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67315Y - 一种立式燃煤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燃煤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67315Y CN2667315Y CN 200320110698 CN200320110698U CN2667315Y CN 2667315 Y CN2667315 Y CN 2667315Y CN 200320110698 CN200320110698 CN 200320110698 CN 200320110698 U CN200320110698 U CN 200320110698U CN 2667315 Y CN2667315 Y CN 266731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communicates
- heat exchange
- burner hearth
- boi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燃煤锅炉,炉膛分隔成下部相通的两个区,下部为燃烧区,上部为热交换区;在燃烧区设有通过炉栅相通的燃烧室和高温燃烧室,燃烧室的一侧与加煤口相通,对面一侧的炉体上设有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口并通过弯管与风机相通,烟囱与上炉膛相通;高温燃烧室的两侧各设有一只烟道与上炉膛相通,上炉膛上设有与锅内相通的热交换水管,高温燃烧室的底部通过设有炉排与炉灰室相通,锅炉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燃烧区设在炉膛的中部,高温烟气通过两侧出烟口冲刷炉膛通向上炉膛与锅内的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分隔炉膛的水管和热交换水管、炉栅,分别通过炉膛与锅内相通,它有效地利用锅炉的热能,从而提高了锅炉热交换能力,烟尘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燃煤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城乡各单位供水、供暖的燃煤锅炉特别是1T/h以下的燃煤锅炉主要是立式燃煤锅炉,其结构如图1所示,炉体由内、外壳体1、2组成,内、外壳体之间的密封空腔为锅内3,内壳体1的内腔为炉膛,炉体一侧开有与炉膛相通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炉门4,炉体上方有与炉膛相通的烟囱7,炉膛由双层钢板10分隔成下部相通的两个室,一个为燃烧室11,一个为热交换室12;加煤口与燃烧室11相通,烟囱7与热交换室12相通;燃烧室11上方的炉体上开有与燃烧室相通的通风口8并通过风管与风机相通,下方装有炉栅5,燃烧室11通过炉栅5下方与热交换室12相通;热交换室12内有与锅内3相通的热交换水管6。此种结构的锅炉,由于采用单面出烟气,大部分高温烟气从炉膛b的一侧通过热交换水管6通向烟囱7,致使炉膛a的一侧受热状况差,削弱了热交换能力,热交换不充分,使锅炉热效率下降煤耗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燃烧热能,提高热交换能力的立式燃煤锅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燃煤锅炉,锅炉的炉体由外壳体、内壳体组成,内、外壳体之间的密封空腔为锅内,内壳体的内腔为炉膛,炉体一侧开有与炉膛相通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炉门,炉体上方有与炉膛相通的烟囱,炉膛内的热交换水管与锅内相通,炉膛分隔成下部相通的两个区,下部为燃烧区,上部为热交换区;在炉膛轴线上的燃烧区设有通过炉栅相通的燃烧室和高温燃烧室,燃烧室的一侧与加煤口相通,对面一侧的炉体上设有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口并通过弯管与风机相通,高温燃烧室的两侧各设有一只烟道与上炉膛相通,高温燃烧室的底部通过设有炉排与炉灰室相通。在锅炉炉膛内的中心位置将炉膛分为二个区域,燃烧区和热交换区。在燃烧区上部的燃烧室后侧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弯管与风机连接,使风机处于燃烧区的下部。在燃烧室与高温燃烧室之间用水管分隔,水管经过合理布置,构成炉栅。高温燃烧室下部设有铸铁炉排置于高温耐火材料上,高温燃烧室上部采用机械进风,下部采用自然进风,燃烧区供氧充足,煤炭在炉栅和炉排上双层燃烧,煤炭燃烧充分,因而可以使烟气中的炭粒和一氧化碳大大降低。高温燃烧室两侧设有出烟口,高温烟气通过出烟口通向上炉膛,炉膛受热均匀,热交换充分。
炉膛内设有的燃烧区和热交换区由与锅内相通的水管和高温耐火材料隔开。
由水管构成的炉栅与锅内相通。它有效地利用锅炉的热能,从而提高了锅炉热交换能力。
进风口上设有控制机械进风口流向的风向导流板,可提高燃烧区的供氧效果。内壳体的下部为锥体形,在不增加锅壳直径的前提下保证炉排面积,有助于高温烟气从两侧烟道进入上炉膛。
由于立式燃煤锅炉采用上述结构,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燃烧区设在炉膛的中部,高温烟气通过两侧出烟口冲刷炉膛通向上炉膛与锅内的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炉膛受热均匀,它有效地克服了炉膛单面受热,热交换不充分的缺点。分隔炉膛的水管、炉栅分别通过炉膛与锅内相通,它有效地利用锅炉的热能,从而提高了锅炉热交换能力。在高温燃烧区,煤炭在炉栅和炉排上双层燃烧,煤炭燃烧充分,因而可以使烟气中的炭粒和一氧化碳大大降低。经烟囱排出的烟气中烟尘含量小于80mg/m3,烟尘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燃煤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燃煤锅炉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燃煤锅炉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2、图3中,1:内壳体、2:外壳体、3:锅内、4:炉门、5:燃烧室、6:炉栅、7:烟囱、8:高温燃烧室、9:上炉膛、10:炉排、11:风机、12:弯管、13:进风口、14:导流板、15:火焰观察口、16:水管、17:清灰口、18:炉灰室、19:出烟口、20:热交换水管、21:高温耐火水泥、22:出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如图2、图3所示,锅炉的炉体由内壳体1、外壳体2组成,内、外壳体之间的密封空腔为锅内3,内壳体的内腔为炉膛,炉体一侧开有与炉膛相通的加煤口4,加煤口4上装有炉门,炉体上方有与炉膛相通的烟囱7,炉膛分隔成下部相通的两个区,下部为燃烧区,上部为热交换区;在炉膛轴线上的燃烧区设有通过炉栅6相通的燃烧室5和高温燃烧室8,燃烧室的一侧与加煤口4相通,对面一侧的炉体上设有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口13并通过弯管12与风机11相通,烟囱7与上炉膛9相通;高温燃烧室8的两侧各设有一只烟道19与上炉膛9相通,上炉膛9上设有与锅内3相通的热交换水管20,高温燃烧室8的底部通过设有炉排10与炉灰室18相通。炉膛内的燃烧区和热交换区由与锅内3相通的水管16和高温耐火材料21隔开。由水管构成的炉栅6与锅内3相通。在锅炉炉膛内利用水管16及耐火材料21将炉膛分为二个区域,燃烧区和热交换区。在燃烧区上部的燃烧室5后侧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通过弯管12与风机11连接,风机11安装在燃烧区的下部,避免高温辐射有效地保护了风机11。在燃烧室5与高温燃烧室8之间用水管分隔,水管经过合理布置,构成炉栅6。高温燃烧室8下部设有铸铁炉排10置于高温耐火材料上。高温燃烧室8上部采用机械进风,下部采用自然进风,燃烧区供氧充足,未燃尽的煤炭落在铸铁炉排10上,继续燃烧,形成煤炭在炉栅和炉排上双层燃烧,煤炭燃烧充分,高温燃烧室8内的温度可达700度以上,因而可以使烟气中的炭粒和一氧化碳大大降低。高温燃烧室8两侧设有出烟口19,高温烟气通过出烟口19通向上炉膛9,上炉膛9设有交叉布置与锅内3相通的热交换水管20,水管有效地利用炉膛的空间,交叉布置了三排,高温烟气在热交换区内因受阻而流速下降,延长了烟气通过的时间,便于灰分的沉降,使其既提高了锅内3内水循环效果,又起到遮挡烟尘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烟气出口温度。
进风口13上设有控制机械进风口流向的风向导流板14,可提高燃烧区的供氧效果。内壳体1的下部为锥体形,在不增加锅壳直径的前提下保证炉排面积,有助于高温烟气从两侧出烟口19进入上炉膛9。
为了观察高温燃烧室8的火焰,在炉栅6下方的炉体上开有火焰观察口15。在热交换水管20下方的炉体上开有清灰口17,便于清理落在燃烧区外侧顶部的炉灰。炉膛底部的炉基上设有炉灰室18,炉基的一侧开有出灰口22。
Claims (5)
1、一种立式燃煤锅炉,炉体由内壳体(1)、外壳体(2)组成,内、外壳体之间的密封空腔为锅内(3),内壳体(1)的内腔空为炉膛,炉体的一侧开有与炉膛相通的加煤口,加煤口上装有炉门(4),炉体上方有与炉膛相通的烟囱(7),炉膛内的热交换水管(20)与锅内(3)相通,其特征在于:炉膛分隔成下部相通的两个区,下部为燃烧区,上部为热交换区;在炉膛轴线上的燃烧区设有通过炉栅(6)相通的燃烧室(5)和高温燃烧室(8),燃烧室(5)的一侧与加煤口相通,对面一侧的炉体上设有与燃烧室(5)相通的进风口(13)并通过弯管(12)与风机(11)相通,高温燃烧室(8)的两侧各设有一只烟道(19)与上炉膛(9)相通,高温燃烧室(8)的底部通过设有炉排(10)与炉灰室(18)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膛内设有的燃烧区和热交换区由与锅内(3)相通的水管(16)和高温耐火材料(21)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由水管构成的炉栅(6)与锅内(3)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进风口(13)上设有控制机械进风口流向的风向导流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内壳体(1)的下部为锥体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10698 CN2667315Y (zh) | 2003-11-04 | 2003-11-04 | 一种立式燃煤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10698 CN2667315Y (zh) | 2003-11-04 | 2003-11-04 | 一种立式燃煤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67315Y true CN2667315Y (zh) | 2004-12-29 |
Family
ID=3434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201106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67315Y (zh) | 2003-11-04 | 2003-11-04 | 一种立式燃煤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67315Y (zh) |
-
2003
- 2003-11-04 CN CN 200320110698 patent/CN266731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35884Y (zh) |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 | |
CN208952155U (zh) | 炉灶 | |
CN101655279A (zh) | 多级旋转节能除尘除有害气体立式锅炉 | |
CN2667315Y (zh) | 一种立式燃煤锅炉 | |
CN2542982Y (zh) | 一种平焰燃煤锅炉 | |
CN200952731Y (zh) | 双炉排易封火家用炊暖炉 | |
CN201081400Y (zh) | 气流间接加热风炉 | |
CN215260042U (zh) | 一种高效节能民用采暖锅炉 | |
CN2672483Y (zh) | 涡旋式民用无压采暖锅炉 | |
CN204227696U (zh) | 新型多功能民用供暖炉 | |
CN2202248Y (zh) | 带上置燃尽室的双炉膛常压热水锅炉 | |
CN200965259Y (zh) | 小型多功能返烧式水暖炉 | |
CN200975705Y (zh) | 使用燃煤或秸秆燃料的家用炊暖炉 | |
CN2542928Y (zh) | 高效速热无烟汽化节煤炉 | |
CN2315489Y (zh) | 高效节能采暖炉 | |
CN2288356Y (zh) | 单炉排双炉拱常压锅炉 | |
CN2266100Y (zh) | 立式节能常压采暖锅炉 | |
CN2477948Y (zh) | 高效节能锅炉 | |
CN2736653Y (zh) | 环保热水锅炉 | |
CN2296951Y (zh) | 常压立式双炉膛旋风锅炉 | |
CN2687511Y (zh) | 燃煤气化、燃烧一体式锅炉 | |
CN2421541Y (zh) | 两层回火式灶芯 | |
CN2658569Y (zh) | 一种立式燃煤(焦炭)蒸汽锅炉 | |
CN206300220U (zh) | 可发电取暖炉 | |
CN2325675Y (zh) | 两用节煤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