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00607Y -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00607Y CN2600607Y CN 02295425 CN02295425U CN2600607Y CN 2600607 Y CN2600607 Y CN 2600607Y CN 02295425 CN02295425 CN 02295425 CN 02295425 U CN02295425 U CN 02295425U CN 2600607 Y CN2600607 Y CN 260060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ing
- utility
- interior ring
- mod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包括补气阀,活化促燃器,二者分别并联于空气滤清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对原有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道形成并联的2支旁路;在所述的活化促燃器的一端串联有开关阀;活化促燃器包括壳体、前、后接管,壳体包括外环、内环、端板,内环装于外环内,在内环上具有若干网眼,内环与外环端部之间用端板封闭,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空间中装有活性剂;本实用新型可改善燃烧,增加内燃机的出力,当补气阀失灵时,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排气污染,避免排出的废气变差,并延长催化转化器的寿命。其机构简单,使用调整便捷,价格低廉,适于带化油器的汽车上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汽车出力及净化排放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对大气污染的加剧,人们对汽车排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世界能源的供应日趋紧张,特别是石油供应的紧张,人们对于节约能源也日益重视起来。如何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而节约能源和如何降低汽车行驶中的排放污染以改善环境,是内燃机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在我国现有大批带有化油器的汽车,虽在逐渐淘汰,但仍在使用,为了提高其燃烧效率和降低其排放污染,采用了一些措施对现有带有化油器的汽车加以改进,例如采用催化转化装置,使其废气中的污染物CO、HC、和NOx经转化后再行排放,以降低污染。这种催化转化装置已形成商品,用于现有的化油器汽车上,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它只能改善发动机的排气质量,并不能使发动机的出力提高,二是其控制电路复杂,调整较困难,时有失灵现象,失灵后,不但不能起到催化净化作用,反而影响催化转化装置,使其效率降低,并使其寿命减少,一般汽车驾驶人员不易掌握其最佳运行状态。因此,汽车司机有时不愿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它能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发动机的出力和减少排气污染的优点;当补气阀失灵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排气污染,保持正常工作,延长该催化转化装置的寿命,其机构简单,使用调整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它包括补气阀,活化促燃器,二者分别并联于空气滤清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对原有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道,形成并联的2支旁路;在所述的活化促燃器的一端串联有开关阀;所述的2支旁路的一端均与空气滤清器相连,另一端均与进气歧管和/或化油器相连;所述活化促燃器包括壳体、前、后接管,壳体包括外环、内环、端板,内环装于外环内,在内环上具有若干网眼,内环与外环端部之间,用端板封闭,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空间中装有活性剂,前后接管接于内环的二端,与内环一起形成通道。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活化促燃器用于带有化油器的汽车上,是与催化转化装置中的补气阀并联使用,形成与化油器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道并联的2支管道,以补充原有催化转化装置补气质量的不足,经活化促燃器旁路的气体成为活化气体,会使混合气体增加活性,以燃烧快速,增加出力。在活化促燃器上可串联装有手动或电动开关阀,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要求,调节该促燃器的开启程度。由补气阀自动调节进气量使燃烧完全。此外,由于采用了活化促燃器旁路,当安装的三元催化转化装置的电控补气阀失灵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与补气阀并联的活化促燃器供应活化气体,可保证空燃比仍能接近理论值,防止因燃烧完不全,对三元催化转化器内表面影响,避免排出的废气变差,并延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发动机出力提高,改善燃烧质量;当安装的补气装置失灵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不减少发动机出力和避免废气排放质量变差,并延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图,
图3为活化促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1空气滤清器 2进气管道 3催化转化装置31补气阀 32电控单元 33电线34催化转化器 35氧传感器4消声器 5发动机 5A进气歧管6化油器 7活化促燃器 71前接管72壳体 73外环 74内环75端板 76后接管 78网眼79活性剂 8手动开关阀 81压盖82旋钮 83软垫 84进气孔85垫片 86螺纹 87调节锥面88软管 89本体9、9A软管 10旁路管 11、12三通接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图,该发动机5装有闭环电控三效催化转化装置3,本实用新型包括补气阀31、活化促燃器7,二者分别并联于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1与进气歧管5A之间,形成对原有空气滤清器1的进气管道2形成了并联的2支旁路进气通道。在活化促燃器7的一端串联有手动或电动开关阀8,本实施例采用手动开关阀。2支并联旁路的一端均与空气滤清器1相连,另一端与进气歧管5A或化油器6相连。本实施例中,活化促燃器7出气端和补气阀31出气端均与化油器6相连。实际安装时,可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通过2只三通接头11、12将所述的二条并联旁路连接起来,三通接头11的顶端经旁路管10与空气滤清器1相连,三通接头11的二底端分别与活化促燃器7的旁路的开关阀8、补气阀31的进气口相连,2旁路的底端分别与三通接头12两侧口相连,三通接头12的底端与化油器6的底座(未具体示出)相连。其余均于图1所示相同。如图3,所述活化促燃器7包括壳体72、前接管71、后接管76,壳体72包括外环73、内环74、端板75,内环74套装于外环73之内,在内环74上具有若干网眼78,在内环端部与外环端部之间由端板75封闭;在内环74与外环73之间的空间中装有烧结成的活性剂79,前、后接管71、76接于内环74的二端,与内环74一起形成通道,本实施例中,前、后接管71、76与内环74为一整体。当空气经过该通道时,经网眼78与活性剂79接触,被活性剂79予以活化。连接方法是,通道一端经手动开关阀8的进气孔84与空气滤清器1相连,另一端与化油器6相连。根据汽车车型不同,安装时,调节手动开关阀8的开口大小。该催化转化装置3为市售产品,包括补气阀31、电控单元32、电线33、催化转化器34、氧传感器35。该补气阀31采用电磁阀。手动开关阀8一端经橡胶软管88与活化促燃器7相连,在手动开关阀8的本体89上装有旋钮82,用压盖81、密封用软垫83、垫片85和螺纹83固定在本体89上,左端的进气孔84与空气滤清器1相连,通过转动该旋钮82,经螺纹86调节锥面87的开启度,以适应不同车型汽车的开启度要求。
当使用时,如图1、2,电子控制单元32通过氧传感器35获取排气管5B中的氧含量信息,并相应调整该补气阀31的开启度以保持适当的空燃比,使发动机进气口处的油气混合比接近于理论空燃比,达到燃烧完全,以保证该催化转换器34的转换效率达到较高的数值,使尾气排放净化。但由于其控制电路较复杂,调整难度大,易产生失灵现象。采用本活化促燃器7的旁路,当补气阀31工作正常时,活化促燃器7的旁路作为供应活化气体的通道,加速燃烧,取得燃烧完全、速燃增力效果;当补气阀31失灵不通时,活化促燃器7的旁路则作为补气、活化供应气体的通道,使发动机进气口处的油气混合比接近于理论空燃比,达到燃烧完全,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或减少排气污染,并延长该催化转换器34的寿命。
Claims (4)
1、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补气阀,活化促燃器,二者分别并联于空气滤清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对原有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形成并联的2支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活化促燃器的一端串联有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2支旁路的一端均与空气滤清器相连,另一端均与进气歧管和/或化油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化促燃器包括壳体、前、后接管,壳体包括外环、内环、端板,内环装于外环内,在内环上具有若干网眼,内环与外环端部之间,用端板封闭,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空间中装有活性剂,前、后接管接于内环的二端,与内环一起形成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95425 CN2600607Y (zh) | 2002-12-31 | 2002-12-31 |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95425 CN2600607Y (zh) | 2002-12-31 | 2002-12-31 |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00607Y true CN2600607Y (zh) | 2004-01-21 |
Family
ID=3415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954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00607Y (zh) | 2002-12-31 | 2002-12-31 |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00607Y (zh) |
-
2002
- 2002-12-31 CN CN 02295425 patent/CN260060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205C (zh) | 带有压力波增压器的火花点火发动机 | |
CN2600607Y (zh) |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 |
CN200982218Y (zh) | 汽车尾气处理系统 | |
CN203499832U (zh) | 一种带进气调整装置的车辆废气再循环电子控制装置 | |
CN2600596Y (zh) | 一种多路三元催化补气装置 | |
CN2596048Y (zh) | 一种三元催化活化补气装置 | |
CN102155321B (zh) | 一种车辆尾气净化复合电子控制装置 | |
CN2537823Y (zh) | 柴油车排气综合型净化装置 | |
CN202017558U (zh) | 一种车辆废气再循环电子控制装置 | |
CN202391608U (zh) |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 |
CN202165167U (zh) | 一种车辆尾气净化复合电子控制装置 | |
CN201620975U (zh) | 一种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消除装置 | |
CN2537820Y (zh) | 自控式汽车尾气高效净化装置 | |
CN106150632A (zh) | 一种基于废气再循环技术的汽车尾气净化电子控制器 | |
CN2373575Y (zh) | 一种燃油发动机助燃尾气净化装置 | |
CN2921308Y (zh) | 两段式降低机车引擎排放废气装置 | |
CN203640869U (zh) | 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系统 | |
CN2334892Y (zh) | 一种发动机的助燃装置 | |
CN2564758Y (zh) | 汽车尾气净化器 | |
CN2433399Y (zh) | 车辆发动机燃油补气机构 | |
CN2787851Y (zh) | 单缸下置式双排气道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汽缸头 | |
CN2366562Y (zh) | 微型汽车电子调节式排放控制装置 | |
CN2373585Y (zh) | 机动车节能排放控制装置 | |
CN2476650Y (zh) | 内燃机减氮增氧进气装置 | |
CN2574975Y (zh) | 摩托车供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