
2.由于该管体与网状物及颗粒物为烧结方式结合,可以得到一复合材料的毛细组织,对该毛细组织的设置与设计具有较多的选择与较少的限制。
3.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避免烧结过程的芯棒置入或拔出的困扰,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得到一品质稳定、组织均匀及不偏心的毛细组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具有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不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过,申请前更未刊登在任何刊物上,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包括有管体及毛细组织,所述管体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组织由网状物及颗粒物构成,所述网状物呈一环形贴附在所述管体的内壁面上,所述颗粒物嵌合在所述网状物与内壁面的孔缝间,并用烧结的方式将所述毛细组织黏着在管体的内壁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具有开口端及封闭端,所述网状物延伸至封闭端的底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熔点高于毛细组织的熔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物为编织网或由具有多个孔洞的薄板片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片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点,利于所述颗粒物的嵌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的熔点低于网状物的熔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为金属粉末或切断的细小纤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设置在管体内,用于将毛细组织压抵在管体的内壁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熔点高于网状物与颗粒物的熔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板状螺旋体、线状螺旋体或具有多个孔洞的板体卷曲成卷筒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05907 CN2679628Y (zh) | 2004-03-09 | 2004-03-09 |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05907 CN2679628Y (zh) | 2004-03-09 | 2004-03-09 |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79628Y true CN2679628Y (zh) | 2005-02-16 |
Family
ID=3458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059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79628Y (zh) | 2004-03-09 | 2004-03-09 |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79628Y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0888C (zh) * | 2005-07-30 | 2008-01-09 | 嘉善华昇电子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柱形热管 |
CN100376856C (zh) * | 2005-02-22 | 2008-03-26 | 徐惠群 | 金属网热管的烧结方法与烧结装置 |
CN100420912C (zh) * | 2005-06-08 | 2008-09-24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热传组件的复合式毛细结构 |
CN100437006C (zh) * | 2005-08-12 | 2008-11-26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热管之制造方法 |
CN100453953C (zh) * | 2005-04-15 | 2009-01-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100535574C (zh) * | 2005-08-18 | 2009-09-02 | 嘉善华昇电子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柱形热管的制造方法 |
CN102192667A (zh) * | 2010-03-05 | 2011-09-21 |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热管 |
CN102425967A (zh) * | 2011-12-05 | 2012-04-25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薄形化复合毛细组织及其成型方法和应用 |
CN102967164A (zh) * | 2012-11-26 | 2013-03-13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热管簇 |
CN109764708A (zh) * | 2019-01-28 | 2019-05-17 | 刘康 | 热管及其制造方法、包含该热管的设备 |
-
2004
- 2004-03-09 CN CN 200420005907 patent/CN267962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6856C (zh) * | 2005-02-22 | 2008-03-26 | 徐惠群 | 金属网热管的烧结方法与烧结装置 |
CN100453953C (zh) * | 2005-04-15 | 2009-01-2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100420912C (zh) * | 2005-06-08 | 2008-09-24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热传组件的复合式毛细结构 |
CN100360888C (zh) * | 2005-07-30 | 2008-01-09 | 嘉善华昇电子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柱形热管 |
CN100437006C (zh) * | 2005-08-12 | 2008-11-26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热管之制造方法 |
US7472479B2 (en) | 2005-08-12 | 2009-01-06 | Foxconn Technology Co., Ltd. | Heat pip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CN100535574C (zh) * | 2005-08-18 | 2009-09-02 | 嘉善华昇电子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柱形热管的制造方法 |
CN102192667A (zh) * | 2010-03-05 | 2011-09-21 |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热管 |
CN102425967A (zh) * | 2011-12-05 | 2012-04-25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薄形化复合毛细组织及其成型方法和应用 |
CN102967164A (zh) * | 2012-11-26 | 2013-03-13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热管簇 |
CN109764708A (zh) * | 2019-01-28 | 2019-05-17 | 刘康 | 热管及其制造方法、包含该热管的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679628Y (zh) | 具有改进的毛细组织的热管 | |
US20100263835A1 (en) | Heat pipe | |
CN111964501A (zh) | 一种平板热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换热器 | |
TWI325047B (en) | Heat pip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201844724U (zh) | 一种平板均热板 | |
CN1725479A (zh) | 一种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5897915U (zh) | 一种手机散热用超薄热管 | |
TWI240062B (en) | A heat pip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763058A (zh) | 一种超薄热管的制造方法 | |
US8516700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lat plate heat pipe | |
CN1885530A (zh) | 散热模组 | |
US20060243426A1 (en) | Wick Structure of Heat Pipe | |
CN1291213C (zh) | 热管 | |
TWI288224B (en)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pipe | |
CN1920465A (zh) | 内置烧结芯心的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 |
TW201403016A (zh) | 熱管 | |
TWI289654B (en) | Composite heat pip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CN1737485A (zh) | 小热管及制造方法 | |
CN2886496Y (zh) | 热管毛细组织结构 | |
CN110763057A (zh) | 一种超薄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 |
CN2608928Y (zh) | 板式热管结构 | |
CN2591542Y (zh) | 热管内部组成结构 | |
CN100339928C (zh) | 利用过渡管壳实现螺旋慢波结构的组合挤压法 | |
CN1747159A (zh) | 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2786532Y (zh) | 板状热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2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