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51831Y - 发光键盘 - Google Patents
发光键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51831Y CN2651831Y CN 03275844 CN03275844U CN2651831Y CN 2651831 Y CN2651831 Y CN 2651831Y CN 03275844 CN03275844 CN 03275844 CN 03275844 U CN03275844 U CN 03275844U CN 2651831 Y CN2651831 Y CN 265183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film circuit
- thin film
- light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键盘,包括一薄膜电路板总成、一按键总成、一支撑板、一反射板以及一发光组件。该按键总成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上。该支撑板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下,并且具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位于该按键总成的下方。该反射板设置于该支撑板之下。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之下,并且电连接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同时,该发光组件位于该第一通孔之中,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向下经由该反射板的反射而扩散入该按键总成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键盘,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键帽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的发光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求应用于计算机或移动等的键盘更具有多样化,发光键盘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请参阅图1,一现有的发光键盘结构2主要具有一底板21、一薄膜电路板总成22、一弹性组件23、一键帽24、一光源25以及一支撑板26。支撑板26设置于底板21与薄膜电路板总成22之间,而光源25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22之上。光源25所发出的光线可使键帽24产生发光效果。
然而,如图1所示,由于光源25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22之上,因此在键帽24之上会产生发光不均匀的现象,而使键帽24的发光效果大打折扣,换句话说,在键帽24上所能看到的发光效果不但不均匀,而且键帽24的发光区域也仅局限于一小面积上,因而会使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发光键盘结构,其发光效果不但均匀,而且键帽上的发光区域可以更为扩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包括:一薄膜电路板总成;一按键总成,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之上;一支撑板,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之下,并且具有一第一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位于该按键总成的下方;一反射板,设置于该支撑板之下;以及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之下,并且电连接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其中,该发光组件位于该第一通孔之中,以及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向下经由该反射板的反射而扩散入该按键总成之中。
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结构,其来包括一第一扩散片,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与该按键总成之间。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按键总成还具有一键帽以及一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设置于该键帽之下,并且具有一突出部。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光键盘结构还包括一第一扩散片,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与该弹性构件之间,并且具有一第二通孔,对应于该弹性构件的该突出部。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光键盘结构还包括一第二扩散片,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与该支撑板之间。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发光组件为一发光二极管(LED)。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薄膜电路板总成由透光性材料所制成。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薄膜电路板总成还具有一第一薄膜电路板、一间隔组件以及一第二薄膜电路板,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位于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之上,并且该间隔组件位于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之间。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之下。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间隔组件之下。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之下。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以及该第二薄膜电路板还分别具有一第一金属连接部以及一第二金属连接部,该第一金属连接部相对于该第二金属连接部,并且该第一金属连接部以一预定距离而间隔于该第二金属连接部。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为一扩散片。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为一扩散片。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间隔组件为一扩散片。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支撑板由金属所制成。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支撑板由塑料所制成。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支撑板由导光塑料所制成。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反射板的表面涂覆以一反射材料。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按键总成还具有一呼吸孔。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一反射组件,设置于该第一通孔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现有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一按键总成120、一支撑板130、一反射板140以及一发光组件150。
仍如图2所示,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为透明的结构,并且还可具有一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一间隔组件(spacer)112以及一第二薄膜电路板113。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位于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之上,并且间隔组件112位于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与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之间。此外,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113还分别具有一第一金属连接部114以及一第二金属连接部115。如图2所示,第一金属连接部114以一预定距离而间隔于第二金属连接部115,故当按键总成120向下压触第一薄膜电路板111时,可使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上的第一金属连接部114接触于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上的第二金属连接部115,以输出一对应的信号。
按键总成12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之上,并且具有一键帽121以及一弹性构件122。弹性构件122连接或设置于键帽121之下,并且还具有一突出部123。当按键总成120被向下压时,弹性构件122的突出部123便会压触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使得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上的第一金属连接部114接触于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上的第二金属连接部115,以输出一对应的信号。
支撑板13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之下,并且具有一第一通孔131,此第一通孔131位于按键总成120的中央下方。此外,支撑板130可以是由金属、塑料或导光塑料所制成。
反射板140设置于支撑板130之下,同时,在反射板140的表面上还可涂覆一层反射材料(未显示),以更加增进其反射效果。
发光组件15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110的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之下,并且是电连接于第二薄膜电路板113(或薄膜电路板总成110),同时,发光组件150位于支撑板130的第一通孔131之中。在本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50可以是一发光二极管(LED)或其它形式的发光装置。当发光组件150朝下发光时,光线会先经由其下的反射板140反射,然后再向上扩散入按键总成120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光组件15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由反射板140反射后,光线所行进的距离会变长,并且由于不同的反射角反射,会使得光线产生散射的现象,因此会使得按键总成120的键帽121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电路板111、间隔组件112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也可以是扩散片的形式,以更加增进光线扩散的效果。
再者,在按键总成120之上还可具有一呼吸孔(未显示),以便当键帽121被下压时,可使其内的空气被顺利排出。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均标示以相同的符号。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一按键总成120、一支撑板130、一反射板140、一发光组件150以及一第一扩散片160。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发光键盘结构100’多了一个第一扩散片160,以更加增进光线的扩散效果。如图3所示,第一扩散片16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与按键总成120的弹性构件122之间。同时,第一扩散片160具有一第二通孔161,第二通孔161的位置对应于弹性构件122的突出部123的位置。特别是,在第一扩散片160之上设置第二通孔161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按键总成120的键帽121被下压时,弹性构件122的突出部123可以轻易地压触薄膜电路板总成110的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使得第一薄膜电路板111上的第一金属连接部114接触于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上的第二金属连接部115,以输出一对应的信号。
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组件构造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为了使本案的说明书内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见,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同样地,当发光组件150朝下发光时,光线会先经由其下的反射板140反射,然后再向上扩散入按键总成120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光组件15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由反射板140反射后,光线所行进的距离会变长,并且由于不同的反射角反射,会使得光线产生散射的现象,因此会使得按键总成120的键帽121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电路板111、间隔组件112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也可以是扩散片的形式,以更加增进光线扩散的效果。
同样地,在按键总成120之上还可具有一呼吸孔(未显示),以便当键帽121被下压时,可使其内的空气被顺利排出。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均标示以相同的符号。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一按键总成120、一支撑板130、一反射板140、一发光组件150以及一第二扩散片170。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发光键盘结构100”多了一个第二扩散片170,其主要是用来增强发光键盘结构100”的整体强度以及更加增进光线的扩散效果。如图4所示,第二扩散片17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与支撑板130之间,而发光组件150则是设置于第二扩散片170之下。
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组件构造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为了使本案的说明书内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见,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同样地,当发光组件150朝下发光时,光线会先经由其下的反射板140反射,然后再向上扩散入按键总成120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光组件15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由反射板140反射后,光线所行进的距离会变长,并且由于不同的反射角反射,会使得光线产生散射的现象,因此会使得按键总成120的键帽121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电路板111、间隔组件112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也可以是扩散片的形式,以更加增进光线扩散的效果。
同样地,在按键总成120之上还可具有一呼吸孔(未显示),以便当键帽121被下压时,可使其内的空气被顺利排出。
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均标示以相同的符号。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一按键总成120、一支撑板130’、一反射板140以及一发光组件150。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是在于发光键盘结构100的支撑板130’的构造上的差异。如图5所示,支撑板130’的第一通孔131’已不再是位于按键总成120的中央下方,而是以一预定距离偏离于按键总成120的中央下方。然而,发光组件150仍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110的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之下,并且仍是电连接于第二薄膜电路板113(或薄膜电路板总成110),同时,发光组件150还是位于支撑板130’的第一通孔131’之中。
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组件构造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为了使本案的说明书内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见,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同样地,当发光组件150朝下发光时,光线会先经由其下的反射板140反射,然后再向上扩散入按键总成120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光组件15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由反射板140反射后,光线所行进的距离会变长,并且由于不同的反射角反射,会使得光线产生散射的现象,因此会使得按键总成120的键帽121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支撑板130’的第一通孔131’或发光组件150已不再是位于按键总成120的中央下方,键帽121上的发光面积以及其发光效果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电路板111、间隔组件112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也可以是扩散片的形式,以更加增进光线扩散的效果。
同样地,在按键总成120之上还可具有一呼吸孔(未显示),以便当键帽121被下压时,可使其内的空气被顺利排出。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200主要包括有一薄膜电路板总成210、一按键总成220、一支撑板230、一反射板240以及一发光组件250。薄膜电路板总成210为透明的结构,并且具有一第一薄膜电路板211、一间隔组件212以及一第二薄膜电路板213。按键总成220是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210之上,并且具有一键帽221以及一弹性构件222,弹性构件222连接或设置于键帽221之下,并且还具有一突出部223。支撑板23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210之下,并且具有一第一通孔231。反射板240设置于支撑板230之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发光键盘结构200的支撑板230的构造上的差异以及发光组件250的设置位置上的差异。如图6所示,支撑板230的第一通孔231已不再位于按键总成220的中央下方,而是以一预定距离偏离于按键总成220的中央下方。更特别的是,发光组件25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210的第一薄膜电路板211之下,并且是电连接于第一薄膜电路板211(或薄膜电路板总成210)。同时,发光组件250位于支撑板230的第一通孔231的上方。
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组件构造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为了使本案的说明书内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见,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同样地,当发光组件250朝下发光时,光线会先经由其下的反射板240反射,然后再向上扩散入按键总成220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光组件25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由反射板240反射后,光线所行进的距离会变长,并且由于不同的反射角反射,会使得光线产生散射的现象,因此会使得按键总成220的键帽221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支撑板230的第一通孔231或发光组件250已不再是位于按键总成220的中央下方,以及发光组件250设置于薄膜电路板总成210的第一薄膜电路板211之下,键帽221上的发光面积以及其发光效果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电路板211、间隔组件212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213也可以是扩散片的形式,以更加增进光线扩散的效果。
同样地,在按键总成220之上还可具有一呼吸孔(未显示),以便当键帽221被下压时,可使其内的空气被顺利排出。
第六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均标示以相同的符号。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300主要包括有一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一按键总成120、一支撑板130、一反射板140以及一发光组件150。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发光键盘结构300多了一个反射组件132,此反射组件132设置于支撑板130的第一通孔131之中,并且位于反射板140之上,以更加增进光线的反射效果。
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组件构造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为了使本案的说明书内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见,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同样地,当发光组件150朝下发光时,光线会先经由其下的反射板140以及反射组件132反射,然后再向上扩散入按键总成120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光组件15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由反射板140以及反射组件132反射后,光线所行进的距离会变长,并且由于不同的反射角反射,会使得光线产生散射的现象,因此会使得按键总成120的键帽121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电路板111、间隔组件112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也可以是扩散片的形式,以更加增进光线扩散的效果。
同样地,在按键总成120之上还可具有一呼吸孔(未显示),以便当键帽121被下压时,可使其内的空气被顺利排出。
第七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相同的组件均标示以相同的符号。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结构400主要包括有一薄膜电路板总成110、一按键总成120、一支撑板130’、一反射板140以及一发光组件150。
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发光键盘结构400多了一个反射组件132’,此反射组件132’是设置于支撑板130’的第一通孔131’之中,并且位于反射板140之上,以更加增进光线的反射效果。
至于本实施例的其它组件构造或特征均与第四实施例相同,故为了使本案的说明书内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见,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同样地,当发光组件1 50朝下发光时,光线会先经由其下的反射板140以及反射组件132’反射,然后再向上扩散入按键总成120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光组件150所发出的光线在经由反射板140以及反射组件132’反射后,光线所行进的距离会变长,并且由于不同的反射角反射,会使得光线产生散射的现象,因此会使得按键总成120的键帽121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电路板111、间隔组件112以及第二薄膜电路板113也可以是扩散片的形式,以更加增进光线扩散之效果。
同样地,在按键总成120之上还可具有一呼吸孔(未显示),以便当键帽121被下压时,可使其内的空气被顺利排出。
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并不一定只能局限于设置在按键总成的第一薄膜电路板或第二薄膜电路板之下(如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所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也可以设置在按键总成的间隔组件之下,只要其也可使键帽上的发光面积更为扩大以及发光效果更为均匀即可。
Claims (21)
1.一种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薄膜电路板总成;一按键总成,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之上;一支撑板,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之下,并且具有一第一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位于该按键总成的下方;一反射板,设置于该支撑板之下;以及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之下,并且电连接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其中,该发光组件位于该第一通孔之中,以及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向下经由该反射板的反射而扩散入该按键总成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扩散片,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与该按键总成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总成还具有一键帽以及一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设置于该键帽之下,并且具有一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扩散片,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与该弹性构件之间,并且具有一第二通孔,对应于该弹性构件的该突出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扩散片,其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与该支撑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为一发光二极管(LED)。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为透光性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电路板总成还具有一第一薄膜电路板、一间隔组件以及一第二薄膜电路板,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位于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之上,并且该间隔组件位于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与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之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间隔组件之下。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之下。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以及该第二薄膜电路板还分别具有一第一金属连接部以及一第二金属连接部,该第一金属连接部相对于该第二金属连接部,并且该第一金属连接部以一预定距离而间隔于该第二金属连接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膜电路板为一扩散片。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薄膜电路板为一扩散片。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间隔组件为一扩散片。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板为金属。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板为塑料。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板为导光塑料。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反射板的表面涂覆以一反射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总成还设有一呼吸孔。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组件,其设置于该第一通孔之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75844 CN2651831Y (zh) | 2003-07-21 | 2003-07-21 | 发光键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75844 CN2651831Y (zh) | 2003-07-21 | 2003-07-21 | 发光键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51831Y true CN2651831Y (zh) | 2004-10-27 |
Family
ID=34331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275844 Expired - Lifetime CN2651831Y (zh) | 2003-07-21 | 2003-07-21 | 发光键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51831Y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6939A (zh) * | 2011-09-14 | 2012-04-25 | 绵阳龙华薄膜有限公司 | 一种薄型背光笔记本计算机按键结构及制备方法 |
CN102456494A (zh) * | 2010-10-18 | 2012-05-1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N102800516A (zh) * | 2011-05-24 | 2012-11-2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N102800517A (zh) * | 2011-05-24 | 2012-11-2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N101727187B (zh) * | 2008-10-16 | 2013-07-24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具有照光功能的输入装置以及键盘装置 |
CN103413713A (zh) * | 2013-07-12 | 2013-11-27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薄型化发光键盘 |
CN103985586A (zh) * | 2013-02-08 | 2014-08-13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板 |
CN104599883A (zh) * | 2015-01-27 | 2015-05-06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键盘 |
CN106710929A (zh) * | 2017-01-19 | 2017-05-24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及其发光按键 |
-
2003
- 2003-07-21 CN CN 03275844 patent/CN265183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7187B (zh) * | 2008-10-16 | 2013-07-24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具有照光功能的输入装置以及键盘装置 |
CN102456494A (zh) * | 2010-10-18 | 2012-05-1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N102800516B (zh) * | 2011-05-24 | 2014-12-24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N102800516A (zh) * | 2011-05-24 | 2012-11-2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N102800517A (zh) * | 2011-05-24 | 2012-11-2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 |
CN102426939B (zh) * | 2011-09-14 | 2014-03-26 | 绵阳龙华薄膜有限公司 | 一种薄型背光笔记本计算机按键的制备方法 |
CN102426939A (zh) * | 2011-09-14 | 2012-04-25 | 绵阳龙华薄膜有限公司 | 一种薄型背光笔记本计算机按键结构及制备方法 |
CN103985586A (zh) * | 2013-02-08 | 2014-08-13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板 |
CN103413713A (zh) * | 2013-07-12 | 2013-11-27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薄型化发光键盘 |
CN103413713B (zh) * | 2013-07-12 | 2016-01-27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薄型化发光键盘 |
CN104599883A (zh) * | 2015-01-27 | 2015-05-06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键盘 |
CN106710929A (zh) * | 2017-01-19 | 2017-05-24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及其发光按键 |
CN106710929B (zh) * | 2017-01-19 | 2019-02-05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发光键盘及其发光按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68905B2 (en) | Lighting keyboard | |
CN1174596C (zh) | 光漫射装置 | |
CN1249502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2651831Y (zh) | 发光键盘 | |
CN1917113A (zh) | 薄片开关、薄片开关模块及面板开关 | |
CN1276332C (zh) | 键盘结构 | |
CN2671079Y (zh) | 电子设备及其面板结构 | |
CN1959982A (zh) | 半导体发光装置 | |
CN1877417A (zh) | 侧端入光型背光模块 | |
JP2006066657A5 (zh) | ||
JP2008140761A (ja) | 光ガイド構造体、及び光ガイド構造体を使用した電子装置 | |
CN1828958A (zh) | 发光二极管 | |
JP2010114010A (ja) | 携帯機器の照明構造 | |
CN1280695C (zh) | 发光键盘 | |
CN1831570A (zh) | 光学扩散板及使用该光学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 |
CN200947399Y (zh) | 按键键盘的背光改良结构 | |
CN1879140A (zh) | 发光装置 | |
CN201731331U (zh) | 一种led球面发光装置 | |
CN2667559Y (zh) | 薄膜电路总成以及利用此薄膜电路总成的发光键盘 | |
CN100339920C (zh) | 透光按键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7134252U (zh) | 背光模块 | |
CN200965837Y (zh) | 键盘的光源及背光改良结构 | |
TWI242737B (en) | Light-emitting keyboard structure | |
CN1917111A (zh) | 一种按键片及其制造方法 | |
JP4959415B2 (ja) | 導光キーシート及び導光キーシートモジュ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