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29532Y - 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29532Y CN2629532Y CN 03217808 CN03217808U CN2629532Y CN 2629532 Y CN2629532 Y CN 2629532Y CN 03217808 CN03217808 CN 03217808 CN 03217808 U CN03217808 U CN 03217808U CN 2629532 Y CN2629532 Y CN 262953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 connecting
- connecting rod
- scissors shape
- hinged
- crossbea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95 anabol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694 eating hab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包括一由条板拼接而成的桌面、二横梁、一桌支架,桌支架包括四个剪刀状连杆,剪刀状连杆由二根等长支杆于对应非中心处相互铰接而成,各剪刀状连杆其一侧的上端头之间及下端头之间相互铰接,其上、下铰接处固接一用于限位的可伸缩竖杆;各剪刀状连杆其另一侧的上端头分设桌面四角;二横梁各一端分别与桌支架一侧相铰接,另一侧分别与桌支架相挂接,桌面套接于横梁的各端头。采用上述构造后,每一剪刀状连杆由原来支撑于桌面两角变为支撑桌面一角,使同样长度的剪刀状连杆所支撑的桌面面积较原来的大得多,且该结构可为桌边腾出较大空间,令使用者双脚自由出入,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感,同时其结构使得折叠十分方便,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类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宜于旅游或野营使用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背景技术
桌子是一种重要的家具类日常生活用品,无论是家庭居室使用还是单位办公使用,人们都离不开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现在人们外出旅游或到效外野营等休闲活动的越来越多,这体现了对现代生活追求的多样化,过去人们在外出旅游或效外野营需用餐及进行娱乐活动时,往往是在地上铺设一块塑料布,用餐时,食品就放置在塑料布上;娱乐时,就席地而坐;这种用餐方式既不卫生也不符合我国传统的用餐习惯,而娱乐方式也因坐的不舒服而大打折扣,为此一种具备可折叠功能的桌子应运而生,图1所示的用品即为现有技术该种类型的折叠桌,它主要由桌面、桌支架组成,其桌面主要由中空的板条凹凸配合拼接而成,并由具有弹性的橡皮筋连接在一起后,活动连接于可折叠的桌支架上,以构成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可折叠的桌支架包括了四个相互铰接的剪刀状连杆,通过剪刀状连杆的打开与闭合,可实现将桌支架进行折叠,十分方便于外出携带使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休闲场合。但是由于该种结构的桌子其桌支架的剪刀状连杆是两两之间相铰接,即每一剪刀状连杆的两侧上下端头分别与相邻的剪刀状连杆的上下端头相铰接,相对于桌面来说构成了四个支点,由于四个剪刀状连杆是分处在桌面的四边,则桌面的大小和桌子的高低均取决于剪刀状连杆的交叉支杆的长短,若欲组成桌面较大的桌子,相对的该桌子的高度将同步增高较多,这样,使组合折叠桌显得较为单薄,既造成了桌支架对桌面支撑力度不够,使桌子的稳定性较差,又因桌面与桌支架的比例失调而不美观;而且,处于桌子四边的剪刀状连杆会造成使用者的脚部无法伸入桌面下方,使用时会略感不适;同时,桌面与桌支架的联接一般采用横梁插套,使得组合桌的拆装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增大桌面而不增加桌支架支杆的长度,且桌子支撑稳定、使用舒适、拆装方便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它包括:
一由条板拼接而成的桌面;
一可折叠的桌支架,桌支架包括四个剪刀状连杆,剪刀状连杆由二根等长支杆于对应非中心处相互铰接而成,各剪刀状连杆其一侧的上端头之间及下端头之间相互铰接,其上铰接处与下铰接处之间固定联接一用于限位的可伸缩的竖杆;各剪刀状连杆其另一侧的上端头分设桌面四角;和
二根可与桌支架一同折叠的横梁,二横梁的各一端部与二剪刀状连杆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固定相铰接,二横梁的各另一端部与另二剪刀状连杆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活动式相挂接;
桌面四角与二横梁的各端头可拆卸固定相联。
所述的横梁端部与剪刀状连杆上端头的固定相铰接处设有铰接连接件,铰接连接件的下部与剪刀状连杆的上端头固定相联接;铰接连接件的上部设有长条限位凹槽;横梁的端部套置于凹槽中,并于长条限位凹槽的一端与铰接连接件相铰接。
所述的横梁端部与剪刀状连杆上端头的活动式相挂接处设有挂接连接件,挂接连接件的下部与剪刀状连杆的上端头固定相联接;挂接连接件的上部设有挂槽及限位凸起,横梁端部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挂接连接件上部挂槽相适配的挂钩。
所述的各剪刀状连杆上端头之间的铰接处及下端头之间的铰接处还各设有一铰接座,可伸缩竖杆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铰接座套接相固定,各剪刀状连杆一侧的上、下端头分别与上、下铰接座相铰接。
所述的铰接座上设有一套孔,四凹槽,上、下铰接座的套孔分别与可伸缩竖杆的上、下端套接相固定;上、下铰接座的各凹槽分别与各剪刀状连杆一侧对应的上、下端头相套,并用销钉形成可旋转联接。
所述的桌面四角与横梁端头的可拆卸固定联接处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可与横梁端头相卡接的U型卡槽和可与挂接连接件限位凸起侧壁相贴靠的前端凸出,连接部固定于桌面四角。
所述的剪刀状连杆另一侧下端头还设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套孔,剪刀状连杆的下端头与底座的套孔套接相固定。
所述的可伸缩竖杆为相套接的内杆、外杆,外杆为中空管状体,其内杆的外壁与外杆的内壁滑动相套接。
在使用过程中,需组合时,先将折叠状态的便携组合折叠桌的桌面和桌支架分别展开,桌面展开成平板状,将桌支架的四个剪刀状连杆打开,在剪刀状连杆打开的同时,可伸缩竖杆的内、外杆相滑动,至内、外杆不能相滑动而限位时,可伸缩竖杆呈收缩状,联接于可伸缩竖杆上、下端的上、下铰接座之间的距离此时为最短,由于各剪刀状连杆一侧的上、下端头分别与上、下铰接座相铰接,可实现在四个剪刀状连杆打开时,桌支架成展开状;在剪刀状连杆打开时,由于每一剪刀状连杆是由二支杆于对应非中心处相互铰接而成,剪刀状连杆必然一侧张开较大,一侧张开较小,其中张开较小的一侧与可伸缩竖杆相接,为此,在桌支架展开时,可伸缩竖杆所接的上、下铰接座为上、下悬空状;在剪刀状连杆张开后,然后将其中二剪刀状连杆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上所相铰接的二横梁绕着横梁与长条限位凹槽的相铰接处转动,即向上提起,当横梁转至水平位置时,横梁受到长条限位凹槽的限位而不能转动,此时,可将横梁的另一端挂接在设有挂接连接件的另二剪刀状连杆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上,挂接时,横梁搭靠在挂接连接件上,并与挂接连接件的限位凸起相顶,横梁端部的挂钩与挂接连接件上部挂槽配合,使二横梁水平固定于桌支架上;最后将桌面四角连接部的U型卡槽卡在两横梁各端头上,卡接时,处于挂接连接件一端的连接部利用其前端凸出贴靠在挂接连接件限位凸起的侧壁上,使该横梁端部不会沿挂接连接件的挂槽滑出,可保证整个架构各方位的牢靠相接,实现了桌面与二横梁的固定相联接,和二横梁与桌支架的固定相接,为此形成一张完整的桌子。
折叠时,先将展开成使用状态的桌子的桌面从桌支架上取下,即将桌面提起,使桌面四角连接部的U型卡槽不再卡在两横梁的各端头上,桌面可进行收折;接着将挂接在设有挂接连接件的二剪刀状连杆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上的横梁取下,取下时,先将横梁端部的挂钩与挂接连接件上部的挂槽相脱,并将该端部沿着与挂接连接件的限位凸起相顶的反方向移开,使横梁的该端部呈自由状,此时二横梁可以绕着横梁与长条限位凹槽的相铰接处转动,使横梁的自由状端部向下垂;最后可将桌支架的四个剪刀状连杆同时进行收折,收折时,可伸缩竖杆的内、外杆相滑动,至内、外杆不能相滑动而限位时,可伸缩竖杆呈伸长状,联接于可伸缩竖杆上、下端的上、下铰接座之间的距离此时为最长,此时四个剪刀状连杆均成闭合状,实现了便携式组合折叠桌的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组成桌支架的四个剪刀状连杆的各一侧的上端之间及下端之间相互铰接,并在上、下铰接处固接一可伸缩竖杆,且剪刀状连杆由二根等长支杆于对应非中心处相互铰接而成,使每一剪刀状连杆的两上端头由原来形成对桌边两角的支点改变为对桌面一角的支点,同样长度的剪刀状连杆所支撑的桌面面积较原来的要大得多,大于原有的两倍;由于其桌子的高度不会受剪刀状连杆长短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可伸缩竖杆,采用同样长短的剪刀状连杆可做不同高度的组合桌,这样,一方面可大大节省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可简化因加工不同长短剪刀状连杆所增加的工序;而由于每一剪刀状连杆都是位于桌子的对角线上,桌边可以腾出较大空间,可以令使用者的双脚自由出入,为此大大增加了使用该组合桌的的舒适感;由于将二横梁的各一端铰接于桌支架上,另一端通过挂接连接件与桌支架相挂接,且桌面通过带U型卡槽的连接部与二横梁相固定,一方面可以使组合桌的拆装与组合过程十分快捷、方便,组合后桌子搭接牢靠,另一方面也可因拆装散件减少了而便于收藏与携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便携组合折叠桌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桌架横梁撑开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桌架横梁折叠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7是图2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组合折叠桌,它包括一由条板拼接而成的桌面11;一可折叠的桌支架2,桌支架2包括四个剪刀状连杆21,剪刀状连杆21由二根等长支杆于对应非中心处相互铰接而成,各剪刀状连杆21其一侧的上端头之间及下端头之间相互铰接,其上铰接处与下铰接处之间固定联接一用于限位的可伸缩的竖杆22;各剪刀状连杆21其另一侧的上端头分设桌面四角;二根可与桌支架一同折叠的横梁3,二横梁3的各一端部与二剪刀状连杆21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固定相铰接,二横梁3的各另一端部与另二剪刀状连杆21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活动式相挂接;桌面11四角与二横梁3的各端头可拆卸固定相联。
其中,横梁3端部与剪刀状连杆21上端头的固定相铰接处设有铰接连接件5,铰接连接件5的下部与剪刀状连杆21的上端头固定相联接;铰接连接件5的上部设有长条限位凹槽51;横梁3的端部套置于凹槽51中,并于长条限位凹槽51的一端与铰接连接件5采用铆钉相铰接;横梁3端部与剪刀状连杆21上端头的活动式相挂接处设有挂接连接件6,挂接连接件6的下部与剪刀状连杆21的上端头固定相联接;挂接连接件6的上部设有挂槽61及限位凸起62,横梁3端部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挂接连接件6上部挂槽61相适配的挂钩31;各剪刀状连杆21上端头之间的铰接处及下端头之间的铰接处还各设有一铰接座4,可伸缩竖杆22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铰接座4套接相固定,各剪刀状连杆21一侧的上、下端头分别与上、下铰接座4相铰接;铰接座4上设有一套孔,四凹槽,上、下铰接座4的套孔分别与可伸缩竖杆22的上、下端套接相固定;上、下铰接座4的各凹槽分别与各剪刀状连杆21一侧对应的上、下端头相套,并用销钉形成可旋转联接;桌面11四角与横梁3端头的可拆卸固定联接处设有连接部7,连接部7上设有可与横梁3端头相卡接的U型卡槽71,和可与挂接连接件6限位凸起62侧壁相贴靠的前端凸出72,连接部7固定于桌面四角;剪刀状连杆21另一侧下端头还设有一底座23,底座23上设有套孔,剪刀状连杆21的下端头与底座23的套孔套接相固定;可伸缩竖杆22为相套接的内杆、外杆,外杆为中空管状体,其内杆的外壁与外杆的内壁滑动相套接。
在使用过程中,需组合时,先将折叠状态的便携组合折叠桌的桌面11和桌支架2分别展开,桌面11展开成平板状,将桌支架2的四个剪刀状连杆21打开,在剪刀状连杆21打开的同时,可伸缩竖杆22的内、外杆相滑动,至内、外杆不能相滑动而限位时,可伸缩竖杆22呈收缩状,联接于可伸缩竖杆22上、下端的上、下铰接座4之间的距离此时为最短,由于各剪刀状连杆21一侧的上、下端头分别与上、下铰接座4相铰接,可实现在四个剪刀状连杆21打开时,桌支架2成展开状;在剪刀状连杆21打开时,由于每一剪刀状连杆21是由二支杆于对应非中心处相互铰接而成,剪刀状连杆21必然一侧张开较大,一侧张开较小,其中张开较小的一侧与可伸缩竖杆22相接,为此,在桌支架2展开时,可伸缩竖杆22所接的上、下铰接座4为上、下悬空状;在剪刀状连杆21张开后,然后将其中二剪刀状连杆21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上所相铰接的二横梁3绕着横梁3与长条限位凹槽51的相铰接处转动,即向上提起,当横梁3转至水平位置时,横梁3受到长条限位凹槽51的限位而不能转动,此时,可将横梁3的另一端挂接在设有挂接连接件6的另二剪刀状连杆21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上,挂接时,横梁3搭靠在挂接连接件6上,并与挂接连接件6的限位凸起62相顶,横梁3端部的挂钩31与挂接连接件6上部挂槽61配合,使二横梁3水平固定于桌支架2上;最后将桌面11四角连接部7的U型卡槽71卡在两横梁3各端头上,卡接时,处于挂接连接件6一端的连接部7利用其前端凸出72贴靠在挂接连接件6限位凸起62的侧壁上,使该横梁3端部不会沿挂接连接件6的挂槽61滑出,可保证整个架构各方位的牢靠相接,实现了桌面11与二横梁3的固定相联接,和二横梁3与桌支架2的固定相接,为此形成一张完整的桌子。
折叠时,先将展开成使用状态的桌子的桌面11从桌支架2上取下,即将桌面11提起,使桌面11四角连接部7的U型卡槽71不再卡在两横梁3的各端头上,桌面11可进行收折;接着将挂接在设有挂接连接件6的二剪刀状连杆21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上的横梁3取下,取下时,先将横梁3端部的挂钩31与挂接连接件6上部的挂槽61相脱,并将该端部沿着与挂接连接件6的限位凸起62相顶的反方向移开,使横梁3的该端部呈自由状,此时二横梁3可以绕着横梁3与长条限位凹槽51的相铰接处转动,使横梁3的自由状端部向下垂;最后可将桌支架2的四个剪刀状连杆21同时进行收折,收折时,可伸缩竖杆22的内、外杆相滑动,至内、外杆不能相滑动而限位时,可伸缩竖杆22呈伸长状,联接于可伸缩竖杆22上、下端的上、下铰接座4之间的距离此时为最长,此时四个剪刀状连杆21均成闭合状,实现了便携式组合折叠桌的折叠。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包括一由条板拼接而成的桌面、二横梁、一可折叠的桌支架,桌支架包括四个剪刀状连杆,其特征在于:剪刀状连杆由二根等长支杆于对应非中心处相互铰接而成,各剪刀状连杆其一侧的上端头之间及下端头之间相互铰接,其上铰接处与下铰接处之间固定联接一用于限位的可伸缩的竖杆;各剪刀状连杆其另一侧的上端头分设桌面四角;二横梁的各一端部与二剪刀状连杆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固定相铰接,二横梁的各另一端部与另二剪刀状连杆分设于桌角的上端头活动式相挂接;桌面四角与二横梁的各端头可拆卸固定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端部与剪刀状连杆上端头的固定相铰接处设有铰接连接件,铰接连接件的下部与剪刀状连杆的上端头固定相联接;铰接连接件的上部设有长条限位凹槽;横梁的端部套置于凹槽中,并于长条限位凹槽的一端与铰接连接件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端部与剪刀状连杆上端头的活动式相挂接处设有挂接连接件,挂接连接件的下部与剪刀状连杆的上端头固定相联接;挂接连接件的上部设有挂槽及限位凸起,横梁端部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挂接连接件上部挂槽相适配的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剪刀状连杆上端头之间的铰接处及下端头之间的铰接处还各设有一铰接座,可伸缩竖杆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铰接座套接相固定,各剪刀状连杆一侧的上、下端头分别与上、下铰接座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座上设有一套孔,四凹槽,上、下铰接座的套孔分别与可伸缩竖杆的上、下端套接相固定;上、下铰接座的各凹槽分别与各剪刀状连杆一侧对应的上、下端头相套,并用销钉形成可旋转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桌面四角与横梁端头的可拆卸固定联接处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可与横梁端头相卡接的U型卡槽和可与挂接连接件限位凸起侧壁相贴靠的前端凸出,连接部固定于桌面四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刀状连杆另一侧下端头还设有一底座,底座上设有套孔,剪刀状连杆的下端头与底座的套孔套接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缩竖杆为相套接的内杆、外杆,外杆为中空管状体,其内杆的外壁与外杆的内壁滑动相套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17808 CN2629532Y (zh) | 2003-06-05 | 2003-06-05 | 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17808 CN2629532Y (zh) | 2003-06-05 | 2003-06-05 | 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29532Y true CN2629532Y (zh) | 2004-08-04 |
Family
ID=34290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2178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29532Y (zh) | 2003-06-05 | 2003-06-05 | 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29532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51331A (zh) * | 2017-11-30 | 2018-05-18 | 裘宇柯 | 材料吸收量测试装置 |
CN109363346A (zh) * | 2018-11-29 | 2019-02-22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一种便携式户外野餐桌 |
-
2003
- 2003-06-05 CN CN 03217808 patent/CN262953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51331A (zh) * | 2017-11-30 | 2018-05-18 | 裘宇柯 | 材料吸收量测试装置 |
CN109363346A (zh) * | 2018-11-29 | 2019-02-22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一种便携式户外野餐桌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56996Y (zh) | 一种折叠桌 | |
CN2568039Y (zh) | 一种折叠式桌椅 | |
CN2659221Y (zh) | 一种组合式折叠桌 | |
CN2629532Y (zh) | 一种便携式组合折叠桌 | |
CN2566689Y (zh) | 一种便携组合折叠桌 | |
CN201032914Y (zh) | 一种组合桌 | |
CN202312322U (zh) | 一种多功能沙发床 | |
CN201920032U (zh) | 伸缩折叠桌 | |
CN1943469A (zh) | 便携式校园用折叠桌椅 | |
CN2574491Y (zh) | 带把手的折叠桌 | |
CN2659222Y (zh) | 一种组合式折叠桌的改良 | |
CN2629533Y (zh) | 一种结构改良的组合折叠桌 | |
CN211298884U (zh) | 一种手提式餐桌 | |
CN2706500Y (zh) | 双架折叠式挂衣架 | |
CN200947935Y (zh) | 多用途家具 | |
CN2645541Y (zh) | 可收折的儿童餐桌 | |
CN2433869Y (zh) | 连体餐桌凳 | |
CN2516050Y (zh) | 可变化的支架 | |
CN2473991Y (zh) | 折合桌 | |
CN2662727Y (zh) | 一种轻便型折叠桌 | |
CN2657496Y (zh) | 可收折板凳 | |
CN216569584U (zh) | 一种蒸鱼、炸鱼定形支架 | |
CN216166429U (zh) | 一种多功能折叠桌椅 | |
CN222171729U (zh) | 一种沙发椅 | |
CN2609396Y (zh) | 伸缩式拐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