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609070Y - 可便携式扫描器 - Google Patents

可便携式扫描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09070Y
CN2609070Y CN 03203455 CN03203455U CN2609070Y CN 2609070 Y CN2609070 Y CN 2609070Y CN 03203455 CN03203455 CN 03203455 CN 03203455 U CN03203455 U CN 03203455U CN 2609070 Y CN2609070 Y CN 260907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handle
portable scanner
pivot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034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郁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spacific I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pacific IP Ltd filed Critical Transpacific IP Ltd
Priority to CN 032034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0907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0907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0907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便携式扫描器,而此可便携式扫描器具有一扫描本体、一进纸托盘及一出纸托盘。进纸托盘具有一第一枢接部、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提把部。出纸托盘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至少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提把部。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的功能是分别可承托待扫描的文件以及扫描完毕的文件。使用者可将上述的进纸托盘以及出纸托盘分别弯折之后,使第一提把部及第二提把部可共同形成一提把。因此,使用者可握住此提把携带此可便携式扫描器。

Description

可便携式扫描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便携式扫描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整合托纸及提把功能的可便携式扫描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今电子科技的社会,许多电子产品遍布于日常生活中,无论在食、衣、住、行、育与乐方面,都会用到集成电路元件所组成的产品。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就功能性而言,更复杂、更人性化的产品推陈出新,而就电子产品外观而言,也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设计,就光学扫描器的设计而言,亦朝向此趋势发展。除了利用数码相机直接摄取影像图案之外,其他有关文件或者是图片的影像输入作业,均需透过光学扫描器来摄取文字或者是图片之类比影像,并将之转换成数字讯号输出,有助于使用者在电脑或其他的电子产品上,进行影像档案的显示、辨识、编辑、储存及输出等动作。
如上所述,依照文件影像的输入方式来作区分,光学扫描器可分为可便携式扫描器(Portable Scanner)、馈纸式扫描器(Sheet FeedScanner)、滚筒式扫描器(Drum Scanner)及平台式扫描器(FlatbedScaner)等等。就可便携式扫描器而言,其设计亦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来改善,而且其方便使用者携带。
请参照图1,其所示为已有可便携式扫描器的立体示意图。可便携式扫描器100主要是由一扫瞄本体110所构成。而前述的扫瞄本体110是至少包括一馈纸器112及一扫描模件114,其中馈纸器112的位置是配置连接于扫描模件114上。扫瞄本体110具有一进纸口116及对应的一出纸口118,而进纸口116及出纸口118的位置是分别配置于扫瞄本体110的两侧边上。扫瞄本体110的进纸口116是可以允许一文件10传送至扫瞄本体110的内部,并借由扫描模件114来扫描此文件10。接着,已扫描过的文件10将由扫瞄本体110的出纸口118传送出去。在上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100中,若是要扫描多数文件时,使用者必须以人工的方式将一张一张的文件从进纸口116传送至扫瞄本体110内,造成扫描效率不佳,而且不方便使用者操作。当文件扫描完毕传送至出纸口118时,使用者亦必须以人工的方式来收集扫描完毕的文件,以减少文件的压伤或者是损坏,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便携式扫描器,可以解决已有可便携式扫描器不能承托文件的问题以及解决已有可便携式扫描器无提把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和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出一种可便携式扫描器,至少包括:
一扫瞄本体,具有一进纸口及对应的一出纸口,而进纸口及出纸口是分别位于扫瞄本体的两侧;
一进纸托盘,具有一第一枢接部、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提把部,其中第一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进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一延伸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枢接部的另一侧,而第一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延伸部的另一侧,且第一枢接部、第一延伸部及第一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一托纸面;以及
一出纸托盘,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至少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提把部,其中第二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出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二延伸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枢接部的另一侧,而第二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延伸部的另一侧,且第二枢接部、第二延伸部及第二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二托纸面,且在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分别弯折之后,第一提把部及第二提把部可共同构成一提把。
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中扫瞄本体包括一馈纸器及一扫瞄模件,而馈纸器是与扫描模件连接。
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中第一提把部具有一第一提把孔,而第二提把部具有一第二提把孔,其位置是对应于第一提把孔的位置。
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中第一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一扣件,而第二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二扣件,用以对应扣接于第一扣件。
一种可便携式扫描器,至少包括:
一扫瞄本体,具有一进纸口及对应的一出纸口,而进纸口及出纸口是分别位于扫瞄本体的两侧;
一进纸托盘,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一提把部,其中第一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进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一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枢接部的另一侧,且第一枢接部及第一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一托纸面;以及
一出纸托盘,具有一第二枢接部及一第二提把部,其中第二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出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二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枢接部的另一侧,而第二枢接部及第二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二托纸面,且在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分别弯折之后,第一提把部及第二提把部可共同构成一提把。
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中扫瞄本体包括一馈纸器及一扫瞄模件,而馈纸器是与扫描模件连接。
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中第一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一提把孔,而第二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二提把孔,其位置是对应于第一提把孔的位置。
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中第一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一扣件,而第二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二扣件,用以对应扣接于第一扣件。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具有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的构件,因此可便携式扫描器可借由进、出纸托盘的功能来承托多数张文件,方便使用者操作。
此外,当使用者不使用可便携式扫描器时,可将进、出纸托盘分别弯折,并使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两者共同形成一提把,而且使用者可以紧握此提把,用以携带此扫描器,既方便使用者操作,又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已有可便携式扫描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中,其进出纸托盘组装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中,其进出纸托盘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中第一枢接部与扫瞄本体枢接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A),其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扫描器中,其进出纸托盘组装前的立体示意图。可携式扫描器200主要是由一扫瞄本体210、一进纸托盘220及一出纸托盘230所构成。而前述的扫瞄本体210是至少包括一馈纸器212及一扫描模件214所组成。其中,馈纸器212的位置是配置于扫描模件214上。
请参照图3,其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扫描器的侧视示意图。扫瞄本体210具有一进纸口216及对应的一出纸口218,而进纸口216及出纸口218的位置是分别位于扫瞄本体210的两侧边上。由于扫瞄本体210的进纸口216是可以允许多数文件20传送至扫瞄本体210内,因此使用者可将文件20放置于进纸托盘220上,并借由扫描模件214来扫描文件20。接着,扫描完毕后的文件20将由扫瞄本体210的出纸口218传送至出纸托盘230上。接着,下文将依序描述进纸托盘220以及出纸托盘230的组成构件及其构件的连接关系。
请同样参照图3,进纸托盘220是具有一第一枢接部222、一第一延伸部224及一第一提把部226。其中,第一枢接部222的一侧是对应扫瞄本体210的进纸口216的位置,而其是枢接于扫瞄本体210的一侧边上。第一延伸部224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枢接部222的另一侧。第一提把部226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延伸部224的另一侧。其中,第一枢接部222、第一延伸部224及第一提把部226的形状例如是一长条状。并且第一枢接部222、第一延伸部224及第一提把部226三者是可以共同构成一第一托纸面228,而第一托纸面228的功能是可以承载多数张文件20。
而前述的第一提把部226具有一第一提把孔227,而此第一提把孔227是可配置于第一提把部226上,且第一提把孔227是可以贯穿第一提把部226。其中,第一提把孔227例如是一贯孔,如图3所示。此外,第一提把部226更可以具有一第一扣件229,而第一扣件229是配置于第一提把部226上。其中,第一扣件229例如是一凹槽。
请继续参照图3,出纸托盘230是具有一第二枢接部232、一第二延伸部234及一第二提把部236。其中,第二枢接部232的一侧是对应扫瞄本体210的出纸口218的位置,而其是枢接于扫瞄本体210的另一侧边上。且第二延伸部234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枢接部232的另一侧。而且第二提把部236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延伸部234的另一侧。其中,第二枢接部232、第二延伸部234及第二提把部236的形状例如是一长条状。并且第二枢接部232、第二延伸部234及第二提把部236三者是可以共同构成一第二托纸面238。
而前述的第二提把部236具有一第二提把孔237,而此第二提把孔237是可配置于第二提把部236上,且第二提把孔237是可贯穿第二提把部236。其中,第二提把孔237是对应于前述的第一提把孔227的位置,而第二提把孔237例如是一贯孔,如图3所示。此外,第二提把部236更可以具有一第二扣件239,而第二扣件239是配置于第二提把部236上,第二扣件239是可对应扣接于前述的第一扣件229。其中,第二扣件239例如是一凸块。
请参照图4,其所示图3中第一枢接部与扫瞄本体枢接处的示意图。第一枢接部222的一侧是对应扫瞄本体210的进纸口216的位置,并且第一枢接部222是借由一枢接件240枢接于扫瞄本体210上。而前述的枢接件240具有一定位块242、一导孔244及一枢轴246。其中,枢轴246是固定于扫瞄本体210上,而定位块242的一端是与枢轴246连接,且定位块242的另一端是可以配置于导孔244内,并且定位块242可以在导孔244内旋转一固定方向30。其中,定位块242的长度延伸方向是垂直于枢轴246的长度延伸方向,而导孔244的形状比如走半弧形的形状。
请参照图2(B),其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中,其进出纸托盘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当使用者要搬运或者是运送可便携式扫描器200时,使用者可将可便携式扫描器200的进纸托盘220及出纸托盘230分别旋转弯折,使进纸托盘220的第一提把部226及出纸托盘230的第二提把部236共同形成一提把,使用者可以紧握此提把,来携带此扫描器。故此提把既不占空间,而且又方便使用者操作。
然而,熟悉项技术者应知道进纸托盘的第一延伸部及出纸托盘的第二延伸部并不限于如图3所示,而图3所示的进纸托盘的第一延伸部及出纸托盘的第二延伸部数目是为一个,但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亦可以不具有延伸部或者是具有多数个延伸部连接。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此可便携式扫描器具有一扫瞄本体、一进纸托盘及一出纸托盘。进纸托盘具有一第一枢接部、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提把部。出纸托盘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至少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提把部。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的功能是分别可承托待扫描的文件以及扫描完毕的文件。使用者可将上述的进纸托盘以及出纸托盘分别弯折之后,使第一提把部及第二提把部是可共同形成一提把。因此,使用者可握住此提把携带此可便携式扫描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具有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使用者可借由进、出纸托盘的功能用以承托文件资料。
2.本实用新型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当使用者不使用可便携式扫描器时,使用者可将进、出纸托盘分别弯折,使两者可共同构成一提把,使用者可以紧握此提把来提携此扫描器,既不占空间,又方便使用者携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阻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扫瞄本体,具有一进纸口及对应的一出纸口,而进纸口及出纸口是分别位于扫瞄本体的两侧;
一进纸托盘,具有一第一枢接部、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一提把部,其中第一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进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一延伸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枢接部的另一侧,而第一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延伸部的另一侧,且第一枢接部、第一延伸部及第一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一托纸面;以及
一出纸托盘,具有一第二枢接部、至少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二提把部,其中第二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出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二延伸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枢接部的另一侧,而第二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延伸部的另一侧,且第二枢接部、第二延伸部及第二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二托纸面,且在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分别弯折之后,第一提把部及第二提把部可共同构成一提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扫瞄本体包括一馈纸器及一扫瞄模件,而馈纸器是与扫描模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提把部具有一第一提把孔,而第二提把部具有一第二提把孔,其位置是对应于第一提把孔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一扣件,而第二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二扣件,用以对应扣接于第一扣件。
5.一种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扫瞄本体,具有一进纸口及对应的一出纸口,而进纸口及出纸口是分别位于扫瞄本体的两侧;
一进纸托盘,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一提把部,其中第一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进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一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一枢接部的另一侧,且第一枢接部及第一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一托纸面;以及
一出纸托盘,具有一第二枢接部及一第二提把部,其中第二枢接部的一侧是对应出纸口的位置,而枢接于扫瞄本体,且第二提把部的一侧是枢接于第二枢接部的另一侧,而第二枢接部及第二提把部共同构成一第二托纸面,且在进纸托盘及出纸托盘分别弯折之后,第一提把部及第二提把部可共同构成一提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扫瞄本体包括一馈纸器及一扫瞄模件,而馈纸器是与扫描模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一提把孔,而第二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二提把孔,其位置是对应于第一提把孔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便携式扫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一扣件,而第二提把部更具有一第二扣件,用以对应扣接于第一扣件。
CN 03203455 2003-03-05 2003-03-05 可便携式扫描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907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3455 CN2609070Y (zh) 2003-03-05 2003-03-05 可便携式扫描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3455 CN2609070Y (zh) 2003-03-05 2003-03-05 可便携式扫描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09070Y true CN2609070Y (zh) 2004-03-31

Family

ID=34158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034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9070Y (zh) 2003-03-05 2003-03-05 可便携式扫描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09070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71939B1 (en) Transparent and flatbed scanner
US20090167854A1 (en)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Film Images Into Digital Data
US20030231367A1 (en) Document image capture device with integrated document display screen
JP4035078B2 (ja) プラテンスキャンとシート供給スキャンとを併用するスキャナ
CN1346456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692938Y (zh) 含有图象阅读器的成象装置
US5663813A (en) Image scanning device mounted to computer case
EP0828370A2 (en) Desktop space-saver scanner
TW417380B (en) Unified pick-up head for image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the image process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2609070Y (zh) 可便携式扫描器
US20090167853A1 (en)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Film Images Into Digital Data
US20100149608A1 (en) Scanning apparatus with flatbed and sheet-feeding scanning functions
EP2326075A2 (en) Film scanner
CN2604851Y (zh) 线材固定结构
US6226106B1 (en) Scanning system with retractable image capturing device
CN2569176Y (zh) 焦深调整装置
US7990585B2 (en) Circuit module integrating a light driver and an optical sensor
CN2521846Y (zh) 扫描器用的幻灯片匣
CN2636530Y (zh) 具有扫描功能的连接座
TW571568B (en) Scanner
JPS61251356A (ja) 画像入力装置
US20040124346A1 (en) Retractable scanner
CN2573100Y (zh) 光学扫描模组的灯管异物清除固定治具
CN1722054A (zh) 可撷取扫瞄数据的可携式计算机
CN2658847Y (zh) 可调整扫描模块位置的扫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DO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JIE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510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1028

Address after: 14 floor, No. 168 North Dunhua Road, Taipei, Taiwan

Patentee after: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Patentee before: Lijie Computer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XI SCIEN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DO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828

Address after: Delaware, zip code:

Patentee after: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4, 168 North Dunhua Road, Taiwan, Taipei Province, China: 000000

Patentee before: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331

Termination date: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