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27785Y - 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27785Y CN2527785Y CN02234331U CN02234331U CN2527785Y CN 2527785 Y CN2527785 Y CN 2527785Y CN 02234331 U CN02234331 U CN 02234331U CN 02234331 U CN02234331 U CN 02234331U CN 2527785 Y CN2527785 Y CN 252778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haft
- meshed
- differential mechanism
- transmissio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分动箱内的动力输入轴上安装的齿轮与差速器的大齿圈相啮合,差速器右半轴齿轮轴套上安装的齿轮同时与后左轮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和另一侧的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相啮合,传动轴另一端安装的齿轮与前左轮传动轴套上通过轴承安装的复合齿轮的大齿轮相啮合,与前左轮传动轴套的花键轴相配合啮合套其内齿圈与复合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前左轮传动轴套通过轴承安装在前右轮传动轴上,差速器的左半齿轮轴通过连接装置与前右轮传动轴连接,通过轴承安装在差速器右半齿轮轴套内的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与右后传动轴的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而且当有车轮打滑时,其它不打滑的车轮的动力仍然存在,通过性能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轮式机动车驱动装置的改进,特别是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大部分机动车辆为了提高通过性,在前、后桥上均安装有差速器,装有差速器的车辆行驶在泥泞、冰雪等恶劣路面上车轮很容易打滑,而无法正常行驶。为解决此问题,一般采用差速锁限制差速,直至将差速器锁死,使两侧驱动半轴成为一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差速器一旦锁死,车辆就失去转向功能,只能直线行驶。这种限制差速的装置,机构复杂,外形尺寸大,使车辆底盘的离地间隙减小,生产成本特别高,维护困难,而且当未装差速锁的驱动桥的一个车轮打滑时,将使牵引力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成本低,而且当有车轮打滑时,其他不打滑车轮的动力仍存在,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包括分动箱内安装的差速器,分动箱内的动力输入轴上安装的齿轮与差速器的大齿圈相啮合,差速器右半轴齿轮轴套上安装的齿轮同时与后左轮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和另一侧的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相啮合,传动轴另一端安装的齿轮与前左轮传动轴套上通过轴承安装的复合齿轮的大齿轮相啮合,与前左轮传动轴套的花键轴相配合啮合套其内齿圈与复合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前左轮传动轴套通过轴承安装在前右轮传动轴上,差速器的左半齿轮轴通过连接装置与前右轮传动轴连接,通过轴承安装在差速器右半齿轮轴套内的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与右后传动轴的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只用了一个差速器,代替了原来通用的在前后桥上安装的两个差速器,简化了结构,相应地增大了车辆底盘的离地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的左、右半轴齿轮分别控制着同侧车轮的传动轴,因此可以使车辆的同侧车轮联动。当车辆有一个车轮打滑时,因为四个车轮是由一个差速器控制的,不允许车轮间的转速相差甚远,所以打滑车轮不会飞转,这样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不会随之降低,另外三个车轮的动力仍然存在,足以驱使车辆前进。当有两个车轮失去附着力时,另一侧车轮不会因为打滑车轮的附着力下降,其动力降低,反而会有所增加,可以使车辆正常行驶。另一种情况是同一驱动桥上的两个车轮(即两前轮或两后轮)失去附着力时,这种情况下,对于同侧车轮,未打滑车轮将会得到以更大的来自差速器的半轴齿轮输出的动力,两只未打滑的车轮的动力能够使车辆正常行驶。这种随机可变的驱动形式有力地提高了车辆的通过能力,因为这类装置允许车辆的两侧车轮存在速度差,所以不会影响车辆的转向性能。发动机的功率得到很好地利用。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一种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包括分动箱1内安装的差速器7,分动箱1内的动力输入轴17上安装的齿轮15与差速器7的大齿圈6相啮合,差速器右半轴齿轮轴套12上安装的齿轮11同时与后左轮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16和另一侧的传动轴4上安装的齿轮8相啮合,传动轴4另一端安装的齿轮2与前左轮传动轴套21上通过轴承安装的复合齿轮22的大齿轮相啮合,与前左轮传动轴套21的花键轴23相配合的啮合套24其内齿圈与复合齿轮22的小齿轮相啮合,前左轮传动轴套21通过轴承安装在前右轮传动轴20上,差速器7的左半齿轮轴5通过连接装置与前右轮传动轴20连接,连接装置为安装在左半齿轮轴5的花键轴上的啮合套3的内齿圈与安装在前右轮传动轴20的花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通过轴承安装在差速器右半齿轮轴套12内的传动轴13伸出端上安装的齿轮14与右后传动轴10的齿轮9相啮合。在装有齿轮9的右后轮传动轴10内端中心盲孔内通过轴承与传动轴4伸出端相配合,使传动轴4的轴端得到支撑,相对固定。使结构紧凑,减小了分动箱1的尺寸。齿轮15为具有大小齿轮的增速复合齿轮或圆柱齿轮,在动力输入轴17上还安装着变速装置,变速装置为在动力输入轴17中部的花键轴上安装着双面啮合套19,在动力输入轴17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安装着减速复合齿轮18和增速复合齿轮,当双面啮合套19位于动力输入轴17左侧时,双面啮合套19一侧内齿圈与减速复合齿轮18的大齿轮啮合,当双面啮合套19位于动力输入轴17右侧时,双面啮合套19另一侧内齿圈与增速复合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增速复合齿轮的大齿轮与差速器的大齿圈6啮合,在中间轴26上通过轴承安装着中间复合齿轮25,减速复合齿轮18的小齿轮与中间复合齿轮25的大齿轮相啮合,增速复合齿轮的大齿轮与中间复合齿轮25的小齿轮相啮合。当离合器拨叉拨动双面啮合套19向左移动,啮合套19的内齿圈与减速复合齿轮18的大齿轮啮合,即可以使差速器7减速;当离合器拨叉拨动双面啮合套19向右移动,脱开减速复合齿轮18,进而使双面啮合套19的内齿圈与增速复合齿轮的小齿轮啮合,即可以使差速器7增速。
Claims (5)
1.一种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包括分动箱内安装的差速器,其特征是:分动箱内的动力输入轴(17)上安装的齿轮(15)与差速器(7)的大齿圈(6)相啮合,差速器右半轴齿轮轴套(12)上安装的齿轮(11)同时与后左轮传动轴上安装的齿轮(16)和另一侧的传动轴(4)上安装的齿轮(8)相啮合,传动轴(4)另一端安装的齿轮(2)与前左轮传动轴套(21)上通过轴承安装的复合齿轮(22)的大齿轮相啮合,与前左轮传动轴套(21)的花键轴(23)相配合啮合套(24)其内齿圈与复合齿轮(22)的小齿轮相啮合,前左轮传动轴套(21)通过轴承安装在前右轮传动轴(20)上,差速器(7)的左半齿轮轴(5)通过连接装置与前右轮传动轴(20)连接,通过轴承安装在差速器右半齿轮轴套(12)内的传动轴(13)上安装的齿轮(14)与右后传动轴(10)的齿轮(9)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其特征是:齿轮(15)为具有大小齿轮的增速复合齿轮或圆柱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其特征是:在动力输入轴(17)上还安装着变速装置,变速装置为在动力输入轴(17)中部的花键轴上安装着双面啮合套(19),在动力输入轴(17)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安装着减速复合齿轮(18)和增速复合齿轮,当双面啮合套(19)位于动力输入轴(17)左侧时,双面啮齿合套(19)一侧内齿圈与减速复合齿轮(18)的大齿轮啮合,当双面啮合套(19)位于动力输入轴(17)右侧时,双面啮合套(19)另一侧内齿圈与增速复合齿轮的小齿轮相啮合,增速复合齿轮的大齿轮与差速器的大齿圈(6)相啮合,在中间轴(26)上通过轴承安装着中间复合齿轮(25),减速复合齿轮(18)的小齿轮与中间复合齿轮(25)的大齿轮相啮合,增速复合齿轮的大齿轮与中间复合齿轮(25)的小齿轮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其特征是:在装有齿轮(9)的右后轮传动轴(10)内端中心盲孔内通过轴承与传动轴(4)伸出端相配合,使传动轴(4)的轴端得到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其特征是:连接装置为安装在左半齿轮轴(5)的花键轴上的啮合套(3)的内齿圈与安装在前右轮传动轴(20)的花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34331U CN2527785Y (zh) | 2002-04-27 | 2002-04-27 | 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34331U CN2527785Y (zh) | 2002-04-27 | 2002-04-27 | 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27785Y true CN2527785Y (zh) | 2002-12-25 |
Family
ID=33709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2343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27785Y (zh) | 2002-04-27 | 2002-04-27 | 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27785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4422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王小刚 | 一种带有中间防滑差速器的分动箱 |
CN112032276A (zh) * | 2019-06-03 | 2020-12-0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六轴差速装置 |
CN112049915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多轴差速装置 |
-
2002
- 2002-04-27 CN CN02234331U patent/CN252778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4422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王小刚 | 一种带有中间防滑差速器的分动箱 |
CN112032276A (zh) * | 2019-06-03 | 2020-12-0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六轴差速装置 |
CN112049915A (zh) * | 2019-06-05 | 2020-12-0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多轴差速装置 |
CN112049915B (zh) * | 2019-06-05 | 2022-04-2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多轴差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72712B2 (en) | Compact power transfer unit for transaxle applications | |
EP0224144A1 (de) | Kraftfahrzeug mit Hauptantriebsachse und zuschaltbarer Antriebsachse | |
CN101220850A (zh) | 一种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总成 | |
EP1176045A3 (en) | Control system for all-wheel drive vehicle | |
JP2001105917A (ja) | トランスファケース | |
CN2570085Y (zh) | 无壳式差速器的差速分动装置 | |
CN2570086Y (zh) | 单个差速器的差速分动装置 | |
CN2570543Y (zh) | 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
CN201296167Y (zh) | 一种四轮驱动机动车动力传动系统 | |
CN101905650A (zh) | 防滑传动器 | |
CN2527785Y (zh) | 由一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
CN1248882C (zh) | 机动车独立四驱差速分动装置 | |
US6474433B1 (en) | Speed sensitive on-demand torque coupling differential | |
CN2507694Y (zh) | 可选择驱动的贯通式驱动桥 | |
CN201784461U (zh) | 差扭传动装置 | |
CN201784460U (zh) | 防滑传动器 | |
CN2570087Y (zh) | 四轮驱动差速分动装置 | |
CN1159173C (zh) | 机动车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
CN2759826Y (zh) | 农用运输车四轮驱动装置 | |
CN209262116U (zh) | 一种设在四轮驱动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内的同步装置 | |
CN109532478B (zh) | 一种带差速锁和制动器的组合分动变速功能整体式前桥 | |
CN2325253Y (zh) | 车辆新型驱动装置 | |
CN2521079Y (zh) | 单个差速器驱动的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
CN2517617Y (zh) | 四轮差速分动装置 | |
CN2521080Y (zh) | 机动车独立四驱差速分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