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54816Y - 复片式铰链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复片式铰链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54816Y CN2654816Y CN 200320102993 CN200320102993U CN2654816Y CN 2654816 Y CN2654816 Y CN 2654816Y CN 200320102993 CN200320102993 CN 200320102993 CN 200320102993 U CN200320102993 U CN 200320102993U CN 2654816 Y CN2654816 Y CN 265481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 structure
- parts
- fixed
- multiple chip
- buckling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片式铰链结构,主要应用于两物体的相对开合运动,在铰链的两摆动件上的相对应端,分别设有相对且交错的扣合部,并将两摆动件利用该扣合部枢接在轴件上,该轴件需固定在固定件上,两摆动件固定于欲开合物体上,利用摆动件的相对运动使两物体运动,摆动件在受力摆动时,其中的一个扣合部受外力,其一端开启造成晃动,而另一个扣合部仍可紧合轴件,使其固定不动,从而达到两物体开合时不会产生晃动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将两摆动件相对且交错地轴接在轴件上,以维持铰链转动时的稳定度的复片式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铰链用在两物体的相对开合运动上,请参阅图1所示,已有的铰链结构包括:一固定件13、一固定片15、及一利用扣合部17轴接于轴件12上的摆动件16,使用时施力于摆动件16上,并利用扣合部17与轴件12之间的摩擦力控制扣合部17折收的角度与轴件12的旋转关系,转动方式有两种:一为可固定摆动件16以轴件12旋转,另一为固定轴件12以摆动件16旋转,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旋转方式,该结构在转动时会造成金属摩擦的耗损,由于扣合部17是圆弧状,施力使其旋转时,扣合部17的一端会因该力而开启,因为单片式的摆动件16在长时间往复使用时,更容易产生金属疲乏,而导致轴件12与扣合部17的间隙变大,从而导致盖体展开或收合时产生晃动,或是扣合部17可能会因为往复使用而产生断裂,而如果增加铰链1’扣合部17的强度,则会降低其弹性,造成尺寸公差对扭力影响过大,使扭力不易调整铰链1’,使用寿命也较差;相对的扣合部17强度降低,则弹性增加,但使得金属容易疲乏造成扭力下降。此外,施力使扣合部17旋转时(如图中箭头18所示的施力方向),扣合部17的一端会因该力而开启,摩擦力降低,而另一方向(如图中箭头19所示的施力方向)旋转时,扣合部17会紧合,摩擦力增加,从而使铰链开合的扭力不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铰链转动时的稳定度,主要是通过下列构造加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复片式铰链结构包括:
两摆动件,在该两摆动件相对应侧分别设有一扣合部,该扣合部是圆弧状且等间隔设立而呈现凹凸状态;
一轴件,该轴件的一端与该扣合部相接,使摆动件可在轴件上转动,而两摆动件上的扣合部是对向枢接的;
一固定件,与轴件的另一端相接,该固定件固接于一欲开合物体上;
一套筒,该套筒设于该扣合部与该轴件之间,利用扣合部与轴件的干涉提供套筒与该轴件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产生扭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增加铰链强度,已有的铰链在转动部与轴件相接处的两侧设有一固定片,该固定片用来减少已有铰链的转动部在转动时而造成的晃动,但该固定片与铰链之间也有间隙,晃动程度虽有改善但效果不如本实用新型利用两摆动件上的扣合部交错接合的方式而减少晃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使铰链开合时,其扭力均相等,其通过将两摆动件上扣合部对向枢接,在受力时其中一摆动件因扣合部被开启而摩擦力减小,而另一摆动件的扣合部被紧合而使摩擦力增加,以此来平衡铰链开合时的扭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铰链的外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3所示,铰链应用在利用轴接方式开合的物体上,铰链1上设有第一摆动件10与第二摆动件11,在该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的一端设有一扣合部100、110,利用该扣合部100、110可使该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紧箍在套筒26上,但可绕着套筒26转动,套筒26为中空环状并开有一沟槽27,其上具有一弧形的油槽28用以输入油,该套筒26穿设于轴件12与扣合部100、110之间,用以固定扣合部100、110及轴件12,另在固定件13上设有一凹槽130,将轴件12的另一端固接于该凹槽130中,并且在该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上设一穿孔101、111,将该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上的穿孔101、111利用固定元件14固定在物体的盖部,该固定元件14是一螺丝,而该固定件13固定于物体的底座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铰链1的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上的扣合部100、110均呈等间隔设立,并以交错且对立方式相接,且先套于套筒26上,再轴接于轴件12上,这样将不需制作已有铰链1’(请参阅图1)上用来稳定摆动件16的固定片15,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为可回复到原来位置的铰链,即在轴件12上加上一弹簧(图中未示),该弹簧使铰链1在受力做相对运动后,可以回复至原来位置,或是可以为在轴件12不固定于固定件13上,可自由转动的铰链。
请参阅图4-1、4-2所示,当铰链1受到一向上力时,第一摆动件10被向上推移,此时第一摆动件10上的扣合部100受到连动而与轴件12分离,产生间隙2略微加大的现象,该略微加大的间隙2造成第一摆动件10与轴件12之间产生晃动,也会降低摩擦力,但该向上力作用在第二摆动件11上时,第二摆动件11也被向上推移,而第二摆动件11的扣合部110被顺势转动,扣合部110与轴件12会更为紧合,不会造成间隙2的略微加大,因而会更紧密,所以该铰链1无论向上或向下转动,都不会产生晃动,也可平衡两扣合部100、110之间的摩擦力,使铰连1无论开或合其扭力均相等。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手提电脑5上,将铰链1上的两转动片10、11利用固定元件14固定于手提电脑5的盖板51上,而固定件13也利用一固定元件14’固定于手提电脑5的主机52上,该固定元件14、14’是螺丝,可使手提电脑5达到开合的功能。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手提电脑5a上,将铰链1b利用固定元件14固定于手提电脑5a的盖板51a上,而固定件13a也利用一固定元件14’固定于手提电脑5a的主机52a上,该固定元件14、14’是螺丝,同样可使手提电脑5a达到开合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为一摆动件与扣合部可分离的构造,请参阅图6所示,此铰链1a具有一轴件12,其上第一摆动件30与第二摆动件31反向扣合,分别具有多个穿孔22、22’,该穿孔22、22’的大小相同并互相对应,以供一固定元件23穿过将其栓锁;轴件12的外径较两扣合部21、21’的内径小,以便可以穿过该两扣合部21、21’,使两摆动件30、31以轴件12为中心旋转;一套筒26,为中空环状并开有一沟槽27,其上具有一弧形的油槽28,用以输入油,该套筒26穿设于轴件12与扣合部21、21’的间隙29用以固定扣合部21、21’及轴件12。
此实施例利用套筒26的沟槽27可提供一摩擦力,以固定两扣合部21、21’及轴件12,防止开合时突然滑落,另外该套筒26的油槽用于输入油以润滑扣合部21、21’及轴件12,使开合的动作更为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复片式绞链结构,用于使两物体连接,使之可做相对开合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片式绞链结构包括:
一固定件(13),具有一固定不动的轴件(12),所述固定件(13)以一固定元件(14’)固接于所述两物体之一上;
一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在所述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相对应侧分别设一扣合部(100、110),所述扣合部(100、110)等间隔设立而呈现凹凸状态,利用所述扣合部(100、110)使所述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紧箍在所述轴件(12)上,但可绕所述轴件(12)转动,且在所述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上相对应处设多个穿孔(101、111),并设一固定元件(14)将所述第一、第二摆动件(10、11)固定于所述两物体之一;
一套筒(26),所述套筒(26)设于所述扣合部(100、110)与所述轴件(12)之间,利用所述扣合部(100、110)与所述轴件(12)的干涉提供所述套筒(26)与所述轴件(1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产生扭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片式绞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3)上设一凹槽(130),并将所述轴件(12)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凹槽(13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片式绞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100、110)的形状是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片式绞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4、14’)是一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片式绞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4、14’)是一铆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片式绞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6)的表面具有一螺旋油槽(28),所述油槽(28)用以储存润滑油,提供摩擦时的润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02993 CN2654816Y (zh) | 2003-11-11 | 2003-11-11 | 复片式铰链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02993 CN2654816Y (zh) | 2003-11-11 | 2003-11-11 | 复片式铰链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54816Y true CN2654816Y (zh) | 2004-11-10 |
Family
ID=3434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201029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54816Y (zh) | 2003-11-11 | 2003-11-11 | 复片式铰链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54816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4117B (zh) * | 2007-07-13 | 2010-08-18 | 鑫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铰链轴套及其制造方法 |
TWI510724B (zh) * | 2013-01-08 | 2015-12-01 | Acer Inc | 轉軸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
CN108150281A (zh) * | 2016-12-05 | 2018-06-12 | 于强 | 一种阿基米德螺旋端面止推滑动板 |
-
2003
- 2003-11-11 CN CN 200320102993 patent/CN265481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4117B (zh) * | 2007-07-13 | 2010-08-18 | 鑫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铰链轴套及其制造方法 |
TWI510724B (zh) * | 2013-01-08 | 2015-12-01 | Acer Inc | 轉軸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
CN108150281A (zh) * | 2016-12-05 | 2018-06-12 | 于强 | 一种阿基米德螺旋端面止推滑动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30709B (zh) | 铰链结构与电子装置 | |
WO2015157126A1 (en) | Variable friction clutch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 |
CN111984061A (zh) | 无缝铰链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
US20060048337A1 (en) | Self-latching hinge assembly | |
CN109561612A (zh) | 枢转机构与电子装置 | |
TWI699154B (zh)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
US20160216744A1 (en) | Hing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
US1040933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020162191A1 (en) | Compound dual unidirectional friction hinge | |
TW201930739A (zh) | 樞轉機構與電子裝置 | |
CN2654816Y (zh) | 复片式铰链结构 | |
WO2016134120A1 (en) | Pivot devi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symmetric friction torque | |
CN1745254A (zh) | 铰链机构 | |
CN104976221A (zh) | 旋转机构及电子装置 | |
CN209800522U (zh) | 360度旋转转轴机构 | |
CN216430261U (zh) | 一种单轴枢纽结构 | |
CN219139618U (zh) | 转轴机构和可折叠设备 | |
TWM244380U (en) | Multi-piece hinge structure | |
CN206738381U (zh) | 枢纽器以及使用该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 |
CN2578597Y (zh) | 复合式双单向摩擦铰链 | |
TWM625286U (zh) | 單軸樞紐結構 | |
CN201100309Y (zh) | 可调整正逆向扭力的母轴结构 | |
CN2607424Y (zh) | 双向铰链装置 | |
CN2732936Y (zh) | 铰链改良结构 | |
CN2851702Y (zh) | 单轴铰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