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01101Y - 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01101Y CN2601101Y CN 03245073 CN03245073U CN2601101Y CN 2601101 Y CN2601101 Y CN 2601101Y CN 03245073 CN03245073 CN 03245073 CN 03245073 U CN03245073 U CN 03245073U CN 2601101 Y CN2601101 Y CN 260110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base unit
- needle
- chute
- safety nee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36142 Vir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54 subcutaneous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9 subcutaneous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385 viral infe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90 bulk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该装置至少包含一套管单元、一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及一针头单元等;其中,该套管单元,为一外周具有滑槽的中空管体,其前端具有一开孔并可供针头单元的伸缩;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为一外周具有一凸部的中空管体,其后端可套固于各种不同的传统注射筒体,且其前端设有一阶级段可供针头单元固定,并使套管单元套入时,凸部恰可于滑槽中移动,而受到良好的导引;藉此,在无需变更原有注射筒体及针头结构的原则下,即能构成一可伸缩的皮下针头安全装置,并使操作位置位于针头的后方,以确保其使用上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尤指一种无需变更原有的注射筒体及针头。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的安全注射针筒结构,如美国专利第6093170所揭露,包括一注射筒(barrel)10,柱塞(plunger)20及一套管(sleeve)30,其中,注射筒10及柱塞20为常用的注射器,而该专利的主要特征在于将现有的注射筒10的前端突设一凸部(tab)13,并在套管30的上设长u形导槽33,利用该导槽33的槽底的挡止部35凸部13,是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套管30的安全性堪虞,其理由是,该套管30为塑料材料射制成形,该挡止部35具有塑料材料本身的弹性,使该挡止部35对该凸部13并非可完全锁止,而系可令凸部13再度被移出使用,使其安全性尽失。再者,该具有凸部13的注射筒10为了可与套管30得以相匹配,使凸部13可在导槽33内顺利滑行,其尺寸规格受到凸部13的设置影响需作适度变更,致使注射针筒无法沿用使用已久的原有结构的国际标准规格,此不仅耗费高昂模具成本,且与同业间同型产品间的兼容互用性受到相当的限制,亦即无法实施于其它同类型的注射筒体,尤其,改变原有结构后,使注射针筒10与柱塞20间操作的顺滑性及其注射液的水密结构性以及其使用上的安全性均发生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而亟待改进。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让使用过已遭污染的针头,可迅速有效地将针头缩入并死锁于安全针套的锁止槽内,使针头一旦缩入后即无法再度被移出使用,以确保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套管单元系以筒体基座单元作为针头单元与注射筒体间的接合桥梁的简易紧密套固,而可使各种传统的注射筒体不必作任何改变下,便可使该套管单元直接套设于不同的各种传统注射筒体上,因而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与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中,该套管单元可套于注射筒体的纵长筒体基座单元的外周,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前端设有一阶级段可供针头单元固定,并使套管单元套入时,套管单元恰可于纵长筒体基座单元的外周上移动,而受到良好的导引;藉此,达到易于操作的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该装置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纵长筒体基座单元、一套固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的针头单元及一套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外周的套管单元,其中,
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为前端具有一较小径管体,管体后端具有一较大径管体,该较大径管体在其后端直径相对应位置上各设有一凸缘,该两凸缘系可螺合或插固于该注射筒体的前端,且于该较大径管体前端外周部设有一凸部;
该针头单元紧密套固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前端的较小径管体上;
该套管单元为一中空管体,其外周具有一长滑槽,该滑槽包括一直向部及一横向部,其中,直向部包括一前端止挡部、一后端转折部,该横向部则包括一方形定位凹部、一锁止方槽及一设在锁止方槽进入端的限止部,该限止部系为一细条组件与安全针套单元的本体材料连成一体;
藉此,该套管单元可套于该筒体基座单元的外周,且该筒体基座单元上的凸部恰可于该套管单元的长形滑槽中移动,而受到良好的导引,当该凸部移动至该长形滑槽前端止挡部时,固定于该筒体基座单元前端的针头单元伸出套管单元的前端以备注射使用;当该凸部扣止于长形滑槽的横向段后端转折部定位凹部时,使该针头单元缩于套管单元内而受到完全的遮盖;当该凸部由定位凹部越过该限止部而锁止于锁止方槽时,该凸部即死锁于锁止方槽内,而使套管单元不能再移动,使该针头单元缩于套管单元内而止住不动,因而构成一独立的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装置。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广泛地适用于各种各样注射筒体的皮下针头安全装置,且其操作位置位于针头的后方,护理人员于使用过程中,完全无不慎扎伤或受到病毒感染之虞,而能确保其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具体实施例,继以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图式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凸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未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2A为图2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至第三动作状态说明图;
图7为自图5的7-7线的剖面动作图;
图8为自第6图8-8线的剖面动作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第一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可实施于皮下注射的注射筒体10或点滴瓶的注射导管接头,该装置至少包括一以简易紧密套固于该针头单元40与注射筒体10的连接部11间做为的接合桥梁的纵长筒体基座单元30及一套置于筒体基座单元外周的套管单元20,其中,
该筒体基座单元30,为前端具有一较小径管体33,管体后端具有一较大径管体35,该较大径管体35在其后端直径相对应位置上各设有一凸缘351,该两凸缘351-351可螺合于该注射筒体或点滴瓶的注射导管接头的前端或将该较大径管体35的内孔直接插固于注射筒体10的连接部11上,且于该较大径管体35前端外周部设有一凸部34;该凸部34,可作成与下述锁止槽225相互锁止的任何可行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该凸部34,作成前低后高,且右低左高,略示D形断面的形状,以便于卡止凸部34易于套装于套管单元20内后,又易于卡止于下述锁止槽225内后即不易再被移出。详言之,该凸部34包括第一D形面341、第二梯形面342、第三D形面343、第四梯形面344、顶面345及底面346,其中,该凸部34的特征在于除底面346及顶面345为正方形外,第一面341的面积大于第二面,依次第二面大于第三面,第三面大于第四面,且顶面345呈一弧形倾斜面,即由较高的第二面342往较低的第四面344呈弧面倾斜,同时,再由第一面朝向第三面也作了弧形倾斜,以便卡止凸部34得以顺滑地卡入锁止方槽225内(详如后述)。
该针头单元紧密套固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前端的较小径管体上;
该套管单元20,为具有一滑槽220的中空管体21,该滑槽220的上方为一防尘盖22所遮蔽,以符合卫生,该管体21前端设有一开孔21B,可供针头单元40的针头41由的伸缩,该滑槽220的长度小于管体21的长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滑槽为T型滑槽220,包括一直向部221及一横向部222,其中,直向部221包括一前端止挡部221F、一后端转折部221R,该横向部222则包括第一(左)端的方形定位凹部224、第二(右)端的锁止方槽225及一设在锁止方槽225进入端的限止部227。
藉此,套固在注射筒10前的筒体基座单元30可为套管单元20所套入,且凸部34恰可于滑槽220中引导移动,而受到良好的导引,针头41可在套管单元20内伸缩自如;当筒体基座单元30的凸部34在新品待使用前位于横向段221的定位凹部224(如图4所示)时,即可使针头单元40在未使用前隐藏于内而予以保护,而使针头41的针尖41a受到完全的遮盖保护,进而构成一独立的针头安全装置,并藉由筒体基座单元30后端35而套固于的注射筒体10的连接部11,如图2-图3所示。
请参阅图2图8所示,当欲实施注射时,可先将基座单元30的凸部34自定位凹部224移出(如图5及图7所示),经由横向段222、转折部221R而于滑槽220中向前移动,此时,针头单元40的针头41即可自套管单元20的前端开孔21B伸出直至凸部34移动至前端止挡点221F时,针头41即已完全外露,而形成一可伸缩的针头安全装置,如图2-图3所示;由于,手部握持套管单元20的操作位置始终位于针头41的后方,无需经过针头41的针尖41a;因此,使用中不虞有扎伤或受到病毒感染的情事发生,而极具安全性。
而当注射完毕时,套管单元20只需逆向操作,凸部34即沿滑槽220的前端止挡部221F、后端转折部221R及横向段222而移动至后端的定位凹部224时,针头单元40即再度隐藏于套管单元20之内,即回复皮下针头未使用前如图5及图7所示的保护状态;当将基座单元30以顺时针方向旋紧时,凸部34便由定位凹部224而进入锁止方槽225内,如图6及图8所示,此时,凸部34便越过限止部227而进入锁止方槽225内,凸部34一旦进入锁止方槽225后即被挡止于锁止方槽225内,如图8所示,由于凸部34的顶面左侧高于限止部227的底缘高度甚多,故凸部34一旦进入锁止方槽225后,受限止部227的阻挡,凸部34绝难再滑出限止部227之外。如此,可确保针头单元40的针尖41a永隐藏在套管单元20之内,无刺伤之虞。由于,此过程中,手部握持套管单元20的操作位置始终位于针头41的后方,无需经过针头41的针尖41a;因此,完全不虞有扎伤或受到病毒感染的情事发生,而极具安全性;此结构特征,实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主要特色之所在。
此间应予说明,乃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在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套管单元20在使用上绝对安全,于针座单元40往内缩入时让使用过的污染针头41一经卡制后,杜绝再度被移出使用,特将T型滑槽220的横向段222左段做成具有与凸部34紧配合的定位凹部224,右段做成具有一经由限止部227的挡止后再进入紧配合的锁止方槽225,由于套管单元20为塑料射出成型,在设计上及材料的选择上,乃刻意地设计令限止部227具有良好弹性及强韧性,以令凸部34由限止部227下方扣入锁止方槽225内后,限止部227仍保持其原具的强度,由图可知限止部227系为一细条组件与安全套管单元20的本体材料连成一体。
为了使操作上容易起见,如图1及图1A所示,将凸部34的顶部做成如上所述自左朝右的弧形倾斜顶面,即由较高的第二面342往较低的第四面344呈弧面倾斜,同时,再由第一面341朝向第三面343也作了弧形倾斜,以方便操作套管单元20时,凸部34易于越过限止部227而进入锁止方槽225内,然一旦凸部34进入锁止方槽225后即被挡止于锁止方槽225内,如图6及图8所示,由于凸部34的顶面左侧高于限止部227的底缘高度甚多,故凸部34一旦进入锁止方槽225后,受限止部227的阻挡,凸部34绝难再滑出限止部227之外。如此,针座单元40的针头41,一旦缩入针套单元20内并令凸部34锁入锁止方槽225后,不仅不会再伤及接触针管的医务或其它人员,且使用过的针头不可能再度被使用,此节对于低度开发国家不肖之徒将已用过的针头再度清洗被利用的可能性完全根除,此乃为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创意所在,谨此一并说明。
本实用新型创意的另一特征在于将上述实施例的套管单元20的中间外周加设一止滑凸环23,以方便使用者手指握持,且在套管单元20后端内壁如图2A所示,又形成一喇叭扩大孔228及一肩部229,由于凸部34的高度加上筒体基座单元30的外径的总尺寸D1小于喇叭扩大孔228的最大内径D3而大于喇叭扩大孔228的最小内径D2,此一界定再加上套管单元20的塑料材料所具有良好弹性及强韧性等特性,不仅有利于注射筒体10与套管单元20组合时,该筒体基座单元30卡止凸部34易于插入套管单元20内,且更可简化套管单元20的成形模具构造,否则卡止凸部34的高度加上筒体基座单元30的外径的总尺寸D1远大于套管单元20的内径的尺寸,无法使该筒体基座单元30卡止凸部34直接套入套管单元20内,必需将套管单元20的后端再形成一裂隙,俟该筒体基座单元30卡止凸部34套入套管单元20内后,再将该裂隙以予热接合方式封闭,使套管单元20的成形模具构造及组装均相当繁琐,此节乃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
请参阅图9-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及三实施例的使用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安全针套装置实施于细长皮下注射筒体10A,且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30,藉由纵长筒体30后端35而为细长注射筒体10A的连接部11A所套固,如图9所示;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安全针套装置实施于大径管皮下注射筒体10B,且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30,藉由纵长筒体30后端35而为大径管注射筒体10B的连接部11B所套固,如图10所示,并能如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图2-图3及图4-图8所示的方式实施;且此结构特征大体上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相同,有关说明从略。
请参阅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实施于点滴导管接头70,且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30,亦可藉由筒体基座35后端凸缘351而螺固于点滴导管接头70的连接部71的内螺纹上,且由凸缘351嵌入连接部71,以增加其固定强度;并能如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2-3及4-8图所示的方式实施;且此结构特征大体上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相同,有关说明从略。
此间拟特别强调说明,乃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创意精神在于提供一种藉由套管单元、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及针头单元等所构成的针头安全装置,即该针头安全装置的套管单元以筒体基座单元作为针头单元与注射筒体间的接合桥梁的简易紧密套固,并使操作位置始终位于针头的后方,以避免使用中不慎扎伤,而确保其安全性;因此,在无需变更任何原有的各种传统注射筒体及针头结构的原则下,即可直接套固于各种不同的传统皮下注射筒体或点滴导管接头上,而能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与适用性,且操作极为容易;其结构特征及所构成的空间型态实为本实用新型创意所独到之处。
至凸部及导槽以及导槽内的凸部的闭锁手段(即卡止方槽或方形扣止凹部)均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举隅说明的一特例,并非局限于此,其它尚有诸多等同手段可资使用,例如,凸部34可改为方形体或多角体,T导槽可改为L形或I形导槽,而将后端转折部221R与定位凹部224两者合而为一亦属可行。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适用于各种皮下注射针的注射筒体,该安全装置包括一纵长筒体基座单元、一套固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的针头单元及一套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外周的套管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为前端具有一较小径管体,管体后端具有一较大径管体,该较大径管体在其后端直径相对应位置上各设有一凸缘,该两凸缘可螺合或插固于该注射筒体的前端,且于该较大径管体前端外周部设有一凸部;
该针头单元紧密套固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前端的较小径管体上;
该套管单元为一中空管体,其外周具有一长滑槽,该滑槽包括一直向部及一横向部,其中,直向部包括一前端止挡部、一后端转折部,该横向部则包括一方形定位凹部、一锁止方槽及一设在锁止方槽进入端的限止部,该限止部为一细条组件与安全针套单元的本体材料连成一体;
藉此,该套管单元可套于该筒体基座单元的外周,且该筒体基座单元上的凸部恰可于该套管单元的长形滑槽中移动,而受到良好的导引,当该凸部移动至该长形滑槽前端止挡部时,固定于该筒体基座单元前端的针头单元伸出套管单元的前端以备注射使用;当该凸部扣止于长形滑槽的横向段后端转折部定位凹部时,使该针头单元缩于套管单元内而受到完全的遮盖;当该凸部由定位凹部越过该限止部而锁止于锁止方槽时,该凸部即死锁于锁止方槽内,而使套管单元不能再移动,使该针头单元缩于套管单元内而止住不动,因而构成一独立的皮下注射针头的安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及滑槽,可成对设置以增加导引作用,使套管单元于纵长筒体基座单元上作往复移动时,更具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为一D形凸部,该D形凸部包括一侧为一圆弧部及另一侧为一平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纵长筒体基座单元的管体后端可旋固或插固于各种不同皮下注射筒体或点滴导管接头的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长形滑槽为一长T型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长形滑槽为一长L型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筒体基座单元的凸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D形面、一第二梯形面、一第三D形面、一第四梯形面、一顶面及一底面,其中,该凸部34的底面及顶面为正方形,第一面的面积大于第二面,依次第二面大于第三面,第三面大于第四面,且顶面呈一弧形倾斜面,即由较高的第二面往较低的第四面呈弧面倾斜,同时,再由第一面朝向第三面也作了弧形倾斜,以便卡止凸部得以由限止部顺滑地卡入锁止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复于其外周上设有一防滑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管单元后端内壁形成一喇叭扩大孔及一肩部,且将该凸部的顶部做成自前低后高的弧形倾斜顶面,以方便该筒体基座单元凸部易于插入套管单元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部的顶面左侧高于限止部的底缘高度甚多,故凸部一旦进入锁止方槽后,受限止部的阻挡,凸部难再滑出限止部之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45073 CN2601101Y (zh) | 2003-04-11 | 2003-04-11 | 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245073 CN2601101Y (zh) | 2003-04-11 | 2003-04-11 | 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01101Y true CN2601101Y (zh) | 2004-01-28 |
Family
ID=34169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24507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1101Y (zh) | 2003-04-11 | 2003-04-11 | 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01101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1405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注射器 |
CN106955392A (zh) * | 2009-12-16 | 2017-07-18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药物传送装置 |
CN107175616A (zh) * | 2017-04-14 | 2017-09-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套安装装置 |
-
2003
- 2003-04-11 CN CN 03245073 patent/CN260110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55392A (zh) * | 2009-12-16 | 2017-07-18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药物传送装置 |
CN106955392B (zh) * | 2009-12-16 | 2020-03-27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药物传送装置 |
CN104971405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注射器 |
CN107175616A (zh) * | 2017-04-14 | 2017-09-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套安装装置 |
CN107175616B (zh) * | 2017-04-14 | 2019-02-12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针套安装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343B (zh) | 单手操作的安全针头临床医用嚣具 | |
CN2601101Y (zh) | 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 | |
CN200945295Y (zh) | 一种安全自毁注射器 | |
CN1515328A (zh) | 多功能安全针套装置 | |
CN1273203C (zh) | 蝴蝶针安全针套装置 | |
CN2748099Y (zh) | 针头能自动回缩的安全注射器 | |
CN1515329A (zh) | 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 | |
CN2601100Y (zh) | 抛弃式安全针套装置 | |
CN1188184C (zh) | 安全注射器 | |
CN1135122C (zh) | 多用途安全自动输液静脉留置针 | |
CN2492243Y (zh) | 安全针筒 | |
CN1467001A (zh) | 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装置 | |
CN2511318Y (zh) | 一次性安全注射器 | |
CN215024068U (zh) | 一种新型注射器 | |
CN2788829Y (zh) | 一次性医用安全注射器 | |
CN214969103U (zh) | 一种方便拉开的配药注射器 | |
CN2582628Y (zh) | 防回拉一次性注射器 | |
CN219681365U (zh) | 一种可回退式药物注射器 | |
CN2635108Y (zh) | 可单手操作的回拉式安全注射器 | |
CN2569811Y (zh) | 改良的安全针筒 | |
CN2316958Y (zh) | 一次性多功能医用治疗器 | |
CN2688301Y (zh) | 简易型蝴蝶针套安全装置 | |
CN2507471Y (zh) | 回拉式安全注射器 | |
CN2724736Y (zh) | 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 | |
CN2688305Y (zh) | 自毁式皮下注射针套安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