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56653Y - 万能测电笔 - Google Patents
万能测电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56653Y CN2556653Y CN 02267724 CN02267724U CN2556653Y CN 2556653 Y CN2556653 Y CN 2556653Y CN 02267724 CN02267724 CN 02267724 CN 02267724 U CN02267724 U CN 02267724U CN 2556653 Y CN2556653 Y CN 255665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s
- integrated circuit
- light emitting
- pin
- emitting di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上的手触电极和电子电路组成的万能测电笔。可对电器设备接触验电,对线路的通断进行检验,对带电设备进行远、近距离感应验电,并能对感应验电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和驱动笔前端的发光体报警显示。具有体积小、功能多、工作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对各种电器设备的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示电压存在及对电设备,线路或元件进行短路,断路,泄露或不正确连接的测试,尤其是一种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上的手触电极和电子电路组成的万能测电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测电笔一般是由测试触头、金属弹簧、限流电阻、氖灯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其不足之处是氖灯显示不明显,且只有接触验电一种功能;另外由本申请人发明的“多功能测电笔(专利号:91211565.3)和“万能测电笔”(专利号:95233962.5)、(专利号:97233299.5)、(专利号00213379.5),这四种测电笔均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上的手触电极和电子电路组成,虽能对被测带电体接触验电、对线路的通断进行检验、对带电体近、远距离感应验电,但仍存在功能不完善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且具有感应验电、检验线路通断、高亮度发光显示的测电笔,该测电笔可从电源绝缘层外遥测查找断点、宽频带遥测电信号、测设备回路通断,且测电笔的前端能整体发光报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位于外壳上的手触电极和电子电路,所述的测试触头(T)与电子电路的电阻(R1)一端相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的正极、集成电路(IC)的A脚相接,二极管(D)的负极、集成电路(IC)的B脚、电阻(R2)的一端、电容器(C2)的正极及按钮开关(K)的一端相接,按钮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相接,集成电路(IC)的F脚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接,集成电路(IC)的G脚与电容器(C1)的一端相接,电容器(C1)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的D脚、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电容器(C2)的负极及手触电极(GE)与电源(E)的负极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对电器设备的通断进行检验,对带电设备感应验电,并能对感应验电的灵敏度进行调整和笔前端整体发光报警显示,具有体积小、功能多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对各种电器设备的测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记:塑料外壳1、测试触头(T),电阻(R1)、(R2),二极管(D),集成电路(IC),电容器(C1)、(C2),发光二极管(LED1)、(LED2),按钮开关(K),电源(E),手触电极(GE)。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测试触头(T)是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体,被注塑装于测电笔头部,其连接端伸入塑料外壳(1)中,与壳体内的安装的电子电路连接。手触电极(GE)镶嵌于塑料外壳(1)的尾部,其连接端位于壳体内与电子电路连接。按钮开关(K)采用微型开关,嵌装于塑料外壳(1)上,其两个连接端分别与电子电路连接。
在图2中所示的电路原理图中,测试触头(T)与电子电路的电阻(R1)一端相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的正极、集成电路(IC)的A脚相接,二极管(D)的负极、集成电路(IC)的B脚、电阻(R2)的一端、电容器(C2)的正极及按钮开关(K)的一端相接,按钮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相接,集成电路(IC)的F脚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接,集成电路(IC)的G脚与电容器(C1)的一端相接,电容器(C1)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的D脚、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电容器(C2)的负极及手触电极(GE)与电源(E)的负极相接。其中电阻(R2)为发光二极管(LED2)的限流电阻,发光二极管(LED2)为电源指示灯,只要按下开关(K),发光二极管(LED2)就发光。电容器(C2)为电源滤波电容器,用来进一步稳定工作电压。感应验电电路由测试触头(T)、二极管(D)、电阻(R1)、集成电路(IC)、电容器(C1)、发光二极管(LED1)、开关(K)、电池(E)及手触电极(GE)组成。接近电源时,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LED1)是否发光来证明被测设备是否带电;近距离感应验电电路由测试触头(T)、电阻(R1)、二极管(D)、集成电路(IC)、电容(C1)、发光二极管(LED1)、开关(K)及工作电源(E)组成,可实现对被测电器设备的近距离感应验电;远距离感应验电电路由测试触头(T)、电阻(R1)、二极管(D)、集成电路(IC)、电容(C1)、发光二极管(LED1)、开关(K)、电源(E)及手触电极(GE)组成,可实现对被测电器设备的远距离感应验电。
当测电笔不工作的时候,集成电路(IC)的C脚不输出信号,振荡器不工作,无输出信号。
在对测电笔进行自检时,用一手接触手触电极(GE),另一手接触测试触头(T),使负极电流经人体给集成电路(IC)的A脚输入负信号,使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只有证明测电笔本身工作正常后,才能进行其它测试。
当对远距离的电器设备(如电源线)进行感应验电时,则首先按住按钮开关(K)接通电源,用手接触笔壳上的手触电极(GE),将测试触头(T)接近被测体,当距离被测体位置合适时,如果被测体带电,被测体的电场就会感应到测试触头(T)上,并通过电阻(R1)、二极管(D),加到集成电路(IC)的A脚进行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集成电路(IC)的C脚输出,到集成电路(IC)的E脚后,再由该部分集成电路与电容器(C1)组成的振荡器进行振荡,振荡后的信号再由集成电路(IC)的F脚传输给发光二极管(LED1),使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因该集成电路(IC)内部有开关电路,有信号输出时,该开关电路直接接通直流电源,而使发光二极管(LED1)高度发光。
当进行近距离感应验电(如测照明回路火线、零线)时,首先按住按钮开关(K)接通电源后,将测试触头(T)接近被测体。当离被测体距离合适时,如果被测体为电源火线时,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因为不接触手触电极(GE)(信号不接地),所以感应验电灵敏度大幅度降低,而适用测量要求感应距离近的场合(如测零火线等)。其它工原理与远距离感应验电相同。
当要对线路进行通断测试时,用一手接触被测线路一端,用另一只手接触手触电极(GE)后,用测试触头(T)测试被测线路的另一端,如果被测线路为通路时,测电笔发光;反之断路时,测电笔无光显示。其工作原理与自检试验原理相同。
Claims (1)
1、一种万能测电笔,由测试触头、塑料外壳及外壳上的手触电极和电子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触头(T)与电子电路的电阻(R1)一端相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的正极、集成电路(IC)的A脚相接,二极管(D)的负极、集成电路(IC)的B脚、电阻(R2)的一端、电容器(C2)的正极及按钮开关(K)的一端相接,按钮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E)的正极相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相接,集成电路(IC)的F脚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接,集成电路(IC)的G脚与电容器(C1)的一端相接,电容器(C1)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的D脚、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电容器(C2)的负极及手触电极(GE)与电源(E)的负极相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67724 CN2556653Y (zh) | 2002-06-14 | 2002-06-14 | 万能测电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267724 CN2556653Y (zh) | 2002-06-14 | 2002-06-14 | 万能测电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56653Y true CN2556653Y (zh) | 2003-06-18 |
Family
ID=33733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26772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56653Y (zh) | 2002-06-14 | 2002-06-14 | 万能测电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56653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68078A (zh) * | 2024-04-16 | 2024-05-24 | 温州正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墙体内电压的测电笔 |
-
2002
- 2002-06-14 CN CN 02267724 patent/CN255665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68078A (zh) * | 2024-04-16 | 2024-05-24 | 温州正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墙体内电压的测电笔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51136Y (zh) | 一种磁铁极性识别装置 | |
CN2556652Y (zh) | 万能测电笔 | |
CN2556653Y (zh) | 万能测电笔 | |
CN215415594U (zh) | 一种新型测电笔及测量电路 | |
CN202256462U (zh) | 高性能感应式验电器 | |
CN101887079A (zh) | 非接触式高灵敏度测电器 | |
CN201732115U (zh) | 非接触式高灵敏度测电器 | |
CN2260332Y (zh) | 多功能测电笔 | |
CN201196661Y (zh) | 多功能交流电笔 | |
CN102323471A (zh) | 感应式高灵敏测电装置 | |
CN102662124A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串电检测器 | |
CN208890006U (zh) | Usb线尺 | |
CN110542027A (zh) | 一种带有测试功能的手电筒 | |
CN201126446Y (zh) | 接近测电笔 | |
CN2132996Y (zh) | 多功能校线器 | |
CN2230933Y (zh) | 万能测电笔 | |
CN2414421Y (zh) | 万能测电笔 | |
CN2101879U (zh) | 多功能测电笔 | |
CN201780326U (zh) | 多功能仪电测试笔 | |
CN214041510U (zh) | 一种便携式智能万用表 | |
CN2308903Y (zh) | 万能测电笔 | |
CN213210424U (zh) | 一种基于一体式智能微断电测量装置 | |
CN2119665U (zh) | 试电笔式多功能测电器 | |
CN218276717U (zh) | 一种新型红外线探头 | |
CN217385604U (zh) | 一种集成试验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