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12647Y - 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 Google Patents
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12647Y CN2612647Y CN 03245416 CN03245416U CN2612647Y CN 2612647 Y CN2612647 Y CN 2612647Y CN 03245416 CN03245416 CN 03245416 CN 03245416 U CN03245416 U CN 03245416U CN 2612647 Y CN2612647 Y CN 261264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pressing plate
- pressure plate
- spring
- pu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其主要是在胶带切断施用器的本体前方配合一扳扣式的弹性滑移压板与一平常保持内缩隐藏状态可供刀片固定的刀片座,同时该刀片可随同刀片座受压板的推抵施力而向外突出刀片开口以切断胶带,藉此隐藏式伸缩刀片的设计,可降低刀片的受损机率,同时可避免发生误触伤人的事情,且整体操作简单、顺畅,可获得较佳的切断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施用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常可将刀片隐藏于内部,而在必要时采用扳扣动作将刀片向外突伸,以切断胶带的施用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胶带切断施用器10主要由一本体11、一刀片12与一掀盖13组成;其中,该刀片12直接安装固定于本体11前端下方,而呈外露式固定结构,用于切断粘贴后的胶带。本体11的后方一体成型有一套部111,以供胶带卷筒20套入定位。并在套部111前方形成有一穿伸槽112,使拉伸后的胶带前端穿伸而出,另掀盖13枢设于本体11套部111的上方,以供覆盖胶带卷筒20及利于胶带旋转、拉伸作业的进行;大致而言,当胶带将物件粘贴完成后直接借助于操作本体11下压,使其固定的刀片12被连动而将胶带予以拉扯切断,完成全部粘贴作业。
但是,该胶带切断施用器10的刀片12是采用外露式固定设计,因此所衍生的问题是:刀片12极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且在拿取过程中一旦不慎,同样会遭到锐利刀片12的割伤,又由于刀片12直接固定于本体11上,而不能单独动作,因此欲借其割断胶带必需有特定的操作技巧,否则无法达到快速顺畅的切断效果,从而影响粘贴作业的效率及品质。
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创作人针对上述传统胶带切断施用器在实际使用上的缺点,而借助于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并经潜心研究与开发,终于创造出一种平时可将刀片隐藏于施用器内部,而在必要时采用扳扣动作将刀片向外突伸,以切断胶带的施用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胶带切断施用器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可轻易在握持施用器的情形下扳扣压板,就能确保刀片座达到顺畅伸缩动作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时可将刀片隐藏、内缩在施用器内部,从而可防止刀片受到碰撞损坏,避免人员不慎误触刀片而受伤的具有使用寿命高且操作使用安全的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包括有一本体,该本体在其后侧设有一供胶带卷筒套入、定位的套部,在其前侧设有一用于切断胶带的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在前方两侧板的顶侧设有一压板定位部;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一可前后伸缩位移的压板,该压板下方的两预定位置处各形成有一前斜状施力斜面;
所述本体在前方两侧板之间相对压板下方设有一刀座定位部,该刀座定位部滑设有一受到预定弹力顶撑的刀片座,同时在该刀片座结合有一刀片,所述刀片座在其顶端缘形成有一对应所述压板施力斜面的受力斜面,借此结构,当压板受到扳扣内缩时,其施力斜面恰可斜向推抵作用于刀片座的受力斜面,使刀片座连同其上的刀片大致朝下方位移,同时刀片向外突伸切断胶带,最后作一弹性回复。
最佳地,所述压板定位部的前侧壁缘设有二压板插槽,顶侧壁缘两侧凹设有二限位滑槽;所述压板内侧壁缘上方设有二相对所述压板插槽的压板导杆,同时,所述压板后侧缘设有二相对所述限位滑槽的耳部,使压板可借由压板导杆与压板定位部的压板插槽相互穿伸滑移,再配合压板耳部与压板定位部的限位滑槽相互限位滑移。
另外,所述压板定位部的中央与所述压板在二压板导杆间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弹簧容槽与弹簧定位柱,并在该两者之间容置有一借其弹性抵顶所述压板的压板弹簧,借此弹簧向外弹性抵顶压板。
最佳地,所述刀座定位部的中央与刀片座中央处分别相对凹设有一弹簧容槽,同时分别在各自的弹簧容槽内设置有相对凸设的弹簧定位柱,并在该两弹簧定位柱间容置定位有一借其弹性抵顶所述刀片座向上运动的刀座弹簧,借此弹簧各上弹性抵顶刀片座。
另外,所述本体前方两侧板内壁缘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压板导槽,与之相对应,在所述压板内侧壁缘下方的两侧边相对设有一可与所述压板导槽相互嵌滑的滑块。
另外,所述刀座定位部的前侧缘两侧与刀片座后侧壁缘两侧间分别形成有相对嵌滑定位的限位滑槽与滑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传统胶带施用器的立体结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与压板定位部的组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刀片座与刀座定位部的组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施用器的组合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施用器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扳扣式刀片胶带切断施用器包括有本体30、掀盖40与刀片50,其中,本体30后方形成有一套部31,以供胶带卷筒的套入、定位,掀盖40枢设于本体30套部31的上方,以覆盖胶带卷筒,若下压后可止刹胶带卷筒的旋转,以利于切断胶带,刀片50组配于本体30的前下方,用于切断胶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30在前方两侧板32的内壁下缘分别设有一横向的压板导槽321,且在两侧板32间的上、下各一形成有一压板定位部33与一刀座定位部34。
如图4所示,压板定位部33前侧壁缘的两侧分别镂设有一压板插槽331,于两者中间设有一弹簧容槽332,并于顶侧壁缘的两侧分别凹设一限位滑槽333。
如图5所示,刀座定位部34前侧壁缘的两侧分别凹设有一限位滑槽341及位于两者中间的一弹簧容槽342,该弹簧容槽342的底缘凸设有一弹簧定位柱343,且该刀座定位部34前方配合有一挡止板35,使两者间形成有一供刀片座60及其刀片50容置突伸的刀片开口36。
一刀片座60呈板体状,如图3和图5所示,其前侧壁缘可供一刀片50利用固定元件51固定结合其上,后侧壁缘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两滑块61,其中间镂设有一弹簧容槽62,使刀片座60恰可藉两滑块61与本体30刀座定位部34前侧壁缘的两限位滑槽341相互嵌滑限位,另刀片座60的弹簧定位柱621与刀座定位部34的弹簧定位柱343间容置、定位有一刀座弹簧63,借助于弹性顶撑刀片座60连同其上的刀片50保持在内缩隐藏状态,又在刀片座60的顶缘处设有一前斜状受力斜面64,使其受压后,其上的刀片50恰可从开口36处突伸,以供切断胶带。
一压板70,如图4所示,其外侧壁缘的适当处设有一凹纳的扳扣部71,内侧壁缘的上方两侧各凸设有一压板导杆72,恰可与本体30压板定位部33上的压板插槽331相互穿伸导滑,另两压板导杆72间凸设有一弹簧定位柱73,恰可与压板定位部33的弹簧容槽332容置定位有一压板弹簧74,又内侧壁线下方两侧边各凸设有一滑块75,该滑块75恰可与本体30两侧板32上的压板导槽321相互嵌设导滑,同时压板70顶板后侧缘的两侧各凸设有一耳部76,该耳部76恰可分别穿伸配合一定位销761与压板定位部33顶缘两侧的限位滑槽333相互嵌滑限位,其次压板导杆72两邻侧各形成有一前斜状的施力斜面77,使压板70的扳扣部71受扳扣施力向内压缩压,对弹簧74产生一导滑位移动作后,该施力斜面77恰可作用于刀片座60顶缘的受力斜面64,迫使刀片50随刀片座60向下位移而突伸于开口36外,以割断胶带。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中各构件的构造、位置及其相互连接关系,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动作及其所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下: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胶带切断施用器用于物件的粘贴作业,当粘贴作业完成后,再将胶带予以切断,其切断程序主要是通过由向后施力作动压板70的扳扣部71,利用压板70与本体30的压板定位部33间设有多组导滑限位结构,即压板导杆72与压板插槽331、耳部76定位销761与限位滑槽333、滑块75与压板导槽321三组限位导滑结构,使压板70受压后得向后作一限位滑移动作,并籍压板70与压板定位部33间设置的压板弹簧74,以提供后续的回复动作,而当压板70作一后退位移时,恰可使底端施力斜面77斜向推抵刀片座60的受力斜面64,由于该刀片座60与刀座定位部34间设有限位滑移,即滑块61与限位滑槽341,以及刀座弹簧63的弹性回复结构,故当刀片座60的受力斜面64受到斜向压抵时,恰可向下产生一限位滑移动作,使该刀片50随刀片座60向下突伸,将胶带予以切断,且当施加于压板70的力量释放后,刀片座60连同刀片50籍由刀座弹簧63向上作一回复定位,而压板70也可籍压板弹簧74朝前作回复定位,以提供下一次胶带切断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胶带切断施用器,确为一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且可轻易扳扣操作切断胶带,同时通过伸缩的隐藏式刀片50,可确保人员操作的安全性,防止刀片碰触受损,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另外,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中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即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神下可以对其作出等效的变化与修饰,因此,凡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神下所作出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包括有一本体,该本体在其后侧设有一供胶带卷筒套入、定位的套部,在其前侧设有一用于切断胶带的刀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在前方两侧板的顶侧设有一压板定位部;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一可前后伸缩位移的压板,该压板下方的两预定位置处各形成有一前斜状施力斜面;
所述本体在前方两侧板之间相对压板下方设有一刀座定位部,该刀座定位部滑设有一受到预定弹力顶撑的刀片座,同时在该刀片座结合有一刀片,所述刀片座在其顶端缘形成有一对应所述压板施力斜面的受力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定位部的前侧壁缘设有二压板插槽,顶侧壁缘两侧凹设有二限位滑槽;所述压板内侧壁缘上方设有二相对所述压板插槽的压板导杆,同时,所述压板后侧缘设有二相对所述限位滑槽的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定位部的中央与所述压板在二压板导杆间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弹簧容槽与弹簧定位柱,并在该两者之间容置有一借其弹性抵顶所述压板的压板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定位部的中央与刀片座中央处分别相对凹设有一弹簧容槽,同时分别在各自的弹簧容槽内设置有相对凸设的弹簧定位柱,并在该两弹簧定位柱间容置定位有一借其弹性抵顶所述刀片座向上运动的刀座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方两侧板内壁缘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压板导槽,与之相对应,在所述压板内侧壁缘下方的两侧边相对设有一可与所述压板导槽相互嵌滑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定位部的前侧缘两侧与刀片座后侧壁缘两侧间分别形成有相对嵌滑定位的限位滑槽与滑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45416 CN2612647Y (zh) | 2003-04-15 | 2003-04-15 | 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45416 CN2612647Y (zh) | 2003-04-15 | 2003-04-15 | 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12647Y true CN2612647Y (zh) | 2004-04-21 |
Family
ID=34169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245416 Expired - Lifetime CN2612647Y (zh) | 2003-04-15 | 2003-04-15 | 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12647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3791A (zh) * | 2008-06-23 | 2012-01-04 | 咖路事务器株式会社 | 胶带用切割刀刃 |
CN102837328A (zh) * | 2011-06-23 | 2012-12-26 | 星爱慕有限公司 | 板材端面装饰带用的切削器 |
CN107337019A (zh) * | 2017-09-02 | 2017-11-10 | 佛山市龙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胶带切断装置 |
-
2003
- 2003-04-15 CN CN 03245416 patent/CN261264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3791A (zh) * | 2008-06-23 | 2012-01-04 | 咖路事务器株式会社 | 胶带用切割刀刃 |
CN102837328A (zh) * | 2011-06-23 | 2012-12-26 | 星爱慕有限公司 | 板材端面装饰带用的切削器 |
CN107337019A (zh) * | 2017-09-02 | 2017-11-10 | 佛山市龙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胶带切断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79892B (zh) | 具有伸缩式目标的如厕训练装置 | |
CN2612647Y (zh) | 扳扣式刀片伸缩胶带切断施用器 | |
TWM376408U (en) | Punching machine | |
CN106142002A (zh) | 击钉机出钉口宽度调整机构 | |
EP1848018A3 (en) | Key sheet | |
CN219464469U (zh) | 一种紧密性高的冲压模具 | |
TWM245488U (en) | Structure for disassembling the upper lid of housing | |
CN204531644U (zh) | 门锁锁芯盖机构 | |
CN201143537Y (zh) | 一种冷冲模模具装置 | |
US20120218530A1 (en) | Decorative plate module for projector and projector assembly | |
CN104903115A (zh) | 一种省力订书机 | |
CN201630705U (zh) | 座椅伸缩扶手 | |
CN205069468U (zh) | 按键模块 | |
TW200805409A (en) | Dual-axis balance key structure | |
CN214108443U (zh) | 一种金属托盘成型机 | |
CN220937310U (zh) | 一种公共安全事故应急物资储放的放置柜 | |
CN2610379Y (zh) | 硬盘固定机构 | |
CN204178945U (zh) | 双重保险防止误动作的脚踏开关 | |
CN204425836U (zh) | 具有按压式盖板的机壳 | |
US2452149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ing a scale for the handle of a pocket knife | |
CN214103390U (zh) | 一种口罩成型机的口罩折痕成型装置 | |
CN210200604U (zh) | 一种门铃的按键结构 | |
CN215090125U (zh) | 一种五金产品折角装置 | |
CN215500086U (zh) | 一种具有高坚固性的金属背板连接结构 | |
CN216761294U (zh) | 一种ui设计辅助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