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1410Y - 多功能穴位治疗贴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穴位治疗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71410Y CN2571410Y CN 02221828 CN02221828U CN2571410Y CN 2571410 Y CN2571410 Y CN 2571410Y CN 02221828 CN02221828 CN 02221828 CN 02221828 U CN02221828 U CN 02221828U CN 2571410 Y CN2571410 Y CN 257141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eatment
- pasted
- therapy
- acupoint
- 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类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它由治疗贴套1,远红外功能材料层2,药物袋3,磁性件4,治疗贴芯5,贴胶布6,加热器7,助透药剂8等组成。它具有远红外理疗、热疗、按摩、磁疗、药疗等多种功能,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选择相关穴位,对常见疾病进行自我治疗,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降压、理气、散寒、解毒等功效。本穴位治疗贴使用简易、方便、安全,价格低廉,作用迅速,适应症广,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故它属于自我保健“绿色”疗法的普及型医疗器械。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类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中医经络疗法的多功能穴位治疗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应用物理因子(如电波、磁场、红外线等)作用于人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现在,物理疗法作为重要的保健治疗手段,已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家庭综合治疗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物理疗法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电疗法;光疗法;声疗法;磁场疗法;温热疗法;机械刺激疗法(包括针剌疗法、按摩疗法、点穴疗法等在内)等。应该指出,具有祖国医学传统的中医经络疗法就属于物理疗法这类,它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磁疗、点穴疗法等。中医经络学说指出,经络点即穴位,它分布于人体全身,是点穴治病的主要穴位。目前,我国不少的多功能理疗仪(器)都属于穴位治疗仪(器)。这类穴位治疗仪(器)经推广使用后,对于防病治病和保健等,都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治疗效果也是较好的。
但是,现有的这类穴位治疗仪(器)的不足之处是:(1)携带不便;现有的上述治疗仪(器),绝大多数要求固定位置插接电源,而不便携带使用或随意移动位置,以满足随时随地可进行治疗的要求。另外,有的已改成可携式电源,但因该治疗仪(器)体积较大或重量较重,也不便随身携带。(2)治疗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较大;现有的上述治疗仪(器),几乎都无法满足随时随地可进行治疗的要求。人们甚至希望,最好能在工作时间内或夜间睡眠时,也能进行治疗。(3)价格较贵,不利于全民普及使用;应该指出,上述治疗仪(器)中,有的还必须加药物袋,以进行药物治疗,否则就只能起保健作用,而无治疗效果。这样,除一次买台上述治疗仪外,还需5~10天(或用10~20次后)更换一次药物袋,而每袋增效药物袋的售价都为数十元,这又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4)绝大多数具有按摩功能的现有穴位治疗仪(器),其疗效都不如采用手施以推拿按摩的传统按摩疗法;由于上述穴位治疗仪(器)与人体的接触面较大,对穴位处局部的机械刺激作用就相对削弱了,加上又不够灵活,而传统按摩的不少手法也无法加以采用,故其按摩疗效远不如传统的按摩疗法。另外,传统的按摩疗法也有不足之处,即传统的按摩或点穴疗法的某些手法,采用手的指部或掌部施以的效果也不够理想,以致需用接触面很小的指尖或指甲施以后,效果才稍好一些,但若操作不小心,可能会伤及肌肤。有时,为了加强机械刺激的作用,又借助于一些辅助工具,如:牙签、火柴梗或笔头之类较尖的物品,而这同样也可能会伤及肌肤。(5)大多数具有磁疗功能的现有穴位治疗仪(器),其磁场波及范围较大,并非专一针对相关穴位,这样就相对削弱了集中于穴位处的磁疗效果。大家知道,上述治疗仪(器)都采用的是弱磁场,这肯定对人体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相反却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现有穴位治疗仪(器)的磁场波及范围偏大,而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处的磁场强度就势必会偏弱,这将削弱对穴位的磁疗效果。若要适当加大磁通量,以提高对穴位的疗效,则又可能将造成不利后果。例如,对人体心、脑部位某些穴位进行治疗时,将会因磁场波及范围较大,可能将对敏感的心脏或大脑造成不良影响。(6)在现有穴位治疗仪(器)中,有一类具有药疗功能的穴位治疗贴,但它们大多数都只具有药疗功能。其中,也有少数具有磁疗功能,不过这种穴位治疗贴的磁性件,却都采用单个实心的磁性件,并仅以“静磁”方式进行磁疗。(7)大多数具有药疗功能的现有穴位治疗仪(器),其药物袋(垫)敷盖面积较大,除足以盖住相关穴位外,也大大浪费了不少药物,这也是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总之,大多数现有穴位治疗仪(器),在使用地点和时间的灵活性,制造成本和售价,以及穴位治疗的针对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由此可见,寻求一种携带方便,价格低廉,使用简易、方便、安全,便于维修,且疗效显著的多功能穴位治疗仪(器),将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研制、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经络疗法与理疗方法相结合的多功能穴位治疗贴,以求达到上述要求。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主要由治疗贴套、远红外功能材料层、药物袋、磁性件、治疗贴芯、贴胶布和加热器、助透药剂等组成。其中,药物袋、磁性件、治疗贴芯分别装在治疗贴套内;,加热器是用于事先加热药物袋的;助透药剂是事先分别涂抹或喷洒于相关人体肌肤和药物袋表面上的。当用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治疗人体疾病时,则使其治疗贴套的远红外功能材料层与人体相关中医经络穴位相接触,施以远红外理疗、热疗、磁疗、按摩、药疗等多种治疗,并通过远红外线的理疗效应,加热的温热效应,磁性件的磁效应,按摩的机械刺激效应和药物袋的药物透入效应等,所产生的复合迭加能量转化的综合治疗作用,以求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具有中医经络疗法与物理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效能,集多种效能于一体,“多效合一”。它可用单个(或多个)治疗贴,同时进行多穴位、多功能的治疗。并且使用简易、方便、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甚至在工作或睡眠时,也可随时随地进行治疗。它对多种常见疾病进行自我治疗,具体特点如下:(1)具有远红外线共振吸收效应的远红外素层;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的远红外功能材料层,它为具有远红外功能的远红外纤维面料或远红外陶瓷颗粒面料。当它通过吸收人体(或其它外部热源)的温度时,即可辐射出特定波长8-15微米的远红外线,而这段远红外线与人体发射的波长相一致,故可被人体共振吸收。这种物理效应,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现象,扩张毛细血管,缓解疼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上述远红外功能,正适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病、慢性病、综合症。(2)具有对应单一穴位的、接触面积较小的药物袋;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的药物袋(或药物片),比现有具备药疗功能的治疗仪(器)的药物袋要小得很多,因它的针对性很明确,就是它仅对单个治病穴位施以药疗,而每套治疗贴,则可根据治病方案配置相应不同类型药物配方的小药物袋(或药物片)。本速效药物袋(片),由多种中药为主的药物配制而成。它为本治疗贴增加了一种药物透入效应的药疗功能,“内病外治”,以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药物袋(片)的形状及其尺寸不限(但其直径或各边长的尺寸最好不要大于60mm)。根据治疗某些常见疾病的需要,为了提速增效,有时可增加一种特配的活力助透药剂(如:分别以酒、醋、油、水等为溶剂的助透药剂),将其分别涂抹或喷洒在上述药物袋的表面和人体穴位相应的皮肤上。(3)为了增强疏通经络和活血化瘀之功效,设置有专门的加热器;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的加热器通常是不放入治疗贴内的。它是用耐热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特定形状的容器,并装入80℃以上的热水,事先对药物袋进行接触式传导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40~60℃。这样,药物就借助温热效应,使其功效组份激化,而提速透入相应穴位,直达病变部位,外通经络,以提高治病疗效。同时,上述加热的温热效应仍起着通常热疗的作用。当然,也可用其它加热方式或用热水袋代替进行上述事先加热。(4)具有对应单一穴位的、接触面积较小的磁性件;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的磁性件,由多套或单套、按特定方式排列、具有特定形状的多个(或单个)小磁环组成。磁环的数量及其尺寸不限(但其内径尺寸最好不要大于15mm)。另外,磁环有关参数应依据有利于增强穴位磁疗效果而定。现有的具备磁疗功能的治疗仪(器)中,其磁性件大多数是实心的大件,且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较大,这不但因重量而增加了成本,重要的是,它对于穴位的磁疗效果并不好。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件,采用了特定的环形中空的磁环,并针对穴位治疗的特点,选定了相适应的尺寸。这不但因接触面积较小而降低了成本,特别是使其所产生的磁力线更集中于穴位周围,以利于磁力线更密集穿透人体相关穴位,以取得较好疗效。磁环采用永磁性的磁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件的特定排列方式可见附图。(5)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具有按摩功能;本穴位治疗贴是在其未与人体相关穴位贴住之前,按几种不同推拿按摩手法对穴位进行按摩治疗的。应该指出,由于按摩而使磁性件相对运动,导致磁性件产生的磁力线被人体所切割。这样,因切割磁力线,而使“静磁”变成了“动磁”。这种“动磁”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电磁感应”效应,而现有的场效应治疗仪、低频电磁脉冲治疗仪等,都是同样利用了这种电磁感应效应。因此,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既有磁疗的“静磁”作用,又有其“动磁”作用。(6)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的数量,以及药物袋和磁性件等,都具有调整简易、方便、灵活的特点。根据中医治病的治疗法则,尤其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则,它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临床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和性。因此,要求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在“对症下药”、“对穴治病”时,可以灵活选用相关穴位、药物袋和磁性件等,以适应“多穴同治”、“多病同治”。故本穴位治疗贴的数量,以及本治疗贴的各药物袋和磁性件等,都可根据需要,而加以增减或改变(必要时,甚至可以随意取掉),以满足上述治病要求。
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通过一年来对多种常见病的临床治疗验证,它可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痛、止泻、降压、镇静、理气、散寒、解毒等功效,对治疗多种常见病均有较明显疗效。它可治疗的常见病,主要有:感冒;头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胃炎和肠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前列腺炎;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妇科、骨科疾病等。总之,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具有使用简易、方便、安全,价格低廉,作用迅速,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应该说,它属于自我保健“绿色”疗法的普及型医疗器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图。
图2为使用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进行穴位治疗示意图。
图3为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磁性件的几种排列方式图。
图中1.治疗贴套,2.远红外功能材料层,3.药物袋,4.磁性件,5.治疗贴芯,6.贴胶布,7.加热器,8.助透药剂,9.人体肌肤。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由治疗贴套1,远红外功能材料层2,药物袋3,磁性件4,治疗贴芯5,贴胶布6,加热器7,助透药剂8等组成。其中,远红外功能材料层2是治疗贴套1的一个表面层;药物袋3,磁性件4,治疗贴芯5分别装在治疗贴套1内;加热器8用以加热药物袋3。
如图3所示,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的磁性件3,它由多个(或单个)特定形状的中空圆环组合排列而成。这种中空圆环形断面的圆环是采用永磁性的磁性材料制成的。磁性件3的几种组合排列方式都可使产生的磁力线更集中于人体相关穴位处,能够有利穿透人体穴位相应肌肤9,以对常见病进行增效磁疗。
近一年来,患者采用本多功能穴位治疗贴自我治疗多种常见病的实例很多,有不少常见病可以不需服药或采用其它治疗方法,即可做到逐渐使病情好转,症状消失,直至疾病痊愈和根治,其疗效较为明显。下面,通过几个实例,简要说明一点本穴位治疗贴的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
例1.治疗肩周炎;
某患者患肩周炎已有多年,时好时坏,有时病情严重时,患侧的手已无法抬起,疼痛难忍,尤其晚间更为严重,以致失眠。曾多次到医院治疗和长期服药,也未见症状缓解。后用本穴位治疗贴对相关穴位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约8~10小时;每次治疗时,先用治疗贴在穴位处按摩3~5分钟,然后再将治疗贴用贴胶布贴于相关穴位处。经治疗半个月后,肩周炎已完全治愈,疗效较为明显。
例2.治疗前列腺炎;
某患者患慢性前列腺炎、肥大(增生)已有多年,经常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有时还由慢性转急性,上述症状更加严重。用本穴位治疗贴对相关穴位进行治疗仅半月,就取得明显疗效。随后又经巩固治疗一月,现已基本根治,未再复发。
例3.治疗关节炎;
某患者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经常膝关节疼痛,故家中常备有“伤湿止痛膏”、“酸痛灵”之类药品。后用本穴位治疗贴治疗:主要穴位是膝阳关穴、膝眼穴、梁丘穴、血海穴、阿是穴、膝关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等(可选择);每次治疗8~10小时(每次治疗时,要先用治疗贴在穴位处按摩3~5分钟,然后再贴住)。仅治疗3次,上述疼痛完全消失,基本恢复常态,随后又经巩固治疗二周(每隔一天治疗1次)。现在,已过去半年,未见再复发。因此,本穴位治疗贴的疗效较为明显。
例4.治疗胆囊炎;
某患者患胆囊炎八年,有时急性发作,还十分难受。经长期服药后,也未见好转。半年前,有一次急性发作时,经用本穴位治疗贴治疗:主要穴位是胆俞穴、胆囊穴、肝俞穴、神厥穴、脾俞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可选择);每次治疗8~10小时(每次治疗时,要用治疗贴于穴位处按摩后再贴)。仅治疗2次,疼痛完全消失,基本恢复常态,随后又经巩固治疗三周(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现在,已过去半年,未见胆囊炎复发。
例5.治疗颈椎病;
某患者患颈椎病多年,经长期各种治疗后,也未见好转。后用本穴位治疗贴治疗:主要穴位是大椎穴、天柱穴、风府穴、风池穴、脑户穴、颈百劳穴等(可选择);每次治疗8~10小时(每次治疗时,要先用治疗贴在穴位处按摩3~5分钟,然后再贴住)。仅治疗10次,颈椎部位的疼痛完全消失,已恢复常态,随后又经巩固治疗二周(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现在,已过去半年多,未见颈椎病复发。因此,本穴位治疗贴的疗效较好。
Claims (2)
1.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它由治疗贴套,远红外功能材料层,药物袋,磁性件,治疗贴芯,贴胶布,加热器,助透药剂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远红外功能材料层(2)是治疗贴套(1)的一个面料层;药物袋(3)、磁性件(4)、治疗贴芯(5)分别装在治疗贴套(1)内;加热器(7)是用于事先加热药物袋(3)的;贴胶布(6)是用来将治疗贴套(1)固定于相关穴位处的;磁性件(3)是采用永磁性的磁性材料制成特定的异形断面磁环(单个或多个),若用多个磁环组成一套磁性件(4)时,则可组合成几种特定的排列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穴位治疗贴,其特征在于,对于治疗某些疾病时,也可将药物袋(3)从治疗贴套(1)内取出,直接用加热器(7)对药物袋(3)进行边加热、边治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21828 CN2571410Y (zh) | 2002-03-13 | 2002-03-13 | 多功能穴位治疗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21828 CN2571410Y (zh) | 2002-03-13 | 2002-03-13 | 多功能穴位治疗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71410Y true CN2571410Y (zh) | 2003-09-10 |
Family
ID=3369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218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1410Y (zh) | 2002-03-13 | 2002-03-13 | 多功能穴位治疗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71410Y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1224A (zh) * | 2011-04-13 | 2011-08-17 | 张思鹰 | 小儿脑瘫穴位热疗贴 |
CN106963630A (zh) * | 2017-03-30 | 2017-07-21 | 深圳市博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穴位电动按摩贴 |
CN108042923A (zh) * | 2017-12-25 | 2018-05-18 | 深圳市知本石墨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理疗仪及理疗系统 |
CN111388870A (zh) * | 2020-03-21 | 2020-07-10 | 武汉天天健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远红外磁疗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16953A (zh) * | 2020-06-24 | 2020-09-04 | 福建三和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穴位贴敷的治疗贴 |
WO2022104793A1 (zh) * | 2020-11-23 | 2022-05-27 | 黄克兵 | 红外线电疗贴片 |
-
2002
- 2002-03-13 CN CN 02221828 patent/CN257141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1224A (zh) * | 2011-04-13 | 2011-08-17 | 张思鹰 | 小儿脑瘫穴位热疗贴 |
CN102151224B (zh) * | 2011-04-13 | 2012-09-12 | 张思鹰 | 小儿脑瘫穴位热疗贴 |
CN106963630A (zh) * | 2017-03-30 | 2017-07-21 | 深圳市博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穴位电动按摩贴 |
CN108042923A (zh) * | 2017-12-25 | 2018-05-18 | 深圳市知本石墨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多功能理疗仪及理疗系统 |
CN111388870A (zh) * | 2020-03-21 | 2020-07-10 | 武汉天天健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远红外磁疗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16953A (zh) * | 2020-06-24 | 2020-09-04 | 福建三和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穴位贴敷的治疗贴 |
WO2022104793A1 (zh) * | 2020-11-23 | 2022-05-27 | 黄克兵 | 红外线电疗贴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15157A (zh) | 一种辅灸用中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 |
CN2571410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贴 | |
CN2696628Y (zh) | 多功能艾灸穴位治疗器 | |
Shao et al. |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al warm acupuncture | |
CN104434489A (zh) |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 | |
CN2595399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带 | |
CN2564184Y (zh) | 多功能辊式穴位治疗器 | |
CN201375306Y (zh) | 多功能颈椎枕 | |
CN2640508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套 | |
CN2671562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锤 | |
CN2552550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睡枕垫 | |
CN2696622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耳套夹 | |
CN2680296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保健鞋垫 | |
CN2699873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保健泡脚盆 | |
CN2680295Y (zh) | 多功能健手益脑穴位治疗器 | |
CN2510056Y (zh) | 多功能穴位治疗器 | |
CN200973777Y (zh) | 治疗关节疼痛的药物热疗袋 | |
CN2671613Y (zh) | 可转动的多功能穴位治疗睡枕 | |
Ai-Ping |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cervical vertigo | |
CN204261204U (zh) | 一种新型带有红外治疗的复合帽 | |
CN211068784U (zh) | 一种远红外理疗贴 | |
CN201481780U (zh) | 碟型摩灸片 | |
CN201719698U (zh) | 穴位电磁理疗仪 | |
CN202314968U (zh) | 灸热药疗毯 | |
CN203591430U (zh) | 一种多功能刮痧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