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604323Y - 纸张分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分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04323Y
CN2604323Y CN 03238808 CN03238808U CN2604323Y CN 2604323 Y CN2604323 Y CN 2604323Y CN 03238808 CN03238808 CN 03238808 CN 03238808 U CN03238808 U CN 03238808U CN 2604323 Y CN2604323 Y CN 260432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orting
sheet
wheel
p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388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伯华
陈碧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spacific I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pacific IP Ltd filed Critical Transpacific IP Ltd
Priority to CN 032388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0432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0432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0432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纸张分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纸张分页装置包括弹性组件、分页片、以及分页轮等组件,其中在分页片及/或分页轮上具有刻痕。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纸张分页装置,可借此降低分页轮及分页片与纸张间的摩擦力,且仍具分页效果;可借此降低马达所需提供的扭力,进而降低马达的成本;以及可借此延长分页轮及分页片的寿命。

Description

纸张分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张分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分页轮及/或分页片上具有刻痕的纸张分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作站与个人计算机等已发展到具有高效能且可进行全彩色影像的快速处理。伴随着这些发展,平台式扫描仪变得愈来愈普及。而自动送纸器(Auto Document Feeder;ADF)也愈来愈常被用来与扫描仪搭配,借此提高影像输入速度及简化操作程序。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具有自动送纸器的扫描仪具有主体10与自动送纸器20等两大单元。当使用此扫描仪来进行单张纸张的扫描时,需将上盖40绕着支点50掀开并手动地将纸张置于玻璃座30上。当使用此扫描仪来进行连续多页纸张的扫描时,则需将多页纸张同时置入自动送纸器20的进纸匣60中。接着,这些纸张中的第一页被进纸轮70带出,然后通过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之间。当无任何纸张通过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之间时,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相互接触。然而,当有纸张通过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之间时,可通过与分页片90相连接的弹性组件95的弹力作用,而使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之间产生令单张纸张通过其间所需的必要间隙。接着,该页纸张在后续的路径中被光源(图略)照射以完成扫描,然后落至退纸匣100上。此外,齿轮75的功能在于,可使进纸轮70与分页轮80维持相同的旋转方向。
上述第一页纸张行进至路径中的适当位置时,可通过传感器(图略)的检测而令进纸轮70与分页轮80继续转动而带出第二页纸张。如此一来,进纸匣60中的纸张可一页接着一页地依序进行扫描,而不需人为操作,借此实现自动送纸器20的功能。
图2是的图1中的自动送纸器的分页轮与分页片的立体放大图。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的功能在于,可避免同一时间通过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间的纸张数量超过一张。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的这种分页功能通过摩擦力的原理来实现。也就是说,由于分页轮80与纸张间的摩擦力大于纸张与纸张间的摩擦力,因此可确保仅一页纸张可通行于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之间。
上述分页轮80在转动时由马达(图略)直接或间接提供动力。对于同一个马达而言,若以低速运转来驱动分页轮80以传送纸张,则马达可提供的扭力会较高;反之,若此同一个马达提高转速来驱动分页轮80以传送纸张,则马达可提供的扭力会降低,甚至会不足。尤其是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两者直接接触时(即纸张尚未进入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之间),为了克服分页轮80与分页片90间的摩擦力,所需的马达扭力很大。此时,甚至可能因为马达的扭力不足而失步(带不动纸张)。可见,由于现有技术自动送纸器中的分页轮及分页片与纸张间,或分页轮与分页片间的摩擦力过大,因而会在马达的扭力不足的情况下而带不动纸张。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自动送纸器,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分页装置,可借此降低分页轮及分页片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且仍具分页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纸张分页装置,可借此降低马达所需提供的扭力,进而降低马达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纸张分页装置,可借此延长分页轮及分页片的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张分页装置,装置于一自动送纸器中,且该纸张分页装置用以带入一纸张,其中该纸张分页装置至少包括: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至上述自动送纸器中;分页片,该分页片的一表面连接至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以及分页轮,该分页轮的一表面或分页片的另一表面具有一刻痕,其中当纸张尚未进入分页轮与分页片间时,分页片的另一表面与分页轮的所述表面互相接触,而当纸张进入分页轮与分页片之间时,弹性组件进行适度压缩,借此使纸张的二个表面分别与该分页片的另一表面以及分页轮的所述表面互相接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纸张分页装置,装置于一自动送纸器中,且该纸张分页装置用以带入一纸张,其中该纸张分页装置至少包括: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至所述自动送纸器中;分页片,该分页片的一表面连接至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且该分页片的另一表面具有第一刻痕;以及分页轮,该分页轮的一表面具有第二刻痕,其中当纸张尚未进入分页轮与分页片间时,分页片的另一表面与分页轮的所述述表面互相接触,而当纸张进入分页轮与分页片间时,弹性组件进行适度压缩,借此使纸张的二个表面分别与该分页片的另一表面以及分页轮的所述表面互相接触。
附图简要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具有自动送纸器的扫描仪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的自动送纸器的分页轮与分页片的立体放大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纸张分页装置的立体图;
图3B是沿着图3A中线dd’所得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纸张分页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纸张分页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分页轮及/或分页片上具有刻痕的纸张分页装置,借此降低分页轮及分页片与纸张之间,或分页轮与分页片之间的摩擦力。如图3A及图3B所示,纸张分页装置至少包括分页轮180、分页片190、以及弹性组件195等组件。弹性组件195的一端固定至自动送纸器(图略)中,而弹性组件195的另一端则连接至分页片190的下表面,其中弹性组件195例如可为弹簧。当无任何纸张通过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时,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相互接触。然而,当有纸张(图略)通过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时,可通过与分页片190相连接的弹性组件195的弹力作用,而使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产生令单页纸张通过其间所需的必要间隙。此外,分页轮180之所以能够将单页纸张自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的间隙的一侧带入,然后再将该单页纸张自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的间隙的另一侧带出,是因为分页轮180的表面与纸张间的摩擦力大于分页片190的上表面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3A与图3B所示,分页轮180的表面具有刻痕182,且分页片190的表面具有刻痕192。此外,分页轮180的刻痕182与分页片190的刻痕192需为相同方向(即同为y坐标轴的方向),方能发挥本实用新型降低摩擦力的功能。也就是说,刻痕182与刻痕192的方向可如图3A中所示。或者,若刻痕182的方向与图3A中所示者成90度角(即x坐标轴的方向),则刻痕192的方向页需与图3A中所示者成90度角(即x坐标轴的方向)。
另外,分页轮180的刻痕182与分页片190的刻痕192的相对位置关系原则上不需加以限制。也就是说,刻痕182与刻痕192的位置关系可不需重叠(如图3A与图3B所示),也可为重叠(图略)。但是,若刻痕182与刻痕192的位置关系不为重叠,例如分页轮180的刻痕182对应于分页片190的突出部194,而分页轮180的突出部184对应于分页片190的刻痕192,则为了使突出部194不致于嵌入刻痕182中,而突出部184不至于嵌入刻痕192中,刻痕182的宽度a、突出部184的宽度c、刻痕192的宽度a’、以及突出部194的宽度c’需加以适当限制。例如,如图3A与图3B中所示,宽度a需小于宽度c’,而宽度c需大于宽度a’,方能实现上述目的。至于,刻痕182的深度b与刻痕192的深度b’则不需加以限制。
另外,刻痕182除了可图3A中所示环绕分页轮180一圈外,还可呈间断性分布,而如同分页轮180的表面上布满凹洞一般。同理,刻痕192除了可如图3A中所示自分页片190的一侧面横跨至另一侧面外,也可呈间断性分布,而如同分页片190的上表面布满凹洞一般。
当有纸张位于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时,分页轮180的刻痕182以及分页片190的刻痕192的设计可分别用以减少分页轮180与纸张间以及分页片190与纸张间的接触面积,因而降低摩擦力,且仍具有分页效果。反之,若没有纸张位于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时,则分页轮180的刻痕182以及分页片190的刻痕192的设计可用以降低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间的接触面积,因而降低摩擦力,且仍具有分页效果。
此外,分页轮180在转动时由马达(图略)直接或间接提供动力。对于同一个马达而言,若以低速运转来驱动分页轮180以传送纸张,则马达可提供的扭力会较高;反之,若此同一个马达提高转速来驱动分页轮180以传送纸张,则马达可提供的扭力会降低,甚至会不足。尤其是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两者直接接触时(即纸张尚未进入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之间),为了克服分页轮180与分页片190间的摩擦力,所需的马达扭力很大。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具有刻痕182的分页轮180与具有刻痕192的分页片190能降低摩擦力,因而可减小所需提供的马达扭力,从而进一步降低马达的成本。
再者,分页轮180以及分页片190彼此间或与纸张间的接触面积由于刻痕182与刻痕192而大幅减少,因而可减少分页轮180以及分页片190的表面的磨耗,从而进一步延长分页轮180以及分页片190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4所示,分页轮180仍具有刻痕182,但分页片190并不具有刻痕,其中分页轮180的刻痕182可为任意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分页片190仍具有刻痕192,但分页轮180并不具有刻痕,其中分页片190的刻痕192可为任意方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优点为提供一种纸张分页装置,可借此降低分页轮及分页片与纸张间的摩擦力,且仍具分页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为提供一种纸张分页装置,可借此降低马达所需提供的扭力,因而降低马达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点为提供一种纸张分页装置,可借此延长分页轮及分页片的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纸张分页装置,设置于一自动送纸器中,且该纸张分页装置用以带入一纸张,其特征在于,该纸张分页装置至少包括: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至该自动送纸器中;
一分页片,该分页片的一表面连接至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以及
一分页轮,该分页轮的一表面或该分页片的另一表面具有一刻痕,其中当该纸张尚未进入该分页轮与该分页片间时,该分页片的该另一表面与该分页轮的该表面互相接触,而当该纸张进入该分页轮与该分页片间时,该弹性组件进行适度压缩,借此使该纸张的二个表面分别与该分页片的该另一表面以及该分页轮的该表面互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分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分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页轮的该表面与该纸张间的摩擦力大于该分页片的该另一表面与该纸张间的摩擦力。
4、一种纸张分页装置,设置于一自动送纸器中,且该纸张分页装置用以带入一纸张,其特征在于,该纸张分页装置至少包括: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一端固定至该自动送纸器中;
一分页片,该分页片的一表面连接至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且该分页片的另一表面具有一第一刻痕;以及
一分页轮,该分页轮的一表面具有一第二刻痕,其中当该纸张尚未进入该分页轮与该分页片间时,该分页片的该另一表面与该分页轮的该表面互相接触,而当该纸张进入该分页轮与该分页片间时,该弹性组件进行适度压缩,借此使该纸张的二个表面分别与该分页片的该另一表面以及该分页轮的该表面互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张分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张分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页轮的该表面与该纸张间的摩擦力大于该分页片的该另一表面与该纸张间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张分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刻痕与该第二刻痕为同向。
CN 03238808 2003-03-05 2003-03-05 纸张分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432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38808 CN2604323Y (zh) 2003-03-05 2003-03-05 纸张分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38808 CN2604323Y (zh) 2003-03-05 2003-03-05 纸张分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04323Y true CN2604323Y (zh) 2004-02-25

Family

ID=3416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388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4323Y (zh) 2003-03-05 2003-03-05 纸张分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0432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72870A2 (en) Raster input scanners
CN1527242A (zh) 图像扫描装置以及使用这种装置的商业设备
US6940063B2 (en) Optical image scanner with variable focus
CN1712342A (zh) 纸张供应装置
CN2604323Y (zh) 纸张分页装置
CN1481144A (zh) 含有图象阅读器的成象装置
EP0895404A3 (en) Anti-Skew auto-start system for document scanners
CN1190060A (zh) 送纸装置
CN101462653B (zh) 进纸机构及应用其的影像处理装置
US20100270732A1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CN1816098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166545C (zh) 用于打印机的引导装置
CN2487036Y (zh) 书本扫描器
JP4715740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TW201226213A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al apparatus
CN1264692C (zh) 分纸器结构及具有该分纸器结构的进纸机构
CN1265616C (zh) 图像扫描单元
CN100340096C (zh) 扫描器、记录媒体馈送装置及方法
CN1260674C (zh) 影像扫描装置
CN1314259C (zh) 以不同方向扫描文件的方法
CN166149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442745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2556874Y (zh) 定位机构
CN2562260Y (zh) 平台式扫描器
US20030202219A1 (e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changing a scanning resol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DO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JIE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510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1028

Address after: 14 floor, No. 168 North Dunhua Road, Taipei, Taiwan

Patentee after: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Lijie Computer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XI SCIEN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DO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821

Address after: Delaware, zip code:

Patentee after: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4, 168 North Dunhua Road, Taiwan, Taipei Province, China: 000000

Patentee before: Transpacific IP Pte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