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15718Y - 电脑键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脑键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15718Y CN2515718Y CN 01258419 CN01258419U CN2515718Y CN 2515718 Y CN2515718 Y CN 2515718Y CN 01258419 CN01258419 CN 01258419 CN 01258419 U CN01258419 U CN 01258419U CN 2515718 Y CN2515718 Y CN 251571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conductive film
- chute
- keyboard structure
- compu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7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键盘结构。其技术方案为:在导电薄膜上对应卡片的位置开设有滑槽,卡片落入滑槽内。采用这种结构后,导电薄膜可通过其上开设的滑槽沿卡片滑动,并在滑动的同时推动架桥的一支架旋转,使架桥的高度降低或升高。这样一来,将导电薄膜和笔记本电脑盖体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后,可以利用开合电脑的盖体,使按键在盖体闭合时下降,开启时上升,就无须再保留原有为保护液晶显示屏,而在键帽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留有的大量间隙,可有效降低电脑的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由于其较之一般的台式电脑,有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一直被人们---特别是经常出门在外工作的人所青睐。为了更大程度的减轻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使其更便于使用者携带,设计者不断研发,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希望在键盘上有所突破。见附图1,我们知道,笔记本电脑通常为翻盖型,液晶显示屏6一般置于盖体7内面,而键盘8则置于主体9上,为了在盖体7闭合时,键盘9的键帽不至于划伤液晶显示屏6,在键帽和液晶显示屏6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虽然可以保护液晶显示屏6,但同时也增加了笔记本电脑的厚度。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能有效降低键盘高度,且键帽可升降的键盘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导电薄膜上对应卡片的位置开设有滑槽,卡片落入滑槽内,滑槽内有一缺口,架桥其中一支架的下端延伸到此缺口内。
采用这种结构后,导电薄膜可通过其上开设的滑槽沿卡片滑动,并在滑动的同时推动架桥其中一支架旋转,使架桥高度降低或升高。这样一来,将导电薄膜和笔记本电脑盖体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后,可以利用开合电脑的盖体,使按键在盖体闭合时下降,开启时上升,就无须再保留原有为保护液晶显示屏,而在键帽和液晶显示屏之间留有的大量空间,有效的降低了电脑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键下降后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键下降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2、3、4、5、6,本实用新型包括:键帽1、架桥2、弹片3、导电薄膜4和底板5。架桥2是由两个支架构成的连杆机构,键帽1卡设在架桥2的上端,架桥2的下端卡设在底板5的卡片上,其中架桥2的右支架通过销轴卡设在左卡片52上,左支架通过销轴卡设在右卡片51的滑槽511内,卡片51、52固设在底板5上。导电薄膜4置于底板5上,在导电薄膜4上对应卡片51、52的位置开设有滑槽44,滑槽44内有一缺口441,左支架的下端21延伸到此缺口441内,且左支架的下端21向下弯曲成一定的弧度。卡片51、52落入滑槽44内。其中导电薄膜4分为上线路片41、隔片42和下线路片43,隔片42上开设有通孔421,在上线路片41上正对通孔421的位置设有一凸粒411。弹片3的上端固接在架桥2其中一支架上,其下端31抵压在凸粒411上,并向上弯曲成一定弧度。在导电薄膜上还开设有通孔45。
支架2也采用其他类似的连杆机构。另外凸粒411可以直接由上线路片41形成,也可将球冠状的塑胶或金属弹片粘接在上线路片41上形成。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见附图3,当用手指下压键帽1时,架桥2左支架在压力作用下,其下端的沿滑槽511向右移动,这样带动整个架桥2向下运动,弹片3也随之向下移动,下压凸粒411,此时弹片3将会对凸粒411产生一个弹力,当弹力足够大时,凸粒411的凸面将会凹进,从而使上线路片41与下线路片43上的电极412、531导通,当手指松开以后,此时弹片3对凸粒411的弹力消失,凸粒411在自身张力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状态,同时推动弹片3向上移动,弹片3带动架桥2往上运动,键帽1随之上移,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完成一次按键的工作。
见附图3、4、5、6,当闭合笔记本电脑的盖体7时,借助导电薄膜4与盖体7的连接装置,盖体7将拉动导电薄膜4,使之通过套接在固定片51、52上的滑槽44向右运动,弹片3的下端将离开凸粒411,这样在架桥2和键帽1自身重力作用下,架桥2将向下运动。同时,缺口441的内壁4411在向右移动时,将推动左支架的下端21,由于左支架通过销轴卡设在右卡片51的滑槽511内,所以左支架在缺口441的内壁4411的推力作用下,将绕卡设在滑槽511内左支架上的销轴向上旋转,从而将带动整个架桥2下降。直至左支架的下端21离开缺口441,及卡设在滑槽511内左支架上的销轴由左边移动到右边,此时弹片3的下端正好落入通孔45内,架桥2处于最低位置。当打开盖体7时,同样借助导电薄膜4与盖体7的连接装置,盖体7将推动导电薄膜4向左运动,凸粒411也随之向左移动,同时凸粒411将推动弹片3的下端31,使之向上运动,架桥2在弹片3的推动下也将向上移动,直至导电薄膜4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此时按键恢复原来的待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导电薄膜上开设的通孔45,可以使架桥在下降后、弹片3的下端31刚好处于其内,这样可以更好的降低按键的高度。
另外,左支架的下端21和弹片3的下端31被设计成带有一定的弧度,这样可以使其在移动中更加顺滑,不会出现停滞、卡住的现象。
通过这种装置,可以使按键在笔记本电脑的盖体闭合后,其高度能自动降低,无须在保留原有为保护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而在键帽和液晶显示器屏幕之间留的大量空间,从而降低了电脑的厚度,为设计超薄笔记本电脑提供了条件。
Claims (6)
1、一种电脑键盘结构,包括:键帽(1)、架桥(2)、弹片(3)、导电薄膜(4)和底板(5),其中架桥(2)是由两个支架构成的连杆机构,键帽(1)固定在架桥(2)的上端,架桥(2)的下端卡设在底板(5)的卡片(51)、(52)上,其中架桥(2)的右支架通过销轴卡设在左卡片(52)上,左支架通过销轴卡设在右卡片(51)上的滑槽(511)内,卡片(51)、(52)固设在底板(5)上,导电薄膜(4)置于底板(5)上,且其上设有凸粒(411),弹片(3)的上端固接在架桥(2)其中一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导电薄膜(4)上对应卡片(51)、(52)的位置开设有滑槽(44),卡片(51)、(52)落入滑槽(44)内,滑槽(44)内有一缺口(441),架桥(2)其中一支架的下端(21)延伸到此缺口(4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延伸到缺口(441)一支架的下端(21)向下弯曲成一定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导电薄膜上还开设有通孔(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片(3)的下端(31)向上弯曲成一定弧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2)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的连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脑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凸粒(411)可以直接由上线路片(41)形成,也可将球冠状的塑胶或金属弹片粘接在上线路片(41)上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58419 CN2515718Y (zh) | 2001-12-07 | 2001-12-07 | 电脑键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58419 CN2515718Y (zh) | 2001-12-07 | 2001-12-07 | 电脑键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15718Y true CN2515718Y (zh) | 2002-10-09 |
Family
ID=3366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58419 Expired - Lifetime CN2515718Y (zh) | 2001-12-07 | 2001-12-07 | 电脑键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15718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4522B (zh) * | 2003-05-09 | 2011-01-1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操作面板和采用操作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或电子设备 |
CN104992866A (zh) * | 2015-06-27 | 2015-10-21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
-
2001
- 2001-12-07 CN CN 01258419 patent/CN251571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4522B (zh) * | 2003-05-09 | 2011-01-1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操作面板和采用操作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或电子设备 |
CN104992866A (zh) * | 2015-06-27 | 2015-10-21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73818B2 (en) | Tough device | |
CN102629526B (zh) | 按键开关装置及键盘 | |
CN103928257A (zh) | 窄按键开关 | |
US20120229396A1 (en) | Touch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TW201517099A (zh) | 鍵盤及其製造方法 | |
US20140015754A1 (en) | Key control device for click pad | |
CN2515718Y (zh) | 电脑键盘结构 | |
CN1076512C (zh) | 印刷电路上的电开关器件和包括该器件的手表 | |
US11537177B2 (en) | Touch pad structure | |
US20100089737A1 (en) | Keyswitch and keyboard | |
CN204991565U (zh) | 具有鼠标功能的倍数键模块及其键盘 | |
TWI232398B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utton structure | |
CN102375477A (zh) | 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 | |
CN2524283Y (zh) | 键盘按键组合体 | |
CN201319336Y (zh) | 键盘结构 | |
CN2636321Y (zh) | 模块化键盘 | |
CN100474475C (zh) | 输入装置、按键结构及其弹性机构 | |
CN100362609C (zh) | 电子装置及按键结构 | |
CN101174512A (zh) | 薄型键盘 | |
US20130168214A1 (en) | Thin profile keyboard | |
TWI859960B (zh) | 具帽緣之按鍵降噪結構 | |
CN110729145A (zh) | 一种剪刀脚结构的按键及应用该按键的键盘 | |
WO2019042061A1 (zh) | 可升降弹性结构及包含该弹性结构的按键及键盘 | |
CN2507057Y (zh) | 按键结构 | |
TWI871951B (zh) | 具帽緣之按鍵降噪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12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009 |