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54350Y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54350Y CN2654350Y CN 200320117610 CN200320117610U CN2654350Y CN 2654350 Y CN2654350 Y CN 2654350Y CN 200320117610 CN200320117610 CN 200320117610 CN 200320117610 U CN200320117610 U CN 200320117610U CN 2654350 Y CN2654350 Y CN 265435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check valve
- print cartridge
- valve assembly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用的一种墨盒,特别是利用单向阀组件进行供墨的墨盒。有一个盒体,在盒体内有储墨腔,盒体顶部有连通储墨腔与外界的气孔。还有位于盒体底部、内置密封圈的出墨口。单向阀组件安置于储墨腔的最下部,也就是说,将单向阀固定在储墨腔的低液位处,而且,阀组件的进墨端低、出墨端高,墨盒的出墨口上游为供墨腔,供墨腔通过管道与阀组件的出墨端连接。由于单向阀组件固定在储墨腔的下部,其进墨端更低,有效地避免了泡沫进入单向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用的一种墨盒,特别是利用单向阀组件进行供墨的墨盒。
背景技术
采用单向阀替代诸如海棉等多孔材料维持墨腔内负压的墨盒,可使同样体积墨腔的容墨量增加,是墨盒设计的发展方向。
但对于一些单向阀结构的墨盒,首次装机常有从出墨口漏墨污染打印介质或打印机的现象发生,而且,偶尔出现打印头损坏的情况也多发生在更换这类墨盒的瞬间。另外,这种结构的墨盒在采用传统的负压灌装法生产时,单向阀和出墨口之间形成的供墨腔内无法进墨,要解决这一问题,需采用十分复杂的灌装工艺。为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人在02271814.1号中国专利申请中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在供墨腔和墨腔之间安置了一个反向的单向阀,供墨针插入的瞬间压力过大时,该阀开启。生产中采用传统的负压灌装法时,当墨腔产生相对供墨腔为负压后,反向单向阀开启,直到两腔压力平衡,墨腔灌墨时,供墨腔将相对墨腔为负压,单向阀开启让墨流入供墨腔。
此外,由于单向阀墨盒结构的特点,单向阀出墨端到出墨口密封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供墨腔,墨盒中的墨未用完或显示用完(实际仍有定量残墨)从记录设备上取下后,墨会从密封圈的通孔中流出,污染工作环境及弄污操作人员衣物。没用完墨的墨盒再次装入记录装备时还会出现打印不良的现象。对此,本申请人在03201870.3号中国专利申请中给出了如下解决方案,密封圈包括一个管状的弹性体,弹性体的下端有向上延伸的供墨针导入孔,该导入孔并非是通孔,其顶端为一封顶膜,封顶膜有一定的厚度,封顶膜中部有一连通导入孔内部与封顶膜上部空间的缝隙,即缝隙在自由状态下处于密闭状态,液体无法通过。其只用于供墨针穿过,且供墨针穿过时缝隙将针杆箍紧,仍不允许液体通过,供墨针退出时缝隙靠弹性恢复自由状态。
单向阀结构的墨盒存在的上述两种静态问题得以解决之后,还有一个动态下存在的问题,就是喷墨打印头高速往返运动过程时,会使墨腔内的墨液随之动荡并产生泡沫,这种含有气体的泡沫一但经单向阀进入供墨针,不但会降低打印品质,还会堵塞打印头中的喷墨孔,损坏打印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给出一种能有阻止墨腔内含有气体的泡沫进入打印头的墨盒。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墨盒结构是,有一个盒体,在盒体内有储墨腔,盒体顶部有连通储墨腔与外界的气孔。还有位于盒体底部、内置密封圈的出墨口。单向阀组件安置于储墨腔的最下部,也就是说,将单向阀固定在储墨腔的低液位处,而且,阀组件的进墨端底、出墨端高,墨盒的出墨口上游为供墨腔,供墨腔通过管道与阀组件的出墨端连接。
墨盒内产生泡沫总是浮在墨腔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将单向阀设计固定在储墨腔的下部,同时其进墨端更低,有效地避免了泡沫进入单向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典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图1单向阀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分解图。
以下结合该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
参见图1,盒体1的顶部有一个气孔,内置透气塞3,使外界的空气可以进入储墨腔2内,在储墨腔2的底部有一个单向阀组件4的安装穴6。墨盒1的出墨口内置一个具有自闭式过针缝隙的密封圈8,该密封圈的结构及特点已在03201870.3号中国专利申请中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密封圈8上游为一个供墨腔7,供墨腔7通过管道5与单向阀组件4的出墨端45相连。单向阀组件4只允许墨液从储墨腔2向管道5单向流动。储墨腔2与供墨腔7之间还有另一个墨液通道,该通道由一个反向单向阀9构成,其只有在供墨腔7内压力大于储墨腔2内的压力时缝隙91打开,形成通道,否则闭合关闭通道中,换言之,该通道只允许流体从供墨腔7向储墨腔2流动,这一特性在墨盒制造过程中的体现是采用负压灌装注墨时,可通过储墨腔2顺利地对供墨腔进行抽负压;在墨盒使用过程中的体现是,墨盒装机供墨针进入供墨腔产生瞬间高压时,向储墨腔排泄压力,以此保护打印头。
参见图2,单向阀组件4由上阀盖41、下阀盖42和阀体43构成,安装穴6内固定了单向阀组件4后,被分隔成上部61和下部62两个空间,两个空间由一个位于侧壁63上的输墨槽道(图中不可见)连通。在管道5内的压力小于安装穴62内的压力时,弹性材料制成的阀体43的阀嘴离开下阀盖42的阀面,从而开通安装穴62、进墨端44、出墨端45至管道5的供墨通道,进墨端44下还装有滤网46,可滤除墨液内的杂质,使杂质不能进入单向阀组件4的进墨端44。
参见图3,这是一个反映安装穴6结构的剖面图,为说明其结构形式、墨液通道关系,图中的三个安装,6内略去了单向阀组件4,仅在图示最左端的安装穴6内用双点划线给出了单向阀组件4的一个假想轮廓线。每个安装穴6基本是一个与单向阀组件4外缘配合的柱状窝,但在侧壁63上有四条垂向的输墨槽道64,它们用于将储墨腔2内的墨液引至单向阀组件4的进墨端44。
参见图4,本例是一只三色墨盒,因而具有三个各自相互独立的储墨腔2、气孔、单向阀组件、供墨腔、出墨口,并在腔内盛有不同颜色的墨液。图中相同的标号与前述表示相同的结构,盒体由主体11及盖12焊接而成,盖12的上面封有一块膜31,在盒体的一个侧面还装有一个芯片10,密封圈8的外口也有一块膜81。
Claims (6)
1、墨盒,包括
一个盒体(1),内有储墨腔(2),盒体顶部有连通储墨腔与外界的气孔;
位于盒体底部、内置密封圈(8)的出墨口;
其特征在于:
单向阀组件(4)安置于储墨腔的最下部,且单向阀组件(4)的进墨端(44)底、出墨端(45)高;
墨盒出墨口上游为供墨腔(7),供墨腔(7)通过管道(5)与单向阀组件(4)的出墨端(4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储墨腔(2)下部有一容纳所述单向阀组件(4)的安装穴(6),所述单向阀组件(4)安放其中,且安装穴(6)侧壁(63)有输墨槽道(6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储墨腔(2)与供墨腔(7)之间还有一个置有反向单向阀(9)的墨液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8)为一具有自闭式过针缝隙的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的一只盒体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储墨腔、气孔、阀组件、供墨腔、出墨口,并在腔内盛有不同颜色的墨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阀组件(4)的进墨端(44)置有滤网(4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17610 CN2654350Y (zh) | 2003-10-30 | 2003-10-30 | 墨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17610 CN2654350Y (zh) | 2003-10-30 | 2003-10-30 | 墨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54350Y true CN2654350Y (zh) | 2004-11-10 |
Family
ID=34346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20117610 Expired - Lifetime CN2654350Y (zh) | 2003-10-30 | 2003-10-30 | 墨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54350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29372A1 (zh) * | 2009-09-09 | 2011-03-17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打印机用墨盒 |
CN109177500A (zh) * | 2018-08-23 | 2019-01-11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 |
-
2003
- 2003-10-30 CN CN 200320117610 patent/CN265435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29372A1 (zh) * | 2009-09-09 | 2011-03-17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打印机用墨盒 |
CN109177500A (zh) * | 2018-08-23 | 2019-01-11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 |
CN109177500B (zh) * | 2018-08-23 | 2024-02-06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784C (zh) | 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 |
CN2875813Y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压差调节阀 | |
CN101500678A (zh) | 快排过滤器 | |
CN2726881Y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
CN201190823Y (zh) | 一种改良结构的减压阀 | |
CN2875810Y (zh) |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 |
CN2654350Y (zh) | 墨盒 | |
CN2740403Y (zh) | 方便加墨的墨盒 | |
CN201530175U (zh) | 一种背压式墨盒 | |
EP1757454A1 (en) |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 |
CN1858430A (zh) | 数码发电机组的油箱盖 | |
CN200960766Y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
CN2910574Y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单向阀 | |
CN107097534A (zh) | 一种为喷墨打印机恒压加墨的外置装置 | |
CN200981378Y (zh) | 一种出墨装置 | |
CN2759782Y (zh) |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 |
CN107804070A (zh) | 防气泡的墨盒 | |
CN201201362Y (zh) | 墨盒进气阀 | |
CN215371031U (zh) | 一种阀体的密封结构及阀 | |
CN1208197C (zh) | 喷墨打印机连续供墨装置 | |
CN2905437Y (zh) | 墨盒 | |
CN2512603Y (zh) | 打印机墨盒 | |
CN2913000Y (zh) | 一种墨盒 | |
CN2885585Y (zh) | 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单向阀 | |
CN2562974Y (zh) | 墨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10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