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65226Y - 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 Google Patents
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65226Y CN2665226Y CNU2003201025126U CN200320102512U CN2665226Y CN 2665226 Y CN2665226 Y CN 2665226Y CN U2003201025126 U CNU2003201025126 U CN U2003201025126U CN 200320102512 U CN200320102512 U CN 200320102512U CN 2665226 Y CN2665226 Y CN 266522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utility
- model
- pipelin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空气式造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动机,具有发动机冷却器及增压器,一冷凝器,通过管路与一水源相连接,接近该水源的地方设有一泵;一交换塔,其上部通过管路与该发动机的冷却器相接,其下部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增压器相接,该交换塔的内部具有填充物;一饮用水输出管路,其一端连接至该交换塔的上部,并与冷凝器相接触。能够防止地区的公害问题,并且从所有的电动机获取原动能量,由于在大气压中不是压力封闭式结构,故无需厚重的材料、结构,故可以降低成本,且还能提供饮用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水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气电共生系统(cogeneration system)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背景技术
在孤岛或者局部地区,很难得到由大型发电厂提供的电力供应,也不容易得到饮用水等。众所周知,尤其是在孤岛或者局部地区,具有小型柴油发电系统的地方很多,此时,由这些装置排放出来的废热能加速了大气污染和地球温暖化。利用这些废热能制造出在该地区匮乏的饮用水,既可以防止公害,也可以完成制造饮用水的作业。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利用加湿空气式造水机和柴油发动机的组合结构。
在孤岛或者局部地区,特别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副产物来制造饮用水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当然该饮料水也非常适合用于制冰。
在以往的技术中也有很多有关气电共生的造水产业,但其中最多的是直接将发动机外套中的高温水作为加热媒体的技术。
对于那些需要稍加防止公害并且水资源又十分匮乏的地区,无论如何也必须要提供饮用水。此时,就要生产造水机,但是由于大型的蒸馏、蒸发系统中的容器的压力形式为真空式,因此装置的制造就要求高水平的技术和使用高品质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其巧妙地获取发动机排放的热能,有利于防止公害,获取的热能可以应用于造水工作,但作为在普通大气压条件下能够作业的造水机结构,作为无需笨重高大且气密式机构的结构体,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废热能进行造水,更具体地说,无需耐压容器,无需复杂的结构,特别是无需寻求发动机系以外的动力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空气式造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动机,具有发动机冷却器及增压器;一冷凝器,通过管路与一水源相连接,接近该水源的地方设有一泵;一交换塔,其上部通过管路与该发动机的冷却器相接,其下部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增压器相接,该交换塔的内部具有填充物;一饮用水输出管路,其一端连接至该交换塔的上部,并与冷凝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其中,所述交换塔底部进一步包括一排出口。
如上所述的利用加湿空气的造水机,为了进一步加湿湿润空气,空气通过发动机增压器,利用供给气体中的一部分或者通常的大气,供应发动机套中的高温水,而制造高温加湿气体,蒸馏该高温饱和加湿气体而形成饮用水。在造水中最主要的目的手段是从发动机中得到充分的用于造水所需的能量,造水机本体利用轻金属或者塑料组合器械,不形成厚重的结构体,且能够实现制造饮用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流动路线示意图;
图2为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泵 2 管路
3 冷凝器 4 冷却器
5 给液管 6 交换塔
7 喷嘴 8 吐出口
9 增压器 10 填充物
11 冷却管 12 饮料水取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所示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照图2,在图的下部所表示的是柴油发动机。由于该部分属于公知的技术,故省略对该部分的说明。将海水或者河川、水池等一般的杂水引入至最下部,利用发动机内装的泵1和管路2传送至造水机内的冷凝器3,在此冷却、冷凝从其他地方流入的高温加湿空气,而形成饮用水。其结果是,被送上来的杂水吸收高温加湿空气的潜热,自动升温而成温水,并返回至发动机套的冷却器4,来冷却发动机的各部分,同时该杂水被再次升温之后,通过给液管5传送至交换塔6,通过喷嘴7喷射于交换塔6内,即将高温水喷射给交换塔6,通过交换塔6完成物质转移工作的杂水经吐出口8排出。
另一方面,湿润气体通过发动机增压器9成为高温高压状态,其中一部分通过填充物10送气供给至上述交换塔6,由于该状态下的气体仍处于比较干燥的状态,所以向着交换塔6的上部流动,并通过填充于该交换塔6内的填充物10与来自上述喷嘴7的喷出水进行反复的气液接触,而成高温加湿状态的气体,并流至冷凝器3,该冷凝器3作为造水的次室。这部分正如前面所述,低温水和加湿气体通过冷却管11进行热交换,而回收饮用水。制造出来的饮用水由饮用水取出口12进行回收。
接着,通过图1所示的空气流动路线示意图,对原理部分进行说明。
为了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发动机通过涡轮增压机或者增压机对发动机燃烧部进行增压。开始时在大气中的自然状态下吸入空气。比如说,若将此时的控制点的温度设定为20℃,相关湿度设定为60%的话,则实际湿度为X1Kg/1Kg干燥空气。即为记载的点①。但是,在增压机内的机械性损耗转化为热能,使气体变得高温化,而形成点②。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保持湿度不变,点②的气体在上述交换塔6中与温水进行交流接触,由此,得到水分的同时得到温度,而形成控制点③的湿润气体,冷却冷凝该气体,则成为:X2-X1=回收水分。将其称之为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地区的公害问题,并且从所有的电动机获取原动能量,由于是常压式结构而非压力封闭式结构,故无需厚重的材料和复杂的结构,故可以降低成本。作为最终的目的,可以将通过气电共生系统制造出来的饮用水供应给所需的地区。
Claims (2)
1.一种加湿空气式造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动机,具有发动机冷却器及增压器,
一冷凝器,通过管路与一水源相连接,接近该水源的地方设有一泵;
一交换塔,其上部通过管路与该发动机的冷却器相接,其下部通过管路与发动机的增压器相接,该交换塔的内部具有填充物;
一饮用水输出管路,其一端连接至该交换塔的上部,并与冷凝器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塔底部进一步包括一排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3201025126U CN2665226Y (zh) | 2003-11-03 | 2003-11-03 | 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3201025126U CN2665226Y (zh) | 2003-11-03 | 2003-11-03 | 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65226Y true CN2665226Y (zh) | 2004-12-22 |
Family
ID=3434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3201025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65226Y (zh) | 2003-11-03 | 2003-11-03 | 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65226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9480A (zh) * | 2013-12-30 | 2014-03-2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太阳能取水装置 |
-
2003
- 2003-11-03 CN CNU2003201025126U patent/CN266522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9480A (zh) * | 2013-12-30 | 2014-03-2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太阳能取水装置 |
CN103669480B (zh) * | 2013-12-30 | 2015-02-0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太阳能取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01785Y (zh) | 高效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 | |
CN102011716B (zh) | 一种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 |
CN100999999A (zh) | 单循环热泵发电装置 | |
CN109911966A (zh) | 一种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废热利用海水淡化装置 | |
CN110864342A (zh) | 一种烟气低温余热间接加热热网补水系统及方法 | |
CN114623532B (zh) | 基于电润湿作用的太阳能驱动高效加湿器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01571281B (zh) | 电厂乏汽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105757978B (zh) | 一种船载热泵热水器系统及制热方法 | |
CN2665226Y (zh) | 利用气电共生系统的加湿空气式造水机 | |
US6490862B1 (en) | Preparation of water from flue gases | |
CN201706916U (zh) | 一种废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11119603U (zh) | 一种烟气低温余热间接加热热网补水系统 | |
CN105508055B (zh) | 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及方法 | |
CN201964786U (zh) | 顺流板式蒸发空冷凝汽器系统 | |
CN2867070Y (zh) | 一种除氧器排汽回收系统 | |
CN105752310B (zh) | 一种船载热泵空调系统及制热制冷方法 | |
CN104776526B (zh) | 风光联合发电的蒸发冷却与冷媒直膨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 |
CN115585440A (zh) | 硫铁矿烧渣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 |
CN2465134Y (zh) | 一种蒸汽喷射式换热器 | |
CN209369882U (zh) | 一种新型低压缸光轴冷却系统 | |
CN1553047A (zh) | 汽轮机乏汽回收器 | |
CN114149054B (zh) | 基于膜蒸馏加湿的蒸发浓缩与发电联合系统及方法 | |
CN1436987A (zh) | 工业余热发电和收集烟道气尘双作用真空装置 | |
CN2597891Y (zh) | 一种节能供暖装置 | |
CN220989679U (zh) | 一种船用甲醇残液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