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8965Y - 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78965Y CN2578965Y CN 02287247 CN02287247U CN2578965Y CN 2578965 Y CN2578965 Y CN 2578965Y CN 02287247 CN02287247 CN 02287247 CN 02287247 U CN02287247 U CN 02287247U CN 2578965 Y CN2578965 Y CN 257896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variable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armature
- frame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设有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框架、推动卡和外壳。框架设有上下两变截面腔体,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接触系统和磁路系统分别装入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衔铁的动作通过框架上的孔由推动卡将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片联系起来,推动动簧片实现触点的切换。在磁路系统的装入端,框架上设有隔离墙,增加了输入与输出间的隔离度。通过合理的空间分配,使继电器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的同时满足了VDE安全认证高隔离要求。零部件间采用卡装连接,使装配更简单,定位更精确,利于连续大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一种载体零件框架采用上下变截面腔体设计的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在各种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装置中应用极为广泛。当前,电子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高密度组装技术,缩小整机体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满足整机使用要求,继电器也朝着小型化、高隔离、低功耗、抗浪涌、大功率方向发展。而现有的典型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一般采用圆形铁心铆接轭铁后在轭铁上装配动簧部分的结构,这种结构安装面积较大,输入与输出间耐压一般只有2500VAC,或者把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分为两部分,中间用隔离墙隔开,耐压有一定的提高,一般可达4000VAC左右,它们均存在结构不够紧凑,空间利用不充分,导致产品体积不够小,隔离度不高等缺点。CN1255233A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接触弹簧的继电器,继电器具有一个基体、一个带线圈、铁芯和衔铁的电磁铁系统以及一个带有至少一个静接触弹簧和至少一个动接触弹簧的触点排列。该接触弹簧分别作成平面的板件和没有永久弯曲接近于在相同的平面内固定在该基体内。该接触弹簧通过L形的端段的搭接实现触点闭合;此外,静接触弹簧通过基体上相应的一个止挡产生预拉伸。CNZL012207489号专利公开一种超低高度的小型大功率灵敏型直流电磁继电器。主要由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底座和外壳组成。接触系统包括静簧片、U形动簧片,并通过底座上的导槽插入底座中,动簧片的U形压弯部位插入底座导槽固定。磁路系统装入底座上的腔体内,在底座导槽中定位,点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型立式高隔离、小安装面积结构,结构更为紧凑,负截体积更高,装配调整更简单,工作更可靠的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继电器的重要部件例如轭铁、衔铁、动簧片以及框架的腔体采用变截面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载体零件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联系零件推动卡(以下简称推动卡)和外壳组成。磁路系统设有线圈、轭铁、衔铁、限位托块、压簧等,接触系统设有动簧片、触点、引出片等。框架设有上下两变截面腔体,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
所说的轭铁为变截面轭铁,衔铁为变截面衔铁,动簧片为变截面动簧片。
框架中间由隔墙将框架分隔为上下两变截面腔体,下变截面腔体装入磁路系统。为保证高隔离,装磁路系统的腔体较为封闭,与已有的电磁继电器结构相比,不仅提高了隔离度,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介质耐压;而且线圈有足够的绕线窗口空间,可以有效提高灵敏度;磁路系统的线圈架通过与框架下前端的孔配合,卡装定位,使磁路部分的装配更为简单。框架下前端的孔尺寸较小,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装入,后打弯的办法解决了线圈印刷电路板(PCB)引出脚引出与小孔以及绕线窗口干涉问题。
框架装磁路系统的变截面腔体,前端截面小,后端截面大,空间用于让位衔铁转动,推动动簧片实现转换。与装磁路系统前端对应,减小的截面腔体分配给装接触系统腔体,加大了触点位置的空间,从而满足了触点切换空间要求。
上变截面腔体装入接触系统。为方便调整和检测接触部分的机械参数,框架在对应位置是敞开的,与已有的继电器相比,不仅使继电器机械参数的调整和检测更简捷、准确;而且有足够的长度空间和宽度空间确保动簧片柔性和负载提高后的载流能力。
框架装接触系统的变截面腔体的一侧,设有与动、静触点引出片配合的卡槽和PCB引出脚引出的侧槽。卡槽与外壳配合,可有效固定快速连接(QC)引出片,与已知的塑料热铆固定法比较,QC引出脚的抗插、拔强度得到有效提高,节省了热铆设备和工序的费用,同时降低了动、静触点引出片加工和装配的复杂系数,并且提高了引出片材料的利用率,在降低零件制造成本的同时为自动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在框架上下两变截面腔体中间的隔墙上设有推动孔,与变截面衔铁推动臂对应,装入变截面推动卡将高隔离的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联系起来。在推动孔的边缘设有凸筋与凹槽,与推动卡上大面积平台下部的凹槽和凸筋咬合,延长了衔铁与动簧片间的空气和爬电距离,确保了在小空间内实现加强绝缘所需的6mm空气距离和8mm爬电距离的要求,比已有的继电器更加紧凑。
推动卡设有装入衔铁和框架孔的凸台,装入衔铁的凸台中间设有变形让位槽,侧面可设防退出卡扣,为保证满足VDE最高绝缘要求的空间和爬电距离要求,推动卡中间设有一面积足够大的平台,在平台上设有凹槽和凸筋与框架上对应的凸筋和凹槽配合,确保了在小空间内满足加强绝缘要求。
接触系统的动簧片设计为变截面的,前端截面小,有足够的柔性,利于产生超行程;后端截面大,利于产生足够大的分断力,提高大冲击电流下的触点抗粘接能力。
衔铁通过压簧活动连接在变截面轭铁上,前端的孔装入变截面推动卡的一端,推动卡与框架孔配合,可以将衔铁在强冲击下的位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轭铁变截面设计,与引出片对应位置开有让位缺口截面积小,使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的穿透距离大于2mm,前端大截面部分利于实现衔铁的卡装。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系统和磁路系统分别装入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衔铁的动作通过框架上的孔由推动卡将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片联系起来,推动动簧片实现触点的切换。在磁路系统的装入端,框架上设有隔离墙,增加了输入与输出间的隔离度。通过合理的空间分配,使继电器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的同时满足了VDE安全认证高隔离要求。零部件间采用卡装连接,使装配更简单,定位更精确,利于连续大批量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图。
图4~6为框架结构图。
图7~8为轭铁结构图。
图9为衔铁结构图。
图10为动簧片结构图
图11~13为推动卡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3所示,继电器的主要零部件包括:外壳1、静触点引出片2、动触点引出片3、动簧片4、触点5、框架6、推动卡7、压簧8、轭铁9、衔铁10、线圈架11、铁心12、线圈引出片13等。
参见图4~6所示,框架6阶梯分配空间后形成上下两变截面腔体61和62,装磁路系统的腔体较为封闭,腔体的前下端设有线圈引出片引出小孔63,用以引出线圈PCB脚,线圈PCB脚采用装入后再打弯的方法,解决了高隔离尺寸小以及线圈PCB脚与绕线窗口干涉的矛盾。小孔侧壁64与线圈架挂台配合卡装定位磁路系统,使装配更简捷。
装接触系统的变截面腔体61为方便调整机械参数,在触点对应位置是敞开的,另一侧设有与动、静触点引出片配合的卡槽65和66,卡槽的侧面设有通槽67和68,用以动、静触点引出片PCB脚。框架的中部设有推动孔69,装入推动卡实现高隔离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的连接。参见图11~13,推动孔69外侧分别设有凸台69a和凹槽69b与推动卡7中间大面积平台上的凹槽73和凸台74相互咬合,满足了高隔离要求;为提高隔离度,在装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的腔体间设有隔离墙610,满足VDE安全认证输入与输出间爬电距离要求。
参见图7,8所示,变截面轭铁9的一侧设有提高与引出脚间穿透距离的让位槽91,在轭铁的两侧设有与框架壁紧配合固定磁路部分上下位移的两凸台93,轭铁的前端设有典型的固定衔铁的卡槽92。
参见图9,10是变截面衔铁10和动簧片4结构图,动簧片铆触点的前端41截面小,可以在实现触点超行程的时候,保证有足够的柔性;大截面的后端42的高刚度可以保证动触点有足够的分断力,提高触点的切换大功率负载时工作的可靠性。
在变截面衔铁10的推动臂101上设有与框架孔69对应的孔102,装入推动卡的后端凸台将磁路和接触部分联系起来,由衔铁转动通过推动卡推动动簧片实现触点切换。
图11~13是推动卡7的结构图,推动卡7下端设有装入衔铁孔的凸台72,中部设有增加爬电距离的大面积平台71,在装入衔铁孔的一端可增设防退出卡扣。为满足高隔离要求,大面积平台上设有凹槽73和凸台74与框架推动孔69外侧的凸台69a和凹槽69b咬合,延长了输入与输出间的空气和爬电距离。
Claims (10)
1、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设有电磁系统、接触系统、载体零件框架、联系零件推动卡和外壳,磁路系统设有线圈、轭铁、衔铁、限位托块、压簧,接触系统设有动簧片、触点、引出片,其特征在于载体零件框架设有上下两变截面腔体,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轭铁为变截面轭铁,衔铁为变截面衔铁,动簧片为变截面动簧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载体零件框架中间由隔墙将框架分隔为上下两变截面腔体,下变截面腔体装入磁路系统,上变截面腔体装入接触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磁路系统的线圈架通过与框架下前端的孔配合,卡装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框架装磁路系统的变截面腔体,前端截面小,后端截面大,空间用于让位衔铁转动,推动动簧片实现转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框架装接触系统的变截面腔体的一侧,设有与动、静触点引出片配合的卡槽和印刷电路板引出脚引出的侧槽,卡槽与外壳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上下两变截面腔体中间的隔墙上设有推动孔,与变截面衔铁推动臂对应,装入变截面推动卡将高隔离的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联系起来,在推动孔的边缘设有凸筋与凹槽,与推动卡上所设的平台下部的凹槽和凸筋咬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推动卡设有装入衔铁和框架孔的凸台,装入衔铁的凸台中间设有变形让位槽,侧面设防退出卡扣。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变截面动簧片前端截面小,后端截面大。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衔铁通过压簧活动连接在变截面轭铁上,前端的孔装入变截面推动卡的一端,推动卡与框架孔配合,变截面轭铁与引出片对应位置开有让位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87247 CN2578965Y (zh) | 2002-11-09 | 2002-11-09 | 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87247 CN2578965Y (zh) | 2002-11-09 | 2002-11-09 | 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78965Y true CN2578965Y (zh) | 2003-10-08 |
Family
ID=33747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87247 Expired - Lifetime CN2578965Y (zh) | 2002-11-09 | 2002-11-09 | 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78965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8369A (zh) * | 2016-08-18 | 2017-01-04 | 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一种倒装式接触系统及其继电器 |
-
2002
- 2002-11-09 CN CN 02287247 patent/CN257896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98369A (zh) * | 2016-08-18 | 2017-01-04 | 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一种倒装式接触系统及其继电器 |
CN106298369B (zh) * | 2016-08-18 | 2019-02-26 | 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一种倒装式接触系统及其继电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9167C (zh) | 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 |
CN1237565C (zh) | 高隔离立式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 |
CN1218346C (zh) | 轭铁带让位缺口的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 |
CN2578965Y (zh) | 上下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
CN1224069C (zh) | 左右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 |
CN2588519Y (zh) | 轭铁带让位缺口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
CN2578963Y (zh) | 高隔离立式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
CN2578964Y (zh) | 左右变截面结构电磁继电器 | |
CN1227692C (zh) | 小型化电磁继电器 | |
CN102760984B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3277961U (zh) | 一种继电器 | |
CN1227693C (zh) | L形动簧引出片与静簧片快连接电磁继电器 | |
CN2653682Y (zh) | 一种与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的辅助触头模块 | |
CN2849945Y (zh) | 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 |
CN2658930Y (zh) | L形动簧引出片与静簧片快连接电磁继电器 | |
CN2658931Y (zh) | 带限位凸臂动簧引出片快连接电磁继电器 | |
CN100386836C (zh) | 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 |
CN2681311Y (zh) | 低高度多组触点交直流电磁继电器 | |
CN219842936U (zh) | 簧片结构及继电器 | |
CN1227694C (zh) | 带限位凸臂动簧引出片快连接电磁继电器 | |
CN220065468U (zh) | 开关的壳体结构 | |
CN221596293U (zh) | 继电器 | |
CN216488617U (zh) | 一种组合拼接式大电流触头组件 | |
CN221783139U (zh) | 抗短路电流的电磁继电器 | |
CN203225215U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61021 No. 91-101 South South Road, Jimei Industrial Zone, Xiamen, Fujian Patentee after: Xiamen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1021 No. 91-101 South South Road, Jimei Industrial Zone, Xiamen, Fujian Patentee before: Hongfa Electroacoustic Co., Ltd, Xiamen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11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